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0: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素质教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十分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计划将素质教育融入各个教育环节。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融入素质教育,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时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融入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形式,进而提高电工电子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信息化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为目标,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个人能力等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素质,有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1]。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为了改变其教学现状,需要结合素质教育思想,改革创新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全能型的电工电子人才,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素质教育对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地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绿色实验理念的形成,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符合我国教育新课标的要求。素质教育可以完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学校、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一)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
为了改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现状,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电子电工实验教材中渗透素质教育,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科学调整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进而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入奠定基础。此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需要结合素质教育思想优化实践教学模式,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同时更新实验考核方法,提高电工电子教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例如,当今社会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坚持绿色实验理念,进而节约实验资源,科学地对实验垃圾进行处理。
(二)构建综合型的教育平台
从素质教育角度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需要构建多功能的综合型教育平台,进而同时满足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构建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延伸了电工电子教育口径、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重视人才的思想道德培养,能够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全面性。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基础实验内容,实验课程开展具有综合性特征,可以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3]。②构建创新型教育平台。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忽略了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在实验教学过程融入素质教学理念,进而有效地渗透素质教育。创新型教育平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拓宽教育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思想、个性、能力培养,进而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科学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新时期,为了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渗透素质教育,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进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对于教材的改革,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市场需求,进而有效地进行调整,确保教材的科学性与实效性。②创新教学方法。对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为了满足素质教育需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设问教学法等,促进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开发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1-采用“探本溯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如在学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人类进化发展内容时,可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资料、参观动植物园,了解自然界生物间的有趣联系,之后简要介绍达尔文的环球旅行及其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产生生物进化思想的过程。这样通过“活动—体验—评价”的教学模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
2-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如在脊蛙反射实验中,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试验。刺激蛙背部右侧和左侧反应有什么不同?刺激一侧时对侧肢体有什么反应?刺激的强弱与反应的关系?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最后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其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总结。
3-优化习题和试题,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时,都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子女与父母的长像、性格的异同)、对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随着新时期新发展的新要求的提出,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伴随着全新教学理念的提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传统教学观念里将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将学生转移到体育教学的中心上来。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体育,提高体育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训练的正确认识以及关注程度。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融入体育教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以指向,培养高中学生体育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是当前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对高中学生体育拓展训练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分析,提高人们的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一、拓展训练的内容简述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也就是通过拓展训练项目,对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整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思想道德和相关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育教学,而且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教学,将体育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因此,对于拓展训练而言,主要内容就是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以及完善道德修养的训练,这也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
