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7: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投资估值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企业估值 巴菲特护城河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 估值方法体系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对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绝对估值法,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现金流折现方法(DCF)、期权定价方法等;另一类为相对估值法,主要采用乘捣椒ǎ如P/E、P/B、P/S、PEG及EV/EBIT价值评估法。以下以投资机构对投资项目经常使用的估值方法进行概述。
(一)P/E法(市盈率法)
市盈率即市场价值与净利润的比值,或者说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利润的比值。投资机构是投资企业的未来,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企业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由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法需要确定市盈率和目标企业的净利润。市盈率可以通过参考对标企业或竞争对手的市盈率或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市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增长率。
(二)P/B法(市净率法)
市净率即市场价值与净资产的比值,或者说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市净率估值的主要步骤跟市盈率大体相同,只不过主要变量由每股收益变成了每股净资产。
(三)P/S法(市销率法)
市销率是市场价值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在成本、费用等相差不大情况下,企业价值主要取决于销售能力。用市销率作为估值的主要过程也跟其他相对法估值类似,主要变量变为每股销售收入。
(四)DCF法(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自由现金流是指一个企业在满足了短期生存压力和长期生存压力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
二、私募股权投资传统估值方法论的局限性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估值方法,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投资机构甚至融资企业都存在片面使用单一估值方法的问题,融资过程中往往是以当年或者下一年度预测净利润数乘以一定P/E倍数进行估值,这种估值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首先,企业估值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以单一维度进行判断。企业的价值不应只是体现在财务指标上,还存在于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护城河上,这是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根基。一家能够产生良好盈利的企业,但没有形成足够的护城河使自身具有竞争优势与壁垒的,仍然无法长期生存。
其次,仅以财务数据作为指标静态地判断企业价值,而忽视了企业所生存的土壤――整个行业的周期波动性,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与投资预期严重偏离。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实告诉我们,任何只看到眼前繁荣的数据,而没有对整个行业周期的意识与判断,这样的估值以及投资是存在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最后,片面使用单一的估值方法存在较大的逻辑漏洞,甚至整个估值方法都不适用,这样通过单一估值工具形成的估值判断是远远偏离了真实的企业价值的。不同的估值方法存在不同的适用场景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应当区分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有针对性地适用某种估值工具,同时运用其他估值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三、私募股权投资系统性估值方法论
笔者通过所在投资机构的锻炼与培训,并在总结了上述估值方法的优劣势后,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估值方法体系。这套估值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于巴菲特护城河理论,建立多维度估值体系
巴菲特曾说过:“在商业上,我寻求有着无法突破的‘护城河’保护的经济城堡。”巴菲特提出的护城河理论主要是指四个方面: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具体来看,无形资产,是指带来定价权或促进客户购买力的品牌,多样性的专利与技术创新,限制竞争的法定许可、认证,评价无形资产最关键要素,是看它们到底能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以及能持续多久;客户转换成本,是指客户黏性,与客户的业务结合、财务成本和重新培训时间成本都会影响客户黏性;网络效应,是指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也在提高;成本优势,是指低成本的流程优势、更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相对较大的市场规模。
护城河之所以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帮助企业长时间地保持盈利状态。引入巴菲特护城河理论,就是要在基于财务数据的估值模型基础上,增加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四个方面的维度,综合多个维度识别并判断企业长期存续并保持盈利的能力,以及基于企业形成的护城河所推导出的合理估值。
由于护城河理论主要是定性描述,较难量化判断,可能无法做到像财务模型可以量化估值结果。但是可以通过横向与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目标企业是具有宽护城河、窄护城河还是无护城河。
(二)基于艾略特波浪理论,判断行业周期节点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美国证券分析家艾略特针对股票交易市场的波动现象而提出的一套市场分析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艾略特波浪理论将不同规模的趋势分成九大类,最长的超大循环波是横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则只覆盖数小时之内的走势。但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个波浪构成这一点是不变的。
一般行业周期是简单地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这种观点比较僵化地看待行业周期发展规律,忽视了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波动问题。艾略特波浪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一级市场也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判断行业周期的发展规律,适时把握投资节点,以动态的方式看待企业价值变化,从而使得企业估值更加契合行业发展周期,也更具有长期的合理性。
