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0: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调查企业经营状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本次调查涉及经济走势、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企业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消费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主要要素市场结构性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地区发展差距仍较明显,国有企业仍然困难较多等。但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良好,国内投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出口增速加快,主要生产要素供求平衡状况有所好转,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生产和销售稳定增长,效益有所提高,宏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一、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关于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调查结果显示,57.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走势“正常”,比去年同期调查增加13.5个百分点;11.2%认为“偏热”或“过热”,与去年基本持平,比2000年增加1.5个百分点;24.9%认为“偏冷”或“过冷”,比2001年和2000年分别减少5.9和4.2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在不太理想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图1)。
图11995~2002年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二)投资、出口促进经济增长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本次调查涉及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
从投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2/3(6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投资“合适”或“较旺”、“很旺”,认为政府投资“不足”的仅为1/3(33.3%),这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政府投资力度的普遍认同。不过,认为民间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的仍然超过一半(53.5%),与去年调查结果大致相当。
关于出口形势,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我国的外贸出口需求“合适”或“较旺”、“很旺”的占39.9%,比去年增加了6.9个百分点;而认为外贸出口需求“不足”的虽仍占六成(60.1%),但比去年降低了6.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出口增速有所加快,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消费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占60.8%,比去年增加9.8个百分点;认为消费需求“合适”或“较旺”、“很旺”的则比去年降低9.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虽然目前出现一些诸如汽车、通讯工具及房地产等消费热点,但总体消费需求不足状况未能得到改观,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见表1)。
表1企业经营者对国民经济需求状况的判断(%)
(三)主要要素市场供求平衡状况有所好转
关于主要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企业经营者认为“供大于求”超过半数的只有原材料一项,比重为54.7%;认为“供求平衡”超过半数的主要是能源和交通,比重分别为64.5%和56.3%;认为“供不应求”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信息,比重分别为72.6%、75.3%和67.8%。
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认为上述各项市场要素“供求平衡”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增加了5.5~21.8个百分点,说明上述要素市场供求平衡状况均有所好转。
与其他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相比,人力资源总量的供大于求和人才市场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十分明显。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的分别占75.8%和70.7%,而认为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占85.4%。
(四)入世后的国内外市场对企业经营比较有利
关于入世后国内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34.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有利”,48.1%认为“影响不大”,17.7%认为“不利”,认为“有利”的比认为“不利”的多16.5个百分点。
关于入世后国外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36.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有利”,49.8%认为“影响不大”,13.9%认为“不利”,认为“有利”的比认为“不利”的多22.4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和经济类型的企业看,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认为入世后对企业经营“有利”大于“不利”较多的均是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
(五)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比较稳定
本次调查从货币供应量、银行贷款利率、财政性税费水平和国债发行量几个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感受。
从货币供应量看,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货币供应量“多”、“适度”和“少”的分别占12.7%、55.3%和32%,与2000年调查结果大体相当。
从银行贷款利率看,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银行贷款利率水平“高”、“合适”和“低”的分别占21.3%、45.9%和32.8%,与2000年相比,认为银行贷款利率“高”的增加8.9个百分点,而认为“合适”和“低”的分别减少3.2和5.7个百分点。
从财政性税费水平看,仍有较多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财政性税费水平“高”,比重为79.7%,比2000年微增2.8个百分点,认为“合适”和“低”的比重分别为16.8%和3.5%。
从国债发行量看,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债发行量“偏少”的占25%,认为“适度”和“偏大”的则分别占42.9%和32.1%,与2000年没有明显区别。
由此可见,两年来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宏观调控诸多指标的判断差异不大,这说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相对比较稳定。
二、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一)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继续好转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一般”和“不佳”的分别占39.5%、46.1%和14.4%,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5.1个百分点,而1999~2001三年相应的结果分别为7.7、20.6和19个百分点,均低于今年的调查结果,这说明,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我国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继续看好。
从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较多,比重分别为48.9%、48.1%、46.6%和43.5%;而国有企业认为“良好”的比重相对较少,为31.7%。
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的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分别占48.4%和42.5%,明显高于小型企业的30.8%。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
区企业经营者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较多,比重为43%;中、西部地区企业认为“良好”的比重相对较少,分别为36.6%和35.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存在。
