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安全的本质

生态安全的本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2 09:05: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安全的本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安全的本质

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食品安全;管理

一、城市化发展与食品安全保障互相作用

城市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能够有一个现代化、舒适、安全、愉悦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食品安全的本质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没有保障,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空谈。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与食品安全的保障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一)食品安全的保障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主要内容。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食品安全的发展,食品安全的发展有益于生态城市的建设。食品安全的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没有食品安全的保障,居民的基本健康无法保障,生态建设丧失基础。生态城市的发展是为居民们搭建一个有益身心发展的良好的环境,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居民对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幸福感,食品安全的程度与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呈正向效应。绿色食品的占有率是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

(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双刃剑”。城市工业化过程中带了负面效应。首先与居民息息相关的生命之源―水出现了问题,不仅水位下降,且水质严重受到污染;其次,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雾霾频发,我国很多地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在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所在地区是污染高发区,比如在今年一季度全国重污染城市排名的前十位中,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唐山等七个城市。大气的污染最终尘埃落定进入土壤,污染食品源头。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第一,城市发展中微生物污染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依然很突出。我国每年向卫生部上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第二,种植业、养殖业源头遭受到严重污染,食品安全链条上其他环节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第三,违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严重。此类问题在全国很多地方存在,尤其在大城市部分地区、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问题更为严重。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一,食品添加剂技术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诞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但若不合理使用则给居民的身体带来损害。食品安全法出台前,我国对添加剂使用的检验标准混乱,造成添加剂的滥用。其二,监管缺位。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到餐饮分别有不同行政部门监管,在两环节交叉的地方,会出现各部门抢着监管或者各部门互相推诿都不愿意监管的现象。另外法律对我国“第三方监管”规定较少,导致其职能发挥不足。媒体的监管还有待完善。

三、探求我国生态城市进程中食品安全保障的路径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食品安全观,借发展生态城市契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以此表示已将生态文明升为国家意志。而在近年来的各项改革措施中,对建设生态城市的力度非常大,并将部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因此,借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东风,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是一次非常好的良机。

(二)完善法律制度。由于我国“分段监管”模式已造成监管职能碎片化,各监管方相互推诿,应探索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同时我国标准体系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将各标准内容重新审视,去掉交叉部分,补充空白部分,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预警体系、追溯体系的建设。

(三)提高监管部门的执行力。2014年12月1日,新的《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对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应该使食品各利益方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网,互相牵制,不应留下监管灰色地带甚至空白。

(四)加大食品供给者的违法成本。合法趋利性是任何一个商人或企业的合理存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当今形势下,我国部分食品供给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铤而走险,使用不合格的食品初级农产品,或者加工环节肆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置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在目前仅仅依靠食品供给者的自律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几乎不可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食品供给者的违法成本。

参考文献:

篇(2)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关于循环经济确定的定义,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是他们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观点,也就是循环经济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中都含有 “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它追求社会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力争做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以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当前生态安全形势

我国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此外,我国仍没有摆脱“高损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耕地大量流失,水资源污染严重,废弃物排放超标等问题在国内仍然较为严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

(一)水资源人均不足,且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58%的城市缺水,年缺水量58亿立方米。黄河、松花江、辽河污染严重,全国90%以上城市水环境恶化、水质下降,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健康。

(二)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飞速减少。草地植被开垦、滥挖、滥采,造成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80.83万平方千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急剧增加,大片耕地被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荒废,导致我国每年大约损失耕地5,000万亩。

(三)矿产资源质量差,开采混乱。我国矿产资源品种较齐全,但贫矿居多、富矿居少,铁、铝、铜、锌等矿藏短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无节制的滥采更加重了矿藏资源的负担。

(四)废弃排放量超标。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居世界之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这两项污染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

三、生态安全与循环经济关系

(一)从经济发展趋势上分析,循环经济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以追求生产发展和工业化为目标,大肆发展经济。在资源利用方面,并未考虑资源的有限问题,滥采滥伐现象比较普遍;在人口增长方面,并未考虑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消费问题;在生存环境上,并未考虑废弃物的排放,环境的保护问题。当时,生态安全问题之所以未得到重视是因为当时生态问题并未反作用于人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看到了为求一时经济繁荣而带来了严重后果,认识到只有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才能确保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于是开始考虑“效率”问题、资源再生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循环经济由此产生。循环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以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所倡导的是生态安全与经济和谐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二)从经济内涵上分析,循环经济符合生态安全发展的要求。首先,循环经济的系统组成将人类自身和生态安全这两个要素囊括之内。他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将生态安全作为重要因素考虑。生态安全因素和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是互相制约的关系,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其次,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有其全新的特征和原则。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低消耗、高效率即是对资源的保护,低排放即是对环境的保护。而构成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就是新鲜的空气、清洁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充足的自然资源、稳定的生态系统,等等。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原则看,循环经济就是对生态安全要素的保护,因而是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

