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现状
时间:2023-08-12 09:05: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会税收,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为我国社会稳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受到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传统的经济体制、技术含量低、资本匮乏和企业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财会税收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并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管理的意义。第一,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国家税收制度的完善,对于中小企业财会税收中出现的避税、逃税问题,国家税收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制度以及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二,财会税收有助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财会税收管理是以企业对自身经营管理清晰了解为基础的,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清晰的反映,也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所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也应以财会税收为基础,因此,加强企业的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筹资、投资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止企业因税务问题而遭受经济损失。财会税收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所面临的潜在税务风险,以及“税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现状
2.1中小企业并未充分重视财会税收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并无专门的财会税收管理人员,对于税务问题的规划管理也仅仅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开展有效的财会税收管理。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财会税收重要性的认识层次也较低,对于企业税务筹划缺乏战略性的、整体的、长远的考虑,在进行税务筹划和管理时,仅仅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阶段出发,只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安排购销活动、选择会计方法和选择经营规模等问题进行规划,却很少涉及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经营衔接段以及企业设立之前等阶段的规划[1]。
2.2忽视财会税务风险。在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并非全部的财会税收管理都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旦税务管理出现漏洞,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笔者通过对财会税收失败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导致企业财会税收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财会税收信息不真实、企业税务管理人员主观判断不合理、财会税收管理造成的投资失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存在认识差异、企业税务管理意识较弱等等[2]。
2.3 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管理不专业。企业财会税收管理与会计、税收等多方面知识都存在直接联系,同时涉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科学。现阶段,这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一专多能”的税务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中小企业现有的财会税务管理制度通常经不起稽查和推敲,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经常被税务管理部门,因而不仅需要补缴少缴的税款,还需要缴纳罚款或滞纳金[3]。
3、中小企业财会税收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强化中小企业财会税收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
首先,树立明确的税务管理目标。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明确的财会税务管理目标,仅仅着眼于近期经济利益,而选择不交税或是少缴税,而这种行为实际上会对其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应从长期发展需要和战略目标出发,制定长期的税务管理目标,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其次,奠定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若中小企业财会税收制度不完整、不健全,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若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为基础进行企业财会税收管理,则会增强企业的税务风险。最后,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各个中小企业应熟悉税务征管的具体要求和特征,系统学习国家相关的税务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为企业财会税收管理的合理性、规范性与合法性提供保证[4]。
3.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加快税务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国家应制定实施促进税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税务师法》、《税务法》,从而明确规定出税务的法律责任、义务、权利、范围、宗旨和性质等,将业务监督、后续教育、规章制度的制定、执业范围、资格认定和资格考试等内容纳入税务管理体系之中,从而为税务市场的良好、健康运行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大对于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为现有的税务和会计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从而提高其执业能力[5]。
4总结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受到资金筹集能力、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水平滞后、经济规模较小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从财会税收方面入手,建立和实施规范、合理的财会税收制度,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楚悦.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6):106--107
[2]金永龙.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集解决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14):45--46
[3]杜学锦.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J].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1):9--10
[关键词]内控;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中小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缓解就业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建立往往不够完善,对于税务风险的防范和承受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大多中小企业通常在管理中不够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因而一旦税务风险触及税收法律,必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税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原因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分析,并为加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1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及现实意义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相比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更为隐蔽。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兼顾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系统、有效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其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声誉损害、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和机会成本的管理过程。①近年来,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重重,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利润空间缩小的现状,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是大为提高,中小企业只有通过税务风险管理才能减少税务风险,使企业损失最小化,保证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使中小企业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基于内控视角的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现有研究认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原因既有税收立法制度不完善、税收相关政策多变、税收执法不够规范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缺乏税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纳税专业水平不够等内部原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造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根源分为如下三项。
