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0: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基础知识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应急管理 应急流程 知识 知识管理体系
[分类号]G3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就达到2113.9亿元。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严重的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能力和水平,迫切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郭强(2005年)提出采用知识评估、知识预见和知识普及三大知识化策略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初步体现了应用知识管理研究的思路,但尚不具备系统性。尚士雄(2006年)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政府环境危机管理系统,但是系统中仅仅体现了一些知识片段,并没有将知识管理过程与危机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李志宏(2009年)从知识需求角度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三层”管理模式框架。王庆全(2009年)从知识供给角度评价了应急决策支持的敏捷程度。本文尝试梳理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活动,分析其特性,并面向应急流程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以期提高应急管理绩效水平。
1 知识、知识管理及应急知识管理的涵义
有关知识的认识,需要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数据是一种度量的形式,表现为原始文本、数字、图像等。信息是关于数据的事实叙述,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将信息与数据化为行动的能力、信息及其被处理的过程。知识是依赖于人的,脱离人的意识就没有知识而只有信息。
人类知识早已存在,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被正式提出来,到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综合起来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①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的知识资源,按照某一目标来组织知识的运营,促进知识的转化;②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应用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绩效;③知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
应急管理就是要在突发事件爆发前、爆发后和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要求应急部门快速利用各种技术资料与信息,指挥调度人力物力解决问题。其中信息和知识是最关键的要素。信息反映了问题是什么,知识反映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应急管理中的知识在应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知识管理,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知识这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类别为研究对象,对应急组织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减少损失的过程。
2 应急流程及其重要知识活动分析
2.1 应急流程分析
突发事件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国内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过程的描述不尽相同,著名的有:①希斯的4R模式(减轻、就绪、响应、恢复);②奥斯古汀的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型(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③米特罗夫的五阶段(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④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MPRR模式(缓和、准备、反应、恢复);⑤我国学者陈安提出的四阶段模型(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快速恢复)。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应急管理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但是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演变迅速,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有时不一定很容易确认,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同的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从而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的流程体系。
2.2 应急流程中重要知识活动
应急流程与知识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后过程都蕴涵着知识和知识的流动,并体现为一系列的知识活动。知识盘点是知识梳理的一种方式,一般观点认为,知识盘点是指透过有计划的流程设计与检视,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领域与企业外部的顺客需求,进行系统式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企业可以有效发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为知识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对应急流程中主要阶段的知识进行盘点,找出应急管理领域的知识需求及知识存量,识别知识的表现形式,为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做准备。如表1所示:
2.3 应急流程中知识特征分析
2.3.1 知识载体的多样性 知识是非物质形态的无形资源,它必须依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的介质来存储和交换知识,这就是知识载体。应急流程中的知识载体可以分为三类:①文档化的纸质载体,主要有应急预案、技术文件、应急案例库、法律法规等。②计算机系统,即通过计算机电子文件、数据库等存储知识。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知识传递,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可以产生知识,从而指导应急实践,提高应急动态决策能力。③人脑或群体意识,即隐性知识的载体。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应急专家和应急团队拥有大量的来自于专业、工作经验、协作能力所获取的隐性知识。
2.3.2 知识表达不统一 以应急预案为例,纵向方面,我国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应急响应方案。横向方面,各级应急部门如公安、消防、水利、交通、气象等专项应急预案也一应俱全。各类预案会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实践经验而编制,呈现表达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同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各级预案的文本描述会有差别,响应级别不同,处置方式可能也会不同。
2.3.3 专业性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知识域,这些知识域呈现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如突发自然灾害知识域包括地震知识、台风知识、洪水知识、海啸知识等。其中地震知识又可延伸出很多知识单元,如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地震救援、地震灾害等。
2.3.4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看作是一个项目的话,应急管理则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即一次性、独特性,这使得应急管理没有标准模式可循。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
中,隐性知识的存储,挖掘和转化就非常重要了。
3 构建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
3.1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按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从解决问题的范围看,我们要明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确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应急管理流程中的各阶段相关知识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应急知识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总体损失最小。从管理角度,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应急知识的整合。应急管理知识存在于应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文档、流程、专家、应急小组为载体,系统性较差。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对应急过程中需要和产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获取、存储、交流、应用和创新,提高应急管理效果。
