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蒙氏数学意义

蒙氏数学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0 16:50: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蒙氏数学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蒙氏数学意义

篇(1)

关键词: 蒙氏教育 蒙氏实操 教学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蒙氏教育法是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开创的推广了百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教育理论及教育书籍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许多国家纷纷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及各类培训机构,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许多早教机构如红黄蓝亲子园、新爱婴早教中心、华夏爱婴早教中心等都引进了蒙氏教育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从2010年8月以来,徐州幼师进行课程改革,增添了选修课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两个课时理论教学;并投入大量资金开辟蒙氏实训室,配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教具1000余件。每周安排学生进行两次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蒙氏教具的价值及特点,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的内涵,掌握指导幼儿操作蒙氏教具的教育教学技巧等。我因在求学期间接触和系统学习过蒙氏教育相关内容,并获得了亲子教育资格证,有幸担任了蒙氏公选课教学任务,借此机会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2.研究目的

(1)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蒙氏教育的相关知识,其一是将蒙氏教育中强烈的逻辑性、灵活地操作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融入到未来日常的幼儿园教学中;其二是帮助学前教育学生和幼儿教师形成一种蕴含爱与责任,拥有独特与创新性教育思想和理想的精神,即不教的教育思想;以此适应现今亲子教育中对于蒙氏理论的应用。

(2)通过9张教学讲义的设计,平日的课堂教学实录和实训操作的课例分析等有效形式,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运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和反思、改进的循环方式,强化蒙氏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蒙台梭利教育法简称蒙氏教育,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办,她是世界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并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等著作,创设了一整套蒙台梭利教具。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其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观察、实验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性格和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她的教育理念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三)研究内容与范围限定

本研究主要将蒙氏教育公选课本身和每个参加蒙氏公选课学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的方式,不断强化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和观察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既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门技能,又通过这种教学反馈形式解除理论教学的弊端。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研究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仅以幼师课堂为例,因此有区域限制,不能推广至其他地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简述如下:

(一)文献法

我系统地阅读过蒙台梭利的经典著作,又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图解蒙特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标准教具与制作》、《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与训练指南》等;查阅中外有关文献资料37个,梳理结果为多数研究都是围绕蒙氏教育思想的分析为主,少数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向蒙氏数学教育的幼儿园实践探索,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观察法

每周在两次课堂活动中进行系统的事件取样观察,完整记录学生的蒙氏教具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案例及课例分析,将有利于弥补课堂讲授的弊端,强化教学效果。

(三)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了解学生掌握蒙氏理论知识的情况。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方法,适合理论和实践研究,这点很符合蒙氏教育公选课的特征。研究环境适用于课堂,教师可以边教学边研究,通过自我反思的形式,不断强化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的方式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讲义的设计与分析

1.蒙氏公选课的宣传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在每个学期未能够直接、简洁地了解下学期公选课的基本内容,快速做出选择。讲义内容包括蒙氏教育的目的与意义、蒙氏教育的现状及就业前景、蒙氏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此讲义每学期都有150名左右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可见所列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兴趣点,无须做大的修改。

2.蒙氏实训室管理条例,此内容适用于平日的教学管理。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修改如下:分为登记制度、管理制度及借还制度,其中明确规定蒙氏教具操作的内容,并新增了借还要求,比原本的条例更规范和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3.教学讲义,即一个学期需要学生掌握的蒙氏教育的基本内容。讲义分为六大部分:蒙台梭利教育概述、日常生活教育、感观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结合实践教学发现,在讲义的设计中,因我的教学特长所限,前四部分讲义内容充实丰富,结合教具实操练习,学生的兴趣点非常多。相对薄弱的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因教具有限、内容冗杂,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思路,进行课程的动静搭配,并对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的内容做了修改,让其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相关,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变课堂为游戏化教学。如语言教育中与学生一起利用蒙氏语言教具——泥偶娃娃,创编故事,大家一起探索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训室实操案例分析

1.学生实操分析

除课堂的正常教学外,每周二、四还分批对学生进行蒙氏实训操作练习。因学校条件便利,设有专门的蒙氏实训室,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观察记录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的操作得心应手,对数学教具的操作较差。分析如下:(1)日常生活教具,为衣饰架、两只捏、三只捏、倒铃铛、拧螺丝、清扫豆子、穿线板等,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延伸设计。(2)感官教具,形式多样、新鲜有趣,教具变化组合性较丰富,学生兴趣点浓厚。如在操作粉红塔时,既可以学小等差概念,又可以进行造型组合,学生练习时创新不断。(3)数学教具类型多样,对于幼儿学习早期数学基本概念,具有良好的启蒙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操作技巧差。究其原因发现,多数学生的基础数学概念差,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操作。

2.学生指导幼儿实操分析

蒙氏教育公选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蒙台梭利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熟练掌握蒙氏教具的操作,更好地实施幼儿园教学。在平日的实训操作中,我要求学生独立设计蒙氏教案,利用幼儿实训室操作时间,模拟教学,以便学生学以致用。可是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易出现以下问题:教学语言成人化、教学控制力度大、教学形式单一,这些恰恰与蒙氏教育中不教的教育、探索式的学习相违背。分析原因得知,模拟教学实践时间安排较少、教学辅导力度不够、学生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违背等。因此,加强学生自身的蒙氏教具操作练习是首要要求,而后尽量多提供模拟机会,这样才能实践出真知。

