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慧医疗市场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M2M技术理念得以进一步实现,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为接入手段,为用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到2014年底,全球M2M的连接数将从2013年的1.95亿增加至2.5亿。中国是这一市场的排头兵,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M2M市场,连接数量达到5000万,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市场预测前景广阔
从近日全球移动通讯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的M2M Adoption Barometer 2014报告中了解到,现在M2M技术的部署对比同期竟然上升了80%,而有超过五分一的公司已成功部署了支持M2M技术的设备。
尽管各种市场预测对M2M 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William Webb认为实现机器联网还缺失了重要一环――具备低成本(2美元的硬件费,2美元/年的联网费)、长达十年的电池寿命以及全方位覆盖三大特征的广域无线解决方案。
William表示,成本、电池寿命和覆盖面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是在某些应用中,这些问题变得不那么重要,比如自动售货机等。“我们将看到在这个细分市场中的一些增长,但这仅代表着M2M总体市场中最多10%的份额,甚至可能更少。”
截至2013年全世界M2M连接总数达到1.89亿,其中亚洲市场占比40%,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M2M市场。2010年至2013年,亚洲新增了5500万M2M连接数,而中国加了近3900万的M2M连接数,成为全球新增市场的主力。
而在国家政策导向、关键技术研发、相关标准推动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M2M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政策方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在后续产业发展进程中,要继续推动M2M终端、通信模块、网关等产品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动基于M2M等运营服务业发展。
技术方面,现阶段对于M2M关键技术的研发已经从多层面同步展开。首先,针对M2M整体架构的研究普遍基于物联网架构进行改进和完善,为M2M整体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其次,针对M2M终端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抽象描述、功能拓展、通信模块优化和设备标识识别等工作,目的是使M2M终端设备能够更好地独立运行并完成数据交互,为M2M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再次,针对接入网络的研究基于通信技术、传感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致力于为M2M设备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最后针对M2M环境中存在的泛在异构性(异构设备、异构网络、异构应用),中间件的研发能够提供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接口,实现异构体系之间的兼容和互联互通。
标准方面,CCSA早在2009年完成了M2M的业务研究报告,2012年,工信部了《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系列标准,规定了在提供M2M业务时,对通信网的业务功能要求、系统功能架构、系统逻辑功能模块、计费要求、接口要求、业务安全等技术要求。
行业应用呈现差异化
对于中国政府对M2M的大力支持,William认为每个国家的M2M会因为具体情况和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一些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比较严重,那么交通管理就会相对重要。在某些重视农业的国家里,辅助农民的应用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在美国,医疗保健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能够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的M2M解决方案就应该更早在美国出现。
而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智慧城市应用是M2M有明显发展趋势的应用。
William介绍说,智慧城市是共用无线基础设施的数以千万计的不同应用的集合。“哪些应用将会是最重要的目前还不清楚,而且这个可能因不同城市而异。但目前一些早期的应用已经出现了,包括智能停车、智能垃圾桶、智能路灯、智能交通等。”
智能停车是指在每一个泊车位都配有一个传感器,它可以探测车位是否空着并把司机直接引导到空的泊车位。智能垃圾桶能够在垃圾桶即将装满的时候自动发送信息,优化垃圾收集的时间,达到节约开支的效果,并确保垃圾不会外溢。智能道路照明能自动监测路灯的开关操作,优化它们开启或关闭的时间以达到节电效果。智能交通能够随着车流的改变自动调整红绿灯的切换时间,可以应用在例如体育赛事结束后大量人流离开体育场时的自动响应。
“现在谈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可能还太早了。在最开始的时候,M2M只是让它运行得更好,但随着时间推移,基础设施本身可能会逐步形成并反映出设施之间的连通性。” William说。
“目前市场正处于从第二平台向以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和社交为代表的第三平台技术演进的过程中。随着新兴市场对第三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第三平台上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呈爆炸式增长,整个ICT生态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第三平台技术将成为驱动未来20-25年ICT增长的主要动力。”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说。
对于2014年中国ICT市场,IDC 的分析师从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总结出了10 条预测,通过这些预测我们可以前瞻一下未来中国ICT的投资机遇。
预测1
十八届三中全会利好2014年及未来中国ICT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二次深化改革的序幕, 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启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强调民营财产不可侵犯,这些举措将有效调动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扩大自贸区试点、扩大内陆延边开放、放宽投资准入等将有效发挥外资在中国的作用。放开小城镇户口、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单独生二胎政策等将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IDC预计,2013-202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仍然可以达到7.2%以上,2020年GDP将达到18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7%。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利好五大行业板块及四大重点区域的ICT市场,包括信息消费业、节能环保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业和战略新兴业,以及包含东部改革试验区、中西部产业转移区、内陆及延边开放区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区在内的四大重点区域。
预测 2
中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