3.2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主张把知识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覆盖全公司的信息技术架构。也就是构建一个独立于应急管理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汲取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要在考虑应急流程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鉴于此,本文构建了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如图1。
3.2.1 应急预防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危机预警知识,表现为潜在的危机信息,主要通过采集、监控和预测方式,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取关于外部环境的最新信息,并从现有知识库和专家中获取危机知识,利用数据挖掘、智能系统等知识管理工具对已有的危机知识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早期对危机事件的防范和准备。我国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做好预警和避险工作,而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风险管理尚不到位,未进行系统风险预警设施的建设,这次灾害再次给我国风险预警敲响了警钟。②危机防范和应对知识,包括危机知识的传授和普及,目的是提高政府机构及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和技能。
3.2.2 应急准备知识体系 应急准备是指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从组织、资源、文化等几方面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应急准备知识体系主要包括:①虚急机构的组织与建设知识,这里的应急机构主要指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救援队。分析应急机构的组织架构、体制和管理方式,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方式内容等。②应急资源管理知识,包括研究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分配、使用方式等;应急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等;应急志愿者的招募、组织方式等。以上主要知识内容将以应急预案的文件形式存入应急知识库。另外,研究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升应急准备到战略高度,研究促进全社会参与应急准备活动的方法。
3.2.3 应急响应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方式方法、现场救援知识、各应急组织间的协作知识等。由于突发事件呈现的动态性、危害的衍生性及不确定等特点,高效科学的应急决策不仅依靠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知识储备,更取决于发生时的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是应急知识管理重点和今后工作的重心。
3.2.4 应急恢复知识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包括应急恢复计划、可能发生的疫病防治知识、心理干预知识及灾后的经验总结。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灾后重建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后重建长达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坚持自强自立与外部援助相结合,多部门协同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重建法制化与科学化相结合,高度集中与充分授权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制度相结合,探索出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4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应急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其目标,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4.1 以信息集成推进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协同
应急知识管理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同管理。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是由该区域政府部门组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统筹部署,各应急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因此,在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知识管理的协同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各知识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②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与常态下政府知识管理体系协同;③各应急组织知识管理体系的协同。信息集成是提升知识管理体系协同的基础,它是通过网络集成技术实现系统问信息的无缝联结、交换和共享,使整个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并使其总体效能达到最佳。信息集成解决了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企业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为知识管理提供信息源,充分实现显性知识的获取、共享、转移和应用。
4.2 重视应急恢复阶段,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
突发事件除了在爆发时的社会危害性之外,在其消亡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急管理的恢复工作同样重要,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秩序,消除负面影响,为将来类似的突发事件总结经验。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那样,应急知识中的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在应急恢复阶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如工作总结、报告会议、案例讨论、走访调查等把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表述出来。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表述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最后沉淀下来,成为可读、可见、可听的显性知识,充实应急知识库。我国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就吸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经验,救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3 提升应急知识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应急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渠道、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建立一套用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今后应急管理发展和研究的力向。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知识库管理、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现等,并为应急多部门协同应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知识支持。
5 结论
关键词:远程教育;双主体学习论;知识管理;关联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远程教育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学生人数最多、自主灵活的教育类型,由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并集约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化地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因而倍受推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
与此同时,远程教育也是人们争议的热点。如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的“简单复制”、互动性不强、利用率不高、共享机制不健全[2]等,教学支持在基层教学站被弱化,远程学习的自主学习、指导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3],其教学质量也倍受质疑。
一、“双主体学习论”的内涵解读
