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5: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122-02
一、引言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2007年全市共辖19个区,21个县(自治县),这之间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对重庆市的13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 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本文选取了人均GDP,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专任教师数,进出口总值,工业总产值,公路货运量共计11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其中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8)。
2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
本文首先对11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SPSSl7.0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表1)与主成分载荷矩阵(表2)。
表1中列出了所有主成分,且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从表1中可知,第一主成分特征根为7.097,方差贡献率为64.514%,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0.391%,根据提取主成分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结果中提取了三个主成分。
从表2中可知,第一主成分在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上载荷较高;第二主成分在专任教师数上载荷较高;第三主成分在进出口总值,公路运货量上载荷较高。
用表2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的平方根便可得到三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特征向量),从而得到三个主成分F1,F2,F3。
F1=O.30*X1+0.29*X2+0.35*X3+0.35*X4+0.34*X5+0.35*X6+0.35*XT+0.25*X8+0.18*X9+0.33*X10+0.14*X11
F2=0.40*X1-0.44*X2+0.08*X3-0.02*X4-0.09*X5-0.15*X6+0.16*X7-0.53*X8+0.14*X9+0.16*X10+0.51*X11
F3=-0.02*X1+0.13*X2-0.14*X3+0.11*X4+0.22*X5+0.14*X6-0.06*X7+0.03*X8-0.71*X9-0.25*X10+0.56*X11
虽然主成分F1,F2,F3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区县的地位作一个综合评价。所以,我们将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列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
其中:λ1=7.635,λ2=1.343,λ3=1.133
由此计算出各个区县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表3)
三、综合评价
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可以看出这13个区县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分值为正的只有4个区县,这4个区县都有很明显的地域优势,最高综合得分与最低综合得分相差5.86,表明这些区县差异显著。
对于第一类的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长寿区在地理位置上离主城区较近,属于1小时经济圈,拥有能够支撑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较完整,交通发达,是重庆市经济较发达地区。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农业占主导。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仍有不少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然属于农业主导型经济,尽管他们多次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也努力进行农业深度开发。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无论在技术、资源,还是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基础较差。二是区位无优势。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及交通运输不方便的山区或距离发达区域较远的劣势地理位置,不利于经济发展。三是资源无特色。不少县域经济发达地区都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步的。如,“新型煤都”陕西神木县成为当今崛起的资源县代表。但是,多数欠发达县域地区并无优于其他地区的资源优势。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外部国际形势多变、内部资源与环境的多重压力下,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1.工业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工业化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必然导致整个县域经济缺乏活力和基础。表现在(1)布局分散,缺乏集群效应;(2)企业管理落后,园区建设水平低;(3)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许多欠发达地区县域,由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县域经济总量的扩张与实力的提升。突出表现在:(1)产业无特色,缺名牌;(2)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形式松散。
3.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社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地域聚集、转化的过程。它的主要标志是城市数量增多、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经济比重增大及城市设施完善,整体质量提高等。当前,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1)基础设施不配套;(2)城市建设不科学;(3)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落后。
4.第三产业边缘化。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但是在欠发达县域经济中,农业是传统产业,工业被无限放大,而第三产业却被忽视、被边缘,小微企业发展缓慢、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不合理;(2)服务业无优势;(3)旅游业无特色;(4)吸纳劳动就业潜力低。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观念落后,招商力度不大;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发展循规蹈矩;三是发展境界不高,大局意识不强;四是政府调控能力差,管理服务不到位。
三、破解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高点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应克服“三种思想”:(1)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思想;(2)坚决克服不重学习、不想学习,学而不思、学而不用的思想;(3)坚决克服得过且过、无所作为,逃避困难、回避矛盾的思想。领导干部是推动发展的核心,是解放思想的关键。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解放思想、带头真抓实干、带头艰苦创业、带头奋力拼搏,大胆尝试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先进理念、机制、经验和做法。
(二)工业先行,项目带动
工业兴则县域强。欠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落后局面,就必须紧紧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全力打造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以工业支撑服务业发展、带动农业提升,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此需要做到“三大”:打造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设大园区。
(三)放大特色,创新发展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提速发展,关键在差异、特色、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培育主导产业。二是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三是引导第三产业差别发展,优势发展。四是创新发展,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应把城镇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劳务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是促进城镇科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五)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从县域经济发展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欠发达地区县域政府只有发挥职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才能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准确定位,完善职能。包括定好位、服好务、融好资的问题;二是重视生态,杜绝污染。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工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强化宣传,弘扬本土人文精神。
四、结束语
欠发达地区县域应以十精神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双重力量,激发发展新活力,增强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体系,培育发展新优势,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战略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11(8).
