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汉字 中华民族 文化 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体系之繁杂,包罗之广泛,可谓是亘古未有,在今天强势的西方文化下,中华文化能够独树一帜,并且走出国门,为世界所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笔者认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并不是侵略和好战的民族,其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经久不息,历经磨难而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而汉字作为汉文化的最基本元素,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诸多特征,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历史,本文的讨论比起各位大师的研究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汉字所传达出的文化精神,也有着微薄的研究价值。
一、汉字与文化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被称之为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相传汉字为仓颉所造,虽然这缺乏具体的考证,但是可以证明的是汉字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其特征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的说法最早见于元代,为了区别蒙、回等文字,而特有此称谓,汉字流传至今,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繁体字,从汉代初建其名,唐代形成标准的楷书,和建国以后对于汉字的简化,汉字成为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的从上古时期传承至今的文字。汉族爱好和平,不喜侵略,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依靠的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文化的优越性和稳定性,满人入关之后,自秦汉以来的衣冠服饰一应改变,但是汉字不但留存下来,而且最终取代了满文,满文作为一种语言至今能读写者不足20人,由此可见汉字的巨大生命力和魅力。
“文化”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在现代社会,文化有了更加广泛的涵义,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伦理,而笔者个人认为,文化是代表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是教化一个民族的根本,以文化教化一个民族的过程,就如同治学修身的过程,文化不但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属性,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传统文化在汉字中的传承
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都是在汉字当中表现出来的,汉字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体现了民族生活
汉字最早是源于绘图显意的形义文字,简言之就是以形显义。比如与钱币有关系的汉字一般都加以偏旁部首“贝”,这主要是由于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用贝壳作为货币的,而秦代以后,金属货币大量使用,于是“钱”这个字诞生了,宋代以后,纸币交子的诞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钞”这个词。解读每一个汉字,都能够解读当时的民族生活,这是汉字体现民族生活的重要体现。
2.汉字反应了民族思想
汉字深刻地反应出了民族文化思想,比如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深刻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大量用“女”做偏旁的汉字都带有着贬义,比如,奸、妖、妒、婪、妄等等等,从汉字中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到汉民族克己复礼,坚持伦理道德,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源。
3.汉字表现了民族思维方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从根本上反应出了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在这方面尤为显著,古文字乃“盖依类相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延续至今,汉字仍然是有着象形表意的因素,而且汉字端端正正,上下左右,有理有据,这充分说明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阴阳上下、工整严格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体现在汉字本身上,还体现在诸如对联和文章等文化上,甚至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都离不开文武之道,这种张弛的思维方式和汉字是分不开的。
三、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入探讨
汉字是文化的根本元素,对于汉民族起着很大的教化作用,而且还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隋唐之际,中国的汉字就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从而对朝鲜、日本、琉球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后来又传播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圈。日本当代的民族精神就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明治维新汉字的留存,使得日本保持了其民族自强精神和武士道文化,这避免了日本从本质上被西方化的厄运。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折射出民族文化,从先秦时代,到如今的共和国,中国的方言至今彼此难以了解,和日本的单一民族不同,和美国的移民国度不同,和欧洲的城邦国家更不相同,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文化属性繁杂,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成为欧洲了。而后来的北方民族早就统治了中国,中国可能就是一个“披发左衽”的野蛮民族。
从汉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华文化的良构性,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讨厌征战,渴望天下大同的盛世情节,“男女”,“阴阳”“文武”,中国的民族精神无处不存在一种二元平衡的思想。而且自古以来,汉字就具有一种文化传播性,这种传播性也可以称之为扩张性,但并不是强力的扩张,而是依靠外来文化对于汉文化的深刻认同来进行传播。
每一个汉字都自成为字,这种单元素的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严谨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对于道统的重视,体现出了在字的重心平稳中寻求使人心理达到平衡的东西,从而达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通过汉字的比划共同体现着阴阳生克同构的特征以及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
四、结语
汉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到的民族文化精神。汉字所能够体现的文化精神必须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方可有着切实的体会,本文浅尝则止,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所谓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关于,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文化自觉强调三个方面的义,即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二是对他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三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即明白少数民族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第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又包含两个层次,即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长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第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了解、明白、认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观念;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三所本科院校: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发放问卷 750 份,有效回收 700 份,回收率 95%。结合问卷结果,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在回答“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过程中,有53.4%人选择“非常了解,专门学习; 而在“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问题的回答中,有 47%的人很赞同;在问题“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地区的贡献比汉族文化大”的回答中,34%的同学选择了非常同意,40%的同学选择了同意。