(三)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选择题结果与分析

(1)蒙氏教育初知

问卷的第1题,即了解学生在选择该门课题时,是否已经听过或者多少了解一些有关蒙氏教育的知识。其中95.7%的学生听说过蒙氏教育,可见选择该课程的学生是有目的性的学习。

问卷中的第2题(多选题),旨在了解学生获知蒙氏教育的途径,统计数据见表格。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通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课了解蒙氏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是幼儿园实践、书籍、亲子教育机构,这些说明蒙氏教育理念被广为推崇、就业市场前景好;再次宣传、培训,这些说明蒙氏教育的传播途径是多样的。

(2)蒙氏教育学知

问卷中的第3题,旨在了解通过学习蒙氏教育学生掌握蒙氏理论的基本情况。其中了解一点的选项35个,占52.2%,非常了解的选项32个,占47.8%。问卷中的第4题,考量学生对蒙氏教育是否是创新性的认同感,其中(是)选项67个,占95.7%,(不是)选项1个,占1.4%,(不知道)选项2个,占2.9%。由以上两个题目可知,大多数学生通过选修课还是很认同蒙氏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了蒙氏教育的理论及实操要求。

(3)蒙氏教育教学效果分析

问卷中的第五题,(满意)选项55个,占78.6%,(一般)选项15个,占21.4%。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同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少数学生认为一般,个别访谈了解得知,课程中基本理论太多,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实训室实践操作的实践太少,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数据都为以后的教学效果分析提供了真实数据,也为下学期的备课提供了改进方向。

2.问答题结果与分析

问卷中唯一的问答题是:“你认为蒙氏教育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旨在了解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分析如下:

(1)不教的教育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出示教具或材料时总反复强调,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语言提示,生怕幼儿不明白,掌握不好;教学想法多,操作材料多,不敢大胆实施,怕幼儿接受不了,低估幼儿的能力。这样,无形中使幼儿失去了更多操作、发现、探索和思考空间及机会,同时失去了通过交流、尝试、体验,自己克服困难,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提高的学习愿望,孩子们机械地、被动地完成教师指定的内容,体会不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无法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蒙氏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观察,实验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性格和能力。

(2)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兼有玩具和教学材料的特点,而且教具具有组合性、延伸性。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

(3)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节奏;能够使儿童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多寡适度;与成人环境有关联;能够保护儿童并让儿童有安全感;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自主学习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①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4)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通过教师守则对蒙氏教师进行规范,针对现代蒙氏教学,是否有“蒙氏教师初级资格证”应该是合格的蒙氏教师的先决条件;其次,应该结合新《纲要》中的要求,做幼儿学习的指导者、观察者、参与者,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用平等、谦逊的态度协助儿童的成长,使儿童在环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再次,运用蒙氏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探索开拓新的教育天地。

综上所述,蒙氏教育公选课的开设具有必要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理论和掌握实践的机会。然而教学相长,通过这三年的教学,我不断修正教学方案,希望更符合学生兴趣、更贴近市场需求,通过不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做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

注释:

①李淑英.《了解蒙台梭利,了解蒙氏教育精髓》[J]父母必读,2005(3).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与训练指南[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7).

[2]吴金岭.图解蒙特梭利教育法[M].海潮出版社,2008(1).

[3]林丽,曲小溪,王玉廷,宋茂蕾.蒙台梭利标准教具与制作[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3).

[4]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陈萍.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08.

[6]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一、确定以全面发展为本的差异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合上述观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儿童现实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儿童潜在发展水平,并且每个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差异性教学目标,即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蒙台梭利的教具是她的教学法的构成要素之一,非常有特色,在蒙氏教学中有人误以为将蒙台梭利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蒙氏教学法了。实质上,蒙氏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教学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儿童的需要。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需要和目标,课程组织的中心是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教具操作。

因此,在将蒙氏教育方案引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考虑它的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同时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在观察中指导,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二、拓展全面丰富的整体的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她把日常生活练习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她认为日常生活练习对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感官教育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它们分别由相应的教具来完成;语言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读和写两部分;数学教育主要是10以内的读、写、算等内容;文化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几个主要方面。今天看来,蒙台梭利的教学内容设置的确有一定的局限,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与儿童发展的需要,比如对儿童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的艺术教育内容、社会教育内容没有涉及。因此,国外一些新一代蒙氏教育思想的追随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对原蒙氏方案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将原五大领域扩展为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大肌肉活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角色扮演)、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的练习)。这种改进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对我国当前教育界。

三、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一个以承接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过程。蒙台梭利追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书《学会生存》把人格理解为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等品质的综合,是“完人”,并认为这种“完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继《学会生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著名的报告书《学习:内在的财富》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指出:“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像力和创造性;它们是人的自由的最明显的表现,有可能受到某种个人行为准则规范化的威胁。”所以,“创造性”和“想像力”是“自由人格(个性)”的表现,为了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应首先培养“自由人格(个性)。”由此看来,不能把某一种或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分离出来孤立地培养,否则会造成人格分裂。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应该在培养人的整个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整合进行。

