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术课教学

美术课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7 17:17: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术课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术课教学

篇(1)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 教学方法 初中生

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越来越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美”即指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培养审美观念。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很多认识及习惯是从初中阶段开始形成的,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如何利用初中美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审美情操,是每位初中美术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如何上好初中美术课

上好初中美术课程的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

2.1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美术教师要上好美术课,首先就要了解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法展开教学。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转向青少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思维活跃,满腔热情,对一些社会现象开始形成自己的感受,自制力和意志力不断增强,开始迫切希望老师和家长相信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具有独立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能力有限,很多事情做不好。比如,在美术课上,他们对实际绘图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导致对美术课不够重视,提不起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利用美术课教学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了。针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教材和教法上进行钻研,有意识地增强美术课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既不能停留在儿童绘画的水平上,又不能过于成人化;既不能限制太严,又不能不重视教学方法。

2.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发展规律,综合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2.2.1讲故事法。美术教师根据美术作品向学生讲解画家轶事、作品产生的背景或者作品中传达的内容。听故事是初中生共同的爱好,借助此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美术教师在讲故事时应该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引出主要内容,使初中生容易接受。比如讲解《奥古斯都像》,不必向学生直接讲解雕像本身的特点,可以先讲“国王与画师”的故事,以此引出雕像的特点。

2.2.2启发式讨论法。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相互讨论,谈谈对美术作品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可以在作品产生背景、画家生平等方面偶尔做些提醒,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辨别假、恶、丑与真、善、美的界限,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2.3诱导法。初中阶段的美术教材加入了很多理论内容,这些理论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为此,美术教师要合理利用诱导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加强对美术理论的了解。比如在讲解《形势与美》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武打电影的片段,大致如两名高手在决斗,两人没有动,而周围的环境在变化,树枝在摇曳,树叶被吹起,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导演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场景,为什么不直接出现武打场景?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白通过动静的强烈对比,可以烘托人们的心情这一理论。这样的理论讲解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论知识。

2.2.4实践法。美术课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教师只是匆匆地将理论讲解完,并加入一些示范就直接布置作业,往往会让学生学得不是很认真,马虎地完成作业。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完成。所以,美术教师要根据本节美术课的具体要求,适当安排一些室外写生课,让学生在室外写生过程中体会绘画的感受,并巩固绘画技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既学得认真,又画得开心,在无形中提高审美情趣和绘画技巧。

3.结语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美术教师都要时刻谨记,自己面对的是初中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少年。只有紧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爱,精心准备、巧妙布置、细心讲解,才能为学生在这个人生转折点上奠定美育基础,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这样,美术课才会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梅玉洁.美术课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徐晓东.例谈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课上的使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06).

[3]刘长慧.试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方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4).

[4]袁良波.浅谈高中美术课互动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8).

篇(2)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教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 德育渗透

根据美术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有绘画、工艺设计基础课的学习,还有手工制作、欣赏等内容。教材的整体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些内容体现的是欣赏美、表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有些是德育方面的内容,有些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对于欣赏课教师应多提供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通过多年的美术课教学,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传统教学把课堂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教法方法单一,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思想没有变化,导致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新颖。美术教学,应该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是否能够发挥它的优势,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比如在人物头像一课,就可以通过古老的“贴鼻子”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开展困难,教师不应局限于学校现有条件,不能只能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而应该利用现有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如雕塑课,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雕塑练习,让学生回到玩“泥巴”时代,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他们进行雕塑,使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兴趣,这样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1世纪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理论知识太多,感性知识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我认为美术课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某些基本技能课如国画课就不适合。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将起到很大作用,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教学应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时,还要有意识地讲解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教学生欣赏《珍惜我们的环境》这幅画时,不仅讲工业污染,还要讲解生活中垃圾的污染,教育学生珍惜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乱扔废纸,不乱抹乱画等。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一句鼓励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也可能毁掉学生一生。

教师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思想作为个人奋斗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美术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运用美术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审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美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设计、动手能力。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补充教学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弥补自身缺陷。美术教师应当具备探索精神,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并进一步信服自己。如果一个美术教师本身就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则很难想象他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美术人才。

总之,美术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它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时刻提醒美术教师应该全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这也是现代文明教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杨占华.现代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

[3]杨占华.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3(2).

