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的普及

传统文化的普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4 16:40: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的普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的普及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 传播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无穷尽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甚至种种文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我们应努力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2] 《百家讲坛》:http:///lm/baijiajiangtan/

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德育教学;应用探索

当前,德育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从人们的内心出发,注重培养人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这一德育优势并逐步应用于高职德育教学中,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教学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拥有睿智的思想火花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学中,能够逐步普及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身心素质健康,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所趋,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等全部释放,影响高职学生的性格和思想品质,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大抱负,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满足高职德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提高了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胸怀大志、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自强不息,并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勇于钻研、敢于探索,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树立坚强的奋斗理念。

3.提高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渗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先古的思想精华,在文化感染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步增长智慧和综合素质,并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中,以更为自信的姿态开启自己的职业奋斗。

三、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和传播

在高职德育教学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以师生互动为基本,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宗旨,以减少学生内心的排斥,并能够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和影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在夯实专业课程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品质塑造和修养培养的目的。老师在进行高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以传统文化为土壤,开发出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普及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营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校园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需要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校园氛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需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举办一些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并在娱乐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此外,校园可以开设极富传统文化意义的德育类网站,建设传统文化专栏,将传统文化类文献资料放在专栏内供学生学习、下载、交流等,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片沃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品质道德和文化素质。

3.在实践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要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高职院校要完善实践活动体系,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习、服务、志愿者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性格和精神,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质素养,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真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职德育教学中已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德育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使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将宝贵的文化积累应用到高职德育教学中,开拓了高职德育教学的新时代,对于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春丽.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影响[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01)

[2]周科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7)

[3]梁启勤,王青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篇(3)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传播模式;价值

实现《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推出的全新力作,无论是节目的创作理念、制作效果还是收视成绩,都取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让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该节目兼顾娱乐性和教育性,以中国诗词为核心内容,通过创新节目发展思路和表现形式,在轻松欢乐的竞赛氛围中向观众传递和普及文化知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兴趣[1]。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具有知识传播价值与文化普及功效的中国古典诗词为对象,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内容品质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基于这样的思考,文章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传播模式和价值实现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话题性与趣味性的突破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解读

从2016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持续热播,其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把主流文化元素和电视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传播,极大地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追求[2]。1.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民族历时几千年而积淀下来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形象。可以说,诗词之气质与韵律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和血脉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借助多种渠道“入侵”我国,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国诗词大会》及时而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公众汲取文化知识的意愿,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再一次对诗词文化开展有效的传播工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诗情画意”“家国情怀”的渴望。应该说,《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之张力,展现了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2.深耕中华文明与文化精神诗词是中国汉字语言文化之精华部分,能够凭借寥寥数语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凸显其中的人文智慧与主流价值。基于此,中央电视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对中华文明及其中的文化精神进行深耕,最终在“诗词”这一方“土地”上获得节目的创新点,借助选手、主持人、点评专家和观众的力量再一次传承与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了主流文化价值。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由于深刻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自然而然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格与文化品位,体现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格调,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的人文精神与美学情趣相得益彰。3.挖掘中国智慧与文化内涵在当前众多电视文化类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和传播中国文化信息的道路。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蕴含在电视媒体中的中国智慧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的“定点释放”,实现了电视节目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完美转型。这一节目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制造了一起极具内涵的文化热潮。电视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和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此外,文化名人的点评让《中国诗词大会》别开生面,亮点纷呈。同时,《中国诗词大会》在向全国观众进行文化普及的过程中,也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4.顺应社会发展和文化潮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电视媒体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对诗词文化的有效传播。实际上,在我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却正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借助更多载体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继而构建民族核心价值,打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形象已经迫在眉睫。《中国诗词大会》以敏锐的视角,及时察觉和巧妙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与民众的文化诉求。该节目放弃了急功近利的理念,坚持原创式的电视节目生产格局,极大地展现了对质量的追求与价值的坚守,并由此赢得观众的支持和喝彩。

