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2 09:05: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3]陈维.浅谈高中政治复习中如何突破哲学重难点[J].群文天地,2012,09:196.

篇(2)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注意事项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哲学的答题技巧总结明晰设问,不仅有利于考生明确试题立意与正确理解情境,也有助于考生正确把握主旨,有的放矢地答题。考生可以利用“三定法”即“定知识”“定题型”“定材料”来研读设问,把握设问主旨,清晰试题“用什么材料来考”“考什么知识”“出什么题型”等指向性。

政治哲学主观题的材料往往是对来自生活的时鲜素材的凝练,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通常用叙事方式进行描述。考生可通过“句读+分层+关键词”研读材料的句读,把握材料的逻辑层次及其关系,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明确“用什么(哪些)材料来考”,从材料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提升材料阅读能力。

知识犹如粮食需要颗粒归仓、仓储到位,不能散乱一地、混杂一堆。考生可从宏观上照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的“目录体系法”进行纲举目张式的知识建模,明确知识条目所在的目录层级,把握内在关联,准确定位知识,灵活调取知识。从微观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W追问法”精读框(目)题及相应考点,精细仓储知识,这才能更大的解答出政治哲学的原理。

虽然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设问方式多样,总体可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常见题型。考生在遵循政治主观题的“有理有据、理据对应、分点作答”答题普适套路的同时,还要注重图表题、措施类、关系类、认识类、原因依据类等题型的一般思路的归纳与梳理。

高中政治哲学具体的答题方法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抓住这几点,高中政治轻松学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教学

一、前言

微课最早起源于国外,最近几年也逐渐在我国国内得到普及。微课具体是指播放时间在五分钟左右,主要是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点、试题、解题方法,又或者是社会上比较热点的问题而进行制作的一类短小的视频。微课虽不能够当作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浓缩,但其是教材重点内容的提炼、延伸以及补充等。微课虽小,但其所起到的效用是非常巨大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微课引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解疑释惑、激发兴趣以及查漏补缺的功能。

二、学生解疑释惑的平台

针对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失误的疑难知识点,可以通过应用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地指出其存在的不同,进而让微课能够成为学生进行解疑释惑的一个沟通平台。学生在进行学习某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知识点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对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区别不清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种现象的发生,比如,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政治教师可以先收集三段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素材作为微课视频的第一部分。如与市场调节局限性的知识点相关的素材,第一段素材:某不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使用地沟油提炼出有害的食用油并将其售往全国各地,致使企业破产,法人代表被判入狱;第二段素材:2015年期间,大量的民众跟风投资,致使其投资于e租宝的资金全部损失;第三段素材:漫画“赶不上趟”。政治教师可依次播放这三段素材,从而将市场调节存在的几点不足放在同一平面,并通过利用画外音对其几点局限性之间的差异进行阐述:“损人”“损己”“时间差”。视频播放结束后,利用问题进行提问学生三段素材分别呈现了哪点局限性。通过利用这样的穿插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说出三者存在的差异。

三、学生增强兴趣的抓手

兴趣是进行知识学习的优秀的老师,如果政治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中去。微课的主要制作内容也可以是一些如今比较流行、热门及学生喜爱的元素,通过利用这些元素从而让微课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抓手。学习哲学知识,往往是学生的一道大难题,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在高考来临之前仍然还不能够将一一匹配哲学原理以及方法论,致使张冠李戴的现象频频发生;还有部分的学生未能够完全地了解哲学的具体范畴,通常会出现原本明确要求回答唯物辩证法却将答案写成辩证唯物论,从而损失本应不该丢失的分数。例如,网上有一段名为《罗平二中哲学小苹果》的微课视频,这段视频通过将哲学理论与热门的歌曲相互融合,为此,政治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模仿,并将其制作成一段短小的微课视频,并于课前3分钟将这段视频进行预备播放。充分利用歌曲《小苹果》的熟悉度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进而可以使其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由此看来,微课能够充分地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话题,并且通过利用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模式有效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最终使其成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四、精简重点知识点的载体

在实施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均会存在有部分并不是很关键的知识点及内容,从而导致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很浪费时间,且若是让学生自主看书进行梳理,不仅浪费时间并且还耗费力气,而通过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从网上的共享资源寻找适合的微课视频,又或者由政治教师自己自行编制的微课视频穿插于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这样微课就变成了精简教材知识点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比如,在给予学生进行讲解财政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大量情景材料以及重点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了解有关于财政的三大主要作用以及影响财政的具体因素。若是政治教师再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财政的收入以及支出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会导致课堂时间不够使用,同时学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安心听教师的讲解,并且也不能够在教学中呈现详略且得当的原则。政治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个以卡通漫画的形式进行制作的微课短片,并且这个视频还必须要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明财政的收入以及支出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让学生从高度集中的思维模式下顺利投入到比较轻松活泼的短片中,并且迅速地了解知识重点,同时也获得了愉悦的心情,正好对应了“文武之道,一松一弛”的学习规律。

