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汉族的茶文化

汉族的茶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2 09:05: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汉族的茶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汉族的茶文化

篇(1)

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居住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燥、酷寒、素不产茶,为何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如此强烈嗜好的饮茶习惯呢?于此有必要对藏族饮茶习惯形成的历史过程作一些探讨。

我国的茶原产于南方,其中巴蜀和云南是最早产茶、饮茶之地。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中原饮茶是秦由蜀传去的。巴蜀不仅产茶早,而且是最先把茶作为商品上市交易的地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蜀西民间贸易活动说:“牵犬贩鹅,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境)买茶。”说明至少在西汉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蜀的商人秦汉之时已与康藏高原东部的都夷、牦牛夷等有着交换关系,以蜀中之茶换取马、牦牛等。茶这时既已成为蜀中的商品,自然会在这种交换中输入高原东部地区这些藏族先民之中。不过,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产茶不多,即在内地尚未形成普遍的饮茶习惯。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当然更无饮茶的习惯。

据藏文史籍记载,茶正式输入是在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704年在位)。当时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无论如何要找到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这种把茶当作保健药物的情况,与内地最早对茶的认识是一样的。《神农本草》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都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藏族地区高寒缺氧,食物又是牛羊肉和糌粑等油、燥性之物,缺少蔬菜。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缺陷,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最初仅把茶作为一种保健药看待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吐蕃王朝的前期,由于汉藏贸易尚不发达,由内地输入藏区的茶还很少,只能供王室和贵族享用,藏族人民生活中还无饮茶之习。

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乾者。’”这里所说的常鲁公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唐自开元后,士大夫中盛行烹茶之艺,烹茶时要加入姜、盐和各种辛香之物以调味,吐蕃赞普见而奇之,不知所煮为茶,这说明当时吐蕃尚不知唐人烹茶之方法,也还未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再看赞普拿出的茶中,尽是当时天下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湖乾,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吐蕃宫中收藏了这许多唐之名茶,却又不晓唐之烹茶方法,正好印证了藏文史料中的记载,说明当时茶还是被当作珍贵的保健药而被王室收藏,并未成为广大藏族人生活中的饮料。

在敦煌千佛洞和新疆地区出土的一批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木简中,记载了吐蕃社会的经济生活情况,但在这些于8-9世纪的文献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资有青稞、小麦、酒、皮张、牲畜等,却单之不见有茶,这说明至少在9世纪初以前,茶还没有进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还没有饮茶之习。

藏族民间饮茶大抵在9世纪初以后才开始,这是因为从初唐到中唐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虽然因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渠道,推动了藏汉贸易的发展。但总的说来,唐蕃因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时有发生,争战连绵,在大多数时候双方的贸易关系不能正常开展,这就极大地制约了茶对藏区的输入。所以吐蕃虽很早就输入了内地的茶,但都没有使茶在吐蕃社会各阶层中传播,更没有使饮茶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的生活习惯。

晚唐以后,唐蕃双方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睦相处时期。从而使汉藏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战争状态的结束,使官方和民间的商贸渠道都畅通无阻,这就为茶大量输入藏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给藏族饮茶之习的形成提供了物资基础。

另一方面,晚唐时期吐蕃的社会环境也为饮茶之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吐蕃的热巴巾赞普(815-838在位)开展了空前的尊佛运动,规定了七户养一僧的制度,藏地的僧人从此脱离生产劳动,专事修习,对于每日打坐诵经的僧人来说,茶的“破睡”和“涤烦疗渴”作用尤显得突出。唐朝自开元后,因禅宗盛行,坐禅之人“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风闻录》)。

篇(2)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蹈;茶文化

采茶戏的祖师始于唐朝,经过对相关的文字资料的考证,可以看出明末清初采茶舞蹈被推上了鼎盛时期。本文分析了茶文化,并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

1相关概况

赣南采茶舞蹈是在赣南信丰、安远一代形成的,采茶舞蹈的内容与茶叶生产有关系。在明朝,赣南地区在谷雨时节都会由劳动妇女上山采茶,她们一边采茶一边唱歌,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赣南采茶舞蹈是源自于山歌的,又叫做采茶歌。是由汉族的采茶歌和采茶灯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成为具有简单人物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戏,一般在民间,由两女一男进行表演的,又称为“三角班”。赣南的采茶舞蹈形成后,又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流派,其主要的特征是表演轻快、诙谐幽默、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和富有乡土气息。在原始的采茶歌中,只唱小调,每句只有四句唱调,后来采茶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曲调。在明朝,赣南生产各类茶叶,当地的茶农为了能够迎接各地的茶客,他们就编创了各类舞蹈形式。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汉族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2赣南采茶舞蹈的源泉来自于茶道和茶艺的发展