二、《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模式

《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在节目定位、内容设置、主题界定、人物选择还是在观点设计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向上、通俗易懂和充满亲和力的一面,在充分弘扬中国诗词文化的过程中,为人们重新认同主流文化创造了新的平台和传播渠道。《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传播一般借助以下四种模式。1.以互动和真性情解说文化语言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以展现主流文化为出发点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的解释、分析和传播,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和主流意识得到了理性对待。与此同时,节目通过与现场观众、选手、嘉宾、场外观众进行互动,展现其感性的一面,让人们在了解诗词歌赋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真性情”。比如,在对重病患者黄明霞的坚强进行介绍时,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之动容,节目在具备了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当然,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无论是答题选手的机智、主持人的知性还是嘉宾的幽默风趣,都让这一节目更具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诗词的时代。2.以娱乐和竞赛释放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在泛娱乐化或者“娱乐至上”的年代里,为了使文化类节目在媒体竞争中获得优势,脱颖而出,需要寻找更理想的发力点[3]。《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视作比赛之核心,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将文化的比拼置于一场娱乐竞技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使中国主流文化得到重新确认和发扬。观众在对数不胜数的文化符号进行重新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诗词大会》赛制设计的独到之处——它坚决摒弃了“热播”综艺节目“娱乐至上”的诉求,将诗词文化融入娱乐与竞赛中,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和主流文化直接接触,极大地展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底蕴。3.以诗词为载体,传播文化符号《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表明唯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深入挖掘与阐发中国主流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才能在延续文化血脉的道路上顺利前进。作为以文化继承和本土创新为理念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节目的观众定位还是内容选择,都能被称作全民参与的文化节目,其实现了普及性与专业性并重的目的。比如,在内容选择方面,大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诗词,几乎涵盖了忠孝、家国、仁义、道德等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观众在重温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避免了过度娱乐化导致的文化庸俗化,可以领略诗词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很好地实现了学术性和大众性的结合,在通过电视媒介进行传播之后,诗词背后的知识再次为大众所接受。4.以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传扬文化精神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在主流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传播的碎片化,深度学习与系统学习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不但让社会公众对诗词形成了集体遗忘,还会让中国主流文化形成更多断点[4]。《中国诗词大会》的适时推出及时扭转了这一状况,让社会公众了解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中国诗词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引导公众更加重视对诗词的学习和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传承。此外,《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播主流文化精神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诉求,让更多公众掌握和理解诗词背后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对主流文化类电视节目来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收视率,除要注重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化符号外,还应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道路[5]。本文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点,电视节目除了要迎合文化节目大众化诉求,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不断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以此形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核心竞争优势。1.迎合文化类节目大众化诉求《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通过普及经典诗词的形式,拉近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社会公众对诗词文化的“最初印象”和“原始理解”。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使得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而若要实现此类节目的成功,电视媒体人除具有高度的文化传承意识外,还应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主流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将高深的诗词知识借助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之更加接地气,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还应借助娱乐、竞赛等形式来展现主流文化。这样一来,节目不但保留了思想性,还能向公众普及主流文化知识。2.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特有的中国气派、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不可动摇的自主原创是分不开的。为此,电视文化类节目若想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必须始终将观众视作节目的中心,无论是如何严肃的主流文化知识都能够通过观众喜爱的方式加以呈现。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立足本土,强化创新,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原创节目,提升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3.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文化类节目若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要不断挖掘文化资源的传播潜力,使之在传承中创新,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使电视文化类节目与新媒介的传播规律、实际特征相结合,继而创新出与社会公众审美习惯以及收视心理相符合的文化形式。在借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全媒体参与,以此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6]。同时,文化类节目还应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和展现主流文化价值。比如,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通过台网联动的形式实现更多主流文化内容的多渠道传播,借助新媒体工具实现节目产品的延伸和传扬。4.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中国诗词大会》在借助电视媒介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在强化其责任感与紧迫感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品牌文化的价值空间。因此,对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来说,为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和提升自身优势,其需要顺势转变传播观念,不断拓宽传播途径,让主流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快捷。其中所蕴含的主流核心价值、公信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等,将借助品牌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发挥振奋人心、激发斗志、凝聚队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媒体镜像中,有必要将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共同肩负起持续传播主流文化的时代重任。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寿光;传统文化;挖掘利用;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对一个城市来说,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也是城市无形的金矿,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一个拥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才更具有品质和力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传统文化中的软实力要素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挖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寿光市在大力推进品质寿光建设的实践中,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挖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寿光市文化软实力。