(三)从经济机理上分析,循环经济是生态安全的倚仗。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活动,就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废物的产生以及环境的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对生态安全的破坏,只是因生产的方式、规模不同破坏的程度大小不同罢了。因此,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安全之间存在必然矛盾。社会生产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一部分转化为产品,一部分被消耗转化为废物,整个过程生产资料并未减少。循环经济的机理就是在减少生产资料投入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过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利用,使之生成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再次参与循环。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护现有环境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转变资源的利用形式和方式来发展生产。循环经济既解决了环境资源超量使用问题,又解决了环境资源的低效利用问题。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一)加强宣传引导,树牢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事,它与每个国民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公民整体素质不高、循环经济宣传力度不大等原因直接制约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发现,全民参与是个显著特征,并且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因此,我国要特别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要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要讲清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讲清国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坚决抵制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行为。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注意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作为循环经济最终的运作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彻底摆脱传统的经济模式影响,主动投身循环经济发展大潮中来。

(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二大障碍就是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尽管我国也颁布了一些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缺乏系统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规应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既有作为中心法律的《循环经济法》,也有作为“辅助法律”的相关规定,如《废弃物处理法》、《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等。完善的法规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的管理体制,需要行政、经济、科技、环境、资源、金融等部门通力合作,在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引下,在不同角度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管理循环经济发展。

(三)加大技术研究,严把生态安全关。从循环经济的机理可以看出,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是对原有生产技术的彻底变革,是采用新技术对生产废物再利用,使之再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加大技术研究尤为重要。我国在很多领域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技术的发展、赶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国际间的合作机会、借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加大技术研究力度,尤其是新兴领域的科研力度,以此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后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安全观也会随之变化。生态安全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对生态安全要求的提高。生态安全要求提高,必然要求生产技术的提高。为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科技研究,严把生态安全关。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严把生态安全关,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旨,偏离了它,循环经济就偏离了方向,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环节众多,所以其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就主体而言,食品安全问题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关系最大。

一、食品安全简述

我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实,食品安全还有“质”和“量”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食品供应量不足,温饱问题困难,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在供应量无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较大,造成公共问题,这是食品安全中质的本质;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食物的获取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是食品安全中发展的本质。

二、食品安全问题浅析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履行

食品企业应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然而企业不是社会公益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求利、个人求财,无可厚非。正如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道。但是当食品安全与利润产生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后者,而忽略前者。纵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无一不是追逐利益的后果,无一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无一不存在道德的丧失。

(二)消费者购买观念的不正确

消费者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消费行为对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责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欲望在不断增长。食品的外观最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产。有的企业为了迎奉消费者的需求,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去生产,形成不良竞争,乃至恶性竞争,损害其他企业合法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如有人喜欢红心鸭蛋,苏丹红就应运而生;有人喜欢瘦肉多的猪肉,盐酸克伦特罗横空问世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忽略食品的安全和原生态,一味的追求美观和口味,这就让不法企业有了肆意发挥的空间。

(三)国家法制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缺乏操作性,无法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依法分别监管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这也再次确认了“分段监管”体系的继续实施。一方面,级别高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虽组建完成,参与“分段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链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文件尚未出台,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未完成,基层政府的卫生监督、药监、质检等有关机构如何分工合作、执法监督,还有不明确之处。

三、食品安全问题应对举措

(一)加强企业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企业是产品生产及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质量和安全摆在企业现实及未来发展战略第一位。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贯穿食品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再到伦理责任,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企业领导和实施员工。企业领导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效果。加大对企业家质量管理、责任、诚信等培训和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及其实施,提高其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时,质量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所有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要对员工履行相关的伦理责任,做到没有就业歧视、保护员工隐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对员工培训,从而保护了员工的权益,提供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引导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在以“低价位”为导向的消费观念的驱使下,忽略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消费者卫生和营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育和社会各界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第一,普及全民性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用自己正确的消费方式引导企业合法生产。另一方面要强化消费者责任和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使假冒伪劣企业无处藏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鉴于发达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我国应加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领域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为制定和实施标准、检验检测等活动奠定法律依据。重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监控食品安全卫生,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次监控,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为使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垂直监管体系,强化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整合质检、卫生、工商、食药、商业等部门职能,形成一个负责预包装食品加工、制造、流通全过程以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综合性部门。强化食物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要逐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制度等,畅通食品安全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篇(4)