四、激发积极互动的交往关系

蒙台梭利教育法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她认为教育不是教师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教师协助儿童自下而上地自我发展。正是从这种教师观出发,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而不是“教师”。

因此,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案中,教师所具备的角色是:

(一)环境的提供者:在蒙台梭利看来,由于儿童是在吸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特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尺寸的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示范者:在儿童自我选择、使用教具材料之前,教师首先为孩子示范教具的正确操作方法。教师对教具材料作简单的介绍、示范时,话要简短、明确、客观,内容必须是直接涉及要解决的问题,不讲不必要的话。当孩子模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再一次示范或引导选择另一个新的教具。(三)观察者:教师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不带成人偏见的眼光来看孩子”。在儿童摆弄和操作物体的时间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了解儿童的自由表现,观察儿童对教具材料的兴趣及兴趣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的面都表情。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要,然后以此来提供适宜的环境。

篇(3)

关键词:别种 夫余 高句丽

关于高句丽的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有秽貊说、夫余说、高夷说、橐离说、商人说、介莱合族说等诸多说法,迄今仍无定论。《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是最早记载高句丽族属的古籍,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对“别种”一词,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周一良先生在《论宇文周之种族》一文中认为:“今按‘别种’之称犹‘别部’,为政治上相统属而种族上十九不相同之部落”[1],认为“别种”与本种之间大多族属不同,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史家所说的‘别种’通常是:由‘母族’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一个新种的人类集团,可称为‘母族’的‘别种’。”[2]“别种表示他们血缘上的渊源关系”[3],认为“别种”与本种族源相同。本文试从分析“别种”一词的用法入手,解读《三国志》对高句丽族属的记载,以期对高句丽的族源问题有新的认识。

(一)

目前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使用别种概念的是东汉贾逵(30-101)。《史记·晋世家》《集解》引贾逵说:“东山,赤狄别种”、《史记·匈奴列传》《索隐》引贾逵说:“犬夷,戎之别种也”。另外,《史记·晋世家》《索隐》引贾逵说 咎如:“赤狄之别”,显然“别”是“别种”的简称,这也是后代史家通行的用法。从贾逵对“别种”一词不作任何解释并已采用简称来看,贾逵不是此词的发明者,此词的出现当在贾逵之前,也就是说,至晚在西汉末、东汉初即已出现,至贾逵时已被广泛使用。

“别”字在东汉以前的史书中多用作动词,意义是区别,作修饰语的情况不多,可考见的有以下三条:《淮南子·要略》:“韩,晋别国也”,指韩国是从晋国中分出独立发展的国家;《礼记·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指大宗子之外的诸子成为小宗的宗子建立新的宗派;《左传》昭公三年:“晋之别县不唯州”,指从晋国中分出的相对独立的私邑。不论是“别国”、“别子”还是“别县”,“别”字作为修饰语,其意义都是从一个共同体中分出而后独立发展的情况。汉代“种”字指子孙后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参之《三国志·魏书·乌桓鲜卑传》:“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以己为种,无复报者故也”,《三国志》中的“种”也是指后代。《后汉书·西羌传》:“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也证明“种”指子孙后代。则“别种”一词,当指自原部族中分出而后独立发展的子孙后代。所以,从族源上讲,“别种”与本种是同族。

最早见于记载的“别种”一词出于经学家贾逵之口,说明此词与经学存在密切关系。自贾逵之后,有胡广、苏林使用过“别种”,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大约同时代的韦昭、杜预也都使用过“别种”一词。可以说,自公元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下半叶,“别种”一词已成为学术界的通行用法。贾逵、胡广、苏林、杜预、韦昭所说的“别种”与“本种”之间的族属关系详见下表:

使用者

出处 本族

别种是否同族

贾逵《史记·晋世家》《集解》赤狄东山皋落氏是

贾逵《史记·晋世家》《索隐》赤狄

咎如是

贾逵《史记·匈奴列传》《索隐》 戎

犬夷是

胡广《史记·匈奴列传》《索隐》 东胡

鲜卑是

苏林《汉书·昭帝纪》注引西南夷廉头、姑缯、 柯、谈指、同并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隐公二年氐、羌戎、狄、蛮、夷否

杜预《春秋左传注》闵公二年赤狄东山皋落氏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三年赤狄

咎如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五年赤狄潞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宣公十六年赤狄甲氏、留吁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成公元年戎茅是

杜预《春秋左传注》成公六年蛮氏戎夏阳说不详

杜预《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二年白狄鲜虞是

韦昭《国语·周语》注西戎姜氏之戎是

上表中杜预称氐羌是戎狄蛮夷的“别种”,虽然从族源上说不通,但如果从“别种”指的是某一母体中分出独立发展的部分的意义上去理解,戎狄蛮夷是对少数民族的通称,而氐羌显然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那么,与“别种”一词的用法也是相符的。所以,除去一条资料“别种”与其本种之间的族属关系无法考证之外,其它各条资料都符合前述“别种”一词的用法。这说明,自公元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下半叶,学术界对“别种”一词内涵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即:从原部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子孙后代。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别种”一词共两见,一是称高句丽“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一是称“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貊”。《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师事的谯周[4],是东汉末著名经学家,其父“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纬”,谯周“耽古笃学”、“研精六经”[5],陈寿治学显然也是自经学入门,其所用“别种”一词不可能与传统经学家通用的含义相违。而且,在陈寿的时代,学术界对“别种”一词的内涵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陈寿不加解释地使用这一词,一方面说明此词的通用性,另一方面也证明陈寿个人对此词的理解与学术界通行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陈寿也认为,“别种”指的是从原部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子孙后代。