2013年下半年,随着国务院批复国家八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正式纳入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中国智慧城市呈现出条块化、区域自治化、技术多元化,以及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特点。地方政府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亟需整体的业务和技术规范来有机地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标准,有针对性地引入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服务必将成为今后几年内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热点领域。
预测 3
2014年是国产个人IT厂商生态系统崛起的一年
2013年全球整体个人IT生态系统可以说遭到了彻底的颠覆。无论是产品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的颠覆性增长;还是从渠道通路方面——电信运营商与电子商务渠道的快速增长,而这些特点在中国也不例外。2013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联想、华为、中兴、酷派纷纷占据了全球智能终端前十名的一席之地,但是对比三星、苹果,国内个人IT厂商的综合能力还有所欠缺。而IDC预计,2014年国内品牌在生态系统的综合能力方面与前两名的差距将有所缩小,也将是国内个人IT厂商生态系统整体崛起的一年。
预测 4
混合云和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将成为云计算热点
在过去一年中,公共云计算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国际厂商云计算服务在国内的落地,还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架构建设,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金融、制造、能源等传统企业也开始建设私有云计算应用。在这种情况下,IDC认为2014年的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焦点将转向混合云为主的模式。用户将着重解决外部购买的公共云服务产品和自身基础架构融合的问题。在私有云架构中,如何构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将成为热点。
预测 5
2014年中国农村市场进入智能终端部署阶段
2013年中国城镇市场智能终端保有率已经很高,PC和智能手机市场都已经日益饱和。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IDC预计2014年底中国智能终端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1亿,其中接近10亿的智能终端保有量是来自消费市场。智能手机在其中占比最大,2014年底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将超过7亿。IDC判断,随着宽带网络普及、终端价格下降、客户群更加细分以及厂商营销手段的多样化,2014年市场将逐步开始向农村拓展。
预测 6
企业移动将从单一试点模式转变为多系统建设
IDC研究发现,很多企业的CIO或IT主管均把移动应用作为下一阶段的IT建设重点。未来的移动应用建设将以项目群的方式 ,从目前的单一试点项目建设模式转变为多系统建设的局面,除了企业原有IT系统的移动扩展之外,还会新增大量的原生移动应用。这些应用将覆盖部门级、企业级、集团级等各个层面,用户人群进一步扩大,系统建设复杂度高,后续运维难度大,因此需要率先构建统一移动应用平台,来支撑未来大量移动应用项目建设。
预测 7
大数据应用步入业务实践年与行业深度融合
2014年是大数据应用从概念走向更多业务实践的一年,用户将会更务实地部署实施大数据应用。我们预计2014年大数据技术会进入更多的行业应用之中,银行、电信、保险以及政府等行业会投入更多力量开发大数据应用,医疗、制造以及能源等行业都已经将大数据以及分析类应用纳入计划中。从技术发展来看,大数据相关的多种技术会并存,传统关系数据库、Hadoop、NoSQL、内存计算、数据库一体机会在各自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拥有优势。同时,IDC也认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服务将会蓬勃发展。
预测 8
社交商务促进企业内外协作与沟通平台升级
社交商务的概念涵盖了企业内外以社交驱动的工作流。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员工希望通过社交工具达到的目的不同,如客户经理利用社交工具与客户保持沟通以维护关系,而产品设计部门的员工则通过社交网络与合作伙伴及客户进行互动、产生创意。社交商务对企业的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企业的各个流程,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社交网络、创新管理、社会化分析、客户体验(由社会化的客户支持、社会化的营销等来加强)、社会化的销售和社会化的人才管理。
预测 9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进程加速,进度不一
以PC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互联网产业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众多传统行业,从零售业到制造业,从广告业到传媒业,从批发业到物流业,从餐饮业到旅游业,从ICT到广义通信业,每个产业的变革与创新背后无不映射大互联网产业的影子。2020年,当中国大互联网整体用户基数超过9亿,当超过30%的中国500强公司将采用人工智能问答系统用于呼叫中心及零售店等业务中,当中国50%新交付的汽车将成为大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终端时,基于PC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衍生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社会化营销等新型传播方式,以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新型通路对传统企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成为大势所趋。
预测 10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定义ICT及行业市场竞争新格局
近期,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一股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试图开启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相较于物联网1.0时代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模式,由可穿戴医疗设备带动的物联网2.0时代,正在致力于突破孤岛,实现各种应用的互联。而在亚健康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观念日益普及下,可穿戴设备也在成为唤醒医疗物联网2.0的潮流先锋。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可穿戴医疗的前景很美,但其价值并未真正显现,已面世产品与用户的实际生活仍有距离。
不得不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首部保健用品蓝皮书《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亚健康状态者所占总人口比例高达77%,即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7亿。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就极有可能患上各种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肾结石、关节炎、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以说,亚健康就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状态。
欧美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和普及“亚健康概念”,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的“亚健康”人群规模及严重程度,已不容我们乐观,特别是企业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强脑力工作者,亚健康状态尤为严重和普遍。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重大疾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即使是癌症,如果及早发现,有效治疗的话也是可以被治愈。那么,如何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呢?