通过以上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强烈认同,甚至存在狭隘、片面性。然而,在实践生活中如果过分强调本民族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继续将民族意识恶性膨胀,就会出现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破坏祖国统一的活动,就会阻碍各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会造成国家的分裂。
2.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在回答“您是否同意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90.63%的学生表示同意,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的认识是明确的,近10%的人选择了不同意和不清楚。这表明还有少部分同学对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这既关系到新疆的文化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回答“你最了解的历史是?选“少数民族历史”的学生比例为42.4%,选“汉族历史”的学生为17.8%,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的历史是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当被问及“你是否关注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时,选择 “一般”的学生占到了54.5%,选择了“不太关注”的学生占24.8%,选择“很关注”的比例仅仅为20.7%,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更高,但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少数民族没有认识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就不可能做到 “美人之美”,这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因为一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这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2)对本民族文化与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是一件很好的事”的回答,只有46.3%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选择不同意的占到10%,这说明一小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而各民族在对他文化的认同“既可能是一个认识自身,汲取其他文化充实自己的过程,也可能导致封闭与狭隘意识的产生。”甚至导致本民族文化的丧失。如果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不相抵触则可能被认同,当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相抵触时,本民族文化就有可能不被认同,甚至引起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间的冲突。因此,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直接回影响到民族团结,新疆的和谐稳定。
2.对外来文化的自觉。(1)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回答“你更重视西方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45.8%的同学选择了“重视传统节日,但经常过西方节日”,还有居然11.3%的同学选择“会庆祝西方节日,不会参加大部分传统”,也就是说一定会庆祝西方节日的占57.1%;对“大学生最关注的电视节目内容是?”的回答是35%的同学选择韩剧偶像剧,18%的同学选择“国家大事”,27%的人选择了“娱乐新闻”20%的人选择“财经”。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与盲目的崇拜。经过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仅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对肯德基等西方的快餐文化也情有独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们也在疯狂地学习外语,爱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他们越来越远,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与反思,因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决定着这些现象,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和高度的警觉,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形态的文化不断地粉墨登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自身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将会不遗余力的发展下去,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外来文化包含有先进和落后的思想,(下转第108页)甚至含有有意图将我国“西化”的思想,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而非“拿来主义”,特别是当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还不稳定,认识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也是有限的,更是极易受到了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蚀。(2)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你认为中方文化优异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吗”的回答,可以体现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10.3%的同学选择“是的,并且不需要向西方学习“,60.2%的同学选择“是的,但是还可以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其中看到中方文化应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的人数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
(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
1.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在“你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吗”回答中,只有45.8%的同学选择“很感兴趣”,49%的人选择“一般”,49%的人对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认识程度也不会太高。“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回答情况是这样的1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专门学习”,70%的人选择了“一般,作为兴趣偶尔涉猎,70%的人明确表明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一般”,这个问题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回答“中华文化都是优秀文化”这个问题中40.1%的人认为很赞同,也就是说有40.1%的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从数据可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而中华文化的认知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中华文化认同又是中国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能够代表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吗?”的回答情况是这样的85.3%的同学认为“非常能代表”,还有14.7%的同学认为不能代表,说明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认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针对中华民族的结构先生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说”,强调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不间断交流,促进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一体特征的认同有利于边疆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这将有助于新疆各民族间的认同和感情交流,使得民族的凝聚得到根本的提升,这对民族团结,和谐统一的新疆建设意义重大。
通过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的,还有待于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进一步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5.