我国种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文化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劳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的,是二者的融合。我国在唐代就总结了完整的茶道和茶艺,将饮茶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茶道与茶艺是相互促进的,在茶艺中注入茶道,使饮茶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能够实现茶文化神和形的融合。茶艺指的是在烹茶和品茶中的艺术,而且后来也被列入到文学中,借助茶歌、茶戏等表现出来。茶道刚刚开始盛行的时候,主要是由社会上流的人们所推行的,而且一般都是文人墨客进行的艺术欣赏,他们认为事物的美感都是借助“道”来体现的,能够运用哲学的思维来辩证的分析茶文化的美感。有人认为茶文化的核心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具有一种和谐和天人合一的美感。“和”的文化内涵是非常的丰富的,其是中华文化集中的体现,他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使采茶舞蹈的艺术性更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出、修改后,赣南采茶舞蹈的各类元素已经越来越丰富,在茶歌和灯彩的基础上,各类元素又再更新,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

3茶歌和灯彩等艺术形式促进了赣南采茶文化的产生

茶在我国开始广泛的引用实现了各类文化的互动,在茶文化的基础上,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在发展,各类艺术形式的发展实现了雅俗共赏,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在茶歌、灯彩艺术的发展中实现了茶文化的艺术发展。据调查分析,发现茶歌是在诗歌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与文学紧密联系的,文人创作的与茶有关的诗歌被吟唱出来称为茶歌,很多诗人都深谙饮茶之道,他们在平时也会饮茶、茶园劳作等,都会在茶丛吟诗自娱自乐,文人之间在交流中也会以茶为主题,吟诗对话。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中,将茶文化的研究当作一种乐趣,由此就形成了茶趣一说,后来这些诗歌被广为传唱,形成茶歌。还有一部分茶歌是在歌谣的基础上形成,这类歌谣是在民间传唱,一般是在清代开始盛行,这些歌谣都是在夸赞茶的美感。另外一部分茶歌是由茶工或者茶农创作的,他们在种茶过程中吟唱的一种助兴的歌谣,在清代广为流传。茶歌在创作中是有自身的曲调,这些曲调成为采茶调,在戏曲中被广泛的应用。在采茶调的形成中,是一种雅俗的融合,由文人创作的诗歌与民歌的融合,是上层人士与普通人士的文化融合。在赣南民歌《十二月采茶歌》中,实现了豪绅官吏与民间茶工歌谣的融合,诗歌中讲述的是采茶和饮茶的怡然自得,在明朝后采茶舞开始诞生。赣南民间的灯彩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人们在过节时都会开办各类灯彩活动,后来的灯彩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形成了龙灯、狮灯等,灯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家里的灯火旺,象征着人丁的兴旺,是一家人精神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都宣扬“孝”,百善孝为先,认为子孙的繁衍是孝的首要条件,灯彩的文化是受到了古代孝悌传统文化影响的。在采茶歌和灯彩都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按照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茶舞蹈是在明朝兴起的,当时的《十二月采茶歌》是在民间灯彩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灯彩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的因素到使用的道具,如扇子、手帕等,结合了娴熟的舞蹈动作,将民间的灯彩习俗充分的运用,此标志着采茶舞蹈的形成。采茶舞蹈不仅仅是在赣南地区盛行,同时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得到了流传,其形式比较相似。赣南的茶篮灯是基础,将采茶的动作和采茶调结合在一起,使舞蹈动作与音乐能够协调一致,而且结合了马灯、龙灯等灯彩文化,形成了舞蹈与灯彩结合的艺术形式。石城的茶篮灯是一个南丑角和四个旦角进行表演的,音乐是采用的管弦乐器。采茶舞蹈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形式都是茶歌和灯彩的结合。采茶舞蹈是在茶歌和灯彩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采茶舞蹈在全国都是相似的,在不同的地域还没有形成不同的特征。

