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0 16:50: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摘 要]自驾车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旅游项目,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个人轿车保有量已达到489万辆,自驾车旅游全年所蕴

>> 重庆市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重庆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市场思考 新疆吐鲁番地区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承德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武夷山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自驾车旅游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旅游者行为下的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 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开发浅谈 重庆自驾车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我国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 辽宁省自驾车旅游研究 川藏线自驾车旅游安全保障对策研究 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 旅行社自驾车产品开发研究 浅析海南自驾车旅游 自驾车旅游出行宝典 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问题探析 浅析川西地区自驾车旅游现状及其开发对策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存在问题对策 凉山州自驾车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自驾车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旅游项目,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个人轿车保有量已达到489万辆,自驾车旅游全年所蕴藏的商机达249亿元,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为了摸清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我们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个人轿车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点、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何开发自驾车旅游等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调研结果对全国其他地区开发自驾车旅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四川省[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3―0066―06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 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 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本文主要从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特点、问题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

传统旅游中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是“物”起决定性作用。而现代旅游业则以营销、管理、知识、智力为主,根据市场状况和旅游消费需求进行策划、组织、创新、反馈、控制,以提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旅游市场营销需要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和业务范围,推广高效运营,使游客满意,心情愉悦,使企业获利,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市场营销非常注重管理与协调,特别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与协调,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协调,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协调。

2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特点

2.1 旅游营销理念的变革

随着市场营销从早期的生产观念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社会营销观念阶段,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注重环境、资源与人口的协调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与全社会、全人类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旅游营销理念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绿色营销观念、生态环境观念、品牌服务观念已经开始成为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理念。

2.2 营销职能的演变

旅游营销的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就与传统市场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更强调旅游营销的管理与协调,特别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与协调、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协调、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协调。

2.3 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模式的延伸

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传统4Ps 策略已滞后于旅游营销功能及理念的演变,因此美国著名市场学家菲利浦·科特勒于1984 年提出的“大市场营销”理论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指导意义得以逐渐体现。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营销人员要去影响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而不应单纯地顺从和适应环境。营销组合还应融入权力与公共关系两大要素,特别是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运用以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为基础的新的营销传播模式,进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纽带、培养旅游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

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产品老化、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现代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三大产品结构。国内旅游业迄今为止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可是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只靠一条腿是站不住的。二是旅游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旅游产品质量可分为普品、精品、特品和绝品四大类,国内的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普品比较多,特品、绝品有一些,而精品更少一些。三是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总的来说,国内旅游产品,创新不够,多年一贯制没有新鲜感。四是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比较少。五是旅游产品开发无序,喜欢盲目从众跟风,一哄而上,投入产出水平低下。

3.2 旅游信息传递渠道不健全

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消费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还有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消费者难以得到具体的旅游综合资讯服务和市场预测性信息,特别是与目的地旅游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旅游客流等信息的传递速度滞后,使旅游客流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加剧了旅游特别是节假日旅游无序性的产生,并间接影响到热点线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3.3 信息传递科技含量低,营销手段落后

网络技术具有高效、 快捷、 信息量大的特点,欧美许多大旅游企业在八、 九十年代就广泛将网络技术用于市场营销。但到目前,我国大多数旅行社还是利用电话、 传真进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后影响了高质量的旅游营销策略,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 智能化、 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与日益发展的各国旅游业相距甚远,加大了我国旅游市场营销与世界各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差距。

4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旅游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未来旅游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理念、文化及品牌的竞争、是忠诚顾客的竞争,在旅游营销中必须制定相应的长期战略计划,处理好市场短期效益与长远发

展的关系,确立顾客服务的理念体系并将其视为确立竞争优势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进营销组合,彻底改变现有的粗放的营销模式,将绿色营销、

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及知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有的旅游营销体制中,将这一理念加以有组织的系统化,使之渗透到所有员工意识领域并成为所有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4.2 组建高素质的旅游营销队伍

旅游企业要重视旅游营销队伍的建设,把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作为企业员工建设的主要工作,选择责任心强,文化水平高、 热爱旅游事业有开拓精神的人作为营销人员。企业要完善用人机制,把好录用关,提高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层次;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环境,把人才的流失速度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篇(3)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展望

一、自驾车旅游发展背景

“自驾车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是早年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形式。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Drive-Travel。1997年,“自驾车旅游”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市场,闫彬(1999)在《都市时尚――自驾车旅游》中初次对自驾车旅游作了简单的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自驾车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张致云等(2009)在《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中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研究划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二、自驾车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驾车旅游概念、类型及特点研究

