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环境主题;化学教学;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0—003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环境问题种类繁多,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相关物质及其变化引起的。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化学中涉及大量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必要基于环境主题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更好地实现化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基于环境主题化学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化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从化学视角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以及环境问题参与度和决策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1.1有助于学生建立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

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物质(污染源)引起的,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从物质的视角建立对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造成环境问题的污染物产生与变化过程、物质变化特点,以及污染物的元素不变性。通过从元素观、物质观和价态观多个角度认识环境问题,了解与环境相关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识框架,由“环境问题是什么”到“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与反应机理”,从“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到“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具备了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当学生再面临环境问题时,能够知道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能够更本质、更全面、结构性地认识环境问题。

1.2有助于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还应该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从物质、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分析环境问题,寻找防治环境问题的办法(见图1)。具体包括:认识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是由物质的什么性质引起,分析一种物质产生的多个环境问题是由物质的哪些不同性质导致的,或者一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何种物质什么性质产生的;从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视角分析、解释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和形成过程;根据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针对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比如控制污染物产生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借助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质转化成无污染物质等。

1.3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

通过与环境主题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严重影响,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学生通过硫和氮氧化物性质的学习,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污染物一旦进入大气,可能就会与大气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造成污染之后的治理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难度相当大,因而使学生认识到预防才是更有效的治理办法。

1.4有助于学生培养环保技能,提高环境问题的参与度和决策力

环境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更高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当面临环境问题或现象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在生活中可以运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分类处理废旧电池,采取正确措施面对氯气泄露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应用化学知识,科学合理地保存、使用物质(化学品),避免或者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

2

基于环境主题化学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对环境相关的素材使用方式和水平多样,主要有三种:①以化学知识为主,环境问题或现象只作简单介绍,随着化学知识的展开随机插入。②围绕环境问题展开教学,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或者化学概念原理时穿插介绍;③化学知识与环境教育并重,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获取和环境问题解决两条线索并进,促进学生建立认识环境问题的基本框架和从化学视角认识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笔者称其为基于环境主题的化学教学。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更倡导第三种教学处理方式,因为新课程倡导基于真实背景的化学教学,环境问题为化学知识提供了真实、富有教育价值的情景,能够满足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环境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落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合的教学。为此,笔者结合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环境主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见图2)。

篇(2)

一、探究性学习水污染与人类的关系

为进一步说明身居内陆的人类活动怎样引起水污染和海洋污染,寻找当地一条河流的源头至入海口:如舒城的龙河口水库通过舒庐干渠注入巢湖,最终由长江注入太平洋,在这整个流域内寻找污染源,在一张备用的河流流域的水域分布图上,把那些流入河流的污染物表示出来。可以看到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哪些活动所排放的。引出同学们思考:这些污染会带来的危害以及是否可以避免排放。

建议: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研究等章节课堂上使用。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渗透相结合

环境教育者认为,环境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由学生自己去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的认识,田野工作对于中小学生获得环境问题的直接经验十分重要。这种形式使环境成为一种学习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发展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田野工作如与地理学科教学联系起来,会取得更好的结果,一方面会促进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能促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环境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能用地理学知识对环境问题作出准确判断:①环境的自然进程;②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③各种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沙尘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产生及预防;④人类生命和人类生活如何依赖于环境,以及可能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冲突;⑤规划、设计和地理学要求的保护环境的实施纲要。

(二)技能:①通过口头、书面和艺术等形式,明晰、简洁地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观点,在与他人的讨论中发展学生的交流技能;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解释有关环境问题的数据和统计结果,如进行生态学调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③通过修正、分析、解释,评价从各方面获得的有关环境的信息,组织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④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权衡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经过认真思考的意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通过参加与环境有关的团体活动,如清除废物的工作,并积极在团体中承担责任,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环境调查活动,并使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发展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篇(3)

摘要:本文对当代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控制人口,提高人民的生态德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自觉摆正环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关系,协调好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问题;人类未来;生态德性

中图分类号:N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30-01

影响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对环境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摆正环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是对未来人类的迫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就是维持人类延续的正确选择。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负责,需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有清醒认识。

