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林崇德教授曾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做出过这样的解释,即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或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和所必须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满足个人终生发展、持续成长需要的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抽象的教学概念与学习理念,而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紧密联系的。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也逐渐从以往的关注知识逐渐转向到关注能力上,这就使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时代对学科教学所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促使学科教育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的关键教学途径。而化学核心素养便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学生通过化学学科教学所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均是带有较强化学学科特点的。主要是由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所构成的。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对学生批判、推理、质疑以及创新等化学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样也具有积极的教学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核心素养教育对促进学生成长,推动学生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并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与改革,从而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与学习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感知与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与价值,最终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全面贯彻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今天,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与革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高中教育阶段中,仍存在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就使这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上,也会过于关注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这就使学生难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致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与化学学习积极性日益衰减,课堂参与度与配合度降低。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制约。
(二)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步入高中学校开展新一轮的化学学习活动后,高考的学业压力与学习负担便会接踵而至。这就使许多秉承应试化教学思想的高中化学教师为了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化学书面成绩,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的化学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致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仅能通过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进行死记硬背,而不是主动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感知化学知识的内涵。长此以往,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便会在夜以继日的枯燥学习中消磨殆尽,其学习效果也难以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与增强。除此之外,由于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具广度与深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便严重加剧了学生化学学科学习的困难与复杂程度,这便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的化学书面成绩。而针对这一问题,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中,便会提倡题海战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海量的题型练习而实现在考场中对相应题型的快速解答,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目的。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与质量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其试题也得益于高中化学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化学综合素质与能力。而通过题海战术取得高分的学生,在重复机械的习题练习中其思维能力便会受到局限,在应对综合性与思维性较强的化学习题时,这部分学生便会因思维不活跃、不发散而出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等学习问题,其学习成绩也会出现较大的下滑,进而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轻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学科,这就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具备较强实验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基础上的。但就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与组织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以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进度慢为由而忽视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这就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与高效学习也会造成相应的阻碍与限制。
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一)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造可能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较为复杂与综合,这就使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实际的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常会因基础不扎实而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学习问题频出等学习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与增强,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也会造成相应的阻碍。因此,为了有效改善与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这一教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夯实学生化学基础,可通过化学基本概念的讲解教学帮助学生整合化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从而在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基础能力,奠定学生化学知识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创造可能。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首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向学生指出“铁丝生锈,苹果发黑”等常见的氧化现象,并以此为依据向学生提出“如何还原氧化现象”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促使学生联系已知的氧化与还原知识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其次,在正式授课中,高中化学教师则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演示“铁丝燃烧”的实验,便鼓励学生写出本实验的化学反应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站在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化学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实质,全面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内涵;最后,则要鼓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与本质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化学练习题目,以此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创造可能。
(二)创设化学学科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也决定了高中化学必将服务学生生活的学科教学本质。但由于高中化学的思维性相对较强,这就使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常会受到自身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的影响而难以全面、深入体会与感知高中化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本质,化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相对较低。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化学学科教学情境,从而在有效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与激情,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与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情绪投入化学教学课堂,进而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钠及其化合物”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在为学生讲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时,引入纯碱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思考、讨论以及分析,从而促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的化学本质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与感知化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本质,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熟练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化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教学作用与影响。
