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教育实践

小学教育实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教育实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教育实践

篇(1)

第一,语言的亲和力与准确性。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信息。同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用一种柔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第二,板书的绘画能力。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只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才会充分吸引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黑板板书活泼可爱,用醒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课堂活跃能力。小学生生性好动,不喜欢课堂上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经常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轻松有趣的形式,寓教于乐。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该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学能力

基础教学能力是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能力。小教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欠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在校小教专业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二级甲等的过级率不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教学见习中的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不够,使得小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不少实习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不够协调、自然,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第二,板书呆板,书写不规范。不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板书呆板无趣,缺少设计。错别字、笔顺错误等问题也屡有发生。第三,过度依赖教材。一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教材,有些更是一成不变地根据教材和教参的设置授课,没有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使得授课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需各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是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力。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设计能力不高。不少学生在教学实习时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第二,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小学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时,常常暴露出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或是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教学计划;或是对学生关注不够,教学分离,导致教学效果差;或是对学生的提问或突发状况惊慌失措,不能沉着应对;或是课堂纪律差,秩序混乱,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等。第三,教学反思能力不足。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原因,教学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停留在模仿和学习阶段,过度依赖教材,知识传授局限于书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更新和组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情设计课程最优方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同时,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强化技能,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毕业时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具备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由全校公共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四部分组成,而在这四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全校公共课,比例最低的是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教学实习和见习等),专门开设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一些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没有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在实践环节上与其他教育类专业几乎没有区别。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离,不能满足学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力度不够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小教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师范院校没有在小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纳入技能训练,即使有技能训练也不成系统,而是单一的、零散的训练,缺乏从组织到实施、从课程到师资的严格管理,训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缺乏对训练进行科学、规范的考核,大部分师范院校除了普通话按照国家语委的规范要求进行考核外,其他技能如板书设计技能、课件制作技能、班级组织管理技能、科研技能等的考核涉及很少,导致技能训练的动力不足,学生在校时的教师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走上教学岗位时才暴露出问题。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形式单一

教学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提高的。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实践的时间长,并且实践的形式也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学实践一般为6到8周,如果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辅助班主任工作,真正走上讲台上课的次数非常有限。一些学校甚至安排学生回当地自行联系学校,实行“放羊式”的实习,使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只有教学实习,缺少教学见习和模拟训练,学生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不断转化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考

(一)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也就是说,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应突出师范性,强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其次应贴合小学的实际需求,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有所区别;再次是定位在本科层次的培养,与传统的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培养出的学生才是能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师院校应完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等进行调整,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就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的根本标志就是越来越容易地、有效地参与团体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实践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师院校应努力克服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不完善、与理论教学脱节,以及专业性不强等弊端,“以‘大实践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可将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三大板块进行构建,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各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集中实训环节以及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入手,全面改革和完善小教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小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设置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加大技能性实践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增加与小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体系从单一转向综合,课程内容从封闭转向开放,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实践应用。

(三)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提升路径

一、概述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一直在尽最大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诸多措施之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保障每个农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党和国家重点对农村地区进行倾斜,在经费保障、师资配备以及教学设施和设备等各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具体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农村教育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和阻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气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经费保障方面存在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保障越来越充足,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经费保障更是难以支撑其发展,与城市的经费保障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经费保障的不足,导致农村小学教育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上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师资力量上差距更大,这些客观情况的存在是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师资队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农村地区教师的配备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一个人上几个主科,虽然人数少,但教学任务重,教学质量差,不全面,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现在特别是一些贫困边远地区,许多农村教师基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个人发展的原因,没有深深扎根基服务农村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往城市里发展,这就只是教师的配备数量在一些地区不能满足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村教师的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素质、高学历年轻教师的补充,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美术音乐艺术类的补充,缺乏高素质体育教师的补充,缺乏高素质、高学历计算机教师的补充,现有教师在年龄、学历以及知识结构方面与城市教师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距。三是农村教师的后续培训以及进修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专业化成长存在很大的问题。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师方面不能满足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学的设施和设备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近几年党和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在不断地改善,但好似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特别是一些贫困边远地区或是教学点,许多教学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基本发展的需要。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高等师范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当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过程中,“人情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使实践教学遭遇瓶颈,地方小学在与师范院校合作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中表现普遍消极。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受阻,严重制约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关键。本文拟探索师范院校与小学开展校际合作共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长效机制,力图寻找既可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又可提高合作基地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师能力提高,实现多方共赢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为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遭遇发展瓶颈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考虑便捷原则,“就近、交通便利,便于师范院校师范专业领导和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与管理,也利于节约实习经费”[1]。基于此,师范院校通过各种途径与目标小学沟通,让其“自愿”签署协议,承接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师范实践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试做、实操等手段,在小学教师和师范教师双重指导下,学习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作业批改甚至学校管理等多方面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师范生的实践活动要深入到小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基地领导和教师态度不积极,师范院校在安排实践活动时不敢做过多或过高要求,在工作开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践基地领导缺乏重视