为了更形象说明将艾略特波浪理论用于企业估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以下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进行说明。下图是笔者及所在公司团队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所得出的行业周期图。
图1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期图
如果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股嗤蹲剩在明确了整个行业发展周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在2007年7月份左右、2013年9月份左右、2017年1月份至2017年6月份左右,是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比较合适的时间窗口,这个时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具有护城河优势的企业将在这个时点快速崛起,此时的估值更加具有合理性;如果错过了上述最合适投资的窗口期,而错误选择在2009年6月份左右、2016年1月份左右、2020年左右进行投资,一方面企业经历前一段上升浪的快速发展后,若仅仅以财务模型判断估值肯定畸高,而随后行业风向即快速下跌,基于财务模型的估值由于未预见到周期的波动性将无法撑起高估值,而导致估值泡沫破灭。
(三)综合利用多种估值方法工具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谈不同估值方法工具存在的使用误区,以及应该如何综合利用多种财务模型工具进行估值。
首先,不能简单地使用P/E作为估值指标。P/E=股价/ EPS(每股盈利),EPS容易存在很多一次性利润,P/E指标的逻辑是当投资机构收购一家企业时,愿意为企业现在的利润支付多少倍数,这个利润应该剔除所有非经营性、不可持续的利润,得到一个经营性可持续的利润。使用P/E进行估值时,若考虑的是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则P/E是一个可用的比率。
其次,不能简单地使用P/B作为估值指标。P/B指标的逻辑是判断现在的股价占企业每股净资产多少比例,若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或虽然高出但溢价较少,投资机构对企业估值安全边际较高。但是需要考虑到管理层通过回购股权或分红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净资产的大小。
再次,不能模型化地使用DCF(自由现金流折现)。几乎所有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都需要预测3-5年的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出现一个“终止值”(Terminal Value)。预测3-5年的财务数据准确性非常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里的终止值占到了模型里股票价值的50%以上。因此,只要终止值发生一点变化,整个估值可能相差巨大。而且这个终止值对折现率比较敏感,将折现率下调1%,企业估值可能上升1倍。可以利用这个模型进行逆向思维,反推现在估值处于什么水平。
最后,综合利用多种估值工具判断企业价值,需要遵循以下逻辑:(1)企业目前资产值多少,利用P/B指标并辅以重置成本工具进行判断;(2)现在企业的正常化利润是多少,剔除一次性利润,利用P/E指标并辅以EV/EBIT工具;(3)企业成长性如何,需要判断企业的护城河以及行业的周期性。
参考文献:
[1]徐继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析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年
[2]李杰,杨波.VC、PE对投资项目进行估值的方法[J].产权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现金流折现模型;市盈率估值模型;结合点
一、引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价值投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价值投资的内涵在于使用合理的估值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比较发掘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投资机会。因此,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是估值。
估值的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第一类为资产基础法,也就是通过对目标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进行逐项估值的方法,包括重置成本法和清算价值法。第二类为相对价值法,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单,如P/E(市盈率法)、P/B、P/S、PEG。第三类为收益折现法,包括DCF(现金流折现模型)、FCFF和EVA折现等。这些估值方法中,在当前股票市场中运用最广的方法就是P/E市盈率法和FCF现金流折现法。
二、现金流折现模型
1938年,美国著名投资理论家约翰・B・威廉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现金流量折现(discounted cash flow,DCF)估值模型。该模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股票估值的经典模型。约翰・B・威廉斯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未来股利的索取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现金流就是自己未来获得的股利,企业的内在价值应该是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所有股利的现值。由此,约翰・B・威廉斯推出了以股利折现来确认股票内在价值的最一般的表达式:V=∑Dt1+k^t
其中,Dt:在未来时期以现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在一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合适的折现率,V:股票的内在价值,t:从购买股票开始计算的年数。
净现值等于内在价值与成本之差,即NPV=V-P,其中P表示t=0时购买股票的成本。如果NPV>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净现值之和大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低估;如果NPV<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净现值之和小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高估;当NPV=0即净现值等于零时,此时的折现率即为内部收益率,采用折现现金流法,股票价值主要取决于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两个因素;折现率则取决于所预测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股票的风险越高,折现率就越高,反之亦然。折现率的确定是本估值模型中的难点与关键。DCF方法除了适用于现金流量相对确定的资产(如公用事业)之外,尤其适用于当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并无明显盈利或现金流量,但具有可观增长前景的公司,通过一定期限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可确保日后的增长机会被体现出来。DCF模型的局限性是估价结果取决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特性相匹配的折现率的估计,当实际情况与假设的前提条件有差距时,就会影响结果的可信度。
