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4 16:40: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镇现代化建设

篇(1)

基本做法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化”农民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张家港市“化”农民是从兴办工业开始的。在农村兴办工业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在耕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著名商标”。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人居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一是优化镇村布局,引导居民适当集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加快建造居民新型住宅区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与建设。凡不承包责任田,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逐步引导其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一体联动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医疗保健、种养殖培训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维护自然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0%、60%以上。实施饮用水改造、气化普及、改水改厕等工程,建立起农产品、肉类检测网络,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大搞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居住环境,近两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超过建县40年来的总和。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一是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张家港市1996年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初升高比例多年来都在95%以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是着力增强法制意识。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同时,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三是着力提高道德修养。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要求,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倡导破除迷信、科学健身;在中年群体中倡导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在青少年中倡导爱党爱国、奉献进取;在工商界人士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勤政廉政、为民造福的理念。

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人人动手,洁美家园”、“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并把是否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文明行为、追求科学生活方式等与家庭的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同时,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市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中心、电影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每个镇都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要启示

“化”农民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只有时刻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并加以引导,农民才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促进派、主力军。张家港市坚持从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入手,着力解决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了一系列造福农民、保护农民的制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方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GDP二次分配机制;建立城乡公平税负制度,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农民每年因此减负数千万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了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让农民成为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人”;率先在农村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保合一”。

篇(2)

关键词:产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76-02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苏南地区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句容应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服务南京、接轨南京、融入南京”的宁镇扬同城化先导区和苏南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句容产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1.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打破“县城”思维,定位“南京副城”,通过对接南京外延的沿江、沪宁、宁杭三条城镇发展轴,确立“三轴两楔两带”的空间结构,“五点一线”发展格局和高等级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45平方公里框架逐步拉开,“三河一湖”风光带带动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完成拆迁420万平米,建设安置房470万平米,有效拓展和优化了城乡发展空间,集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面貌显著改善。

2.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12年,GDP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总投超亿元的69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7.5%。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 个百分点。

3.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20.8%和2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6家。宁武新材料、华大天益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开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4%。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均列镇江第一。

4.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村镇经济实力,带动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下蜀镇积极打造新型建材、能源等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围绕城镇化发展保障的“四网”体系初步建成。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2010年以来,共新建成农村公路1 090公里,乡镇柏油路通达率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90%。二是构建城乡水电网。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12万户,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构建城乡信息网。启动“智慧句容”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广播和宽带的全覆盖,公交市民卡与南京无缝对接。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

二、提升句容县域经济的核心环节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建立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从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优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发,加快提高句容“以城带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点,特别是要坚定大力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要培育好县域经济产业基础,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努力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要以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城市经济,大力推动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形成“双核”驱动发展之势,成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化城镇化助推句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1.统筹兼顾,增强产城联动的执行力。一是做精中心城区。针对老城区建设重点和新城区拓展空间,高标准编制《句容北部新城规划》以及科技新城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做强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如郭庄镇,要做好空港新区规划的编制,积极打造宁杭经济轴上的新兴增长极。三是做美农村社区。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的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

2.创新制度,增强改革促动的推动力。一要创新城镇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占比;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准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二要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村庄整理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统筹调配使用新增加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和指标。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市场化实现形式。三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的要求,逐步取消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让新落户人员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权,同等参加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

篇(3)

一、农区土地流转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分析

农村地区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发展以现代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亦可带动现代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作为这些行业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深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加快,与此同时会产生对相关服务行业的大量需求,这为农业合作社、大型农机公司、育种公司、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产品交易所、农村金融机构等机构和部门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些部门和机构落户的区位选择来看,作为农村服务中心的小城镇是最佳选址。一方面,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和城市的纽带,它在农村与城市互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选择小城镇作为现代农业的服务载体,它距离农产品原材料和市场较近,运输成本会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对打破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选择小城镇作为现代农业的服务载体,将会推动小城镇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从综合因素考虑,小城镇会成为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和重要载体。与生活成本较高的大中型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民更愿意选择在能够给他们提供稳定收入且生活成本较低的小城镇落户。通过现代家庭农场,可以规模性地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相关行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进来,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这就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工厂成为农产品加工工人,也可从事职业农民,还可选择与现代农业相关的许多行业。小城镇成为现代农业的服务载体将为其创造出巨大发展空间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随着小城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发展,不论是经济还是生态均会朝着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城镇内的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会不断完善,从而为居住在城镇内的居民提供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也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持续动力。