对于拓展训练,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挑战类,一类是沟通类,还有一类是团队类。对于个人挑战类而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双人合作或者单人去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训练中挑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生理素质,提高自信心不断挑战自我。这种训练的原理,就是通过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完成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断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通过实际训练使得学生不断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树立坚定地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控制以及判断能力。对于个人挑战类的拓展训练,主要有速降、断桥、天梯以及空中单杠等体育项目。
对于沟通类拓展训练而言,主要项目有信心传递、盲人走来以及孤岛求生等不同的训练项目。通过这些不同的训练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被信任以及信任的感觉,认识到沟通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团队要具有强有力的核心凝聚力,就要互相信任,而主动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就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对于团队合作类拓展训练,具有较多的训练项目,主要包括齐眉棍、雷阵、电网以及罐头鞋和信任背摔等不同项目。可以通过这些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自身意志力,加强学生坚持到底的决心,加强团队合作和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提升团队凝聚力。要实现团队目标,就要加强团队合作,根据不同的角色发现差异,同时不断发现周围人员的优点,加强团队队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训练目标。
二、拓展训练的意义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有效地训练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所有训练项目都放在户外,通过精心设计以及合理安排,保证了训练的刺激性以及实际效果。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挑战自己之后,受到很多启发。团队合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感悟。只有将学生放到这种真正的环境中,才能让其认识到如何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自身以及朋友、同学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加强生活感悟。
对于高中生而言,体育拓展训练可以提升素质修养。素质对于学生而言,是成才的关键要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可以满足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体育拓展训练对于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其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仅是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体育教学的创新。通过在实际训练中的合作、体验,教会学生如何去感悟生活,如何去正确的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因而,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将这些潜能转变为实际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
再次,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拓展项目而言,很多都是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最终完成训练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过程,加强了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团队合作,改进人际关系,不断优化组织组织内部结构,形成积极合理的组织沟通氛围。
此外,有利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以及有利于学生心和身的相互结合:拓展训练的所有的项目全是以体能的活动作为引导,进而引发出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交往活动和意志活动。
三、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首先,拓展训练是体育课改的需要。转变、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传统体教的理念忽略了对学生的非智力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而素质拓展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促使体育的教学不断的从生物观层面之中改变、摆脱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真实体验,加深对该运动或规律的认知和理解。拓展训练,有助于科学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充分的利用了学习情境,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且,拓展训练也有助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构建新时代和谐校园的需要。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前期学生需要通过推理、想象和设计等手段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论证,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在时间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面前,学会提高自身的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团队合作等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宗有智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7
关键词:全民音乐 民族性 音乐艺术 声乐 歌唱
柯达伊说:“匈牙利的古典音乐迄今只能体现在我们民间传统的几千首曲调之中。这些曲调在目前是匈牙利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们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因为它们属于全体人民。如果我们以严肃的态度去追求一种有机的音乐文化,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所占有”。柯达伊的大众音乐理论首先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柯达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音乐本体、音乐功用和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本文将结合匈牙利的现实简论柯达伊的大众民族音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分析此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
一、大众音乐理论简述
柯达伊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歌唱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
20世纪初的匈牙利,由于受奥地利殖民统治的影响,国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是德奥的文化和影响,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处境尴尬。再加上一战的战败,国内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经济衰败,人民生活贫困,国民素质较低,音乐艺术领域更是一片萧条,音乐教育水平极差,“不仅是人民群众,甚至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记谱。”“成百万人沦为乐盲,不幸成为最贫乏音乐的牺牲品。”单音歌唱几乎是唯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它通过口头而流传”,甚至出现了“节目越有价值,音乐厅的听众越少”的情况。
柯达伊认为“音乐属于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并将这一观点作为全民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宗旨和主要核心,贯彻始终。“全民音乐教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音乐的社会意义和人的主体发展途径。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基础教育懂得音乐语言,提高素质。
柯达伊从最大多数人的发展来关注音乐教育,认为“音乐不能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这是最高的理想”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持反对意见的音乐家,柯达伊曾经告诫,音乐不是少数贵族的享受,不应该忽视或者否定平民对音乐的权利,音乐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努力使它成为大众的财富,被普遍的接受,并对他们的发展发生作用。
