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0: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健康基础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培训;中医医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3] 李向真.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关键词】 中医药;高校;小学;协作
2011年5月,在我校中药系副主任史志超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讨”课题组,现将该课题所做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立项背景和意义
1.1 中医药基础教育日渐薄弱,面临灭绝危机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却鲜有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在以现代医学为主流的潮流冲击下,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正不断被削弱,民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认识越来越淡薄。
1.2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 概而言之,本课题的开展有以下几方面意义:①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中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呈下降趋势,学校和社会对于中医在古代甚至现代为人们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宣传得不够。②此课题的开展是中医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小学协作,开展小学生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可为将来确立一个可推广的成功样本做铺垫,同时还可使我校标本馆等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在落实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扩大我校知名度,为我校生源后备力量的培养探索有效途径。③中医药教育从童蒙开始,不仅符合中医药传统教育的规律,也是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的需要。早期教育是中医药成才的一个特点,大多数中医药学大家都是从小耳闻目染、家传师授,才养成良好的习医习惯和兴趣。少年儿童有很强的记忆和想象潜力,这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很大优势,如果能及早安排他们接触了解中医药知识,将来这批人由于早期接受了中医药基础教育,相信其专业思想牢固、基本功扎实,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也能成为名医。④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能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缺乏信心、兴趣和必要的常识,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从小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通过与高校合作,有助于解决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的难题[2],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2] 刘军,冉小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育论坛,2008(4):35. 按蠖嗍咝Q宰婀骋窖狈π判摹⑿巳ず捅匾某J叮杂诟咝6裕枰有ё攀纸饩稣飧鑫侍狻7垂矗ü敫咝:献鳎兄诮饩瞿壳靶ё酆鲜导疃ㄖ敖淌ε浔秆现夭蛔愕哪烟猓,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Mini-CEX源自美国内科学会(AmericanBoardofInternalMedicine,以下简称ABIM),是该协会于1995年在传统的CEX基础上发展出用于评估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并兼具教学功能的测评工具[3]。2001年ABIM根据1999年美国医学继续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提出的合格住院医师所应具备病人照顾、医学知识、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职业精神、在医疗系统中的执业能力等6项能力[4],并结合美国21所医学院试用Mini-CEX评估和培训住院医师的结果,重新修订评估项目为: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诊断、健康咨询、组织效果和整体评价等7项。据美国多家大学医学院使用后证实Mini-CEX具有相当可靠的可行性和信效度[5-6]。2010年Mini-CEX被温州医学院附属东阳人民医院率先引入我国,用于评估和培训专科护士和住院医师[7]。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Mini-CEX被陆续引入医学院校教育,在评估和培训住院医师、全科医师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等方面得到运用[8-12],尤其在查找学生临床技能薄弱环节方面效果显著。
2Mini-CEX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教育和西医教育的差异性源于思维方式和学科基础的不同,单纯套用Mini-CEX的模式进行中医思维和临床技能的考核存在不合理性。2010年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等一批中医药高等院校尝试将Mini-CEX引入中医临床技能评估中,将中医临床考核与Mini-CEX融合,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TCM-Mini-CEX,其测评要点主要集中在中医四诊、体格检查、辨证思路、理法方药、沟通技能、人文关怀、整体表现等各方面[13]。
3探索和实践
3.1测评内容
2013年,以我校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我们积极的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目前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采用临床模拟评价的报道尚不多,因此我们尝试将Mini-CEX的评价思路和模式引入到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病案分析练习中,以评价表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估和反馈。参照目前被广泛采用的ABIM的Mini-CEX评量项目[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Mini-CEX评估手册[1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Mini-CEX评价量表,结合课程特点,我们拟定了用于实践教学课程的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病案分析练习)量化Mini-CEX评分标准,包括接诊与沟通、辨证论治、人文关怀、整体表现4方面能力,每项采用20分制作为计量评分标准,在实际考核中以四项总分48以下为不合格,48~59分为合格,60~67分为良好,68分以上为优良。每人每次考核时间30分钟。
3.2测评对象及方法
我们选择了我校2011级中医学专业30名学生作为测评对象,该专业学生为大学三年级,前期已进行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伤寒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并且前期已进行过10周的阶段中医临床见习。由中医内科学专业教师事先安排好模拟患者,模拟患者为同班级其他学生担任。每位测评受试学生选择一名模拟患者进行模拟临床问诊。考核教师由中医内科专业教师担任,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受试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及指导反馈。
3.3测评结果
测评结束后收回测评表,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经统计,优良即68分以上(含68分)者9人,占30%;良好即60~67分者12人,占40%;合格者即48~59分7人,占23%;不及格者2人,占7%;全班平均分61.5分,最高分74分,最低分40分,及格28人,及格率93%。
4开展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量化Mini-CEX的体会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1
为加快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伐,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20xx年1月13日—6月6日我院组织各临床科室专业技术骨干,通过举办理论讲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先后组织17场培训,对全区9个乡镇610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乡村医生进行了专项培训,现将培训本阶段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要求各乡村医生转变“重治轻防”的思想,要把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治疗当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两手转,两手都不能放松。通过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少辖区居民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等病人的生活质量,当好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二、加强学习,强化乡医自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通过强化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及时有效的诊治辖区内居民的疾病,科学的指导重点人群(辖区内的老、弱、病、残)的日常活动、饮食和治疗,将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等病人症状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通过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会和辖区居民有效的沟通,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常识,提高广大居民对医务工作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减少许多常见病、慢性疾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这次培训,从健康人群的体格检查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再到后续的健康指导,都做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
