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5: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防火勿轻心安全值千金
2、单位主责,人人尽责形成消防新格局
3、清剿火患、构建平安
4、打造铁军,捍卫安全共促温州新发展
5、全民动员“清剿火患”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6、消防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7、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
8、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9、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开创消防构筑新局面
10、学习消防,自防自救提升全民新素质
11、远离火患幸福平安
12、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
13、吸取血的教训开展隐患大整治
14、人人参与消防家家平安幸福
15、护航发展,竭诚奉献构建消防新秩序
16、消防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17、人人把好防火关,有备无患保平安
18、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
19、关注消防,关爱生命共建平安新家园
20、推进深化,五大活动,齐心协力,清剿火患
21、齐心协力“清剿火患”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22、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8
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ll Force Education Mechanism
CHEN Juxia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look 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addition to goo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to fully mobilize and play counselors, role of propaganda departments and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build a new full education pattern, so as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enhance faculty, staff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situation
根据2015年10月教育部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下称《规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经历,以弥补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面对严峻的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各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以及辅导员队伍紧密联系,抱团形成合力,构建起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形式,注重岗位操作实践,对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程度远不及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思政教育工作资源匮缺,加上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预期尚有不少差距。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受家庭宠爱,生活条件优越,独立能力较差,社会知识缺乏;但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表现多元化,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少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标、学习动力不足、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导致面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退学的危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能全面妥善解决,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单一。在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对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学术沉淀和人文资源都非常有限,在校内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非常薄弱。加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素养不高,对思政理论课兴趣不浓,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加上地域、安全、资金、人员组织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度也不小,常常以观影、选派部分学生参观、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受教面小。
三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匮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思政课教师承担了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理应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学工、就业等部门都忽视了这一系列工作,导致师资配套乏力。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庞大、联系广泛,并不断发展变化,而不少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方法落后,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口企业、对接岗位,缺少学习实践的机会,以致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较慢,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无法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三是思想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偏向于专业课教师,这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其他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和管理岗位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相应影响。
鉴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重视力度,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扩充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争取增加投入,再科学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一是要抓机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成立以院长或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领导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分析调研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监督、指导和总结,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投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学生工作处、各系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要抓效应带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高职院校中学生会、各类社团的干部人数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思想开放,平时组织的活动种类多、范围广,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多数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丰富精彩,思想教育意义却不大。如果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成立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空闲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读书活动以及其它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扩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以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愿自愿接受法纪观念、感恩诚信、团队协作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变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积极参与,这样的思政教育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抓舆论引导,紧密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功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推进,结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帮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前沿认知,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形式、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信息越来越以开透明,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高职院校应该由宣传部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队伍,把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辅导员博客、QQ群、微信群等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向他们灌输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宣传校园内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认知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宣传部门还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平台可以整合其它媒体的信息,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单向灌输转向双方平等交流,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四是要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选派思政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班,到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到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学习交流,对思政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给予资助,组织教师观摩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同时,学校应在培训学习、科研以及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思政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知识体系,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五是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取代了班主任,他们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也会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高职院校而言,打造一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高强的辅导队伍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严格对辅导员的选聘,提高辅导员的标准和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首要要求。学校要规范辅导员的“进出”、交流、培训以及晋升通道,严格辅导员考核标准,为完善辅导员队伍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社稷栋梁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面对不断涌入的社会思潮和民主开放,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员参与。高校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实践育人,走全员育人道路,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晓蒲,孙丽娜.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章,2012(8).
[2] 程春艳.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3] 苟义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河南日报,2015-02-13:9.