音乐教育全民性的教育观念表现在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上。柯达伊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2、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3、音乐教育必须围绕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一原点。
从这些目标的制定上,我们可以看出柯达伊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目标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普通音乐教育更要把握这个原则,将普通教育定位在面向全民的音乐教育,教育者不应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使它成为一种公共财产。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所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不但重视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注重更多的普通国民的音乐素质教育的完成。他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针对培养少数专门音乐人才而展开的,而应面向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使全体公民都掌握音乐知识,成为有较高音乐修养的音乐会听众。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普及教育使匈牙利民族不再把音乐功利化,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看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成熟而健康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匈牙利国民的文化修养。
由于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匈牙利的普及,使他的全体国民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作为未来的音乐家,还是普通听众,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受到系统的科学的音乐培养,他们有着共同的音乐基础乃至文化基础。这就保证了匈牙利国民整体较高的音乐素养,为匈牙利音乐文化的振兴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柯达伊的整个音乐教育生涯中,他实际上是在教育整个匈牙利民族如何去“歌唱”,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通过音乐的影响,使他的人民更有文化艺术修养、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
二、大众音乐的文化属性—民族性
柯达伊的大众音乐首先是建立在匈牙利动荡的异族统治的社会历史和由此形成的对民族音乐的呼唤上。事实上,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杂社会背景和文化景观。柯达伊建立起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其重重困难所在。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柯达伊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行,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国2012年1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A.以直觉思维为主
B.以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思维为主
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2.作为科学的数学,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学生智能
B.使儿童学懂、学会、学活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完全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3.1902年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初等小学堂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我国数学课本调整各册分量,编成《五年制小学数学》和《六年制小学数学》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5年 D.1992年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机械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发现学习
6.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C.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
D.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7.奥苏伯尔开创了运用认知观点直接研究个人在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有意义的( )
A.动作学习活动 B.言语学习活动
C.认知学习活动 D.知识学习活动
8.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动作
9.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进行解题 D.回顾评价
1O.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1.闭路电视最早在教育系统中运用始于( )
A.20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12.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一得出结论一阅读课本一巩固练习
B.探究—研讨一结论一巩固
C.探究—假设一论证一结论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13.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反复出现的、持续的错误及其原因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 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 D.形成性考评
14.认识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值就扩大10倍,从而想到,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值就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这种思维属于( )
A.类比 B.联想
C.归纳 D.实验
15.“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也缩小3倍,分数值不变”这一判断属于( )
A.复合判断 B.简单判断
C.单称判断 D.否定判断
16.把思维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并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 B.综合
C.推理 D.归纳
17.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 )
A.独立性教育 B.创造性教育
C.主体性教育 D.赏识教育
18.长方形与矩形二者的关系属于( )
A.并列关系 B.对立关系
C.包含关系 D.同一关系
19.要求学生略知图形的两个简单性质,这种教学要求属于( )
A.直观认识 B.初步认识
C.认识 D.掌握
20.人的思维力属于人的( )
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有( )
A.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B.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C.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D.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E.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22.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有( )
A.模型方法 B.坐标方法
C.向量方法 D.变换思想
E.分类讨论方法
23.学了6加几、7加几后,学生便能推知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规律,这种迁移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垂直迁移
2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B.已有知识的概化程度
C.已有知识的可辨性和稳定性 D.学生的智力水平
E.心理定势
25.数学操作技能的定向阶段主要是了解动作的( )
A.难度 B.要领
C.目标 D.基本步骤
E.动作程序
26.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包括( )
A.呈现问题情境 B.明确解题目标
C.明确已知条件 D.填补空隙过程
E.解答后检验
27.教学中正确贯彻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严谨性要有层次,适可而止 B.可接受性要难易适度
C.必须保证可接受性 D.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E.必须保证严谨性
