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5: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贫困生资助 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转贴于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人文关怀
目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国家在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许多教育专家和基层管理者提出,应该加强对受助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指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校以爱心为基础,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等层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践活动。目前,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颁发了多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惠政策,使得各大高校不断建立起包括“贷、助、补、奖、减”等多渠道的辅助政策。其中,“贷”指的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助”指的是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勤工助学通道的开辟和使用;“补”指的是高校针对学生发放的临时生活补助;“奖”指的是高校设立的企业奖学金;“减”指的是采取一系列的减免费用措施来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在整个贫困资助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一般是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物质支持。
二、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根据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可知,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关系、成长”三方面的需求,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但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关注关系与成长的需求,也就是精神需求,这样使得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尤为重要。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资助的核心价值观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加强其思想教育、促进其全面成长的价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外在价值则是指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价值决定外在价值,且外在价值的发挥必须注重内在价值的实现,而这种内在价值的实现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才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想实现这种统一,不仅要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更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其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使个体价值实现的同时,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其最终实现社会价值。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物质需要,更是志向远大,关注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业、心理、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很大,当长时间的压力无法释放,极易走极端,引发高校不和谐的出现,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切实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的力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
三、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人文关怀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状况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也不尽相同,这需要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状况,贴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世界,耐心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心态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其进行引导、教导,让他们学会自我关注,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兴趣,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个人自信心,塑造健全人格。另外,高校务必建立一系列硬性指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以民主选举为手段,对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并建立认定反馈系统,加强监督、检举,力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比程序的公平、公开、公正,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学校的资助。
(二)严格控制资助各个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由认定、评定、发放三个环节构成,在每一环节的工作中都要讲求公平、公正。具体而言,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广泛宣传学校资助政策,让学生充分认识学校资助政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中,要注重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向全校学生公布各项助学金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学校评定要求,并且评定中要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在贫困资助发放中,可采用多种发放形式,例如打入银行卡、以实物的形式发放等等,在资助发放过程中,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确保资助金专款专用。
(三)建立人文关怀资助制度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资助制度,人文关怀资助制度就是高校应该制定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制度。换言之,学校制定资助的相关政策制度,要以学生为依据,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建立与法律制度相协调、与和谐校园相衔接、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要相一致的制度。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个平和、自然的发展空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自然淡定的心理状态;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使资助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资助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全面、长远的解决问题,给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郭莉.贫困与关爱的相遇——基于徐州工程学院贫困生资助状况的调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6):52.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主体需要,促进主体发展。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积淀,其实践活动更是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在整个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是人类文明从精神层面解释人类发展意义的重要精神载体,其核心价值基于人的主体进行体现,基于人文关怀构建思想政治的内容体系既是内在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对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的研究影响着人们对事业,对生活的信念、热爱程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钻研、掌握程度。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文关怀价值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注重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相对于行动变化,思想变化则是较难被发现的、内在的、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行动变化是外在价值,过往,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和评价时,往往过于强调其外在价值的变化,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强调人内心真实的改变,它是对人文关怀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在价值的同步实现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1、引导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品位和激发创新意识
引导人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陶冶个体的精神,激发个体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让个体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心态去战胜挫折和困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而这其中也伴随着大量消极和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加强对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及选择让个体甩掉各种沉重包袱,解放心灵,发挥聪明才智与创造力[2]。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提倡创新精神。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满足精神需求,建构精神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迅速增长,精神生活的满足将日益成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通过对社会心态的调节,激发人自我提高的愿望,引导人们摆脱贫困,愚昧和庸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原则,关注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个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竞争。