1、自驾车旅游概念。对于自驾车旅游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侧重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其中龙斌和张晓燕的定义较为全面,笔者比较赞同龙斌的定义。龙斌(2004)认为自驾车旅游主要指旅游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自己驾驶为主要手段,借助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特殊人文自然环境和相关设施所进行的一系列吃、住、游、购、娱行为,是一种寓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充满个性化和无穷魅力的旅游活动。张晓燕(2006)指出自驾车旅游是指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以自发组织为主体的前往目的地旅行的连续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张波(2004)、方小燕(2005)、周沁(2006)、吴娲(2007)、杨丽(2009)等学者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

2、自驾车旅游类型及特点。翟向坤(2003)将自驾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驾车旅游,另一种则由旅行社组织,但其行程、标准等均由旅客自己确定,并指出自由与个性化是其最大特点。胡敬民(2003)将自驾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度假型、休闲度假型、极限挑战型、探险摄影型、随心所欲型等,并指出自驾车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掌握交通工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之后,张波(2004)按组织形式将自驾车旅游进行了划分。张晓燕(2006)从组织形式、市场分类、出游距离和地域范围四个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并指出自驾游具有自主性突出、休闲性明显、地域性广泛的特点。赵鹏等(2008)根据组织目的将自驾游分为非营利性质和营利性质。总之,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驾车旅游进行分类,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自由与个性是自驾游的最大特点。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

1、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机制。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市场形成机制进行了总结: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汽车租赁业蓬勃发展;全国公路交通设施状况大为改观;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国民更加崇尚一种自由与个性化。龙斌(2004)又补充了三点:“有本族”增加、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加、金融业悄然渗入旅游业。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还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改变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的原因。何玉婷(2005)除考虑到自驾游发展的外在因素,更指出了三个内在因素。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的结论基本包括在以上研究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广东省旅游局(2004)在2003年对当地自驾游市场游客特征及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陈乾康(2004)课题组分析了四川省自驾游市场的特点并进行了流向和流量的研究。借鉴以上两项调查研究,周慧(2005)、张晓燕等(2006)分别对长沙、华北地区自驾游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此外,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市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汪德根等(2001)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度假行为、组织形式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关宏志等(2005)利用Logit模型对旅游者的交通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王秀娟(2009)应用涉入理论分析不同涉入程度的自驾车游客购物行为的差异。江学淮(2005)、刘亚萍等(2010)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该领域的研究都是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以个案研究为主,主要分析某个区域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征,尚未出现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

(三)自驾车旅游影响研究

1、自驾车旅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翟向坤(2003)首先阐述了自驾游对旅行社、住宿业、景区和景点、旅游信息系统四个方面的影响。之后,陈乾康(2004)又补充了自驾游对旅游购物点的影响。李莉(2005)和刘中洁(2008)在以上两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

2、自驾车旅游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王小莉(2008)通过对四川自驾车旅游的分析,指出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郑赤建和李建达(2008)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景区容量超载和视觉污染等负面影响。周剑峰(2009)探讨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问题以及对交通带来的压力。宋莉(2009)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冯淑华和沙润(2009)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对接待地的旅游绅士化作用。

(四)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此后,张波(2004)又补充了来自旅游者或旅游组织者自身的问题、对旅行社来讲自驾车旅游运营成本过高两个方面。钟莹锋(2006)认为自驾车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更是远远滞后于市场的需要。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的自身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自驾车旅游行业品牌。徐绍玲等(2009)在分析峨眉山自驾车旅游时指出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景区造成污染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代俐(2009)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营地。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方小燕(2005)、贺红琼(2007)、陶云飞等(2009)、周剑峰(2009)的研究结论大都包括在以上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开发对策。

第一,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在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中,旅行社如何开发自驾游产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相对完善。翟向坤(2003)指出旅行社可以采取“菜单式”的服务;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适当考虑与汽车俱乐部联合。陈乾康(2004)指出旅行社要调整业务重心,大力开拓长线旅游、特种旅游、跨省及出境旅游业务;发展自驾游团队业务。张晓燕、何佳梅(200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开发措施。赖斌等(2006)指出了自驾车游旅行社产品与自驾车游客的利益契合点。朱妍和赵毅(2008)应用ASEB栅格分析法提出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策略。李莉(2005)、李勇(2007)、李伟丽(2009)、邓秀勤(2009)等学者也作了类似的研究。除了旅行社产品开发研究以外,张波(2004)指出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胡敬民(2006)从分析游客心理入手来设计自驾车旅游线路。学者黄静波(2006)、张文敏和邬琛(2006)、费永红等(2007)分别提出了红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驾游产品的开发对策。陈文(2010)又补充了要适当增加带有体验性的旅游项目的建议。