幸运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创新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打破原来的状态。
例如: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到人体血压、血脂过高时,能警告用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传感器负责监督人体每天的锻炼情况;环境传感器负责监控人体周围的环境状况(如有无吸烟和环境污染等);最终,通过三类传感器的有效配合,很好地控制疾病。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节约费用和人力成本。
正因为可穿戴医疗能够让患者(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任何一个慢性病里面,上百万的活跃、专注的用户是完全有可能的,大量的用户的临床数据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经过科学设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检查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病理改变过程。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带来费用和人力成本的节约。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的35%。
健康管理理念的兴起使可穿戴医疗有了广泛的需求基础。从苹果UP手环到谷歌眼镜,涵盖了健身、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有人甚至预言“可穿戴医疗革命”即将引爆。
医疗: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
从2013年起,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开始出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穿戴心电马甲、可穿戴式血压计……这些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后最热门的移动产品。2014年5月,中国(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举办了“可穿戴医疗设备与智慧健康”专场,其设立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展台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2014年5月,可穿戴设备领域出现了几件重大的事情,一是Google 1.3亿美元领投大数据医疗Flatiron Health,以及苹果招募医疗人才(苹果公司过去一年至少已经从生物医学领域挖走了6位一流专家。5月29日上午,英特尔也在Re/Code大会上推出了智能T恤产品。
这款T恤,是由英特尔之前收购的AIQ公司开发的。T恤搭载Edison芯片,采用可拆卸电池供电,方便用户清洗。同一天,三星也了一款名为Simband的可穿戴医疗平台。这款产品与现有的智能手表非常相似,采用正方形外壳和大号的彩色触摸屏,并且配备Wi-Fi和蓝牙模块,可监测心跳和含氧水平。
正因为有如此多种类的可穿戴设备投入市场,2014年也被称为“可穿戴科技之年”。也正因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专家预测,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是引爆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场革命。因为它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也许就在2016年,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反馈的信息查看地球另一端某个病人的心电图,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医疗技术革命”。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前心内科医生Eric Topol 在他的新书《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将可穿戴医疗设备和移动医疗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破坏性创新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是健身和娱乐);Ahadome预测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的50%份额。可穿戴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术等。
据IDC估计,到2020年无需人工操作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总数将超过300亿个,而能连接上网的各种“小玩意”则会多至2120亿个,其中有近2/5属于医疗领域。根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到2015年这一市场预计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报告显示,未来5年内,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将超过80亿美元(约合480亿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医疗保健类产品的推动。
探索怎样的商业模式?
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能够有效地协助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医疗领域,一直都是各种新技术觊觎的重点市场,在中国医疗服务大概是2-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占GDP5%-6%的比例左右。美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则达到了2-3万亿美金,占到美国GDP比例的17%左右。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很多突破,可穿戴设备正在通过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和能源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无线、人体芯片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始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耳套、智能虹膜、智能腰带、智能鞋……各种具备检测体征、睡眠、坐姿、脑电波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也在市场上掀起热潮。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被应用到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居家养老等方面。不过,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期或推广初期,且价格偏高,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以“互联网基因”来定义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当然目前价格偏高的价格还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如何通过硬件粘住客户,以及如何利用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经过比较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通过设备销售来完成价值转移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公司开始通过服务模式的改进向用户、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医生甚至保险公司来收取费用。下表就列出了一些衍生的商业模式:
综合来看,寻找可以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尤为重要。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移动医疗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技术层面已经有所突破,但是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的入口,最大的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
普及尚需时日
医疗穿戴设备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位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的特点为医疗穿戴设备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除了用于个人医疗保健和生活运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外,用于医生护士临床治疗和监护的移动式可穿戴设备仪器,也在陆续应市。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6月末),中国投入医疗穿戴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达到420家左右,国际上则达到2000多家。但是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很多公司推出的可穿戴医疗产品销售状况并不乐观。比如浙江嘉兴统捷科技研发的针对中老年人的手机手表式健康检测远程跟踪监护器“腕宝”,因自身产品因素,通过网销及直销的模式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如三星智能手表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日销售量仅为800~900台,远低于预期,其中价格昂贵是主要因素。九安医疗为了提前布局前端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曾重磅推出的iHealth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这种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并不大。九安医疗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07亿,同比增加14.46%,其净利润为亏损834万,同比下降219.52%。其主要是外销的iHealth产品账款坏账达到383万。