一、寿光市挖掘利用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效

寿光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是农圣、文圣、盐圣“三圣”故里,从武帝躬耕到巨淀烽火,从商周煮盐到设施农业,寿光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寿光市在加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发展和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近年来,寿光市在地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胆探索,编辑出版了《齐民要术考》、《寿光仓颉故里知音》、《贾思勰志》等一批历史文化专著;举办或承办国内外相关专家参加的历史论坛会,不断拓展与国内外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交流;深入挖掘寿光市的历史文化,完成了寿光历史、名人、文物等数字化、图片化的多媒体制作,增强了宣传效果。

(二)打造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平台。近年来,寿光市建设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功能与一体的文化中心,以及蔬菜博物馆、石器博物馆、航海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纸文化博物馆等独具特色的文物保护馆所。目前,寿光市现有310处古文物遗址,馆藏文物2300余套,此外,寿光市还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设立了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些平台的创建为寿光市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空间。

(三)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寿光市在传统文化挖掘、保护和发展的同时,还注重将文物古迹与城市建设和旅游结合起来。例如围绕“蔬菜文化”,寿光市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加快寿光“蔬菜文化”传播的同时,提升“寿光蔬菜”的知名度。

二、寿光市传统文化仍然存在广阔的挖掘利用空间

(一)对传统文化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寿光市已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出版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与厚重的寿光传统文化相比,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传统文化要素等待深入挖掘。例如,相对于农圣文化,寿光市对“盐圣”、“仓圣”研究的力度还有待加大。

(二)对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传统文化的推广需要宣传,宣传可以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发生作用。目前,寿光市对传统文化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与人们的接受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传统文化还没有融入到寿光人的生活中。

(三)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程度不够。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寿光市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历史文化挖掘、文化与旅游结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寿光市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对寿光市进一步挖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寿光要进一步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让地方传统文化在新时展中绽放异彩,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得越深入,发现的亮点和增长点就会越多,对提升寿光文化软实力就越有帮助。加大研究力度需要加强科学引导、全局谋划和部门间的协作,以期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合力。在研究的内容上要注重对寿光传统文化深度发掘和广度拓展。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寿光人最了解和最热衷于寿光文化,但是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借助外力,可以利用上级人才优势,广泛地与大专院校、上级科研单位、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研究寿光传统文化。在成果转化的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特别要加强与文化企业对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项目。

(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有多么丰富、研究成果不管有多么深入,如果不被社会接受,就没办法得到普及,再好的研究成果也只能束之高阁,不会对寿光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使寿光传统文化“活”起来,宣传普及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是要继续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寿光传统文化,提高广大群众对寿光传统文化的知晓率。二是要通过各行各业进行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宣传工作。例如通过教育部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增强家乡的自豪感。通过交通部门对出入寿光的旅客进行宣传。在市内公共汽车、长途汽车以及汽车车站等显示屏上宣传寿光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让乘客逐渐加深对寿光的传统文化印象。三是编辑出版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可以通过一些短小精练、生动形象的通俗读物,使人们很快了解一些寿光人文历史、民俗民风的知识,增加对寿光的感性认识。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适宜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以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完善教学体系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重点专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加强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课程的评估考核,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的督导作用,加强教学的中期检查和学生的评教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抓好教学工作,提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深化教师群的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创建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体系。首期将建立网站以适应各门主干课程的网络在线教学的需要,为精品课程的申报做准备。

(4)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设施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管理设备与时俱进。争取设立专门科研经费,制定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从事课程相关的学术科研活动。尽快组建教学研究团队,为争创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名师及创办特色专业打好基础。