(一)哲学层面的价值含义

哲学的核心价值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眷顾,即是对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关注。哲学层面上的价值与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紧密相关。人如何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的存在与人的存在之间有何关系? 人的生存方式何以满足人的需要、合乎人的本性?如果说科学是对世界的知识论研究,研究的是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哲学则是研究关于世界的对象性的事实对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于科学知识之上的智慧之学。这就产生出了哲学层面上的价值概念。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概念,指向的是对象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满足与否的关系,是物对于人的意义。价值意味着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和一致。

人对物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物的物质性条件的依赖关系,是人的本质特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生存发展必须通过需要被满足的形式表现出来,物质性的需要得以满足是人的生存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人的需要这种本质特性直接地就是人对于物的物质依赖性。需要本身作为主体活动的内在条件,只是一种否定的,即贫困和匮乏的状态;只有与客体会合并使自身对象化,它才能获得自己肯定的特征。在此,否定的状态就是人的物质依赖性需要,肯定的状态就是人的物质依赖性需要被满足。作为人的本质性特征的需要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始源性动力。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就是物对于人的意义的彰显,价值批判和价值重构的动机就在于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人类就是在不断的价值批判和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哲学的理论形态来塑造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以此指导人类改变世界和改变自身的活动。可见,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可定义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二、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

基于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对于事关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研究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该立法活动的首要前提。价值取向表明立法主体对立法对象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价值排序,反映了立法主体对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能否和如何满足国家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意义的认识,是立法主体的价值观的理论表达。考虑到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对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限制性作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法律地位,为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和法律保障。因此,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定位于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确保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和同一时代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不同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情特征。20 世纪至今的全球化时代以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及其实践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理念。上世纪70 年代,罗马俱乐部了《人类增长的极限》的系列报告,提出了包括粮食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在内的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打破了增长无限的神话。上世纪80 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作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资源的长久利用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就在于该国的资源是否经得住长期使用。依此逻辑,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稀有矿产资源能否长期使用一直到其替代产品的出现,然而在其替代产品出现之前,一旦稀有矿产资源供给中断则势必影响该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要不断地进行被替代矿产资源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力争为稀有矿产资源替代品的开发提供成果支持,实现稀有矿产资源替代品的研制成功,保证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建立自己的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这凸显出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必要性。国土资__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矿产资源储备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价格上涨是建立储备制度的一个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加强资源储备,最主要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可持续供应,避免由于资源的供应出现问题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稀有矿产资源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既要确保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其他区域的发展需要,在尽可能大的空间区域和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使稀有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日益逼近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基于保证经济、军事、科技、国防等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要协调好国家对资源的需要与资源的限制之间的关系,以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的,重视长期的可持续性的资源消费,提升全面的发展潜力,反对掠夺资源和过度开发,合理开发利用稀有矿产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降低因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实行不可再生的稀有矿产资源的减量化生产,开发核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开发稀有矿产资源的替代产品,使稀有矿产资源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评价标准

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非传统安全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和今后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的增多,安全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安全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大幅的扩充和加深。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范围,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开始对高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应在大安全观的框架下,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

非传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但直到目前,学术界对“非传统安全”尚无被统一认可的权威定义。通常认为,相对于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外交安全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安全而言,非传统安全更关注那些由非政治因素、非军事因素和非外交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的生存、人民的生产生活、国家的稳定发展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和威胁的安全问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一方面,部分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从传统安全中演化而来,只是各自的具体成因、安全主体、涵盖范围、关注重点的不同。另一方面,两者研究的主要焦点和由此形成的路径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余潇枫、林国治认为,传统安全更关注“战争现象”,主要是通过技术来应对安全的挑战,形成“战争—和平—不可持续安全—战争”的循环式路径。而非传统安全则更关注“非战争现象”,主要是通过价值来应对安全的挑战,形成“发展—和谐—可持续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上升式路径。

