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见解深刻,兼容中西,积极创新,理论简约,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主张,这些主张不仅给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给目前的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把儿童看做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因此他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大力倡导在社会上普及幼儿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很重要,幼儿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凡人生的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其意思是儿童六岁之前的教育直接决定未来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当时的他大力呼吁社会有志之士创建幼稚园,开启幼儿启蒙。
2.重视对幼儿发展全面教育
陶行知认为幼儿的教育需要全面发展,他提出的幼儿发展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即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上,他一再强调幼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颇有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味道。他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卫生常识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此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上,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与一个国家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他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他的这一思想和现代教育科技兴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上,他认为“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即使一个人满腹学问和本领,如无道德一切白费,因此他十分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培养,还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即“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在幼儿的劳动教育上,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的认知中,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寓教于实践中。陶行知的幼儿全面教育思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原始鼻祖,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重视幼儿园教材教法
陶行知认为幼儿园教材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必须体现出童真童趣,必须和生活接轨,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即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幼儿才能真正从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他反对强灌输死读书的现象,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面对个性发展不同的幼儿时,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和爱好兴趣不同对待,坚决杜绝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强迫性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即使放在现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他觉得幼儿教育的失败,不仅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失败,而且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失败。
4.倡导中国式的幼儿园
20世纪初,国内开始兴办幼稚园,生搬硬套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模式,陶行知当时就指出国内幼稚园的三大弊端,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认为国内的幼稚园孩子都唱外文歌,弹外国的钢琴,学外国的舞蹈,花钱还很多,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幼稚园,多数孩子得不到学前教育。因此他倡导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幼稚园,要面向全社会所有幼儿,即平民化,还要根据旧中国贫穷落伍的国情,创办省钱的幼稚园,让贫困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很多地方出现的“天价幼儿园”来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前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的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在城市农村中大力普及。在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的各项发展指标,强调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一方针政策正好是陶行知因材施教的体现。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当下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近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某些幼儿园出现了洋化病和贵族病,双语幼儿园层出不穷,社会上的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天价幼儿园网络媒体是时有报道,如此弊端很有必要借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化省钱式的幼儿园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一针见血,具有远瞻性和先进性。他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时下21世纪的幼儿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他对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周颖.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祝正龙.湖北省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摘 要】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劳动的意识单从课堂上教是无法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才能感受劳动的快乐。本文从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出发,阐述生活、社会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强调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关键词 生活实践;劳技教育;源泉
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早在1981年 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技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说穿了,劳技教育就是为生活生产服务,也只有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
陶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说过:“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所以,我们要以社会实践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技能力。
一、生活实践是真知识的积累
陶行知说过:“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我们进行劳技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教育,而是把劳动的意识建立在学生的思想中,将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技能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也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留心近年来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有关生活生产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其落脚点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我们江苏省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劳技教育。我们学校所处地电子科技厂家较多,以电子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特色,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对今后的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我们当地的电子生产工厂,实地感受电子技术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从中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以前初三物理电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题:“三脚电源插座有三只脚,其中有火线、零线脚各一个,另一只是地线脚,原来老式插座的三脚是圆形脚,后来改成了平面扁脚。这是为什么?”物理老师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是:“圆形脚插座容易插错,会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而平面扁脚不会插错”。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时,请学生留意老式的插座,终于有了发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老式插座的三个圆形脚的粗细是不同的,地线脚特粗,而且三脚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是不会插错的。回到学校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学习,学生通过找资料,问电工,最后在一本电子报合订本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圆形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插座发热,酿成火灾;而平面扁脚接触好、安全。
实践出真知。由于没有生活的实践的积累,对这道习题,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师也造成了不少的谬误。所以我们在劳动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提出新课题。
二、生活实践可激发灵感
众所周知,学生要进行劳技活动,首先要自身具备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生活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没有生活劳动实践的劳技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劳动能力的学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要在田里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根据调查,学生从事劳技活动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的学习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感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即学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对发光二极管学习中,有位同学对电器上的电源指示灯产生了兴趣,通过对电器上的指示灯电路分析,制作成功了发光二极管小夜灯,电路如图所示,所用元件只是一个二脚插头,一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几个简单电子元件,做成的简易小夜灯既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在我校的电子制作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声控电路通过创新设计,制作成声控楼道灯;在数字电子钟的制作中,由于原电路4.5伏直流电供电,一位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家里废弃的手机充电器直接给电子钟供电,废旧利用,使行将丢弃的手机充电器获得新生。国庆来临,有位学生用声控小电灯电路,改制成声控LED音乐灯,一闪一闪的小灯泡,随着音乐起跳舞动,引来了不少同学及邻居的称赞。
爱迪生曾经说过:“不下决心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创造。”思考是产生问题之母。在厉行节约,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在劳技课上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创新课题,要求学生们对家里的用水设施进行创新改革,制定出改革设计的方案,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学们回到家里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出了不少实用的方案。