28.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师使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E.教学艺术
29.综合课往往适用于低年级的原因有( )
A.教学内容简单 B.综合课课型变化较多
C.教学方法简单 D.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E.不太重视考试
30.根据教学任务的多少,可将课堂教学类型分为( )
A.综合课 B.单一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E.探究课
31.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E.教师素质
32.数学表象的基本类型有( )
A.视觉表象 B.听觉表象
C.运动表象 D.图形表象
E.图式表象
33.数学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直觉
E.灵感
34.下列因素中能够引起外在动机的有( )
A.成绩 B.荣誉
C.奖励 D.赞许
E.爱好
35.应用题具有的特点是( )
A.直观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E.逻辑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语言直观
37.有意义学习
38.学习意志
39.数学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41.影响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42.简述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结构。
4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几何求积?
4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
关键词:器乐教学 心理素质 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自2005年起在音乐课堂引进电子琴实施课堂器乐教学,对器乐教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心理素质简述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素质简述
人的素质大致划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心理素质1是素质的核心、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
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表1)。
2、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畏难、缺乏自信与毅力、自我认识不足、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学生的好奇心理及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畏难与放弃等消极心理。加上初中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与毅力。表现为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又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律与团体意识,个性心理突出。
二、巧借器乐,提升心理素质
为了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巧借器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器乐教学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极佳途径。器乐学习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能锤炼意志(非智力因素)。器乐学习强调手指训练,有助于思维开发,培养操作能力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能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心理现状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合奏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社会适应因素)。
1、树立典范,激发兴趣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对处于初中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问题不在于学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2
学生在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坐在电子琴前就产生了新鲜感,表现出强烈而迫切的学习欲望,情绪兴奋激动。笔者立即抓住这一心理倾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演奏,或教师亲自范奏,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领略电子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乐器本身及电子琴作品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如果我会弹该多好”的遐想,诱发“想学”的欲望。还特别欣赏残疾青少年表演的电子琴独奏录像,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撼,感慨万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特别邀请了班里有电子琴弹奏基础且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众演奏,弹唱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如《真心英雄》、《我和你》等。这使初学的学生羡慕不已,个个情绪高涨,同时也认为学习弹奏电子琴也不是很难,只要自己努力,同样也会演奏的,就此建立了信心。典范的作用,让学生在电子琴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点燃了动机。
2、锤炼意志,水滴石穿
学习需要兴趣的点燃,更需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的最佳方法。器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教导学生要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习惯需要意志的支配,一些学生的意志较薄弱,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厌倦、畏难、放弃等消极心理。教师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基本节奏训练、规范指法与手型、先分后合、由慢到快、难点突破,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有效练习,克服了技术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磨练出顽强的意志与“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信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启动思维,培养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美国音乐教育家詹姆士·L·穆塞尔提出“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当在器乐领域里采取创造性教学的计划程序。”创造需要想象,“创造性的想象是在再现性想象的基础上,对已储存的感知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使其突现的心理活动。”3
如学习弹奏《月亮河》后,为了表现出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意境、情感风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启动音乐思维,要求学生运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库,自主决定运用乐器音色,创编与乐曲意境相配的场景音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决定怎样表现音乐。有的小组为音乐加上前奏与间奏;有的小组为表现乐曲意境添加微风、蛙声、蝉鸣声及流水声;有的小组添加一点打击乐节奏,为乐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表现出劳动人们愉快的生活情景;有的小组通过丰富的节奏数据库,设计自动伴奏完成作品的演绎。 转贴于
学生通过对乐曲的二度、三度创编以及对各音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丰富了乐曲的音乐形象或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直接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了学生感受、创造、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电子琴的弹奏其实是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眼(识谱)—脑(分析与指挥)—双手(演奏)—耳(聆听)—脑(辨别与感受)。所谓“十指连心”,即大脑指挥手指运动,手指运动反过来刺激大脑中枢。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器乐学习和手指训练,其思维、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智力与能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在课堂内外搭建多种形式的表演平台。如课堂内的“乐器自由表演”,由学生自选乐器、自选曲目、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限,可独奏、齐奏、二重奏、自弹自唱、伴奏演唱、创作表演等。又如“班级器乐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对优胜的班级,荣誉感可让学生自信倍增,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落后的班级,及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气馁。再如举办“节日音乐会”“小小演奏家”比赛、积极参与市区各级的器乐比赛活动等。
