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然灾害安全防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

篇(1)

3月26日,xx县xx乡xx学校开展了“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宣传氛围,收到了实效。主要做法有:

一是开展手足口病和春夏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该校与堰塘乡卫生院联合举办了“手足口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讲、发放资料、“大手拉小手”等方式,让全体师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宣传、抵制和防控。

二是开展“全国两个安全日”主题宣讲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该校通过集合集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墙刊专刊、学校LED电子横幅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了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三是开展“防震减灾”演练,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该校通过精心组织,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严格按演练要求,各工作组密切配合、连锁反应,在紧张严肃的演练中,高效、安全、有序完成了演练活动,整过演练过程做到了快、齐、静。

活动旨在让师生进一步掌握安全防控知识、增强安全防御能力、提高快速有效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提升师生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不断丰富安全风险防控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让校园变得最阳光、最安全。

篇(2)

中小学生的年龄的原因,这就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方法不够成熟,所以相比高中生来说更加需要引导和照看,这就需要耗费教师和学校的大量精力。也因此,中小学教育的安全体制问题被学校忽视,没有健全的安全体制的建设,加上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安全体制问题主要有:

(一)学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

很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机构,从大门的看管到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都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会让学校存在人为和自然的安全隐患,中小学生的反抗能力弱,面对人为和自然的安全威胁如果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丝毫没有预防的方法,由于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弱,导致学生也不太看重安全问题。这种思想使学生的安全意识非常弱,会时刻面临安全问题的侵害。

(二)安全预警措施不完善

在遇到认为或者自然的安全威胁时,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有完善的预警系统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国中小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安全预警措施,有少数有安全预警设施的学校也很不完善。

(三)没有进行安全演习

安全演习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最有效方法。在面对火灾、地震、不法分子的威胁时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事先有过演习经验,学生在面对危险时就能够从容应对,就不会慌乱。但是,我国中小学中对于安全演习进行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由于人数的庞大,组织一次十分费力;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引,不知该从何入手,也就使得演习实行不了。

二、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制

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且解决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中小学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相对高中来说要容易得多。一方面,中小学生会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引,不会像高中生一样已经有了反抗能力和足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小,不像高中生一样面临着高考,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演习。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的方法主要有: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中小学生没有形成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给他们普及一些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危害,教给他们如何应对这些状况。一些地形比较特殊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学生说明区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比如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地区是地震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这些基本的常识要给学生普及,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

(二)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措施能够让学生和学校在灾害来临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我国古代就有司南、地动仪等预测灾害的器具,到如今这些设施越来越多。学校要注重这些设施的完善,提前预知信息,做到未雨绸缪,把损失减到最小。除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措施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应对人为威胁的预警措施,比如警报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消息传递给最多的人。

(三)定期组织安全演习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文化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活动。当前,高校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法制知识匮乏造成的。有些给学生带来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生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加强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安全管理

高校主要依托保卫部门和保安来进行安全管理,排查外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防止和处理校园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通过宿管员加强学生宿舍门卫监管,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学生寝室。为保护高校各类重要设施及人员安全,保卫部门在采取人员监管的同时,也配置了摄像头等装置,这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很有帮助。

(二)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目前,高校主要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创建平安校园。高校将“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等作为一种教育契机,这种教育内容及形式在推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具有针对性强、内容贴切等特点。目前,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各类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由于大学生自身警惕性不高而发生的安全事件依然较多,如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等等。高校有关部门将这些安全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在广大学生中进行宣传,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日益重视,但是在体制上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一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即使进行安全教育,也只是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二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整,方法不力

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在安全教育中,大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的群体,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应该向大安全的层面上拓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进程

大学生安全教育要改变以往到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隐患时再去强调重视,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做到经常进行、经常落实,努力推进常规化进程。具体讲,第一,坚持开展“安全教育月”、“消防教育日”、“安全知识讲座”等,加强节假日期间和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变校园安全为社会大安全。第二,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和传统的课堂不同,在安全教育课上,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逃离火灾现场,有哪些消防用品;学生们可以自制一些消防用品,如灭火器、消防队员制服、灭火用的长长的水管等。利用这些道具和学生可以开展角色游戏。游戏中有的学生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还可以举行以安全话题为中心的主题晚会,学生自行设计丰富多彩的节目,准备节目素材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二)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大学生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大安全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创造并维持一个良好的安全舆论气氛。大学生一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层次较低,对实际的安全技能知识了解得太少,大学生获取的安全知识信息主要是来自图片、影视、安全教育活动等途径,其内容除了交通、火灾、环保等内容外,其他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感知安全事故正走向学校,因此,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大学生安全“忧患”应急意识教育,形成由院系治保部和班级治保委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培养好学生干部,不失时机地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有意识地引导舆论的方向,优化育人环境,逐渐形成大学安全文化。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绿色通道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那些心理有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更要多加关心。除了必要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辅导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教的教师,以及同学,都要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帮助,在其周围形成互助、关爱的氛围,让其在教师与同学的关心中获得温暖,感受到生命的感动,帮助他们及早从阴影中走出来,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在网上建立“心灵家园”区,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安心倾诉的社区,心理老师再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四)加强安全防范基础知识的灌输