同样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利润也并不乐观。2014年1月份曾有报告称有1/3的用户在购买可穿戴设备之后6个月内即停止使用。美国的一些医生指出,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功能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都集中在记录步数、估算消耗的热量以及跟踪用户的睡眠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能够跟踪记录许多用户的活动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最终却难以帮助人们针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耐克公司就在前不久宣布裁减可穿戴硬件团队。
云计算这个名词来自于Google,而最早的云计算产品来自于Amazon。有意思的是,Google在2006年正式提出云计算这个名词的时候,Amazon的云计算产品AWS(Amazon Web Service)已经正式运作差不多4年了。因此,有人认为,Google对云计算的最大贡献是为它起了个好名字,Amazon才是云计算的真正开拓者。
云计算是一个新名词,却不是一个新概念。云计算这个概念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购买服务器存储空间,然后把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存储空间里保存,需要的时候再从服务器存储空间里把文件下载下来。这和Dropbox或百度云的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只是简化了这一系列操作而已。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并为我们所熟知,比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可得到大量信息。而在未来的“云计算”的服务中,“云计算”就不仅仅是只做资料搜寻工作,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技术、数据分析等的服务。透过“云计算”,人们利用手边的PC机和网络就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得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获得更多、更复杂的信息计算的帮助。比如分析DNA的结构、基因图谱排序、解析癌症细胞等等。就普通百姓常用而言,在云计算下,未来的手机、GPS等行动装置都可以发展出花样翻新、目不暇接的各色应用服务。
全球著名市场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制造业视野》(IDC Manufacturing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制造企业将“移动”及“云计算”列为供应链四大新兴技术中最重要的两项。
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被普遍接受的云计算特点如下:
1.超大规模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 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按需服务
“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可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7.极其廉价
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8.潜在危险性
云计算服务除了提供计算服务外,还必然提供了存储服务。但是云计算服务当前垄断在私人机构(企业)手中,而他们仅仅能够提供商业信用。对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特别像银行这样持有敏感数据的商业机构)对于选择云计算服务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一旦商业用户大规模使用私人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无论其技术优势有多强,都不可避免地让这些私人机构以“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挟制整个社会。对于信息社会而言,“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云计算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而言确实毫无秘密可言。所有这些潜在的危险,是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选择云计算服务、特别是国外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公共云和私有云
简单来说,云服务可以将企业所需的软硬件、资料都放到网络上,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不同的IT设备互相连接,实现数据存取、运算等目的。当前,常见的云服务有公共云(Public Cloud)与私有云(Private Cloud)两种。
公共云是最基础的服务,多个客户可共享一个服务提供商的系统资源,他们毋须架设任何设备及配备管理人员,便可享有专业的IT服务,这对于一般创业者、中小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公共云还可细分为3个类别,包括Software-as-a-Service, SaaS(软件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 PaaS(平台即服务)及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我们平日常用的Gmail、Hotmail、网上相册都属于SaaS的一种,主要以单一网络软件为主导;至于PaaS则以服务形式提供应用开发、部署平台,加快用户自行编写CRM、ERP等系统的时间,用户必须具备丰富的IT知识。
上述公共云服务成本较低,但使用灵活度有不足,不满足这种服务模式的中小企业,不妨考虑“IaaS” 的IT资源管理模式。IaaS架构主要通过虚拟化技术与云服务结合,直接提升整个IT系统的运作能力。IaaS让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使用那些软、硬件及服务,中小企业都可根据行业的需要、发展规模,建设最适合自己的IT基建系统。
这种服务模式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多重优势,其一、他们不必配备花费庞大的IT基建设备,却可享受同样专业的服务;其二、管理层可根据业务发展的规模、需求,调配所需的服务组合;其三、当有新技术出现时,企业可随时向服务提供商提出升级要求,不必为增加硬件而烦恼;其四、IaaS服务提供商拥有专业的顾问团队,中小企业可免却系统管理、IT支持方面的支出。
公共云服务提供商需遵守行业法规,但是大企业(如金融、保险行业)为了兼顾行业、客户私隐,不可能将重要数据存放到公共网络上,故倾向于架设私有云端网络。
私有云的运作形式,与公共云类似。然而,架设私有云却是一项重大投资,企业需自行设计数据中心、网络、存储设备,并且拥有专业的顾问团队。企业管理层必须充分考虑使用私有云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拥有足够资源来确保私有云正常运作。
与公有云相比,私有云的特点是:安全,私有云的服务对象被限制在企业内部,因此私有云的建设、运营和使用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对外不提供公开接口,因此会相对安全。成本固定,云环境中通常是根据每单元存储收费的。用户只需根据服务水平协议对实际使用的部分付费,而不是根据分配的空间或者某一个标准。可用性,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空间需要能够被及时分配,并且要求能在使用完后及时地收回。服务质量,需要有详细的服务水平描述并严格参照执行。可衡量的标准可以用于定义用户能得到怎样的响应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活动时间的支持。
云计算的价值挖掘
云计算和物联网如今已是IT业界的两大焦点,它们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联网通过数量惊人的传感器采集到难以计数的数据量,而云计算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可以说,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而物联网又是云计算最大的用户,二者的融合可谓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融合物联网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价值的挖掘,促进产业爆发。
1.各方加速圈地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改变全球信息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蕴藏着巨大的战略价值和产业机遇已经成为共识。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未来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具体到中国市场,2014年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1亿美元,未来将以接近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业界普遍认为,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中最具创造性的大事件。由此,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通信设备商以及软件厂商等产业链各方纷纷加速跑马圈地。