二、农区小城镇对土地流转进程的反作用分析

(一)小城镇对土地流转进程的推动作用

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农区小城镇正朝着向现代农业服务型城镇的方向发展,小城镇内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各种部门、机构不断建立和健全,这会对土地流转的进程产生推动作用。小城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增强了对流转土地农民的吸纳能力,这样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消除他们对失去土地后对就业问题的担忧。与现代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离原材料距离较近又距离市场不远,所以有不少投资者会在农业型小城镇建立企业,随着人口的不断聚集,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它的不断发展对具有乡土情结的农民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加上近些年国家开展的脱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许多农村人口不断向周边小城镇进行转移,这种现象在“二代农民工”身上显得尤为突出。首先,农村教育水平较差,也没有中学,大多农民工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周边城镇上中学,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农民会选择在城镇买房落户。其次,很多二代农民早早进入城镇打工,与传统农业耕作生产方式早已脱节,一部分农户会选择回乡创业,在小城镇中做点生意,他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管理自己的耕地,所以这部分人也会将自己在农村的土地流转出去。所以,小城镇在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逐步成为现代农业服务载体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周边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形成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小城镇对土地流转进程的抑制作用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果小城镇自身不能做好与农业现代化的配套衔接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那么就会对土地流转进程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在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地方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小城镇作为农村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的门户,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会极大地影响到土地流转进程。政府如果不能较为科学地推进农地有序流转,为了政绩而盲目追求土地流转规模,缺乏合理规划,就可能造成无序流转的混乱局面。比如说,政府会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让农民交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不仅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还会激化农民和政府的矛盾,从而会减缓土地流转进程;有些乡镇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者前来建厂提前进行圈地,或是盲目扩张建筑用地用于发展低附加值的工业等,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土地流转的初衷,也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的。小城镇如果缺乏第三方监督机构,政府和村里领导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去伤害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如果他们的利益得到了极大的侵害,那么其他农民见此也不会对流转自己的土地产生积极性;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做好对农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土地产权不明晰就会直接导致农民土地流转意向减弱,从而影响到土地流转的进度。最后,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制定出对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机制,那么农民就不会积极配合土地流转工作。所以,土地流转的先决条件是土地产权的明晰;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但对整个流转进程起到主导性作用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职能的缺失或不作为会直接对土地流转的进程造成消极影响。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农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两者关系日益密切,对彼此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的现代家庭农场会产生对现代农业服务的大量需求,大型农机、育种、管理、融资、农产品交易等一系列机构和部门将大量涌现。从区位等综合因素考虑,作为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小城镇是比较合适的集中地。可以看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对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小城镇将更着重于向服务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区小城镇对土地流转也会产生相关影响。农区小城镇通过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自身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对农业工人会有一定需求,地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均会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增强了农区小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吸引力。与此同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会进一步得到改善,为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及其家属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如果小城镇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现代化为其提供的巨大发展机遇或是没有做好与现代农业服务的配套衔接工作,相关政策制度不到位,地方政府不作为亦或是为了追求政绩进行无序流转,那么都会使土地流转进程陷入不利局面,这无论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均会产生阻力。所以,地方政府应理清农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二者的关系,避免土地流转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小城镇与现代农业配套衔接问题的发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促局面。

三、建议

(一)树立现代生态农业服务型小城镇发展观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对农区小城镇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小城镇应更着重于向服务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农区小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投资环境较差、行政权力受限等特点,农业型小城镇的发展不应盲目跟风,更不要认为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应根据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抓住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手段,与相对拥挤的大城市相比,小城镇有较大发展空间和生活成本较为低廉的发展优势,更重要的是小城镇也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载体。树立生态农业服务型小城镇发展观,是农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明灯。

