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的人才。由于投入不足,存在着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办学倾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促进高职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与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与专业技能培养结合,多管齐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高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途径。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创业创新的根本,把大学生培养成 “双创”的主力军,对于打通人才上升通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与就业、创业、创新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思维,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就业、创业、创新水平和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原则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自身特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造就和培养高素质高职毕业生。

(一)整体推进高职院校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教学,以推进大众化为原则,采取适应其特点的特殊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学生把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觉悟,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造就和培养高素质高职毕业生。高素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化教学必须追求的教育目标。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以造就和培养高素质毕业生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结合,激发大学生通过创造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更广范围内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保持着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和精神风貌,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教学的途径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进行专题化教学和课程化研究相统一的原则。遵从的程序和采取的手段即为专题化教学和课程化所适应的途径与方法。专题化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课题化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研究领域广泛,研究立意深刻,做到二者统一,可以克服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化、说教式的倾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课程化教学的总体设计

我院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过程中,从人员组成、课程设计、研究方向等方面都体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专业特点。

(一)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主要依据。高职学生智能类型的特殊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样的,在智能的结构和类型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总体上可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不同的智能倾向,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通过不同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可成为研究型、学术型、技能型不同领域的人才。高职院校技能型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高职学生智能类型的特殊性。

高职课程建设的实践。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工学结合作为基本人才培养模式,而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作为基本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必须体现高职课程建设的实践的特点,针对学生在不同教育教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总体设计。以专题为单位组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专题化教学效果改进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三)教学人员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渤海船院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学院领导、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和骨干,形成了院系两级书记、教授、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总体设计、人员安排之后,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听课评课等环节反复修改,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然后在全院分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学生反映强烈,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毕业生;途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重点的教育课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创新性的方式融入到大学毕业生的认识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与挑战。本文就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进行论述。

1. 当前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如何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前提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认识,是一项重要课题,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使其变得复杂。

1.2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受到自身认知程度、心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常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大学生是易受社会负面环境影响的群体,表现情绪化和随意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和行为上过于偏激,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1.3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形式单一僵化,内容空洞古板等弊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依赖于“两课”,或是把工作简单落到学生辅导员身上,学生无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应有的收获,从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工作。

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大多停留在应急性,阶段性和临时性的层次上。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教育制度上的保证,需进一步加强领导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交给学生的辅导员,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等同于几节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组织制度上完善长效机制,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学校应加强领导,成立有关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通过组织上的领导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保障;其次,要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和毕业生辅导员共同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通过专业性和了解学生实际的教师队伍来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最后,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性,应做好相关的考核工作,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形成由上至下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2针对毕业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以简单的形式或笼统的方法进行,应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具体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的带动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体现针对性教育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可以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①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到社会适应上,应将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放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上,使毕业生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化。②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对于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帮助其分析自身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态的调整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树立信心,迎接挑战。③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对于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诚信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律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改变以往笼统单一的教育形式,针对毕业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2.3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导向性,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大学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如“三支一扶”,“应届生入伍”等等多种政策,同时就业问题也是与大学毕业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让毕业生对国家政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让思想政治的理论更具价值。

例如,目前国家政策上非常重视让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但仅仅依靠一些普通的宣传手段难以让学生对国家政策有深层次的理解,此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导向性作用,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扶持制度和办理程序讲清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教育政策这种与大学毕业生紧密联系的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教育新途径。

2.4加强校园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学生生活

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上来分析,空谈思想政治的大道理往往取得不了理想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作为根本出发点,将校园生活中如何化解压力、解决矛盾,如何参与竞争、设计人生,如何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等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择业、成才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祖国命运和个人前途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空洞,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相结合,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长久发展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要把握时展的特点,紧跟时展的步伐,贴近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究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盖守双,刘廷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牵手教育的运行模式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8-89+131.

[2]李云峰,姚琦.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1:86-87.