3、培养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和过度追求财富会导致市场经济价值准则泛化为社会生活价值准则,从而导致社会伦理规范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最终造成人和社会的畸形发展[3]。所以必须加强自身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激发道德需要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对于道德的认识,促进道德对于个体享用和发展功能的充分实现,通过自身德性的提升和完善,体验精神上的幸福感,并最终在自身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完善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实践也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虽然不及外在价值直接、明显,却客观存在。注重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注重社会价值引导重视个体价值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具有社会价值;同时,又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促进个体进步的提高,具有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侧重点分析,虽然社会价值是主要内容,起主要和引导作用,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个体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否则将背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这一核心价值的要求。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本回归
由于个体社会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在思想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相应负起引导人们形成具有独特人格的个性化的人文精神的重任[4]。以人文精神关怀为基点,有的放矢地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和正视个性差异,在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不超越原则底线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尊重、宽容和引导。
2、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途径。一个人要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必须学习社会规范,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和技能,融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中。人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成长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成长和价值实现的起点。人的社会化内容广泛,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文明对人的必然要求。道德社会化则是人与人互动发展的文明准则和道德约束[5]。法律社会化则是人类文明中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互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是社会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强制性制约规范。人要存在于人类社会,必然要适应人类社会的即定秩序,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人的社会化则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规范个体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对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施以各种影响,帮助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养成道德习惯,形成道德品质,具备合理的道德规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发展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与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转第312页)
(上接第310页)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关怀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自觉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与提升自我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生命伦理学就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对生命伦理学作了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凸显出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尽管我们德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着随意性、零散性、灌输性的倾向,德育的实效性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体验化、参与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创新,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实践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中小学德育的未来和希望。
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力图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这种借鉴学科教育课程化的优势(任务明确,组织有序,实施适切,检测可靠),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缺乏实效性、难以评估的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或许正是解决当前德育存在问题的最佳途径。
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及课程评价的导向性。这充分说明,金陵中学的德育工作正朝着回归生活世界的目标不断前行“德育课程纲要”关心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与需要,关怀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促使“知情意行”高度融合,从而彻底改变德育的工具理性价值,既直接面向实然的“生活世界”,也指向应然的“理想世界”,实现了德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当然,德育课程对个体发展的功能还是有局限的,因此,德育课程应注意与其他德育途径,如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相互配合,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
金陵中学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开拓了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使学校德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经常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必将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化,成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朱小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关键词:旅游业;人才流失;职业期望;职业感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102-05
一、引言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方面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有些进入了这个行业往往也干不长,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这加剧了旅游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危害性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总体上看,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有两种情况,一是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就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工作,造成旅游人才的第一次流失;二是旅游从业人员在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其它行业,这是旅游人才的第二次流失。一些研究者对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而有的则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次人才流失进行了研究。
笔者认为,第一次人才流失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其影响面更为广泛,更应该引起旅游产学研各界的重视。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之间的差异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择业倾向与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目前从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之间的差距的角度分析旅游专业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调查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与评价,分析第一次人才流失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用人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职业期望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吴谅谅等认为职业期望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他们通过聚类分析把职业期望分为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内在价值因素和外在价值因素三类。凌文辁等则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而余新丽等把职业价值观分为职业促进因素、职业保健因素和职业声望因素。