4茶舞和茶戏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

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艺术风格。赣南的茶灯在初始阶段是由十二个采茶女和两个男队领头的采茶灯构成的,后来演变成两女一男的表演,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大姐、二姐和茶童,他们手拿着茶篮,一边唱歌,一边舞蹈,茶童摇着手中的扇子,表演的剧情一般为插科打诨,这些舞蹈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阶段是在清代初年,由两女一男的表演逐步演变与六个人的表演,剧情变得相对复杂,而且舞蹈也分成不同的场次,其曲牌都采用敲锣打鼓的形式,气氛比较热烈,而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故事情节、人物冲突和思想主题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在清代乾隆时期,采茶舞蹈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赣南地区形成了几十个专业的戏班,当时采茶舞蹈风靡一时。在乾隆年间,赣南县有名的采茶舞蹈有《南安竹枝词》,但是,当时采茶舞蹈被一些官吏豪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到处贴告示,禁止表演采茶舞蹈,很多采茶舞蹈表演的戏班都被驱逐,此后,采茶舞蹈衰落。采茶舞蹈在我国的多个省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比较独特,主要原因在于其融合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文化和茶农的通俗化的文艺融合,《大摘茶》的编写代表着采茶舞蹈的成熟。赣南采茶舞蹈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舞蹈种类。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赣南采茶舞蹈发展之前,所有的采茶舞蹈的动作都是比较单一的,一共有十余个动作,如梳妆、发灯、出门等,这些较为简单的动作,而且相似。从而能够得出结论,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形成了500多个舞蹈动作,而且借助了扇子等道具,这些动作有的是对动物的模仿,有的是对日常动作的模仿,还有对人物表情的模仿,在服装上也是各式各样的,通过不同的服装,营造不同的环境和气氛,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特征。各类造型和动作能够使舞蹈更加的引人入胜,能够使观众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每个舞蹈演员能够形成不同的视觉艺术形象,将静态造型与动态造型结合,站线出动作的美感。赣南采茶舞蹈有近500个动作,这些动作都是贯穿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的,能够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能够将人物的情感流露,采茶戏的发展促进了采茶舞蹈的发展,主要的舞蹈有《十二月采茶》等,在不同的舞蹈中,形成了不同的步种,有碎步、摇步等,借助了扇子和水袖等道具,使舞蹈具有柔美之感,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享受。

5结语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当地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曲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结合了不同的文化,实现了雅俗共赏。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结合了各类诗文和民间的戏曲形式,文化内涵深厚,能够展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体现我国茶文化的精髓。赣南采茶舞蹈由原来较为简单的动作后来发展成复杂的表演,近500种动作用于不同的情结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舞蹈的情节更加起伏跌宕,而且其服饰也是多元化,能够展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场景等,将人们带入到舞蹈的情境中,使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舞蹈类型。

参考文献

[1]黄剑敏,李莉.文化产业视角下高安采茶戏的历史形成与当展[J].前沿,2011,11:190-192.

篇(3)

古往今来,茶有解毒之效,而爱茶者往往却有“中毒”之嫌。因好茶,茶客从“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等细节中提炼出了“茶道”一脉,作为爱茶者,自然要游历山河,寻究茶文化根源。

如若寻茶源则必游湖北,只因湖北出过两个茶界巨擘。其一为“茶祖”神农氏,在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有“神家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其二为茶圣陆羽,其所著的《茶经》的贡献,显示了湖北茶文化的渊源和广博,是世界茶的知识和文化由“俗”到“雅”的一座丰碑。

巴东江南岸的茶祖传说

神农架是湖北风景名胜,带着探秘心境游历,则更有些情趣。

历代相传,巴东江北神农架为神农氏“尝毒,得茶而解之”的地方。巴东江北汉族多,江南土家多,传闻土家族原乃巴人,因古代盛产茶,好饮茶而叫“荼族”,谐音“土家族”。古代茶称谓“荼”“”。原茶为药用,现大凡中药店必供奉一石狮,这便是源于神农尝药用的狮子狗。传说神农狮子狗中药毒,随后用茶而解之终获生机。土家族生活时刻离不开茶字,茶作祭祀宗祖神灵沿用至今。在婚丧嫁娶和正头七月纪念宗祖仍有献“钱帛、果品、酒、肴、茶”的传统。

在神农架,品茶弄茗之余,一面可感受土家族的独特的民俗,另一面则可徜徉神农溪两岸的秀色风景。

神农溪流经三个风景各异的峡谷――棉竹峡、鹦鹉峡、龙昌洞峡。两岸风光奇美,峡谷中少有开阔地,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因生态环境保护得极佳,附近的原始森林中聚居着罕见的珍禽异兽,如飞鼠、金丝猴、苏门羚等,而如腊梅、香菊、天葱、母木莲、香果树、岩白菜等自然植物亦让人眼花缭乱。

