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经济环境

农业经济环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2 09:05: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经济环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经济环境

篇(1)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当下农业经济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一系列探索,并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引用相关科学技术、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等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求现代化农业经济朝着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进行发展。相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建设。但是,当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下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

1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

1.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不适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依旧是承包责任体系,由于这种体系缺少接耐、创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并不结实。以往的农业经济体系无法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分散,特别是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低碳农业经济,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这就造成了部分群众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认可和支持。

1.2农业经济生产理念过于落后因为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的知识普及性比较差,获取相关信息也不够及时,导致目前在农村里许多人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足,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当得知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时,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事实,由此产生了抵抗心理。

1.3缺少科学技术的辅助在当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缺少科学技术有效的辅助,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对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生产的科学含量,这样才有利于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

2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措施

2.1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在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后,发现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农村顺利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并不了解,以及生产理念过于落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低碳农业方面的宣传,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安排专业的团队到当地农村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也可以把当地农村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低碳农业理念,促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农村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在承包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生产制度,促使低碳农业经济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根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农业经济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提到要节约水电、合理地用药施肥以及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等内容。首先,在农业生产环节里,应该选择效果较好的肥料和农药,并且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运用,根据低碳农业的要求调节农业化肥的使用结构,在保证杀虫和育肥功能的前提,尽可能地降低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在化肥方面应该大力地推广农家肥、有机化肥以及复合肥等,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在农药方面政府应该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可以使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或者通过选择抗病植株等手段来降低对农药的使用,合理地满足低碳农业有机发展和绿色的要求;最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节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目前,人们研发的“养殖-沼气-种植”这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运用和废物的回收,满足了低碳农业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我国各个地区大力地进行推广。

2.3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相关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多个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针对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政府可以鼓励发展融资,通过相关途径为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以及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这几个方面出发,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铁.低碳经济视阈下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

[3]匡跃辉.论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J].消费经济,2010(05).

[4]朱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与中部六省对比评价[J].市场研究,2012(10).

篇(2)

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人口数量多,土地数量却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严重,那么为了缓解这些现状,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并且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有效回收期间所产生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优化整个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明显优势,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于自然以及环境的发展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不但会加剧环境恶化,同时还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这些问题,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地进行完善和改革,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和谐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发展模式分析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复合型人工生态结构,它使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科学系统。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基塘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循环系统,也是在农村比较容易实现的循环发展模式之一。由于农村具有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资源和淡水生态系统资源,因此,基塘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具有深厚的实行基础,能够在农村中得到有效实行,并保证整体效果达到实际需要,同时达到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

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策略

3.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在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其优越性以及重要性宣传力度,使农民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更加了解农业循环经济所带来的好处,能够将传统的掠夺式经济与目前的和谐式经济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模式的顺利转变。

3.2强化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是保障农业循环经济有效发展的关键,并且农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联系,政府首先要重视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并且给予充分的经济支持,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并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以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促进我国绿色环保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强调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深化群众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保障农业生态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支持,另外,还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这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3.4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力度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效果,随着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有更多的要求,因此,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必然之举,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奠定农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4结语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分配理论;产业模式;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107-06

揭示并研究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对于制定新时期(2007―2020年)的农业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多采用生产函数法。较为重要的研究有朱希刚等较早地定量研究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他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了中国在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五”至“九五”)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分别为:19.92%、负值、2.29%、16.36%、26.28%、34.84%、27.66%、34.28%和45.16%。[1]林毅夫等则认为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在他的分析模型中,将土地、劳动、资本、化学肥料作为农业常规投入变量,同时建立其他6个非农业常规投入变量(转变为家庭责任制(HRS)的生产队百分比,市场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MP),超购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GP),非谷物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NGCA),复种指数(MCI),时间趋势(T))用以估计农业制度变迁、价格调整、市场改革和技术变迁的影响。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制度因素是1978―1984年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的结论。[2]刘艳等选取了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和农业化肥施用量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又以耕地面积即土地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而以劳动力投入的影响较为明显,机械总动力影响较为微弱,其它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3]杨振宁等设计了8个变量,分为4组来分别代表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这4个影响因素。通过对1985―2004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建议,认为国家在制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上。[4]陈卫平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 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 48% ,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5]乔榛等在土地、劳动力、化肥和机械投入等因素外引入了制度因素变量,用实行的生产队占全国总生产队的比重、农业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比例、农业税与农业产出的比例关系、财政涉农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来代表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通过对1978―2004年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突出贡献,并提出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6]。方鸣则认为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劳动投入、物质费用投入以及土地三个方面。在考虑劳动要素投入时,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给劳动力人数加权,作为反映劳动要素投入的指标。通过对全国、东部及中西部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非仅仅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更应重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7]