“双主体学习论”是指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主要通过“先学”与“后学”的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目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习力的过程。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简单的说就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形态,确切的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4]。它的主要特征,正如经合组织(OECD)所提出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
知识经济时代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从19世纪的50年缩短到20世纪末的3年左右。[5]因此,现时代快速增长更新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更多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要怎样来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不至于落后于时代呢?关联主义、个人知识管理等理论应时而出。
作为数字化时代应运而生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提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被又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西蒙斯认为,学习是一种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的过程,其核心成分——置于个人的控制之下,但学习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因此,我们可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6]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简言之,在数字化时代里,我们只有在处于网络中心的节点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才能具有强大的个人竞争力。关联主义的学习视角就是基于学习群体之间的信息关联:个人是起点也是基础,知识只有在关联群体中流通才能不断传播、共享、创新并被运用,学了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什么知识,还需要知道哪里存有什么知识,知道谁知道什么知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针对的是信息时代我们在学习知识时如何利用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的关键通道来进行外在的学习、掌握,毕竟我们不可能通过经历所有的知识来进行全过程的学习,只有这样才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个人知识管理认为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个人竞争力,而个人竞争力的源泉就是个人知识力:个人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和创新的能力。但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习、保存、共享等。学习指你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有深度的专业知识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质;保存教会你找到有知识的人,或者用科学的方式把关于知识的材料分类整理,或者是借助软件工具等;共享是自己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你的能力与学问,挖掘发展的潜在机会;使用与创新则是自己与知识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双赢。[7]个人知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关联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但其基础是关于知识的理论,特别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特征、关系,其重要观点如“谁能将隐性知识最先显性化,谁就是知识创新的开拓者”、“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成为人与人之间能力差别的重要方面”。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发展,为现时代知识分子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概念分解
1.适用范围: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习者有一定奠定自身知识基础的学习经历,培养了一定的思考力和学习力。
一方面,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人知识管理,没有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谈不上个人知识管理的。个人知识管理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自我发展意识、时空自控能力、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等。
2.概念前提:学习力是个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目标。
学习力,是指“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的总和”。“学习力是学习者适应变化、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8]因此,它才适用于的继续教育。社会知识的快速创新迫使生活其中的人们不断地学习知识来保持竞争力,而能动是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唯有把外在的继续教育要求内化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把知识的学习压力转换为学习、保存、交流、传播、共享、使用和创新知识这一过程的乐趣。
3.两个关系:知识与方法,互为学习的手段,同为学习的目标;师生都是学习者,悟道有先后,师生就是知识管理过程中传播、共享等过程中的关联方,是合作学习者的关系。
知识与方法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知识与方法是互生的共体,每种知识都有其内在规定的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也规定了一种的认知方法。但这里讨论的不是某种知识及其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所有的知识、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双主体学习论”,是在关于知识与方法的关系的一般认知上强调知识与方法并重,知识与方法互生共体的关系演义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点所在,如传统的师主生客,人本主义思潮下的师客生主,又或者双主体,等等。有学者就这些论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关于教育主体论争的主要原因:或由于没有从现代教学论意义来理解教学,没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或由于把“主体”局限在实践范畴,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实践,学生的认知过程就不是实践。最后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师生的本质关系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9]其实这些观点,出发点都是教学实践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教要由教师主导,学要让学生作主体,即参与教育活动的教师、学生,都需要充分激发其能动性,才能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
同时,教法的不足在于不能全部满足于所有教学对象的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而且由于社会与文化的大环境,传统的教育理念始终难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学校、家长、社会的教育评价观念也为应试教育所影响。重分不重过程的教育理念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在继续教育的范畴里,远程教育把学习力作为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性任务。唯有此,才能真正认清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双主体学习论”不是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中主客体的本质属性。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终身学习理念审视下,强调不断学习知识是师生发展、提高的共同的社会取向;强调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是师生在信息时代培养个人竞争力的共同的方法取向;强调知识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的同一性与共生性;强调师生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学习、保存、共享、传播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等等,都是主体,都以目标知识为客体,即师生共存在于知识相互关联的信息通道中。
(三)对传统远程教育理论的评析