第二,自驾游目的地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旅游地要限量开发,规划中尊重旅游者追求自然、追求纯朴的心理,避免“圈地式”开发。陈乾康(2004)指出旅游景区是自驾游的直接受益者并提出了五条建议。余敏(2005)指出旅游景区为开拓自驾游市场应开展网上销售和社区营销活动。成海(2005)以云南省为例对自驾车旅游地进行了划分,总结出自驾车旅游地的开发模式。梁雪嘉(2006)基于风景旅游规划AVC理论提出若干提升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此后,周武忠和朱剑峰(2007)从旅游景区规划的角度,对景区产品规划和景区配套产业及支撑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李顺芳(2007)、李婷和李悦锐(2007)也对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第三,配套服务体系对策。翟向坤(2003)认为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会促进汽车旅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针对旅游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编制各省、地、县旅游交通地图,开发新型旅游房车。张学梅(2009)将旅游信息分为气象信息、交通信息、安全和维修信息、餐饮、住宿和交通信息,并提出改善的措施。曹新向、雒海潮(2005)、方小燕(2005)和苏勇军(2005)认为应该加快汽车旅馆的建设。卢遥(2007)、葛静宜等(2009)指出发展自驾游要将露营地与国际标准接轨。朱生东(2005)、高怡和袁书琪(2008)、杨旭(2009)专门进行了旅游服务系统的研究。其他研究者还有江学淮(2005)、陈太政和张东山(2006)、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

第四,规范保障体系对策。有些学者认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自驾车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龙斌,2004;陈乾康,2004)。陈乾康(2004)还提出要坚持开明的汽车消费政策,鼓励私人购买达到环保要求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壮大自驾车旅游队伍。方小燕(2005)提出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驾车旅游特点定制形式多样、灵活的险种,以使自驾旅游者规避出游风险。吴娲(2007)认为自驾车旅游市场应当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屈奇(2009)专门对我国自驾游的法律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出,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制定针对自驾车旅游的专门法律法规。

三、结论与展望

(一)自驾游市场研究

在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过于笼统,只是简单地分析自驾车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时间等,而对于专项市场的研究,只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市场细分,却没有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对专项市场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自驾游产品,因此,此项研究领域有待于完善。

(二)旅游影响研究

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多地从自驾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角度来研究,而对于自驾车旅游对环境污染的研究、自驾车旅游对当地已有旅游产品影响的研究还较缺乏,特别是自驾车旅游对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今后将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三)旅游对策研究

在旅游对策研究方面,学者们从旅游产品、自驾游目的地、配套服务和规范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在自驾游目的地对策研究中,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研究内容较少,在配套服务体系的研究中,旅游营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项措施缺乏具体详细研究。

(四)研究方法

通过对已搜集文献的分析,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只在旅游市场分析和交通需求方面做了定量研究,而在自驾车旅游景区或目的地环境容量方面、自驾车旅游产品生态足迹方面、自驾游中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面、旅游接待设施数量方面,特别是汽车旅馆数量方面的定量研究还是空白。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研究应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同时结合不同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1).

3、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篇(4)

关键词 酒店营销 问题 对策 研究

一、前言

目前,我国酒店营销以及酒店管理在模仿发达国家环节中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却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基于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需要策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营销方案。对于我国酒店营销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找到属于本国特色的酒店营销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酒店营销的创新。

二、酒店营销的特征分析

(一)经济市场波动性

酒店营销形式并不是单一固定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市场波动性。酒店营销从旅游构成上是旅游环节中的必需品,但是其市场营销却被旅游市场行情牵着走,也就是说酒店营销比较容易受到旅游市场的波动而发生变化。由于旅游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淡季和旺季的酒店营销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酒店营销还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有效地组织相应的市场营销,需要对市场经济形式进行分析。

(二)酒店服务的无形性

消费者对于酒店的评价,大部分在于酒店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方面。在缺乏对于消费者市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酒店服务难以深入,其自身的无形性,将会为酒店营销带来影响。再如酒店中的所有产品都伴随服务出售,那么在消费者在对酒店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环节中,完全取决于顾客对于产品的主观感受。