(三)强化实验教学活动组织,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基础的教学学科,因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成了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与限制,而对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错误的教学认知。这就使高中生在实际的化学课堂学习中很少有参与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因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与锻炼而出现化学学习效率下滑等学习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造成打击,进而严重限制与阻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与学生发展促进者,高中化学教师就必须充分重视多种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中的组织与开展,从而在有效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化学实验学习活动实现实践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进而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有机化合物”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演示利用球棍模型搭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过程,从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更为直观、形象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模型,从而在有效开阔学生化学知识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与认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对深化学生理解能力、锻炼学生想象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化学实验学习活动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认知发展情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学习活动展开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以此促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实验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优化,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在此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实验学习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设计环节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指导,从而在促使学生更好地完善化学实验学习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关键词:实验“教材”价值取向;化学必修教科书;高中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化学需要化学实
验,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材”作为承载和传递化学实验内容、方法和过程的载体,具有直观性、手段性、体验性、目的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学化学教师认识到合理地运用实验“教材”进行化学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材”与实验“教材”的四个价值取向
“教材”是一个众说纷纭而又意义多歧的教育用语,也是课程与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基本用语之一。在这里,我们从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实验“教材”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
(一)实验“教材”的涵义
我们可以将教师、化学课程内容、实验“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教师(化学课程内容?实验“教材”)学生。其中化学课程内容富含一定文化价值的化学科学知识、概念、规律和本质等,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实验“教材”是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效媒介,它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理解掌握化学科学概念、化学实验方法和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供直接的学习对象。
(二)化学实验“教材”的价值取向
根据实验“教材”的直观性、手段性、体验性、目的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将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教材”分为“关于化学实验的教材”“通过化学实验的教材”“在化学实验的教材”“为了化学实验的教材”四种价值取向。
1.关于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本身作为学习内容的实验“教材”。学生学习的是化学实验,直接获得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等。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中的实验1-1(粗盐的提纯)时,直接掌握了有关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的手段的实验“教材”。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实验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3.在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情境,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经历和情感体
验的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实验“教材”多以学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身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4.为了化学实验的“教材”
即将化学实验作为对学生未来职业意识、职业素质培养的有
效途径的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实验“教材”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实验中渗透与化学学科相关的职业前景,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相关工作的职业兴趣。例如,美国高中化学教材
《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就很好地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化学学科教学和谐地融为一体。在书中设置专栏“化学职业中的
人”,以案例访谈的形式编排,围绕着“工作”这一主题,探讨在各种类型的职业中具体应用到的化学知识。如采访一个园艺专家时问道:“您的工作中用到哪些高中化学知识?”她答道“熟练掌握物质
的化学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储存物质时必须要知道哪些物质
能混合(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些成功人士对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不仅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形成对职业的理解,认识到将来职业的发展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实验“教材”价值取向的
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化学(必修)》中有包括科学探究活动在内的实验“教材”57
个,其中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中的实验“教材”为34个,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2)中实验“教材”为23个,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只有12%的实验“教材”表现出“关于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书中以“从实验学化学”作为学生开始学习高中化学的第一章,编排了5个实验“教材”,涵盖了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检验和溶液的配制等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有助于学生直接
掌握。
第二,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有超过90%的实验“教材”体现出“通过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材”的选择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前提的。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规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
第三,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实验“教材”中,有54%的实验“教材”体现出“在实验的‘教材’”这一价值取向,其中包括了90%的科学探究实验“教材”。这种价值取向的化学实验“教材”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科
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应考虑与化学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然而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并没有意图明显地编排培养学生
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实验“教材”,学生缺乏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形成从事有关化学科学相关研究的职业理想,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三、思考
实验“教材”价值取向到底是应该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是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还是注重培养化学人才?其实,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实验“教材”,就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材”不同价值功能。首先,要认真分析实验“教材”侧重于何种价值取向,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教材”。其次,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无处不化学,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所以,无论是“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未来的化学”,只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合理运用,对于学生来说都将成为“有用的化学”。
参考文献:
[1]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4):47-50.