远程教育理论主要发展于工业经济中后期,因而在其理论的宏观层面作为时代印记的工业化倾向明显。英国学者佩拉顿(Parraton)在1981年提出的一个由14条原理构成的远程教育的普遍理论。其中,第二、第三、第五条原理中表述了远程教育有增加教育机会、扩大教育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和较高的成本效益的优势:“第二条,传统教育由于教师和学生必须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空间,通常具有相对较低的固定的生师比。远程教学可能突破传统教育的生师比从而极大地扩大教育的规模。”“第三条,在一般情形下,远程教学比传统教育成本较低,无论是学习开支还是单位成本都是如此。”“第五条,远程教学可以为无法进入传统教育体系的对象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10]1967年,德国学者彼得斯首次提出了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其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而将传统的、面授的和集体的教育归结为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即远程教育以教学过程的高度技术化为其基本特征,远程教学主要依靠技术媒体来实现,而传统教学则主要是面授的和以集体为基础。
在远程教育理论的微观层面,其技术化倾向明显。瑞典学者霍姆伯格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远程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功能主要有两个:设计、开发和发送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以及在学生学习时通过各类双向通信机制实现师生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他把远程教育看作是一种有指导的教学会谈,认为远程教育的目标是针对学习,学生参加这种特有的成功会谈将促进学习,进而依据这一理论提出设计、制作远程学习课程的材料需要具必“学习内容呈现方式易于接受”、“鼓励学生相互交换观点”、“努力使学生真正对学科和有关产生兴趣”、“明确建议学生去做、去思考”、“个人讲话的方式包括使用人称代词和所有格代词”和“改变会谈题目时,可采用各种印刷标点符号或用录音会谈方式”等6个特征。[11]
从远程教育理论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来看,远程教育的最大功效是最大化地利用工业化的技术扩大教育规模和减低教学成本,其理论基础还是传统教育的东西,区别主要是“用什么教”及其基础上的“怎样教”;因此,传统远程教育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典型的器物教育或者说工具教育理论。
(四)远程教育发展的理论诉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一个具体任务,就是要“办好开放大学”。因此,全国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12]来开展、运行。
同时,开放大学的建设,远程教育的战略转型,需要对远程教育的理论认知进行根本转变。国家开放大学要“建立起内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外部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枢纽作用”,“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出版机构、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远程教育的理论存在明显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倾向,这是远程教育的优势,也是远程教育现时代的认识缺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远程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来是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人的发展需要怎样提高个人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的个人竞争力的发展需要怎样,个人学习力的培养、提高需要怎样。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所在。因此,远程教育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就应该是培养人,培养现时代具有竞争力的人,具有学习力的人。正如丁兴富教授所强调的:“社会历史动力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个人发展的动力则是远程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根本所在。
远程教育一直以来都被教育界看作是优化教育资源、使学习者超越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扩大教育规模、降低教学成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直接就被视为学习者用来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手段,不是个人(师生)竞争力、学习力发展的手段。因此,远程教育对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不断创新的依赖程度已到了迷失自我的时候,教学资源的优质与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灵活、便捷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这正是本文提出远程教育“双主体学习论”的基点。
二、远程教育“双主体学习论”提出的意义
(一)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极速创新、信息的过量呈现,知识已然成了生产的核心要素,信息的辨别能力也成了人们学习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对个人发展其竞争力就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双主体学习论”使远程学习成了时下人们便捷、高效、灵活的主要选择方式的同时,引入知识管理理论则将使远程学习从传统的教学服务支持与自主学习的过程转变成师生互生互长的学习与提高过程,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也将从远程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积渐为个人学习力的培养方法。
(二)符合新时期个人竞争力提高的需要
个人竞争力的核心是培养学习力。同时,继续教育成了个体和社会的内外需求,社区教育的不断拓展,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建设,其中关键都是“学人”(学以成人,成为有竞争力的人,即有竞争力的人成其于学)的培养。“双主体学习论”以培养学习力为第一目标,把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融为一体,把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发展与社会的学习要求结合在一起,使人外在的学习成为自在的存在方式,师生在远程教育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学以成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渐成为其学习中与学习后的一种自在自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为传统的远程教育学习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理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关于人认识理论的发展。曾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的发展与引入教育领域,都对当时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阶段性贡献,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如今,我们借鉴关联主义、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远程教育中提出“双主体学习论”,也试图让远程学习从根本上深入人心甚至成为师生自在自为的存在方式。
(四)对远程教育中的知识与方法、教师与学生提出新的认知
传统远程教育理论对教师的教学功能主要归于设计开发和发送课程材料,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而学生则主要是在接受远程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学习。社会对远程教育的使命则主要归于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甚至成为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双主体学习论”则认为远程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服务,不如说是一种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的体验过程,一种新时期知识分子(师生)的存在方式。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正如师生关系一样,在其实践过程中都有一种被社会性和目的性规定的主客体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各自的主体性存在的尊严。因此,我们用某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也可以用某些知识来熟悉并掌握学习方法,知识与方法同为我们的学习目的,教师与学生同为远程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认知将有助于将我们的继续学习开创一个新的境界。
“双主体学习论”作为一种对远程教育理念与存在的全新审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论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大家对知识与方法、师生关系、远程教育理论与知识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反思,从而作好开放大学建设的思想准备。同时,理论本身作为一家之言,也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从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扩展等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1-08-20.