三、酒店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营销自身定位不准确

在酒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中,酒店营销要想吸引广大消费者,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亲民性,深得消费者认可。那么酒店的这种营销方式与酒店的自身定位有关。目前,很多酒店营销自身定位不准确,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盲目地从众,使得酒店营销方案制作缺乏特色。例如,很多酒店属于便民类型,那么其酒店营销就应该亲民、舒适,但是却存在着酒店打着高端酒店旗号,抬高市场价格。还有很多星级酒店的营销服务难以与其星级相匹配,服务质量不能有效地提升。[1]

(二)缺乏对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

酒店产业并不是单一的产业,在酒店营销环节中还涉及很多相关的新兴产业,在酒店自身发展环节中,无形中会推动各种产业的发展,并且还会衍生出很多酒店延伸产品。酒店营销延伸产品是指,酒店在宾客购买实际产品和服务环节中,酒店营销能够为客户提供附加利益。该种延伸产品的推广在消费者方面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超值享受,在酒店发展方面,能够有效提升酒店的市场价值。但是目前,很多酒店不能意识这样的问题,认为在酒店硬件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就能够实现酒店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在酒店延伸产品的诉求上。[2]

四、克服酒店营销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一)以酒店品牌为依托,进行因地制宜的酒店营销

提升酒店营销质量,需要在酒店营销策划环节中立足于酒店品牌,开展因地制宜的酒店营销活动。当酒店的品牌定位明确之后,就能够在此基础上选取出符合定向的消费者,并且在消费者固定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化的酒店营销方案制定。以万达酒店营销为例,万达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有上百个大型的酒店,这些酒店的定位并不同,在统一化的管理模式下,其酒店营销方式存在着差异化。万达酒店秉持着高端酒店营销的宗旨,根据酒店所面向的市场环境,进行酒店经营类型的细分。从万达酒店的名字命名上,全国范围的万达酒店主要以“瑞”“文”“嘉”“锦”为命名主体,加上不同区域位置,从而形成了“万达瑞华酒店”“万达文化酒店”“万达嘉华酒店”“万达锦华酒店”。以上四个不同命名的酒店,其酒店的经营档次逐个降低,在统一的经营理念上,其酒店营销倾向呈现出梯度变化。例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万达瑞华酒店,该种类型的酒店属于极致奢华型,适合上海、北京等地区。而万达文华酒店,在二线城市居多。万达嘉华酒店以及万达锦华酒店在三线城市居多。在这样梯度的酒店营销理念下,能够帮助万达集体打开市场,并且建设因地制宜的酒店类型。[3]

(二)基于环境市场需求的酒店营销

成功的酒店营销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所想,由于酒店与旅游产业相关,那么进行基于市场需求的酒店营销,也可以从旅游行业的需求分析入手。很多地区的酒店都建立在景区周边,那么该酒店的营销,就需要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节令特点,制定具体的营销方案。[4]以新疆乌鲁木齐度假酒店的市场营销为例进行分析。第一,乌鲁木齐游客所呈现出来的季节性趋势将会对酒店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疆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春夏与秋冬之交的日温差比较大。在进行酒店营销环节中,需要以该地区的温差为着力点,为旅客提供周到的酒店服务。第二,改善乌鲁木齐的游客交通基础设备,增加新疆机场的航班数量,由酒店为游客提供通往机场以及车站的公共巴士。在方便消费者出行的基础上,增加了酒店在不同季度的收入。可见酒店营销注重对旅游者的需求研究的重要性。[5]

(三)基于互联网酒店营销,实现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

在科技信息逐渐发展的当今社会中,酒店营销在传统营销方式营销下难以立足,实现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是酒店营销中的重点方向。实现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需要在互联网酒店营销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开展。旅游行业是酒店发展的延伸产品,实现酒店经营与旅游行业之间的联动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当消费者享受到一定的酒店服务之后,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专业的旅游信息服务,以及旅游文化介绍,能够增加消费者的体验。将互联网等技术引入旅游经营当中,在各个旅游公司联网状态下,做到旅游线路通畅,实现信息共享。导游人员和其他旅游公司之间的业务对比能够促进各个旅游公司发展,在对比竞争中改进管理漏洞。[6]

五、结语

在本文中对酒店营销的特征介绍,分析我国酒店营销中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酒店营销对策。酒店营销自身定位不准确、缺乏对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严重地制约着酒店的发展。克服酒店营销过程中问题,以酒店品牌为依托,进行因地制宜的酒店营销。并且基于市场需求开展相应的酒店营销活动,在互联网酒店营销背景下,实现酒店延伸产品的推广。

(作者单位为新疆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娜.酒店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8(01):71-72.