关键词: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我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73.3%。目前,我国存在着“三农”问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县域经济尤其是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山区县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包袱”、是中国民生问题的聚焦点和聚居区。“郡县治,天下安”,找出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来重点攻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大局。
一、山区县域的特征
山区县占我国全部县数目的43%,丘陵县占26%,平原县占31%。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384个是山区县,山区县域的共同特征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药材资源、山林资源、特产资源等资源丰富,但是,在交通条件、信息技术的推广、基础设施、土地集中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与丘陵县和平原县相比处于劣势。
二、制约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极其分析
(一)农业发展极其缓慢严重制约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
第一,耕作方式落后,农具大多为镰刀、锄头、耕牛等。山县域农户土地地块小而分散,(我国山区每户地块都在5片以上、人均占有量耕地0.46亩),无法使用现代农机。土地少的自然条件因素和土地分配方法上的人为因素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第二,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极低。大山阻隔、没有村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念,不不注重靠对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去创收,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二)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第一,人力资源没充分开发利用。基础教育知识的实用性不强和农民的地位低造成人民普遍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教育工作量化杠杆把教育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导向到:“升学率高就是教师教育质量高、领导业绩高”。县职业教育形同虚设,职业学校为了生源、生存,在应试教育的大浪潮中都随波逐流,抓升学率了。各行业都有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唯独农民没有。一句话,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农民无能,抑制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非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多数山区县域林地面积大,但原始森林面积小,山多是没有大树、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荒山、荒地、荒滩等都处于闲置状态。
(三)政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第一,山区村级政府功能严重不足,对村经济发展几乎没起到作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农民领导农民,其局限性可想而知。村干部从人才极为欠缺的村民中“矮子里拔将军”选出,他们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工作是业余的纯行政管理工作,工资低廉,服务意识淡薄,没有能力带领兴办产业、企业,反而在自身的利益驱动下,盘剥、挪用上级下达的各类款项用于村政务消费和自己“入囊”,导致村级基层政府对地方经济管理的经济效应为负值。
第二,人才引进制度有待完善。人才配置不均,城镇多、村域少,党政机关部门多,经济发展技术行业少;高学历人才过少。
三、解决山区县域经济对策建议
(一)着眼于发展现代化农业
【关键词】 西部;县域经济;现状;发展思路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077个,其中市辖区200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超过70%,县域经济总量在西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过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统筹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一、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有所增强,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了较大提高。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83个县(市)共完成GDP3506.68亿元。GDP总量较2004年增加1.9倍;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比2004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经济指标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7%,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更高,而陕西省仅为49.2%,虽然2008年达到51.2%,但总体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2、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少且实力相差大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就连当年排列陕西省十强县首位的神木县在全国百强县中仅处于92位,与全国百强县最高的江苏省江阴市相比, 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江阴的16.6%,12.1%和47%。可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3、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县域工业作用加强
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跳出在农业经济内部反复徘徊的圈子,工业化有了明显增强。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各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较2004年增加3.5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在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0∶58.8∶24.2调整为16.7∶61.0∶22.3,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且差距还在拉大
西部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大多处于产业链比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一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偏低的影响,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例如,2008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省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多数县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农业内部,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涉及城乡互动层面的调整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2、县级财政拮据,发展后劲不足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普遍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少数县自身财力只能保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保吃饭都有困难。另一方面,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设在县上的银行基本上是只吸储,不放贷,资金流向城市的问题日益加剧。此外,大部分县域工商企业效益不好,相当多的企业名存实亡,传统财源陆续丧失,后续财源又跟不上,自身无力投资搞建设,基础设施欠帐过多。
3、人才瓶颈的制约较大
环境上的差异、交通上的不便、待遇偏低,导致西部县域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和集聚能力较弱。人才和技术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弱小,品牌意识不强,直接影响着西部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4、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县一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想的少,配合支持不够。一些县(市)党政领导调动频繁。乡镇领导三年一换届,任期偏短,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众所周知,发展工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电、工业燃料和原材料等资源,还需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方便的交通条件。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大多数县并没有特别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优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县域的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招商引资”,不能迷信于“工业兴县”。如果引入破坏生态环境新企业,那还将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危害子孙行为。因此,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自然风光的俊美,又有人文风景的绚烂。为此,在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自然风貌;尽量选择、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争取旅游项目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突出民族风情和地方传统格调;积极探索旅游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进行开发与创新,开发出更多特色的、新颖的旅游产品给市场消费者,以挖掘当地第三产业的潜能,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3、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名优特产品,特色产品较传统产品的开发,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显得愈加重要。具体做法:(1)对县域内传统特色产品品种进行清查登记,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再改造、再开发,研发新产品。(2)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对传统产品进行逆开发,确保传统特色产品的原料高质高产稳产。(3)制定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强制依照标准生产,坚决取缔黑加工点和质量不达标加工企业,下大力气树立当地产品的优质形象。(4)统一市场管理,遏制价格大战和恶性竞争,并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和成品销售价,确保本地传统特色产品行业健康发展。(5)对各地名优特产品进行形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对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项目应加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对涉及到野生动植物利用的项目,应经研究后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产品环保的形象。