在神农溪上观看原生态风景,舌尖有茶水润盈,胸中自平添几分多愁善感的思绪。

古雁桥下的茶圣隐踪

湖北天门是茶圣故里,至今还有不少与陆羽有关的遗迹。“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诗中的“竟陵”为如今的湖北天门,喜好诗赋的陆羽曾用一段《六羡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爱慕。

相传,陆羽出生不久就被遗弃,被一群大雁所庇护,后来被一位名叫智积的和尚收养。智积喜欢喝茶,陆羽经常为他煮茶。经过长期的煮茶、品茶实践,陆羽终于煮出了好茶,以至于非陆羽所煮茶,智积不喝。

游历天门,必经“古雁桥”。相传,这里是当年大雁庇护陆羽的地方。镇北门有一座“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处。井台旁边有一块后人立的石碑“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碑上刻着陆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颇有韵味。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置身其间,抚亭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而位于竞陵西湖之滨的陆羽纪念馆,包括陆羽故居、纪念陆羽的古迹、陆羽茶事活动等建筑群。游览该馆,可以获得陆羽事迹和传说的许多信息。

至古雁桥下,访茶圣隐踪,泡上一壶天门毛尖,闭目感受意境,唯有一感――心旷神怡。

游湖北,可带上自己挚爱的茶盅,走到哪,饮到哪,乐哉悠哉!

TIPS

1、湖北五峰是土家茶乡,有全省首家“茶博馆”。当地有多条成熟的旅游路线可以体验,“采花毛尖科技园”工业游、“土家茶乡风情园”农业游、“茶马古道”文化游、“茶博馆”体验游等。

篇(4)

关键词 茶叶资源;开发利用;新领域;四川雅安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321-01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境内山地多,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丰富,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据记载,雅安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茶文化、茶树栽培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雅安市积淀了丰富的茶叶资源,并不断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推动了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1 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1.1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

相传在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今雅安市名山区境内的蒙顶山上种下7株茶树,开创了人工种茶之先河[1],之后茶树栽培才传至全国,传遍世界。蒙顶山之巅的天盖寺,有吴理真结庐种茶遗址。寺内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及实物。蒙顶山主峰有皇茶园。此地在唐代即产贡茶,白居易曾经诗赞“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到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被正式命名为“皇茶园”。皇茶园旁有“甘露井”,相传吴理真于此汲水种茶,并用此井水烹茶,异香诱人。蒙顶山天梯古道起点处有茶史博物馆。馆藏丰富,比如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记载蒙顶茶的碑碣、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等。蒙顶山茶文化遗存数量颇多,特色明显,影响力大,而且蒙顶山又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茶文化旅游业。

1.2 民族茶文化交流纽带――川藏茶马古道

雅安与藏区接壤,两地交流由来已久。自从唐代起,雅安茶叶就传播到,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饮料。后来由于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发展,雅安成为中国南路边茶的茶马古道起始地[2]。从四川雅安到拉萨之间形成一条举足轻重的古代商道,即川藏茶马古道,这是汉族同藏族、羌族等民族茶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茶马古道是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光辉见证,如今茶文化旅游热正兴,茶马古道旅游也深受欢迎,可进一步挖掘资源,修复、开发、创新,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加强民族大团结,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与表演技艺

雅安南路边茶制作工艺是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些工艺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并且有所改良。但是,手工操作的工具和用具在逐渐消失,而且懂得使用的人也在逐渐减少。蒙顶茶传统制作技艺是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制作蒙顶茶的传统器具,如柴火灶、炒锅、烘锅、树枝、背篼、篾簸、白蜡、木炭、草纸、麻绳等,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蒙顶山掺茶技艺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道独特景观。江苏卫视、贵州卫视、卫视、四川卫视、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多个频道及国外多家电视台都曾做过相关报道。其中“龙行十八式”长嘴铜壶掺茶技艺将禅学、易理、茶道、武术、舞蹈等元素融于一体,富有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启发性。雅安茶叶资源丰富,包括茶叶制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文化艺术[3]。在此背景下,加强蒙顶山黄芽、雅安藏茶等名优茶的研制开发,提升长嘴铜壶茶艺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无疑有助于促进雅安茶叶经济的良性发展。