学生抓住了这些演奏的机会,在积极参与中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同时也锻炼了心理素质,积累了多次上舞台的经验,从“我不敢”变为“让我弹”;从害怕、紧张到自信、从容充满信心地演奏,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逐步形成勇于展示自我的良好心态。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学生的电子琴演奏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
5、重视合奏,学会合作
电子琴教学中,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合奏,是有一定难度的。合奏训练必需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和共同的目标。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分工与协作,需要每个学生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演奏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在学习合奏训练《故乡的亲人》时,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演奏,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弹哪一部分旋律,做到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和谐统一。在弹奏中哪个乐段要换音色或换伴奏音型,都要分工明确,做到每个人都要心中有数。合奏就是要通过团队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在训练中要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增强自控能力,学会自律与责任感。
国际21世纪教育教学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此处的“共处”,即指人的“合作能力”,它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因素。在高度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音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自觉地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加强具有合作意识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一句话,加强学生合作与责任感,提升社会适应因素水平,是合奏训练教学中最有意义的目标之一。
6、激励评价,认识自我
激励评价能使学生获取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器乐教学中,通过各种激励评价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运用语言艺术激励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激励评价;对自我实现的激励评价;感情激励评价;荣誉和物质激励评价;竞赛性激励评价。这几种评价非常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4
经过探究实践,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优秀的思维品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器乐教学还是其他领域的音乐教学,或其他学科教学,都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应把探究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若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升了,心智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才会端正学习态度,才会主动去学习探究。其兴趣、自信、创造力、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就会被激发出来。
总之,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心理素质水平,是个永远需要探究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注释:
1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2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3页。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第263页。
4朱则平《新课程音乐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中期总结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器乐学术委员会,2008-9-22。
2、《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赵宋光 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
5、曹理《普通音乐教学概论》。
【关键词】"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研究
正文:
1. 观点的提出
场景一:
在一堂常规的美术实践课上,老师按着既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饶有兴致的讲解和“卖劲”的示范表演非但没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兴趣,反倒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混乱场面。三分之一的同学被动地跟着实践;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现出了懈怠;三分之一的同学干脆打着哈欠,甚至埋头大睡。
场景二:
上课铃声响起,师生互致问候。
同学们在翻阅《中职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以确定本堂实践课自己的实践课题。
经老师统计,本堂美术实践课中选择素描课题的有x名同学,选择色彩课题的有y名同学,选择书法的有z名同学,选择平面设计的有・・・
同学们依照自己的选题、参考《课题手册》的要求进行着各自的实践。
选择素描课题的同学:有的在画几何形体,研讨透视规律;有的在画静物,研讨调子的处理和质感的表现。选择色彩课题的同学:有的在练习调色;有的通过临摹锤炼对色调的掌控。选择书法课题的同学则以间架结构为突破口,进行着实践・・・・・・
课堂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与自信。不时蹙眉思索,不时笑逐颜开;不时两两交谈,不时提疑发问・・・
教师阐述各课题间的共性与差异并游走于同学们之间,对于同学们的发问及时予以解答。对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优秀作业及时予以表扬。
下课,同学们将作业交予老师,脸上洋溢着笑容,做起了课间活动。我们看到场景二中所展示的美术实践课深得师生们的广泛喜爱,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首先,通过有效地课堂实践,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蔚然成风。上课睡觉和无所事事的现象被彻底杜绝,自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其次,同学将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各自成长的方方面面。比如:美术考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全国美术类竞赛屡屡摘金夺银;美术班的同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就业率大大提高等等。这种美术实践课的授课方式我们称之为"无主题"美术实践课。它建立了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新模式,十分适合中职学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实际,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普遍的借鉴意义。
2. 概念阐述
“无主题”――即不确定主题或多主题,是相对于单一主题而言。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并结合专业特色设立单一主题而进行的。而"无主题"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在学生自主选题(选择所学课题和学习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开放式教学;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服务性理念上。
美术实践课――通常意义下的美术课都具有实践性。这里所指的美术实践课,首先是指区别与纯理论性质的美术课;其次是指不借用诸如电脑等现代化电教设备所进行的实践课。它指更侧重于动手能力的训练、更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如:绘画基础中的素描和色彩,构成基础中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和广告设计,以及雕塑、书法等课程。
研究――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对过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力求更深入、更全面地探求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新形势下符合教育教学新规律的新思路、新方法。
3. 背景及理论根据
