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0 16:50: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民航 安全管理体系 体系选择 建议

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30-01

民航安全是民航行业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维护民航乘客利益的核心。民航业在安全上没有小问题,一旦发生问题,通常是大问题,其影响波及的面积不仅是国内,甚至也会波及到国际上,损失也往往是惨重的。因此,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建设。如何通过持续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配合事先的风险控制、事后的风险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这已经成为决定我国民航业乃至世界民航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1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讨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阐释和澄清一些相关概念,以便更好地认识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到今天的整体状况。换句话说,理清这些相关概念,是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af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为SMS)的本质是成立、建设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清楚的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安全基础运行的系统,它是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1996年对其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从传统向现代改革时提出的一个民航安全管理方面的模型,并得到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为ICAO)的大力倡导。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为ISO)颁布的ISO 9000质量标准体系则是一套由ISO和IAF在2008年8月20日联合的适用于全球最广范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拥有一整套完备的有关质量的术语、体系规范、程序规范、技术规范,自成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该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全面地适用于安全管理的实践操作层面。而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上ISO 9000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荐的是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QMS)该安全管理体系中最主要的就是八项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关系”。在这八项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及“持续改进”这两个根本原则。从以上八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QMS体系主要将重心放在“人”上。

安全管理理论发展到现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有效的提高一个系统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方式是在一个系统的安全思想的统筹下进行分析,即要保证系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安全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将其潜在的危险降到最低,这才是建设我国民航业卓越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所在。

2 构建并贯彻合理的安全目标和指标体系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性的、艰巨性的任务。随着SMS和QMS双体系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对民航业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中国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应该适时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目标,并开发配套的指标体系,紧随国际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展的脚步,及时地、持续地更新自身管理体系,力图将挑战变成机遇,以赶上甚至超越国际一流水平。

首先在领导层面,应进行全面的初步安全评估,合理规划风险控制,拟定合理的安全目标和各项体系指标,构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SMS方案。其次,不能纸上谈兵,关键还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目标、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例如,设置安全风险预警阀值,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动态、实时监控,保证安全指标信息的及时采集、传递、分析和交流,确保安全管理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应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急处理系统,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以立即形成有效的应急方案,全面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其他各个部门迅速响应、配合,将时间的后果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

3 以人为本,建设成熟的机务队伍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民航业的生命所在,而民航安全管理最核心的运作单位还是“人”,因此,我国民航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机务队伍。

从实践层面看,机务人员往往最先发现安全问题,并第一时间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他们是站在民航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最前线的战士,因此,建设一支成熟的机务队伍对于建设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应提升企业、甚至是整个产业的安全文化素养,尤其是在机务人员的具体培训中,应当贯彻安全理念,将安全指标作为每一个机务人员的考核标准。其次,对飞机进行可控性维修,绝不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的领导和组织各项机务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事前要组织严格缜密的预先检查,进行过程中要开展全方位的严格的过程监督,事后更要无缝衔接严格的反馈程序和后续跟进事项。

4 结语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作为经济发展先头兵的我国民航业越来越得到社会、政府的关注,而大众对我国民航业越来越高的期待也意味着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急切呼唤。在民航安全的哲学中,一个好的过程不仅重要,相应地产生一个好的结果更加重要。可以说,在民航安全管理上,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只有“严”字打头,严格指挥、严格把关、严格用人、严格检查、严格操作,真正贯彻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规章制度,在一言一行、一铆一钉中实践“安全第一”的理念,真正把安全作为航空的第一要事,才能将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G].国际民航组织,Doc 9859 AN/460(第一版),2006.

[2] 张建平.空管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差异分析[J].北京:空中交通管理,2007(4):40-43.

[3] 向维,李明,吴超,等.航空不安全事件人为因素分析R-S-TER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52-159.