[2]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60-65.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景教学;综合素养
在高中阶段,应着重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现代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勤于求知的学习性格。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世界,以科学的、理性的学习态度去摸索未知世界。然而,如果日常自然现象难以用书本上的字词解释,就会影响学生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时情景教学法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高中化学课堂上应着重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一、情景教学的概述
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来说,学习情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展示方式,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化学学科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推动着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向上发展,把学生带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化学学习情景的熏陶下,化学学习素养也会得到提升,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背景会有更加深入的见解,学习思维可以得到发散,逻辑思考能力更加谨密,对于高中这一关键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也可得到较大提升。学生不仅仅是在学化学知识,他们还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有所用,善与探究,情景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它为学生具有高学习效率,高学习能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搭建化学与生活之桥
学习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高中化学教师要抓住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的细微之处,这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化学书本知识加以认知。生活常识,平时新闻里的社会热点问题,化学品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危害等等都可以带入课堂,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增加,而不会再像置身于单一教学模式中,感到乏味无聊,化学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在情景的带动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是学习的来源,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生活。
三、具体方法的妙用
(一)善于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也越来越先进,多媒体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与过去的传统板书相比,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如今多媒体成为高中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创设化学学习情景的不二选择。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集于一身的特点,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向学生解释化学知识,尤其是难以用肢体表达的时候,多媒体扮演了一个传递性较强的角色,给教师以很大的帮助。学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于多媒体所创造的情景。做化学实验前,向学生讲授注意事项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此时,多媒体的优点可以发挥出来,学生通过直接地视觉冲击来注意到实验时的安全问题。当实验器材设备受到限制时,经费不允许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网络实验视频,给学生最全面的教学资源而不落后于别人。通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上课过程中,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直观的操作过程,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上十分顺利,步骤感十分清晰。
(二)重视实验的力量
化学学科的直观性较强,它需要以实验为依托,只有不断地通过化学实验,学生才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书本上的化学知识过于死板,而实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控性。化学学科应着重对学生探索求知精神的培养,学生需要增强的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得到较大增强,也锻炼了他们直面问题的能力,教会了当实验突发故障时该如何处理,化学品直观的、明显的变化对于他们的化学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不能受限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书本、黑板,而是要在实验环节中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学习能力,操作能力方面。学生不能去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元素特征和方程式,而是要在实验中感悟,在实验中思考,在实验中升华。学生不可尽信书,如果实际实验现象与书本上的实验原理有所偏差,应该去积极思考,调控,教师要扮演引路者的角色,引导他们去探索,挖掘,检验实验原理的正确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欲望,探索兴趣和求知力。学生在实验中合作精神也可以得到深化,有时实验往往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帮助,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上课过程中,实验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我必须安排实验课程来加深学生对具体反应式的理解,学生通过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变化来感知反应的剧烈程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增强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特点 案例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①。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模拟和探索实验才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认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具备的特点。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1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突破书本和试卷的限制,从理论走向实际,成为有用的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能够“通过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在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应用性及密切联系生活等特点,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CuSO■和NH■・H■O的配合实验”介绍配合物的性质及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比较CuSO■・5H■O固体、CuSO■固体分别与氨水溶液培养产率的高低,比较Cl、H■O与Cu■的配合能力的强弱,测定CuSO■溶液和氨水溶液配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物质都能够与CuSO■配合,而且反应过程也是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试验技能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探究该实验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注释:
①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②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2]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关键词: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G633.8
引言:在时代高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化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等到了广泛应用。高中化学作为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下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创新与提升。阳光教育理念和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以其具有的内涵与意义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因此,了解并有效构建应用其教学模式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目标。
一、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阳光教育简述
阳光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引进并得到广泛实践的教育形式。目前,国内对“阳光教育”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有:阳光教育是指教育机构通过采用相应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如自然植物般,经历自然风雨的洗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为功利所困,并通过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阳光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关照、激励与理解的行为,使学生成长为独立自主、积极乐观、团结合作的优秀人才等[1]。
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是阳光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所以它具有阳光教育的基本特征,即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意志,课堂教学公平、公开、公正性以及教学活动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教学理念主要在于“阳光普照―对学生的爱心与关眩还饷髑笳妗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质;多彩和谐―智力的全面发展、冷暖共生―挫折与和顺并存”[2]。