五、查漏补缺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微课能够成为查漏补缺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习有关于宏观调控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十分清楚地辨别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特别是其中的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此,政治教师可制作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并在此微课中具体阐述三大手段的不同含义,再通过利用设置三段相关的背景材料能够使学生从事例中轻易掌握其中的差异,最后以价格为主要的论述点,讲解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己对照思考,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六、结语

总而言之,政治教师必须要懂得充分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微课的内容选定、设计制作以及呈现使用等教学流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困惑,让学生获取极大的学习效益。微课不微,利用得好,才可以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包彩娥.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2):82-85.

[2]钟宝平.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高考,2016,(24):13.

[3]朱光.浅析多样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55-56.

篇(4)

不管是对哪门学科的复习,课本就是学生复习的根本。对于已经学过一遍的课本,学生对其中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这些内容,只有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才能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因为课本所体现的这些内容是对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解决一些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比如,在复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者之间的一切关系,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本身有一定的逻辑性,是最易出错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对课本中重难点的掌握和学生完整把握课本的知识体系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线”,它能使课本结构化。突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课本有关的知识综合分类,构成一条整体的知识线,是搞好高中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

复习中,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了课本后,对课本各个章节构建起整体框架而又有了基本的认识。比如:一本书有几章?每一章又有几个小节?每小节又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最后再去确定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又是难点。又如,在进行哲学方面的复习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最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懂得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面、准确地应用知识。

二、紧跟时代,关注热点,让课本知识生活化

最近几年,在高中政治的不断改革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紧跟时代,关注热点”。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高考试卷的新观点、新知识、新题材和新问题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复习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明确:课本知识点是根本的、基础的,却不是思想政治的全部。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使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去解答、探析所遇到的难题,把课本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扎根于课本外,还必须要求他们把课本知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用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理论融入生活是思想政治课复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高考政治考查的重要原则。政治学科高考命题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为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时事与思想政治课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好成绩。

三、融入学生自己的观点,让课本的知识点思想感情化

篇(5)

关键词:政治习题课 兴趣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93-01

高中政治课坚持讲练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有重大作用。关于练习题的讲解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相对于理工科的习题讲解而言,我们政治习题讲解就显得非常单调和枯燥。结果导致学生听课的兴致不高,教师讲课的情绪也调动不起来,师生都把习题的讲解当成是一种负担。那么应该如何让一堂枯燥无味的政治习题讲解课变得激情四射、血肉丰满呢?如何能让学生觉得这种课不仅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可以结合题中透露的信息,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的积累对我们学生的审题和做题时非常有帮助的。这种了解和理解社会时事热点的能力,也是我们高考的考察目标之一。这种能力的训练对我们江西的学生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要么在寝室,要么在教室,要么就是在从寝室去教室的路上或者是从教室去寝室的路上。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实在是太匮乏了。我们的政治习题或是试卷上的题目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他们的信息量非常大,因不同的题目可以给我们打开不同领域的窗口,而且政治试题的时政性非常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国内和国际热点等等。一整套号的题目,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给我们提过那个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新资讯。其内容有国家政策、最新的相关政策调整、最热门的社会现象等,(比如2011年的“郭美美”现象、甬温高铁脱轨事件等)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又有文学气息浓厚的哲学语句、哲学小故事、充满哲理的成语俗语熟语等。一份政治试卷就是一副社会缩略图,气态万千,这也正是高中政治的魅力所在。

作为政治教师,我通过对题目的讲解既可以教会他们书本知识,又能让他们加深对时政的了解和理解。比如,在讲一套仿真试卷时,出现了一个美国的“量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学们都傻眼了,因为,我们教参上只讲过宽松的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根本找不到最新的相关资讯。他们连这个政策的意思都不知道,就不可能做对题目,能对也只是蒙的。为此,我课前就查询的相关材料,在讲这个题目的时候,就相应的补充了些新信息,并且还形象的将它概括为“牺牲千万家,幸福它一个”。为了能更好的当好这个桥梁作用,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先下些苦功,去了解相关的基本常识和时代背景。在了解的当中,我们也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因而这种方式在客观上对我们也具有鞭策和推动作用。可见,将题目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相关的时政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介绍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时政知识的积累,活跃习题讲解课的气氛,同时也对学生们对教材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大有裨益。