2.物联网成云计算最大“用户”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尤其是物联网将成万上亿计的网络传感器嵌入到现实世界的各种设备中,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表、汽车和工业机器等,用来感知、创造并交换数据,无处不在的传感网络带来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正日益成为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
与此同时,云计算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存储空间,并使得实时在线处理成为可能。特别是云计算概念衍生出新的概念――云存储,可以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3.云计算融合物联网推动数据价值挖掘
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而物联网又促进着云计算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二者的融合发展必然能推动数据价值进一步显现。
4万亿元投资、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一系列措施让2009年中国GDP成功“保八”。经济发展周期、产业自身规律、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但2010年中国IT产业仍将高歌前行。
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已经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但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2009年岁末的冬天显得格外阴冷,接踵而至的大雪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给各地的交通运输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国内经济发展周期、产业自身规律、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在2009年也经历着一场深度的调整。而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发展在2010面临重大的调整机遇。
3月2日,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中国IT市场年会(ITMC2010)上,业内专家传出的信息显示,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同时,中国的IT市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在以投资驱动、消费升级、应用拓展等为主要特点的内需市场的强力支撑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开始回升向好。严冬过后,我们必将迎来一个阳光灿烂、无比温暖的春天。
2009年:回升趋势已经明朗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一年来,全行业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加强政策规划引导扶持,推动重大工程实施,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积极开拓内需市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9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9513亿元。全国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6万亿元,电信营业收入达到8707亿元。整体上看,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下滑的势头已被遏制,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日益增多,总体回升趋势已经基本明朗。
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IT市场实现销售额8710.8亿元,同比增长13.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表示,过去的一年,人们欣喜地感受到了信心的推动,感受到了转折的发生,这种转折与信心来源于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他将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行业投资驱动成效显著,2009年初国家果断出台“4万亿元投资”、“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电信、交通、医疗、能源、环保等行业IT采购需求x旺盛,有效带动了IT市场的发展;二是消费升级成为市场支撑点,在外需出现波动的形势下,政府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居民消费成为IT市场新的支撑点,内需消费成为市场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三是技术创新推动应用拓展,IT产业强大的自我创新能力仍然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上网本、智能手机、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2010年:内需仍是增长动力
2010年,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是站在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的新起点上,将面对更复杂而紧迫的产业形势,将迎来因全球科技创新而带来的几十年来难得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更要面对近30年产业发展顽疾不除而逐步凸显出来的巨大挑战。
赛迪顾问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整体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对外需的提振作用有限,特别是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是以年度为单位的漫长过程。从国内看,明年我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揽子计划还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发挥。内需仍将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产业的希望在于科技创新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必将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
娄勤俭认为,从长远看,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对信息产品服务的新需求将不断衍生,信息技术产品将加快升级换代。客观分析,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项其他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能够超越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将继续扮演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的角色。未来一段时期,信息产业发展将主要呈现五大趋势:一是信息技术创新速度持续加快,全球专利申请中,IT占比例大幅增加,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将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网络发展催生更多业态及发展模式,新的产业模式不断孕育发展,“智慧地球”、软件服务化等新的理念将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三是技术产业间进一步融合渗透,两化融合、三网融合、3C融合、三屏融合将极大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四是内需市场日益发挥更大作用,如何把握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发展的关键要素。五是绿色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应用,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等信息技术将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罗文表示,2010年,企业竞争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创新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为这些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也引导着IT的核心价值由传统的PC、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向应用电子、工业软件、传感网、智能电网等融合性应用快速迁移,通过产业边界的交融、创新实现价值的重塑。在此进程中,不断衍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为实现世界更全面的互联、更普遍的物联和更智能的解析提供了基础支撑,也是推动未来IT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九五”到“十五”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从万亿元级,扩大到数万亿元级,但高速成长也积累了一定的产业结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整个产业一直致力于结构调整,如用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用平板技术替代CRT技术,用第三代通信技术替代第二代通信技术等。调整必然要牺牲一定的速度,所以“十一五”在取得结构调整成果的同时,产业的发展增速也一直在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出现负增长。至今,我们这个产业的结构问题仍然突显,包括不同行业比重、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性质结构、区域结构甚至是人才结构等的不合理,成为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巨大阻力。