要使大学生们真正懂得和实践大学校园的“三防”。“三防”即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为了真正做到“三防”,必须做到“三懂”和“三会”。“三懂”就是懂得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的措施,懂得灭火、处理盗窃和自然灾害的方法。“三会”就是会报警、会逃生、会处理初起火灾、盗窃和面对自然灾害。通过成立“大学生安全俱乐部”的方式,让这个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安全知识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常识。如交通安全、教室安全、实验室的安全、饮食卫生的安全、外出活动的安全、上网的安全等等,都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都要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将安全事件作为案例,深入进行剖析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同学宣传,让同学们学习和深入领会。只有这样,校园安全防范才落到实处。

(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教育和自我安全管理

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治保部的学生干部开展必要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巡逻检查活动和宿舍安全管理活动。通过校园巡逻检查和宿舍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如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设立学生宿舍安全文明监督岗,制定学生治保委员月汇报制度等,这些都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全体学生可以每月参与校园安全检查活动。首先是个人自查,就是检查自己的物品的使用和保管,特别是现金和手机等贵重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有哪些疏漏需要改正等。个人自查别注意人身安全的检查,自己是否遵守了学院各个项制度,是否遵守了法纪法规,比如,自己是否外出深夜归来,是否有违反规定在校园喝酒行为,自己是否参与了打架斗殴,宿舍内是否违反规定收藏有管制刀具和酒瓶等等。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和榜样模范的影响带动,真正使大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讲安全,讲文明,守纪律,懂法律,使大学生们真正成为校园治安和校园安全管理的主体。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安全预案的演练,如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练、食物中毒演练等,更是实施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增强校园稳定有着长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孟德.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措施和建议[EB/OL]..

2、张振东,陈永亮,黄迎乒.河南省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王智新,冯时林.论大学生法制教育[M].中国国际广播出出版社,2002.

篇(4)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处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相关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面安全意识,营造“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制订方案,周密安排

召集部门全体人员召开安全工作专题布置会,传达省教育厅和学校的通知精神,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估处“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1、召集部门全体人员召开工作布置会,积极进行安全动员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在部门网站醒目位置进行安全标语宣传。

2、集中组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举行安全教育大讨论,对校园安全典型事故进行剖析,深刻吸取教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3、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展安全隐患自查、排查、整治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制,尤其是办公场所安全、档案室安全、会议室安全等,对重点及要害部位进行了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防失密、防投毒等检查,确保学校的安全及稳定。

4、暑假将至,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自觉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进行安全暑期教育,尤其是假期外出学习调研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部门值班人员要注意安全防范。

三、总结经验

篇(5)

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学校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是最应该受到保护的人群。在“5・12”汶川地震中,伤亡最重的地方几乎都是学校,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近年来,地壳运动进入活跃期,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以及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山区发生5.7级地震。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进行防范呢?当灾难降临时,又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应对的常识和能力。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中学生必修的地理学科,更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渗透安全教育,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针对安全问题具有自然、人为二重性,可以从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在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尤以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最为突出。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决定以后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由于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性,应教育学生提高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2.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能够开展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为贯彻课改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学生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内容与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培养安全意识。例如,在学习“天气符号”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遇到雷雨天气、沙尘暴天气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学习“野外辨别方向”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季风”时,可以用拓展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我国北方冬季取暖用的拔气筒应该如何装置才会更加安全、科学”的教育;等等。

3.重视开放性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充分利用地理活动课、第二课堂,安排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开展“学地理,话安全”活动、疏散演习训练等开放性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灾难避险及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从教材《海陆变迁》一节中可知,世界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而我国处于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有关地震的知识虽然是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本上只要求学生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故有必要在教学中拓宽课本内容,增加防震减灾知识,并把自救办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地震应急训练。例如,我们在地理课本的地震知识后面可增加四个内容:一是利用预警时间应急避震;二是震时伏而待定,相机行事;三是震后迅速撤离、疏散;四是被埋压后采取措施自救待援。结合不同地震特点,教会学生地震自救四大法宝:大地震时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处,远离危险区,被埋要保存体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地震应急对策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经过训练后,能表现出良好的防震意识和应急素质:在听到地震警报后10秒钟内,都要紧张、有序、准确、迅速地做出应急躲避动作;在听到疏散信号后,学生从教室的前后两个门有序撤离,迅速在安全区内排列好一个个方队。此外还可带领学生参观地震台,使学生对地震的发生和预防有较具体、生动、全面的认识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安全防范、自我防护和应急自救教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急技能,从而具备有效、能用、够用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和生存能力。

篇(6)

__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各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__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州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接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通知,据气象部门预报,10日傍晚至12日,我州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山区局地有超过50毫米大暴雨,同时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为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县市(园区、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工作。安监、气象、水利、住建、质监、煤炭、旅游、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横向联系,做到信息共享,及时汛情、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