稳中求进打造发展升级版
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GDP增长12.4%,位居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3.8%、21.3%、13.5%、20.4%、14.1%。
一是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确保投资拉动稳中趋好。投资方面,1-6月,投向重庆的各类资金增长21.3%,新开工的项目增长36.1%。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4。
二是大力推进开放,促进了外商投资继续增长。上半年,重庆对外开放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同时,外贸进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闯入全国十强。
三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力促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消费实现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9%。(来源:《重庆日报》)
四川:大气污染治理带来经济转型新机遇
四川省今年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将推广清洁能源、控制煤炭使用、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加强车辆环保管理、加强城市扬尘污染综合管理等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四川省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83%、12.84%、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27%、9.07%、5.16%。
《方案》以环境准入、落后产能淘汰、能源清洁利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五大方面为重点,计划投资62.05亿元,实施236个重点工程项目防治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则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来源:《金融投资报》)
湖南:
“三量齐升”突出惠及民生
在3月20日的全省干部大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要求全省干群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也就是“三量齐升”这一经济发展目标。
提升经济总量方面,强调一个“扩”字。在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将重点从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上着力,扩大经济增长点。
提升运行质量方面,注重一个“优”字。坚决杜绝带血的GDP、黑色的GDP、污染的GDP,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可持续、绿色、和谐的基础之上。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提升人均均量方面,突出一个“增”字。在提升人均均量这个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缩小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防止均量“被提升”。 (来源:华声在线)
云南:立足绿色发展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今年5月召开的云南省产业建设年动员大会上强调,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立足绿色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立足发挥云南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三是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四是立足绿色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构建产业生态良性互动新格局,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路子。(来源:《中国环境报》)
广西: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经济发达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支撑
要管理好一座城市,首先要经营好城市,而经营城市首要的是把产业做大做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和产业支撑,城市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城市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始终把建设经济发达城市作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齐齐哈尔市坚持产业优先原则,提出了“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的总要求,确立了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油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近两年来,全市项目呈现出数量明显增多、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推进力度明显加大的良好态势。由于齐齐哈尔经济实力增强了,过去无力做的事现在得以实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
二、科学规划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要制定一个科学规划,必须集思广益、科学民主,特别要正确处理专家意见和领导决策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专家作用,具体规划应该由专家来做,以充分体现专业水平,符合科学规范;另一方面领导要做深入思考,基于对市情的全面把握,拿出一个城市的总体定位和长远目标,由专家按这个纲去做目,领导和专家是互为补充、互不替代的关系。就齐齐哈尔而言,我们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繁荣、铸造特色文化、突出滨水园林、改造新建并举、建设宜居鹤城”的36字总方针。明确了城市发展要正确处理好12个关系,即“齐齐哈尔和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城市建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城市的现实定位和历史文脉的关系、科学规划和民主规划的关系、中心城区建设和其他城区的关系、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关系、自然生态和人工建筑的关系、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的关系、节约用地和城市通透大气的关系、新建和改造的关系、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关系”。
在科学确定城市总体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坚持高起点原则,狠抓了城市规划的完善提升工作。聘请权威机构高水准修订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滨水城市建设规划和劳动湖南扩工程、中华路总体风貌改造,尤其是聘请国际著名专家编制了齐齐哈尔新城区建设(中汇城)规划,从总体上更加注重城市产业布局、功能区分、特色展示以及道路视觉的宽敞、绿化的布局、滨水的退让,保持开阔疏朗的城市风格。
三、改善民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要求
不论经济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方向,也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美好家园和优美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市民幸福的城市。
一是打造生态之城。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天蓝、水洁、城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
二是打造宜居之城。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全面改善城市总体面貌。
在新城建设上,我们探索了一条在政府总体规划指导下,由企业整体规划的建设之路。利用5年左右时间,把新城建设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园、行政办公、金融服务、交通枢纽、休闲商业、生态居住为一体,现代化、生态型、文化内涵厚重、北国特色浓郁,容纳4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体。在旧城改造上,全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低温楼改造。
三是打造文明之城。我们既重视城市硬环境的改善,更重视软环境建设。坚持以创建“三优文明城”为目标,以市容、交通和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沿江游览区、火车站周边、圣弥厄尔教堂周边、城区广告牌匾、废品收购站、出城口等六大整治战役,“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同时,开展了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之风、学习之风、关爱之风,努力培育齐齐哈尔城市精神。
四是打造和谐之城。主要是让社会各阶层和全体公民都能够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关怀,使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现代技术手段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依托
信息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现代化,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上的重要作用。齐齐哈尔作为一个拥有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更加重视以先进技术管理现代城市,成立了政府应急中心,建立了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预测预警系统,特别是加强了交通、气象、防汛、市政、环保、地震、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预警和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公安、交通、市政和城管“四位一体”实施了“天眼工程”,今年9月末交付使用后,无线监控系统摄像头将部署在全市所有一、二、三级路面和原有城市监控未能覆盖的重点区域,实现全市城区监控的全天候无缝覆盖。