(二)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是在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得以体现并逐步形成的。所以,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在阳光课堂教学中化学知识相当于“种子”它具有生命活动的形态,所以高中化学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化学知识,也包含社会实践、生活应用具有动态性质;其二,组织者:在阳光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既指代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指代学习的学生,即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学生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在“风雨与阳光”中认知自己的不足并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突破思维的阻碍,实现成长;其三,学生与教师也是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另一种构成要素,即“参与者”,参与者在接受阳光的照射与哺育的同时,实现生长的反射,从而使课堂充分生机;其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阳光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其他动态要素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发展与有效沟通,进而达成教学目标[3]。
二、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由阳光教学内涵以及阳光课堂教学构成要素可知,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自然四季运行规律的属性,从而有学者将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定义为“三环聚焦‘四季’模式”,即春阳的生机、夏阳的热烈、秋阳的丰收,最终达到“三阳”对风霜的破除。
(一)“春阳”的应用实践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依据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充分发挥其“三阳”特点,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开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提供生动且充分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春意”的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通过利用故事或诗文的方法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学会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正如,教师在教授“碳酸钙”时,以古诗“石灰吟”为知识导入媒介并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充分展现了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二)“夏阳”的应用实践
在基于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中“夏阳”特点的基础上,更具高中化学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努力寻找答案,从而达到教师课堂教学的。例如,教师在关于“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会以组织者的身份为学生演示“番茄发电”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问题式教学方法,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番茄为什么可以产生电流?”“番茄导电必备的条件有哪些?”。其次,教师与参与者,让学生为组织者进行实践,并在时间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在思考中激发兴趣;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实验成功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就如在夏日的骄阳里经过炽热,寻找绿洲并获得成功一样,其中有过喜悦也有过坎坷。
(三)“秋阳”的应用实践
在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中“秋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总结以及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它是对化学学习结果的验收,也是对学生思维的突破和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述完实验装置原理过后,让学生根据原理进行自主创新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感悟,进而突破思想的禁锢实现对真理的追求。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学科对培养学生化学知识与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阳光教学理念,构建并应用阳光教学模式是自然规律对教育教学的启迪,也是教学对学生本质的探寻与启发。因此,对高中化学阳光课堂的建设、应用的探索与分析,在教育邻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淑萍. 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6,01:163-164.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师围绕化学学科枯燥、知识复杂、学生学习吃力等现状,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寻求教学方法上新的突破。而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问题,还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展现学生个性的同时激发了其学习潜力,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能帮助教师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难题。
1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
1.1符合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特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若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这个过程中,使用类似于科学家那样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创造探究式的教学情境,不但符合高中化学复杂、多面的知识结构特点,还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规律,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2符合新课标下学科教学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高中化学新课标中,规定了“每一个单元的内容标准都包括“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让教师可以借用情境素材为学生创设与所学单元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1]。而探究式教学,正是这其中的一种,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不但易于操作,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主体验性也将得到加强。
1.3应用学科广泛,前景可观
当前,探究式学习已经有了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其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探究式教学在语文、英语、政治等课程教学中都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关于化学中的教学应用尤以初中课程居多,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这一教研究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改政策下,国家尤其注重对基础类课程中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而高中也是一个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参与探究式课堂活动,能有效提高其化学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探究式教学理论,对高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作出了以下路径的探讨:
2.1创设意境,提出探究价值的问题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也为学生引导一种正确的学习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主题,以化学内容为依托,提出多种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化学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每节课开始的时间,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积极寻找并整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学习材料,创设一定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情境,并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自主探究。
2.2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同时要调动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性和互动性,使得师生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2]。身为教师,在化学问题的教学探究中应该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主动适应探究的需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探究的促进者,避免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师在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伙伴。同时,教师要精心搜集有关化学探究活动的材料,这些材料要尽可能的生活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弄清探究的目的,保证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要将化学中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话题,讲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尝试、探索、试误的机会,让整个化学学习过程成为他们“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2.3动手动脑,分组实践探索出答案
