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篇(1)

关 键 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4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而科学的教学设计须以一定的知识分类理论为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2001年,布卢姆的学生安德森组建团队对其分类体系进行了修正(以下称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不再将知识作为一个没有深度的平台,而是展开为一个维度,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将认知过程定名为认知操作维度,包括六种,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安德森假定每一个层次的认知操作都与每一种类的知识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二维目标分类框架[1](见表1),从而为目标、教学、评估提供了操作性更强、精确性更高的参照体系。

其中,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术语知识、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概念性知识是指在一个更大的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类别或类目的知识、原理与概念的知识、理论模型与结构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包括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具体学科技巧与方法的知识、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标准的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包括策略性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自我知识。[2]

以下,笔者以“国家财政”(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八课)一课为例,就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二维框架分析学习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个具体学科对学习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因此,我们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必须研读课程标准,分析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从而明确学习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国家财政”一课的内容目标为: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据此,我们将梳理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见下图):

布R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的二维框架列出了认知过程维度的6个类目。其中,记忆又称记住知识或识记,主要指要求学生知道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内涵。理解是指从口头、书面和图画传播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运用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执行或使用某程序;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联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评价是依据标准或规格做出判断;创造是指将要素加以组合,以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为新的模式或结构。据此,我们对本课的学习要求进行了细化:

(1)记忆层次:识记财政、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

(2)理解层次: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财政的作用;

(3)运用层次:能够运用财政支出的有关知识对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70570亿元)进行分配,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4)分析层次:能结合事例分析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5)评价层次:能够通过国家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分析理解国家财政的作用,并能辩证地看待财政收支和国家财政的作用;

(6)创造层次:能进行知识迁移,能从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家财政的作用,并能自主建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从上分析不难得出,“国家财政”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国家财政的含义和内容的学习,能够理解国家财政收支的情况,进一步运用财政收支的知识分析财政的作用。由此可见,本课对学习者的期望: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国家财政的基本知识;能力水平方面,要求学生能结合事例分析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感悟财政的作用中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影响财政的因素,并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实际上,整个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教给学生结构更好、层次更高、价值更大的知识,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由于本课的学习任务主要集中于理解、分析和运用层次,属于记忆层次的事实性知识较少,且难度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将知识建构作为基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能说出财政、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能结合事例分析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知道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5)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明确学习任务――依知识类别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习的最后结果(即终点目标),一般是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之后预期学生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在这种以预期最后学习结果陈述的目标中,一般未对达到终点目标之前的先行条件进行分析,也未包括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或学习方法等起始状态的分析。因此,明确学习任务便成为关键。学习任务分析是在终点目标明确之后,完成后两项工作,即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和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我们根据学习要求展开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目前水平,明确学习任务。

“国家财政”一课学情分析如下: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参与、表达等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处处都可感受国家财政的作用,对本框知识性内容理解起来较容易。但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将是本节课的难点。

(2)高一(3)班生源素质较高。因此,授课可以让学生参与活动,感悟财政的作用,并可适当进行知R拓展,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尤其是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财政,并进一步意识到财政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以上任务分析,本课的终点目标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国家财政”一课突破重难点的总目标是财政的作用和财政政策的运用,以及影响财政的因素。为实现这一总目标,还需要提出如下子目标:

目标1: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说出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能说出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方向,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财政的实质和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目标2:学生能够在初步了解财政收支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注:目标1和2的行为动词分别是“说出”“了解”“分析”,名词短语是“财政”,因此,我们将这一目标归为记忆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概念性知识类别。)

目标3: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结合课本财政支出的知识探究2016年财政预算的支出情况,分析财政的作用。

目标4:学生能够在感悟财政的作用中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出影响财政的因素,并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注:目标3和4的行为动词分别是“探究”“分析”,名词短语是“财政”,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运用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类别。)

三、选择教学策略――借二维框架设计教学流程

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认为,教学既有艺术性的一面,也有科学性的一面,但更倾向于将教学看成一种科学,认为“学有规律,教有优法”。也就是说,一旦学习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确定以后,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就基本确定了。我们立足前面的分析,借助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的二维框架,列出了“国家财政”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见表2)。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事实性知识学习不一定就停留在记忆或理解的水平上,它可以提升到评价与创造水平,而元认识知识学习也可以是记忆或理解水平。例如,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属于事实性知识,从而为学生其后的探究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 √

学生通过对2016年国家财政收入进行支出分配,不仅可以深化对财政收支的理解、还能进一步运用财政收支的知识分析财政的作用。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分析、思考和探究,调动学科知识得出结论,而这已经属于“评价和创造”的范畴。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努力提高学习的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尽可能让学生体会知识成长过程所蕴含的思维与方法,理解知识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进而学到有根的、活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智慧与创造、富有营养的知识;同时,加强元知识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使这些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后继的政治理论学习。