第二,习题讲解课,除了可以拓宽视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的是能对我们平时课堂所学的知识有个巩固、锻炼、检验和提高的功能,这也正是政治习题讲解课的精髓所在。为此,我在讲习题时非常注重相关知识的整合和提炼,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做题技巧的引导和总结。所谓做题技巧,不过是让我们能更好的审题,能准确的答题。在讲政治选择题时,我非常注重对他们做选择题审题技巧的引导;在讲政治主观题时,我也注重对他们答题技巧的引导。做题技巧的引导在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对学生提高考试分数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做选择题,我会特别强调对题意的审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要求的答题范围(比如要求答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哲学;哲学是要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还是群众观、价值观等);其次是看清楚题意要求是选择符合题意的还是不符合题意的;要求是答原因还是答措施;再次,要判断出题者的主要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有时候,对出题者态度的判断会减少我们对一些题支的困惑,缩小比较的范围,更准确的找到答案)等。在比如做主观题,对题目的答题范围的审定也非常重要。经常在阅卷的时候,看到有些同学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最后看着那满满的几百字,只能忍痛打个零分。这中现象在哲学题目中最为常见。我认为做题的技巧,不能等到高考前所谓的突击集训,它在平常的做题和讲解中就应该点滴积累,练好基本功。很多所谓的做题技巧,如果离开了题目泛泛而谈,它的实际功效是相当微小的。只有把它散落在每次习题的讲解中,才能增加做题技巧的学习性、理解性和实效性。因为每次的个性中都包含着共性嘛。

第三,我们可以根据题中信息,增强自己的即兴表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政治课的魅力。比如,在讲一个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剪纸的文化生活题目时,我突然对学生们说:其实,我也很想学剪纸,无奈时间有限,资质有限,只学会了撕纸,而且只会撕“”字。于是我当众就用一张纸手撕了一个子。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相信,若干年后,他们可能会忘记我和他们讲过了的许多的东西,但是一定会记得那个曾经在课堂上撕过字的政治老师。这些即兴的方式,既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记忆点和兴奋点,又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从而对她所上的课更加充满期待。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应该就是这样吧。

如此这般,一堂骨肉丰满的政治习题讲解课就在一张一弛、寓教于乐中结束。记在心间的是我的方法和知识;留在脑中的是我给他们的信息资讯;印在唇边的是我给他们带去的欢乐和愉悦。试想,这样的政治课,还有谁愿意睡觉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考政治;命题依据;试题结构;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21-01

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把握之战,教师要首先弄清楚高考政治的命题依据是什么和怎样考。下面,结合一些学生的答题情况,研究怎么答这个主题。

一、高考政治的命题依据

高考政治命题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基础,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为载体,以“考试说明”中的能力目标为落脚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从学科素养上看,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反映在政治课上,也反映在整个文综试卷中。

二、高考政治的试题结构

全卷政治试题全部为必考题,没有选考题。全卷分为Ⅰ、Ⅱ卷两部分。其中Ⅰ卷为单项选择题,从13题开始到24题结束小计12题48分,单选题在四个必修本的比重为4∶3∶1∶4;Ⅱ卷为非选择题,38题2问,39题3问小计5问52分,前4问分别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各1小题,最后1题开放式小题,分值权重为:14∶12∶10∶12∶4。

三、有的放矢,掌握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1. 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1)审题干:一是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二是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三是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2)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选项。(3)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两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4)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如果择优无把握,就请回头看材料。

2. 关于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总的原则:看范围,定主体,找联系,下结论。即审题时一定要先看考试范围,明确哪一部分哪个考点(如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社会历史观还是人生价值观),针对设问主体(如经济学中的国家、企业、个人;政治学中的政府、政党、政协、公民、人大、人大代表等)架起设问、材料、教材观点、时政观点之间的桥梁。组织答案时,答案要点化,要点条理化。关注四类重点题型:(1)现象描述类。高考38题第一小问通常涉及描述材料所包含的信息的设问。这类试题的基本答法是:将材料(包括图表、文字)反映的具体情况,根据试题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归纳,然后用学科术语有逻辑地表述出来,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一般顺序是:先分析后综合(归纳),先现象(事实)后本质(根源),先描述后结论。特别提醒:图表的标题、所列项目、相关数据、图标之间的关系、注解等都是要考虑在内的信息。不要遗漏信息内容(不要具体的数字,而是总趋势)。(2)原因依据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38题第二小问到39题前两问此类题居多。常见的问法有: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现象(变化、后果)的原因或某个特定的行为主体这样做的依据。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把理论原因和现实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证清楚。答案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理论原因,二是现实意义。若要求在哲学范围类答题,这类试题的基本答法是:原理(或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要求阐释准确并合乎逻辑。(3)评价评析类。此类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对某人所提出的观点或某事作出评价等,回答时首先进行定性说明,即该观点是片面或全面的、科学或不科学的、正确或错误的。其次要依据设问观点层次,找出相关的理论依据,或者正反两方面、或者多层次进行分析。(4)开放探究类。此类题一般在39题第二问或第三问中出现。设问一般是探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或写出宣传标语,或列出发言提纲,或提出具体建议等,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指向“怎么做”是最常见的题型。回答时首先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以归纳。其次要注意适度的开放,有些要点来自于背景材料涉及的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再次还应该注意题目所要求的附加条件,如字数限定等。答题要点一般有三个依据:理论观点、材料观点、时政观点。