继《三国志》之后使用“别种”一词的正史是《后汉书》。在《后汉书》中“别种”共出现四处,《高句丽传》中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小水貊是高句丽“别种”,与《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完全相同,显然出自《三国志》,则范晔对“别种”一词内涵的理解与陈寿相同。另外两处一见《皇甫规传》,一见《西羌传》,都是在说明羌人的族属问题。所以,分析《后汉书·西羌传》中所载羌人的族属关系,不仅可以理解范晔对“别种”的定义,也可以理解陈寿对“别种”的定义。

《后汉书·西羌传》:“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这里所说的“子孙分别,各自为种”,指子孙后代分出独立发展,渐产生风俗文化上的差异,即形成不同的“种”,也就是“别种”形成的过程。只不过羌人的分化变异较大,中原史家无法识别何者为正统,何者是发生文化变异的部分,所以也就无法用“别种”来指代相对于原部族的传统发生文化变异的后代,只好一律称之为某某种。“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也是出于相同情况。“子孙分别,各自为种”显然是对“别种”一词的最好解释。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范晔、陈寿对“别种”的理解,是指从原部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子孙后代。

所以,陈寿指出高句丽“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东夷人的口碑传说中认为,夫余人中分出一部分独立发展,后来形成了高句丽族。《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分别为夫余、高句丽、沃沮、挹娄、秽、三韩、倭人立传,证明陈寿所说的“东夷”包括上述各族,则“东夷旧语”指的是居住在东北东部乃至朝鲜半岛的各族,即高句丽人以及包括夫余人在内的与高句丽人相邻的诸族,都承认高句丽是夫余“别种”。所以,高句丽从族源上讲当出自夫余。

(二)

《好太王碑》称:“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6]《高丽大兄冉牟墓志》:“邹牟圣王元出北夫余”,[7]都称高句丽出自北夫余。但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始祖朱蒙为东夫余王金蛙养子,朱蒙率部自东夫余迁出 “是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认为高句丽出自东夫余。朝鲜史书《三国遗事》引《古记》载:“前汉书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天帝降于讫升骨城(在大辽医州界),乘五龙车,立都称王,国号北扶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名扶娄,以解为氏焉。王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扶余。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州,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三国遗事》引《国史·高丽本纪》:“先是北扶余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扶余,及夫娄薨,金蛙嗣位”,证明解夫娄所部原号北夫余,因东迁而改称东夫余。从这个意义上讲,称高句丽出自北夫余与称高句丽出自东夫余都是正确的。朝鲜史书一致认为高句丽的统治集团出自夫余人,与上述我们对《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别种”一词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但是,“别种”一词的内涵中还包括着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从原部族中分出独立发展。陈寿使用“别种”,也是为强调高句丽人已经脱离夫余人独立发展了,暗示着高句丽人与夫余人不同。《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高句丽“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其性气衣服有异”,也证明陈寿已经认识到高句丽人与夫余人民俗方面的差异。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朱蒙所部脱离夫余人独立发展之后,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民族融合过程。

首先,高句丽人虽然出自夫余,但夫余国内就包括夫余人、秽人、貊人三种民族成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朱蒙为夫余王金蛙养子,无疑属于夫余人。朱蒙与“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南迁,乌伊与摩离在公元14年“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此时距朱蒙南迁已51年,乌伊、摩离即使与朱蒙迁徙时仅20岁,至此也已70多岁了。高句丽前三位王中,朱蒙享年40岁,其子琉璃明王约56岁,大武神王最高寿,也只61岁。乌伊、摩离70多岁仍健在,并能领兵远征,是很令人怀疑的。此三人名字也不见于中国史书,《魏书·高句丽传》:“朱蒙乃与乌引、乌违等二人,弃夫余,东南走”,而没有乌伊。则乌伊、摩离可能是随朱蒙迁徙的部族的名称,在经过长期的对古史的神化以后,在其始祖起源传说中演变为人名。乌伊,《三国史记》中也写作鸟伊,伊字《东国史略》写作夷,则乌伊也可以写成鸟夷。《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岛字原作鸟,唐人改为岛,王肃注:“鸟夷,东北夷国名也”,是尧时东北古部族。乌伊的原型就是鸟夷人,也就是夫余国内的秽人[8]。高句丽一词《阙特勤碑文》作“Bokli”[9],以汉字标音,正是摩离。《后汉书·东夷传》:“句骊一名貊耳”,摩离就是貊的变音,摩离即貊,是高句丽族的别称,摩离的原型就是夫余国内的貊人。由此证明,朱蒙所部从东夫余南迁时,有相当一部分秽人、貊人随行。《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着夫余王说朱蒙:“诱我臣逃至此,欲完聚以成国家”,也可以证明随朱蒙南下的不仅仅是夫余国的统治民族夫余人,也有夫余国内的被统治民族秽人与貊人。