(二)农区小城镇应着重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现阶段,地方政府应有选择地发展重点小城镇,着重构建重点小城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和现代农业服务机构匹配衔接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首先,应做好确权颁证工作,土地流转的先决条件是土地产权的明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所有权等权利依法归农民所有,以法律的形式更加明确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继承等在内的部分处置权的权限,保证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自身应有的各项权利。其次,应逐步构建和完善大型农机公司、育种公司、农业合作社、现代管理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等服务体系,这些服务部门的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硬件。最后,应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监督机构。第三方机构的出现对于农村土地价格和价值的评估和土地流转双方的交易过程能够做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合理。农村土地流转应更加深入地引入市场竞争,以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引导土地流转市场的价格,在利益方面更加侧重农民。在流转方式上应更加注重创新,比如“股份制”流转方式可以促进农户稳定提高收入,这对于他们进入城镇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也提高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积极性。只有做好这些配套工作,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三)不断完善和规范地方政府职能

篇(4)

SARS弥漫着阳光的五月,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SARS不仅花去了我国巨大的财力,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少弊端,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考察,提出自己对解决卫生费用的一管之建。

关键字:

SARS公共卫生事业卫生费用的筹集

正文:

一场沸沸扬扬的SARS,足以引起全国上下对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深刻反思。据悉,到目前为止,各级财政已安排SARS防治资金近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建立的20亿元SARS防治基金,已支出1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已安排了近80亿元SARS防治经费。这场SARS危机,让我们看到: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注重国民经济发展,抓GDP而不注重社会的良性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公共卫生支出,以致于在国家发生疫情时没有足够的资金,而要动用总储备。

一、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一直存在比较深层次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只注重提高国民经济的量而忽视了社会的良性发展,整个社会一度处于失控发展状态,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长期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这是导致SARS成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忽略了“综合平衡”的基本理念,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关系,使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无论是制度建设、体制改革,还是政府的资金投入都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虽已转向市场经济,但医疗卫生领域一直仍处在政府部门的高度垄断之下。但是,中央政府并没有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他将融资的责任推给地方基层县乡两级政府。又由于县乡两级政府60%以上是赤字,而卫生支出又占两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大,因而其实际负担仍然落在老百姓的头上。但是,各级政府自己虽然拿不出资金来增加投入,却又不肯让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从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相比,我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则明显不足。

(二)、投入严重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说,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188,位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中国在世界上属于最低一档,人均卫生支出世界排名倒数第三。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见下页:图一:资料来源:《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和《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

从表中可看出,虽然我国的公共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其他发达国家差异不大,但是,我国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在1995—1998年仅为40美元,而同期美国为4271美元,是我国的106.775倍;法国为2288美元,是我国的57.2倍;日本为2243美元,是我国的56.075倍;澳大利亚为1714美元,是我国的42.85倍;英国为1675美元,是我国的41.875倍。有项研究表明,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都要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水平高出一倍。

今后,国家要注意建立全国公共卫生防疫系统,改变中国在世界上公共卫生建设投入排名倒数几位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使国家在重大疫情面前不至于手足无措,使人民不至于遭受痛苦。经济建设这么多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实力日益增强,去年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18914亿元,今年1—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达到7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9%。可以肯定的说,我国是有能力充分保障这方面的开支的。

二、SARS的启示

(一)、解决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对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速度过快。如果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看成是各项建设的函数,那么这个函数就类似于生产函数,可记为:

Q=Q(A1,A2,A3……)

其中,A表示各项建设,如:经济建设、卫生保健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等等

Q表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它是总的目标。

这样,这个函数就具有生产函数的性质:各项建设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项建设的发展都会使现代化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是,当一项建设在其他建设相对不前的前提下继续建设的话,随着现代化建设达到一定阶段,这项建设的边际效益将会是递减的。所以,发展每一项建设都是重要的,也只有在扩大其他方面建设的配合下,经济建设才能一帆风顺,现代化建设才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要求。关于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要素投入的平衡问题,需要把握好度。

(二)、卫生费用的筹集

我国面对的这场SARS战争,不仅是一场科技与生命的较量,更是一场经济与生命的较量。资金对于防治与救治SARS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险费用,以致于他们在疾病面前,要么不治,任凭病毒肆虐,要么就得伸手向国家要钱。