过去四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受产业规律作用下的主动调整和各界重视下的人为被动调整双重影响,产业增长由快到慢,再到负增长,而后又开始恢复正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结构调整取得进一步成效。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两个五年计划间的过渡年,结构调整工作尤其迫切。
四个独特的发展机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我国的IT产业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与其他产业一样拥有产业重组、资本运作和境外发展这三个共同的机遇,同时还拥有四个特殊的发展机遇。
第一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机遇。比如说制鞋这个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但是如果和IT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在国外用电脑量好客户鞋子的尺寸,然后在北京进行订做,最后通过快运送出去。这是一个新型的用IT改造传统产业的例子。
第二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机遇。例如,现在各种各样的会议非常多,而实际上开会的成本非常高:一是旅行成本,二是在旅行过程中交通工具的排碳成本。如果IT产业能够进一步完善视频会议系统,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三是利用IT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机遇。比如交通堵塞,在核心地区的拥堵时段,可以做一些电子的收费制,在汽车上附加电子IC卡,如果汽车在拥堵时段经过拥堵街道,便会被自动收费。包括停车、保险、违章等都可以用IC卡来管理,这也是IT行业的发展机遇。
汇率闯关,某种程度相当于把中国经济放在一个更开放的宏观框架下动手术。如果采取更具弹性的汇率,将打消投机者的单边押注,成为经济冲击的吸收器,中国将因此获益。但如何以更具弹性的汇率取代货币盯住?我们可能已经错失平稳过渡的时机。
一国要想平稳取消盯住汇率波动,唯有在人们对其经济充满信心时着手,让人们相信根据弹性的汇率既可以贬值,也可以升值。我们曾经拥有这样的机会,但当下已不同往日。由此所带来的金融资产联动性的上升远非政策能够从容应对,甚至缺乏基本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们在新框架下看到的是政策顾此失彼,失误明显增多,掌控力的有限性逐步暴露,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某种程度反映的是对政策公信力的重估。
市场对医疗事故的担心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就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和国际竞争力状况来看,并不支持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但是,由于我们自己在2015年的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不管是不是“合理”,反正市场已经形成了很强的人民币还将贬值的预期。
汇率机制调整有三种选项。1)缓慢爬行贬值,这是一种“且战且退”的渐进贬值,代价是消耗外汇储备;2)换套机制,使人民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或者参考),什么也不干,放弃干预;3)一次性贬到位,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达一个市场共识的、甚至是略微低估的水平。
不管后面怎样进行。第一种方式现在恐怕是越来越难。能拖到美元转弱势或者中国经济动能重新进入上升趋势?这两种情况可能都是小概率事件,美元虽然可能已经完成2014年6月以来的大部分升势,但后期更可能是高位区间震荡(因为欧洲和日本确定性地会加大货币宽松);中国经济转型调整的减速过程恐怕还要经历3年-5年。渐进式贬值会进一步引发市场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资本市场变量多数情况下是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状态。事实上,现在自愿或不自愿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既想节省子弹,又稳定汇率?但是,之前模糊不清且相互矛盾的宏观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本市场情绪崩溃,使得改善贬值预期变得艰难。
一些市场研究在估算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比方说外汇储备中还有多少能用的流动性资产;这些年投向中亚、非洲、南美买油、买矿、金援贷款的资金规模;与其他央行签订的货币互换会否成为做空人民币的一种通道?(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至2015年底估计对外货币互换协议可能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我们置换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人民币被转手卖给了第三方,而第三方将质押来的人民币又转借给了做空人民币的各路对冲基金,则很难避免出现这种结局。)
之后每个月度外储、结售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公布,都是情绪压力测试。按照每月外储下降1000亿美元的速度,2.8万亿-3万亿美元可能是个心理的大坎,这个坎既是对市场而言,更是对决策者而言。这个压力点极有可能在一季度左右出现。
第二种制度设计,主要是一些学者的想法。实现清洁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未来目标,但它本身解不了眼下的贬值预期的“急”。全球都风雨飘摇(risk off)的时候,大家肯定是找大腿抱,这个时候,你放弃一个强的,盯住一个弱的,谁相信你不是想释放贬值压力,换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有些学者建议,盯住一篮子货币后再设定一个比较大的浮动交易区间,建立透明干预规则。最终效果很难讲。也可能是相当于把政策容忍的贬值目标的底牌提前告诉了市场,而短期汇率更多由预期所主导(而非基本面),市场可能将扩大交易区间理解为一次性贬值,并将人民币汇率迅速推向新的区间边界。推到边界意味着多空筹码的交换迅速降低,市场流动性降低,有点像熔断,放大汇率的超调。
第三种需要决策者的勇气和政策把控力,一次性到多少可能取决于拍板的时间。越早可能越主动,下探幅度越浅;但是,如果拖到外储明显无法支持稳定汇率的状态(比方说外储/M2的比例低于10%),就可能会发生预期失控的风险。
对人民币贬值构成最大影响的是:私人部门(非官方)对外负债头寸1.7万亿美元(根据国际投资头寸表预测的数据)。贬值意味着这部分头寸财务恶化,去美元杠杆,出清资产。如果一次性到位,涉及外债的个体违约会转化成对金融系统信用的冲击。
但外部债务头寸只占中国全部债务结构中7%-8%。想明白了,其实就是保90%(国内债务),还就是保10%(国外债务)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反映到宏观政策上就是,在不可能三角上摆不开,要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抑制实际利率上行,避免债务通缩螺旋上升),资本项又要维持一个自由化的姿态,还试图引导人民币适度有序地贬值(稳定)和弹性增加。这三个政策方向有悖于蒙代尔三元悖论。
利率和汇率至少在预期层面构成越来越强的逻辑冲突,市场非常强地认为,不能有效释放压力的人民币汇率所导致的资本外流会显著制约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以至于无法支撑当下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水平。
央行的态度很大程度强化了逻辑。双降三个月没有任何表示;shibor已经六个月横着不动,央行马骏博士文章强调利率走廊要保持短端利率的稳定,担心降准的信号性过于强烈,可能并不能够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汇率闯关面临极大的智慧考验。
从局部来讲,也是有道理的。在缺失有效的信用分配机制的情况下,水放下去的确很大可能会加深货币堰塞湖(出现资产配置荒、局部形成一个又一个“泡”),大量资金又流向传统部门(政府项目和地产),而且还有叠加的金融加杠杆效应,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回过头来又会转化为中长期汇率贬值的压力。
但真正能够解堰塞湖又只有靠资本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能够将储蓄通过资本市场创造的各种风险收益结构高效率地转化为实体经济的资产形成(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还是高储蓄)。而繁荣的资本市场又需要宽松流动性预期支持。这是个悖论。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的根源就在于此。
当然汇率贬值压力不能释放,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复杂国际关系的问题,比方说新兴市场货币竞相贬值(从全球供应链结构看,很多新兴经济体货币事实上是以人民币为锚);美国人的态度(广义美元指数离其历史高点只有不到5%的高度,人民币若进一步释放兑美元的贬值压力,广义美元指数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对于当下比较弱的美国经济动能来讲,是有压力的);以及中国今年10月要进SDR等等。很难拍板,决策层可能觉得左右都是悬崖。