2.1中小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税务风险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管理层普遍能够意识到企业税务风险的存在,但相较于税务管理专家,甚至大企业的管理层,中小企业管理层普遍对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往往低估企业所存在的重大税务风险,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很少的中小企业管理层主张进行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而其他大部分管理者都是打算等到税务风险暴露时再通过关系人脉来解决,消极守法意识严重。因而中小企业管理层通常没有形成研究国家税收相关政策和企业税务风险的习惯,更无法在经营中对涉税事项处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缺乏主动研究国家相关税收法规政策及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动机和积极性。管理层对待税务风险的这种态度在管理中表现为对企业税务风险相对比较忽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重视对企业各部门人员税务常识的普及,更不会将税负成本的高低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中,因而在不知不觉间企业的税务风险就形成了。
2.2税务相关认识存在误区
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既然企业税款是在财务部门核算时产生的,那么税务风险必然就来自财务部门,而忽视对其他业务部门的税务管理。而实际上企业的纳税义务产生在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中,而非产生于财务部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营管理都对企业纳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企业生产是企业经营生产的核心环节,企业生产过程中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生质量方面往往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则很少有中小企业设置专门的管理制度,以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只考虑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而不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因不同生产工艺和材料构成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甚至出现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惜以提高企业税负为代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税负。又如在企业签订各类合同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有意识聘请法律人士审核合同以规避法律风险,但很少有企业有意识在合同签订前请税务人士审核合同以规避税务风险,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合同内容涉及的合同性质、交易价格和付款方式等因素都直接会对企业税负造成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增大企业税务风 险。还有在企业对各部门、各环节的绩效考核中,往往没有对税务费用因素的考核,例如对销售部门大多只考核销售量,那么销售人员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往往只考虑这一行为对销售业绩的影响,而不关注该行为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同的营销模式和促销方式的选择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税负,不当的营销模式和促销方式的选择必然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中小企业在各经营管理环节中如果忽视了税务风险,必然直接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给企业带来惨痛的教训。
2.3中小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中小企业因为成立时间短、规模小,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多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财税不分家的问题。由于对税务管理专业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组织设计中通常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岗位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只是以财务管理代替税务管理,而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通常素质较低、工作繁忙,认识不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而无法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合理评估生产、采购、销售和筹资等环节税务风险的大小,更谈不到分析、评价和管理。而事实上,税务管理要求较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经验累积,尤其是税务风险管理,只有专业的高素质人士投入相当的精力去识别、预测、评估、分析税务风险,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因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上下级和平级沟通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法确保重要信息的正确传递和及时反馈,税务风险管理相关措施和政策难以落实,税务管理难度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3加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包含税务风险管理文化的企业文化
首先要求中小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通常是企业老板)重视企业税务风险,认识到企业税务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危害性,理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对企业健康发展的意义。而在调查中也发现,经营时间较长的中小企业较经营时间较短的企业对税收风险的认识提高一些,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已经在税务问题上“吃过亏”,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已经通过经营实践认识到税务风险的危害性。只有管理层真正重视税务风险管理,才有可能在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税务管理气氛,在制定企业经营目标时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在企业日常经济管理中将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中,对涉税事项的处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要实现这样的税务管理目标,首先就是要将企业税务管理目标传达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层级,使企业全体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实现该目标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工作中严格落实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与涉税事项相关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养其形成研究国家税收相关政策和企业税务风险的习惯,同时在管理中要将税负成本的高低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中,从制度上激励其在各项工作计划执行过程中,都要考虑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3.2建立高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完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各层面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在组织设计中就要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赋予对应的权限和职责,负责整合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落实各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统筹管理各个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的涉税事宜,尤其对于合同签订过程、生产营销过程、筹资投资过程等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要特别注意防范税务风险。对于小型企业和新办企业,因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为单一,企业涉税相关事宜较少,没必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岗位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更适宜外聘税务人员担任企业税务顾问,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专项的税务风险评估并随时提供税务咨询帮助。
3.3构建中小企业信息沟通机制
为顺利开展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各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在经营中建立起迅捷高效的信息管理与沟通制度,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制度。首先,建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信息沟通制度,对企业相关的税务风险管理信息沟通内容、方式、负责部门及人员、沟通流程等都要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并依规定认真落实执行。其次,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信息反馈系统,各部门凡是在日常工作中涉及与购进、耗用、损失、销售及库存的有关日常生产经营情况,都要定时进行信息反馈,尤其与企业资产负债、重大计划和决策等相关的税务风险信息要按规定进行反馈。同时设立外部信息获取系统,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在开展业务时,要经常与客户、供应商、税务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获取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并按规定反馈。通过对内外涉税信息的及时收集掌握,才能使企业在分析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及时发现并应对税务风险,并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税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的产生。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内部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各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特点,认真分析税务风险的特性及产生的根源,才能探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切实可行的税务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应对措施,从根源上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2]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3(4):155-156.