(二)非传统安全的主要内容

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社会公共安全、金融经济安全、科技信息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以及其他安全领域。一般认为,第一,社会公共安全指社会全体成员公共生活的安全,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和重大等内容。第二,金融经济安全指国家金融经济秩序正常,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以维护国家经济正常运转为核心内容。第三,科技信息安全指国家科技发展、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安全。第四,生态环境安全指人类的生产、健康和生存环境等的安全。第五,能源安全指为保障一国的国防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通过维护能源供需渠道,规避对本国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的重大威胁。第六,文化安全指维护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及核心价值体系,防止其遭到外来破坏和颠覆。第七,其他安全领域。如人口安全、宗教安全、生物安全等。可见,非传统安全对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因此,掌握包括非传统安全在内的一定安全防范知识和方法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的过程中获益良多。同时,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显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现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材时代性、现实性、科学性、实用性稍显欠缺,内容也不够完善。二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体系急需更新。目前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体系基本还属于传统架构,并没有从整体上完成对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理论构建。三是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传统的安全防范教育,对新出现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问题探讨不透彻,对如何开展这方面安全教育的研究也显得模糊。因此,将非传统安全的内容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一般认为,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尤其是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加强非传统安全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与时俱进,主动地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更密切地关注和应对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的威胁和影响。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活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思想单纯,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不太关注自己的安全,对各种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这当然也包括了非传统安全问题。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相关安全常识和社会经验而处置不当,给自己、学校、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提供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学会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防范各种对自己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临危不乱,逐一化解,确保自己的健康成长。

(四)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战略机遇期,综合国力发展迅速,GDP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在等着我们去克服。从国家安全领域来讲,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许多复杂、瞬息万变的因素,切不可掉以轻心。从高校的安全稳定来讲,境外敌对势力以高校大学生为重点目标,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手段,加紧各种渗透破坏活动。例如,通过互联网络对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宣传,散播诋毁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煽动民族分裂等破坏活动等。可见,高校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较大。因此,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将有利于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有效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三、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要策略及途径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各高校需要转变安全教育观念,积极扩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优化非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强化非传统安全的实践演练,全面提高大学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

“学生安全无小事”。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首先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在把握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的研判,做好教育,备有预案,深入推进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建设。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特别关注非传统安全问题对高校的新威胁,在思想、安全层面上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切实担负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保持安全稳定。

(二)与时俱进,积极扩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

以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关注传统安全问题。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的新形势下,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却未能及时纳入我们的安全教育中,这就使得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给大学生的个体安全和校园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此,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的扩大,应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拓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1)经济安全教育;(2)生态环境安全教育;(3)信息安全教育;(4)流行疾病安全教育;(5)科学文化安全教育;(6)校园恐怖暴力安全教育;(7)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安全教育;(8)重大事件、敏感日期、个体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等。既要关注国家安全,又要关注个体安全、社会安全、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等,使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实现常态化、系统化。

(三)优化方式,构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将大学作为一种生非传统教育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逐步构建起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一,加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第二,渗透于“两课”教学。“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要结合“两课”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将非传统安全教育渗透于 “两课”的教学中。第三,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以根据这些特点, 通过主题班会、特色活动、专家讲座、图片宣传、播放相关教育影片等各种形式,对其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此外,还可以将非传统安全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爱国爱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感恩教育之中。

(四)提高能力,强化大学生非传统安全的实践演练

篇(6)

关键词:不安全生态行为;博弈论;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纯策略

一、引言

安全的生态行为模式鲜明地体现了人们在“增长癖”经济思想影响下对安全发展的隐忧与渴求。但是,长期受传统经济耗竭型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的理性经济人们、利润最大化的盲目追逐者们以及帕累托最优的忠实执行者们,是否会按安全的生态行为模式的规律自觉约束个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如果个体的自觉约束不可能,是否应该通过金融手段或财税补贴诱导来加以促进甚至立法强制?在立法时又应该关注哪些重要均衡点的破解?