篇(2)

目前,我们公司面临两个矿井全面开工,矿井的安全建设与安全生产成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结合公司现状,下面谈谈我对本安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矿井建设、生产方面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要做到,一是生产建设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和抗灾能力,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矿井生产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优化采掘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单产单进水平。二是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明确各类事故发生的预警行动及各类预警时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实现快速处置。企业要完善应急预案,并针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进行日常应急演练,按照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单纯救援向事前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质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五位一体的集成,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言之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升级版。风险预控管理是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拓展和升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具有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要求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风险以及避免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标准,而工作标准正体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二者的核心都是强调过程控制和持之以恒,强调安全与质量的统一,安全与管理的统一。所以,实施风险预控管理更要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要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还要深入、持久地加以推进。

三、强化班组建设,牢筑本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精神。

班组建设对我们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任务,需要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特别是要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从下到上,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争取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将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1、改进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查方法,着重培养职工判断与应对各种危险的能力,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2、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实行动态联保,切实落实安全互保制度。

3、建立班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内部分担制度,切实改变班组安全的松散管理局面。

4、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促进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四、加快安全文化建设步伐,安全文化随着企业文化同步快速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既要有硬件环境,又要有软件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价值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可分为理念系统、感觉系统、行为系统等,首先要将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其次,从感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后是将这些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内容渗透到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员工自觉行为。员工在这种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生命和健康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安全文化才能和企业文化同步和谐发展。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45-02

摘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生产和消费安全,实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治本之策是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指出吉安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产生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吉安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吉安市 食品质量 管理体系 建设

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国人的空前关注。本文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了中国地方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存在缺陷。因此,治本之策之一是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一、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吉安市在食品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不健全。与产品标准相配套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生产规程、产地环境、流通领域的地方标准还比较少:有将近80%的上市食用农产品没有地方标准。二是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信用制度缺失。许多食品企业信用意识还比较淡薄,信用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失信的惩戒机制还没有形成,对失信者没有惩罚或惩处不力。三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运行不畅。表现为责任不清。出了问题谁都有推卸的理由;权力分割,检测技术手段落后,市场监管不力等。

二、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对食品质量的潜在影响

一是农药污染。目前仍有部分农民不顾农药使用限制规定。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度使用农药,导致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二是生活污染。生活污染主要来自城镇垃圾、人体排泄物、居民生活废水、医院及餐饮业等的废弃物等,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病毒、病菌及微生物。以吉州区为例,据2008年水文局的水质分析报告中测算,在水体总N、总P污染中,来自禽畜粪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9%和35%。三是工业污染。工业污染主要体现在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食品加工工业废水、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电镀生产废水、化工废水、造纸厂废水和皮革废水。

2、食品加工安全认证体系与标准滞后

2009年1月,通过对吉安市645家获证食品加工企业的调查(见表2.1),显示有14家采用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HACCP),136家采用食品卫生良好生产规范(GMP)。337家通过了ISO9000系列认证,158家没有相应完善的食品卫生生产标准。从上述情况统计来看,吉安市在安全认证技术体系标准还是相当滞后。

3、食品流通领域的市场监控能力不强

目前,尽管吉安市已经初步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在检测范围上,现有的质检中心大多为品质检测机构,单一功能,难以满足对主要食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等质量安全监测的需要;在检测能力上,质检中心不具备对饲料、畜禽产品中的“瘦肉精”等违禁药物、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测定的能力,特别对高新技术产品(如转基因食品等)的检测方法匮乏,难以满足对食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的需要;在技术水平上,我市食品质检机构的检测参数亟待拓展,检测精度亟待提高。

三、吉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应以构筑标准化体系为突破口,健全食品质量信息服务体系,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为保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各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突出各体系建设重心的同时。注意协调好各体系之间的关系。

1、构建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一是修订地方食品标准。吉安市应根据国家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结合地方实际修订一些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标准。

二是要加强标准研制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出适宜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操作性较强、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的农业生产标准,

三是要推进区域食品标准化生产。从吉安市农业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实情出发,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带动标准化。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业大户等率先实施标准化。以示范的形式组织带动广大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2、构建完善食品质量信息服务体系

围绕“搞好信息服务”这个核心,狠抓“信息、认证通告、网上申报”3个着力点,加强信用系统建设的针对性,

一是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规定严格的上报制度,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应该上报的内容、责任人、上报的时限、上报的途径,不及时上报-的责任等。从而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种信息资料,建立吉安市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高效率管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

二是创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施透明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运用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网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开,使各有关部门以及消费者都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各种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资料。鼓励公众来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鼓励科技界、新闻界通过风险通报和信息反馈机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促成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框架。框架以食品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品种情况、执行标准情况、监督抽查情况、违法查处情况等信息。同时随时关注企业生产动态,加强日常巡查,保障产品质量。从而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真正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构建完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要健全法律标准体系。以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为核心,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和淘汰制度、例行监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抽检制度等基本制度,为食品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和监管工作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针对目前吉安市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用法制手段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控制有毒、有害投入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篇(4)