由于与美国等发达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分红率相对较低。在实际的估值中,常用每股收益代替每股股利,长期来看,这样的替代不会影响估值的结论。
三、市盈率估值模型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也称本益比“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计算时,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若是按市场对今年及明年EPS的预估值计算,则称为未来市盈率或预估市盈率(prospective/forward/forecast P/E)。
利用市盈率法对企业估值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这个企业的股票合理的市盈率,并与当前市盈率做比较,如果当前市盈率低于合理市盈率说明这个股票在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低估的程度决定于当前市盈率与合理市盈率的差值。这么来说,确定合理市盈率的值应是利用市盈率模型为股票估值最关键的步骤。
国外的证券投资界在利用市盈率法对企业估值的时候通常使用一个名为“20倍法则”的原则,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合理市盈率应为20减去当前通货膨胀率,比如通胀率为3%时,合理市盈率应为17左右。当然,这样的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实际上,在利用市盈率模型为企业估值时,应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不同的增长率的企业对应的合理市盈率是不同的,比如一家未来增长率为50%的高科技企业与一家未来增长率5%的高速公路企业的合理市盈率肯定不应该是一样的。基于这一点,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提出PEG指标,PEG=PE/G,G代表企业未来3-5年的平均增长率,PEG=1时说明企业的估值是合理的,当PEG低于1的时候说明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另一种确定合理市盈率的方法是将市盈率进行倒数,如果是20倍的市盈率,其倒数为5%,将其定义为收益率,然后将其与无风险债券进行比较,一般来讲股票的收益率应高于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因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时候承担了风险,理应得到高于债券的投资收益率。
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低迷,中国市场经济也正处在结构调整的阶段,各行业的不同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增长率都不能稳定保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值。所以在利用市盈率模型时,首先应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状况预测企业未来3-5年的盈利状况,然后再使用预估市盈率模型估计企业合理的市盈率水平。
四、两种模型的结合点
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通常用于成熟的行业以及收益较稳定的行业,由于这样的行业的盈利模式简单,风险较小,通常有较稳定的现金流,比如高速公路、机场、传统消费行业等。而市盈率估值模型的适用面更为广泛,无论是成熟的企业或是处在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都可以使用市盈率法对企业进行估值。
从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企业估值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这与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价值回归也不谋而合,一个公司的价值体现于它的盈利能力。虽然这两种估值模型在形式上看起来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它们其实在理论上是存在结合点的。
假设存在上市公司A,股本为1亿股,本年度净利润为1亿元,故每股净利润为1元,假设公司将所有净利润以股利形式发放,且忽略税收影响,同时预计未来10年企业盈利按15%的速度增长,10年后盈利按5%的速度增长。
首先通过现金流折现模型对这个上市公司进行估值,由于公司发展较为稳定,折现率取7%-10%,得出每股价值V=12.88-15.19元,对应的合理市盈率为12.88-15.19倍。
接下来以市盈率估值模型对此上市公司进行估值,由于公司未来盈利速度约为15%,故按PEG法得出公司合理市盈率为15倍,每股合理价值V约为15元。
通过上述假设分析,现金流贴现模型与市盈率估值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看出这两种估值模型在对公司估值的结论上是相近的,说明其在理论上是存在结合点的,可以看出影响企业价值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净利润的增长率。
五、结语
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估值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当前市价是否合理,并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虽然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估值模型和方法,但是其核心几乎都离不开对企业当前以及未来的盈利状况的判断。现金流折现模型是估计企业未来存续期现金流折现的总和,市盈率估值模型是通过企业未来盈利增长率来估计当前合理是市盈率倍数。投资大师巴菲特喜欢引用凯恩斯的一句话“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精确的估值方法,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准确判断一个企业合理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估值的意义在于估计企业价值合理的区间,而不是精确的某个数值,只有当股票价格偏离这个区间较大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高估或低估的判断。价值投资理论中,对企业估值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以及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璐,余明震.企业估值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1,1.
[2]廖永平.对利用市盈率估值的思考 寻找一个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估值方法[J].新西部,2010.5.
[3]邓凯成.股权估值方法探讨和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3.
[4]齐燕.证券估值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基于几种经典股票估值模型的研究[J].思想战线,2010,1.