篇(3)

思想政治;知识教育;新时代;新环境

随着90后的大学生渐渐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是一门知识,但它与一般性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同,它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使其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1.新时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及成因

A.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

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高。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庭物质财富得到积累和丰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进入大学前,不少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这些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互联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B.集体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社会责任感

这些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长辈们生怕他们吃苦受罪,对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这茬大学生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小时候,家里就一个孩子使他们学会了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很多“90后”都是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多事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包办,“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生活中没有经历过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严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

C.追求高档次的物质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叛逆心理

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穿、用、度几乎是想要就可以随时得到满足的一代。这使他们养成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进入大学后,吃、穿、用、度中服装、电脑、手机、IT产品等都追求名牌。另外,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是非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

2.新时代要结合知识教育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作为不同性质的教育形态,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关系密切。知识教育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本身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教育可以改变人、培养人。各类课程的教育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知识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A.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知识教育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将各学科进行了分类,存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此,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有形或无形地忽视了。据调查,韩国各大学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伦理、道德、人文、政治等文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培养具有资本主义法制观念和高度民族责任感的公民。美国也没有类似于我国这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和独立学科,他们是通过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所谓的“通识教育”学科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我国的知识教育课程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待于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和深刻挖掘。如在我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德化教育功能。儒学理论之所以流传至今,能够深深地植根于亿万人民的心底,就是因为其具有经世而不衰的教化功能。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新时代要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各科专任教师、高校管理层“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历史、哲学、艺术、建筑等人文或社会领域涉及的科目学习中往往采用较为直接的渗透,而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科目的学习中也会巧妙地渗透人文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今,各类院校按照学科分类开设了各类文化课程,这些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关系密切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古人云:“文以载道”;“道”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起主干的作用。“文”若失去了“道”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文以载道”思想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自然科学的各类课程同样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不同角度深刻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是现阶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B.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知识。现在大学生课堂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人类社会长期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知识体系。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匹配的,没有一定的知识教育,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知识教育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然要求。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要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必须普及和传授大量相关的知识,使受教育者不仅理解革命道理的内容,而且把握道理所渗透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使教育对象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要在对待相应思想理论态度上具有一定的坚定性,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与行为能力,并能够自觉、能动地利用相应思想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明环境相结合,利用文化环境中的文化精神来塑造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用社会主导的道德要求来设计制度,自觉运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用说理与规范教育结合的方式,进行渗入式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用优秀的精神产品来满足大学生的审美、精神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文化因素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大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诚然,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人格、地位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教育者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融文化知识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生动性,使学生喜欢听、愿意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各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时,就要学一些哲学、经济学及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时,就要学一些人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理论。

[1]成 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04

[2]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3]陈立思,高 翔.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看韩国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07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3

篇(4)

关键词:网络言行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0-01

“从大学生网络言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题组[1]”对新疆教育学院5000余名普专及炒笱辛怂婊餮小5餮胁扇∥示怼⒎锰傅刃问?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所反映出的我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尤其是课程开设前后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还是十分显著的。

1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能否还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效果关系密切。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网络观测等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规范作用

我院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后,能对个人网络言行的进行规范。说明52.9%大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还是有24.6%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不遵守言行规范,甚至认为开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一样,没什么作用。

1.2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帮助作用

我院开设的思政类公共课程有一个共性,就是每周都有一周新闻综述这一环节。即,将上一周国际和国内的新闻大事件进行综合并进行简单的讲授,若遇到有重大意义的热点时事还可以加以分析。这对于大学生平时上网关注和查看相关热点新闻都有一定影响。75.7%的大学生都认为课程开设有帮助。这也说明我院进行的一周新闻综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思政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网站选择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67.7%的大学生都会受思政类课程,尤其是一周新闻综述的影响,关注和查看一些新闻网站并主动关注时事。

1.3 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们平时上网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有约束力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开设前后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影响很明显,课程开设后,大学生们上网能基本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的占44.5%,其中25.5%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对他们网络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当然还有20.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意义不大,基本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和影响。

2 归因分析

2.1 区位因素的影响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与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维护我国安全稳定的屏障、向西开放的门户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在我国的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且周边关系十分复杂。由于新疆与周边国家有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宗教、相邻的地缘关系,造成新疆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要求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十分模糊。