篇(3)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课;教学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画画玩玩,学生有兴趣,上课又轻松。”我只能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新课程实行后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转眼,进入美术教育这行已经有快二十年了,如何使教学有效,我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人教版中学美术教材,总体上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学中要以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搭配、版面设计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美术课上可以创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可以问“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如今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把音乐的感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在指导学生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教学手段,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又能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美术课教学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篇(4)

关键词:美术 教学 环节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它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既要凭借对人的生理机能的训练所形成的技术、技巧、同时还要依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各方面的修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有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人才。

为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对教学诸环节的研究,必须重视对教学诸环节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要紧扣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是教学具有真实感和感召力。总结多年实际课堂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要在以下各个环节中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进行教材分析

当前使用的美术教材,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内容丰富多彩,范画和技术步骤,过程图片生动有趣基本上能符合学生特点,富有较强的灵活性,化难为易,有复杂到简练。但是,现今的美术教材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属于学生临摹的作品篇幅较多,而创作写生作业,课外写生练习作业较少,影响学生开阔视野:文字的介绍叙述较少,给学生的直观文字理论依据少;却教材和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让学生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敢于大胆的取舍和创新,把教材中的临摹和写生练习有机地穿插结合;并从基本技法技能上加以准确、生动、形象的阐述;另外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施展才艺、开拓眼界、陶冶素质的机会和环境,如逢年过节举办画展、书画竞赛;有规模地组织各类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各类板报、墙报的展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调查了解学情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态度及学习方法,包括他们习惯的作画方法:同时也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个性等特点。只有尽可能的多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应盲目地依据教案死板硬套;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一个概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或深或浅、或易或难,在课堂上就可以得到明确的反馈。在了解学生对所讲授课题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启发、诱导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于课本的概念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在技法技能类型课中,掌握学情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遇到的哪些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有充分的预见性,能对症下药,事先给预恰当的引导,化难为易。作为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攻破这些难关,从而使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教材相适应。

三、做到认真备课

美术课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教,有以下特点:1、形象的直观性,作画要有对象:人物、风景、动物、静物等;演示要有实物、模型、范画等教具,及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等;参观、赏析、表演、展示、示范都要形象与直观。2、视觉形象的审美性。美术史研究美创造美的,不美就失去了灵魂。法国美学家莱辛讲: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无论是绘画、工艺、雕塑和建筑,艺术家必须用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的形象,表达美的思想情感。美术教学中,物象的选择,表现的内容的形式和方法,以及范画、教具、赏析的作品和教师的与其谈话举止等,多应该是美的。3、表现形式的方法、技巧性。绘画、雕塑、工艺等美术作品要通过绘画、雕塑和制作等技巧手段,才能完成,美术中,教师要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运用造型的规律、方法、技能。4、艺术的创造性。美术本身就是具有艺术的创造,美术教学在开发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因此,备好一堂美术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还应具备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前提保障。

四、遵循教学原则

上美术课一定要遵循以下这四项基本原则;1、审美性原则。以审美为前提,这是美术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亦是灵魂,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条根本规律。2、以技法为主线。美术课堂教学由始至终首要贯彻的是绘画的技能、技法,只有以技法为主线,才能有效地提高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3、以兴趣为原则。美术课的类型要求新颖而富于变化,课堂讲求丰富、活泼、生动、风趣、幽默的气氛中掌握技能,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为关键渗透知识技能。4、以创造为灵魂原则。从创造性原则出发,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把没事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五、指导学生作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加以巩固形成技法、技能,恰当的作业是学生实践这一过程的主要活动。所以,美术作业的布置,除了课堂的临摹作业之外,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写生与创作练习, 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精神得以体现和施展发挥。另外,美术作业的批改要细致,不能趋于简单化,每一次作业都要由文字评语,重视肯定学生得以点一滴的进步,适当时用红笔加以修正,并加评语进行指导,不能得过且过,放任自流。

六、组织课外活动

课堂美术教学形式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但是,积极开展各类美术活动,抓好第二课堂美术兴趣小组的辅导,对学校实施美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余课外时间,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如逢年过节组织书画比赛,美术作品、小制作展览、板报墙报、竞赛;各种类型的美术兴趣小组等,使学生加入到第二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来,这对深化素质教育步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5)

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优化教学内容,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老师要专研教学的知识元素,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也

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当然这要根据教师的能力而定,对此应慎重对待。

(二)优化教学结构。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

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三)优化教学方法。绘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引进

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兴趣。

(四)优化教具。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必然会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石膏教具等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幻灯、录像、电脑等。它形式

篇(6)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通过美术教学,促使学生逐步感受生活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理解生活中的美,自发地表现、创造理想中的美。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一、促形成――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行为。即不必再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或完全抛弃“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把美术课程内容分成几个不同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使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都获得相应的发展。要引导学生在美术课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能够主动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美术是以视觉为中心、以追求美为特征的学科”,这种特殊的性质决定美术课程本身必须包含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脑力因素与体力因素,即通过自身建立视觉意识和增加视觉文化的含量来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要使这个理念得以落实,美术教师就必须在美术教学中付诸行动,实施有意义的教学行为。比如,在美术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巧激发――让学生具有学习美术的兴趣