在一般情况下,防治传染病这类支出具有外部正效应,它是一种公共产品,而且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中央应当为其融资;而且,我国《宪法》也赋予每个公民基本的生存权,也就是说,人们不管收入的多少,财产的丰硕与否,都应当平等的且充分的享有医疗服务以享有自身生存的权利。所以国家有义务且必须承担这笔费用。

但是,财政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像这次SARS一样,财政的付出是巨大的;对于工薪阶层,情况相对好一些,可是,资金仍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卫生事业费用的筹集,我想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1、农民与城镇无业居民卫生费用的筹集

今后,在农村和城镇无业人员中,可每年每人适量收取一定金额的医疗卫生费用,比如,每年每人收取五元。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这每年每人五元的医疗卫生费用说小可不小,要看到象SARS这样的疾病毕竟不是常事。同时,财政按总数额的一定比例从财政支出中提取一部分,把两部分之和作为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的医疗费用。这部分资金分为两份:一份占绝大多数,平时不用,只是遇到重大疫情或事件时才用;另一部分,报销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并且在交纳主体终时按自己缴纳总额与报销的医疗费用差额作为丧用或转做后人医疗卫生费。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如果到一定年龄支付,就有可能由于同时支付很大数量人口的资金,导致医疗卫生费用的一定程度减少;

(2)、在农村,由于传统观念,农民一般比较重视自己的身后事和后人的生活,将剩余资金在交纳主体终时作为丧用或转做后人医疗卫生费是符合每个人的正常心理的;

(3)、每年每人只需缴纳很小的一部分金额,易于接受;

(4)、且在平时还可报销过高的医疗费用。

所以,我认为这样解决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是完全可行的。

2、企业职工卫生费用的筹集

对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费确定下限,放开上限,将超过下限比例的资金与下限以下的资金分开管理。下限以下的资金发挥的作用和以前相同,对于交纳超过下限比例的资金,交纳者可享受与其多交纳资金相应的权利,即:报销更多的医疗费用。并且在职工退休时将超过下限部分的资金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给职工。

要求职工自愿交纳下限以上医疗保险费也是可能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哀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的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的波动,因此个人储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而一个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早年和晚年时期,花费较多,中年时期,进行储蓄。一个人或家庭总是将其消费看作其一生全部预期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当期收入的函数的。工薪阶层正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储蓄阶段,他们最具有储蓄的动机;

(2)、对于储蓄,根据目前流行的三——三制的说法,个人将其所有财富平均分为三份:一份存入银行,分为短期存款和长期存款;一份买国债;另一份买股票。可以说,长期存款、国债和股票都是资本增值的方法,而短期存款是用以预防动机的需求。将资金上交作为医疗保险基金(这里指超过下限部分),就如同将钱存入银行的长期帐户,其期限=退休年龄-交纳年龄,但却可以取得更多的好处,即:更多的医疗费用,职工又何乐而不为?

(3)、根据预期分析,假设:甲的收入为W元,市场利率为R%,那么如果他将这笔钱存入银行,其下期收入的将来值为W*(1+R%);而若作为超过下限的医疗卫生费用,不但可在下期得到W*(1+R%)的将来值,而且还可享受更高的医疗保险,即:获得了相当于A的一部分额外收入,因此,他将达到更高的预算收入组合。

如图2:

U1、U2:代表效用线

E1、E2:所在的线段为甲的预算线

以上两个方案所多收的资金,即: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交纳的平时不动用的那部分和企业职工交纳的超过下限的那部分资金,应对其进行市场操作,以保证其保值增值。同时,这两项方案要一起实施,从而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平。另外,作为辅助措施,要纠正保健产品提供中的低效率,降低保健服务成本,健全医疗保健市场。最后,作为医疗保险的有效辅助,商业保险需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体育公共产品的供应,

一时间,那么多人患SARS,一方面,是因为病毒太强大;另一方面,与我国人民平时对身体素质锻炼的态度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加强人民的身体素质锻炼是目前我国最为紧要的,而国家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提供体育公共产品,注意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培养公民锻炼身体的意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毕竟,意识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都是需要时间的,急不来的。

篇(5)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滞后性;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86-03