四、结束语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在高考模式既定的前提下,一线教师应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内容,理清复习思路,寻找答题规律,通过高效复习和冲刺训练全面提高学习成绩,进而考取理想的学校,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考;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8-1

一、政治课到底是不是“鸡肋”

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学的学科体系中理应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现实中,政治课却逐渐处于“理论上重要,事实上不重要”的尴尬境地,政治课仿佛成了学生课程表里的一块“鸡肋”,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政治老师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

二、《国际歌》里的一句话: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教师如果就是把自己看作是教书匠或者为了工作而教书,那必然会对无聊的日程、较低的收入、学科之间地位的差距等等产生很多的不满意。这样的情绪学生会感觉到,那么学生只会从内心鄙视你,不再相信你说的任何话。

到底是这个岗位带来的不公,还是我们的心态和成长方式出了偏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同样拥有很多真挚朴实的学生,拥有能够培养人才的三尺讲坛,拥有走在路上被人尊敬的称呼一声“老师”的待遇……从客观上讲,我们政治老师在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方面,确实比语数外老师轻松得多,思想压力也不大。他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劳动,得到更多报酬是应该的。我们不必去计较这些差距,学会寻找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支点并建立起自信。

三、政治课一样也能满堂彩,政治老师当自强

知识的娴熟加上口才的修炼,政治老师一样也会从学生的认可中尝到无尽的甜头。既能让学生听得前仰后合,又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后作业,我们学校的一位政治学科的老教师说要善于“哄骗套绕”。听上去很江湖,其实还是很有门道的。他只是诙谐地指出课堂气氛的重要性。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课堂气氛可以是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庸俗的、死气沉沉的。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正常和谐的关系,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学生就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态度和体验。而要能够调节好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首先还是在基本功上下力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密切关注、广泛收集社会信息、热点问题和国内外重大时事,并把之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政治教材理论观点的说服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认识实际,同时,加上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使理论溶于学生的头脑中,潜移默化,真正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近正好复习哲学的唯物论部分。谈到原理部分,有些学生开始耷拉着脑袋似听非听的样子,笔者灵机一动想到最近的世界杯正在开打,我们的近邻朝鲜队先是对巴西队1∶2小负,媒体疯狂地赞朝鲜,可没有几天朝鲜竟然0∶7惨败葡萄牙,让人大跌眼镜。笔者知道班上很多男生虽然学习主动性不强,但是对于体育很狂热,自然了解这个。于是笔者叫了一位男生,请他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朝鲜队前后的巨大变化。顿时班级里面热闹起来,笔者看好这个时机就干脆让他们分组讨论,再派代表回答。最后效果很好,学生分析朝鲜对巴西的首场比赛之所以虽败犹荣,是因为他们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了一套完美的战术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性;而第二场的惨败则是受前场的激励,过分高估了自己,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过分夸大的意志的作用,陷入了唯意志论,自然会大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体会了什么是教师心目中的一堂好课?不是自己讲得最好、最精彩的一节课,而是学生发挥、师生交流和配合得最好的一节课。而这需要师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相互熟悉、相互磨合、相互试验,才能一点点积累起师生间的默契。所以有的优秀教师讲“没有我的学生,我不行,我是上不出一堂好课的。”

四、“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自省才能让我更优秀

笔者常常收集、统计和整理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认真及时反省学生对自己的批评建议,从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号,体验教育教学成功的欢乐,增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迅速成长还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在他们的提点之下,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自己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听课,然后及时的反思,发现别人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为自己的教学提供间接经验,从而弥补我的弱点,增大我的亮点,形成我的特点,攀登一个又一个新的教育教学的顶点。向别人学习的同时,积极欢迎别人听自己的课,给自己多提意见,当同事之间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引导我们反省如何向着新的教育教学目标继续奋进。

五、不卑不亢,不抢不让,以合作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