但是如果沿第一种路径下拖下去,央行在不可能三角关系中不得不以汇率为重心,某种程度牺牲掉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偏好出现崩坏,全局性信用收缩,占比90%的国内债务肯定保不住,经济最终也会滑入流动性陷阱。
消解当下资金外流压力的技术选项无非:汇率到位和资本管制。但纯技术上折腾,无论哪种,现实操作中都存在出现比预期更差结果的可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要让市场相信,中国还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债务重组和经济再平衡的平稳进行,把控由此过程所可能产生的威胁经济安全的系统性风险。这也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核心。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我为主”打法,只有摆正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心,以利率为重,坚定流动性宽松预期,在汇率和资本项找一个合适的组合,具体讲,适度收紧的资本管制或是必然的现实选择,为汇率在自由市场释放弹性创造时间和空间。
中国如果能给出有效的降低其尾部风险的信息(僵尸债务重组+银行资本重组),资本流出和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最终就能稳住。
概括起来四句话,利率是重心,汇率是结果,三角摆平了,结果不会差。
“去产能和去杠杆”如果是在一个“肉烂在锅里”的局中去解决,我以为还算清晰。分歧也不大。
去产能的核心其实是金融坏账处理机制。生产角度去产能相对不难,高炉关掉生产线停了,人员下岗用财政供养,最难的是金融处理,如何将已经僵尸化的债务从信用融资市场剥离出来,停息挂账,进入债务重组清算的程序。债务链不能出危机(谁接盘)。不引起系统性收缩的仍然是资产管理公司分批赎买,资产公司发债需要央行的特殊机制支持,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财政货币化的过程。央行可以支持资产管理公司发行10万亿元特别债,闯去产能的关基本上够了。
中国目前最有利的条件是:自2009年以后,中央银行的杠杆(央行资产占GDP比例)降下来了,从66%高位回落了近19个百分点,至2015年该比例已经降至47%。这为去杠杆准备了技术性条件。未来如果能进入真正的去杠杆路径,我们应该看到,其他存款性公司(商业金融系统)应该杠杆开始下降,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反向运动(扩张)。如此这样一些变化会发生: M2减速;同业资产扩张速度(金融加杠杆)会显著降下来;货币利率下降不再靠央行推动;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投资策略
工薪阶层是以较为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写作论文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作为社会经济群体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阶层有了投资证券的经济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研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具体策略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工薪阶层资产的增值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一)工薪阶层的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8%,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5%。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万元以上的共有74.95万人,占到工薪项目纳税人数的10.5%。“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的观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阶层的抗风险能力同步增强,具备了进行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现状
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72万亿元,增速为18.95%,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其中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剧增到14.11万亿元。高储蓄的现状直观反映了当前工薪阶层仍以储蓄为理财的主要方式,但是储蓄的低利率使之无法为工薪阶层带来较高的收益。大量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储蓄的理财现状。然而,工薪阶层的特点使其无力进行大额的房产或实业投资,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投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也将他们挡在证券投资的大门之外。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主要产品
工薪阶层收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收益。写作毕业论文目前,我国适宜于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基金。
(一)债券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又称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公司债券的数量很少,金融债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债券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买进,因此适合于工薪阶层购买的主要是国债。国债是由国家发行偿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种债券中最低的。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国债的利率也是根据银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作为个人投资的渠道,要优于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工薪阶层,债券的收益比较稳定,变现能力也比较强,风险不高,是一种适合工薪阶层投资与储蓄双重目的很好的理财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股票投资,股票投资者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差;二是红利。在现阶段中国股市,个人投资的获利渠道主要是类似赌博的利用价格差投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股票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价格和涨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没什么关系。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还不规范,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多种因素使之投资股票存在许多劣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时间很少,因此,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把握。虽然股票投资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投资股票必须谨慎,适合于有相当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不过参与股票投资,切忌不可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
(三)基金
基金产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种。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产品类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其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写作硕士论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这种以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的特点决定其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同时收益率最高,适合那些追求较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工薪阶层投资者。经常炒股的工薪阶层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一般会定期派息,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想获得稳定收入的投资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基金产品,在存续期内一般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管理该类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过担保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为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同时通过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型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的关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牛市中难以跑赢大市,但它却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险品种,适合于喜爱投资凭证式国债之类产品的投资者。