1.环境污染的认识

环境污染问题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类的盲目的污染,不但危害自然生物,也是在危害人类自身,正如卡逊所说,“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可以这样说,正如人们滥用的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是简单的杀虫剂,其实是一种万物的杀生剂,更是人类的毁灭剂。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好解决,人类的幸福,人类美好的未来还从何谈起?为了人类的未来,要处理好环境问题。

2.环境破坏的认识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必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已暴露出环境破坏的许多弊端。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破坏,粮食危机,淡水危机,能源危机,气候暖化和物种加速灭绝等,每一个都关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另外由于人类的污染,使环境破坏,造成的臭氧层空洞,使地球的紫外线增强,造成海洋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和人类皮肤癌成倍的发生和增加。还有,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造成了酸雨,酸雨危害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制止, 酸雨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挽回的,总有一天它将毁灭所有的生命,毁灭整个地球。

二、辩证看待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三种观点

人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形成三种观点:悲观主义观点,乐观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观点,通过了解这三种观点,加强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认识,辩证地吸收,先树立一个自己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世界观。

1.悲观主义观点

悲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会逐渐加大的,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年代和农业社会里,主要有人类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还不是主要问题,但是进入了工业化社会里,环境问题矛盾变得日趋尖锐,一旦将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里,那时环境问题最终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

2.乐观主义观点

乐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过于乐观,相信人类是万物的主宰,相信科学万能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未来的主要问题,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地发展。相信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工作和探索,靠科技能够征服一切,能够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使人类未来生活得更美好。

3.折衷主义观点

折衷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要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也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倡导低碳节能,减少废物的制造数量,把环境带来的问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他们相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很好的处理环境。

三、正确处理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对策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拥有好的环境就拥有人类美好的未来;相反,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我们要理性的处理好环境问题,处理好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问题,立足社会实际,正确处理好人的觉悟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问题等三个主要方面,使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很好的协调起来。

1.处理好人的觉悟水平

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改变一些人的自私自利的生活习惯,树立“地球意识”、环境羞耻意识。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抑制人类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占有欲望,明确我们最大限度地去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是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处理好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口问题。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人炸的危机。人口过快增长,消耗了大量地球资源,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真正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减少人口数量,使世界人口数量保持在一定的限度类,实现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并且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认识,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严重性认识还是不够。所以,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上,大力倡导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辩证的对待,结合本国和本民族的自己的特点,加强在人的觉悟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和人口控制上为主要的措施,从本质上真正做到减少污染,保护好自己生活的环境,使人类未来的环境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雷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问题; 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变暖导致全球的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酸雨使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淡水资源危机,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如石油、煤等;森林锐减严重;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环境问题不仅表现为人(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已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然而,公众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公共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其实质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导致对环境教育的忽视,使全民环境教育不到位。“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得到一些怎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从而使在校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且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以后依然能把环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应该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事宜,是目前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协调好人地关系,即处理好人类生产、消费等各项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具有统一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中,地理是中学各课程中唯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它阐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诸方面综合起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为协调人地关系的唯一道路。地理教育中强调的这种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中学地理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2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从地理课程标准看,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使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有三个核心,即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现行中学地理教材打破了长期以来过分倚重学科特点,突出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的立体发展,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气候成因中讲到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章节中,对于我国农业、工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等都提及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环境恶性化发展及对策。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体现了对学生智能教育的功能。

教材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关注社区环境的习惯,进而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新的教材强调环境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突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功能。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智能教育和道德培育,逐渐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育学生对待环保问题“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促进废旧物质循环利用,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这突出了对学生的行为教育的功能。

3创新地理教育方式方法,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最有效、最现实的形式。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个知识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高中地理教材蕴含有丰富的环境知识,而在地理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可以通过对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更好的来完成。

3.1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

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3.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强、参与度高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确定学习主题,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节时,可以给学生放映影片《2012》,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出现了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现实生活中是否会出现这些灾害”、“看完影片后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等。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通过资料综合、分组辩论、评审打分讨论汇总,得出合理结论。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篇(5)

关键词: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科学;协同演进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06-05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对自然的索取和利用。自从形成社会以来,人类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人类社会就是在人・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不仅自然环境发生着变化,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以及决定人类与社会行为取舍的思想、观念、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环境管理思想的萌芽和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