[2]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霞.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吐纳八面来风,自信而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敦煌文化,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
2. 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比如,中华民族保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和而不同”“”,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等等。这些思想体系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言以蔽之,文艺是绝佳的精神食粮,触及人的灵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让汉字散发出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硬磐石。
6.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上,这样的形势倒逼着我们,必须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句话,就是用更有力的传承发展,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硬、更强、更精彩,不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不断融合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而中华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在新时代就要更加深怀自信,理直气壮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我们还要深怀自信,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推动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9. 树立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倡导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主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全面学习、胸怀全局,又要做到立足本职、重点掌握,全面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开展具体工作的前提。
一是关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新观点。十七大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首次使用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基于此,首次在党代会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新要求,这是我们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工作基调。
二是关于文化建设政治性的新观点。十七大对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对其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全面阐述。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切实保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充分运用文化艺术手段,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人民性的新观点。文化来自人民,也属于人民。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等新观点,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造福人民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关于文化建设和谐性的新观点。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风尚”。这要求我们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既努力克服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文化更大程度的和谐发展,又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引领风尚的功能特点,积极培育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和谐环境。
第一个重要经验:提倡兼容并包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与其巨大的包容精神有密切的关系。陈寅恪先生对中国文化中的包容精神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认为这种包容精神在道教中表现得尤为鲜明,故将其称为“道教之真精神”。这种真精神,具体来说也就是,面对外来的异质文化,我们一方面要吸取和接纳,但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即一方面尽量吸收外来学说,另一方面又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这两方面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在中国文化中,此二者却是可以兼得的。
大家很熟悉的两个成语――有容乃大与虚怀若谷,很好地概括了道家文化的精髓。《道德经》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汇集百川,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摆得低。“虚”,是道家最高的精神追求。只有在达到虚无境界之后,才会有物的生成与呈现。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若是没有天地之间的虚无,万物与人类就不可能生长。即使是人与人的交流,也需要以虚无作为空间。
第二个重要经验:共同维护中华伦理的精神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宗法传统的社会中,道教与儒家一起努力,共同维护着中华传统的伦理精神。儒道两家在义理上的关系,可以用和而不同来概括。
从儒道两家的经典著作来看,老子和孔子的确存在学术上的分歧。《道德经》第18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38章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这两章的内容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在伦理思想上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尽管老子也认同仁、义、礼,但认为并非是根本性的存在,其地位应在道与德之后。《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相对于儒家而言,道教更强调慈爱、简朴、谦让不争。一言以蔽之,儒家以“仁”为核心,而道教则以“慈”为核心。
然而,儒道两家的学术分歧并不影响他们共同建构中国的基本伦理规范。儒家以仁为核心,建构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伦理标准。道教创始之后,对儒家的这套伦理标准,也持非常支持的态度。《太平经》说:“天下大事,忠孝诚信为大。”老祖天师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说:“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礼民矣。”这些说法基本上与儒家的伦理教条并无二致。也可以这样说,在伦理思想上,儒道两家尽管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不同。就各种信仰体系而言,他们在大的宗旨上是相同的,都力图引导人们行善,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是在一些具体的义理、制度上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在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土壤中,这些多元信仰才能建构起中国人的共同伦理,并一起维护之。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对中国人基本伦理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构建过程中,道教特别强调四个字:忠孝诚敬。忠孝诚敬这一基本伦理,既是儒、道两家共同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中华人伦道统的基础。
在构建伦理规范时,道教在形式上不同于儒家。道教往往会把遵守伦理规范作为修道成神仙的基础。宋代的净明派提出“忠孝神仙”的概念。《净明忠孝全书》谓:“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为仙道之根本。”净明道不仅把孝看成是孝顺自己的父母或孝顺天下的老人,而且扩展为爱所有的生命,体现了道教“慈心于物”的追求。
第三个重要经验:本土化
在中华共同伦理的建构中,儒释道三家是既有争论,也有融合的。在历史上,外来文化只有经过本土化,并融入中华传统的伦理精神,才有可能在中国站住脚。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基督宗教在本土化问题上的经历,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南北朝时期,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激烈冲突。道教思想家顾欢在《夷夏论》中认为,产生于西戎的佛法,有些义理与中国的礼教是不相容的。《夷夏论》辩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忠孝的问题,其实质是关于伦理的冲突。这场争论,促进了佛教对自身义理的思考。在这之后,佛教逐渐接受了忠孝诚敬这一中国传统伦理原则,并将其引入到佛教义理中,从而使自己融入了中华文化。