应当指出,上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林毅夫等认为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乔榛等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等等,都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定论,也没有公认的成果。并且,很多研究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所使用的生产函数法等方法也不够新颖,因而还需要在新的理论方法指导下进行新的开拓性研究。

一、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型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认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固定资本(固定资本存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知识(包括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科技新知识等)以及制度因素外,经济环境外部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性因素对农业经济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自然环境恢复、治理和污染防治的成本增加等环境压力成本,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社会因素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本,还包括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落后区域成熟人才向先进区域流动(由此造成落后区域的人力资本流失),落后区域远离市场中心地,以及先进区域与落后区域的政策环境的变化等等。[7]

(二)经济发展核算的分配理论模型

从分配角度来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值)可以分解为劳动报酬(广义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社会保障、相关税收等)、资本收益(广义的资本收益包括折旧、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利息、相关税收等)、用于提高扩大再生产及创新能力的“公积金”等。这可以表述为:

农业生产总值=劳动报酬+资本收益+用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部分+其他 (1)

这里的“用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部分”(cSD/K+dSH/L)类似于股份公司账户中的“公积金”,是独立于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之外的“剩余项”的主要部分,是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生产能力)的源泉。这样,把(1)写成定量形式就是:

在式(2)中,α、β、γ、δ、a、b、c、d是参数,他们由制度和环境外部性决定;aLαHβSγDδ代表劳动报酬,bK代表资本收益,cSD/K+dSH/L代表创新能力,u代表“其它剩余项”。

按照上述模型,可以通过求全微分的方法建立起经济发展模型,确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人力资本、科技投入、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制度因素及经济环境外部性的关系,从而把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从生产要素的观点看,固定资产存量K和固定资产投资D是两个固定资本要素,而人力资本H和科技新知识S是两个知识要素。

在式(3)中,y是Y(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经济增长率),k是K(固定资本存量)的变化率,d是D(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s是S(科技投入)的变化率。h是H(人力资本)的变化率,l是L(劳动力)的变化率,q是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经济环境外部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式(3)中的各参数α、β、γ、δ、a、b、c需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确定,而制度创新贡献率的测算则需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环境外部性影响率”则是“去除各种因素后的剩余”,采用余值法来测算。[7]

(三)劳动报酬模型

以劳动力(就业人数、劳动小时)L乘以人力资本H(人均受教育年限乘以劳动力人数)的对数logHL,固定资产投资D乘以科技投入S再除以劳动力L后的对数logSD/L为自变量,以劳动报酬B的对数logB为因变量,对中国农业1978―2004年的数据(详见表1)对数化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便可以建立起劳动报酬函数模型(即模型2中右边的第一项)。

数据来源:增加值(当年价,亿元)、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当年价,亿元)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科研机构总经费(当年价,亿元)来自申红芳等“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6);人均受教育年限(年)来自张藕香“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65 期) 2006 年第4 期),劳动报酬占增加值比例来自《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年鉴》;固定资本存量/农业增加值来自Jrg Scheibe的“THE CHINESE OUTPUT GAP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1978-2002”。

以产出Y减去劳动报酬B为因变量,以固定资本存量K、创新能力SD/K,知识SH/L为自变量,对中国农业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Y-B的函数模型(模型5),这一函数模型称为“剩余值模型”。这一模型通过了各种计量经济学检验,详见表5、表6和表7。

模型(6)中各变量的含义是:Y为农业产出(增加值);L为劳动力(就业人数、劳动小时);H为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乘以劳动力人数);D为固定资产投资;K为固定资本存量;S为农业科技投入,结果见表8。

二、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与产业模式选择

表8是利用综合模型(6)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的结果。从表8可以看出,1978―2004年平均每年人力资本的增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31.5%,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的贡献率都达到了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1%,制度创新的贡献率为10%;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率为6%,而环境外部性的影响率为-3.5%。