[8]钟志贤,林安琪.赛伯人际管理:提升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8,(5).
[9]陈信泰,孙振东.对近年来教育主体问题论争的意见[J].齐鲁学刊,1992,(3).
[10]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关键词:培训教材 电子教材 知识管理 知识库
1. 培训教材兴起的缘由
随着我国企业培训事业的蓬勃发展,培训教材在企业中的应用成为热点。教材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因地制宜、实用的培训素材,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浓厚学术氛围,大力推进年轻科技人员科学作风培养和能力素质提升,做到能力由学而得,道德由学而进,事业由学而成。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战略眼光,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提炼企业多年来技术发展进步成果,把几十载的春华秋实传承下去,将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办出特色,这都是培训教材应起的作用。
2. 培训教材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开发现状
2.1 培训教材选用情况
新员工培训。为了使新员工能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尽快适应和承担科研生产任务,人力资源部门每年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丰富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除企业文化和相关规章制度以外,邀请企业内训师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向新员工授课,可充分选用内部教材,以契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新员工们通过培训,了解企业的主要技术专业类别和相关的基础知识,为正式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门内部教材。教材的推出改变了以往部门内部缺乏权威性学习文件的状况,使得员工有“书”可依。
进行教材内容架构设计时,考虑到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水平各不相同,将教材按照岗位不同分为理论篇和操作篇,按照业务水平不同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以提高不同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
企业内部讲座。在企业内部开展讲座是一种常用手段,给员工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教材编写者是企业内训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需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可形成讲座的课件。通过讲课,不仅进一步对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专业地阐述,也能对读者在自学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员工考核的支撑材料。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考核,其中一项内容为基础能力闭卷考试。考试的题库分为公共模块和专业知识模块,公共模块主要涉及安全、质量、保密、党性知识、企业文化等等,专业知识模块涉及企业的专业系统基础知识。以教材为基础建立专业知识题库,选用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作为员工“应知应会”的内容。
2.2 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研发培训教材情况
电子教材的启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版教材相比纸质书的优势在于:第一,减少成本。培训教材的使用人数多、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电子版教材的启用减少了印刷成本、节约人工成本以及重复使用的折旧费;第二,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职工在阅读或使用教材中,如发现可改进的部分,作者得到反馈后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更新替换旧版本;第三,电子书可检索查找到所需信息。在诸多的电子教材中,读者可根据书名、关键字、专业类别、编写时间等信息快速检索到个人所需的专业知识。
信息化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从而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新的知识观不再限于仅仅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更侧重于知道“在哪里”和“怎样做”;知识的来源也得到拓展,书本知识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有限,直接来自工作中的经验知识或隐性知识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这些知识可直接指导工程项目的开始,对“怎么做”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可视化的传递。
知识管理理论指导教材研发的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教材的研发分为5个阶段:分析、设计、实施、评估和。首先,确定目标读者范围,进行教材的需求分析。了解读者需要学习本领域的哪些专业知识,以及学习到什么程度,即解决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的问题。了解了需求后,可进入教材的大纲设计阶段,确定教材的章节和每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好教材的整体架构。随后开始具体的实施,由于教材专业性强、篇幅长、范围广,需要编写者较多的精力投入。因此,教材大多是以团队形式共同完成,运用集体的智慧确保教材的专业性。
3. 培训教材未来的工作思路
3.1 对培训教材内容的工作思路
加强培训教材的前瞻性。职工培训工作除了面向单位当前的生产经营,面向未来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方向。这就要求培训教材不仅要满足单位的现实需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内容纳入培训教材编写,增强培训教材的前瞻性,使培训教材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储备的需要。
加强培训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除了必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基本要求外,对从业者发现、分析、判断和处理异常现象或事故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外,还应将企业内长期积累的技术资料、实际操作和验证试验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纳入培训教材编写,不仅可以丰富培训教材的类别,而且能够增强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培训考核的客观性。在培训教材编写的同时,参照相关标准的考核要求,建立、健全与教材配套的试题库。考核时从中随机抽选,使培训教育的考核做到标准统一、方法公正、结果客观。
3.2 对教材编写方法的工作思路