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本研究把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职业价值因素和外在职业价值因素,设计问卷分别测量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与评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期望和职业感知量表。量表分为针对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量表和针对已实习学生的职业感知量表两类,两个量表的测量内容指标相同,只是表述上的差异,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第二部分为17项选择题等,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大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旅游行业职业感知和自身职业态度认知等方面的信息(表1)。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全日制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高年级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系统专业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行业的认识较低年级学生清楚,提供的信息更为准确有效;其次,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或就业,对个人未来发展和就业等问题的考虑比低年级学生更多更深入,对就业形势和动态更为关注,调查结果更能反映当代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此外,调查对象分为未实习学生和已实习学生两类,已实习学生主要是指在旅游行业(如旅行社、酒店)累计实习三个月以上的学生。2007年1月至3月,先后对南昌地区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5所院校旅游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展开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321份,有效率达91.7%。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l3.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样本描述统计
因不同院校在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的操作模式和时间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找到比较统一的调查时间,调查时有些高校的学生仍在外实习而未能对其进行调查。另外女生比男生的人数多,样本的性别构成与这些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基本相符。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见表2。
2、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特征分析 一般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则该量表的信度较好。㈣经可靠性分析,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6,内在和外在职业价值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34和0.844,因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一般而言,刻度为1~5的李克特量表得分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或不重要),2.5~3.4之间表示中立(或一般),3.5~5之间表示赞同(或重要)。分析发现,未实习学生内在职业价值与外在职业价值的总均值分别为3.9969与3.6690,都超过了3.5(表3)。说明旅游专业大学生对内在职业价值和外在职业价值都很看重,并且相比较而言更看重内在职业价值。从各单项指标的均值比较来看。内在职业价值七项指标的均值除“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一项外(3.29),其余各项指标的均值都超过了4.0,可见大学生对内在价值因素的期望值很高。在“择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1),选择“专业对口”一项的仅占10.3%。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不自觉地降低了对专业对口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外在职业价值因素,大学生比较注重工资福利(4.07)、培训机会(3.99)、工作稳定(3.74)、工作环境(3.74)和晋升机会(3.67)。而对其他三项指标则认为一般重要。说明大学生对工作强度、业余闲暇等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更看重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所有测量指标中,得分均值排在前六位的是能实现个人价值(4.19)、个人发展空间大(4.17)、能让自己得到锻炼(4.13)、获得成就感(4.12)、工资福利较高(4.07)、符合个人兴趣(4.07)。可见旅游专业大学生择业时更注重自我
实现和自我发展,这与龚惠香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余新丽等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择业的一个主导需要,学生注重才能的发挥,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面,但过分强调个人才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会造成择业的困难。
已实习学生的内在职业价值与外在职业价值总均值分别为3.1998和2.5505,总体来说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是不满意的,比较而言,大学生对内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要高于对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从各单项指标的均值比较来看,除了“能让自己得到锻炼”一项外(3.75),其余指标得分均值均低于3.5。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工作稳定(2.26)、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2.32)、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2.36)三方面。
3.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的差异分析
为考察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已实习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感知之间的差异,分别以内在职业价值因素和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均值为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内在职业价值和外在职业价值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以职业价值的测量指标为变量对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已实习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感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除了“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一项差异不显著外(F=1.423,P=0.234),其余测量指标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
对于上述未实习学生最看重的六个方面,未实习学生的期望与已实习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知评价得分差距分别是实现个人价值(1.19)、个人发展空间(1.09)、能让自己得到锻炼(0.38)、获得成就感(1.07)、工资福利较高(1.71)、符合个人兴趣(0.74)。而未实习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已实习学生的职业感知得分差距最大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工资福利较高(1.71)、工作稳定(1.48)、进修培训机会多(1.3)、工作环境好(1.2)。由此可见,旅游行业工资福利状况与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期望的差距最大。
四、旅游业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1、原因分析
(1)职业心理落差大
从以上职业期望与职业感知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差距更大。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外在价值因素中最看重的工资福利、培训机会、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等方面同时也是与职业感知差距最大的几个方面。在“择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1),选择“个人发展空间大”的最多(59.5%),其次是“工薪福利好” (39.6%)。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大学生普遍希望能获得一份较为稳定的、工资福利较好的工作。而旅游行业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等方面与大学生的期望差距最大,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让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望而却步。因此,旅游专业大学生较高的职业期望与较低的旅游行业职业感知之间的差距是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旅游业的内在原因。
(2)从业心理基础不牢固
在“您高考时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是因为”一项的调查中(N=318),“被调剂过来的”占44.3%,“我喜欢旅游”的占31.4%,“喜欢在旅游行业工作”的占11%。可见,因调剂“被迫”就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比例最高。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旅游而选择就读旅游专业,但是旅游和从事旅游行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访谈中笔者还发现有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受韩剧等的影响,认为在酒店工作很时尚。这些学生就读后一般会经过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如果他们发现就读旅游专业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又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很容易对旅游专业和旅游业产生失望情绪,甚至会有逆反心理。可见。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大学生对从事旅游业的心理基础不太好,这为他们就业时放弃从事旅游业埋下了伏笔。
(3)职业技能准备不足
在“您觉得您对旅游行业的了解程度如何”一项的调查中(N=321),认为“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共占48.6%;而在“以您现在的条件,您觉得您能适应旅游行业的工作吗”一项的调查中(N=319),认为“完全能适应”的仅占8.5%。可见,经过三到四年的专业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技能仍缺乏自信。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不足造成的。在“您觉得目前的专业教学的主要不足”一项的调查中(多选题,N=320),认为“理论性太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和“实践机会太少,操作技能教学不足”的各占69.7%和68.1%。专业教育与行业要求脱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因职业准备不足、适应能力差而放弃从事旅游业。