"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的提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开放改革的大背景之上的。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以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还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典型的艺术,都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质的飞跃。从根本上讲,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或弱小。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都普遍带有其明显的个性,但它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只重科技不重艺术的。设想一下,日本的汽车再好如果没有完美的外形设计,甚至跑在马路上的只是一堆部件的组合你愿意购买吗?我们似乎仍然记得二战时期德军的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同时设计上也是最完美的。说到底,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经过设计的,从吃、穿、住、行、用、玩样样都少不了。记得上个世界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滞后、设计理念的平庸和设计人才的短缺,致使中国的名酒在世界博览会上遭受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一个酒瓶的造型和标识设计上的欠缺竟使当下的中国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从中看到,无论是科技还是艺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制约着经济、国防、工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科技的发展决定国家的生存、艺术的发展决定国家品位和生存的状况并非危言耸听。科学和艺术就像一对恋人,是行与影的关系,缺一不可。我们看到中国的艺术教育,经过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深圳市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前沿也提出了效益深圳的战略口号,而作为深圳最大、龙岗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我们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
在多年的艺术教学(美术)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场景一中所描述的那样,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制约的集中表现,带有普遍意义。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他们的兴趣,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兴奋时间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一堂缺乏学科间相关知识的对比和参照的单一主题的实践课中,就必然导致暂无兴趣或兴奋点、兴奋时间不合拍的学生被动、消极和懈怠现象的发生,因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
为了改变和彻底扭转上述现象,为了让职业教育中的美术教育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合理有效地得到应用和发挥,为了让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为了让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我们提出了"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命题,借此抛砖引玉,展开一些较为具体的、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从而探索出更多的符合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职教新路。虽然立足于校本,但如果他对大背景下的职教有一些借鉴作用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啦。
在“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的研究探索中,我注意到理论的指导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自主建构”理论认为:接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着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自主建构”理论对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学习,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与共性、差别与个性,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的舞台。
“学习是终身事业”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果放弃了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使教学变得毫无意义。从这一朴素的意义上讲,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从而肩负起育人的目的。所以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这才真正体现出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意义探索的真正价值。反过来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运用讨论试的学习获取知识,甚至学会帮助那些尚未弄懂、弄明白的同学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相信会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一观点对于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激发和鼓动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对教学环节中同样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其通过更新的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得到成长,并早日成才。
“主体与主导”作用不能混淆的观点认为: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处相互作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主体毋庸置疑。举个更为简单的例子:当一个画家用起初的构想完成了一幅创作,但这幅画的全部内涵绝非仅仅是画的本身,它应包含在创作中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后来观赏者对其作品的品评与褒贬。不同之处在于画家和观赏者虽都是主体但并非同步,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师生)作用都是同步发生,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形成了互动,为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能否取得更加优良的教育成果还要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其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得以发展,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可悲的,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致命的,它将导致教育的无为。
4. 研究目标
4.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4.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3 解决学生片面理解知识的问题。
4.4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5 提高美术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
5. 研究原则
5.1 以问题为先导,注重教学实践反馈的原则。 在研究中带着问题,具有针对性地去做,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启动阶段性成果检测体系,避免无病,避免片面性和武断性作风。用科学的态度和学术的严谨维系其研究的尊严。
5.2 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师生成长原则。 研究应建立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循序渐进原则、"试点式"方法等。避免无度实验,把学生当成实验品。保障学生在接受应得知识的基础上,清晰、能动地参与、配合研究,使所有研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
6. 操作实施方案
6.1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专业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努力寻求学校方方面面(诸如教务科、学生科、班主任、其它学科及所有专业教师和学生)对研究的支持与配合。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6.1 深入课堂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使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来自于教学实际。
6.2 项目组成员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原则,这样既保证了各个分科项目的个性特征,又能保证各分科项目在整体意义上的协调与共性。