三、转变思想,为辖区居民搞好服务
医改后,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基层的卫生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从“要我做”过渡到“我要做”。要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为辖区内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四、存在问题
1、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2、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下,在培训经时间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在短期内难以领悟部分政策内容。
此次培训工作中,在东港区卫生局、东港区卫校、东港区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参训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培训工作,并且成效显著。
1、领略了医改总体政策方针;
2、重新规范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3、对医学法规常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医学业务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5、了解并掌握了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知识和要求;
为保障此次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区院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其次,保证学习质量,每次授课完毕均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本阶段乡医培训指导思想与培训目的明确,培训内容实用,考核程序规范,培训进程安排有条不紊。本次培训得到各乡镇医院和各位乡医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此次医生培训圆满结束。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2
为了强化乡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基本的中、西医适宜技术,提高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我县三级工程深入实施,县卫生局和我院于10月份全面为全县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
此次培训我们请来了省医院的专家和哈医大的老师,同时还有我院核磁科的专家和呼吸科的主任为乡医们进行讲课,老师们精彩而专业的讲课为乡医解答了许多疑难的问题,让他们满载收获。
卫生局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乡医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一是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成立乡医培训领导小组,卫生院院长为组长,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确保培训人员按规定要求时间参加培训。我院院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不按时参加培训,不认真学习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并报卫生局备案,对于屡教不改者,年终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其乡医资格。
二是保证学习质量。参加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听讲,做好记录,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卫生局将培训点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发现培训班点人员不齐,培训纪律松散,追究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点负责人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为严重,造成一定影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和处罚。乡医培训工作结束后,各培训点要向市卫生局上报培训工作总结。
此次乡医的培训非常的成功,我们相信第二期的培训会更加的圆满,这样的工作以后要多加开展,为提高我县乡医的专业水平多努力。同时也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更积极主动的推动乡镇文化的发展,真正的做到位百姓谋福利!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3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回望这一年来我在护士岗位上所做的工作以及参加的各项培训,心中有很多感慨;现将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我们科面临病种杂,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在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在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
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中医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近几年,不仅中医科的护理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省市历次检查中,我们中医科以收费规范著称,每次都迎接收费检查,没有给医院丢过一分。在行风评议检查中,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更是赢得了参检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
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鼻饲知识宣教”、“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尿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等。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宣教方法,不仅有助于病人掌握,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
医学模式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自古至今,医学模式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要求医学进一步社会化,医学模式经过代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符合医学发展和人类进步需要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而我们努力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就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它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需要,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与国际护理模式接轨的需要,因此,整体护理的开展首先应是更新知识和转变观念。而我们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认识的转变,然后是个人行为的转变和组织行为的改变。我们中医科借鉴西医病房管理的经验,渗透中医护理知识,带领护士认真学习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知识,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出其有中医特色的“整体观”、“辨证观”和养身康复等特色,提高中医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建立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使医理结合、中医结合、医护结合,反映出中医护理专业水平。通过对新的基础知识、基础素质、基本观念、基本技能的学习,护士的观念在学习中逐步转变,开阔了视野和思路,为中医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为建立独特的新的护理体系莫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2护士分层次使用与按职上岗