税收优惠是税收分配活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为了保证管理意向和目标的实现,在法定的范围内,将本应缴入国家财政收入的税款,以税收减免、抵免、扣除、豁免等优惠形式,直接地让渡给纳税人,以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税收法制等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税收优惠,在实际纳税过程中,却经常采取偷逃税的方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空前发展,总体数量显著增加,获利能力明显增强。调查表明,从2001年到2004年,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跨度提高。其中,新增企业10万余家,增长了61.05%;总资产规模也上升近六成,而工业增长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均翻了一番。总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由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并没能获得足够的税收优惠。
根据笔者从成都市武侯区国税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成都市武侯区共有中小型开户企业三万多家,占该区开户企业总数的80%。该区的三万多户中小企业2000年至2007年共申请税收优惠397条。2006年至2007年有120家企业申请税收优惠,新增或仍在享受税收优惠的项目168条。从成都市武侯区内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情况来看,该区内的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比率较低。按全区三万户中小企业计算,全区申请税收优惠企业的比率为0.4%。,其中生产性外商投资申请的税收优惠57条,申请避孕药品、废旧物资回收、农业生产资料、饲料生产的低税率优惠分别为14、5、34、10条,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共12条。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各种税收负担及申请税收优惠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数量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原因分析
1、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差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一般都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瓶颈,使得企业不能有效的利用好税收优惠。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等假象。
有些企业还没有规范的帐务体系,不能每月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向税务机关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申报纳税,而只能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数据估定企业应纳税额。有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聘请财务人员建立账本,只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承担较重的税负,更无从谈及申请税收优惠。
2、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掌握国家的税收政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中间某些方拥有的信息,其他方并不拥有。税收信息不对称,就是指税务机关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和纳税人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存在差异。企业无法完全地了解国家的相关税收信息、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成本。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是具有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有着各自具体的行为目标。企业作为被征税主体,一般不会对我国复杂的税收法规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对税收法规地掌握相对较差。税务机关对于税收法规具有较强的掌握和了解,企业和税务机关对于税法和税收优惠的掌握程度上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因此就需要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法规的全面培训并且向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但税务机关作为自利主体,可以采取行政不作为行为,不向企业提供有关税收优惠信息的服务,使得企业始终不能有效掌握这些税收优惠,从而不能有效地行使这些税收优惠。
3、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不规范
我国是一个缺少法制传统的国家,习惯上把“皇粮国税”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没有充分满足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宪法》中也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没有专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案和宣言。
税收母法的缺位。我国税收法律多是国家税务总局以税收法规的形式颁布的,而没有一本系统的税收基本法。立法基本由非立法机关国家税务总局执行,就造成了税务机关自己制定的税法自己执行。
由于在税收立法行政行为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纳税人不能正常享受税收权利。一方面,国家法律没有为纳税人提供获取纳税利益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缺乏获得正常纳税权利的意识,不能有效地申请并享受税收优惠。
4、部分税收优惠申请程序过于复杂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税收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61-0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猛,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就业、科技创新方面,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己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上缴的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另外,全国约有65%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已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关注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变得刻不容缓。但目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着税负过重问题,实际税负高于名义税负。原因是目前我国企业税收征收征管制度还存着一定的缺陷,中小企业享受不到增值税抵扣或税收优惠政策,“税”在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如果中小企业不注重节税,90%的中小企业无法生存。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如何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企业的经营达到合理的节税,争取利润的最大化,受到中小企业的极大关注。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不同行业面对的税种不一样,采取的避税方式也不一样,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生产型企业、商业企业、进出口企业和服务企业等。下面就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来详细分析各自存在的税务风险。
2.1 生产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主要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
首先关于增值税,其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即企业当期申报的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售收入是企业可掌控的,进项税额是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取得的进项发票,因生产型企业是将多项原材料组织生产,制造成新的产品出售,故其增值部分相对较复杂。企业想要少缴纳增值税,一般从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做文章。关于销售额,报税销售额控制到越少,企业所需承担的增值税越少,除非出于特殊目的如上市或骗取出口退税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能少报税尽量少报税。关于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多,意味着增值部分越少,企业所需承担的增值税越少。而进项税额系供应商的销项税额,对于供应商而言,其愿意用优惠价格换取不开或少开增值税发票,能不开增值税发票最好,故实际中一般民营中小企业,其不愿意报税的大部分原因是其较难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因此一些有技术优势企业因增值空间较大而又不愿意承担较高增值税税负的企业会找第三方代开发票,若其第三方是虚开发票的公司,则其发票无法通过税务局认证,反而得不偿失。
所得税方面企业若能将报税收入降低,基本能实现将盈利状态调整为亏损或微利,则可不缴或少缴纳所得税。