(4)行业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旅游行业,与高职高专相比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访谈中发现学生大多认为旅游业是吃青春饭的,缺乏应有的职业安全感使不少大学生不愿意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发展。中小企业众多是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小旅游企业往往无力为企业员工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为了压缩培训成本,一些旅游企业希望接收的毕业生不需要经过岗位技能培训就能上岗。此外,旅游企业在人才开发上普遍存在重挖人不重培养人、重招人而不重用人的误区。因而,中小旅游企业个人发展空间小、学习培训机会少、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因素客观上降低了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关于从基层做起的调查(N=320),22.8%的学生表示“完全能接受”,69.1%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 “不太能接受”的只占6.3%。在“您是否同意服务业工作低人一等的看法”一项中(N=314),88.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2、对策分析
(1)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旅游本科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技能教学严重不足。在“您觉得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调查中(N=320),认为“很不合理”和“不合理”共占51.8%。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建议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多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此外,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偏重于理论教学和研究,也是导致学生缺乏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强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
(2)增强职业安全感,提升行业吸引力
大多数学生认为旅游业吃青春饭、不稳定。另
外,调查还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不会将在旅游业工作作为事业对待。高容的研究表明,旅游企业人才流失反映出旅游业整体吸引力有问题,旅游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给员工带来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该发挥作用,加强对旅游企业员工的保障,改变目前旅游业员工“三无”人员的现状,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感。
人才的合理、有效使用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旅游企业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旅游企业要积极搭建平台,增加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业的了解,增强他们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同时,可考虑由政府倡导设立旅游专业人才培训基金,制定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计划,建立人才共享制度,为旅游专业大学生进入和安于旅游行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3)加强职业规划的指导
在“您主要通过谁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就业情况”的调查中(多选题,N=319),选“老师”的最多(53.6%)。因而老师的指导是学生了解行业情况的主要途径。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应把帮助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活规划指导作为重点。在“您作过职业定位或职业生涯规划吗”的调查中(N=318)。“听说过,但没作过”的占73.6%,“作过”的只有22.3%。说明大学专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的指导仍较欠缺。陈健平等指出,旅游院校应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旅游就业指导,并且这项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为旅游业输送更多专业思想稳固的专业人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许多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却最终未能从事旅游业,这本身就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高等院校应做好旅游专业招生宣传工作,加强考生对旅游专业及旅游行业的认识。建议高等院校调整旅游专业招生政策,适度降低进入门槛(如适当降低分数线等),并通过增加面试等环节选拔既有行业兴趣、又比较适合从事旅游业的学生进入高校旅游专业学习,以减少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旅游业人才的流失。同时,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尤其要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尝试开展定向培养,为特定企业、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塑造行业精英,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1、旅游业人才流失可划分为第一次人才流失和第二次人才流失。旅游专业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造成的第一次人才流失应该引起学界和业界的足够重视。
2、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其对旅游行业的职业感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职业心理落差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的重要原因。
3、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稳定性、培训机会和工作环境等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普遍偏低,与职业期望的差距最大,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启示
价值观是人们在目标确立、手段选择、规则遵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职业价值观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地预测青少年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否获得工作满意感。选择职业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职业发展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s)这一术语见于上个世纪50年代苏伯尔(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尽管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文献相当多,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界定,如苏伯尔(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一种工作目的表达,是个人对于其工作赞同与尊重的渴望;[1]施瓦兹(Schwartz,1999)将职业价值观看成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2]罗斯(Ros,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这些观点都将职业价值观界定为个人的内在需求与目的。另外一种观点是将职业价值观视为工作态度的反映,如布朗(Brown,2002)[4]认为职业价值观可以反映对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是个体相信在工作角色中应该得到满足的状态;也有人将职业价值观看成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黄希庭等,1994)。[5]由此可见,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成分之一,表现出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多样性、个体体验的差异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与人的需要、目的、态度、信仰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国内外学者都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但结论并不统一,总的来说,职业价值观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结构要素的多维性。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要素,多数研究归纳为3~5个维度,说明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维度范围。从结构要素的内容来看,职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Herzberg,1959)[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只是因其过于笼统,使许多研究者对此观点的全面性持怀疑态度。尽管如此,后来的研究者多数没有跳出赫兹伯格建立的框架,只是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细分而已,这一点在早期表现得犹为明显。现按时间顺序将部分研究者对职业价值观结构要素与维度的分析列于右表。
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工具