2.2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殊区情影响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新疆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各种宗教也在这里汇集。与多民族、多宗教相对应,新疆的文化构成体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文化发展不均衡。见缝扎针的敌对势力和“”分子乘机利用新疆多元文化的特点,伺机从思想上同化、分化新疆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伺机挑起事端,破坏民族团结,造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网络中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推进网络“两课”教学

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手段更好的结合以争取占领更大的网络空间,是现代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强“两课”教学。尤其是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两课”教学,加强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引领我院大学生思想。积极开展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教育我院大学生国守法的模范公民,为建设稳定繁荣的新疆、独立富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3.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自觉抵制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设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方面的教育课程,进行网德、网风、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和完善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们自觉地遵守网络规范的良好人格和健康的网络道德习惯。只有进一步培养了自主选择意识,大学生们才能根据自己的意识去审视、判断各种道德问题,从而做出适合的道德选择。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需要网络法制教育与其并重,引导大学生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完善和健全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尤其是在日常法制教育中,将校园网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进程。学校可以制定符合校园特色的网络法规,开展“文明上网”,倡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学生网络法制意识,使学生自觉控制网上言行,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网络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章剑锋,倪建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78-80.

篇(5)

关键词:军队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15-03

在军队的发展和建设中,军队音乐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更有互补性,它们作为部队文化建设和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缺一不可。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军队遵循教育规律、完成教育目标、促进部队的全面发展、培养官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一致,相辅相成

1.文化的“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化在汉语中的释义实际是“人文教化”、“文以化人”的简称,即通过文化教育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从根本上说,人们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诗教”、“乐教”、“文以载道”等教化传统。而在西方国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也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诗歌和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丰富论述。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基本功能是“以德育人”,影响和培育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等等。不论是“以文化人”,还是“以德育人”,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人”为本的,“化人”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育人”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化人”的最终结果,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本质在于“精神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塑造”,其本质也是相同的。如果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隐功效”,两者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

2.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具体到音乐文化和军队这个大环境来说,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在于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军队政治文化的范畴,都是为军队政治工作服务的,二者担负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教育官兵、影响官兵和引导官兵,这种功能性的统一必然会使军队音乐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紧密的联系。军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娱乐官兵的身心,陶冶官兵的情操、丰富官兵的生活、培养官兵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官兵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军队来说,二者都是为提高部队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的,都是为了配合部队中心任务的完成,都是以部队官兵为中心,重视部队官兵的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军队内部的健康良性发展和部队官兵的和谐发展。

二、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相互渗透

1.从教育的手段上看,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军队音乐文化主要通过音乐的感染、艺术的渗透、文化的熏陶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调整官兵的思想行为和营造军营文化氛围;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谈心、交流、引导、授课、宣讲等教育方式,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形成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意识和精神。

2.从发生作用的方式上看,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提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凄”,同时也提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生导之以乐而民和睦”。荀子的这些观点和思想充分说明了音乐文化与生俱来的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比如具体到我们军人来说,当我们听、唱《当兵的人》这首歌时,不需要官兵坐在小板凳上听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样可以欣然明白:“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青春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从《说句心里话》中又很容易产生歌中的共鸣:“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在心灵的碰撞和共鸣中,打开了战士的心扉,接着笔锋一转,歌曲点出了主题,升华了思想:“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她?”经过这样的音乐诱导,会油然而生一种军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可以说,一首好歌胜过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特有方式涓涓细流一般流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显性的灌输,是系统的教育和明确的引导。

三、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取长补短,彼此促进

1.思想政治教育能指导和引领军队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军队音乐文化确定正确、积极的思想基调。具体到军队来说就是要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矢志不渝、无私奉献、保家卫国、敢打必胜等。同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好,就会为军队音乐文化向着先进的军事文化方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抵制和远离一些不良文化、恶俗文化的侵蚀,树立健康向上、高尚纯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提高审美鉴别力。

2.军队音乐文化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军队音乐文化是官兵思想情感和政治教育之间的纽带,可以在无形中艺术地、巧妙地搭起部队官兵内心情感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和政治宣讲,从而有效拓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领域,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比如解放军报上报道的,某基层指导员用“八首歌串讲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利用军队音乐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一个有益的做法。