师范院校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实践教学的需要,较少甚至没有考虑基地的需求,没实现“双赢”。许多基地领导认为是为师范院校提供廉价的实践教学场所,基地没有从中受益,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还要承担实习学生的安全及本身教学质量下滑的风险,所以小学(特别是在当地有些声誉的小学)不愿签署基地建设协议。大部分基地是师范院校通过校友、师生、朋友等关系进行沟通,小学碍于情面勉强接受,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时,基地领导多不会尽心尽力。这样的基地,当关系人还在校时,基地使用可能还比较顺畅,一旦关系人离校,基地也就流失了,难以长久稳定。

(二)教师参与实践指导的动力不足

教师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在基地小学教师和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中都存在。由于基地对实习学生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安排实践教学任务时,多是安排临时性任务,指派给有关班级的任课老师或班主任,且往往没有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劳动报酬或其他形式的表彰。“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学校下拨的教学经费基本只能维持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没有更多的剩余用于实习基地建设”[2],师范院校能给予指导教师的报酬非常有限,这造成许多承接任务的小学老师认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工作上消极应对。而对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来说,由于实习基地态度消极,使他们觉得到基地指导实践教学是一种有求于人的事情,工作难以开展,难免也会产生畏难情绪,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三)基地使用功能单一

师范的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基本上都停留在提供见习、实习场所的层次上,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虽然签署的协议中也有师范院校为基地小学提供服务和帮助,但多数此类条款设定的都比较模糊,比如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等,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双方对基地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财力保障,教师积极性不高。基地小学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场所,小学从中没有受益,这也是教师们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新思路:由“人情式”到“共赢式”转变

当前“人情”式的基地建设模式,使小学被动接受师范院校的邀约,基地建设仅师范院校受益,这是制约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和高效利用的症结所在。有研究者提到“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后需要尽可能巩固、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做到‘双赢’”[3],只有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益,合作关系才能长久维系,基地建设才能得到良性发展,所以在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时,可从满足参与单位、教师、学生不同利益诉求的方向进行考虑,寻求利益共同点,采取“共赢式”的方式设计共建模式。

(一)以师范院校、基地小学共同发展为出发点

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能更好地调动各方建设的积极性,使基地的发展更稳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具有管理、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职责。教育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持和优秀师资,而这正是师范院校可以提供的。师范院校可以为当地基础教育出谋划策,为小学师资能力提高建言献策,把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内容之一,可使师范院校的智力成果服务于社会,又可获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小学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二)以师范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成长为基础

师范院校专业教师和小学老师能否受益,是基地能否良性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受益包括物质奖励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大规模的物质奖励各方都难以做到,但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却是可行的。比如,对师范院校与小学教师共同开展的课题研究给予优先支持、把师范院校教师在基地的工作与挂职锻炼相结合、把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小学教师的在岗研修相结合等等。此外,将促进在职教师职业成长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规划中。

(三)以师范生与小学生共同进步为目标

师范生及小学生是实践教学的施行者和受体,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师范生的实践对象就是小学生,实践的内容涉及教育活动的多个方面,比如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班级管理等等,而很多师范院校在设计实践教学实施计划时,关注的是师范院校学生,基本没有关注到小学生,许多参与实践活动的小学老师都认为,基地的建设收获最大的就是师范院校学生,这也是许多小学不愿意成为基地的原因。毕竟参与实践的师范生由于经验、能力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实践过程中不注意加以引导,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小学教学质量下滑,甚至引起小学生家长反对。因此,在基地建设使用过程中,要统筹兼顾,认真设计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要把负面影响转变为正面影响,使师范院校学生和小学生都有收获,共同进步。