[2]王晓芝.酒店类微信公众账号营销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陈果.酒店营销在中国星级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49-150.

[4]姜盼.酒店管理中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品牌(下),2015(08):9-10+13.

篇(5)

【关键词】影视旅游;原因;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1 影视旅游的概念

影视旅游,是又一种新兴的主题旅游方式,是一种影视制作与单纯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旅游产品项目。在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定义是把影视旅游称为“电影引致旅游”,即是在电影或电视里出现的某一场所对观众产生了吸引力或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吸引游客到影视拍摄地的旅游活动。

当前,学术界对影视旅游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视旅游包含的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以及任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而狭义的影视旅游一般是指影视拍摄基地或影视外景地因为吸引游客而引发的旅游活动。

2 我国影视旅游的形成原因

2.1 影视剧拍摄过程对游客产生吸引

好的影视作品能使游客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增强游客对拍摄地的求知欲,促使游客前往旅游。影视旅游就是对镜头里拍摄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专门宣传和线路设计,从而推动电影电视观众转化为现实的游客。电影电视的制作坏境、制作过程以及影视剧体现的独特文化对观众产生吸引,观众也凭借实地的旅游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2.2 忠实观众的影视情结

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使得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有着与时代相应的心理特征,这种社会心理决定着着他们视野的选择。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创造了新的文化,促使观众实现影视旅游的根本原因是观众与时代的契合或观众的怀旧情结,一些经典影片会唤起观众的怀旧情结。游客是为了印证、见证有意义的地方才进行影视旅游。这是观众特定的时代感和社会心理的表象,是影视旅游这种新的艺术产品与影视受众心理达成了一致,促使旅游活动形成。

2.3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人类在经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之后,开始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游客认为现代旅游除观赏之外更在于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与体验。所以,游客进行影视旅游也是出于参与、体验的心理动机。

3 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影视旅游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7年,我国规划的第一座影视拍摄基地――无锡影视城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二十多年来,影视拍摄与旅游相结合,丰富了当今旅游活动的内涵,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总结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可以从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和旅游市场开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3.1 影视旅游资源发展情况

影视旅游资源主要是指有着巨大旅游吸引力的影视拍摄场地和设施。影视拍摄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影视拍摄基地和各种影视外景地。

1987年,无锡影视基地落成,中国影视旅游就此兴起。无锡基地的影视旅游活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显著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影电视事业蒸蒸日上,更带动影视旅游进一步发展,浙江横店影视城、长春电影城、桂林影视城、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等一批影视城相继在全国各地建成运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城40多座,还有20余座正在规划建设中。

与影视城旅游同步,一些传统旅游地也在影视作品的带动下也成为热点旅游地区。山西乔家大院,自第一部电视剧《上党战役》到最新的《乔家大院》为止,已参与了四十多部影视剧的拍摄。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林斗剑的精彩场面令人赞叹,这场戏的外景地安徽黔县翡翠谷竹林也因此成为黄山的热门景点之一。广西省凭借电影《刘三姐》已获得四个多亿的无形资产。云南省因电影《阿诗玛》所得经济收益达到十几亿。

3.2 影视旅游市场开况

总体来说,我国的旅游市场近些年来一直是持续发展的,但其中的影视旅游市场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成长变化略有起伏,90年代是我国影视产业的一个低迷期,影视旅游市场也受到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界通过一系列改革,重燃了社会各界投资电影的热情。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制作空前繁荣,作品产量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广大观众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影视旅游的潜在消费者,不论是潜在旅游市场还是现实旅游市场,都有了明显的回暖及发展。

目前, 影视旅游线路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己经成为旅游线路中的新热点,影视旅游市场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横店影视城自建立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接待人数年增长率高达500%。以百年老店同仁堂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宅门》也拥有大批香港观众。香港许多旅行社推出的北京游线路中,参观《大宅门》原型同仁堂也是一项旅游项目。根据韩国旅游局对中国进行的“去韩旅游意愿调查”显示, 74.9%的受访者愿意去韩国旅游,而其中近半数表示要去游览影视拍摄外景地。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4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影视城重复建设多,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影视城项目建设的高额资金投入性和经营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它必须采取少而精的发展策略。但现在我国各地盲目建设的各种影视城旅游项目,大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科学规划。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良好效益,推动国内众多影视城的跟风建设。广东南海影视城、河北琢州影视城、浙江横店影视城等三十余座影视城纷纷建成。盲目的开发使得各影视城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和竞争力,而且为吸引影视剧组来拍摄,都采用降低场地租金和门票的方式,使那些实力较弱的影视城最终退出市场。