制定培训教材定级标准。制定培训教材定级标准,按定级标准的要求分段编写,准确把握不同级别对教材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并注意各级别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改变目前一套教材涵盖所有级别的状况。
注重开发案例教材。目前的教材主要阐述各大专业的理论知识,但较少涉及实际科研生产中的实例、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对专业技术人员将起到具体化、流程化的指导作用,经验教训也可避免行业人员在今后的科研生产中犯类似的错误。比如,可选用某一质量问题作为教材,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发生质量问题后机理分析、问题定位、试验验证和举一反三的全过程。因此,今后需着力于开发案例教材,补充为培训教材的新类型。
3.3 对教材管理方法的工作思路
建立知识库系统。强化电子教材的作用, 用户可以通过知识库检索所需要的教材,可以在线学习或者下载保存使用。知识库系统可以改变职工的阅读习惯,并且提高职工积极参与改进教材的热情。同时,职工也可上传工作中所需的理论、实际应用或经验心得,不仅作为教材的后备内容,也补充到知识库中作为读者请求学习的另一个来源。知识库管理人员分析某一专业的知识储备达到编写教材的基础后,可以向上传知识的作者进行约稿,组建新的教材编写团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教师工作量大,设备不足,学生人数多,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了为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今后使用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来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目前,该门课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等问题,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勉强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缺乏让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目前,高职新生入校时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大,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有个别学生在入校前几乎没有接触电脑。根据这种现状,如果用学方式进行教学,不利于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3)计算机教学中结合专业内容少,没有真正落实解决专业相关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与相关专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除了进行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外,还要建设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库应以网站的形式出现,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知识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2 研究方法
本课程教学资源库是经过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认真的总结教学经验,共同协作完成的。我们还将不断的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充实到网站中,另外我们还将结合项目化教学理念,不断地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使整个资源库充分发挥教学功能。
3 研究内容
3.1 项目设计内容。
首页第一栏是菜单栏,共8个菜单(包括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教学信息、教学录像、课程拓展、在线学习、资料下载、交流互动等),每个菜单是弹出型块状菜单,比较详细的显示相应内容模块的内容。第二栏是信息展示栏,以图片的方式展示本课程的特色信息。第三栏是重要常用内容连接栏目: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在线学习等。
3.2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1)主要特色:内容全面,网络结构设计合理,更新快,实用性高,真正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帮助,改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过分依靠课堂教学的现状。
(2)创新点:①设计项目化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主体,吸引学生学习兴趣。②提供在线测试系统,供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测试。③网站提供很多套近年来计算机一级机试及笔试试卷及考试素材,为学生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提供帮助。④制作教学视频,既有课堂教学重难点教学视频,又有实验实训演示视频,帮助学生攻坚克难。⑤收集最前沿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帮助拓宽知识面。⑥网站整体内容布局的科学合理等。
4 实践过程与分析
高职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库是由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建设的,由于这门基础课程覆盖面广,利用该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更好地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资源库的大纲、电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下载资源库的机试电子试卷文档和机试用素材等来完成实验实训环节。
(2)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章节教学视频、重难点内容讲解等视频加强学习,弥补课堂上课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提问有关问题,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解答。
(3)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中“课程拓展”栏目,学到本门课程教材以外的内容。
(4)资源库里面有在线测试模块,可以让学生对本门课程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
5 研究成果
该教学资源库以教学光盘的形式提交,并制作成课程网站放到学院网站“精品课程”栏里面,为教师网上备课,相互间教学交流等提供平台,也为学生课外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拓展自身能力提供帮助。
6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教师进行教学及教学研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引起了各个高校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也不断丰富和开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罗延锦、余胜泉.浅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6.
[2]赵志升,李静,杨小姝.浅析基于教育知识管理构建教育资源网站.教育与职业,2007.