其次,朱蒙所部迁入的卒本川一带,民族成份也比较复杂。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丽语谓复旧土为多勿”,朱蒙立国第二年以沸流国所在地为多勿部,说明朱蒙为代表的高句丽统治者夫余人认为,对沸流部的收降是收复夫余民族的旧土,可见,沸流部属夫余人,先于朱蒙所部入居卒本川。琉璃明王在东夫余时,他的母亲曾对他说:“汝父非常人也,不见容于国,逃归南地,开国称王”[10],所谓的“逃归南地”,也就是回到夫余人在南边的故地,也证明在朱蒙所部南下之前,卒本川一带已存在夫余人的部族。

《史记·朝鲜列传》称卫满在夺取箕氏朝鲜政权以前即已“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此真番当为族称。《史记·朝鲜列传》《索隐》注真番为“东夷小国,后以为郡”,则真番郡即设在真番族的居住区。真番郡的位置学者们认识不一致[11],但考虑到乐浪郡以南是箕氏朝鲜的后裔建立的韩国、临屯郡以南是从马韩分立出来的辰国[12],则真番郡只能在玄菟郡以北,真番人的居住区是夫余人南下的必经之路,朱蒙所部辖区内显然也存在真番族。

《汉书·地理志》:“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貉、句丽蛮夷”,则早在汉武帝灭朝鲜以前,此“句丽蛮夷”即已存在,隶属于卫氏朝鲜,与朱蒙所部显然族属不同。《后汉书·东夷传》:“武帝灭朝鲜,以高句骊为县”,证明玄菟郡高句丽县是因为设于此族的居住地而得名。到朱蒙所部 “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13],即接受汉高句丽县统治时,才与此句丽蛮夷杂居并相融合。

卒本川一带也有不少汉人。《史记·朝鲜列传》:“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说明自战国时已有中原人进入真番地区。高句丽琉璃明王有汉妃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国志》、《后汉书》中所载后世夫余、沃沮、高句丽等族的居住地曾经都是秽人的分布区,则卒本川一带也存在秽人。

总之,高句丽人的始祖朱蒙所部自夫余国迁出独立发展之时,内部就包含夫余、秽、貊三大民族,所迁入的卒本川一带又是夫余人、真番人、句丽蛮夷、汉人与秽人杂居的地区,高句丽族就是朱蒙所部夫余人与上述诸族进行民族融合的产物。从族源上讲,高句丽族是多元的,夫余不过是其多元中的一元。陈寿使用“别种”一词,一方面指出高句丽人的统治集团出自夫余人,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高句丽人不同于夫余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其记载是完全可靠的。但是“别种”一词却无法描述高句丽族形成过程中复杂的民族融合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概念也是不够准确的。

[1] 林干《匈奴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2] 刘庆《“别种”杂说》,《北方文物》1988年第1期,第72页。

[3] 孙进己等《渤海的族源》,《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5期。

[4] 《晋书·陈寿传》。

[5]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6] 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7] 《东北古史资料丛编》第二卷,辽沈书社1989年版,第476页。

[8] 我认为秽人为东北土著民族,貊人原生活在蒙古草原,后迁入东北地区。鸟夷是东北见于记载的最古的居民,秽人当是其继承者。参见拙著《秽与貊》,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4期,16-18页。

[9] 岑仲勉注释突厥文的《阙特勤碑》,将此词标音为“莫离”,与“摩离”完全相同。见《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92页。

[10]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琉璃明王本纪。

[11] 真番郡的所在地有朝鲜南部说、鸭绿江流域说、今宁安说三种说法,详见孙进己、王绵厚主编的《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273页。

篇(4)

关键词:学前幼儿;蒙台梭利;游戏;数学思维;数学情感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身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交给他们良好的习惯。所以在幼儿数学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幼儿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初步形成数学思维,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能让儿童在将来的数学学习中保有持久的兴趣和潜能,对幼儿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教育都有难以逆转的深远意义。

一.我国幼儿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数学启蒙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让孩子学习好数学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认知新世界。但数学在很多学习者和教学者看来是枯燥与无味的,在生活中好多孩子对学习数学总是缺少热情和兴趣,这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题与问题。当前我国学前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教学目标单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知识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②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片面强调科学性知识的学习。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③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形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

④忽视幼儿的数学兴趣和情感的培养。部分幼教教育单纯把数学教育作为儿童获得数学知识来教,忽视了其他的教育价值。若压抑了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喜爱,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幼儿厌恶数学的消极情绪,对今后学习影响巨大。

⑤幼教的职业技能不完善。从教师专业化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出发,考虑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综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

可知,当前我国学前数学教育中,大部分形成了如同中小学阶段的传统课堂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或是任由儿童自主活动的无目的的“放羊式”课堂。尤其老师不够重视幼儿在数学的思维和情感上的培养,这对于幼儿今后数学学习的发展是极大的损失。

教师应把握住儿童这一不仅是智力更是人格和情感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掌握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立足于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从培养思维和情感出发展开教学。这将对于儿童今后数学的学习起到启智的作用,而且良好的数学情感,对学习数学获得的自信和喜爱,能产生持久的情感,而不是厌烦与恐惧,对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的意义。以下将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