4.2 产品开发模式单一,缺乏旅游吸引力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简单的等同于影视拍摄基地的开发,影视旅游的形式也简单的拘泥于传统的参观游览,其它形式的影视旅游活动非常少。而现代游客已不能再简单地从影视基地的观光功能中获得满足感,他们更加期待和注重的是旅游过程的参验性,即参观与体验相结合,在影视拍摄景点中通过一系列实际的互动体验活动,来感受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情愫。所以目前仍以观赏功能为主的影视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体验荧屏经典”的愿望。

4.3 前期规划不力,旅游功能薄弱

影视旅游是一项新型主题性旅游项目,旅游前期规划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此类项目的成败。但我国很多影视旅游项目只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建却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指导,结果状况频出。如在开发中只重视影视拍摄设施的规划而忽略了突出旅游,或者只重视旅游而忽略影视,产生了诸如景区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混乱等问题。当前我国影视城大都只重视拍摄设施建设,忽视旅游功能的完善,使游客难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从而也限制了影视城旅游的发展。

4.4 拍摄活动管理松散,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影视拍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并搭建足够的人工设施,但在自然风景旅游地,过多的拍摄活动和临时设施建设却给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于相关部门管理松散、剧组人员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拍摄毁景”事件屡屡发生。电视剧《申雕侠侣》拍摄时,对九寨沟的神仙池景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电影《无极》在香格里拉拍摄后遗留下的临时设施也对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

5 关于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

5.1 发展影视产业,提高影视作品质量

影视剧作品的质量是影视旅游良好开展的文化基础。作为影视旅游的精品资源的影视产业是一种高科技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加强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和影视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将国际上先进的制作理念同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影视作品得到质的提升。同时,政府、电视台及影视剧制作公司及演职人员也要积极合作,使影视作品质量有显著提升。

5.2 制定影视旅游行业准入标准,加大政府导向

影视旅游的运行需要巨大资本投资,又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必须获得规模经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避免我国影视拍摄基地同质竞争的局势继续恶化,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引导其从数量上向质量上的做精、做强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大面积。政府管理部门应引导我国影视旅游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严谨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科学完整的审核规范。

5.3 突出影视特色,以创新思维推动产品开发-

为了解决影视旅游项目的存在问题,需要用一种创新思维来开发产品:如可以让游客参演一些为他们编写的迷你剧,来满足游客想体验影视拍摄的愿望;让游客有机会与演员近距离接触,满足其追星欲求;创造研发高科技的旅游产品。横店影视城创立的互动体验式旅游项目就是业界借鉴的典范,如在其明清宫苑推出的 “皇宫游”项目及每周日举行的与明星接触的“明星见面会”, 推出“影视DV游”、“赛车自驾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和影视资源,用互动参与的理念,开发出独特的旅游产品。

5.4 加强理论研究,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学者对旅游业的理论研究较为集中 ,但却疏于研究正蓬勃发展的影视旅游,使得影视旅游的理论成果滞后于实践的需要,也因此导致了我国很多影视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多走弯路,所以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就影视旅游的客体而言,要加强对产品开发条件、市场调研、可行性调查等课题的研究;就其消费群体而言,要着重研究游客参与此类活动的旅游动机、特征、消费方式等课题。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使得中国影视旅游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快速发展。

6 结语

本文简要概述了在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影视旅游更好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影视旅游涉及影视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因而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学生的能力和资料有限,本文的问题与纠纷在所难免,希望教师和专家可以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81.

[2]孟志军,李颖.论旅游的电视传播形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16-118.

篇(6)

关键词:邮轮旅游,区域经济,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ruise tourism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Keywords: cruise tourism, regional econom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发展邮轮旅游的机遇及其存在问题:

1.1发展机遇

中国邮轮市场具备了诸多优越条件,这些条件都将对我国邮轮旅游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以此为基础居民收入也稳定增长,这种增长呈现一种普遍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人们生活的提高将对我国邮轮旅游的发展带来契机。

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论自然景观还是历史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483亿美元,旅游市场的景气势必会带动邮轮旅游的蓬勃发展。