高中化学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实验的设计与开展,实验为化学理论知识提供依据,也是化学理论知识的有力验证。在探究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勤于思考,结合化学实验的设计,借助实验器材完成各类实验,在实践中验证问题猜想的正确性。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人的小组,让学生在自己选定的实验方案下开展实验步骤。例如,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这一探究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巡视,确定其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对错误的方法给予及时纠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逐步接近化学问题的正确答案。经过一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得出影响化学平衡的以下条件:(1)浓度:若是增加或者减小化学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也会发生正逆方向的移动;(2)温度:在升降温度的情形下,化学的平衡分别向吸热、放热方向移动;(3)压强:在增加或减少压力的情况下,化学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少和量多的方向移动;(4)催化剂:催化剂只对化学平衡所需时间有影响,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3结语
综上,要实现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就应充分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挖掘“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科的探究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锻炼其自主探究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雷刚军 单位:陕西省商洛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化学素养 概念分析 研究综述
近年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了普遍提高,尤其是学生,这说明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受教育程度有直接关系。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中起重要作用。高中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期。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了解化学素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相关概念
1.1 科学素养
素养,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阐述,简述为平日的修养;也可以指在知识、理论、思想、艺术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表示“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
科南特第一个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米勒认为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维度,这一定义在各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使用最广泛。
PISA(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提出,科学素养是一种帮助我们使用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并依据科学知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起的2061计划中认为,科学素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等概念性知识和原理;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科学与技术、社会、人文的关系等。
1997年加拿大教育委员会颁布的《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指出:科学素养应逐步形成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技能和态度糅合而成的与科学相关的能力,学生依靠科学素养可以培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的能力,用科学素养还可以维持学生对世界的好奇感。
综上所述,目前为止学者们基本从以下几方面诠释“科学素养”:面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因素、文化因素、道德因素等要素有密切的关联。
1.2 化学素养
化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分支,不同于化学专业素养面向化学专业人员,化学素养面向的是普通民众。
化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化学素养。
刘前树从四个维度阐述化学素养:正确表征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能领悟化学学科的特点,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化学学科的价值观;有效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信息。
钟立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化学素养:观念和思想;知识和技能;方法和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化学素养为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能力,用正确的化学思想、态度、价值观看待问题,用化学方法理解和处理生活、生产科技中的问题。
1.3 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
宋万琚认为从功能及应用领域将化学素养分为化学技术素养、化学研究素养及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Chemical Literacy Related to Life,简称CLRL)指个体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所需的化学素养。
2.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学素养的研究
Jon Miller提出应从三个维度调查公众对科学素养的了解:科学本质、科学知识、科技的社会影响,并相继成为美国、欧洲、中国关于公众素养调查的主流方法和参考工具。TIMSS中从两方面测试科学素养:科学内容和推广应用。PISA(2006)试题采用情境化形式,从能力、知识、态度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胡久华、王磊建构了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的中心内容始终大同小异,主要有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方法和过程、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的态度情感或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2.2 化学素养研究
Shwartz Yael认为化学素养包括所有高中生均应达到的最基本水平和将来进入化学专业学习的高级水平两种。我国高中当前设置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要求高中化学教育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这两者是一致的。
胡久华、李阳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内容,创建了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维度和内容,归纳了测查程序,并提出了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刘前树构建了中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方法,并提出化学素养可分为基础性、学术性、文化性三种类型,用三角双锥模型分析了化学素养的结构,提出了基本观念、化学过程、化学文化、对化学的态度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为例,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显露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化学素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
2.3 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研究
王磊、安丽萍首次提出“与生活相关化学素养”( 简称CLRL)的概念,是指个体在生活领域中需要的化学素养,并详细描述了其内涵。宋万琚“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功能性构成模型(图1)。
潘程选取鲁教版《化学与生活》中“食品添加剂”为例,设计了促进“CLRL”教学模式,以解决“选购包装食品”生活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检测了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宋万琚,王磊开发了“CLRL”的具体测量工具,该工具分为辨认、解释、评价、决策和行为5个维度,经试测,该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孙翼矾以人教版《化学与生活》中的5个课时为例,使用促进高中生CLRL的教学设计模式设计并实践,并用CLRL的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对照班学习前后效果进行测量,结果证明:实验班在5个维度的表现均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在辨认和评价维度尤为突出。
3.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对科学素养和化学素养的研究比较成熟,不过对“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宋万琚对于“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一系列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也有了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案例,但是没有更翔实可复制的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参考,尚缺乏更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立.科学素养中化学素养的探析与培养[J].化学教育,2013(11):3-5.
[2]刘前树.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3]宋万琚.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构成、评价及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2009.
[4]潘程,宋万琚,王磊.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 2010(12):23-26.
[5]宋万琚,王磊.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测量工具的开发研究[J].化学教育,2013(10):88-91.
[6]宋万琚.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构成、评价及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
[7]孙翼矾.促进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人教版《化学与生活》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刘前树.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