引言

当代中国虽然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仍然是一个有着7亿多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在中国解决任何宏观性问题都应当把农村和农民问题纳入考察的范围,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与人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一样,不同学者对法律文化内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学界普遍认同的概念。如果从法律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运行过程来理解,法律文化是指,在人类的法律生活和历史积累中,在与自然、社会、经济、其它文化形式的广泛联系中,所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法律文化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结构:显性法律文化是指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隐性法律文化是指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等。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本应是一个整体,学者在研究法律文化时往往也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在现实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即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面。正视差异、探索规律、缩小差别、消除隔阂、弥合缝隙、促进发展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是特指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在城市和农村法律文化存在巨大反差的现实中,不断完善农村和农业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价值观念和法律思想,进而促使农村社会的法律行为更加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的过程。我们研究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我国法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的地位和意义

1.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法律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法律文化建设是我国法律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即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农村市场经济真正得到完善,农村经济生活秩序正常化,就离不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首先,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现有的农业经济法律制度属于显型法律文化(制度性法律文化)的范畴,只有这种显型法律文化内化为隐型法律文化,内化成一种法律意识和法律心理,才能真正得到自觉遵守,才能减少各种冲突,减少经济成本和司法成本。第三,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农村社会新的经济秩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和个体的经济权益,从而保障良好的农村社会经济秩序。

3.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实现现化化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从业人数的减少,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镇化并不仅限于各种硬件设施的改造。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就其本质而言应该在于使农民具备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变革广大农民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造就具有现代法律文化理念的现代公民,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

篇(6)

一、不断深化新时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当前,江苏教育正处于区域基本现代化向省域总体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过硬的成绩推动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充分认识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教育现代化往往先于经济社会现代化实现,并能很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美国经济发展史看,自然资源的贡献率仅为5%,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为20%,人力资本和人才技能的贡献率达75%。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芬兰、日本、韩国等,也都很重视以教育现代化带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我国发展的规划布局看,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49年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比国家现代化提前近30年实现。从我省“两个率先”实践看,目前,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下一步推进“两个率先”的重点工作,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对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引领全省发展的目标定位,持续提高劳动力大军和各类人才队伍素质,加快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开辟“两个率先”新境界,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在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基础上的丰富和提升。上一轮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突出“区域”和“基本”,“区域”即以县为单位推进,“基本”即侧重于办学条件改善和薄弱环节加强。实践证明,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为新时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相比,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全面、内涵更丰富。我们要在巩固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统筹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引领,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内涵水平,更加突出时代特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仍未通过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评估的县(市、区),要奋起直追、迎难而上、跨越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省定目标要求,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夯牢基础、增强动力。

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建设基于但不限于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年初,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总的来看,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发展潜力和主观能动,力求全方位、多层次、科学系统地评价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对照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折不扣地实现省定指标体系各项要求。但也要看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必须依据实时的先进教育水平来评判,并且要在达到先进教育水平后继续保持。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行省定指标体系不可能完全涵盖教育现代化内涵,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拓展完善。因此,我们要把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脚踏实地认真落实现行指标体系要求,又尊重规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教育现代化目标内涵,使教育现代化始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使建设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获得国内外的认可和肯定。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策略

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总的是按照“两个借鉴、三级推进”的思路,紧紧围绕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着力协同推进,务求取得实效。两个借鉴,就是借鉴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以评促建;借鉴全省经济社会基本现代化推进经验,多部门密切配合,同时,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推动作用,以科学监测促进现代化建设。三级推进,就是省、市、县三级同步推进、同步监测。省级层面统筹全省以高校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省辖市层面负责推进各县(市、区)及直属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县级层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结果包括省级和各市、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政府主导实施,突出上下联动。各级政府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必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年度目标,细化责任分工,以每年实实在在的成效保证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总体实现;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推出一批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大政策集成效应,真正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与上一轮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不同的是,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加强调省、市、县联动推进,不仅对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而且对省、市两级如何推进并指导下一级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力求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富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深化综合改革,鼓励先行先试。重点是大力推进新的思想解放,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争取教育部对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建设更多支持的同时,选取一批省级示范区(点)建设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各省辖市可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市级示范区,通过集成建设和试点示范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区域辐射。苏南五市要紧紧抓住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机遇,积极推动跨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共建共享,协同解决好面临的共性问题,努力打造更大范围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样本,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强化分类指导,提升整体水平。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区域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先有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充分发挥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领导小组和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各地不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推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加快建设,争取在几年内取得明显进展;指导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注重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对率先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地区适当给予奖励。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尤其要看末位数。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使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分析评估。充分发挥指标体系推动工作的导向作用,每年第二季度对上一年度省、市、县三级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测,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对省辖市和县(市、区),要在省级指标体系框架内删减调整有关指标,形成基于市县、符合市县特点的相关指标群、检测点和相对目标值。研究建立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比对各地年度目标和监测数据,动态掌握三级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客观反映各级政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努力程度。同时,强化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注重揭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在差距和制约因素,有效引导教育现代化建设朝着既定目标推进。