结合我科护理队伍的现状及分析,使整体护理有效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之一就是在护理人员的使用上有所突破,充分挖掘落涵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智惫,达到护理质量的提高、病人受益的最终目的。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医病房按职上岗的管理模式及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护士的综合能力、在护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对护士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知识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岗位明确、职责清楚,使护士工作的目的性更强。一方面岗位工作目标与职责成为护士工作的外在力量,另一方面,护士因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十分明确而形成内在动力。这两种能量相互转化的结果,导致护理队伍内在的良性机制被催化,使更多的护士以主动和积极的态度投人到学习和工作之中。而护士的道德、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提高,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水平及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医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管理是将具有掌握国内外医学和护理学基础理论的新知识,具有解决专科护理工作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护理管理和科研能力,具有带教大专以上护士能力,能够承担临床护理组长工作的主管护师任护理组长:能够承担责任护士工作,具有较强的带教能力,能够组织督导护理工作,并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任护理组的主要助手;能运用护理程序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并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各种技术操作的护士任护理组的主要成员。这样整个护理组在主管护师的指导下,护师和护士的配合下,病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和精心治疗。另外选一名具有管理水平,技术操作熟练的护师作为整个病房的治疗护士,负责整个病房的治疗配备;一名具有较高管理经验高年资的主管护师做好病房的物品管理及主班工作。这样整个病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从管理、治疗到护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护理体系,护理工作井然有序,给病人提供了系统化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及精心治疗。实践证明,护士分层次使用与按职上岗深化了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调动了护士学习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基础护理合格到位,是我国现阶段适应医疗改革及护理学科发展的一条良策,是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健康稳步发展提高的可靠保证。
3建设具有中医特色整体护理模式病房
3.1中医模式病房的建设实现了三个根本转变:护理知识的更新及护理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是目标,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保障。护士是模式病房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护士的参与态度和积极行为密切相关。通过模式病房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把满足病人需要作为己任,提高病人满意度作为护理行为的准则和衡量护理成效的标准。
3.2中医护理特色:其特色是在实施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其主要内容是认为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中医模式病房的护士在给病人制定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计划及出院病人教育指导时,不但要应用西医的望、触、叩、听,而且必须应用中医的特色望、闻、问、切。以病人体表及脏腑经络的某些特异性变化来推断病人整体的健康间题的反应,从而应用辨证施护的原则给予病人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服药护理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使病人得到全面系统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总之,中医护理主要体现在专科护理、饮食起居、生活环境、精神情志等方面,其核心是辨证施护,即强调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病程、症情、治法、用药等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3.3中攀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与管理体会:在中医模式病房的建设中,应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表格,完善与中医整体护理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中医护理科研,深人探索在实施整体护理中的问题与难点。中医的健康教育是拓宽护理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必须深人持久地研究并注人新的内涵。
人文在古时指礼乐文化,在现代则是指各种文史哲的知识。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青年来说,人文当然还包括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了解,因为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中医基础理论阐释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中医青年更加坚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科学价值自信,倍加珍惜和觉悟中医药文化,继续增强和提高对中医学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素质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体现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的形式,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载体,加之环境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因此,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中医青年的文化知识、理论修养和道德情操,教会中医青年如何做人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结果。
二、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犹如人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不断对自己进行批判和反省,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是我们中医药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所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医青年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虽然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备,却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成为具有学术特色、情趣高雅、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覆盖面广、设置科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我们的中医青年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体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礼仪》、《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修读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2.大力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中医药院校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设立传统文化、国学学习社,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以及书法、绘画、写作、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来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铸造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气质是通过长久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因此,除了开展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鼓励、支持中医青年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传道”排在“授业”与“解惑”之前,说明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中医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从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教师尤其要主动参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过报课题、写论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为专业课教师,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哲学,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和熏陶学生,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材 编写 特色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国以来,中医教材一版再版,至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已经修订再版了。但是,几易其稿的规划教材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或概念不严谨,或体例陈旧,有些甚至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向来是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中医教材更是保证中医教育质量的基石。虽然中医类教材几易其版,却总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当前中医教育现状谈谈中医特色教材的编写思路,以供同行探讨。