四、诊断教学效果――依目标陈述设计检测试题

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观察,也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用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陈述中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陈述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的水平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我们依据教学目标陈述,设计了教学结果测验题,它将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以“国家财政”为例,我们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针对教学目标陈述,设计了简单的测验题: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医疗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这表明财政( )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主要功能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

此检测题根据“知识分类和教学目标”而设计。如目标3: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结合课本财政支出的知识探究2016年财政预算的支出情况,分析财政的作用。其行为动词分别为“探究”“分析”,名词短语是“财政”,该目标属于理解、运用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类别。因此,本检测题与本课教学目标是完全对应的。如果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检测,说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内容。

参考文献:

[1]罗伯特・J.马扎诺,约翰・S.肯德尔.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M].高凌飚,吴有昌,苏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感教育;作用;途径

政治教学不只是文化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探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途径。

1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近年来也在快速发展着,但是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尚未形成成熟且高效的教学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正在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在的教学已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进行教学,因此情感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政治这种思想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感教学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需求,情感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容易感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思想和道德规范深入到学生内心,并且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更容易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久而久之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新课标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新课标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高中时期正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这些观念的形成都不开情感教学。另外,情感教学是改革政治教学现状的需求。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对此只能采取机械的记忆,对于政治中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根本无法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情感上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2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途径

2.1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情感目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情感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观、和政治观点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在高中政治教学实施情感教学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情感目标。学生情感上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师在制定情感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促进长期目标的实现,长期目标存在于短期目标之中。为了更好的实施情感教学,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较少,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一般是消极倦怠,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课堂的知识难以吸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例供学生参考分析,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教育性的影片,在学生的严重学习生活是枯燥的,给学生观看一些教育类的影片相当于给学生在枯燥的生活中带来一抹鲜艳的颜色,教育性的影片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教育形式。

2.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情感: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成熟和爆发的时期,高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受到各种纷繁情感的影响,高中生往往正处在青春期,学生会有逆反心理和叛逆心理,并且不愿意和家长老师沟通交流,长时间的情感压抑在心里,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教师要为情感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学生在亲切并且新鲜的环境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提升,学习热情和学习情趣也会随之提升。针对高中政治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了解生活实例,教师结合这些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图文并茂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图片所得的信息进行拓展和思考,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对于问题的看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3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现在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也是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积极性不高的一大原因。很多学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够重视,对教师的考核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忽视了对于教师情感教育成效的考核,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情感教学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并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之内,这必然导致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为了提高教师实施情感教学的积极性,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情感教育纳入高中政治教师的绩效考核范围之内。在对情感教育进行考核时,学校可以采取学生反馈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反应政治教师情感教学的好坏。

3结语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加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感教育通过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使学生的对于思想政治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政治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学生会积极主动并且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李颖.浅析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J].亚太教育,2016,(29):297+296.

[2]李慧.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170-171.

篇(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机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通过“教”向“学”的顺利过渡,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最终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价值。其次,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想实现教学之间的顺利转化,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被学生自觉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实现自身教育观念的系统转变。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智慧,在师生多元互动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习惯的养成。最后,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当然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都必须依托于学生参与的政治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政治课堂则成为这种教学转化的直接载体。由于教育活动的形态多样和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不仅不会自然发生,而且显得复杂异常。政治教师只有在分析各种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和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定位

明确而又清晰的目标定位为思想政治课中“教”与“学”的转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向指引。政治教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既要考虑学生一般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终极性目标;既有知识、能力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的设定既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又不能事无巨细、求全责备。通过目标的设定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活动环节

教学目标确立以后,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必须付诸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政治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既层次分明又环环相扣,充分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尽量使课堂展现的内容在学生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投入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政治教师应该使整个课堂既有一定的可控性,又充满灵动和活力;课程结构既预先设计又保持一定的弹性机动。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过程加以重复,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

三、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体参与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政治教师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行为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教学步骤和程序。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应答向自觉适应转变,最终达到主动创造的理想境界。虽然学生一起参与介入教学过程设计的机遇比较少,但只要学生经历过必然会对其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提升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专业特色

思想政治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课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在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时,争论更是日趋激烈。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争论,导致了教学实践上的分歧与困惑,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功能的全面实现。

①人们对本课程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五种观点:智育说、德育说、德智兼容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公民教育说。国至20世纪80年代,该课程在我国一直以“政治课”命名,80年代以后更名为“思想政治课”,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界对该课程性质的主导性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参与程度日益增强。这一方面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平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整体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新课标中《初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育智功能在于培育学生的公民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的智慧和能力。