在中国,忠孝诚敬是中国文化本位的普遍伦理。一种外来宗教若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与之相认同。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中,汤因比先生分析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播的成败,并提出了“高级宗教本质剥离论”的思想,他认为:“高级宗教是由本质的要素(教训与真理)和偶然的、一时的地方附加物(未构成本质的仪式与提案)构成的,而且两者密切联系并共同存在。高级宗教的移植是把从高级宗教中剥离的本质注入到其他文明上,进而使其染上传播地文明的特色;而强制地导入刻有诞生地文明色彩的附加物,就会受到传播地社会的抵抗、拒绝、排斥,进而成为锁国的原因。”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最初来华的耶酥会士们正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宗教“地方附加物”(如某些与中国的伦理风俗相冲突的礼仪),而把天主教的本质注入到了忠孝诚敬的伦理中,从而使天主教教义染上了中华文化的色彩,才使得天主教教义在中国士大夫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教义的传播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但是,在所谓的“礼仪之争”中,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当时认为中国人对皇帝及祖先的崇拜违反天主教教义,规定中国的天主教徒不许入祠堂行礼,结果引发清朝廷反制,严厉限制传教士活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从大的地域文化视角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三大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形成发展。今天,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同样不能缺失草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多样性符合各民族发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类发现和选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关乎中华文化多样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草原文化是植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多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了由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跨越,必须要以草原文化为重要资源和发展基础,必须要把草原文化作为其中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和展示草原文化在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生机活力。因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也关乎内蒙古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关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民生。同时,文化也是具体民族的文化。内蒙古世代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民族,保护草原文化也是保护这些民族的文化,而且保护民族文化也就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草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由草原文化的时空分布状况,可以把草原文化划分为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历史文化是指历史遗迹、考古发现、民族文物、历史事实等,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对于历史文化,我们应当以确定保护等级、修复遗址、收藏于博物馆等方式实现原样保护、保存,并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阐发其思想精神价值,积极汲取历史文化的思想精神,并加以传承、弘扬。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文化是指仍然在现实中应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等,具有活态和可传承的特点。对于现实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本色,推陈出新。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中思想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目前,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一些文化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或濒危。因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景。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增强传承与发展的自主、自觉意识。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发掘和阐发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在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中,首要传承与发展的是蕴含于草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内在本质所在,是草原文化在千百年来得以传承、发展的根本源泉和灵魂所在。经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是对草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影响的内在动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内涵丰富、深厚。其中蕴含了既有特定性的又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符合人类发展的总体价值取向和时展的需要,这在今天对于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奋勇向前仍是重要的精神动力。草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比如天人相偕、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以法治事、英雄乐观、开拓进取等。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其他思想观念,是千百年来草原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拼搏向上、勇于进取、倾注智慧所取得的宝贵精神成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草原文化许许多多的具体文化遗存、历史事实、物质生活、民俗、文学艺术等文化事项当中,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对于草原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文化事项,都需要加强挖掘、理解和阐发其中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加以汲取、传承和发展,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之不尽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着力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是其内涵与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我国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方民族创造了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草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从内涵上说,草原文化中有着红山玉器、阴山岩画、鄂尔多斯青铜器、辽代佛塔、敕勒歌、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大扎撒、两翼制、行国、因俗而治、逐水草而居、蒙古族英雄史诗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多方面的内容。从形式上说,鄂尔多斯青铜器造型中凝结着的粗犷、质朴和厚重,辽墓壁画笔法的简洁畅达,《敕勒歌》所展现的天高地阔,草原民族性格的豁达豪放、真诚质朴,穹庐顶展现天圆地方的蒙古包,蒙古族长调的悠扬舒展,蒙古族对于蓝、白色的崇尚等,都是草原民族特有的表达、表现方法和形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具有辽阔苍茫、雄浑奔放、委婉舒展的风格和特色,是深受草原上的人们和各族人民珍爱和向往的,是发展当代内蒙古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在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强调以原貌为基础,尊重本色和特质,表现其精神、神韵、灵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赋予草原文化已有的内涵、形式以新的时代意义,实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的更新、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考诸中外历史,放眼世界各国,绝不存在涵盖一切的同一性。实践证明,不同的背景、制度、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在共时环境下相互竞争与碰撞,往往是那些最有包容雅量、最善吸收转化,最能主动自信的价值观念最后胜出,也最具有持续经久的活力和潜力。可以说,包容性作为一种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它的致胜之道正是融合了坚守与吸收,继承与创新、自由竞争与普遍得利的辩证关系。
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间断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包容性。一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幅各个民族、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相互包容、不断融合的生动画卷。作为中国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和”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标志,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内化为中国人思维逻辑和行事准则,惟有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包容是中国人理解万物起源和运行规则的方式。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经济、社会与政治上的包容性,可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并能构建宽松畅通的发展氛围与渠道,使人得其位,物得其所,更能破除社会僵化锁链,消融阶层间的分歧和排斥。更重要的是,执政党通过包容性的政策、举措,赢得了民心,强化了根基,增长了本领,对建设与发展的规律理解得更深刻,运用得更娴熟,从而使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与坚牢。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发展,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背景下,认真反思中国社会的包容性特征,理顺一元统领与多元共存关系,完善治理手段,不断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与利益固化的藩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与课题。
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不加鉴别的容忍与吸收,也不是放弃价值判断的一味趋同。坚守底线基础上的包容开放,促进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秉持相互尊重、互惠共赢的务实方针,应是我们长期不变的追求。
在观念世界与现实环境中,如何把握坚守与包容的辩证统一?当用包容性这束光去“观照”现今的制度、模式与观念 ,还有哪些急须补充完善之处?文化上的包容性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生活?作为一种应当长期坚守的战略,包容性元素、特征如何“落脚生根”,不断充实到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