传统的理性经济人为了个体、短期、局部的利益会牺牲他人长期、整体的利益,也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生态效益,这必然导致危害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大量产生,其结果必然是环境污染、矿产资源掠夺式浪费式开采与耗用、生态严重破坏等。这种必然性可以借助博弈论中囚徒理论与纳什均衡在经济学中的衍生应用来分析。假定存在不安全生态行为,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管制的方法与手段,经济实体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长期、整体的利益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生态投入来追求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经济实体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因为,如果一个经济实体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而其他经济实体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生态友好型经济实体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对增加,价格就要相对提高,它的产品和服务就没有竞争力,甚至经济实体还要破产。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生态友好型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也就是市场不会自我约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与强制力。只有在政府加强管制打破该“纳什均衡”时,经济实体才会同步采取低污染、矿产资源产出高效、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高效以及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策略组合,在获得相应利润的同时环境得以保持,资源掠夺式开采与耗用才有可能避免、生态严重破坏等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经营行为已经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生态友好型体系的承认是进行生态友好型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的成果也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其成功模式,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生态友好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的阻力。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的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资本的过度耗费来支撑和推动的。因此,推行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鼓励生态友好型生产经营行为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而这一切都应该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开始。

二、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立法推行环境友好型新经济模式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部门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实行者即被监管者之间各种重要均衡点的破解路径。

(一)博弈双方及其策略空间分析

违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博弈问题,可以定义博弈双方为监管部门与涉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生态行为的施行实体。监管部门执行监管,负责生态行为施行过程的巡视、检查与管理。

1.监管部门的策略空间分析

对监管部门而言,其策略空间即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包括两个方面:严加监管和常规监管。这涉及对不安全生态行为(含犯罪行为)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

2.实体的策略空间分析

对实体而言,其策略空间是实施违背生态友好的行为,即不安全生态行为,或选择服从生态友好的行为,即安全生态行为。

(二)不安全生态行为管理的博弈模型

模型假定:博弈双方是监管部门与实体,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标准博弈模型。

1.监管部门的效用函数

如果监管部门严加监管,可以获得正效用u;如果只是常规监管,将承受u的损失。监管部门发现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将获得A1的效用,发现实体的安全生态行为,则其效用为A2,总效用为uA1和uA2。通常A1>A2,这是因为发现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更费力。

2.违规实体的效用函数

实体违规且被发现,获得B1的效用,实体选择顺从,获得B2的正常效用,如果实体违规而又没有被发现,获得B3的效用。很明显,B3>B2,B3>B1。

3.博弈模型的构成

至此,可以构建博弈双方的效用支付矩阵(见表1)。

(三)混合战略的平衡分析

假定实体认为“不安全生态行为”是他的适当选择,而监管部门则认定“努力”是他的适当选择。

1.不服从实体的最优选择

(1)如果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预期效用远比安全生态行为大而被发现后的惩罚又足够小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将无处不在。

(2)如果不安全生态行为的预期效用远比安全生态行为大但被发现后的惩罚却极为严重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也将很少发生。

(3)倘若不安全生态行为很难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所受到的惩罚也极为有限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将总是发生。

2.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

如果0≤uA1/2,监管部门将选择“努力”。如果A2/2A1/2,不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效的安全监管就有如下两种选择:

(1)为了消除不安全生态行为,如果惩罚力度太小,就应该提高被检出的概率。

(2)如果被检出的概率太低,就应该加大惩罚的力度来打击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换言之,有效监管就是在检出概率与惩罚力度之间找到平衡。

3.结论

(1)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取决于常规管理的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制度化来合理提高。在有效的管理体系下,实体的最优选择应该是实施安全生态行为。

(2)有效的管理体系应当提高监管部门的常规效用u,同时降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预期效用以减少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这是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来实现的。

(3)根据博弈均衡理论,相对满意的“努力,安全生态行为”均衡是可能的,而最理想的“不努力,安全生态行为”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说明了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博弈结果应用分析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生态不安全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推行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需要严格监管不安全生态行为,因此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体系。

1.传统生态不安全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国内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循环利用矿产资源,确保生态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2.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结果以及国外经验表明,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不可能由实体或市场自发实现,必需由相关的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约束或者加以引导和促进。

3.博弈结果还表明监管体系有效与否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消除实体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诱因,在监管部门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平衡点上以立法的形式向广大实体传递一种不安全生态行为后果很严厉的信号,以影响所有实体对违规所带来的后果与风险的判断,并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倾向和相关行为。

三、以法制建设约束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

第一,完善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监管力度。在推行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策略的时候,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完善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价值体现机制,提高安全生态行为的期效。应完善相关产权制度,提高安全生态行为的期望值,也应完善相关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安全生态行为期望值的获取几率,同时应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安全生态行为。