从不同行业看,餐饮、房地产、社会服务、交通运输仓储、电力、煤气和水及制造业中的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塑料、橡胶、仪器仪表、金属制品、服装等行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
关于企业效益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的总体效益状况大体相同,企业盈利面由去年上半年的60.8%微增到今年上半年的61.7%;亏损面比去年同期的24%减少了2.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盈利面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个百分点,亏损面比去年同期减少3.7个百分点。
(二)企业生产和销售稳定增长
关于企业的生产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停产”或“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1.9%,比去年减少1.2个百分点。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停产”、“半停产”企业比重最低,为7.9%,比去年减少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14.7%,比去年减少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16.7%,比去年减少2.2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比重较高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比重为20.1%,明显高于各类非国有企业,而且比去年还增加了3.2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生产增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8.3%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增加”,33.7%的企业保持上期水平,18%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减少”,认为企业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30.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生产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关于企业销售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9.2%的企业销售量比上期“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8个百分点;28.9%的企业保持不变;21.9%的企业销售量“减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个百分点。
企业销售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区、规模、经济类型和行业差异。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明显好于国有企业;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从不同行业看,目前销售状况较好的主要是电力、房地产、采掘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有色冶金、橡胶、化工、非金属矿物、电子、塑料等行业。
三、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一)企业下期经营状况可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关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下期综合经营状况的预测,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下期综合经营状况比较乐观,44.6%认为下期经营状况将“好转”,45.2%认为“不变”,只有10.2%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4.4个百分点。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6.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多34.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多29.3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企业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7个百分点以上,国有企业多19.6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房地产、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以及制造业中的电子、医药、服装、塑料、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预计下期经营状况较好,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40个百分点以上。而批零贸易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橡胶和仪器仪表等制造行业对下期的看法相对谨慎,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企业仅多20个百分点左右。相对来说,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及批零贸易和餐饮业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乐观程度比其他类型企业低一些。
关于对下期效益状况预计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反映出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调查结果显示,70.1%的企业预计下半年盈利,比上半年实际的61.7%增加8.4个百分点;而预计下半年亏损企业占13.5%,比上半年实际的21.5%减少8个百分点。
(二)众多行业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于行业发展潜力,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行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潜力“较大”的比重都高于认为“较小”的比重,其中,认为发展潜力“较大”的比重超过半数的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57.5%)、煤气和水(51.9%)、餐饮业(50%)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76.8%)、电子(61.9%)、造纸(57.6%)、交通运输设备(56.7%)、橡胶制品(54.3%)、专用设备(54.1%)、仪器仪表(51.8%)、有色冶金(51.6%)等;相比之下,企业经营者认为发展潜力“较小”的行业主要包括批零贸易、采掘业等(见表2)。
表2企业经营者对所在行业发展潜力的判断(%)
(三)企业投资意愿较高
关于企业未来计划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56.8%的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23%的企业保持“不变”,20.2%的企业计划投资额“减少”,计划投资“增长”的比“减少”的多36.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计划投资“增长”的比“减少”的多17.8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多44.6个百分点。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非国有企业对未来投资的意向又进一步增强。这表明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高,非国有企业未来投资的快速增长意味着民间投资趋向活跃,有望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的格局。
调查显示,企业未来投资计划趋于紧缩,订货明显下滑,房地产、纺织、钢铁及有色冶金等行业尤为明显。企业经营者大都对突如其来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缺乏足够的预计和准备,心理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感到迷茫。
中西部企业抗冲击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明显下滑。调查显示,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32.4%,认为“一般”的占48.3%,认为“不佳”的占19.3%,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3.1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7年低近30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