3)政府的大力支持

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第一个引导和鼓励邮轮产业发展的部级文件;200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将豪华邮轮等船舶列为我国造船业未来几年的研发重点;2009年11月,交通运输部宣布,经特案批准,外籍邮轮在我国境内可以实现多港挂靠;2009年,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专门制定出台了《邮轮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办法》;海关总署已明确海关对邮轮监管的具体模式、操作程序和要求,简化通关手续;2010年11月24日,《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通过了全国旅标委审查,主要对邮轮进入港的相关服务标准进行规范,是我国目前第一个国家级邮轮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邮轮旅游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1】。

4)邮轮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世界邮轮中心东移及国家利好政策大环境下,我国沿海城市纷纷规划、建设邮轮码头、兴建邮轮母港,已形成国内三大邮轮港口群。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十六个城市接待过国际豪华邮轮,并逐步形成了以天津、上海等多个港口开设邮轮母港航线的全面发展局面。

1.2 存在问题

中国邮轮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在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必须理性的看待中国邮轮旅游存在的问题。

1)邮轮专业港口的配套服务缺失

最为理想的邮轮港口,应涵盖从下游——专业邮轮旅行社销售体系、港口综合服务、出入关检验与口岸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引航、燃润料补给、食品供应以及废物处理等,到上游——邮轮维修、建造,乃至港口附近更为综合的“邮轮城”的打造等众多方面。而我国目前大部分港口,仍停留在客运码头与货运码头两用阶段,虽然已有国际大型邮轮停靠,并有接待超大型邮轮的能力,但因其配套服务设施的严重缺失,仍不能达到专业邮轮港口的要求,成为我国邮轮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

2)没有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缺乏专业的归口管理。目前我国邮轮业是放在海路货运大口下进行多头管理,一般邮轮抵埠涉及到的管理机构有航运交通、公安边检、海关、检疫和旅游等部门,通关手续相当繁杂。而世界上邮轮旅游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管理制度。如普遍施行免签或落地签证,不需要特殊的海关、边检及检疫管理程序的便捷通关政策等。

3)缺乏邮轮方面的专业的人才。邮轮文化是一种国际交往及国际礼仪文化,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素质和语言能力等方面要求很高。所以,外国邮轮企业向来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专门的资格认证检测从业人员是否具有本行业工作的能力和实力,如注册航游顾问(ACC)和高级航游顾问(MCC)。我国在邮轮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则有很大欠缺。

4)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落后。目前,不少人对于邮轮旅游还缺乏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加强宣传和推广邮轮旅游,培养和引导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是关键。那种在邮轮上读着一本书,捧着一杯水,在阳光下一躺一整天的休闲旅游,那种邮轮旅游文化和理念目前在人们头脑中还是比较缺乏的。

上述原因导致邮轮乘客过少,港口都市的邮轮旅游的影响难以体现。

2 邮轮旅游发展思路

2.1 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个杠杆的双重作用

邮轮旅游发展的快慢与好坏,最根本的是要受经济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让市场带动邮轮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欧美的邮轮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生命力,与其成熟的产业链市场是密不可分的。邮轮公司要与邮轮停靠的旅游景点合作,旅游、观光、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服务要配合默契,天衣无缝,使旅客能切实享受到邮轮产业链带来的优质服务。

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引导和规范,具体有两点: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年来,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等城市均提出建设邮轮母港的设想。然而,纵观世界,即便是邮轮旅游最为发达的欧美,也仅有少数几个城市最终建成了国际邮轮母港。发展邮轮旅游需要“全国一盘棋”的思维,减少邮轮母港规划和建设的盲目性,尤其要避免近距离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2)建立港口城市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简化邮轮运行和航线开辟等审批手续。此外,应推进邮轮旅游管理专业法规的制定,例如邮轮驾照、服务人员的考核发证、航道准航管理、邮轮码头的经营管理等等,使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的发展有法可依、走向规范。

2.2 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力度【2】,制定适合国人的邮轮旅游路线

尽管邮轮旅游在欧美市场已经发展成熟,但对于中国民众来说,邮轮旅游还依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需加大邮轮休闲文化宣传,提升国民对高端旅游的认识,扩大中国的邮轮消费市场。现阶段,可与旅行社通力合作,实现“双赢”。旅行社可适时推出“邮轮旅游”等项目,吸引客源。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让邮轮游深入人心。

此外,还应积极研究客源市场需求,根据国人的不同需要,开发出适应不同市场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联合区域城市,以统一的品牌对外加强营销宣传,丰富岸上旅游产品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2.3 实施人才储备战略,培养和引进邮轮专业人才