育德功能,或个体的公民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功能,是由当代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体的公民思想品德诸内容诸要素及其结构和功能形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实现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方案的系统方法。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兼容人文社会科学和德育双重特点的课程,其教学设计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它必须以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及其所遇问题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党委和国家对中学德育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以学历理论、教学理论和德育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以及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及设计所体现的专业特色: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及其准备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特点的工作。它是上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分析教材,研究学生,了解社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必要的再学习,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因材施教对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和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对习惯于记忆方式学习的学生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期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忽视基础知识储存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先给他们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从获取简单知识中增强信心,然后再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这样根据个人的实际,通过指导启迪,让他们得到乐趣,奋发向上。当然在联系学生实际的同时,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等。

教学设计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为生动体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我们以2006年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山东省文登新一中,张玉志)老师的课程设计举例说明: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这是因为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深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想政治(品德)的教学重点既可以是知识上的重点也可以是思想上的重点,因为教学重点的确认应当从以下方面尽享考虑: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确定,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学生领会知识的关键点,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中碰到的困惑,容易混淆的知识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实际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存在万能的或是唯一好的教学方法,在某种情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教学情境下则可能效果不好。因此用好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之后,将这些因素有效的组织所需要完成的步骤。教学过程的考虑主要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的课程特性需要我们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

2.安排教学时间。做好各环节时间预设,做到胸中有数。

3.调整教学节奏。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科学规范,加工创造,简明清晰,因人而异要有弹性。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我仅从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中体会到了这些。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脚踏实地的继续跟从导师进行理论研究。未来得以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题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实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胡天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课改现状;对策分析

进入21世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给高中政治教师的自身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转换教师角色,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目标等领会不深

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基,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试金石,其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理念的更新,没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作向导,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教学实践。例如,有些老师为了贯彻新课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向学生提问,而使学生能够回答的无非是“对”、“是”、“不对”、“不是”等毫无启发性的答案,整节课下来,不但学生学不到什么知识,一无所获,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骄傲。

2.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仍未积极创新,教师依旧根据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单向传递知识

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依旧采取简单按部就班式的传递知识。高中思想政治对新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去除以往“偏、难、繁、旧”的知识,简化了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少的探究问题,让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但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忽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升学率成为学校难以卸载的包袱,为了追求有效升学,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导致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另外学校教师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使教学演变为功利化的简单知识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这种重智轻德的现状依旧没有改变,仍是口号上高喊“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实践中仍以应试教育为主。

2.传统课程的束缚,盲目推崇智育,教师被动教学,违背新课改教学理念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长期以来形成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传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但是在传统课程的束缚下,教师仍然被动教学,仍然采取精英式的教学模式,把考试成绩作为划分学生的标准,严重违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滞后,高中教师教学负担重,压力大

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一种终结性评价,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忽略教师教学的具体过程。传统评价机制导致了高中教师教学负担重、压力大。难以有效促进教师积极工作,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

4.教师培训方式单一,难以有效引导教师适应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培训仅停留在集中对教师进行规模化的授课学习,促进教师了解为什么要课改,知道课改改什么的层面上。但是怎么改却是很多教师所困惑的,因为新课改强调的“三维目标”和以往“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呈现出太多的不同观念、模式、流程、方式的不同,高中教师需要通过一堂堂具体的课来理解和融入新课改。

三、深入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摈弃传统教育观念,变革传统教师评价机制

1.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传统,打破条条框框,以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2.变革传统教师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即由管理教师评价转变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教学工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该只由学校管理者或者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能够从多渠道、多角度获取评价信息,更好的反思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主张评价机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注重从学生考试的分数和学校升学率上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把学生的分数作为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新的评价机制应更加注重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安排与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采用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另外也应重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自评与同行之间的相互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3)教师评价机制内容应多维化

传统教师评价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评价的依据局限于学生的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可能简化为:谁的班级学生成绩好,谁就是优秀教师。新的教师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这种僵化的评价模式,集中对教师的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促使评价的范围扩大。

(二)加大对的教师培训力度,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技能

1.直面教师困境,引导教师掌握教学技能

高中新课改在各省市陆续展开后,教师的培训也相继进行。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参与一线的教学工作者,高中政治教师对于课改新理念以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能够深入掌握。但是高中政治教师对于如何上好新课程却难以把握,这一行动性问题正是高中政治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1)将来自不同地区与和学校的老师混合编组,采取微格教学的方式,要求每位教师在培训期间展示一课时的片段教学,使学员之间自评与互评,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使教师明白自身差异,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经验。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己做、相互说、专家点评等方法,在集体智慧的分享中发现自己和他人差距,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思考,调动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

2.教师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培训者既要有丰富的教育专业背景和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又要熟悉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还要对课程改革的要求精神领会贯通;对高考的动向要掌握。只有把教育理论和中学政治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培训者才能为思想政治教师所信服。这样的培训在提高被培训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又能切实解决好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和困惑。

(三)师范院校应转变现有的培养机制,培养适合新型课改的教师

1.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明确师范生职业目标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明确教师的培养目标,将师范生培养的目标着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教师的知识基础,包括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工作方式,包括探究和合作。

2.完善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师范院校要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完善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走综合化的师范生培养道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三大门类是主要的课程设置。这已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师范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保证其教学任务的完成,让每位学生都要更多实践训练的机会,实践才是检验教学技能的真理。

参考文献:

[1]于向东,苑德庆,董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21-126.