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会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她认为应让幼儿们在动手操作和游戏中发现并体会“数”的存在,不仅使幼儿学会很多具体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从小养成喜欢数学,不怕数学的习性,为上小学奠定数学基础。合理的教学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及情感,其培养途径就是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丰富的内涵,组织适宜的数学游戏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提供有效地指导。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蒙台梭利认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提升儿童的人格。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性,决定了数学教育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于学前阶段思维的发展,乃至一生的思维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如小班图形分类活动,在认识了基本图形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请幼儿将三角形找出来,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摸摸三角形,发现特点,得出其具体特征以形成概念,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再一起讨论自己家里、教师里的三角形物品,对照得出的特征和概念。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的深刻性和持久记忆。再如出示一组到动物园参观的照片,请幼儿按照参观活动中市区发生的先后顺序,感受事件发生过程与时间的关系,发展其推理能力。

2.数学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主要部分,在游戏和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主要体现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去寻找答案,积极把握幼儿好奇和爱玩的天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如拼画游戏,在认识了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教师提高某一单一的图形,如三角形,让幼儿按要求把这些三角形拼成小房子或者其他图形,送给他们的好朋友。这时候幼儿的操作不受固定套路的限制,兴趣提升,热情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

再如拼摆游戏,教师提供两张正方形图片,把其中一张沿着对角线剪开。摊开摆放成以下形式(图1),请幼儿将剪开的两部分三角形拼成原来的正方形。第一个活动很简单,幼儿们很迅速地就做好了。接下来,老师收起全部的图片,再摆成如下的另一种形式(图2),幼儿再按刚才的要求去做。这时候幼儿可能会迷惑,同样的图片不同的位置。激起趣味后,就开始动脑思考,动手尝试,等到拼接成功时,幼儿会豁然开朗,不仅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突破了思维的定式。

3.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幼儿身上即幼儿能够既快速又正确地完成游戏任务。如小班的1-5的按数取物游戏,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幼儿快速在盒子里取出相应的物品数目,或是相反的活动。同时可以加入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又对又快。再如说相反词活动,教师说一个词,要求幼儿快速思考回答出相反的词。如快对慢、胖对瘦、好对坏、高对矮等等。

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游戏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幼儿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轻易否定和打断,给幼儿思考的时间,之后再在各方法中作比较,找到一种最便捷和有效的办法。

在游戏和相关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在动手、动脑和动口中启发幼儿合理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俗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初步形成数学思维,能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情感

培养幼儿数学情感,即对其数学学习的兴趣、求知欲、自信心和喜爱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幼儿内心保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才能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到今后抽象的数学学习中。

长期以来,幼儿园数学活动大多注重它对幼儿的智力功能,很多教师甚至单纯地把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体操的偏向,而忽视它的多种教育价值。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儿童都怀有厌恶和害怕数学的心态。而情感态度不是单纯靠“教”出来的,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结果。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引入数学知识,是培养幼儿数学情感的最好途径之一。

比如,创设环境。把幼儿的数学学习放到孩子实际的生活中,带幼儿带教室外散步,数一数身边的房子树木,比一比树木的高低等等活动,教师适时引导提问,使幼儿感受身边事物的大小、高低和数的运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我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身边的事物也产生了很大兴趣,不断想寻找其他问题和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使幼儿学以致用,更能在生活化的游戏中体会积极向上的数学情感,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

总之,知识只是暂时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才是永恒的。所以在幼儿数学教育的工作中,幼教工作者应注重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教具和有教育目的的游戏,采取从“做”中学的方式,让孩子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操作,提升孩子的感性经验。对于初接触数学的幼儿来说,不仅要学习数学粗浅知识训练数学思维,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能让幼儿从小就真正喜欢数学,不怕数学,对幼儿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M](2000年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红兵.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 范佩芬,王辉.“活教育”做出“活智慧”[M](2010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赵旭曼.我国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少年儿童研究(理论版),2010,(19):38-49.

[5] 王丛岩.在蒙氏教育中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6,(2):68-69.

[6] .蒙氏教育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2):483-486.

[7] 王晓辉.数学活动中幼儿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6):81-83.

[8] 唐林媚.幼儿数学教育与思维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76-78.

篇(5)

新教师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延伸、职后教育的起点,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1根据市劳动局172号文件要求,凡有培训就业需求的均可登记参加免费学习,石家庄市金博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做为就业局“再就业”培训授权单位,特兴办免费技能培训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已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无业人员拥有一技之长,寻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现将具体事项公布如下:

一、免费培训开设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四级)

营销师(三、四级)

物流师(三、四级)

物业管理师(三、四级)

心理咨询师(三、四级)

社会工作者(三、四级)

以上课程均为200个课时。

二、报名对象:

1、拥有河北省户籍的.人员;

2、16至48周岁,有工作意愿,暂无工作的社会待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

三、报名时携带材料:

1、本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份。

(注:就业失业登记证可在本人户口所在就业局免费办理。)

2、一寸免冠照片8张。

3、身份证复印件8张。

四、开课及报名截止时间:

开课及报名截止时间:7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获取证书

(一)经培训合格后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结业证书》;