(5)加强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项重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竞赛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改与竞赛的双赢,加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创新指导与培养。争取取得更多的艺术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管理和指导大型艺术社团的活动。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争取做到每月邀请一位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艺术展演活动。邀请国家级、省市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校举办“精品剧目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努力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改进教育方法与工作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坚持艺术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基本点,坚持开放性的互动性艺术理论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始终坚持项目式的艺术实践,由虚拟性的课堂作业与社会赛事为目标,促进实战型实习。由此,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积极参与省内外高规格艺术赛事和实践活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材及教学课件的建设。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扩充教育内涵。注重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梳理与传播,努力把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提炼、整合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化其对于中华文化遗产的认知。坚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力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收获。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相关活动等渠道,有意识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能。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融合社会服务。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省市博物院、文化馆、官方或民间展演团体及设计公司等进行合作,一起承办或联办相关艺术文化活动。除在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及非艺术类的在校大学师生外,主要面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其中,包括城市街道社区市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型公司职员,以及驻地、武警战士和广大农村各类劳动群众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相关的艺术文化活动报导。其中,包括墙报等书写媒体和报刊杂志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传统电子媒体以及各类官方网络传媒等进行宣传报道。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继续突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等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各项活动;同时,加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设计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考察和学术讲座、艺术科研力度;此外,适当增设并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艺术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完备的常效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确立师生结合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形式多样。除基本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方式外,还包括了定期开放日宣传与普及活动、文化考察、举办学术讲座、参与艺术科研项目;此外,在保证安全和满足校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新增艺术文化下乡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系列群众性的艺术文化竞赛或群众性的艺术文化表演及相关的艺术文化论坛活动。

总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管理者。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如何提高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导当前的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实际意义。同时,逐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篇(6)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武术;教学改革;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72-02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先留下的这笔精神财富而骄傲。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普遍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优越感,传统文化的日渐流失也深深地撼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绝大多数(68.7%)中国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护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传承意识和责任是保护民族文化长久不衰的重要措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传播与普及武术知识及技能是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及责任的有效途径。然而通过本研究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等4所高校21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4份,回收率97%)问卷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以及武术在高校的开展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在大学生中普及武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大学生对武术的认同和认知,已经迫在眉睫。

1 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现状

1)大学生认知武术的渠道。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了解武术主要是通过港台和内地的影视作品,真正通过各级学校武术教学来了解武术的只占少数,43.1%认为武术在学校的开展状况很一般,28.4%认为做的不好,只有6.4%认为做的很好。58.0%受访者认为学校举办的武术表演、比赛、讲座等活动不多。几乎没有学生会去公园或健身场所学习武术,更不要说通过武术专业书籍来了解武术了。这表明武术没有成为大学生的主动认知领域。

2)大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82.3%的受访者非常喜欢精彩的武术表演,但是仅有18.6%非常喜欢上武术课。究其原因:71.6%认为武术学起来比较难;63.7%认为学习一套武术动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62.8%认为学习武术需要具备比较好的身体素质;55.7%认为武术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比较远。

3)大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就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它孕育了华夏先民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格斗与健身武术技艺,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

调查结果显示,4所大学的学生将健身(38.2%)、修身养性(35.2%)和防身(30.9%)的功能作为武术的前三大功能。对于武术文化的内涵只有38.2%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般性的了解,而33.3%表示不太了解。76.4%认为武术非常有必要传承下去,然而仅有33.1%认为武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比较好。76.2%认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涌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

2 高校武术发展的对策

1)深入发掘武术文化内涵,提高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能力。

任何体育项目虽然都具有文化意义,但没有一个项目像武术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那么大的包容量和负载能力。中国武术的价值表现在它的文化独特性方面。从文化学意义上讲,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其存在的价值是具有“中国性”的。它的存在和被世人接受是由于它与其它类型的身体活动有着本质区别。鉴于学校教育本身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应在普通高校开设武术课程,加强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学生讲授武术文化,一是技术课。重点讲解武术的攻防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武术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运动特点。二是理论课,讲解武术运动的起源、产生、发展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武术不同于其他运动的民族特色。三是通过对武术传统功法与动作名称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哲学思想、意识与作用,挖掘更深层的武术文化。

2)深化武术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习武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武术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调查结果显示,71.8%的受访者对武术好的同学或老师比较羡慕,56.2%的人认为武术老师对自己有比较大的感染作用。多年来,高校武术以三路长拳和24式太极拳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无论在攻防性、健身性还是娱乐表演性上都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要求。因此,编写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技法,如擒拿与反擒拿、摔法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3)加大武术在普通高校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