故生产型企业一般会存在漏报收入、代开发票的税务风险,此类情况属于高风险的税务风险。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是无法造假的,销售规模与场地面积和员工人数正相关关系,税务机关有相应的行业比对数据,较容易通过现场大概了解企业的销售规模。另购买进项发票较容易出现买到虚假发票,这样不仅要全额补税,还面临巨额罚款,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基本无法承担。
2.2 商业企业
商业企业,指的是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业务相对简单,只是商品的买和卖的过程。其涉及到的主要也是增值税和所得税,部分因商品性质或涉及到消费税。
商业企业一般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即“傍大款”,或者作为较知名产品的商,或者给大型商超供应各类产品。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增值税销项票和进项票是不匹配的。若其上游为知名品牌企业,则其进项票是充足的,其客户要求全开票的几率较小,则其较容易少报税,但主管税务部门较容易通过其进项票来反推其销售规模。若其下游为大型商超,则收入基本要足额开票,而其供应商会以让利的形式不开具增值税发票,此类企业销项较难匹配,意味着其要承担较高比例的增值税税负,企业会考虑从其他途径来匹配进项票,或采取其他方式来增加销售中的现金交易。
商业企业一般利润空间较低,且本身销售中会存在较多的现金交易,故所得税方面相对较好调配。
2.3 进出口企业
以深圳为例,深圳属于外向型经济,2013年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达到5373.59亿美元、3057.18亿美元和2316.41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进出口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中小企业或多或少会有进出口业务,进出口涉及到免税和出口退税,毗邻自由贸易港香港,进出口企业涉及到的税务风险程度更高。
许多核心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深圳许多中小企业会通过在香港设公司采购,然后通过其他非正常渠道回到深圳组织生产。许多出口企业会通过关联企业来避税或者骗税,公司实际控制人在香港设立公司,以香港公司名义接单。若出口产品无退税或退税率低,则与香港公司以较低价格报关出口,超出出口单价部分滞留在香港,再以地下钱庄等方式回流到内地企业,内地企业报税销售收入远低于实际销售收入,进而实现少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若出口产品退税率较高,则与香港公司以较高价格报关出口,来获取较高的出口退税。
2.4 服务型企业
服务型企业主要集中在物流企业,故本文服务型企业中的税务风险主要针对物流企业来阐述。物流企业主要从事服务和运输、仓储等业务,同时涉及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广东省从2012年11月开始推行“营改增”,物流行业已由原来的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物流企业因实际经营中涉及到的如司机工资、过路费和油费等现金支出较多,同时此次营改增未将占其运营成本三成左右的过路费纳入可抵扣项,则其更有少报收入以少缴税的驱动。该类企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三方面。部分未改增值税的业务收入仍要缴纳营业税,而营业税是基于营业额来征收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则存在和生产类企业一样的税务风险,结果就是少报收入,少报税。
三、中小企业存在税务风险原因分析
3.1 企业税负过重
对于中国宏观税务的度量有以下几个口径:一是预算内税收占GDP的比重,2012年中国预算内税收收入超过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9.3%;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12年财政收入接近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3.1%;三是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2012年政府总收入为14.5万亿元,约占GDP的28%。虽然整体宏观税负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并不算高,但和与地域和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比较,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则明显偏高。如此之高的税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不能承受之重。
3.2 缺乏正确的纳税意识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税法不了解,主观隐瞒收入,同时对财务人员不重视或不信任,也不愿意借助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优化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使得对税务管理的工作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较多税务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3 不规范的市场环境
单个企业不可能独立开展业务,必然会和供应商、客户上下游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往来,形成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中的涉税事项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风险的大小,虚开发票、不开发票和代开发票,这些不规范的发票行为会直接助长并连带其他企业的税务风险。四、如何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4.1 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发展意识
目前某些地方政府仍采取放水养鱼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纳税情况,税务主管部门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不了解税务风险的严重性。税务风险是因企业的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的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如果已存在的税务风险不能减少或消除,企业的税务的风险意识得不到发展,企业的发展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故企业只有做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避税,树立牢固的税务风险意识和发展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对外形象,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4.2 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水平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偏弱,很多企业甚至无专职的财务人员和税务专员,对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工作完全不重视。对于此类情况,建议从企业基本制度规范着手,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机制,设立专门的税务专员,正确计算、申报和缴纳税款,加强与税务专管员的沟通和协调,主动学习和及时了解税务相关知识和国家税收政策动向,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水平,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4.3 利用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免税、财政资助、补贴等各种方式体现,但各种补贴在申请资料中均注明需要企业提供近两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和过去两年的纳税证明,企业能否申请到补贴均与企业的纳税情况息息相关。而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的宣传力度有限,中小企业对政府政策不太关心,存在着认为拿政府补贴政策既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毫无结果的认识误区。因此我们可通过积极向企业宣传政府的扶持政策,让企业尽可能照章纳税,然后通过获得政府补贴来减低税负以减少税务风险。
4.3.1 免税和减税政策
一些发达地区新设高新技术企业有“两免三减”税收优惠政策,而本身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执行15%的所得税税率。因此建议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重视产品和技术研发,积极申请为高新技术企业。
另外,双软件企业享受增值税超过3%即征即退优惠政策,主营产品中包含软件的企业可申请为双软件企业或者新成立@双软件企业,将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分开销售,并独立报税,则可实现增值税的节税。
出口型企业则可详细了解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型企业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属于政府鼓励出口产品,如许多电子产品能享受17%退税率,企业可通过熟悉免抵退税政策和流程来实现已承担增值税的全额退还。
4.3.2 财政资助政策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从财政资金引导、落实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和税费减免、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帮扶中小微企业,其中涉及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的内容有24项,主要包括: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多管齐下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减免征税的又提出一些新的优惠政策。包括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等。