关键词:水电建设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科学发展观

引言

本人长期从事水电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从葛洲坝水电工程建设到三峡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其他水电工程建设,无论是面板堆石坝还是双曲拱坝以及重力坝,作为一个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上首先要抓住安全管理基本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种不知从何做起的被动局面。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对于安全管理未覆盖的地方,应立即进行完善、补充以及持续改进。

一、水电建设所处的环境

水电建设的环境不同于其它施工工程的建设环境,首先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极为复杂,一般水电站大多数是建设在深山、高山峻岭两岸陡峭之中,每座大坝的设计不同,施工方法不同,施工环境也不同,以及施工时间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变化大,工程的复杂性、多变性,导致了施工环境变化大,增加了水电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难度,因而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几个基本要点

2.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2.1.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管理机构。在项目部安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作,对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

2.1.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且符合《安全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及公司管理制度等,使项目部各级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实行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来管人的模式,把安全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效果。

2.2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整个施工生产全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重点是新进场的新员工及农民工,特别是新进场的农民工,这些人流动性大,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在当今提倡管理型的水电工程建设中,大量的工程施工任务,要靠他们去完成,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需要对他们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于特殊工种必须进行相关专业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必须坚持持证上岗,未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或证件过期的人员,不得从事特殊工作。

2.3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分为综合性的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它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施工过程中行为及设施以及环境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安全巡视

2.4.1安全人员的工作岗位在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各种不利安全因素太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尤其是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要有正确处理的能力。例如,2005年12月,我在福建牛头山水电站工作,一次在大坝上安全巡视时,发现坝下左边坡洞(原地质探洞,后扩挖改为山体排水洞)内运出来的渣是泥夹石,我立即从坝上赶到洞内,把洞内当时正在出渣的8名湖南籍民工叫出来,命令他们停止作业,并及时通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到施工现场查看。经查看后,立即修改方案,改为明挖,从而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4.2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学习各科安全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为安全涉及面广,不仅要懂国家法律法规,还要懂电气、机械、火工材料、易燃易爆等相关知识。面对此情况,只有加强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深入施工现场实际中去,了解掌握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4.3反习惯性的违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要从操作规程、规范着手,使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对于违章作业的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正确使用佩戴劳保用品,指出违章作业危险性以及后果,从而使他们提高安全意识,自己去控制不安全行为,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充实项目部安全文化的内涵。

2.5开展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2.5.1开展危险源的调查与辨识首先要从基础开始,发动群众查找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使大家都知道危险源、认识危险源,从而更好的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根据不同危险源采取不同的方法,如:①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②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③在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同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④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使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不相遇。

2.5.2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演习。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符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如:消防、防汛、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等预案,一定要定期演习,通过演习,从中发现存在着的问题,从而持续改进,演习一定要认真,通过演习使大家掌握应急处理、救援的相关知识及应变能力,如果不演习,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得不到提高,发现不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预案编得再好,也是一纸空文,经不住突发灾害的考验,将毫无意义。如最近某水电站工地发生一起泥石流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前,一位年过花甲的材料管理人员发现暴雨很大,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叫醒他的孙女儿和老伴,迅速逃往安全的地方,成功脱险,避免了眼前的大灾难。而一些不少遇难的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呢?他们却没有逃脱这次灾难,被泥石流瞬间而吞没。这灾难说明了什么?告诫了我们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全防范意识是多么重要啊!这是一个决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演习,通过这些活动,从而增强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篇(5)

一、阐释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一般均是采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界定的概念,其深意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措施体系,它遵循国家民航发展和国家安全政策,建立起民航安全方针和目标,为实现这一方针和目标而不断努力,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由民航安全理论、安全法规准则、安全管理信息库、安全监管、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组成。要想切实实现民航安全目标,那必须确保构成民航安全体系的组成要素处于最优状态。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三个阶段,这三阶段按照次序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将关注点投向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方面,从而弥补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纰漏之处,真实的推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二、分析我国民航引进安全管理体系的事实背景

众所周知,民航事故的危害性极大,具有突发性、国际性、关注度极高、死亡率极高的特征,因而经由民航事故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都比较大,加之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日提升,民众对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捷性有了愈来愈高的需求。基于此种情况,如何冲破民航安全水平发展的瓶颈、有效改进繁杂航空系统的安全系数,成了当下十分紧要的一项工作。