五、深化改革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不竭动力
城市社会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管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大社区架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路子,主要是坚持以道德为引领、民主为基础、法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在机构设置上,成立了城市社会管理委员会,市直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增加编制,组建了城市社会管理办公室。各区和街道也都设立了相应的社会管理领导机构,承担牵头组织、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职能。在体制创新上,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增加协管人员、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办法,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社保、民政、计生、等工作力量进社区,解决网格管理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格局。在重点人群管理上,适应众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实际,抓住关键,大力实施。
六、铸造特色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灵魂
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符号,也是城市的灵魂。我市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到城市现代化管理之中。
一是打造历史特色。齐齐哈尔有着7 500多年的古文化史,250多年的省会史,为了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我们对500多处历史遗迹进行了挂牌保护;对百年老街中华路进行了改造;对昂昂溪古文化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建设了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
二是打造多元特色。我市有着丰富的驿站文化、流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资源,我们坚持挖掘、保护、开发并举,倾力打造多元文化特色。
三是打造独有的城市主题文化。齐齐哈尔是丹顶鹤的家乡,鹤文化是独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立足叫响“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以鹤文化为主的城市主题文化。
七、国际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先导目标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很难想象一座城市不通过加大国际化力度能够实现现代化。齐齐哈尔作为曾经的省会城市、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节点城市,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顺应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遵循哈大齐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用好用足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发展理念 创新 “四个宁夏”
在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要用发展的眼光捕捉时代的机遇,用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全面推进“四个宁夏”的建设目标。
1 创新,是建设“四个宁夏”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强调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建设“四个宁夏”就要把握其中的核心元素,推动全民创业氛围,实施智慧宁夏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四个宁夏”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有利于建设“四个宁夏”的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使创新的各项元素发挥各自特殊的功能。
2 协调,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差异化问题,建设“四个宁夏”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宁夏虽小,但发展上却很不平衡,明显地存在着山川差异、城乡差异。坚持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发挥川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长短板相互弥合,逐步缩小和消除发展差距。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相关政策,促进农业人口向沿黄城市带有序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协调发展是建成“四个宁夏”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
3 绿色,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基本前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宁夏尽可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开发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治理环境提上议事日程、构筑生态安全防火墙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南部山区退耕还林保护和生态移民移出区生态恢复,加大荒漠、沙地和荒滩治理,推进荒地生态化、无害化、微损害利用。无论城市化方向、生态安全建设,绿色发展产业体系,都要符合科学实际的原则。实现绿色发展,宁夏必须彻底告别过去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政绩观,真正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了解自然规律、切实从行动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自觉意识,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建设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守住生态底线,让宁夏大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4 开放,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必要条件
开放带来进步。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话语权,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各地区全面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宁夏要想方设法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中阿博览会、内陆开放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等机遇,打造中阿合作先行区、内陆开放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搭建开放平台、建好开放载体、畅通开放通道,把宁夏的发展准确定位嵌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发挥宁夏穆斯林和西亚、中东国家人民文化相近、习俗相通的独特优势,突出清真品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资金、产品、产能、文化走出去,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努力开创开放新格局。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要深化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宁夏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5 共享,是建设“四个宁夏”的必然结果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精准扶贫,全力推进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扶贫攻坚;一是通过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特色产业脱贫和合理转移就业人口相结合达到脱贫目标;二是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县乡村实施扶贫搬迁脱贫;三是对南部山区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脱贫;四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脱贫;五是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脱贫。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拓宽扶贫投入渠道。加快教育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条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打破城乡藩篱,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促进转移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城乡联合办医、注册医生多点执业、发展远程医疗。充分发挥宁夏“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扶贫攻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改革等方面在全国走在前,创造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在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保护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有力提升了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1.生态保护与建设