六、结束语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目标,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的发展壮大,盈利创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认识当前客观环境中存在的税务风险,以此针对性的防范风险,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提升财税管理水平,关注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动向,利用专业知识和政策指引依法合理避税,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鞠岗.基于民营中小企业税负情况的调研[J].税收与税务,2012(22):31-33.
[2]晓舟.解析中小企业“税负之痛”―税收之痛[J].西部大开发,2011(1)38-41.
[关键词]中小企业 税收政策 增值税 所得税
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弱势,就必须要政府给予税收政策扶持。中国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先后出台了诸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1.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这种转型有利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一是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新的增值税规定固定资产可以当期抵扣进项税额,这会大大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将原来6%、4%两档税率统一降为3%;三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新增值税规定,销售货物月销售额3000元~10000元的,应税劳务为月销售额2000元~6000元,低于这个标准的小企业可以免征增值税。
2.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我国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所得税法。新的所得税法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大的优惠,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将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改变了内外资企业区别征税的状况;二是统一各项支出的扣除标准,对企业人员工资提高了税前扣除限额;三是提高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等,大大地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三是提供了“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3.营业税相关优惠政策。在提高起征点方面,个人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为1000元~5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为100元。在税收优惠方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新中小企业,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可以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面,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而言,营改增后税率从营业税的5%调整到增值税的3%。这也将大大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增值税税制存在缺陷。一是目前增值税只允许增值税纳税人扣除购进与生产和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无法将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纳入到此项优惠之中。二是增值税法将增值税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并且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三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具有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导致很多一般纳税人不愿意与小规模纳税人交易,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税收减负。
2.企业所得税税制存在缺陷。虽然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还是偏高的。尤其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10%~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的税负还是比较重。这样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另外,我国所得税税率也没有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地区差异以及行业差异。
3.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健全。一是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单一。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率优惠和减免税两种,方式还比较单一,不太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中小企业。二是享受税收优惠的认定条件比较高,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最终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三是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国税与地税的分设增加了中小企业纳税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税款征收方式也给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同的税收负担。
4.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纳税服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新征管法,还缺乏专门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权益还缺乏有效的保障。二是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错误认识。在实际中,税务机关往往会在思想上假定中小企业会偷税、漏税,从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三是纳税服务内容不足。现有的纳税服务还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对策
1.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税制体系。一是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调整和完善中小企业增值税税制,包括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中小企业实施定率和定额纳税等。还要,同等对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促进两者税负的公平。三是要从准予税前列支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缩短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完善所得税税制。
2.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一是要完善中小企业直接税收优惠政策,即直接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或者提高中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鼓励和扶持创办中小企业。二是要完善中小企业间接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免征所得税,还比如允许中小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再比如鼓励中小企业将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等,减轻中小企业税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健全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制度。一是要消除中小企业税收歧视政策,以发展的眼光给中小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要改革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模式,要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要改变国税和地税两个税务部门的存在,减少多头管理中小企业税收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促进税法真正落到实处。
4.完善中小企业纳税服务体系。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理念。税务机关要将中小企业纳税人作为“客户”,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要加大纳税服务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力度。税务部门需要加强与银行、工商等部门的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更好地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三是要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税务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 纳税筹划 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拥有更多的机遇,而且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生存压力。企业要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量减少成本扩大收益,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纳税金额是成本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如何纳税更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即纳税筹划问题。因此,随着与国际经济逐渐接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纳税筹划往往是一个难题,他们不知道如何通过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实,纳税筹划如一层窗户纸,捅开了便能够应用自如。