在民航运输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的航空业基本上都是从事故特征中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汲取教训,从而弥补安全漏洞,这个时期产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飞机自身或者与飞机相关的运行因素出现问题,可以称之为物理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所以航空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强化飞机自身的建设,忽略了事故隐患的调控与管理。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航行业内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运行规章、政府监督和飞机运行规范化的运行体系,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空事故的发生水平,但是这一时期的也遇到了某些无法逾越的障碍,比如健全的法规体系依旧无法顾及到民航安全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等等。而这种所谓的管理体系随着长期的发展,不断兼容、不断攻破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进而在全民航推行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三、有效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手段

1。明晰现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建构出行之有效的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明晰现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正式进入认为要素的研究时段,但那时更多的是侧重于环境对空勤人员心理、生理方面的研究;等到90年代中期,各大航空公司和研究单位开始在飞行员培训、机务人员培训方面引进了人为因素的概念,开始关注人为差错对安全管理的影响。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规章程序等内容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缺陷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大型民航企业运行体系已经具备安全管理体系的雏形和框架,只需在具体落实、操作执行等方面加强训练,就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价值和功用。

2。实现多个体系兼容和一体化建设

从安全管理体系这一概念从诞生到现在,仍旧有不少专家和研究人员在论辩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保安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都明白,多个体系的兼容性远远大于对抗性,其总体发展的趋势多朝向整合为一体,因此,一些航空企业之前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后期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有着可观的借鉴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全管理体系正处于快速成长、年轻开放的状态,实践也已证明其安全有力的概念和措施能够被吸收殆尽,所以说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和企业紧密结合,实现多个体系兼容和一体化建设。

3。热衷于体系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

目前,国内的许多民航企业都在“关门造车”,热衷于自顾自的进行规章建设、体系建设,但必须明确的是,如果仅仅依靠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那绝对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规章本身就具有滞后性,因而必须不断更新和健全规章,才能保证规章跟得上时代脚步。所以,企业应该引进大量具有积极安全文化的营运人员,毕竟安全文化由共同的理念、做法和动机构成,它的基调需要依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来选定和培养,只有企业自身热衷于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并制定好安全文化的总体规划,这样才能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建立并健全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

安全管理法规作为政府管理民航安全的法律准则,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行为依据,其善于明确在职人员的责任和权益,能够有效规范在职人员在民航生产过程中实施和接受管理的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关于安全管理法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应该依据国际、国家、行业和企业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构建。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法规标准体系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适应民航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二是与国际民航法规体系相契合,三是具备优良的执行成效,四是企业自身标准必须高于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并健全出相对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才能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尽一份力。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策略

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民航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发的明显。但是民用航空其特点是风险程度大、系统性强,这导致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高。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发展,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其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缺陷。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结合我国民航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民航事业的安全性。

一、民航安全体系基本属性

民航事业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安全管理,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强国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相关的子系统、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开展。其次就是高度的整体性。民航行业的系统性决定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要具备整体性。同时也要求各个系统内的层次、以及子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服从于系统功能的整体要求。之后就是清晰的层次性,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层次性,同时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政府宏观以及微观层次上进行建设发展。若是过分地重视企业的层次,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实现。而若是过分地重视政府的层面,那么也会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落实。最后就是要富有环境适应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由其他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相互决定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外部的环境之间存在较好的适应性,这样将会促进各个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性越强,更有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

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以及监督检查体系。首先对于组织体系而言,其是对航空安全进行依法管理的基础所在,同时,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是民航实施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2]。要想做好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必须要具有合理的功能结构,针对政府以及企业不同的安全管理需要,对各个层面的机构进行设置。同时也要明确工作目标,利用一些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对于法规标准体系而言,其是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能够对从业人员的责任以及权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安全管理法的规建立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层次上的标准进行建设。要能保证其适应民航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与国际法规体系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执行效果,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最后对于监督检查体系而言,其是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执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民航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性环节。

三、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1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构建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明确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对症下药,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今来看,很多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导致民航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只有得到相关的落实,在操作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2实现一体化建设

目前对于民航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安全体系,有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以及保安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将会融为一体。并且很多航空企业在进行后期安全体系的建设时,都会采用这些体系进行借鉴。这也充分展现了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在经过多个体系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自身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实现多个体系兼容与一体化建设。

3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现今来看,很多民航企业在进行安全体系的建设中,仅仅是自顾自地进行规章以及相关体系的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将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安全体系在建设滞后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时展的脚步,不断引进一些具有健全文化的营运人员[4]。同时,企业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度,能够利用自身的言行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同时能够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以此来作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完善法律规定

安全管理法规是政府对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准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的在职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权益,在民航生产中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是有五个层次,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工作制度。其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发展,以此来使其适合于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对于民航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融合汇总各种管理体系,最终形成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同时民航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而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人才建设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2(09):15-16.