一方面,邮轮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联合培养、培训专业人才;邮轮企业内部可引进国外高级邮轮业人才,同时选拔有能力的人到欧美等邮轮业发达国家学习深造;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与世界著名邮轮母港的合作,在国内建立长期的业务战略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既为我国邮轮码头管理层累积了宝贵的邮轮旅游运营管理经验,也为其培养了具备港口管理和配套服务的人才,为将来培育自己的邮轮业理清思路。

3 结语

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并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靠泊。我国邮轮旅游的发展适逢其时。中国应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利用自身诸多优越条件,尽快发展壮大邮轮旅游,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体育旅游 问题 发展对策

一、体育旅游的内涵及意义

1.体育旅游的内涵

体育旅游所涉及的范畴很广,体育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的旅游,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广义的体育旅游还是狭义的体育旅游,就其社会本质而言,都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游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它能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这就是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

2.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

首先,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体育旅游相对传统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通过亲自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健美强身,还可陶冶情操。所以,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次,体育旅游具有经济功能。因为体育旅游能增加国家创汇、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够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复杂的地理环境及多样的气候特征,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例如吉林省境内有北大湖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北山公园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等。一些像海南、云南、贵州、成都等地理气候位置相当好的地方,可以开展很多体育旅游项目。还有一些地方民族性项目,如“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少林武术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开拓体育旅游的广阔市场。我国小型多样化的体育旅游已逐渐发展起来,如我国爱好钓鱼的旅游者人数增多、各种体育旅游设施的迅速增长、高尔夫球场的增加、保龄球馆的迅增、网球场的普及。我国近年来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摩托艇暨水上摩托超级明星争霸赛等大型体育旅游。同时,由于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普及,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的各类体育竞赛及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新亮点。

2.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体育旅游的设施不完善。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物质设备条件。体育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旅游宾馆、旅游饭店、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以及为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爱好而准备的各种设施,如滑雪旅游者需要的滑雪板、缆车、滑雪服装和急救设备;水上运动必须具备的划艇、赛船、风帆、划水板、摩托艇、冲浪板、救生艇、急救车等设备,这些设施都是为接待旅游者所必备的。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全、实用,服务是否周到,标志着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是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标准,在这方面,我国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其次,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差。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包括饮食、住宿、交通、导游、翻译、购买商品等方面的服务。高质量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导游资料详细,宣传到位,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志是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质旅游服务,应该既使旅游者满意,又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目前,我们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旅客不满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次,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不少来过中国还想再访的客人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其寻求新经历的产品而作罢。面对国际客流和游客自主意识的增强,我国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外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包价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不能适应不同年龄的需求。另外,体育旅游产品质量下降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1.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协作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产业与旅游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为行业从属不同,相互交融与渗透不多,造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2.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首先,要同国家的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和2008年奥运会结合起来,以国家现有的旅游景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包括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制订规划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将体育旅游纳入国家整个旅游计划之中,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其次,必要时可考虑体育旅游业的“适度超前”发展。体育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是大多数国家在旅游初始阶段的普遍做法,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超前的含义是指速度、水平培养两个方面超前。发展速度超前,是指体育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行业发展水平超前,主要指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前,旅游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3.突出地方特色

特色是体育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任何旅游点要在体育旅游者心目中产生强烈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否则,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所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体现本地区的特色,创造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对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离开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要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显示其丰富价值。

4.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培养专项服务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体育旅游分为参与体育旅游和观战体育旅游,参与体育旅游需要旅游者亲自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必须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有许多活动项目必须经过专项指导后才能去参与,例如潜水、蹦极、攀岩等,所以参与体育旅游需要有精通科学训练的服务人员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康体健身,而且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5.细分体育旅游市场,合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产品是指能满足消费者体育旅游目的的旅游产品。由于消费者有康体健身、休闲疗养、养性娱乐、寻求刺激等不同的需求,任何一种体育旅游产品都不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所以只有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的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细分为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健身体育旅游市场、刺激体育旅游市场、竞技体育旅游市场、观战体育旅游市场。

6.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体育旅游消费者和促销

体育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人们体育健身的意识,让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宣传体育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体育旅游;对各种体育赛事旅游做详细地报道,增加体育旅游的吸引力。特别是要利用2008年奥运会,大力地、全方位地宣传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社会活动、旅游服务实施等内容,来提高中国的旅游品牌形象,扩大境外体育旅游群体。创建体育旅游网站是宣传体育旅游和方便体育旅游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有效手段。现在,我国的体育网和旅游网的内容基本上只涉及自己领域,体育旅游的消费者不能迅速、准确地在互联网上查询到体育旅游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柳伯力 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09

[2]袁书琪 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