从不同地区看,2008年东部地区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2.2个百分点,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盈利程度来看,调查显示,认为企业盈利状况“低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接近六成(57.5%),比认为“正常”(37.6%)和“好于正常”(4.9%)之和高15个百分点,比2007年认为“低于正常”的多18.9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企业盈利状况好于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状况明显好于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相对较好。
订货下滑 四行业看淡前景
订货情况的下滑是企业预期不太乐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截至2008年10月,认为目前企业订货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经营者占55.3%,认为“高于正常”的占8.4%,认为“低于正常”的占36.3%,后者比2007年高19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差。
房地产、纺织、服装、钢铁和有色冶金等行业订货下滑幅度比较明显,认为未来订货“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制造业中的化纤、钢铁、纺织和服装业等,其预期“恶化”的比重超过预期“好转”的比重。
73.4%的企业经营者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26.6%选择转投其他行业。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超过八成的有化工、有色冶金、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希望转投其他行业比重相对较高的是纺织、服装、化纤等行业,比重在40%以上。其中纺织业希望转型的比重超过一半。
预期谨慎 农林牧渔业乐观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近日公布的美国第3季度经济增长已出现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家的预期显得格外谨慎。
关于未来的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显示,认为下期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29.2%,认为“不变”的占55.9%,认为会“恶化”的占14.9%,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4.3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7年低16.8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不同行业的前景预期差异较大。预期相对比较乐观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医药等,其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是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通信设备等行业,其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同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和制造业中的医药订货情况令人鼓舞,认为未来订货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则是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及制造业中的食品、仪器仪表和电气机械等行业。
投资趋紧 向中西部转移
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投资计划。调查显示,表示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47.1%,表示“减少”的占19.8%,表示“增长”的比表示“减少”的多27.3个百分点,比2007年减少29.8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计划投资“增加”的比“减少”的仅多21.9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调查表明,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
经济走势明显升温民间投资迅速增长
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经营环境趋于改善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3192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今年上半年虽然遭受“非典”袭击,我国投资、出口需求仍呈强劲增长态势,消费需求 不足现象有所缓解,宏观经济继续运行在快速增长的轨道上,并呈现扩张的迹象;同时,企 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生产与销售同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略有提高,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走势预期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与去年相比,我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 改善,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趋于改善;社 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产权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方面 取得明显成效。
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当前经济发展和改革中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就业结构问 题突出,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垄断性行业改革亟待突破等。企 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手段,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建立和 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 环境。
今年以来,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上发生了第二次海湾 战争、石油价格波动和美元持续贬值等事件;从国内来看,今年是党的十六大及第十届全国 人大召开后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另外上半年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的袭击。在此 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为了解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 发展的预期,了解他们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看法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 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3・中国企业 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1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3511位企业经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大部分经营者认为。
经济增长速度趋稳
基础设施环境好转
一年来,以投资急剧膨胀为特征的经济过热迹象得到有效控制,政府投资平稳回落,消费需求不足有所缓解,出口保持强势增长,经济运行趋于正常;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产销稳定增长,从业人数保持上升,未来投资意愿较强,企业经营状况继续看好;企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动力强劲,中外贸易摩擦仅对部分行业影响较大,目前人民币升值对企业产品出口整体影响不大。
今年以来各地基础设施和环境进一步改善,政府行政审批手续有所简化、办事效率有所提高、行政干预有所减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技术创新、出口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政策松紧度略显偏紧
需转变职能提高水平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略显偏紧,对房地产调控成效持肯定态度,房地产可望继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动力;对近年来的各项经济改革给予积极的评价,期望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打破行业垄断,在金融、财税、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能源制约企业发展
法制环境亟待改善