1 环境管理的思想渊源与环境科学的产生

1.1 “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两个术语都是舶来品

在中文词义中,“环境管理”往往被理解为管理环境的行为,但实际上它是人类调整和修正“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行为,即对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的调整和修正,包括对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社会)与人(社会)的关系(包括代际关系)以及自然生态关系(通过人类行为调控)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这正是环境管理困难的根源。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它是一门应急的科学和问题的科学,是在认识、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渐趋严重,从而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许多传统科学开始对环境问题给予关注,先后产生了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并相应发展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环境美学与环境史学等,它们都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阐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程度、危害和机理,探索不同的治理和保护方法以及调整人与环境关系的办法等。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被称为科学还是近三十、四十年的事情。目前,具有独立意义的环境科学理论有环境学、环境质量学、环境社会系统学等,一种统一的环境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孕育之中。

1.2 环境管理思想是关于环境管理本身及其内容和方法的认识

应该说,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管理”,只不过是自觉程度,或者说是理性程度的大小和高低不同而已。人类对于环境管理的自觉程度决定于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激烈程度和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度。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虽然始终存在,但从来没有在世界的范围内紧张到使人感受到“生存危机”。当前,环境问题已被人们普遍感知并得到高度重视,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人们对环境危机的感受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起先,人们依照惯性的思维,以为凭借技术就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曾几何时,人类不得不从单纯依赖技术治理、迷恋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管理”寻求出路。向“管理”寻求出路,本质上就是要改善自身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基本观念。由于生存方式、发展模式和基本观念具有极强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历史的阶段性,因而,环境管理的思想体系就显得丰富多彩、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1.3 我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已经发生并且还在继续发生重大的转变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历程是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人类重视环境问题有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也不例外。后的前20多年,并不认识也不重视环境问题。只是在环境问题作为世界性重大问题之一被列入各国政治家、科学家们议事日程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才开始将把保护和改善环境列入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从而在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提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在发生并且还将会继续发生重大的变化。

由于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路程,加上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科技支撑不足以及自然环境和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使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中国的环境问题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因此,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内容都将在反思、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生重大的转变。

2 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实践的开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环境管理的思想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1 污染治理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中叶即人类社会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开始到70年代末左右。由于最初人们直接感受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人们沿袭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个时期的环境管理实质上只是污染治理,主要的管理原则是“污染者治理”。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初步建立。在理论研究上,来自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形成了早期的环境科学形态,如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在应用研究上,主要是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于指导和支撑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废弃物填埋场等建设。

末端治理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它没有在环境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因而不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它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另一方面新污染和次生污染又不断出现。治理污染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2.2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由于末端治理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加之其他

环境问题诸如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进一步凸现,人们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寻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消除的对策。这类研究在原因方面抓住了环境成本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试图通过“环境经济一体化”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具体的环境管理原则就变为“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开始兼顾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自此,人们开始重视从宏观和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所以,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核算,运用收费、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环境与经济的综合管理。对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使许多有利于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得以出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环境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

把保护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对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通过对资源、环境进行赋值,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由经济开发建设行为负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绩效。但大量实践表明,经济活动为其固有的运行准则所制约,很难或不可能在其原有运行机制中给环境保护提供应有的空间和地位,因而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小修小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3 把环境问题作为发展问题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里约宣言》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等人类基本观念支配下的发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根本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及由之所产生的财富观、科技观、消费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才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并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思考的深度已逐渐接近世界系统运行的本身。也就是说,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仅仅只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把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发展的基石放在中心地位。2003年,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的要求被渗透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环境保护的领域由以关注生产环节为主,拓展到并关注索取、流通、分配、消费、处置等各个环节,并覆盖再生产的全过程,推动着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不少环境科学家从人类文明进步和转型的高度上,分析环境问题的起因和探讨环境科学的内涵,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研究环境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行为,着眼于转变社会发展的战略模式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并在各个层次上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社会物质系统的运动与环境的自然演化相互协调。如较早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三种生产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和当前的环境社会系统学理论、可持续性科学等。

3 对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研究关系的反思

环境状况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的环境管理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对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入。但在中国,环境科学往往仍被传统学科认为不够“专业”,或者说在研究相同问题时与传统学科处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这大概就是环境科学在中国一直没有被认为是“真正的科学”的原因,相关研究也很难被界定为“严肃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因。