三、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与原则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
作为工薪阶层,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长幅度较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投资才是明智的。投资有风险,个人理财的各个渠道也具有风险,写作医学论文只是风险的特点与各种投资工具的类型有关。作为工薪阶层,投资于证券市场,必须首先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虽然各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同,但是各种投资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风险特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任何市场中都存在风险,只是各种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以股票市场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如果没有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香港股市也不会有那么史无前例的波动。虽然香港最终战胜了国际炒家,但毕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低迷使无数股民损失惨重。
2.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许多投资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据,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较低时,债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当利率上浮后,原来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现实利率,导致相当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债券、定期存款的变现能力很强,利息损失很小;股票的变现比较随机,股价的波动比较频繁,变现的损失也不确定,但一般变现的损失比较大;至于其他的理财工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变现损失。
4.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的收益高涨,股票、基金、部分期货,甚至贵重金属都会升值,但是债券就要贬值。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原则
1.保障生活需要原则。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准备上学费用,可以预留现金以备一段时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长期投资,例如债券、基金等。理财的收入归根结底还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则。工薪阶层投资要保证资产安全,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对于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预期很高,而且还有相当的一笔闲钱,那么可以考虑做投机性强风险大的项目。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都比较稳定,没有多少闲钱,节余的钱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谋求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3.合理规划原则。每个人的收入是长期的,收入也是长期的。确定一段时期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个人能够积累资金,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
四、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抓住时机。低价买进策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在工薪阶层证券投资中尤为重要。写作职称论文每一个时机的到来,都包含在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趋势、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资敏感性。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何时买进是关键的投资策略。就购进时机而言,不外乎于证券行市景气时进场或于证券行市低迷时进场两种情况。在证券行市景气期,此时是短线投资的良机。投资人若想抢短钱、赚差价,便可值此即时进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报酬率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原因是上述景气指标反应到证券市场需有一段时间,况且投资人个个都会依此原则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涨,需求增加,可能最终落个“买高卖高”的结局。证券市场低迷时,人们深受“便宜没好货”价值观念的影响,常有“追涨不追跌”的投资习惯。其实,证券行市景气循环受周期影响,有繁荣一定有低迷,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关键在于证券市场景气低迷时是否大胆进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运用时势。
(二)分散投资。一“石”多“鸟”策略
投资与投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贪”。它要求投资者把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基金或存于银行等多种投资渠道。对于同类型的投资品种,也要采取分期限、分产品等适当分散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变现情况,注重长短期品种的结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变现能力。这可借鉴传统的投资“三分法”,虽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减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深入研究。领先一步策略
个人投资想盈多亏少,就必须在审时度势、捕捉商机上高人一筹。很多人风潮一起就很快跟随追涨,当然可能赚上一笔。但想大赚一笔,就必须主动先人一步寻找信息,挖掘商机,并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资市场的搏杀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高低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阶层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有价证券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如果在证券投资中投入了未来有既定用途的资金,则更应倾向于风险较小证券的投资,如国库券等。
(五)按需而变,时间分散化策略
根据投资有价证券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提高的原理,建议工薪阶层在年轻时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以考虑进攻型的理财策略,比如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股票的投资比重逐步减少,主要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并加重债券投资的比重;到老年阶段,应该以投资收益有底线保证的国债为主,尽量少选风险大的激进型证券,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
(六)委托理财。借“鸡”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富有投资经验的合资伙伴,也可以尝试将资金托付于其进行投资。现在全世界投资渠道、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多种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将更加困难,收集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个人投资在市场上很难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委托他人进行投资,或购买受益凭证,或给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策略。
(七)理性审视。风险转移策略
对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可向负责该项目的富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投资,让出部分收益,转移投资风险。写作工作总结如通过申购投资基金的办法,可将部分投资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吴晓灵.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庆.中国股票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浅析个人理财[J].商业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
[5]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o2)[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国金融年鉴缟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