各县市(园区、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安全生产特点,督促指导辖区企业开展防汛、防地质灾害检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治理各类隐患。要加强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监控。对损坏的公路、桥梁、隧道、边坡要设置警示牌,并及时治理,严禁车辆在存有严重隐患的道路、桥梁通行。加强病险水库、堤坝险情的监控、治理,确保水利设施、水库的安全。旅游景点、景区要根据情况及时启动预案,景区以及进入景区的道路存在山洪、泥石流等重大隐患的,要停止经营,确保游客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烟花爆竹企业防雷击设施的检测维护和生产线的监控,油气长输管线周围存在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的,要采取相应的工程防灾措施,确保安全运行。矿山企业重点加强对地面防水、井下水患的监控,认真落实防排水、探放水等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尾矿库企业要加强现场巡检和监控,确保尾矿库排水构筑物无损坏、无淤堵,排水能力满足防洪要求,防止发生溃坝、垮坝事故的发生。电力、建筑、高空作业、野外施工等行业企业要做好防山洪、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和防雷击等工作。

各县市(园区、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做好满足抢险救灾必须的各种设备、物资和队伍等应急准备工作。要根据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10143-01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物理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安全问题指的是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设施在遭受自然灾害、人为操作失误或各种故意破坏行为引起的计算机网络破坏。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计算机网路的正常运行,可以对设备保障、运行安全、保安等物理安全方面采取措施。

1.2 网络软件漏洞。计算机网络中软件的漏洞或缺陷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一般出现黑客进入计算机网络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相关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引起,但是由于软件编制人员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或缺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因。

1.3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常常指的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非授权访问。一般黑客攻击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破坏性的攻击,另外一种是非破坏性的攻击。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常见的目的是为了扰乱网络运行、盗取信息或密码、破坏网络目标重要信息等。

1.4 恶意程序威胁。计算机网路中的恶意程序多种多样,对计算机网路的威胁主要表现有:计算机病毒,它会影响计算机的其他程序,主要是利用对其他程序的修改将一些病毒移植到程序中;计算机蠕虫,它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将自己由一个节点传送到另外一个节点;特洛伊木马,它是一种功能超出声称功能的程序,如果计算机安装了木马程序,那么木马服务器端的操作人员就可以在你的计算机上进行任意操作;逻辑炸弹,它主要是在计算机的逻辑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的程序,这一程序会使计算机中的各种信息或数据丢失,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的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并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破坏。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

2.1 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是一种构建在可信网络和不可信网络之间的保护装置,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网络安全方法。一种网络防火墙安装在内网与外网之间的节点上,对二者进行逻辑隔离,可以对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访问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保证计算机内网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不会被那些非授权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或破坏。网络防火墙还可以对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监控,保证各种安全的信息进入网络,防止不安全信息的进入。网络防火墙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防火墙无法对那些不通过防火墙的网络攻击进行防范,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威胁也无法进行防范,另外,对于那些存在病毒的文件传输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等。

2.2 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内部的数据、文件、口令等不受外部破坏。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不会出现恶意更改或拦截的现象,保证重要信息只能被相应的授权者访问使用。通常信息加密技术的数据加密算法有对称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两种,其中对称算法中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或者利用加密密钥推算出来的,这种算法的计算速度较快,但是其密钥的管理要求较为严格,必须通过非常安全的途径进行传送。而在公开密钥算法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之间互不相同,不能进行相互间的推导。这种算法的密钥管理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其计算速度较慢,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2.3 物理安全防范。物理安全防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等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等不会受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或窃听等,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防止出现用户越权操作的现象。此外,还可以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网络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并通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来避免其他人员进入计算机室进行破坏或窃取信息等操作。

物理安全防范中,抑制或防止电磁泄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当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防范,一种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这种方式是在电源线或信号线上安装滤波器,从而有效的降低传输中的阻抗和导线之间的交叉耦合。另外一种是对辐射进行防护,这种防护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各种电磁屏蔽技术,另外一种是对干扰进行有效的防护。

2.4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指的是对计算机或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恶意企图或行为进行识别,并对其采取相应反映措施的过程。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测网络外部的入侵行为,还可以对网络内部未授权用户的行为进行检测。这种技术的应用不光可以对网络中合法用户滥用权力进行检测,还可以作为那些非法入侵者的入侵证据。入侵检测系统是用于检测任何损害或企图损害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能够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攻击的发生,它扩展r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r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2.5 系统容灾技术

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只有“防范”和“检测”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灾难容忍和系统恢笈能力。存储、备份和容灾技术的克分结合。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容灾备份存储系统,是数据技术发展的醺要阶段。用备份和镜像技术提高完整性。备份技术足最常用的提高数据完整性的措施,它是指对需要保护的数据在另一个地方制作一个备份,一旦失去原件还能使用数据备份。镜像技术是指两个设备执行完全相同的工作,若其中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仍可以继续工作。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是安全管理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只有对网络的潜在威胁和脆弱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不断健全网络安全

的相关法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才能有效地防范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邹磊,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的必要性,科学之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