4、大力培养和吸收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办几座工厂,建几幢高楼这样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吸纳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县域经济要发展,技术是关键,而技术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才问题。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招揽人才,比如:为那些拥有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拨专款解决;做好后勤工作,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确实为当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予以重奖等。
关键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战略分析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民营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自改革开
放以来,宜昌市夷陵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民营经济以其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夷陵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宜昌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湖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内部优势分析。(1)丰富的自然资源。夷陵区素有“矿产之乡”、“石头王国”、“桔都茶乡”之称,磷矿、石墨、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在省内乃至全国占有优势;盛产粮、油、烟等农产品和柑橘、茶叶、桑蚕、天麻等经济作物。此外,夷陵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长江“三峡画廊”西陵峡,被誉为“活化石”中华鲟、震旦纪、寒武纪地址剖面标准点等,都是世界级旅游资源。(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8年6月底,夷陵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共有147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96%。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缴纳税收8亿元,占全区工商税收的75%,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7%。其中,9家企业被纳入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稻花香、均瑶集团分别进入全省100家民营企业发展排头兵企业和全省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全区共有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17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家,税收过千万企业16家。
2、内部弱质分析。(1)思想观念落后。表现为3个层面。在社会公众层面:由于交通条件和区域意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闲散的生活方式,追求小富即安,创业投资意识淡漠。在政府层面:主要是体制和管理上的落后,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在企业家层面:部分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大局意识与长远眼光,造成企业“寿命短”、“长不大”。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存在3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2)产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夷陵区GDP为88.04亿元,其中3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6年的18.9∶40∶41.1调整为18.9∶41.4∶39.7,可以看出:首先,产业链短。工业结构过轻,主导产品以酒、水、奶为主,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其次,工业化发展滞后,基本属于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型。再次,工业关联度低。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候的企业少,产业带动力不强。最后,第三产业落后。从统计资料来看,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不升反降。从所占比例分析,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缓慢。(3)要素制约。一是土地要素。目前,未利用土地只有12894.6公顷,仅占总面积的3.77%。二是资金要素。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优质企业偏少,形成了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三是信息要素。缺乏集中、有效的信息渠道,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
(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机遇。(1)区域发展加快。随着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及世界旅游名城的步伐,广泛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主动涌入,招商引资工作将得到进一步推动,此外,夷陵区作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坝库区移民受援区,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与部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促进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2)政策环境改善。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确立了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加快现代农业、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提升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
2、威胁。(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由于能源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家加紧加大调控力度,土地供应审批日趋严格、金融调控越来越紧,宏观发展环境进一步紧缩。(2)周边县市高速发展的挑战。市辖区内的宜都、枝江、犭虎亭,省内的潜江、仙桃、大冶等周边县(市、区)咄咄逼人的高速发展态势,对夷陵区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效益指标和环境保护投资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二、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夷陵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应坚持大中小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农村城镇兼顾,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一)在规模上做大做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块状经济”
县域民营经济要依托县域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形成“块状经济”的区域特色产业,带动规模经济、知识扩散、技术创新等诸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像浙江义乌小商品、宁波家电、温州皮鞋、嵊州领带等“块状经济”很值得中西部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学习。要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相结合、资本运作与科学管理相结合,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高素质,引导民营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在特色上做专做深,积极发展特色县域民营经济
县域经济的本质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己的特色。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为大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等方式,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企业群体和专业市场。同时,加强骨干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评选和推介工作,形成规模品牌效应。
(三)在载体建设上下大力气,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聚集化发展