一位同学的抽水马桶的节水方案简易可行不花钱,家家都可以实施,就是在抽水马桶的储水箱里放一个合适的可乐瓶,在瓶中装上一定量的水,使之稳稳的占据在储水箱中,使储水箱中水的体积减小,从而减小每次冲水的量,达到节水目的。一位同学的创意方案是把每天洗衣机和抽水马桶连接起来,让洗衣水给抽水马桶冲水用,既节约又卫生,一举两得。
三、生活实践可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融合
劳动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人只有“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劳技教育就是要给予感性教育以应有的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觉、感知、触摸大自然、感受自然世界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好胜、好求的心理意识,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味。有许多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劳技制作课内容,单在课堂是不容易完成的。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分析、体验,获得更多的知识,解决一些科学性的问题,使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得到统一,才能更好的制作、实验、操作甚至创造发明。比如,学习《弹射飞机的制作》这节课的内容,在制作之前需要掌握许多有关飞机构造、原理、特性等知识,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光靠教师在课堂中讲是难以解决的。我就组织学生到我们邻近镇上的儿童公园里参观一架退役的战斗机,让学生真实的了解飞机的构造、外型的特征,从而获取一些飞机的科学性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弹射飞机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了,有的同学甚至进行不同的设计制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还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弹射飞机试飞技术比拼活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非常成功。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不但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增加了劳技创新制作的动力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我们在进行劳技教育的过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必将取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1981年教育部颁发
[2]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一、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态度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劳动素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小学进行劳动技能教育,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在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是关键性基础目标。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关键要在劳动实践中进行。当年陶先生在创办晓庄学校时,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种种事物都是要学生分任务去做的,什么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种菜,都是要学生轮流学习的,(晓庄)全校只用一个校工担任挑水一类的事,其余一切操作,都列为正课,由学生躬亲从事”。当然在目前的中国不可能做到全部的劳动都作为正课,学生本身也存在差异,但我们的学校可否在日常劳动外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定的劳动基地,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同时保证劳动课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艰辛,尊重他人的劳动;在享受劳动的果实时,树立劳动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热爱劳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赋予劳动更多的智力含量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陶行知先生曾非常精辟地论述过“手脑并用”的意义:“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一些有趣的、稍微复杂的劳动实践,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劳动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钻研,勇于实践,久而久之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潜能大有裨益。
三、选拔优秀师资和编写实用、有特色的课程教材
劳技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更需要教师具备某方面的技能特长。因此,选聘一支高质量的劳技教师队伍是实施劳技教育的关键。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劳技课必须体现鲜明的实用性,如手工制作、养殖、园艺、烹饪、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学习和劳动的乐趣。
劳技课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体现特色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当学生学习结合地方特色的劳技课时,会感到很亲切、有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劳技教育
目前,很多家长步入家庭教育的误区,认为只有做题、背书才是学习,动手实践不是学习,甚至一点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太死,必须按自己的意志去办事,局限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在解放儿童的头脑与双手;儿童的手脑一经解放,这新的儿童世界自然应运而来了。”
加强劳技教育,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策规范和观念导向等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确定劳技教育的地位,要通过舆论宣传,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如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转变分数第一的评价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念;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沟通工作,把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在学校周围,为实施好劳技教育建立起合力支持系统。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不断充裕的家庭条件下,大部分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怕其吃苦,危险,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却取而代之,忽视了劳动教育,于是,独生子女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部分学校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好劳动课,安排的“劳动课”的目的在于打扫清洁卫生或变劳动课为知识课。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这部分人素质的发展。于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长大成人才会有所作为。当今,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一、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紧靠家长的言传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课外引导学生不断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成果,才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让学生捡废品,通过学生对一件件废品的积累到出售,让其去体会自己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受到了不能铺张浪费的教育,逐渐形成节俭的美好品质。出售后的收入虽少,但是总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因为是学生已经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劳动价值所在。农村家庭的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投入到粮食耕种的劳动中去,只有让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背痛的滋味,才感觉到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切身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使之自觉地爱惜粮食。只有参加劳动,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体会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二、劳动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磨练人的意志。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实表明,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等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怎样磨练人的意志呢?诚然,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首先,让学生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如遵守学习与生活制度、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待人始终如一等。其次,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让学生在炎炎夏日跟随父母下地劳动,或在寒冬腊月用冷水搓洗衣服等,完成后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强的意志就是在完成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三、劳动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在人类发展史上,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容忽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低年级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活动。如:穿衣服、削铅笔、洗手帕等;中年级学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包书、整理书包、洗碗、扫地、擦窗、给花草浇水、在校内进行大扫除等;高年级学生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洗衣服、做饭、涮锅洗碗、农村儿童学会农田的种植,能参加学校的科技小组,在活的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只有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去完成这些事,才能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生活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以下建议:
家庭:
第一,建议家长改变教育观念。
即便是独生子女,不能溺爱,不要怕其吃苦和危险而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孩子多动手做事,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障碍”。
所谓的“障碍”就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多找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如;中、高年级的孩子,饭前盛饭,饭后收拾、清洗。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零用钱,可让中、高年级的孩子利用假期自己挣零花钱,城市的孩子卖报纸,农村的孩子卖菜等。
第三,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
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足,部分家长的家务活也随之减少,吃饭上馆子,洗衣服有洗衣店的服务,或雇个家庭保姆包揽一切家务,这样不但没有事情给孩子去完成,而且滋生了孩子享乐主义的思想。
学校:
要切实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地改善和创造劳动课教学条件,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老师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可让家长督促完成并签字认可。
社会:
呼吁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积极劳动的社会氛围,大力渲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如何构建和创新评价机制呢?