受产品价格下跌面扩大、成本普遍上升的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融资困难、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企业经营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生产中的资源消耗仍处于较高水平,亟待实现向集约型经营转化;保护企业合法经营的法制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3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事务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本次调查与前12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一、比较经营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而且剩余部分还可以用于投资或还债。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能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销货款的回笼不及时或者存货大量积压无法变现,为此必须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否则造成的经营资金缺口只能通过收回投资或者举借新债所得现金来弥补。
二、看企业偿还债务能力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偿付负债的能力,说明企业每1元负债可由多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保障。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进行比较,更能反映企业在不利用外部筹资情况下通过自有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
该比值若为负数,表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这时若有负债到期,只能变卖其他资产偿还债务。为此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负债规模,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提高偿债能力。
该比值若为正数,说明具有相应偿还负债能力,该比值越大,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但该比值不能太大,太大说明资金未能有效利用,影响企业获得能力。因此,该比值应当控制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足够偿还到期债务即可,超出部分需要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以获取更大利润。
三、看企业供销状况
企业供销状况是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比较,从中掌握企业大体的代销状况。
如果该比值大于1 ,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形成原因:企业可能在本会计期间内因产品提价而使收入增大,如果没有提价,那么企业可能在“吃”库存,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的运用情况,如果存货变动不大,则需要看企业是否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或者预收账款。这样,通过层层推敲,问题的原因就能水落石出。
如果该比值小于1,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小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入不敷出”。形成原因:企业可能支付以前年度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变化情况,如果变化不大,则需要看是否存在库存积压情况。
四、看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盈利水平,才能生存和发展。
通过“营业利润与成本费用(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比较,表明企业每1 元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越好,盈利能力越强。耗费与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耗费多必然获利小。因此,需要量化成本费用管理目标,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合理控制、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五、看企业资产质量
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利用的能力。资产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资产的有效性和有效运行来考察。
观察企业资产的有效性,可以从剔除不良资产、充分考虑资产质量入手,控制和减少企业不良资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的比较,可以判断企业的资产质量,提示企业资产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该比值越低,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资产质量越好;反之,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资产质量越差。企业应及时查明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提出相应措施,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考察企业资产有效运行,可以通过资产周转速度来反映。通过“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它是观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经营效果越好,资产管理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资产质量越好;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差,获得能力越弱,资产质量越差。为此企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及时处理多余、闲置的资产,不断提高销售收入,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六、看企业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是企业收益中的现金比重,即反映营业利润中以现金回收销货款的比重。现金比重越高,收益质量越好。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的可变现的经营收入与实际支付现金的成本费用的差额,相当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净收益,而企业同口径营业利润(指在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减去所得税费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这样就会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不一致,形成有的营业利润没有现金流入的局面。
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收益质量,说明每实现1 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少,以此衡量企业经营收益的风险程度。
特别强调只有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营业利润均为正值时才可以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值来判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该比值等于大于1,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全部可以现金形式实现,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货款回笼工作做得越好;该比值小于1 ,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部分以债权形式实现,一旦债权难以收回,就会造成坏账损失,说明收益质量较差,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为此企业应加大催收货款力度,增加现金收入。
七、看资本保值增值
一、提高素质,强化对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贷后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彻底扭转重贷轻管的思想。曾有人讲,“千重要,万重要,防范风险最重要;千辛苦,万辛苦,出了风险白辛苦;千成绩,万成绩,出了风险没成绩”。贷后管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好营销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认识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1.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建行总行、省行及监管部门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统一规范信贷管理,建行内部相关政策和操作系统也随之更新完善。因此,贷后人员在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国家行业政策变化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信贷手册》、《贷后管理办法》、《中小企业经营中心业务操作手册》以及各信贷产品操作流程等一系列信贷政策和信贷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耳熟能详。