一、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文献综述
纳税筹划是一门涉及税法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现代边缘学科。纳税筹划一词在西方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已发展融合成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关的论著和文章也比比皆是。
美国南加州W・B・梅格斯博士在与别人合著的、已发行多版的《会计学》中说道:“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纳税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纳税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纳税筹划。”
可见,西方国家对纳税筹划的研究起步较早,纳税筹划理论已相当成熟,并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并且,近年来,随着税收的国际化,西方国家对纳税筹划的研究已从本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国际纳税筹划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而在我国,尽管目前有关纳税筹划的专著已不少见,但整体上系统地对纳税筹划的理论和务实的探讨还比较缺乏,纳税筹划的市场化程度也较低,还没有形成健康良性的运行机制。因此,总的说来,我国纳税筹
划从理论到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
二、中小企业及纳税筹划的涵义
1.中小企业的界定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针对大企业而言的,但究竟什么是中小企业,以怎样的标准来划分,则是一件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事情。以下是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2003年3月,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出台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本规定适用于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标准以外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另行制定。以工业为例,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纳税筹划的概念
对“纳税筹划”概念的定义,目前尚难以从词典和教科书中找出很权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中加以概括。
纳税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筹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一系列谋划活动。广义的纳税筹划包括避税、节税、税负转嫁等活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地域性、时间性、专业性。
三、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同时,依法进行纳税筹划也是其应享有的权利。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又如何呢?为了弄清此类问题,下面是我对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做的总结。
1.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
纳税筹划采取的是合法或非违法的手段,它与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理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任何违反法律规定,故意不纳、少纳或推迟缴纳税款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必将受到处罚。
2.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风险比较大
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税收政策不稳定导致的风险。频繁变化的税收政策在给纳税人提供纳税筹划空间的同时,也给其带来风险。二是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的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发生。三是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导致的风险。此外,国家发现税收政策的漏洞时,有权适时做出调整。
3.税法、准则未得到严格执行
中小企业天生底子薄,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偷税、漏税成了部分中小企业求生的一个重要手段。部分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导致一部分企业认为偷、逃税款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同时,少数税务机关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税务执法人员拥有过大的税收执法裁量权,导致部分税务执法人员与纳税人之间协调的余地很大。
四、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企业有关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提高企业人员特别是管理者、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外出学习、自己培训等形式提高这些人员的素质,使企业的有关人员消除对纳税筹划认识上的误区,不要把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要使他们充分掌握税收方面的相关知识,以便进行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
2.中小企业应该熟悉纳税筹划的方法及如何运用
2.1充分利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都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税率优惠。为照顾中小型、低利润的企业,国家确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即: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中小企业只要充分利用此项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纳税负担,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2.1.2起征点优惠。我国税法规定对个体户每月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达不到规定起征点的,可免于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因此经营规模较小(收入额在起征点上下)的纳税人可以尽可能通过合法形式使其收入额在起征点以下,以便达到避税的目的。
2.2中小企业可以从企业组织形式入手,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不一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享受不一样的税收待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税收负担的组织形式。
2.3中小企业招收企业员工的纳税筹划
我国现阶段对失业人员创立的中小企业和当年吸纳失业人员达到国家比例的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征、免征所得税,实行税收优惠。
3.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风险的防范
3.1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立足于事先防范。进行税收筹划的中小企业首先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的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随时随地注意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
3.2中小企业要从一开始就规范运作,要有纳税观念。这样既能尽早地进行纳税筹划,也能避免不规范运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因为随着国家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企业为不规范的纳税行为付出的成本将会越来越大。
4.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视企业税收筹划环境
税收筹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部门配合的结果。要因时、因势、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税收筹划措施,并加以系统化,这样才有效果。否则,零散地使用税收筹划个别措施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会顾此失彼,增加税收筹划成本。要切实保证税收筹划的适应性、综合性。
参 考 文 献
[1]张菡.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
[2]林立清.黄光阳.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05(8).