2 待开发的茶叶资源新领域

雅安市的以上茶叶资源,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处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完善,力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成绩。但在雅安市悠久的茶叶历史发展长河中,还有一些资源藏于深闺,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利用。

2.1 保健茶的开发利用

据《天中记》记载,雅安境内有枳壳芽、笋杷芽、枇杷芽,具有治疗风疾的效果。还有皂荚芽也可入药,都在初春采摘,“和茶作之”。《雅安县志》对此加以按语:“蒙山芽茶,于春分前后早撷者,泡作纯绿色,而香味最胜,诸芽盖取其似而名,非以之和茶也”。在《名山县志》中,更进一步拓展为“有枳壳芽、枸杞芽、枇杷芽者,皆能治风气病。又有皂角芽、槐柳芽,皆上春摘,摘其芽,和茶作之”[4]。这几则记载,看似有分歧,实则有统一性。因为现代人所说的茶,分为茶叶和非茶之茶2类。茶叶以茶树鲜叶制作而成,非茶之茶是由其他植物原料加工而来的,而茶树鲜叶也可以掺进其他植物原料加工出保健茶。枳壳芽、笋杷芽、枸杞芽、枇杷芽、皂荚芽、槐柳芽均可以入药,而茶叶本身也可以入药。古时人们利用茶叶有食用、药用、饮用等多种方式,而且这些利用方式到如今依然存在,只不过饮用较为普遍而已。因此,以上《天中记》《雅安县志》《名山县志》中的记载,启示人们拓宽思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开发各种保健茶。

2.2 宜茶之水的开发利用

《名山县志》记载,县城南边的紫霞山上有紫霞井,井水“甘冽宜茶”。《名山县新志》记载,百丈场后山的栖霞寺附近,有“玉液泉,烹茶芳冽,夙号名胜”[4]。可见紫霞井之水,玉液泉之水,还有蒙顶山的甘露井之水,都是宜茶之水。明代张大复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5],可见水对茶汤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人们都讲究好茶需要好水泡,不仅注重茶叶的品质,也注重水的品质。因此,也可以对雅安宜茶之水进行开发利用,将雅安的茶叶与水同时打造成知名品牌。雅安的茶叶历史悠久,蕴含了丰富的资源,深入发掘,有助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7]。

3 参考文献

[1] 许娟,李永.论雅安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3.

[2] 陈书谦.川藏茶马古道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J].茶叶经济信息,2006(3):23-24.

[3] 谭继和,唐永进.四川文化资源与文化强省建设[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55-172.

[4] 吴觉农.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5] 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37-438.

篇(5)

马民众希望“立竿见影”,中国资本现短板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之前,中马之间相互有投资,但主要集中于小规模资本,对马来西亚民众影响较小。“一带一路”倡议以后,从以马新高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在各大城市投资建设的大型融经济、商业、文化、旅游等的综合园区,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开始让马民众感觉“很有分量”。

目前,中国资本正在有效地推动马来西亚的发展。以此次中马商建的西海岸衔接东海岸铁路为例,吉隆坡和巴生作为西海岸城市与东海岸城市如关丹市等的衔接,在马来西亚铁路建设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位于巴生的货运港口即西港(Westport)和北港(Northport)是国际海洋运输中的重点港口,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而位于东海岸的关丹港口(Kuantan Port)则是马来西亚石油和天然气对外输出的重要口岸。此外,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的发展情况远不如西海岸沿海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就是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便捷。中方此次的贷款项目就是为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物流建立一条新的衔接路。如果能够实现项目设计中每小时200公里左右的火车时速,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互联互通将会有大的改观。

但是,这样的大项目从投入到看到实效,至少需要五到十年。而当地民众最关心的则是:中国当前的投资能否很快见效?会带来什么附加利益?是否马上能够改善现有的生存条件?总之,他们是以能否很快和实际获得的利益来判断中国投资带给马来西亚的好与坏。而中国的很多投资并不能马上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就被一些人视为“一切都只是空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只是中国对马来西亚有需求,而马方的收益却有限。

中国资本可与“中国元素”并行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政治互信与经济融合,笔者认为在达到这种互信与融合之前,先需要获得对象国的接纳与认同。中国有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让马来西亚民众感受到成效和影响力的?答案是“中国元素”。笔者认为,中国对马来西亚输出资本的同时更要输出“中国元素”。所谓“中国元素”,就是一系列能够代表着中国的独有产物,如宗教、文化、礼俗,等等。