三、“共赢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步骤

(一)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扶持

市县级政府具体管辖小学,又有一定的制定政策并进行实施的权力,也有一定的财政话语权,且市县所拥有的小学数量基本上能满足师范院校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需要,节省师范院校成本,同时市县政府对本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发展往往也有迫切的需求,易于沟通达成共识。在选定好目标市县后,师范院校需组织精干队伍,对拟合作开展基地建设的区域进行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了解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如果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搭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补充,使结构趋于合理;如果是师资能力不足,师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设中送训到校,开展师资培训等。总之要找出市县政府最希望解决的教育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把这些对策融入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这样就易于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获得支持。

(二)与政府、小学基地共建管理队伍和师资团队

要让实践基地稳定发展并良好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在取得当地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应马上组建队伍,其中管理队伍可设两级:第一级为中心领导组,可由市县分管教育的副县(市)长或教育局长任组长,师范院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师范院校教务处长、各专业系主任及各拟建实践基地的小学校长为成员,指导整个市县的基地建设,并制定有关政策。第二级为实践基地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可由小学校长任组长,师范院校专业系主任及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两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组成,具体承担起基地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许多师范院校都会安排学科专业教师承担,学科专业教师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可能是佼佼者,但指导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却并不一定在行,同样的,小学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但如何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初次接受指导任务的老师也备感吃力。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师范院校学科教师和60.5%的小学教师认为自己能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但有些吃力,需要必要的辅导。因此,组建起队伍后,首要任务就是对两校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能为学生实训提供指导的师资队伍。

(三)共同制定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和计划

管理团队建立起来后,双方就应根据师范院校的需要和小学的实际,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着手制定基地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各方的责、权、利,有明确工作任务,要使参与人员了解做什么、怎么做。比如,可以制定小学教师在岗研修制度,规定师范院校每学期有责任为基地教师送训到校一次,基地小学老师有免费获得培训机会的权利,同时,小学老师在岗接受培训研修期间,有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的义务等。这些条款通过制度规定下来后,即使参与人员变更,其他人员开展工作时也有章可循,能顺利实施。师范院校和小学根据制度规定,结合学校的教学和工作需要,以一学期为单位,把需要在基地中完成的任务,在学期初就列入各自的学期工作计划中,双方人员都能提前做准备,且能提前设计和规划。

(四)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丰富工作内涵

师范院校与小学的互动交流越频繁,越能相互了解,联系才会越紧密,才能促进基地的稳定发展。而要高频率地使用基地,就要充分了解双方需求,挖掘基地资源,丰富基地工作内容。比如增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其既面向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又面向师范院校教师、小学教师,承担其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任务。甚至是面向家长和小学生,承担起家校联谊,亲子课外活动的任务,有任务就会有活动,基地承担的任务多样,活动就会丰富多彩,各方也能通过活动受益,基地的发展就会充满活力。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教育实践模式来加强与小学基地的长期互动。比如,对于实践基地离师范院校区较近的,可改变原来的阵风式集中见习模式为师徒制的分散见习模式,由基地小学老师带3-5位师范院校学生做徒弟,每周固定的时间(师范院校学生校内无课)到小学基地跟随师父学习,并在师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作业批改、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组织甚至是课堂教学活动。

(五)加强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反馈和评价机制

实践教育基地各项工作任务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及时反馈和准确评价,是基地运行效率的保障,也是基地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管理和评价的对象众多,时间跨度长,要做到有效、及时和准确,仅用常规的驻点指导、巡查、座谈等方式,确实难以做到。当前便利的互联网技术为监督和管理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远程监控、指导和管理,同时在实习结束时,利用系统的管理数据,对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实践教学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教育实践要求必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共赢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所建设的基地真正做到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并能更好地培养小学师资。

参考文献:

[1]李斌.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

[2]梅德平.影响实习基地稳定的因素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以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4):4.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之一。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学习,密切联系小学,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平台。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结构、内化素质结构”的总体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上应强调以“学术性、师范性”为特色,以能力本位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拓展、综合素质等五级课程平台,强化儿童发展、教育哲学、小学教育概论、班级管理、教育政策法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等课程,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育专业素质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合理分配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方法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各部分的课时比例,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努力构建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长。为此,大学一年级应侧重教学基本功(包括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声乐与器乐、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等)的训练与专业情感的初步培养;大学二年级应侧重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能力等)的训练与教育理念的形成;大学三年级在继续培养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活动、联系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等),并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专业情感与教育理念,培养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学四年级则侧重培养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计划、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撰写教育故事与小论文等)和自我专业特长(即经过实践训练,学生在专业能力某方面形成的一定的优势,如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实施途径,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如,教师语言、音乐、美术、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理论课程可按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实施观察学习、模拟学习,加强形成性评价,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各课程还可加强课堂教学的延伸,如,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加强课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辅导,弥补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学习笔记,记录课外阅读(理论、案例等)的摘要、反思成果等,拓展学生视野;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加强微格教学,组织到小学见习实习,指导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阅读教育名著,研讨教育热点问题,撰写教育小论文,开展教育手抄报、读后感、教育教学技能等各类教育技能比赛,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笔试、技能考试、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如:教师口语、书法、音乐、美术等必修课期末可采用抽签决定考试题目、相关教师组成评委组打分的考试方式;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可采用闭卷考理论、开卷考技能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拓展课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表达艺术与训练、儿童歌曲创编与伴奏、儿童舞蹈与唱游、儿童故事表演与创编、教玩具制作、书法艺术等也可采用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实践教学的又一基本途径。小学教育专业应制订并落实课外活动的制度与措施,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学生社团,列入每学期系部、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将社团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有机结合,广泛成立各类学习型、活动型社团,如支教社、文学社、心理辅导站、大学生合唱团、手工制作、声乐、体育、书法、朗诵等多个类别的活动社团。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锻炼,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锤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开展普及性的群众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与能力的检查与训练,如由学习部负责实施普通话、书法、简笔画、声乐、舞蹈等教学基本功每日一练活动,保证课外训练的制度化、经常化与常规化。同时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手工制作、简笔画、歌舞等专业展示,举办简笔画、书法、朗诵、演讲、器乐、手抄报、讲课、说课、评课、组织班队活动、课件制作等教师能力大赛及征文比赛(文学、教育心理、儿童文学等)、手抄报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等,提高学生开展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加强校内实践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重视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提出,要“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小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密切联系小学,了解小学的教育与管理实践,获得对小学工作内容和运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将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内容具体化、制度化,力求每次见、实习前均有基础教育名师举办讲座或公开课,做到整个见习、实习过程都安排专门教师全程带班,加强指导;见习、实习后都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反思,写出日记、总结、小论文,组织学生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层次化、自主化和反思化。

四、推行顶岗支教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教育实践与体验”中要求: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参与指导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队活动,获得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经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据此,根据学校定位、地理位置、课程时间比例要求等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实践锻炼的经常化,小学教育专业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小学加强联系,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展顶岗支教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又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当地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服务地方,从而实现多赢。

为此,小学教育专业一方面可以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支教小组,在进行充分的“上岗”前的集中备课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定时间、定课时、定人员,有组织地到支教学校任教和辅导课外兴趣小组,增加学生对小学及小学生的直接感知,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充分利用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到小学顶岗支教,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实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课外活动,进行教育观察、调查与课题研究等,深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建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文献资料,2009(33).

篇(5)

关键词:实践导向;小学教育;课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对实践性要求很高,小学教师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实践方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场所,只有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实践导向的课程,才能提升小教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加强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以实践导向为依据的重要性

在实践性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也对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毕业生,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时期,小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教育创新的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正是侧重于对小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基于实践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将教学重心向学生方向转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对今后学生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阶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课程设置中也加强了对实践导向的运用。但是由于对实践课程理解程度低,在课程设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定位不准确。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教学模式定位中,主要要求学生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将实践教学作为了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降低了实践教学的作用。而实际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认识,在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以实践导向的教学还处于被动局面,学校更加倾向于文化课程教学。第二,课程形式过于单一。高校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简单的理解为主,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指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积攒更多的学分,学习内容实践性偏弱,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执教生涯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实践与理论脱节。很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了对立面,认为实践与理论是对立的,两者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然而,实际上两者存在必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的进行必须以理论为依据,同时也能够对理论进行验证。

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策略

3.1找准定位,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在设置教学课程前,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白通过教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培养结果为目标,保证实践导向教学设置的合理性。另外,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保证实践导向贯穿于整个理论知识教学中,确保理论教学中包含有实践操作,而实践教学中也贯穿有理论讲解,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导向课程教学。