(一)常规投入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贡献的分析

将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这三项因素看作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常规投入因素。通过分析,劳动力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仅为6%,说明中国农业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已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开始转变。固定资本存量与投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总和为33%,说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依靠资本投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资本投入已有较大增长,但由于中国农业处于弱势现状,合理增加并有效利用资本投入依旧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农业产业模式选择的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5%和22%。而这三方面恰恰决定或者影响着中国农业产业的模式选择。这三者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高达64.5%。下面对这三个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并同时从这三方面分析农业产业模式选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制度创新中可持续发展观的地位

制度创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0%,农业制度创新具体体现在农业体制改革,农产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选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业税费制度改革,农业政策、农业投入的调整等方面。其中,农业产业化选择方面,建立在循环经济理论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选择的最佳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选择。

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度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来自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林毅夫等对1978―1984年中国的农业增长进行的分析中,认为代表制度变革的各变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8.6%,其中仅农业体制由生产队转变为家庭责任制一项的贡献率就高达46.89%。但林毅夫等认为,家庭责任制转变所带来的经济一次突发性增长已于1984年左右释放完毕。

因此,我们认为1984年以后制度创新的贡献主要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等诱致性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从1985年底开始,以放开农产品价格和政府管制为标志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开始进行。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开始逐步地建立与完善起来,并且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数量的增长到提高质量和数量并重、由产加销相对松散到产加销有机结合并逐步形成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共同体、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到2004年,中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0万个,带动7 000多万农户,每户年均增收1 000多元。在市场化走到现在的时候,制度因素中最重要的起最关键作用的则是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求发展农村经济要保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纯粹的经济效益提高转变为包括生态效益在内的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从单纯“量”的要求转变到以“质”为前提的量的增长。

2.承载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人力资本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通过美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今后促进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能只靠土地、劳动力数量、资本的增加,而是要靠人们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产品流通改革的深化和农产品市场国际国内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将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一起成为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

通过我们的测算,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31.5%,可见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农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力资本是科技进步在农业中应用的载体,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具有文化科技水平的人,因此,本文作者认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31.5%中,实际是包含了大量科技发展成果即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比较突出的表现为部分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知识以及经营理念的生产者选择了体现农业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比以往化肥农业及传统农业运营条件下高出数倍的经济效益,同时极大保护农业耕地资源并突出实现了农业生态效益,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进步是生态农业产业化选择的必然

科技进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为21.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21.9%)与朱希刚等的研究结果相比明显偏小。这是由于朱希刚等的研究采用余值法,认为除了物资、劳动力、土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外,其余的农业经济发展部分均由科技进步引起;而我们的研究综合考虑了劳动力、固定资本、投资、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劳动力、固定资本等常规增长因素以外的部分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而有测算表明,在美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中,科技进步率所占的比率已达到81%左右,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就已达96%。经笔者文献研究,美国和以色列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之所以相对极高,正是因为他们早以采取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运营模式,采取农业高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摆脱了传统石油农业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状况,不再需要以高化肥投入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高产量(这种情况下,高产量并不一定代表高效益),这样既减少农业的投入又获得了高效益,并且保证了农业产品的安全。

三、结 论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农业高效、高质增长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保持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这三项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常规投入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增长,其关键因素就是必须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而其采取的具体途径就是加快推行生态化农业并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农业高效、高质增长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朱希刚.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艳,陈顺长,陈彦.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界(下半月),2006,(10).

[4] 杨振宁,朱镇斌.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J].统计教育,2006,(10).

[5] 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6] 方鸣.影响中国农业产出绩效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8).

[7] 姜照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对十五个国家的测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

[8] 马建平,孟燕红.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后的农业安全与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1).

[9] Wen, G. Z. 1993.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3)1-41.

[10] McMillan, J. J. Walley,L. Zhu. 1989.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7(1989):781-807.