1.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相关政策
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指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呼伦贝尔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重点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从2014年开始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并探索建立配套管控政策措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立体动态管理机制。
1.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呼伦贝尔市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依据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强化地下水保护,实行开采量与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海绵城市”,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2.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构建生态、农业、城镇化三大空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实施收缩、集约、点状开发,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2.1构建生态、农业和城镇化空间
2.1.1构建“一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主体,以呼伦贝尔天然林保护区、沙地防治区、湿地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全市规划生态空间总面积23.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91.06%。2.1.2构建“一带两区”农牧业发展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带、南麓农牧业发展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区为主体,以额尔古纳水系、嫩江水系等为补充的农牧业发展空间格局。规划农业耕地保护空间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8.21%。2.1.3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空间构筑以呼伦贝尔都市区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满-海-牙为横轴、以海拉尔-鄂温克伊敏河镇为纵轴的“T字形”经济带,以满洲里为龙头、两翼向室韦和额布都格口岸延伸的“V字形”口岸经济带,多点分布的市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重点镇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总面积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0.73%。
2.2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
2.2.1积极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通过申请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按各自功能定位去布局,实施严格保护和有序开发。在重点开发区域内,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积极承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人口,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集聚发展。在限制开发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域内,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点保护生态功能和文化资源,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2.2.2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政策推进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生态功能区科学发展新模式、新途径,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估与差异化考核政策。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全面完成国家试点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完善建立试点示范督查考评等工作推进机制。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1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以扶持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乳、肉、油、粮、薯”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的工业化。
3.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落实绿色“中国制造2025”,对有色金属、水泥等重点工业行业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采取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3培育发展碳汇产业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通;发展规划;新格局
1引言
2013年秋,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度尼西亚提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社会反响强烈。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带一路”不仅成为助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地位的窗口,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交流的通道,在这场规模宏大的全球行动中,对于战略节点位置上的重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搜集近年来“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交通业的发展情况,探究“一带一路”为重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交通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从而引领重庆交通发展的新格局。
2重庆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
“一带一路”是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地区间合作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沿线涵盖约65个国家,横跨亚欧大陆,且这些国家中大多都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仅能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能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间资源的流动,加强区域间经济政治联系,优势互补,从而到达合作共赢的局面。重庆身处我国西南片区,不仅开放时间晚、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各方面也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重庆的定位才日益凸显,因此重庆市对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响应国家政策上具有先锋模范和领导作用。作为长江沿线经济带的支点和节点,重庆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重庆经长江连接中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货物可通过多种交通方式便捷的运到重庆;向西借助铁路与公路拉动重庆与西南周边地区及欧洲、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对重庆乃至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有着深远意义。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予重庆新的机遇和历史使命,重庆应利用其在国家版图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及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增强在西部地区的聚集辐射能力,为重庆走向世界搭建平台。
3重庆的交通格局现状