关键词:数学教育技术资源;资源构建;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56-04
引言
美国在《2016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2016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中提出,在高质量数字学习内容方面,可以使用公共开放许可的教育资源。[1-2]在国内,学者围绕建设数学教育技术,优化W科教育过程,研究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者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而目前我国针对数学教育技术资源的构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重复性建设过多,冗余资源现象严重,优质资源配置较低。[4]②充斥各类资源平台的资源多为“静态”资源,缺乏深入学习活动的资源。[5]③缺乏学科趣味性,资源更多强调“教学”服务模式。[6]面对现状,笔者以学习者认知心理发展为导向,把握儿童的心智、认知负载、记忆特征等特点,重新构建小学数学教育技术资源(以下简称资源),以期能使数学教育技术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育技术资源特征
1.受众特征
皮尔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2岁的学习者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习者一般离不开具体事物支持,部分运算为零散运算,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7]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的“数字土著”,他们在认知小学数学方面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2.资源特征
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与最佳动机原则阐明了学习数学需选取典型教学结论的创造过程,发现动机和合情推理,再让学生模仿范例去独立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8]“数字土著”学习资源特征如下。
(1)情境导航,唤醒旧识,探寻新知
7~12岁学习者对“什么是什么”以谓语为中心的知识存在认知障碍。因此,教师需提供唤醒旧识的情境性资源,其中陈述味故事隐含着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多元历史文化,既可培养学习者陈述性知识,也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启迪深入学习的兴趣。杜威认为,知识和行动应是合一的,如何理解杜威的“行动”学习?几何画板等资源的确能引发学习者产生新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但低龄儿童习惯计数“掰指头”,几何画板等软件是否合其“胃口”?
(2)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的起点。作为教育起点,知识梳理与创造应用方面该如何实施?学习者从感知客体到形成长时程序性记忆,前提条件是以产生式规则形式存储一系列先前基础知识。因此,学习者应以语义知识网络为知识点联通的基础,脱离知识“孤岛”的群聚,增强关联性实践练习,达到知识梳理、知识管理的目的。
(3)情境迁移,启发拓展
知识构成要素方面,不同环境对应图式不尽相同,图式引导学习者记忆推理。变更环境意味着学习者面对具体问题时,需不断对问题表征重组重构,考虑各因素,对原有知识点迁移运用,扩展新知。
3.时代特征
Collins和Halverson认为时代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不仅仅体现在微观学习与教学技术的改进方面,更体现在宏观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文化等方面。响应时代技术特征的资源不仅在学习者知识获取方面有新的愿景,更多的是在学习者心底埋下数学文化元素的种子。
小学数学教育技术资源设计
1.设计原理
Tony Bates提出ACTION模式,其中A(Access)包括技术、机构和学习者考虑媒体使用的可行性与便利性,I(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即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9]笔者根据资源的受众特征,针对A、I进行本土化设计,分析得出资源的三大属性。
(1)资源实时动态性
技术为学习者资源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资源平台部分,实时响应受众需求与反馈;内容建设部分,不断融入符合受众的学习内容于学习平台中;数字媒体表现部分,选择顺应受众认知发展规律与内容表现的形式。
(2)资源交互性
资源强调提供交互功能体现在学习内容、支撑技术、交互方式的有机融合。交互性资源并非贯穿资源设计的始终,但如果交互性是为交互而交互,则不利于教学者控制课堂中信息的走向。
(3)资源系统架构性
资源系统架构从课内、课外、课内外衔接出发。“课内”以语义知识网为主;“课外”关注知识点巩固实践与数学思维、兴趣与文化的培养;“课堂内外衔接”在于课内知识点发散,保证“课内”“课外”两者有章可循而非“孤岛”脱离。
2.资源设计
一工程建设信息化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
目前,各行业对信息化人才的能力需求基本一致。如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高级经理罗红兰曾说:“除了通信领域专业的技术人才,既懂业务、又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行业才会更具竞争力。”就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下文简称“本专业”)而言,培养既懂设计与施工技术、又懂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人才,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工程建设信息化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个方面。
1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所聘用的人才首先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体到本专业的学生,首先就要掌握岩土环境、地下工程结构、地下工程施工及其工程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综合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形成一定的认知,才能快速提高在工程现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专业学生就业后需要快速掌握工程信息化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应用各种软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
2具有达到执业标准的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建设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都应执行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这就决定了企业要求所聘用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达到相关专业执业标准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应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上。执业能力的提升不仅会促进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能提高学生毕业后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3具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团结协作的基本素质
工程项目信息化实施的工作量很大,既要对工程项目整体把关,又要考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工作条件也相对比较艰苦,加之建设过程中问题颇多,这就要求初入行者能认真工作、不怕吃苦;虚心请教、不留疑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团结协作、共创荣誉。
二本专业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及存在问题
自2011年金陵科技学院成功申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以来,该专业共招学生四届,每届一个班,平均每班39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主要由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构成,本研究将结合2014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理论教学模块
本专业由土木工程专业衍生而来,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城市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因此,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需体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本专业的课程结构比例如表1所示,其中,公共课程占总教学课时数的47.5%,专业课程占52.5%。这样的一个比例结构,使专业课程的课时受限,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课时压力。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该课程体系在保证本专业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兼顾了信息化应用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培养的角度看,课程结构比例及课程体系再完美,也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去实施。由于本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故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教学主要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即“黑板搬家”的模式,这不仅使教育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还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2实践教学模块