回顾历史,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问题。思想的转变不仅引领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内容、重点领域和问题发生转变),并使其成为一种开放的科学和反思的科学。

3.1 在管理对象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环境还是管理人类涉及环境的行为

(1)在治理环境污染是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是环境污染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防治污染和公害,基本特点是针对某一单项环境要素或某一类污染问题。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是单项污染物和复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规律和降解途径,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等。

(2)在保护生态环境进入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扩大到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扩展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基础的维护,基本特点是将资源、环境和生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保护。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足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健康风险等。

(3)今后,人・自然・社会和谐、协调的思想将成为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管理的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环境社会系统和所有涉及环境的人类行为。环境科学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将更加开放、深入和综合,着重研究的将是循环经济、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公共环境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3.2 在管理主体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由谁去管理?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

(1)在政府的环保部门是环境管理的单一主体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成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思想认识。而“环保靠政府”实际上指要政府的环保部门上负责污染防治和治理,如中国一开始成立的环保机构就叫做“三废治理办公室”。环境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主要也是由环保部门主导,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非常有限。实际上,由于环保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排污收费成为环保部门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于是,企业缴费排污成为了合法行为,而社会和公众则游离在环境管理主体之外,甚至只能成为环境管理的对象。

(2)在各级政府(诸多部门)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时,“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强化了诸多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责任。但由于环境立法的部门化倾向以及环境执法起步较晚且执行困难等问题,统一监管只能是纸上谈兵。屡见不鲜的对部门升格和垂直管理的迷恋,反映出政府部门狭隘的政绩观和利益观;“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状况表明了政府作为环境管理单一主体的尴尬局面。

(3)今后,社会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行为主体构成)将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其中,政府以公益为诉求,企业将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发展要素,公众则既是环境权的享有者,也是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政府对于环保的干预必须公正、适当,正因为管理权寻租和制度破缺的必然存在,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就成为必要。当把环境保护整合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存方式

转变的过程中时,三大主体行为的协调就成为社会作为环境管理主体必须解决的课题。

3.3 住管理方法方面,需要反思的是如何管理?是单一的手段还是深层次的综合手段

(1)早期的环境管理着重命令一控制型的行政手段与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强行件规范是由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性所决定的。相对于立法、司法而言,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简捷和经济,因此,各国在环境立法方面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力,强化行政机关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用行政强制来保障“以管促治”。

(2)后来的环境管理增加了税、费、罚款等经济政策手段,建立了源削减、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注重与经济技术结合。提倡性、激励性的自治规范使管理对象也成为环境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和维护者。对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分析不仅使环境科学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支持了行政指导和经济刺激等手段的运用。

(3)今后的环境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协同。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技术及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决非单一的手段和管理模式所能应对,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寻求政策、管理、资金、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模式。相应地,环境科学的研究也应强化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法律、文化的综合,努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安全生产,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4 从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看环境科学的发展走向

在环境问题的压力面前,人类已经进步到有意识地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的阶段。人类认识并承认自然的存在价值,从观念到实践对自身的各方面行为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在实际操作层次上进行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新时代的环境管理思想不仅强调要主动减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压力,同时还要强调对环境生产的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民健康和公共安全将成为中国现阶段和今后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样迫切的社会发展需要,环境科学将在新的环境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4.1 环境科学的快速综合化

环境科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其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综合。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环境问题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引起,因此它必须且只能在这种交互作用中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支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当前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能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内容。环境科学面对的是整个环境-社会系统,承担着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匹配和耦合的责任,在二者之间的界面上建立正确的匹配机制。环境科学既依赖于传统学科的发展,又是任何一门传统学科不能取代的科学。从目前来看,人类对环境一社会系统的了解还很少,该系统不仅成分多样,结构复杂,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将在“如何综合”的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

4.2 环境科学的日益人文化

环境科学是一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身运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协调的规律性的科学,是如何调控自身的社会行为,以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是人类理想生存途径的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不能离开人的尺度去认识自然环境,因为甲,凭人类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并不能被用来很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规律的应用是社会问题,与社会秩序有关)。环境科学还是制定和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律的基础,人文化的环境科学研究必将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环境科学的逐步立体化