第三,加强公众监督,提高不安全生态行为的检出概率。可以通过公开环境信息,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关于生态友好型经济的基本知识,促使公众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生态友好型经济体系建设中来。引导公众实现绿色消费,尽量减少废弃物的发生,增进再利用意识,减少垃圾排放。建立有奖激励制度,对生态友好型经济提出合理建议、举报环境污染线索的,给予物质奖励。

第四,推进技术进步,丰富监管措施。生态友好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如中国政府为了加强“地沟油的监管”,不惜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地沟油”的最新、快速而又经济便捷的鉴定方法就说明了技术进步对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重要意义。

四、结论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其核心是不安全生态行为的有效监管。博弈分析表明,建立和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更需要在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体系,确定具体的技术规范,保障生态友好型经济的经济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在中国建立,实现全民、全社会范围内不安全生态行为的自觉规避,坚持环境友好,确保资源节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层面的重大安全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丽.关于安全行为科学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2).

2.柴艳芳,谭迎新.对生态安全的初步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

3.杨大明.人为失误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2).

4.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1996.

5.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CSA即“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模式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建直销的生产模式,并且共担风险,类似于先由农场确定可接受会员数量,然后会员选择加入农场CSA模式,然后农场根据会员的数量安排种植计划。这样就可以保证农场的稳定收益,消费者获得生态农产品。风险低的情况下,双方违约的可能性都在系统上更低。这其实也类似互联网的C2B模式。

事实说明生态农业的生产规模也可以放大到一定程度;但现有的生态农产品市场存在一个核心的问题:信息的不对称;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有效建立信任,这是当前中国的生态农业产业链面临的最大问题。

互联网进入移动终端时代,越来越多人把网络作为消费平台,卖家通过手机拍照,上传照片,添加文字描述,就算是开了一家店铺,只要保持手机和网络的联通,就能随时随地做买卖;买家通过手机浏览商品、下订单、手机支付,一切行为都变得如此简单,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商超流通渠道相比,极大地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经济运作的效率,但是,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的信任问题并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而增强。

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平台更大、更快,传统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体系难以跟上节奏,鱼龙混杂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移动互联的这个特性对于生态农业产业链的信任而言是减分的;而网络既有利于信息的透明和传播,又有利于加强产业链中的信任,避免互联网对生态农业产生向淘汰。

如何才能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显然是要解决产业链中的信任问题。那么又如何能构建充分信任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呢?这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和市场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全面的解答,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拿来就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生态农业产业链发达的国家也难免遇到市场和政府失灵的麻烦,这其中最可借鉴的是日本的经验,因为日本和中国一样,同属于人均一亩三分地的东亚小农国家,社会结构上有可比性;日本生态农产品生产端依靠综合农协,监督端有公民社会的各种NGO组织;生产有保障,监督有保障,市场顺畅就有保障;综合农协是农户在生产、土地、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综合合作体,政府给予巨大支持,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控制农户;NGO组织因资金和运作的相对独立而具备较好的公信力;生产者有依靠,无需作假,也很难作假;监督者不愁吃喝,就能保持立场。说完日本,再谈谈我所做的分享收获农场如何解决信任问题。邀请会员和其他社会组织来农场参加活动是一个增进互信的有效方式。分享收获会定期举办各类农场活动,如4月份的开锄节,七八月份的夏令营,中秋节农场篝火,10月份的丰收节等活动;另一个增加信任的因素是接受志愿者,他们不拿分享收获的工资,凭着对生态农业的热爱而投入到农场工作之中,农场的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被志愿者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这是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

有了微博或者微信这类自媒体后,蔬菜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无农药、无化肥等城市里的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信息就可以很方便传递。无农药、无化肥并不代表完全复古的农业形式,农业的技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发现问题后如何应对,比如看到病虫害就用不同的农药对付;第二个层面是管理,在产量和质量上做最好的平衡,在病害、虫害出现苗头的时候防治于未然。另外,生态农业自身其实不光包括生态的生产,应该还包括生态的生活,生产和生活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所以,在自媒体中,我希望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展现我们村里一群年轻人选择这样一份事业,回到乡村生活的价值观以及生活的点滴,与此同时,还要让大家看到农场在生产上是如何用自然中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比如利用自然界植物自制杀虫药,更重要的是,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植物的变化。

在充分信任的社会经济体中,消费者可以舒服放心地购买,不必担心生态农产品的购买问题,这样的产业就具备做大的基础。美国能够拥有全食连锁超市(WholeFood)这样的以生态食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还能够做到世界500强的规模,与美国社会经济维持高度信任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