各类经济园区在聚集人才、引进技术、传递信息、吸引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依托现有的经济园区,把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搞好基础设施和各类批发贸易市场建设,吸纳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进入批发贸易市场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四)在拓展空间上下工夫,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各项改革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等途径,参与国有经济的改革重组,在盘活资产存量,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同时,也使民营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条件,取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从事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事业、农业产业化、高技术产业的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外向型民营经济,加强合作,鼓励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和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稳步走出省门、国门,进行跨区域投资,扩大市场空间,挖掘发展潜力。
三、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一)构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1、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在完善基层政府行政职能基础上,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法制环境,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制监督,加大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三乱”等不良作风问题。优化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取缔走私贩私、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活动,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使民营企业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项目技改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县域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以及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2、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融资瓶颈。政府应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多元化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债权融资,提高县域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财政支持等方式,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完善民营企业互保联保机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提高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适合县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县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意识地实行信贷政策倾斜,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对产品适销对路、信誉度高、经营业绩佳、知名度广、规模较大的县域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开展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试点,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资产重组,突破民营经济的融资瓶颈。
(二)创建和谐的内部环境支持系统
1、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从家族化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立县域民营企业网站,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县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为职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用,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明确企业家的权利与责任,强化企业监督和约束机制,逐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民营企业真正走上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决策理性化的发展道路。
2、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有效地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逐步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举办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组织企业经营者参观考察、培训深造,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面向社会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全面提升县域民营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凯等.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EB/OL].湖南统计信息网,2007-05-21.
2、穆德俊.关于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13).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新发展
2014年以来,多次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为2853个,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880.6万平方公里,县域人口91311万,占总人口的68.1%,县域GDP占国民经济整体比重为51.04%,其中西部县域为148.34亿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超过一半,未来2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县域。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2/3以上人口的福祉,“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富国必须富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法制建设,给县域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与考验。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是“8337”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区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80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目前,从国家层面出发,2016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63%,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内蒙西部巴彦淖尔市这个经济总量和实力不高、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公共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许多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的县情正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逻辑起点。增长调速,稳增长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心。内蒙古西部地区应更多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政策调整的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一、抓住全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新常态之下实现新发展
在新常态之下,定向调控将成为国家调控方向,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将更大。西部地区各县要充分利用国家促进内蒙古既快又好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在国家重大部署和宏观调控中捕捉发展机遇,立足“一带一路”新定位,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
第一、要牢牢抓住中央稳增长的预期目标,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要充分利用好新常态之下形成的投资机遇。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牧林水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村庄整治、沿黄公路、水系建设、工业园区等投入逐年大幅增加。
第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着力推动财税改革,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内蒙西部各县应继续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公务卡改革。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14年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并确定三个镇为试点,推动集中支付工作向苏木镇延伸。截止2014年底,乌拉特前旗公务卡激活量达到1694张,消费金额247万,比上年增长100%。
第三、要适应新常态,认清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新常态下的新优势,精准发力、顺势而为。