环境科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人类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探索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结果。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立体性问题,最高层次可以到哲学,最低层次可以到技术,中间有管理、有政策、有决策、有文化等各种问题。这些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极强动态性。环境管理思想也呈现出对从技术开发到发展战略集成,从增长方式到生存方式乃至文明类型转变的全面重视和普遍关注。环境科学研究的立体化不仅表现在要从物质层面研究环境一社会系统物质流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还应从技术层面到哲学层面来分析如何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乃至反思发展行为的选择。因此,环境科学将逐步回归其应有的复杂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性。

4.4 环境科学的渐趋专业化

环境科学在走出综合化的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在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精髓和吸收自然工程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整合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构建专门的、统一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环境科学还很不成熟,必须建立开放与协作的研究机制。只有建立起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式――专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途径,专业的、系统的、严肃的环境科学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

5 结语

科学研究是科学思想进步的基础,而科学思想的革命则是科学研究创新的指南。新的科学思想和基础理论往往超前于技术和生产,并引起技术和生产的革命。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正是如此。2001年,《科学》杂志:“环境与发展可持续性研究”一文曾提出了可持续性研究的七个核心问题,强调了“整体”、“融合”、“互动”、“度”、“前瞻”、“适应性”与“稳定演进”等系统概念。

篇(6)

关键词: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 出路

一、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中国现如今的经济已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国民在为国家的富强而欢欣雀跃之时,也为因经济的发展而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唏嘘不已。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亟需人们来解决,不然国家的经济会受到影响,甚至是人们的生存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中国的环境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环境破坏与资源开发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矿产资源为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将成倍的增加,我国煤炭资源作为所占比例最大的能源,所占比率达75%左右,并且在21世纪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矿产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给国家提供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保障的同时,却给矿区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在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地区,矿藏的开采、洗选、冶炼等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用水,因此,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废水,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且严重威胁到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

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以他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实际上表现为人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然并非指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界即自在自然,而是与人建立起了对象性关系的自然,即已经进入人的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自然界。”[1]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存在的,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说,人是自然存在物。由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因此自然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它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就算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都无法打破自然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生态文明观强调发展变化,同时也强调人、社会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类如果片面追求人的发展而造成自然界的异化,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那也只能由人类自身来承受。因此,我们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的联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寻求人类的发展。可是,人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适应自然,继而改造自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条件,人类化被动为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把外在的自然变成了人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人的能动的实践造就了人化的自然界。”[2]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是唯物主义的,它既强调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又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以牺牲一方来成全另一方的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短暂的。我们要学会和谐共处,形成共存共发展的局面。

三、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出路

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针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的。它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主张也是符合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要遵循自然运行的固有规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永续生存与发展。

为解决中国的环境困境,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例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等。有了制度作保障,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当下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这样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最后,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环境问题并不是我国一国存在的问题,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携手共同解决。虽然各国有体制制度上的差别,有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别,有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差别,但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且我们只有这一个家园。各国都参与其中,我们可以交换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这有利于加快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可以避免本国走别国曾因发展经济而致使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老路,这也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与现实,2009,(2).

篇(7)

辩证看待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三种观点

人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形成三种观点:悲观主义观点,乐观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观点,通过了解这三种观点,加强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认识,辩证地吸收,先树立一个自己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世界观。

1.悲观主义观点悲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会逐渐加大的,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年代和农业社会里,主要有人类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还不是主要问题,但是进入了工业化社会里,环境问题矛盾变得日趋尖锐,一旦将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里,那时环境问题最终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

2.乐观主义观点乐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过于乐观,相信人类是万物的主宰,相信科学万能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未来的主要问题,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地发展。相信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工作和探索,靠科技能够征服一切,能够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使人类未来生活得更美好。

3.折衷主义观点折衷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要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也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倡导低碳节能,减少废物的制造数量,把环境带来的问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他们相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很好的处理环境。

正确处理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对策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拥有好的环境就拥有人类美好的未来;相反,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我们要理性的处理好环境问题,处理好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问题,立足社会实际,正确处理好人的觉悟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问题等三个主要方面,使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很好的协调起来。

1.处理好人的觉悟水平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改变一些人的自私自利的生活习惯,树立“地球意识”、环境羞耻意识。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抑制人类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占有欲望,明确我们最大限度地去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是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