篇(4)

 

一、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还未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农经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同样面临着市场化与国家化的多重挑战,发展农业经济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在“三农”问题之间互相交错并非常复杂。

 

1.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农业经济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但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之间不相适应,从而也为加速发展中的农业社会不相适应,造成这种不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让很多经济管理活动缺乏执行力,在管理机制上同样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在相互之间的利益协调上表现显著,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2.管理模式落后。伴随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很多事物都将得到完善革新,所以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眼下农业经济管理的落后思维模式已不能顺应当前的潮流,究其原因是他们管理思维模式被过去计划经济模式所束缚,陈旧思维陈旧观念,从而造成了农业经济管理的约束条件过于严格的情况发生。

 

二、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作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农业经济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同样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发展顺畅,农民收入将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将直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挂钩,同时农业生活改善提供,也能有效促进国家的繁荣稳定。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很低,我们亟需坚持实行体制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模式,其是发展经济水平的必由之路。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减少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广泛使用遥感卫星技术,为了加大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农业高校、农科研所将身先士卒,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且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养力度,使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三、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举措

 

1.建立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首要是发展经济,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并以合理的规划为基础,将管理体制作为保障。建立起和市场经济适用的系统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创新、加快农业经济体系和制度的改革。坚持做到以下三方面,其一要改变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研究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进而加快农业经济朝良性增长方式转变。其二利用精深加工转变农业生产品的方式,开拓销售市场,并努力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积极开拓农产品链条。其三以安全农业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农民自我能力提高为基础,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和农业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

 

2.改变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之前农业管理是追求扩大产量的思维模式,早已跟经济发展不适应,实施不恰当的农业发展策略,所面临的就是落后的思维模式,并且随着社会更加重视环保,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理念、思维模式,将不能一味关注增产扩销,而要关注、重视环境,更要关注农业生产品的健康和安全。

 

3.坚持走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要从国家农业的高度来研究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新时期主要的任务将是怎么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试想如果国家农业与农业生产力未能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将落空,眼下只有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让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才可能大幅提高,只有保证了农民收入增加,才能促使社会的繁荣稳定。

 

4.强化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培训。导致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出现较多问题,主要在于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亦或管理技能的缺乏、后期更新不及时等,因此应强化对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业经济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及时更新现有管理模式,更要实现管理方式的更新换代,并在组织培训上上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专门培训,也可向其他单位管理部门学习的方式,认清当前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等。

 

四、总结

 

改革开放进入到新时期,要把农业经济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他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伴随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速与国家接轨,在新时期让农业经济管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现代化农业建设进展,让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具有前瞻性与适应性,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货币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15-1

1 货币与农业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1)货币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这里论述货币与总需求的关系是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层次上来把握的,因为从这一高度可以清楚看到货币在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有六个环节是层层相扣的,其中社会总需求联系着社会消费,而货币的供求又决定了社会总需求。

(2)货币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阐述了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或社会总供给的“酶”的作用。货币是通过作用于农业经济运行中的实体变量如利率、储蓄、投资、消费等等达到影响社会生产的。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作用的过程,即是货币如何使社会实际总供给无限接近社会潜在总供给的过程。

第一阶段,由于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此时货币投入能扩大 投资,增加生产,这时货币的边际产出效率是递增的。

第二阶段,当货币投入达到一定数量后,即使不增加货币也能扩大产出。

第三阶段,货币继续投入时,由于闲置资源的减少,此时货币的边际产出率开始递减,但其总产出还是递增的。

第四阶段,当闲置资源利用“干净”以后,再增加货币,此时货币边际产出率为零,其对农业经济产出不起作用。

第五阶段,货币的边际产出率为负数,此时,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起负作用。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的作用是通过使社会实际总供给无限接近社会潜在总供给实现的,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一部分论述了货币对农业经济运行的两个重变即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影响,为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的货币控制特征提供理论依据论证货币是重要的,它对社会总供需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货币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控制

2.1 在我国,货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为货币对农业经济起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

(2)社会闲置资源的存在。

2.2 我国货币在农业经济中作用及控制的特点

2.2.1 作为货币资金价格的利率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在商品经济中,价格机制是无比重要的。在西方国家,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在调节资金供求从而调节整个社会的总供求方面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在我国,利率却不能作为一种完善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原因在于:

(1)我国利率的形成不是由资金的供求共同作用决定的,而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特色;(2) 我国储蓄利率弹性低。