很多教师都认为,“小三科”课程中学生不缺乏学习兴趣,因为“小三科”既不像枯燥的语数外,又不像难懂的理化生,更不像难记的政史地,其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趣味性是很短暂的。一旦这种短暂的趣味性消失,引来的便是闲散无聊。美术课不统考,不决定升学率,因而有些师生也不重视,更使一些美术课堂失去活力。若不想这种结果发生,那么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其实,带学生走出教室发现生活中的美,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因此,要给学生提供“让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能够通过热爱生活中的美去主动表现生活中的美”的园地。作为美术教师,一是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学生去野外或城市公园写生、采风,让学生带着兴趣和任务出去,带着收获和作业回来;二是带学生去看画展,看名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身临其境。甘肃省通渭县有“书画之乡”之美称,榜罗镇是红色旅游胜地,常有书画名家来这里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伴随着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实践,学生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接触生活中的美,触碰他们的“兴趣点”。

三、会思考――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先于文化而存在。在《美术概论》中,范梦老师曾说:“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是因为有了艺术,才有了文明,进而有了文化。”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不仅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更与人类文明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应该知道,美术学习绝不仅是“术”的学习,它更是一种特殊的对文化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存在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具有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对民族优秀美术作品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名画,让学生在了解绘画作品的特点、了解创作的社会背景的同时,试着通过与作品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

四、重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是某一个人独有的灵感,它是通过后天培养得来的。在美术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独特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在美术学习与实践中,要重视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的成果所带来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和探究中寻找美术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篇(7)

关键词:新课标;个性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85-02

目前,正处于新课程改革之中,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创新。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学习方式蓬勃展开。它将我们带入了教育改革的“震荡期”。新课程改革赋予美术教育以广阔的创造空间。新教材需要美术教学中贯穿设计理念,培养设计意识,注重设计观念和设计目标,注重学习的主体,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注重对教学结果评价。美术教育的亮点是设计,是创作,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孕育、生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美术课到底应给学生一些什么知识,是培养一些美术专业特别擅长的尖子生,还是让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地去感受、去学习。事实上,很多美术教师很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把重点都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用心去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结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运用新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我对美术课程观念更新问题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首先是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上的更新

丰子恺说过:“人类具有会看会听的本来意识。”也就是说看、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和权利。于是艺术也就诞生了。通常绝大多数人在婴、幼儿时期都非常喜欢画画,喜欢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大概只有六、七成学生喜欢涂涂抹抹了,到了初中阶段有一半人喜欢画画就已经很好了,高中喜欢美术的就更是少而又少了。造成这种局面自然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可是主要是因为那种僵化的、经验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美术课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这个物体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画,苹果是圆的,画成方的就错了,天是蓝的,涂成绿的就打个大“×”。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会对美术课感兴趣呢?我认为,美术课很大程度是为提高所有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设置的。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使学生乐意听你的课,就首先要摆正美术课的位置、作用。同时在上课时要经常鼓励、支持你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到美的指引、熏陶。

二、教学的随意和不固定性

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通常像以前的“八股文”一样既古板又僵化。一般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跟着画。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容许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容许学生表现差异的过程,不应该由老师一手包办,更不应该追求过于严肃、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教材中我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把这节课分为3个课时来上,第一节课了解脸谱,第二节课是画人物脸谱,第三节课是自创脸谱。在这节课上,我们就要搜集大量的脸谱资料,里面包含了脸谱的历史、形式、角色等多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讲对脸谱的认识,在他们七嘴八舌中引入课题,并简单讲解这些知识,通过一些媒体手段,带领他们一起看,一起分析脸谱的独特艺术特征及脸谱绘画的技巧和应注意的地方,然后再一起研究作业的做法,通常学生还没等我讲完已开始兴致勃勃地按捺不住动手画了。讲评作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注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把好的绘画作业让学生一起欣赏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内容不限,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乐意去自我表现。到了最后需要辅导的学生也是最少的,作业交上来,确实可以给教师带去一些惊喜。

三、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美术活动和其他学科活动不同的地方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学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并且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为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提供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在准备每一节美术课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及水平选择作业。比如在《线的韵律》一单元,可提供他们几个作业选择:根据书中的图例临摹一幅画、通过对线的认识把书中的范例加以改变、用你对线表达情感的体会画一幅画等,这样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