自古以来,交通不便一直是阻碍重庆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目前重庆地区已形成“一干两支”内河航运网、“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三环十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一大两小”机场为格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庆交通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能改善道路拥堵状况、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出行便捷度,还能为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支撑,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增长活力。综合重庆现有的交通条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重庆交通格局的现状:3.1水运重庆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目前,重庆已基本建成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为骨架的“一干两支”叶脉型航道体系,重庆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箱,且全市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通过水运完成,这标志着重庆航运能力的影响日益显著。3.2公路运输2016年4月,重庆开通面向东盟的首条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这条线路不仅能够保证重庆运送到东盟国家的货物及时、安全的抵达目的地,还大大缩短了传统海洋运输的时间,拓宽了重庆及西南地区对东盟的交流渠道。重庆的高速公路发展更加迅速,2016年全市高速公路可通行2818公里,对外出省通道增至16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渐展现在大众面前。3.3铁路运输重庆主城区目前有三大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三站之间可通过轻轨连接,共同为重庆铁路发展发挥作用。2015年底,重庆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929公里,铁路沿线覆盖27个区县,形成10个对外通道,进一步带动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的开通为重庆铁路运输注入新的增长活力,“五定”班列拓宽了重庆物流业的发展渠道,加速着重庆与全国各大城市的交流,为重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打下了基础。3.4航空运输重庆目前有三个民用机场,航空运输呈现“一大两小”的格局,即以江北国际机场为主,其它两个机场为辅,共同为重庆航空运输发挥作用。2016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迎来新的高峰,江北机场开通国际航线达59条,旅客通过能力突破3500万人次,随着重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重庆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一带一路”将为重庆的航空运输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4“一带一路”引领重庆交通发展迈向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国家间的互通互信降低风险,而交通领域的完善与否对国家间的往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港口发展绩效明显,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箱;高速公路可通行总里程突破2818公里,形成16个出省通道;“渝新欧”的开通大大拓宽了重庆对外交流的渠道,实现每天都有班列开通的历史性突破,从最初的试验到如今成为贯通中欧的贸易大通道;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达59条,旅客通过能力突破3500万人次,万州、黔江机场的扩建不断扩大重庆机场的整体规模,为重庆航空领域带来崭新的面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重庆作为“一带一路”西部对外开放的枢纽,凭借其天然的水陆空交通优势,发展“多式联运”可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水、公、铁、空四力齐发,日益凸显其作为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的独特位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一带一路”正引领重庆交通发展迈向新格局。4.1“一带一路”推动重庆港口建设重庆市身处我国内陆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的局限,经济发展缓慢。以往重庆出口货物大多经东部沿海地区发往国外,既延长了收货时间,也增加了运输成本。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重庆市凭借其天然的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有力的促进了沿江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重庆独有的码头文化一直深深影响着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江海运输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港口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推动重庆港口建设过程中,重庆市应汲取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建设完善的港口枢纽设施;在产品输出方面,从发展临港工业出发,将生产企业建至港口附近,缩短货物从出厂到出口的时间;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始终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治理力度,保持港口和运输区域的环境整洁。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不断加强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合作,带来商贸与投资的互动,将重庆从一座码头之城华丽转身成为一座港口之城。4.2“一带一路”推动重庆陆上交通建设“一带一路”背景下,渝新欧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往来的桥梁,渝新欧国际铁路使得中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货运方式大大改变,不断推动重庆及周边地区产业升级。渝新欧的发展,大力推动着重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而重庆市内,一批批高铁项目的建成将加速重庆对外开放的步伐。以“山城”著称的重庆,传统的公路蜿蜒曲折,多要绕山而行,既增加了出行时间,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铁的发展不仅能缩短出行时间,更能加强重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大幅度提升重庆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将重庆的货物更便捷的发往世界各地。重庆在完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发挥其内部中心枢纽的作用,进而提升内陆周边地区总体开放水平。4.3“一带一路”为重庆航空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致力于把重庆打造成西南地区航空运输的枢纽,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提供便捷。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航空运输的作用日益凸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始终依托铁路和港口的优势,在多式联运中发挥着突出优势。此外,重庆市积极引入国家先进企业和优秀人才、构建完善的航运网络,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庆市提出了面向世界的转型战略,不断提升重庆的航空枢纽地位:对江北国际机场来说,作为重庆航空运输的中转站,应逐步完善机场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成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机场;对万州、黔江机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不断完善重庆航空运输服务体系;同时建成巫山、武隆机场,为重庆旅游业的发展拓宽渠道,为重庆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对于其他用于执行空中飞行等特殊飞行任务的机场,应加快建设步伐,使重庆逐步形成完善便捷的民用机场网络格局。
5总结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揭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都是收益与风险并存,重庆也不例外。位于“一带一路”战略节点位置的重庆,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益处多多,不仅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也带动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然而交通的发展必然会改变重庆古老的建筑格局,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重庆市政府在规划中应注意保留其独特的重庆风貌。比如,朝天门码头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码头文化的标杆,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的货运吞吐量不断加大,朝天门作为重庆历史中的一份瑰宝,在规划中应汲取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将历史与现代融合在这座西南边区的城市里。“一带一路”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传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的精神,是为了让丝绸之路不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而在当今思想文化交融的时代里大放异彩。“一带一路”中交通的发展拓宽了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渠道,增进了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传播了文明。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交通领域的建设不仅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周边国家带来互利互惠。陆上交通通道的大力发展,比如,面向东盟的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不仅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同时使货物运输安全得到保障,贸易更加便利。未来航空和航运领域的建成和完善,不仅会缩短重庆与外界之间的往来时间,也会大大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便捷人们的生活。“一带一路”的提出,必将给重庆交通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形成新的格局。
作者:陈倩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毅中.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将上报国务院[J].企业决策参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