[3]王登梅.浅谈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3)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税法[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现代化 阳江市
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换期,国内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社会竞争逐渐加剧,同时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导致中小企业经营难度不断增加、盈利能力逐渐下降。根据赛迪智库对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分析,中小企业经济活跃度呈现降低趋势,中小企业增长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此先后出台过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企业[2007]279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等。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经济层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了外部因素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更需要自身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中财务水平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逐渐重视品牌建设、产品技术、渠道建设等,很多具备国内外技术专利的中小企业有意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些品牌意识较强的企业希望树立中国名牌商标甚至世界名牌商标,一些经济规模扩大的企业希望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些无不与企业良好的财务系统有关联。中小企业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商标时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财务指标,在企业经济规模扩大时更加需要良好的财务系统作为支撑,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预见或忽视财务系统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未来发展。
一、阳江市中小企业的特点
阳江市是广东省西部沿海的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五金刀剪文化,是全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和出口基地,同时阳江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资源。阳江市民营经济高度发达,2014年阳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168.55亿元,其全市民营企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预计达70%左右,近年来阳江市民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5%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阳江市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其中中小企业又是阳江市民营经济的主体。阳江市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阳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依附于大企业而发展的中小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有利于各类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各自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遵循市场引导的中小企业,其市场敏锐度较高,主要以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为主,企业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单个企业的资金规模有限,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品牌意识不强,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企业以家族管理为主,投资决策具有随意性,缺乏有效的内部监控和制约。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创业型企业为主,具有巨大科技前景或市场发展前途,依靠知识、设备、技术、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发展风险。目前阳江市的中小企业主要是第二类企业,以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为主,行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而一些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民营企业占的比重很小,其主要特点是经济规模普遍偏小、工艺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制造业偏向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人才素质不高、组织管理水平欠缺等。
二、阳江市中小企业财务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阳江市四十多家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选取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等与财务现代化紧密关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企业财务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综合判断得出以下结论。
(一)一些单位负责人不重视财务活动
国家财经法律制度规定所有企业必须依法建账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会计功能主要是为纳税服务。由于税务系统自动化管控比较严格,如果没有及时足额纳税则会给企业直接带来税务处罚后果,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负责人十分重视日常纳税工作,而是否及时编制报表或编制质量较好的报表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如何等由于不会直接带来相应后果,所以一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财务管理不重要。
(二)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基本采用手工核算方式,工作效率较低,而通过财税中介机构记账的全部采用会计信息化核算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目前会计信息化成本动则三五万元,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经济负担,同时中小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会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从事琐碎杂乱的其他工作,再加上自身会计核算能力较低,导致会计人员工作忙、压力大,基本没时间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会计核算质量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数量平均为二至三人,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基本处于大专层次水平甚至以下,平时工作主要是整理会计单据、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会计核算存在许多错漏,甚至一些企业连基本建账都不存在,仅仅是每月完成税法强制的纳税申报而已,工商、税务等国家强制规定任务正成为会计人员的核心工作内容。由于工作重心的偏移,导致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不是太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核算质量下降。
(四)企业常规财务管理水平落后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投资者(一般也是老板)往往直接控制资金的各项活动,对财务预算、决策、控制和评价全过程都直接参与甚至包办。这些情况的产生当然有现实原因,但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是企业基本没有财务分析活动。中小企业完成基本会计核算工作,但很少从事后续的财务分析活动,没有提升会计价值。二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融资困难,更多依靠自身投入和民间借贷来完成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三是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特别是有关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企业资金大权一般直接由投资者(老板)控制,从资金来源到资金运用这样的财务预算完全掌握在老板手中。而老板大多数对财务知识不甚精通,对资金占用调节理解不深,主要凭自己的经验或主观判断,结果往往出现存货积压、过度赊销等,造成资金紧张。同时中小企业受自身经营体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财务控制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包括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现金管理失控、实物资产控制薄弱、成本管理水平低、财务风险控制不严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发生经济损失。