[2]霍志勤.提升民航安全生产中的执行力[J].中国民用航空,2012(12):55-56.

[3]高扬,刘汉辉.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10(03):30-31.

篇(7)

关键词: 烟草企业 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规范化建设

一、烟草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工作不仅是依赖于企业安全管理者,更要依靠企业全员的共同参与。安全工作时刻以预防为先,要使企业员工思想上积极提高,时刻注意安全操作要领,将安全融入职工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要结合烟草企业自身操作提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增强。

2、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烟草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以及接触到的危险因素,将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结合起来,使之在工作中不断的认识安全的重要意义和相应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对《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职业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技能,进行安全生产图片展览、组织观看安全生产类教育片等等。

3、开展系列安全管理活动。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广泛开展安全座谈、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安全标语格言等互动活动,使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切实做好本单位安全工作。

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安全工作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要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机制跟进,企业管理者依据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有效的体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明确,同时又可以作为企业职工安全工作操作的依据。

(一)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在企业内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为了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应将安全职责与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形成奖惩政策。此外,还要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安全不达标,则任何理由在事故面前都将成为借口。

(二)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应作为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现代企业不断的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烟草企业同样也不例外。良好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自身的医疗费用等也会大大降低,可以说是小投入换来大回报,也一改以往的得了病再去治病的思想理念。

(三)落实安全制度执行机制。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和难点就是如何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执行。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用烟草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尤其对一些特殊部门和岗位,要制定一套严格规范的安全操作程序和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要形成一套监督机制,确保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此外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评估、修订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违规的情况,在进行处罚、改正的同时,也要分析管理制度是否需要进行修改使之能够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四)落实安全预防预警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根本原则是将各种风险因素有效的管控,使之不相互作用导致事故。要重视安全预防工作的进行,将各种安全工作提前、细致的进行。针对烟草生产及管理,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和检查绩效考核制度,使安全工作的更加积极的进行。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其主要主要包括6个步骤:准备阶段、职业健康安全初评估、体系文件的策划、体系文件编撰、体系的运行和体系的评估认证审核。

(一)体系建设准备与启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初期要针对烟草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后进入系统建设准备工作实质性准备阶段。

(二)职业健康安全初评估

1.资料准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初评时要对现有安全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实际组织架构、设备清单、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往事故调查报告、员工访谈等。

2.危险源识别

初评过程中要对烟草企业的整体危险源进行识别:首先明确与卷烟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过程相关活动;其次所有进入企业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最后工作场所由企业自有的和外界提供的所有设施。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主要采用预先危害分析法(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风险概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等评价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三)体系文件的策划及编撰

在依照OHSAS18001及GB/T28001-2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兼容,尽量将二者的文件合用。文件结构通常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管理手册,要求独立成册;第二层为程序文件,要求有独立文件和合用文件;第三层为作业指导文件,其为合用文件。策划完成并审核同意后,按照策划的体系文件结构,组织各部门人员依时编写体系文件。

(四)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体系文件的标志着体系的正式运行。为使各部门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印刷体系宣贯小手册,自上而下对体系进行系统研究、贯彻,对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监督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体系。按照惯例,体系至少试运行3个月才允许认证审核。在试运行期间可进行体系的内审、管理评审,以验证体系运行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五)体系的评估认证审核

最后,由认证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活动,如通过认证机构的正式审核,则说明体系已顺利建成和运行。体系通过认证后,认证方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体系进行监督审核。

总结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其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同样,烟草行业是隐患易发的单位,更加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闻洪春,孙佳. 烟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手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丛书[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

[2].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编写组.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M].北京: 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2

[3]. 杨志刚. 安全标准化软件为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加油”[J]. 广东安全生产,2009(1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