三、努力打造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升级版

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的《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并确定了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点)建设单位。我们要贯彻实施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指标体系,抓重点、破难点、解热点,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关于教育普及度。这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关键是抓好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两头”,兼顾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切实强化政府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着力办好村镇公办幼儿园,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稳定在较高水平。积极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适时在全省面上推开。依托现有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进部门合作,开展0—3岁早期教育试点。二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该项权重为5分,充分体现了继续教育在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重点实施以稳定和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努力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服务平台。紧贴居民学习需求,及时更新继续教育内容,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此外,要严格控制义务教育辍学率,引导尊重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的选择意愿,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不断巩固和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

关于教育公平度。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两大核心任务,教育政策设计要把公平作为底线要求、把质量作为刚性目标,双轮驱动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实现均衡化与优质化协同推进。一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促进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以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校长、教师流动常态化,使专任教师包括骨干教师每年流动15%以上。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完善推进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为全省近400万农村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二要切实加大困难群体扶持力度。逐步取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附加条件,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研究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15年基础教育政策,办好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推进融合教育;完善扶困助学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三要合理配置非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非义务教育阶段要推进有序竞争、差异发展,在扶优扶强的同时注意支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学校获取足够资源,实现良性循环。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非义务教育的倾斜力度,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整体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

关于教育质量度。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基础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基础;把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扭转到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上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抓紧研究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加快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职业教育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密切产教结合,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对接;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高等教育阶段,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强化育人质量;集中力量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等一批内涵发展专项,努力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关于教育开放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以国际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引进来”方面,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创办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和办学机构,并逐步从高等教育拓展到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应课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和体制机制。拓宽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范围,鼓励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走出去”方面,要综合施策提高高校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人员的比例,全力支持优秀教师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学习。实施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与此同时,指标体系把资源共享纳入教育开放度,要求推动教育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的相互开放。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从体制、政策、利益层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协同”的理念推动高校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要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推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关于教育保障度。这项指标主要通过投入、师资和信息化三个方面来衡量。提升这三个方面的水平,必须做到“三个持续加大力度”:一要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这几年,我省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18.74%,为教育优先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下一步,要立足于建立机制,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确保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前移并进入前三。二要持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科学核定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编制标准,统一县镇和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落实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坚持托底培训与高端培养相结合,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落实轮训制度,增强培训实效,同时,继续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高校特聘教授计划等领军人才项目,不断提升江苏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持续加大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开发更多更好的数字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育全过程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

关于教育统筹度。这方面要做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能不能持续发展,取决于各级各类教育能不能统筹兼顾,在结构上是否科学合理、规模上是否适应需求、质量上是否相互支撑。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确定各类教育规模,着力建立科学的教育结构和开放的教育网络,努力形成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二是统筹做好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正确处理就近入学与规模办学的关系,合理确定各类学校的服务半径,保证学校布局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严格控制学校班额,以班额管理为抓手,倒逼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三是统筹公办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推广委托管理、集团办学等先进经验,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支持民办教育科学发展、规范发展,培育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打造江苏民办教育品牌。四是统筹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各级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发挥学校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营造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校长遴选和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健全社会参与办学机制,努力为教育家办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于教育贡献度。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也是教育贡献度体现的重要方面。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教育对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对通过教育获取知识能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使命,加快建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看,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文化传播、科学普及等功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着力构建新型的创新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实现协同创新既定目标任务。同时,加快学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教师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