“中国元素”的成功输出可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看到,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图标设计等都凸显出中华传统文化,优雅之中不虚底蕴。中国的书法和茶文化众所周知,也能够与马来西亚民间文化进行对接。例如伊斯兰文字与汉字书法的交流,南洋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交流等。中国有50多个民族,虽然以汉族为主体,但对少数民族有很多优待的政策,在教育、政治、经济等领域给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且一直奉行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原则。这些做法对同样是多种族的马来西亚很有借鉴意义。另外,中国有众多的回族,可以借此更广泛地与马来西亚主要族群穆斯林进行对话与合作。而且在合作中可以把当地华人作为语言沟通的桥梁,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中国人和马来西亚华人了解伊斯兰教的思想。

文化引航促民心相通

在输出“中国元素”中,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交流成功的实践以2016年8月13?15日在中国山东省曲阜举办的“世界青年文明论坛・中马青年儒回交流峰会”可见一斑。峰会围绕“不同的文明、同一个未来”的主题,以青年为核心,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马来西亚多位学术、政治领域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参会,中方儒家文化研究专家亦参与其中。与会人员参观了孔庙、见证了华夏传统成人礼和婚礼,召开了儒伊文化交流会议。峰会达成持续推动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青年建立长期交流机制的共识,并签署了《关于次序推进世界青年文明交流的合作宣言》。宣言提出推动跨文化学术研究合作、建立两国青年间跨文化日常网络交流平台等。

教育互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马来西亚巴生兴华中学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建立联系,双方互派学生交流。前往马来西亚交流的学生可入住当地同学家,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学生体验异国的教学特色,更能直接地了解马来西亚文化。而当地学生的家长们也会从中国学生身上了解中国、认识中华文化。高等教育方面,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分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在海外设立分校的高等学府,并将首个分校地址选在了马来西亚。此举丰富了马来西亚原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使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当地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中国高校高水准的教学品质。这些看似很小的互动,实则是促成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

此外,2016年年初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向柔佛州巴罗区的八所华校捐款,表示对当地华人教育的支持。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也分别向几所华文独立中学捐献了购书券,让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书籍。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把更多的文化介绍到马来族和其他种族中,比如,中国可聘请马来西亚的翻译家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和其他书籍翻译成英文和马来文,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大范的传播和推广。

体育合作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羽毛球是马来西亚的国球,也是中国的强项运动项目。中国羽毛球联赛水平很高,可以考虑邀请一些马来西亚著名球队到中国参赛。这样的做法,可以让马来西亚民众更快地看到中国对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

篇(6)

茶对日常生活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等藏谚也证明了这一点。BethMcKillop研究认为,面对批量生产的食物取代茶叶在百姓饮食中的地位的时候,那些年长之人表现得极不情愿,他们不愿失去以酥油与茶为基础的饮食传统。

茶在传统社会中的实用性及社会地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奖励常使用茶。赛马比赛中,不论是骏马赛、马狗赛,还是成人赛、孩子赛,胜出者均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一般而言,首先由德高望重者或者姑娘献上哈达,再领取物质奖励,如牦牛、羊、茶、丝绸等。茶的物质实用文化中传达着社会的变迁声音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造成的摩擦与冲突。甜茶在的传入、传播与流行过程即是重要体现之一。1920年前后,在拉萨曾流行过一首歌谣,歌谣唱道:“坐在茶馆喝甜茶,表明当时,甜茶已经在拉萨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一些人爱喝甜茶,另一些人又在讽刺甜茶。一方面体现了酥油茶与甜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竞争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生活观念的角逐,成为社会变迁的一种表征。