(二)经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合格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任职资格证明。

报名地址:石家庄市街75号大厦南楼311室

联系人:张老师

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2各区、县级市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

根据市人事局《关于举办__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上岗前培训班的通知》(___〔__〕16号)精神,应届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作为我市人事培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要求于每年10月底前完成,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我中心现定于今年7月中旬开始举办~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上岗前培训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年进入__市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二、培训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成功之道;

(二)职业初期的心理调适;

(三)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

(四)职业人士的沟通与礼仪;

(五)__经济与社会发展;

(六)__风貌与__人精神;

(七)参观考察。

三、培训教材

培训采用__市人事局组织编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教程》一书。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一)培训时间:第一期培训班,7月19日至22日;第二期培训班,7月26日至29日;8—9月份各期培训班开班时间另行通知。

(二)培训地点:__市人才培训中心(__路266号北秀大厦)。

五、培训费用

每人缴交培训费用230元(含培训费、教材费、参观考察费、证书工本费)。

六、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填写《~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上岗前培训班报名表》(附后),在当期开班时间前5个工作日通过交换、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报送市人才培训中心公务员培训部;学员请于开班当天上午8:30到培训地点办理报到手续(缴交培训费及小一寸彩色照片2张)。

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3培训目的:

1为了提高办园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对蒙氏教育有全面的了解,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2、通过培训,了解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把蒙氏教学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

培训时间:7月9-13日,共五天。

培训内容:全面升级蒙氏教育理念,蒙氏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培训地点:惠州市西湖技工学校

培训课程:

时间

上午9:00——12:00

下午2:30——5:30

参加人员

201_.7.9

蒙氏理论

201_.7.10

日常生活教育(实际操作)

201_.7.11

感官教育(实际操作)

201_.7.12

数学教育(实际操作)

201_.7.13

音乐教育

人文教育

培训教师:1、做好相应培训方案

2、负责相关课程内容的培训

本次培训注意事项:

一、准时到场,不迟到早退。

二、分组进行,每组评选一位组长协助培训老师整理会场,人员签到、主持、评分、登记。

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4一、指导思想

为了能加快学校发展,让学校教师队伍扩充和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决定对新分配教师和调进的教师进行培训。使新教师及早了解校情,了解教育改革的形势,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进入角色,从而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新教师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参训人员

陈莉、杨玲、魏芹芹、曹月、鲁思思、丁飞琴、刘惠妤、李超、雷志军、万蔷璐、周安、邵尉哲、张璐娜、周凯云、

四、培训内容

(一)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二)教育教学常规培训

1、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的有关标准及要求。

2、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作业要求和单元检测要求。

3、教学上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五、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个阶段。

(一) 集中培训阶段

分三期

第一期:10月11日(星期四)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熊校长

培训内容: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培训地点:校长办公室

第二期:10月15日(星期一)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文学忠

培训内容:《共青城耀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三期:10月17日(星期三)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任春英

培训内容: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二)分散培训阶段(10月18——11月18日)

各新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研修,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进一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六、培训要求

1、新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不得迟到和早退。

2、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为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七、考核(指教师参加该内容的培训后所取得的效果的检测)方式:

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并对新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老师去外地培训的通知模板5指导思想:

以《大兴安岭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为依据,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列为我校教师教育之核心内容,坚持以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科研培训相结合为基本核心.加强科研,探索规律,保证培训发展,提高培训实效,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培训对象:

各学科50分以下的在岗教师(已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可不参加培训).

培训内容:

教育理论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况

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情境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理论.

教育科研理论

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国家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知识的拓宽与加深

课堂的主观摩和教学实践的教研培训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教育科研方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科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

(4)信息技术培训

1.现代化教育技术专题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5)校本培训

结合我校特点,按照进修校要求自学自练.

四.培训形式:

根据课程不同可采取讲座,自学与研讨,观摩与案例探究,典型示范等把面授学习,自觉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集中学习在放假前,开学初.学科学习利用周五第八节课,通过活动完成自学自练等实践课.

五.培训管理:

(1)各教研组制定本组培训计划,学校检查实施.

篇(6)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空间;交流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丰富多彩的区域角活动设计为幼儿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区域角里不仅展示各种类型的作品,还可以将幼儿的奇思妙想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体现各种创意。

一、充分利用区域角激发幼儿开口说话的兴趣

由于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尽管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但在具体表达时发音还不够准确,词汇量也比较欠缺,有时为了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叙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用语言交流时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和模仿。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角的优势,比如在区域活动角中为他们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特别是运用各种不同的会话情境,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情境中的语言表达,学会用各种不同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可以结合语音和图书边听边表述,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动机,而且时间久了幼儿开口说话也就十分积极主动了。当然,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仅限于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不同语境的训练,还需要教师创设活动交流机会。因此,通过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的机会,增加了幼儿间的交流。

二、通过利用区域角不仅展示幼儿的奇特创意,还为语言交流拓展空间

区域角的设计其中最大的功能在于展示幼儿的奇特创意,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在区域展示中,为幼儿的语言交流提供平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美工区