2.2.2 从我国农业经济波动与货币供给波动之间的关系中反映出的特征研究反映出的特点 由于农业经济波动是由农业经济运行中社会总供需的失衡而引起的经济扩张、收缩等经济现象,本文的分析是从农业经济扩张起点、过程、收缩等几方面展开的。

(1)扩张的起点。主要论述我国重速度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经济的预算软约束体制造成的经济扩张的趋势。

(2)扩张的过程。扩张过程即是过分投资的形成过程,由于我国现阶段体制转轨的特殊因素,形成了其特有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为过分投资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3)农业经济的收缩。在过分投资形成后,由于社会潜在供给能力是一定的,当社会闲置资源被充分利用,“瓶颈”部门又超常利用时,经济扩张受阻,政府为避免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货币控制方面放弃货币供给的“规则”性,而采取“权变”方法,使货币控制形成非理性。

3 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农业经济转轨时期,货币的作用及控制存在不规范性:利率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货币供给的控制非理性。改变这一状况,在加速改革,建立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意以下两方面:

3.1 建立和完善利率机制

(1)由于我国利率不是由货币系统内部决定的一个内生变量和市场参数,因而,利率改革目标是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资金利率和资金供求规律的利率机制。

(2)利用差别利率,为顺利过渡到合理利率做准备。

3.2 改变现阶段货币控制的非理性

(1)健全中央银行制度和金融市场,为货币的理性控制创造体制条件。

篇(6)

1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评价

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2011》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本文根据以上建立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静态方面对重庆市农业效益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较大,故本文以农业自然环境相似的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比较对象。采用综合比较法,对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综合比较法,即以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为标准,把四省的农业效益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相比较,比全国平均比率每高出1%,记正一分;反之,若低出1%,则记负一分,由此计算出得分1(或得分2)进行比较。

1.1农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比较重庆的得分最高,得分1为27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8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74分;得分2为33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7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82分。说明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较好,居于西南四省首位。但是仅仅以综合得分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显然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下面本文将以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国平均和四省平均水平两方面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43—济效益。

1.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重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者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0%,比全国平均水平40%高出了22%;重庆的农业劳动者就业率为96.2%,比全国的平均水平63.1%高出33.1%。而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产品资金占用额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全国平均水平57.0%低了11.3%;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全国平均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94.5%低了10.9%;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全国平均水平30.7%低了5%。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

1.3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比较与西南四省相比,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和农业劳动者就业率略高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四省平均水平41.6%高出4.1%;单位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四省平均水平81.1%高出2.5%;农业劳动就业率为96.2%,比四省平均水平87.0%高出14.0%。然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比四省平均水平81.6%低了19.6%;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四省平均水平38.8%低了13.1%。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比西南四省平均水平4447元还要高出830元。

2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分析

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和西南四省相比都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来,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补助,农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同时,除2006年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外,重庆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农业总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因此重庆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故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今后重庆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和落实对农业方面的支持和扶持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保障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其原因可能是重庆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不利于农耕。重庆农用地的生产效率低,即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需要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土地,故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针对这一自然条件的限制,重庆今后的农业发展应多考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因地制宜特别是利用比较优势效益发展农业经济。重庆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农业资金利用效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也可能是因为重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比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重庆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略高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说明重庆的农业资金利用效率稍微高于西南平均水平。重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高农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还需要增加对农业机械的使用。重庆的旱涝灾害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南地区相比都很低,说明重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重庆市的面积较小且比较集中,相对于其他大省而言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要小很多,所以重庆的旱涝灾害率较低。重庆应该充分利用这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但同时也要注意农业巨灾风险的预测、防范及应对。

篇(7)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9年9月,全国已有5个省、18个乡、1251个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在迈向小康村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生产好、生活好、环境好”的标准。《农民日报》在1999年9月报道:“科教兴村3年富民百万”,累计增收15.1亿元,参加试点的农民平均增加收入100-500元。科教兴村中,有2400名科技人员走村串户,为农村培训技术15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800多项,建立主导产业120多项。北京上庄乡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教兴村,大学教授不仅为该乡规划并实施翠湖水乡的“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而且开展遥控航模,水生植物园、昆虫标本、鲜花干制等多项技术,以旅游业项目为切入点,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总而言之,如能在广大农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限,突破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限,重点搞好农业项目储备库,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科教兴村,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