1
对目前中医教育状况的一些思考
1. 1
总体状况有待改观
高等中医教育建立以来,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初步的教学体系,在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高等中医院校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还存在系统性、规范性不强,学科之间界限不清以及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中存在重复、雷同甚至矛盾等问题。
1. 2
教学环节存在脱节
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所以,现在高校普遍存在老师教完课、学生上完课后都随即离开教室,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少之又少,甚至一学期下来,有些师生之间从未说过一句话。这种状态下,教师不知道自己教的效果如何,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教学两方面不能有机的统一,难以达到教学相长。
1. 3
部分学生兴趣难以调动
部分学生对现在自己的专业认识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对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对知识的复习掌握不能及时同步,对现行教材的认知性停留在中学层面,由于没有中学时代高频率的考试,不少学生只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学期结束前的教材知识的临时记忆中去,这对于职业前教育来说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调动起对现行教材的兴趣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 4
学生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最后一学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不少学生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把大部分宝贵的实习时间放在考研上,缩短了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环节。不管本科后就业还是硕士后就业,最终都是要以扎实的医学功底服务于广大的患者,所以对这一阶段临床实践的缺失就显得本末倒置。
2
现行中医教材中的一些不足
2. 1
知识点没有增加,书本却越来越厚
仅以中医本科类用书的《中医基础理论》为例:5版的《中医基础理论》字数是22. 9万字,新2版(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中医基础理论》字数是51. 6万字,从老5版到新2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实质性内容,亦即作为中医的专业知识点并没有增加,而字数却翻了2. 25倍,书价翻了13. 8倍,经济效益是提高了,然而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现在有些学校实行了征订教材计划的做法,就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愿定购教材,去二手市场购买或向上级同学借,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却很难界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倾向性质。
2. 2
个人学术观点纳入了教材
现行中医本科类教材,特别是21世纪和新世纪教材,之所以越编越厚,除了少数课程的教材增加了一些现代研究内容外,多数课程的教材的内容并非是阐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增加了一些引经据典的、带有个人学术倾向的内容,引文连篇,内容繁杂,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学,就是教师上课也无所适从,难以取舍。内容在增多,可读性却在下降,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数学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课余精力放在一本教材的观点研究中去。
2. 3
教材内容出现了重复、雷同
在许多临床教材中经常出现前后内容重复、雷同的现象。比如在《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等临床教材中,不少疾病的证型中有许多重复雷同之处,学生掌握起来反而会对知识点的记忆产生疑惑,从而对知识点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之,不利于知识在临床的及时、正确运用。
3
中医特色教材编写思路
当前中医院校的教育改革趋势是要按照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性中医药人才,所以我们要在调整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内容结构、课程体系以及教材体系等诸多方面下足功夫。针对以上中医教育目前出现的情况,现就中医特色教材的编写提出以下思路:
3. 1
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由于目前许多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所以教材编写思路理应做出一些相应调整。
3. 2
必须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所以特色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编写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区域实际的教材。
3. 3
必须开拓创新
当今中医教育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使用中的部分中医教材的编写体例一直延续着老版本教材的风格,多年来没有太多改进,有的仅是在内容上进行删补。中医临床教材的内容想要达到新时期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要求,必须紧随时代变迁的需要,首先应该体现在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的改革上。新体例要有利于改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遵循学科特点与规律,遵循记忆规律,从社会实际所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为出发点,编写出适合当代大学生阅读识记习惯的教材。
3. 4
必须夯实基础,强化多维
学生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对所学专业认知度欠缺,所以专业知识的授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内容对基础知识的阐述要做到由简入深,从易到难。有的基础教材一开始就向学生进行较深理论的灌输,概念表述复杂,文字艰涩,殊不知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断档知识是持有反感甚或敌对态度的,如果开始的印像不佳,很难保证对整部教材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中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中医知识的运用对象是患者,不同于其他专业,基础打不牢,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单一的教材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的要求了,而立体化教材能够从多维角度对知识进行强化,一方面学生兴趣可以被积极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对基础知识要点的认知与理解掌握不再是单一文字的简单被动吸收过程,是一种将在校学习与临床实习能有机结合的衔接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临床就有一个感性认知。立体化教材建设能促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为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实现了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同时立体化教材建设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各中医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录制临床影音资料,配合文字教材,打造出各学科高水准的立体化教材。
4
结语
中医教材的编写关系到中医人才培养工程,这种工作的成就,不能用经济效益去衡量,应该考虑的是社会效益,是中医事业的发展能否正常、健康地持续下去,中医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国家、部门对中医教育、科技、管理各方面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以上仅是笔者对中医特色教材编写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教材编写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同行们为之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郝东明.创新与中医教育[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2):4142.
[2]周 立,李 磊,徐国成,等.论构建适应中医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347348.
[3]章红英,车念聪,李文刚,等.培养名医——中医本科教育应完成何任务[J].江苏中医药,2007,3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