就目前农村劳动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在劳动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上,不是按学生年龄特点、知 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劳动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处理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教学关系上,不是有所侧 重,而是平均用力。这就违背了新形势下劳动课教学的自身特点,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劳动课教学的任务。鉴 于此,笔者认为,要上好劳动课,除了依据劳动课的自身特点和宏观把握劳动课教学的原则外,还要依据学生 的生理心理特点、年级层次、知识水平以及对实践项目的兴趣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热 情地参与学习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兴趣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 ,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 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兴趣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 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等。 活动评比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 求,还能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赖性减少,许多 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兴趣”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 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 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 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 ,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 重于引导:①教师应注意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 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 ,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 现象。③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 定,决不允许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 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级段获得的各种能力正促使他们朝着“自强”的方 面发展,他们已不愿听教师“多余”的“唠叨”,对教师过多的“指手划脚”表示厌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 一些学生在操作、设计能力方面常表现出超越教师想象的可喜情景。为此,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自己 能力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在指导思想上,应本着培养学生“自强”、“创新”能力的原则,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指导教师要注意做到:①充分做好后进生的促进、转化工作,给他们以 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迅速捕捉,给予肯定,并使之发 扬光大。②指导实践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级进行同一个活动主题的劳动实践,也要避免“一 刀切”的标准。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别,其性格、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活动的主题确 定后,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进行分类施教。只要使学生在相应的年级段里受到应有的教育,掌握需要掌握的劳 动技能,便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切不可求全责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点较为成功的尝试。如,为了配合 小学高年级的劳动课教学,我们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在“六·一”前夕,设计了一个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 体的“争创勤巧队员”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各自发挥一技之长,规定在一个星期天内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 高水平的一件小制作,向“六·一”献礼。在所有参展作品中,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男同 学精心制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学巧手织出柳编工艺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气补塑料枪,也有一般学生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制品。展览桌上,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令人喜爱,学生 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这次实践活动出现了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喜人场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一日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运用到幼儿道德教育中,为幼儿园道德教育提供了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去发现、探索、实践和研究。
一、在各科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各种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幼儿德育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节日丰富的教育资源,适时利用节日的教育价值,让幼儿走进生活化的学习。如,劳动节,组织孩子慰问身边的环保工人,感受叔叔阿姨劳动的辛苦和慰问小区保安辛勤的工作;在中秋节的时候开展《赏灯》让幼儿为父母制作礼物,并为父母端茶、拿食物。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2.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取得胜利的道理;在玩跳绳、呼啦圈、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从而遵守游戏规则;在自由活动时,有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地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让幼儿逐渐领会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要求。游戏不仅给幼儿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还为幼儿提供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所以游戏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3.利用主题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根据每月的主题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如,《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从身边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在教师真实情绪感染下,熟悉了可爱的家乡,熟悉了伟大的祖国,了解了家乡、祖国各地的特产,从而自然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
从常规教育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如:幼儿自己进餐、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得灵巧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家庭环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人格培养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说过:“学术可以悄悄做,教育一定要大张旗鼓。”他呼吁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郑教授在央视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上发表演讲说道:“只有触动心灵情感的教育,才是让孩子们能够记住的情感。”郑教授提到,每一所大学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而正是这些文化建设熏陶和鼓动学生去学习、去进步。
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隐性文化建设当作“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每一个大学生都在为今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和发展做准备。校园物质文化有助于技能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物质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的用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只是“四书五经”,校园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建筑就是最好的无形教育内容。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的内容,也是极好的文化教育项目。甚至连日常服饰、家具、食品、烹饪、茶、酒、刺绣及各种装饰品等,都可造成一种文化氛围,造就高雅的文化气氛。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习惯培养功能
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是毫无规章制度的自由发展。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重建工程。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据现象诠释学者的观点,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成深层次育人功能。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现在的社会需求,就是要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感。社会中所传播的道德意识流也需要加入新鲜的“血液”。而正在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大学生就是最好的人选。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生在行为实践活动中,依据不同的行为情景,对行为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教育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讲听科学讲座,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运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鉴于此,大学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行为品质。
四、大学精神文化的人格熏陶功能
所谓人格,就是在人慢慢成长过程中所累积和养成的精神面貌和品格。“三岁定终生”,幼儿时期的精神文化教育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然而,大学时代作为学生从家庭保护的对象到真正的社会人的转折点,其对人格熏陶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蕴涵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它体现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中,凝炼在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内。它通过校园精神面貌体现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年轻一代学生的人格发展。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是责无旁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小平.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