2. 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是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负责、勇于奉献的精神。
3. 提前介入,早做准备。从客户的调查、材料的组织过程中,信贷经理就要了解生产、销售、上下游、旺淡季、盈亏状况等基本情况;同时,信贷经理应经常与客户经理交流、分析,共同对客户做出判断。
4. 超前思维,提高主动性。对小企业的贷后管理工作,仅靠贷后管理人员亲历亲为是不够的,必须协同作战。贷后管理人员必须超前思维,抓住信贷投放初期、授信到期、每月结息、季度清分、评级到期、授信到期、客户财务报告日、客户证照到期日等关键时间点,提前安排,尽早与相关部门和客户经理做好沟通,充分利用他们掌握的客户信息,以夯实风险管理的基础。
二、扎实工作,严防信用风险的发生
在小企业贷后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 首次检查报告。贷款发放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检查报告,首次检查报告的重点,一是贷款用途应与授信方案、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一致,二是支付方式符合监管部门规定。同时,提交能佐证的购货合同和支付凭证。
2. 月度走访记录。授信业务过程中,应每月对客户进行走访,在现场走访前,要做好访前准备,充分了解银行各部门已掌握的有关客户信息,明确走访的重点。走访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状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职工的稳定性和精神状态、生产经营环境,以及主要负责人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思路、管理理念和对企业当前存在问题的认识等。对以上调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录入月度走访记录。
3. 季度检查报告。对存量贷款客户要在每月走访的基础上,进行季度检查,并形成季度检查报告。
4. 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经济资本占用。(1)建好用好管理台账。养成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阅台账的良好工作习惯,对授信到期、评级到期、季度清分等关键时间点,做好与有关部门和客户经理的对接,提前安排,早作准备,严防评级授信间断点的出现。(2)及时提醒和催促客户按时归还贷款本息。
5. 充分运用系统信息,熟练应用CLPM和OCRM。贷后人员在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阅台账的同时,对需要的客户信息可以通过CLPM和OCRM进行提取查询,与现场走访情况、行业市场状况、企业财务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6.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在贷后管理中,应注重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影响方面的信息搜集。在客户走访中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对现场和非现场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点,及时向领导反馈汇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建议。
关键词:审计证据 证据来源 三方证据
审计证据三角是指审计证据来源的三个方面,即企业经营状况、管理信息媒介和管理层经营陈述。在审计过程中使用相互印证的审计证据三角,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在合理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工作,并提供相对可靠的审计结论。
一、证据三角的相关性分析
在审计证据三角中,企业经营状况EBS(entity business states)指的是包括监管环境、行业状况以及相关法律环境在内的各类外部要素,也就是被审计单位自身情况以及其外部环境,同时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战略决策、经营目标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管理信息媒介(MII,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terme-diaries)是指以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营业状况为载体,将其转换成相关财务信息的过程,涵盖的内容包括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选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审计证据在传统意义上来源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作为管理层信息的媒介之一,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生成会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过程的作用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的审计证据质量产生了比较直接的影响。管理层经营陈述(MBR,management business represen-tation)是指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以及业务状况的描述,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如报表中各类账户以及认定所反映出的金额与会计期间,股东所提供的招股说明书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和管理层向外界披露的其他信息(股东大会资料、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和关联交易公告等)。
企业向外界披露相关信息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环节,即:原始信息的生成、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以及信息的最终表述,而由这三个环节各自产生的审计证据构成了审计的三方证据。企业经营状况决定了原始信息生成的环境,直接影响生成的原始信息的性质,而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通过了解该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情况,结合宏观经济环境或经济事件,来判断企业的某些数据指标是否符合当期的行业发展规律,例如对于某一特定商品的销售额,通过将其与同行业的该商品比较,辨别其是否有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迹象,从而对某些不符合行业一般情况的迹象保持一定的警觉性。而管理信息媒介是企业对原始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使用的会计政策、信息系统以及所依赖的内部控制都将影响最终向外界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同时也会决定从这一环节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质量。作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最终表述,管理层经营陈述涵盖的内容包括具体认定层次相关金额的披露及列报等。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将管理层经营陈述和企业经营状况及管理信息媒介相结合,来判断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获取认定层次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证据三角在审计中的应用
证据三角在审计工作中可以相互印证,来源于三方面的证据有关某一认定的表述如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三方面证据的可靠性就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关某一认定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也进一步得到了有效的支持。