心理学界对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多使用Likert多点量表法。目前在职业选择领域中被广泛用于问卷调查的是苏伯尔(1970)的“职业价值观调查表”(Work Values Inventory,WVI),由3个大类共15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式5点量表计分,适用于7年级以上至成人。[1]另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表”(Work Values Questionnaire,WVQ),共有24个因子,采用6点量表评估。其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有“明尼苏达重要性量表”(Minnesota Importance Questionnaire,MIQ)以及针对4至12年级的学生编制的“俄亥俄职业价值量表”(Ohio Work Values Inventory,OWVI)。我国主要采取宁维卫(1996)[6]根据苏伯尔的“职业价值观调查”制作的WVI中文版以及凌文辁[7]等人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在显示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态效度,可见制定较为科学的、标准的职业价值观测量方法是未来的研究任务之一。由于职业价值观属价值观范畴,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科学的、标准的职业价值观测量工具的同时,应考虑到本土文化的特点,尽管我国的宁维卫制作了WVI中文版,但仍难以完全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反映个体需要、能力、爱好、性格、气质等个体因素,此外,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也是造成职业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背景因素。转贴于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个体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特质、年龄、性别等方面。如已有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格与激发因素—内在价值观方面相关,而神经质性格与保健—外在价值观方面相关(弗恩汉姆,Furnham,等,1999)。[8]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个性特质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印证了霍兰德(Holland)的人职匹配理论,反映了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年龄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体现了重视职业发展阶段的重要性。职业价值观与性别关系的研究则表明了传统性别观念在职业价值观中的反映,如有研究表明,男性往往更看重社会经济地位、声望与权力,女性则更关心工作氛围、工作安全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影响因素。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性别观念在新一代群体中不断瓦解,性别差异在职业价值观中的反映已不明显。如Fiorentine(1988)[9]在一项长达15年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将地位的获得或事业的成功放在重要位置的女性在逐年急剧增加。
背景因素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背景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与职业体验等方面。如在家庭影响方面,奥图(Otto,1996)[10]的研究显示了年轻人在职业价值观、职业抱负与职业计划方面与父母之间有很高的兼容性。在教育影响方面,约翰森,兰德(Johnson,Elder,2002)[11]通过对高中毕业后8年内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轨迹的研究证实了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在许多方面都比未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优秀得多。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Lebo,Brad(1995)[12]等通过对6个国家高中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表明,相同的因素比不同的因素多。背景因素对职业价值观影响的探讨强调了在职业价值观培养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可控因素加强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研究职业价值观不仅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例如,解放后我国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演变,就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型”、70年代的“政治型”发展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型”。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与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相比,对个体的物质成就与经济利益的关心胜过对哲学与社会问题的关注(Astin等,1979,1981,1982)。[13]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研究显示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特征以及对不同时期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相关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观与人生观、职业价值观与一般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与生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Ros[3]等,1999)等方面。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因此,职业价值观是会受到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影响的,是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投射。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在职业价值观研究中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未来方向
我国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尽管时间短,研究成果不多,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国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理论建构与测量工具;对职业价值观结构因素的探讨较多,而对其应用的研究较少;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果研究过多,而对其过程研究不足等等。因此,应根据国内具体的文化、经济背景与人格特点进行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毕竟职业价值观是受这些要素影响的。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要加强本土化研究,建立本土化的职业价值观理论与测量工具。我国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从形成理论到测量工具的运用、从方法到内容,更多地借鉴了国外的一些观点。然而,职业价值观受社会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与人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讲究义理人情,施行群体观念教育,考虑“圈子效应”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职业价值观中没有反映。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特有文化背景的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如何构建我国自己的具有本土特点的职业价值观测量工具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的迫切任务。
其次,要扩大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研究机制。我国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仍以大学生为主,中学生为辅,对其他层次的青少年较少甚至基本未涉及。因此,应扩大对非大学生群体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我国的研究主要以结构要素研究与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比较研究为主,对青少年的职业满意度、职业体验、职业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用人机制的改革,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青少年正确看待职业,有效地澄清职业价值观。因此,应强化这些方面的研究,以形成研究对象全面、内容丰富的全方位的研究机制。
再次,要注重对经济转轨时期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才市场机制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对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分配已有近十年时间,然而,由于受家庭或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可能仍未从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念中摆脱过来,因此,有必要探讨在经济转轨时期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状态,从而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
参考文献:
[1]Super,D.E.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0.
[2]Schwatz S H.A theory of culture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23-47.
[3]Ros M,Schwartz S H,Surkiss S.Basic inp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4]Brown D.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satisfaction and success:A theoretical statement[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80):48-56.
[5]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6]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1996,(4):10-12.
[7]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3):342-347.
[8]Adrian Furnham,K V Petrides,Ioannis Tsaousis,Konstantinos Pappas,Debi Garrod.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ork values[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139(1):5-32.
[9]Fiorentine,F. Increasing similarity in the values and life plan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Sex Roles,1988,(18):143-158.
[10]Otto L B.Youth perspectives on parental career influence[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0,(27):111-118.
[11]Monica Kirkpatrick Johnson.Social origins,adolescent experiences,and work valu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Social Forces,2002,80(4):1307-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