6.3 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探讨与争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征求学生、家长、专家和其它学校、其它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将学术研究引向纵深。
6.4 制定研究组成员教师的学习和再进修计划,不断提高其自身修养和教育意识、教育能力,为课题研究增加原动力。
6.5 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研究中蕴含的诸多未知因素做好思想准备,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6.6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完成课题研究的显性成果。
7. 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建立课题组,讨论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明确分工,做好初步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1)根据美术学科总体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美术实践课学生参选范围。 (2)根据美术实践课参选范围,编撰《中职学校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 (3)配合《课题使用手册》,组织实施教学用光盘等辅助工具。第三阶段--总体检验:将研究阶段性成果通过实践反复进行检验的同时,形成文字总结。
第四阶段--结题鉴定:将研究成果(论文、报告、手册、光盘等)汇总、分析和再度检验,上报上级机关鉴定。
8. 研究过程
8.1 首先根据美术学科总体培养目标及各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美术实践课中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参选范围。 (素描、色彩、平面构成、平面设计、书法、雕塑等)
8.2 根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参选范围,编撰出《职校美术实践课题手册》及各分册,如:《素描课题手册》、《色彩课题手册》、《书法课题手册》、《平面设计课题手册》、《平面构成课题手册》、《雕塑课题手册》等。(各课题手册中包括:各课题不同时间段的要求、简述、例图、自评标准。)
8.3 在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毕业班和晚修课程)实践中进行小范围尝试,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9. 创新成果
9.1 创新之处:
9.1.1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课程和时间的选择上以最大的自由。
9.1.2 一堂课中出现多种课题实践。
9.1.3 老师随堂了解选题情况,进而阐述课题要求及各课题间的共性 与差别,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
9.2 措施合理有效:
9.2.1 各尽其职、优势互补、强强联手从课题的分工可以看出,都是将教师的长处有效的得以体现。《手册》的撰写都是各位参与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这种来自于日常实践的总结,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学,从而形成一种新模式。使其成为促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促进剂。
9.2.2 对象正确、时间合理。 选择毕业班学生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做不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秩序。选择晚修课进行实践,能将学生的"垃圾"时间和"真空"管理盲区有效利用起来,节约了教育时间与教育资源。
9.3 成果真实可信:
9.3.1 体现在课堂实际的"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生动鲜活,极富凝聚力。学生的才华在这里绽放,教师的智慧在这里闪光。
9.3.2 体现在各《课题手册》中的知识点像强大的磁石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着学生的潜能,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
9.3.3 体现在竞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升学和就业诸方面的项目研究成果,展示了"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勃勃生机,其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将学生的未来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
10. 研究反思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气氛热烈的前提下,也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嬉戏状态。做作业不认真,课堂纪律也不易控制。另外,各课题间的共性与差异的阐述,也会给上课教师带来挑战。课题手册的撰写也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激励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天津出版社 国家一级期刊
此文获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主办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附录:《中职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摘要)
一、《平面设计课题手册》之《图形创意课题手册》:
课题 设计基本元素训练 备注
要求 1、 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基本元素作联想2、 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3、 每个元素至少做10个相关图形
简述 对于学习平面设计、图形创意是最基本而重要的课程,联想的训练是图形创意的入门课程。 以点、线、面作为基本元素训练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至此你便开启了通往专业平面设计的大门。
例图 ""
三角形
""
正方形
""
圆形
同中寻求不同,这是一种直觉与感悟,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直觉与想象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图形创意课题(初级):
1、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2、 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
3、 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
4、 正负形、影子
5、 同构图形
6、 异变图形
7、 元素的替代(意和形的替代)
8、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海报设计)
9、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标志设计)
2. 《书法(硬笔)课题手册》:
课题 汉字外形之美 备注
要求 1. 尝试着用直线将附图1中的汉字围拢起来,看看你发现了几种几何图形.
2. 尝试着用直线将附图2中的汉字围拢起来,你是否发现了大小不一、宽窄不同的图形.
3. 尝试着在你的记忆中搜索出符合下列图形的汉字、每个图形至少归纳出三个汉字
简述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除了前一课我们学习到的汉字结构上的美之外,汉字的外形也是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虽然汉字是方块字,但它没有让让人感受到丝毫的呆板和僵硬,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大小和外形上的变化而为。汉字的大小和外形变化既合情又合理。比如:口、田、国相比较中笔划多的字,必然要大些;口、日、目相比较中横划多的字必然要长些;日和曰相比较,虽然中都有一横划,但长的叫日(ri)扁的叫曰(yue),不长不扁的" "非字也
例图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硬笔书法课题(初级):
1、书法常识 7、 避让穿插
2、汉字结构 8、 主笔与副笔
3、汉字外形之美 9、 书写规则
4、书体风格 10、 楷书临习
5、均衡与舒展 11、 行书临习
6、上紧下松 12、 草书临习
上、下、土、丁、士、于、飞
厂、卜、器、业、术、市、中
小、主、告、果、示、里、十
个、人、非、北、堂、思、美
未、早、主、合、由、平、不
戈、长、为、九、七、乙、义
口、田、回、国、日、目、用、曲
一、二、王、皿、卜、月、明、辩
三、《素描课题手册》: 课题 结构分析法 备注
要求 1. 分析右图中茶壶的组成部分,每部分 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
2. 以圆形、三角形、方形为基本元素组合成赋予个性的新茶壶
简述 结构是指物体间的组合方式。无论是人、动物还是静物都有它特定的组合方式,它既科学合理,又生动美观。以茶壶为例,它的任何部分都有其功用,其美感也蕴涵其中。缺失了任何部分以及各部分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差异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科学合理、和谐并赋予个性的新组合便是创造的开始。 世间万物皆有结构,人、动物、建筑、汉字……..
茶壶的嘴像动物的喙茶壶的把手像…茶壶的盖像…
形状不同,茶壶迥异大小不同,茶壶迥异位置不同,茶壶迥异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素描课题(初级):
1.素描概述 10.空间表现(黑白灰)
2.整体意识 11 .空间表现(虚实)
3.基本形概念 12 .结构分析(单体几何)
4.结构分析法 13透视说(详说)
5.特征把握 14.笔触运用
6.体分三面 15.结构分析(组合几何)
7.透视说(概说) 16.固有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