例如针对于主营业务收入认定,从管理层经营陈述方面获取的证据表明其在这一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那么如果从管理层信息媒介获取的证据表明有关销售凭证与票据的控制是有效的,并且从企业经营状况方面获取的证据也表明该营业收入的增长额与同行业水准相吻合,那么不仅这三方面证据的说服力得到了加强,并且也反映出有关主营业务收入这一认定披露的准确性也是可信的,进一步表明主营业务收入认定存在错报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来源于三方的证据不一致,比如从企业经营状况获取的证据表明同行业的收入增长与管理层经营陈述中有关营业收入增长的表述并不一致,那么即使有关这一认定的控制是有效的,这三方面证据的说服力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且关于认定披露的准确性也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此时审计人员就需要实施下一步审计程序来获取有关证据,审计人员往往最能直接获取的是来自于管理层经营陈述方面的审计证据,即:根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及相关项目的注释,结合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非财务信息,来判断某一认定金额的披露是否合理,推断其是否存在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对于营业相关的项目,通常情况下审计人员会选取连续三年的数据与相关注释进行对比分析,倘若被审计单位在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显著增长的情况下,仅在其财务报表注释中声明其业绩增长的原因,那么仅凭这一单方面的证据显然不能证明其管理层经营陈述所提供的信息是具有说服力的,这时我们就需要其他两方面审计证据,即从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层信息媒介获取相关信息与管理层经营陈述所提供的信息相比较,若这三方面提供的证据是一致的,那么有关该项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其说服力就相应增加,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的可信度,但如果这三方面的证据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则从某一来源单独获取的审计证据其可信度就较低,表明相关财务信息可能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EBS证据与MII和MBR相比更具独立性,因为它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外部,经由管理层伪造或虚构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为获取企业经营状况方面的有效证据,审计人员需要将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额与同行业类似企业相比较,并结合该行业所处的当时经济环境以及与该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条例进行分析,判断其增长幅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与同行业经营情况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在EBS证据中,存在着一部分审计相关性较强的证据,这类证据往往会通过MII加工成最终用于披露的财务信息,所以受到管理层歪曲与操纵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审计人员应将重点放在那些不是用来转换成财务报表信息的EBS上,这一类EBS经由MII转换成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信息,而这类信息通常为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服务,例如帮助企业提供诸如有关监测运营方面的信息,还可能为企业如何进行资源分配以及实施战略提供帮助,所以受到管理层篡改以及扭曲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因此在这一类证据中,往往更容易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舞弊行为的动机或迹象。还有一些EBS虽可能被转换成与审计目标相关的其他信息供企业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但因为这些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独立第三方在处理该类信息时受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信息的处理过程将会更加客观独立,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当然,审计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求,将一部分仍未被利用或发现的EBS转换成审计证据,运用到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倘若在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幅度与同行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相悖,或者其增长趋势与相关非财务信息存在明显偏差,则说明EBS证据与MBR证据不一致,无法同时支持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合理增长这一结论,需进一步对该两项认定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发现是否存在潜在的重大错报。
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通过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以及了解相关财务信息生成的流程,来获取MII证据。针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显著增长的这一情况,若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声明是由于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引起的,无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审计人员在就关于扩大经营规模这一声明获取相关证据时应执行以下工作:针对每一笔较大金额的销售收入,审查其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例如销售合同中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时点,检查与销售业务相关的销售合同、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并在必要时利用专家的工作,使用相关技术,对原始凭证以及有关会计资料的真伪进行鉴别,确保被审计单位对于因经营规模增加而扩展的销售业务有无编造虚假的原始凭证。与此同时,对于较上年度增加的客户,应实施函证程序以确定该客户是否真实存在,必要时对这些新增客户进行实地检查。将获取的这些MII证据与MBR证据相比较,以判断两者所反映的信息是否一致。通过必要的调查取证,若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现象,如编制虚假合同,制作虚假出库单据、开具虚假销售发票等伪造会计凭证资料的行为,或存在虚假关联方以及超出正常经营活动范围的关联方交易等,则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于相应的财务信息生成环节被审计单位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因此审计人员有必要将这种情况下所获取的MII证据与之前所获取的MBR证据相比较,结合对EBS证据的考虑,将管理层所编制财务报告中存在严重不实信息以及发生舞弊和错报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对具体项目和认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审核出具体的不实金额,为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提供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审计证据三角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它是审计人员为财务报表发表合理审计意见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当然,在获取三方证据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在获取MII证据时,可能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时间与精力,因为这一方面的证据隐藏在被审计单位中,取证时易受到管理层干涉,针对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可以加强与治理层或者更高级别监督层的沟通,必要时还可直接询问具体业务的执行人员,以有效减少管理层对获取该类审计证据的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部分证据往往相当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生成的过程,决定着被审计单位所生成的财务信息的质量,因此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对于MII证据的获取应重点关注。
但仅仅通过获取一方来源的证据是无法将其作为发表合理审计意见的基础的,由于各类原始的交易信息在生成最终向外界公布的财务信息时已被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扭曲,其导致的不实财务信息会对外界以及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发表合理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人员需要在获取MBR证据的基础上,结合EBS证据,并重点关注财务信息生成过程中产生的MII证据,使这三方面的证据相互印证,以此来判断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为合理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会金.社会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汤士云.现代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3.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董淑兰,杨连刚.审计理论与实务(现代经济与管理类规划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