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74-01

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分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这一阵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包括对创新教育途经的探索与思考。

一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民族间的地域界限被打破,各民族间的政治与文化发生着碰撞,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的进程即是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迅速的发展,给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等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秩序和体制不健全,加之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决策分散性等特征,给身处于这一环境中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较多影响,其中不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现象的出现。

2.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新问题

就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表现明显的是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脱节现象严重,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缺乏关注;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设置上看,比较明显的缺陷是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一刀切”的严格要求,重点强调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看,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单纯“填鸭式”、僵化呆板,常常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从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的构建上看,比较明显的缺点是形式化、分散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重视教师上了多少节课,讲了多少理论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学习积极性问题的考察;严重影响和弱化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设的新思路

1.打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听到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分析,还能听到其他同学的见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思想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去实现,别人无法代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注意。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问”的权利、“读”的时间、“讲”的机会和“做”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手段方法也跟着在变化,单纯的板书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当代高中生多是“90后”,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流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多样,传统与现代并用,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研讨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程内容活化。

3.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生活化理念

为了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作为学校应该多与社会合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立稳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更直接的感触中国革命与发展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点的掌握。

4.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高中团委要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重视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对灌输传统理论的创新,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的紧密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讨论与交流,真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教育观念,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学校还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手段,同时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常规化,并纳入学籍档案管理,从而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

5.规范网络行为,占据网络阵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90后”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90后”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增强了自主意识,人际交往的途径得到扩展,这使得网络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各类网络工具如聊天软件、邮箱、博客、微博等逐渐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日常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紧紧抓住网络这一载体,利用网络增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思想上正确引导“90后”学生,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打造突出校园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网络,实现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督,提高网络道德,在学生中间进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三 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完成,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开拓新教育途径,并结合传统教育手段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实现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66-02

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西方腐朽的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和平演变”以及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严重冲击,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近年来,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发生在高校校园的恶性杀人事件,以及逐年攀升的大学生自杀数据,震惊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重要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正视和珍惜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强化感恩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质需要。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的大学生自杀、杀人、自残、伤人、报复社会等问题屡见不鲜,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课题。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健康向上的人格素养。而现实的高校教育一味地强调教育功能,育人功能薄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过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看重的是学生的考研率、就业率等数字,导致很多大学生“高分低能”、“知识至上”,这种延续多年的教育模式缺少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严重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思考自己和他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正确地定义和把握生命,甚至是漠视生命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生命教育未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美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是我国最早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地方,我国内地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比较滞后。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可查,我国生命教育的对象大都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未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只是个别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的选修课。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单一的灌输式理论说教为主,讲授的知识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没有,更是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不能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这种乏味的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指引,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生命观,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而生命教育的滞后和缺失不能帮助大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导致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的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引起了在校大学生和家长的恐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师资薄弱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真正领悟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支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当前高校并未将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须课,更谈不上设置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来担任,讲述的大都是涉及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同时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即使会对学生提及生命教育,也因自身素质不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教育的起点是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回归到教育本身,而人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重、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而形成教育的合力,真正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观和生命意识,领悟生命存在的真谛。

(一)将生命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是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生命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生命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实质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却背离这一教育目的,过于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大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如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紧张、抗挫折能力较差、心理问题增多等,特别是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轻视、漠视生命现象严重,极端者更模仿网络游戏的暴力情节报复社会、伤害他人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生命教育力度,将二者有机结合,成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同时,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贯穿到大学生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教会大学生关爱和珍惜生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认知。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长期以来,在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实行了标准化、统一化”,奉行“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忽视生命教育,所培养出的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较差、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缺失、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把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格教育,注重启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将生命教育植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热爱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生命观,进而珍爱生命。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都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只是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眼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改变以说教为主、忽视生命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大胆创新。一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融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生命教育课堂变成强化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二是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掌握生命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并努力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四是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校园网、QQ、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生命教育,创办生命教育宣传片,滚动播放与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关的视频和名人讲座,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四)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组织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为了保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当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薄弱,教师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此,一是高校应花大力气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将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纳入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二是要注重对生命教育教师的能力培养和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考取心理学专业相关证书,外出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