一是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践行“底线思维”原则,即财政资金要保基本,兜底线,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二是完善五险及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和城乡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工作,支持园林绿化、小城镇建设、水系景观等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旗县财政应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节俭支出。新常态下要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等行政经费,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控制开展阶段性工作的各项补助。四是注重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夯实农牧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服务与执法管理,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旗农牧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经济增速、结构、动力都发生变化的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的顶层设计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为突破相关体制机制束缚,确保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城镇化的增长速度也更切合实际。“换挡”不是“失速”。提升城镇化质量,不必再将追求过高的城镇化速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从内部因素看,有很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部支撑条件:一是区位相对优越,承接蒙古国资源,处于“呼包鄂”经济带边缘和产业富集区,有利于接受辐射,借势发展。二是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处于自流灌区河套平原,虽经济总量小,支柱性企业不多,但这意味着拥有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更大。对于一些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绕过“粗放期”,直接进入“集约期”。三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应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产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直接动因,农村城镇化则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依托。
三、强化金融支持,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常态下金融业应深化改革,引领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金融业也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向旗县倾斜配置资源。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城乡金融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并开始组建以服务三农为主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多数乡实现了金融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各乡新布设了多台ATM机、POS机等,多层次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村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支农支县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县域三农金融风险大、信贷结构不平衡等。但如能够激发潜在的需求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县域金融也只有在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深化升级。新常态下应着眼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的要求,加大村镇银行县(市、旗)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力度。应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并应力争推进法治建设,加大财政支持。
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方向下西部地区迎来发展契机,内蒙古被国家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范围,2014年对蒙古国访问时强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相契合,为内蒙古加快推进“向北开放”提供了舞台。内蒙古西部各旗县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经济发展发展新常态下的城镇化道路[J].中国经营报,2015,03,09.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得分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自夏禹以来,淮北市经历了多次变迁。197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宿县地区的濉溪县划属淮北市,市政府驻相山区。至此形成了淮北市3个市辖区(杜集区、相山区、烈山区)、1个县(濉溪县)的格局。
所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指的是这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潜能,是指区域复合系统(一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管理调控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制约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本文首先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淮北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劣。然后以区县为基本空间单元收集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并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到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尔后由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单一的变量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的经济情况的缺点,引进多方面的变量指标,但又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得复杂问题得以简化,同时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经济发展信息。
二、主因子得分
本文选取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变量指标,分别为总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农产值(亿)、第二产业产值(亿)、第三产业产值(亿)、工业产值(亿)、工农业产值(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财政收入(亿)、第一产业人口(万)、第二产业人口(万)、第三产业人口(万)、迁入人口(万)、高速公路(公里)。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显著主因子2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98%。主成分载荷为:
由上图可知,第一主因子可以解释财政收入(亿)、第一产业人口(万)、第二产业人口(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亿)、工农业产值(亿)等等,可以解释指标比较综合。第二主因子主要解释第三产业人口(万)和迁入人口(万)。
综上所述,人口在淮北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211427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39676人,增长12.79%。根据2010年各区县的人口规模,我们得到淮北市区县位序规模公式为lnp=5.0255-1.0989lnr,R2=0.9501,城市首位度为2.14,集中程度不是很高。这表明该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三、评估发展潜力
根据因子荷载矩阵以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乡镇主因子得分,如下表所示:
由得分可以看出,濉溪县的综合能力不错,但是第三产业有待发展,与之对应的就是相山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很好,但是其他方面则相对欠缺。
依据主因子得分乘以贡献率权重得到的发展潜力是基于现状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格局。其结果如下表:
综合发展潜力分析表明,目前淮北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濉溪县,其次为市政府所在区相山区。杜集区以及烈山区的得分均为负,发展条件较差。在淮北市内部,淮北市的主要工业和居住区围绕东湖和南湖成块状分布,分别为相山区一块、烈山区一块、矿山集一块和东部新城。因此,淮北市政府可以将城市体系分为四个区块,四个区块有侧重点的发展,同时加强区块之间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淮北市位于两大经济区之间: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由于淮北市目前的二、三产业主要位于东北部,而且与徐州市等周边城市之间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淮北市可以努力加强与周边地区,尤其是淮徐、淮蚌的对外交通联系,同时改造城市内部的道路系统,形成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而对于中原经济区,其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等等。淮北市濉溪县可以加强与淮阜和淮商的联系,发展农业。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应该从当下开始,为将来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一个城市,政府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清楚城市的发展潜力,以后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重点发展。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在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潜力评估的初步方法,可以肯定其中必然还有许多不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欢迎批评和指教。(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