[2]唐金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教基[2001]1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

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如今这种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型的人才,更多的是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拥有思维能力的人才有机会在社会中立足。在这种背景下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其作为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目的。其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最终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知、信、行三者之间的转变,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一项,而思维能力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其包含了多种相对独立的思维能力分支,那么在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需要对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呢?

1.思维能力的分析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着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中。另外,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全身心地进行学习,排除其他诱惑的干扰,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责任,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自身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在高中生能力和思维培养上的重要性,仅仅是把思想政治课程当做一门简单的知识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和考点进行了解析和讲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完只是机械地对知识点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分析能力产生了限制,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

2.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思维能力中的创造性是帮助一个人将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从中提出新颖想法的思维形式,其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但也要建立在其他基本的思维能力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可知,创造性思维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技能一样,是可以依靠后天训练形成的一种思维能力。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培养的,在这个大集体中更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思维能力的实践性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认为不犯错误的人具备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可能性更大,但实际上只有经常犯错误,并在错误中总结思考吸取经验的人才能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以此通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逐步提高实践性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学以致用,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新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首要任务即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求知欲开始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有强烈的满足感,并在满足的同时进行创新,得到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开课,如,寓言故事、美妙的诗歌、耳熟能详的言语、名人故事、搞笑的漫画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最简单的实际教学例子为教师在讲解“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时,完全可以通过熟知的美国阿拉斯加涅利钦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上由“杀狼保鹿”到“请狼做客”这个真实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故事引入易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建构问题意识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时基本的前提是学生有强烈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那么教师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活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环境更易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首先要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进行有效的刺激,从而用问题将思想政治课堂导入到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除此之外,提问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仅可以使每个学生个体积极思考,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成功开展创新型活动的基本前提为创造性人格,其主要包含了创造情感意识或者行为等能够充分体现创新的人格特征。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创造性人格已成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让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我们在进行教育的评价活动时,不能仅用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各方面水平进行评价,而是将学科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结合,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基本标准。

综上所述,现代教学的基本目标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摒弃传统的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高中教学过程中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侧重培养。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题进行教学,根据学生所需的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逐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及能力进行学习和培养,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文教育 高中 政治教师 策略

一、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强化人文教育意识

要想开展人文教育,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文教育,通过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广泛阅读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在内的人文知识,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积累,并积极进行消化和吸收,逐渐形成自己对社会、生活、生命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特别是要重视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四大名著等。高中政治教师还要强化人文教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同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良好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认识人文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积极发挥影响力和感染力,努力开展人文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二、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

1.教学设计要体现人文性

在教学设计阶段,要体现出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人文目标,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人文素材,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浓厚的人文内涵。如学习“企业与劳动者”时,教材中就有较多的人文素材。如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影响公司成功经营的要素,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诚实守信和正当竞争观念。另外,教学设计还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比较独立,对新事物容易接受,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紧跟时展的步伐,教学设计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如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设一个“我想对父母说”的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这次班会。在班会中,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有的说:“我想对父母说,我很爱你们,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再吵架,共同建设我们和谐的家庭。”有的说:“我想对父母说,你们平时对我特别好,如果不再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会更好。”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引导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对学生和家长的发言进行具体的评价,思考以后怎样感恩自己的父母。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与父母进行交往,对学生进行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在课堂教学阶段,首先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营造平等、民主、自由、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真诚的交流、互动和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到处充满人文关怀。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不断焕发激情和活力,绽放智慧的光芒,进而完成自我实现、超越和创造。可以说,营造平等、民主、自由、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在学习“物质”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理解的物质,学生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如我们的课桌和椅子,我们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学生2:我认为学生1说的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然后每组选出五个人,进行辩论。经过辩论学生对什么是物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为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学习。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创设各种情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其中,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升华。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时,判断妈妈织的毛衣是否是商品时,教师可以引入孟郊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学生明白虽然妈妈织的毛衣不是商品,但是妈妈对自己的爱是无价的,进而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另外,在教学评价阶段,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更具人文性,进而有效推进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重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评价中,还要注意对学生人生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还要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动力,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强化人文教育意识,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红 .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 新课程(中旬),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