美工区里不仅展示幼儿的美丽图案,还可以将他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展示出来,让他们的各种创意得以驰骋于美工区里,激发他们的创意。比如: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废旧材料、各种瓶瓶罐罐、布料、棉、针线等,幼儿不仅能自己动手自制各种玩具,还在制作活动中体会到各种动词不同类型的动词“拉”“折”“剪”“贴”“转”“翻”“撕”“压”“叠”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动作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幼儿在边动手操作边自言自语中体验不同动词的区别,在互帮互助中学会正确表达,为语言交流拓展空间。当幼儿完成手工后,可以将作品摆放成不同类型的主题“收获秋天”“生活万花筒”等,可以运用不同的主题编个美丽的故事或说一段自己想说的话,让幼儿手中的作品“动”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2.建构区

建构区充分展示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幼儿一起动脑筋,想办法,相互商量怎么实现自己的创意,并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活动展示出来,在互动中启发幼儿思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设计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可以做什么,大家如何搭建;也可以设计边玩边交流活动,将自己的想法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讲述给其他小朋友听,在不经意间为他们的交流提供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其他小朋友对自己的创意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建构更加完整的作品。

三、充分利用区域角培养幼儿的智能

通过对区域角的深入研究,其独特优势还在于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区域活动区有机整合起来,让儿童初步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区域角学习活动,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蒙氏数学中,通过操作材料自制的“时钟”墙饰创建出来的数字区,让幼儿认识时钟,不仅增强幼儿的数感,还通过对时钟的认识形成时间概念,让学生在活动区域角中自主学习,在小组讨论中了解有关数字、时钟的基本时间观念。也可以将每日的几个关键时间展示在区域角上,比如吃饭时间、放学时间,通过拨一拨墙饰“时钟”的时针,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环境作用于幼儿的认知,幼儿的认识依赖于环境。通过区域角的设计,构建和谐的幼儿认知环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所以,教师应善于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主题方案,设计好区域活动角,从而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有新意的区角环境,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高效的幼儿教育。

篇(7)

教育与幸福问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在关注这个问题,总结十多年来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发现,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过程与幸福、教育目的与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教育等,还有少数学者论述了中国女性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但这些基本都是关于基础教育的,在这样一个幸福教育成为全世界教育的主流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把幸福教育引入学前教育。目前关于学前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大多是质性或者量化研究的,很少有人像研究教育学中的幸福教育那样从哲学的层面进行思辨的研究。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因此教育是为着幸福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受过教育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多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也不幸福、不快乐。因此幸福感的获得取决于人们的期望和是否实际满足之间的差距,期望越大,实际得到的越少,便会体会到一种幸福感的“相对剥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幸福与否取决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并且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但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说,学生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我们在强调快乐教育,也只是尽力想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游戏化,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但是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古时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尽管他们也在以获得结果的快乐激励自己,但是不能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有些痛苦的,快乐教育、幸福教育也只是在尽力减少学生的学习的痛苦,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教育应该是幸福的,但在过程中也未必全都是幸福。这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痛苦。

二、幼儿教育从目的到过程都应该是幸福的

我国学前教育目的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而进行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因此是基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如果学前教育使幼儿不幸福,那么也就很难达成幼儿的身心健康了。在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的痛苦,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应该存在的。幼儿的学习,在理论上不应该像中小学生那样,是一种讲授式学习,幼儿是以游戏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感知和探索获得经验,这种经验是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的,为以后在小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游戏的意义之一就是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存在痛苦,他们是乐学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快乐的。

三、幸福为什么与部分幼儿失之交臂

幸福是幼儿教育的应然之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教育都是幸福的。首先,许多儿童感受到了幸福,他们生活在幸福中,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还有许多儿童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因为我们现在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小学化等现象,甚至有些地方会发生教师殴打和虐待儿童的现象,在一些县级或者乡镇幼儿园,幼儿园的功能就是帮助家长看孩子,提前向孩子灌输小学的知识,所有这些现象都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是幸福的。究其原因,从理论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1.成人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明确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幼儿的学习是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幼儿园中,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游戏、饮食、盥洗等各个环节,幼儿都可以在其中学习。幼儿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安静下来听讲,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来学习的。如果幼儿不能自己开动脑子并伸出双手操作,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而现实是,幼儿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静坐的环境里,被成人强迫去听讲,抄题,算题,写汉字,而根本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动手的权利被压抑了,不能活动,如何获得经验和智慧?“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皮亚杰的这句话明确了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所以,活动和游戏之于幼儿,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重要。只有在活动和游戏中,幼儿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2.成人以自己的幸福观主导儿童。孩子需要什么?对儿童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是不幸的,幼儿的幸福与幼儿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能否自由游戏,能否在教师和家长那里得到安全感,是幼儿幸福的关键。但是,有些家长往往认为,给儿童穿最好的,吃最有营养的,就是在促进儿童的幸福;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上很多兴趣班,就是在促进儿童的幸福。实际上,丰富的物质生活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能代表全部,物质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幼儿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玩沙玩水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专注、愉快和幸福也许远比在幼儿园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小心翼翼地玩昂贵的游戏器械要幸福得多。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自然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满足也许远比按照家长的意志努力学会一首钢琴曲要幸福得多。成人尊重儿童,不干涉儿童的活动时,也许儿童是更幸福的。

四、幼儿教育要实现整体的全面的幸福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