在大力提倡改革与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背景下,本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原则,构建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四大块,尤其是实习实训,从认识实习到技能实习到生产实习再到毕业实习,其实践活动环环相扣。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建设水平、各类课程设计和各类实习的过程控制及考核标准能否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或者更进一步说,能否保证达到工程建设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目标?事实上,目前在实践环节的培养方面尚有诸多不足,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三本专业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对策
1确立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析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需求及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确立了“熟知理论、面向工程、执行规范、宽基多能、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熟知理论是指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面向工程是指学生的就业能力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执行规范是指学生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学会执行行业规范,宽基多能是指学生对英语、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能力,勇于创新则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的培养。
2构建“新常态”下的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培养的初衷和工程实践的发展需求。因此,构建异于传统专业教育,且又保持专业特色并把握未来专业发展趋势的“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调。(1)传统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课程的融合以本专业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为基础,调研产学研平台及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创业型人才缺乏的矛盾现状,形成了以专业教育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创业为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其中,传统专业课程从大土木专业考虑,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宽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专业特色课程中的软件类课程分层次、模块化,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工程信息化课程基于企业工程建设需要,将专业软件与管理软件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创业教育课程则从专业伦理、专业训练、专业意志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专业训练与创新创业训练融合的模块化实践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大力加强学院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本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项产学研综合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工程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具体培养思路如图2所示。该体系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科研项目,形成了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以充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质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过程化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6]。为保障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需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系列信息化支撑平台。
(1)现代教学技术展示平台
目前,大部分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不足,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法有太多的精力去改进教学方法,这就使得现代教学技术展示平台的搭建显得尤为重要。该平台的建设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由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开发系统平台;二是由本专业教师提出各类专业动画、视频文件要求,再经过开发整合,逐渐完善该平台;三是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对各类施工工艺、工法等进行虚拟现场展现。这样,教师可登录系统按授课内容链接各类现场状态,学生也可登录该系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效果因此得到保证。
(2)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尽管已有教育工作者对本专业的实践环节进行了相关研究[7][8],但如何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是目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搭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实践教学过程规范且可控的保障体系,实现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管理,是避免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的有效途径。如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要求学生每天都进入该平台签到,并将当天实习日志、现场活动图片提交到该平台,由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监督管理;若是参与产学研平台的科研训练,学生则由指导老师安排研究内容,同时将过程材料提交到该平台,以让老师进行督促。本专业2011级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采用了手机QQ管理平台,效果良好。
(3)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管理平台
依据应用型大学信息化人才培育目标,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该体系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分为三层,即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层(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能力层(实践教学评价)和用人单位信息层(用人单位评价)。其中,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其授课过程成绩需综合专家、学生和教师等多因子的评价;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其过程材料成绩必须结合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综合评定,其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成绩则应体现对执业标准的掌握;而在用人单位评价中,应强调信息的反馈,以通过反馈分析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1现代教育技术是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且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要“提高、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9]。由此,学校信息化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这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改变能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促使学生愿意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享受教育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打好基础。
2“双师型”队伍是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根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专业要想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自然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对此,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师资的工程化培养。通过与工程单位的密切合作,一方面把学校教师送出去,培养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将企业工程师请进校园,走向课堂。如此“双管齐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3科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