(五)企业欠缺财务管理创新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为适应发展要求,中小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步摒弃“低成本、低价格、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营造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市场转移、产业转移等多种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同时网络经济日渐蓬勃,很多中小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加快发展,采用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微信营销等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然而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方式还局限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与业务发展不协调、与知识经济脱节、不适应网络经济等诸多问题。
三、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现代化水平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财税中介机构
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自行购买,并且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但是相应增加了软硬件和人员的配备费用,而财税中介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较大优势。第一,财税中介机构专业性较强,基本采用会计信息化方式,会计核算水平较高,从而降低了企业会计风险和税务风险。第二,财税中介机构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财税咨询公司等除提供记账服务外,还有更加广泛的财税咨询服务,例如审计、税务筹划、资产评估等。第三,财税中介机构会计核算的成本相对较低,往往只是企业自行处理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建议政府采取措施支持财税中介机构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改变服务模式,可以主动推荐优质中介机构或编制中介机构手册面向企业服务。其次,政府部门设法提高财税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多给予一些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指导,支持政府部门、高校、学会与中介机构合作。最后,政府部门对财税中介机构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例如在财务软件、税务软件等方面进行财税支持,通过以点带面扩大中小企业受益面。
(二)政府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财务的引导和服务
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企业的财税措施,例如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更符合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需要,而且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和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阳江市早在2011年挂牌成立阳江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指导工作,并从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多年来阳江市坚持开展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招工、融资、用地等难题。除解决传统难题外,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指导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可以建立财税专业服务中心,加大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免费课堂、企业内训等多种形式开展财税支持服务,内容涵盖会计、财务、税务、经济、金融、外贸等多方面。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企业财务水平的提高关键还是需要财务管理人才水平的提升,企业需要更多既懂会计又懂财务的人员,需要大力培养更多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在学校层面加大财务实用人才的培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革传统财务管理教学内容,重点培养一些与中小企业实际财务工作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传统财务管理教育重会计轻财务,重决策而轻预测、预算、控制、评价,教学内容比较落后,缺乏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实际需要的内容素材。建议学校和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政府、行业大力支持,最终达到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多赢结果。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改变会计人员的狭隘思维,扩大财务视野,更新财务观念,真正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企业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聘请企业财务专家开展培训或讲座活动,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财税咨询服务,以生动实用的内容吸引企业财务人员主动参加后续学习。
(四)中小企业自身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转型升级要求,财务管理问题亟须在以下几方面提高:一是加强财务分析,促使财务分析作用的发挥,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降低财务风险。财务分析要与经济业务密切联系,传统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与业务人员无法沟通,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不明确,大大增加了资金投资和使用的风险,应从业务上发现提炼财务价值。二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的财务预算体系,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确定销售目标是企业财务预算的起点,由此展开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循环,随后编制适当的生产计划,然后进入采购资金预算、生产资金预算到销售资金回笼预算,环环相扣,同时月份、季度、年度预算,资金筹措方式、渠道到结构需要进行全盘规划,预算决策、执行、监督及评价需要步步推进,从而为企业现金流平衡提供有力保证。另外针对财务预算执行不确定性,要求财务部门加强预见性,制定应急预案。三是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财务控制主要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从销管理、资金筹集使用及分配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保证,通过授权批准、会计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等控制手段规范财务行为,依法理财。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树立企业品牌、扩大销售渠道、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获得国家有关财政补贴等,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健全会计核算,使企业不仅满足国家相关规定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需要。
(五)与时俱进推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谋求发展新模式,产生了一些新情况。一是知识资本的合理配置逐渐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资本由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两部分组成。知识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正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未来的财务管理将逐渐衍变为知识化管理,企业科技水平、组织管理、人才素质等知识含量将是决定财务管理是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使传统的财务管理进入新型的网络财务时代。以互联网、内部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经济活动,不仅使交易、决策可即时完成,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也实现了财务与企业经济业务的协同运行,可以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中小企业未来不仅需要重视传统实物资产投资,也要逐渐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中小企业服务市场扩至世界,企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面对更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将逐渐走向国际市场,面临更多机会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时各种风险更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要与时俱进,要学会在更加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运用新型财务管理工具。
财务现代化是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企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中小企业需要从长计议,做好长期规划,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查漏补缺,适时建立与企业发展同步的财务支撑体系,真正发挥财务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作用。X
参考文献:
1.卞红梅.发挥财务功能构筑中小企业资金链“防火墙”[J].财经界,2014,(14).
2.刘睿智.国内企业基因模型构建研究: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鞠冉,杨鹭.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J].改革与战略,2014,(5).
4.刘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2).
5.李红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