二、茶在生活互动中的纽带作用

如复杂且绵延几千公里的茶马古道不仅推进了小区域内的贸易互动与生活互动,而且促进了沿古道周边地区的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由于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目的地,所以这股文化交流与社会互动的风潮对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构成了其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这种文化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茶也在传统社会的丧葬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社会存在着多种宗教化的丧葬仪式,以天葬为主,包括土葬、水葬和火葬等。《西招图略•图考》中对天葬过程有详细描述:“凡人死,均用绳缚,令膝嘴相连,两手交插腿中,以平日所著旧衣裹之,盛以革袋。男女罗哭,复用绳系尸于梁,延喇嘛诵经。量其贫富,以酥油送大小诏,供佛前点灯之用。并将死者所有物,以半为布施布达拉,以半为延请喇嘛念经,并熬茶、及一应施舍之费,即父子夫妇亦不私蓄一物。其尸数日后,负送剐人场,缚于柱,碎剖,其肉喂犬为地葬。其骨以石臼捣成粉和炒面搓团,亦喂犬或饲诸鹰,谓之天葬,以为大幸。剐人之人,亦有碟巴管约。每剐一尸,须费银钱数十枚。无钱则水葬,弃尸于水,以为不幸。喇嘛死,其尸皆以火化筑塔。凡人死,亲友吊唁,穷则助以银钱,富者以哈达慰问,并送茶酒。其孝服,男女百日不著华服,不梳不沐,妇人去耳坠念珠而已,他无所忌。富者时请喇嘛念经,以冀冥福,至一年乃止。”在这段关于天葬的文字记述当中,茶既是仪式中的实用之物,又扮演了沟通生者之“此岸”与亡者之“彼岸”的纽带作用。

三、茶在婚姻关系中的纽带作用

藏族婚姻关系中也存在着深厚的茶文化。《志》和《图考》中不同程度记载了婚嫁情况。婚姻重视程序性及物品的使用性。茶是所使用众多物品中重要的一种,主要作“聘礼”、“婚姻仪式”(男女双方敬茶及喝茶)和“款待亲朋”之用。在迎娶礼俗中,女方要送出嫁姑娘至男方家,先在女方家门外搭一个凉棚,里面放置被褥等物,新娘坐中间,父母旁坐,亲友列坐两边,把茶、果品、糖枣等摆到小桌上,让新娘与家人饮茶、用酒、食米粥,然后,亲友们扶着新娘去男方家。到达男方家后,先让新郎新娘坐在一起,然后饮茶或酒。第二天,男女双方父母及亲友穿上漂亮衣服,脖颈上挂着哈达,拥着新郎新娘绕街而游,到亲友家门口时以茶(有时以酒)在街上敬奉。一些地方的婚礼上有唱婚礼歌的习俗,其中以茶为主线的婚礼歌占据了重要位置。主要分为“扬茶歌”、“赞茶歌”与“敬茶歌”三类。通过扬茶、赞茶以及敬茶三个阶段的唱词,把茶的诸多社会特征与美好爱情相联系,既是颂茶也是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祝福。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茶酒;制作;保健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出现在什么年代了。茶叶中也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茶多糖等很多对人体的健康、生活以及学习有益的成分,所以茶叶也是很好的保健品。

这两种饮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做一个创新,我们使茶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变成既好喝又有健康的饮品――茶酒。

1 茶酒的发展

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直接浸提或生物发酵、过滤、陈酿、勾兑而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茶酒,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记载,但那时的茶酒仅仅是米酒浸茶,而并非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交融结合。800余年前北宋大学士苏轼留翰墨遗珍,古籍引注,记载了以茶酿酒的创想。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茶酒的研究才进一步深入,当时大家对茶酒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但随着有关茶酒的文章越来越多,人们也就慢慢地了解了这个原本陌生的概念。现在,人们遵循千年古籍记载,继承珍贵的古方遗产,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茶酒酿造工艺,用茶叶成功酿制出茶酒,是华夏民族酿酒史上一次创新性革命。

2 茶酒的研究过程及现状

现在我们对茶酒越来越了解,但在实验初期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样泡茶才能使茶叶茶香浓郁、味醇甘厚、后味绵长等优点留在酒里,不被破坏;使用什么样的酵母更有利于茶酒的发酵;用什么样的比例加蔗糖,用什么温度来发酵等等。研究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很多是我们所想不到的。许多专业人士不辞辛苦,努力克服,经过了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不放弃,最终完成了这一项项的研究。

现在我国对于茶酒的研究已相对完善,而且许多酒坊已将茶酒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进行售卖,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3 茶酒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利用浸提的方法可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而茶叶酿酒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茶资源有更好的利用途径,也可以使酒变得更加营养健康,因为茶叶也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它不仅能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还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有助于减小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助于防治早老性痴呆;有抗压力和抗焦虑作用;能提高免疫力、杀菌力和减肥瘦身等效果,所以我们把茶叶酿制成酒后,茶叶本身的这些好处也会浸入酒中,从而使酿制的酒更加健康、有营养。茶酒的优势在于工艺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产品销售快,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保健酒。

参考文献

[1]徐洁昕.茶酒的酿酒技术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