3.2加强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的规划与设计

传统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体现学生小学教育理论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走向教学工作岗位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通过前沿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在小学本科教学中的比例,增加课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培养还要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保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被学生接受,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需求,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以实践为导向,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或见习实习、或技能培训、或微课教学等,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教学能力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3不断完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支持体系

为了保证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更好地开展,就必须建立足够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保持与各类实习小学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利用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基地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得以相互促进,综合提升学生素质。广泛建立高校与小学的合作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对未来工作意向选择不同类型小学进行实习,通过比较,找出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例如有的学生多才多艺,可以在偏重文艺培养的小学得到锻炼和才能的发挥,通过实践基地与小学实习比较,还能总结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与风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更新,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以实践为导向,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华刚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教育实践类课程 改革 

 

近年来,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小学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实践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教师出现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不足、工作适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突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理解教育实践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学的唯一机会。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实践断裂的培养模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 

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并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做好教师意识和专业精神、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机会反思、纠偏补漏和再实践,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和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教师引导下自发的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是形成教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教育实践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知识是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场。离开了教育实践课程,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 

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当选择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向以准教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实施形式上应灵

[1] [2] 

活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排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教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教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标和近期可及的目标。 

.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主要包括:()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设规划、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学生个案研究实践。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体现设计方案;()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

.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案例研究的撰写。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教育故事撰写。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教育行动研究。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 

.自我专业特长的培养 

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 

(二)正确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实践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实践的主平台。 

.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考核与评价 

()将教育实践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 

()制定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 

()教学基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 

()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篇(7)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小学教育专业应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从问卷调查并结合课堂观察和对指导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用语不规范,缺乏感染性。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对指导教师的访谈,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口头语过多,语速过快,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讲课内容不连贯,偶尔会出现卡壳的情况。语言表达缺乏一定的感染力。表情紧张、不自然,走动过于频繁,站位不恰当,手势过多。其次,书写不规范、板书设计不合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板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字迹不够工整,书写不规范,个别板书有错别字出现,个别字笔画书写有误,板书书写姿势不当,板书设计不合理等。第三,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多媒体过度依赖,有些同学会花非常长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课件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者课件制作太过花哨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问题。

二、教学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且运用缺乏适切性(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较差(4)师生交流互动理解片面,层次较浅等

三、教学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不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创新,只是按部就班的能够把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下来。而在同其进行访谈问及原因时,很多同学表示“光顾着把课上下去,很少考虑创新”、“自己不知道如何创新”、“很多教师都是这么上课,那么我也用这种方式”等等。

四、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如下策略

(一)优化培养模式,借鉴中师特色。

1.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其文化素养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程度的综合性。

2.借鉴中师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在小学教师培养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特别是进入本科阶段后,一些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富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正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往往重视不够而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如何教。由于急于向本科院校靠近,其原有的中师特色,尤其是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特色,也在逐渐淡化和消失。因此,借鉴中师特色,尤其是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重视的特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优化教育理论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学方法

1.丰富教育理论课程门类,加大课程学时比重,更新课程内容。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的掌握。因此,要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首先必须让其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目前很多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种类有限,尤其缺少和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理论课程,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硬性的理论知识,缺少相应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要丰富教育理论课程,尤其要多增加一些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拓展教育视野,以形成更加全面、扎实、实用的理论功底。同时,针对教育理论课程地位低下,课时比例较低的问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重新制定课程计划,加大教育理论课程课时数,使教育理论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有合适的比例。

2.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树立示范作用。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数量有限,目前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以合堂的形式来进行,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理论课程师资力量的投入,不断壮大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同时,注重提高教育理论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理念,把这些新的理论灌注到教育理论课堂中,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论知识。

(三)强化技能训练,增强角色意识

1.强化“三字一话”训练。“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它是每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成熟且各方面都属于初学者的小学生,对其具备的“三字一话”的标准和要求更高。因此,每个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三字一话”本领。

2.加强艺体劳技能的训练。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艺体劳等方面的技能。

3.加强说课训练。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说课方面的训练,大力开展说课活动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4.加强课堂模拟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就是在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情景下,按照课堂教学应有的条件而组织的教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方式就是“角色扮演”训练。这种训练的操作程序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利用类似表演的方式来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四)改革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延长并合理安排教育实习时间。2.加强对教育实习的指导和监督力度。3.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互惠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