关于教育满意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更要看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为此,指标体系专门设置教育满意度指标,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观感受,广泛了解学校和社会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依据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谋划教育各项工作,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研究解决教育领域重大现实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不同阶层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不完全一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力争绝大多数人满意。因此,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时,一定要兼顾各类群体,抽样的覆盖面要广、样本量要大、代表性要强,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满意度具有广泛基础、反映现实状况。

四、全力抓好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路径举措已经明晰,下一步关键是积极推进、狠抓落实,着力提升推动力和执行力,在“实”字上下真功夫、花细功夫。

组织领导要实。各地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谋划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序时进度和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奖惩。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如期达到省定指标体系要求;深入研究教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领导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各高校要自觉投身到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来,办好自己的事,为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形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政策措施要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尽力把各项政策具体化,尽快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尽早让各项政策发挥作用。抓紧开展调研摸底,对现有达成度及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调研情况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有针对性地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所学校。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到2020年全省总体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要抓住“牛鼻子”,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上下大力气,特别要针对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差距大、实现难度大的指标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Abstract: developing a consistent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rural urbanization road i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mportant strategic national policy, to enlarge the market,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peasant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Because China's population is more, relative shortage of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is particularly tense. In rural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how to use the land resource has become the key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planning and key.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to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e.

Key word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比较大的国土面积,可是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分析与探讨如何利用土地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处理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与城镇基础实施建设规划是其重要内容。比如,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给排水、供电等)都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其中,农田保护区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为发达。这些地区往往把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二、三产业上,放松甚至轻视农业发展。尽管可以依靠后期再开发,可是这种方式难以保证开发后备资源的弥补效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在小城镇建设中是同等重要的两项内容,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农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区的土地利用与农田保护区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有效做到保护耕地。某些地区“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牺牲农业搞工业”思想和行为,并不符合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的基本要求,应当严格杜绝类似思想和行为的出现。而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以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与此同时,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二、加强土地的管理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土地管理效果,小城镇建设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效果。

第一,建立与土地转让、出让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机制。在土地使用制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城镇土地使用应当严格实行规划控制与用途管制的土地规划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转让或出让土地产权过程中必须明确土地的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土地的整体规划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第二,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市场变化是瞬息万变的、不可预测的,为了保证土地管理与利用的有效性,应当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说,建立反馈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确保土地规划与管理起到切实的管理作用。

第三,建立规划实施监督体系。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小城镇建设的效果,各级主管部门都会建立相应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比如,上级政府、同级人大部门实施的监督机制。两种或几种监督机制并行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另一方面,监督体系的建立除了将各级主管部门所实施的监督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也是保证小城镇规划方案合理与科学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当严格贯彻与落实该国策,处理好建设用地与农耕用地、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镇规划作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案,制科学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因此,编写小城镇土地利用方案时应当从大局出发,协调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保证土地利用的使用效率。

四、规范土地市场的建设

目前,国外某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土地市场。从他们成熟的土地市场来看,城市土地开发与建设的大量资金通常来自于土地。其中,经营性土地一般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转让或出让,成为土地费用的主要来源。尽管,我国各地区已经逐步建立了政府储备、市场配置、公开交易等土地供应机制,可是土地市场仍然较为混乱、发展尚未成熟。为了促使我国土地市场日渐趋于规范化,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通过政府实施的土地储备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市场供求实行科学调控。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为了确保土地市场充分实现公正原则、维持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需要从强化市场服务和加强市场监督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比如,定期土地转让信息和结果,为所有交易者提供公平、平等的服务;监督具体的转让行为是否合法,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合法化。

第三,尽可能公开土地转让过程。公开土地转让过程的目的除了保证土地产权交易公开、平等外,也起到了监督土地交易过程的重要作用。需要转让的土地应当确认无任何纠纷后正式在媒体或其他地方上,并严格按照交易程序进行,尽可能做到全程监督。

五、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当高举节约用地旗帜,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方案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要想做到这一点,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切实提高土体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一、二级市场,并尽量公开土地产权交易过程,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安全、确保建设用地具有明确的使用标准,对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福海. 小城镇建设思想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

[2]黎明艳. 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规划的推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