【关键词】EVA估值; FCFF估值; 价值评估; 自由现金流
一、引言
企业价值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管理范畴,估值研究运用最广泛的是证券投资领域,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在纷繁的选择机会中,寻求最具潜力的投资对象是极大的挑战。于是,公司价值的评估即公司内在价值的计算,对于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对于公司价值评估是绝对合理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不同的行业都有其最适用的模型及参数,针对行业进行估值模型的比较分析,是证券分析、行业研究中的主要内容。
在当前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实践中,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即FCFF估价法,是主流方法。该种方法认为企业的价值等于该企业以适当折现率所折现的预期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所谓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经营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某咨询公司提出了一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新方法――EVA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可译为:资本所增加的经济价值、附加经济价值或经济增加值等。EVA法也被引入到价值评估领域,用于评估企业价值。
二、价值分析
1.价值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上世纪30年代,价值投资理念的先驱者格雷厄姆提出,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实就是购买了该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回报,在长期来看,来自公司自身的盈利和价值的提升。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波动的,而波动的核心是公司的价值。格雷厄姆在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中系统的阐述了公司价值的基本面分析法,也就是说公司价值取决于它的基本面。包括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位置,产品的周期,发展的前景,以及企业本身的净资产,负债水平,盈利能力,融资周转能力等。
企业分析中最主要的分析还是对公司自身发展状况的分析,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在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上下游的联系,未来的发展计划,基本的财务状况以及估值分析。财务分析和估值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两者都基于公司的财务报表上的历史数据。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其一段时间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缩影,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
2.主要估值法的介绍
价值投资的核心理论是“证券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进行估值分析是为了使公司的价值量化表现出来,这个称为内在价值,然后用这个内在价值和上市企业的市场价格作对比,如果结果是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企业被低估,那么投资这个企业将是有利可图的。上市企业的估值方法有两种: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计算的方法也相对简单易懂的估值法。比如市盈率P/E倍数、市净率P/B倍数。这种估值法的运用逻辑是用某上市企业的市盈率倍数与同一行业的其他公司作对比。这种估算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也比较粗泛,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和整体市场的综合情况来做评估。
绝对估值方法是利用未来收益的折现来进行资本化定价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一定的预测上,比如在股利折现模型中,通过对过去股利分红的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分红比率,然后预测一定的折现率,将未来的股利做折现,最终得到企业的内在价值。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和股利折现十分相似,只是用于折现的量是通过财务数据折算得到的自由现金流。绝对估值法可以比较精确地反应内在价值,但是预测值比较多,任何预测参数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
除了传统的相对和绝对估值法外,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还有一种EVA企业经济增加值估值法,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所提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衡量的是一个企业在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所得差额是多少。这种差额被认为是企业的价值增加量。
三、两种算法的理论意义及实证计算
1. EVA算法的理论及实证计算
EVA模型是用于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种算法,它关注的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法,主要衡量的是创造企业价值,增加股东的收益的能力,EVA等于税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也就是说EVA等于收入减去所有成本,这种利润被认为是真正的经济利润。与之相对应还有一种MVA(Market Value Added)市场增加值,是市场对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价值提升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是能够实现匹配的,也就是说EVA的增加暗示着企业价值的增加,投资者发现这种变化后,会增加对于企业投资回报的预期,这种预期会表现在市场价格的变动里。
EVA的计算方法如下: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EVA计算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2)资本的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4)EVA的计算。
企业价值 = 初始投资+未来预期EVA的现值总和
下面以苹果公司为例来进行EVA的计算,数据来自苹果公司2015年年报的披露。
第一步: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前净营业利润+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EVA税收调整
第二步:资本计算
EVA的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在建工程-现金和银行存款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负债合计股本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债务资本=短期借款 + 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 + 长期负债合计
= 35490 + 2500 + 53463 = 91453
权益资本=股东权益合计 + 少数股东权益 + 股权等价物
= 119355 + 0 + 0 = 119355
资本计算=债务资本 + 权益资本 - 在建工程,现金存款
= 91453 + 119355 + 21120 = 189688第三步:EVA计算
EVA = 税后净营业利润 C 资本成本 = 税后净营业利润 C 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
= 34300.9 - 189688×0.065 = 21971.18到2015年底,苹果公司的普通流通股数量为2574.458(百万)股,折算得到每股EVA约3.34。进行企业价值估算的时候,可以用:企业价值 = 未来预期EVA的现值。这里假设企业的EVA以经济自然增长率5%来增长,并且以10%作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通过永久性增长的公式来计算,得到苹果公司的企业内在价值 = 3.34 ×(1+5%)/ (10%-5%) = 70.14美元每股。
2. FCFF算法的理论及实证计算
FCFF估值法(自由现金流折现法)是相对来说运用更广泛的估值法。这种估值法的逻辑是,企业的价值等于预期中该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的总现值,这属于一种绝对估值法,这种方法得到的价值数据将会更加精确。所谓的自由现金流,指的是企业税后的经营现金流,扣除当年投资额度后,剩余的价值。这样的估值结果可以提供给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作为参考,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许多参数的设定,比如利润的增长率,资本成本率等,各种参数的变化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FCFF的具体算法如下:
自由现金流量(FCFF) =(税后净利润+利息费用+ 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追加 -资本性支出
这个公式,继续分解得出: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1-税率t)×息税前利润(EBIT)+折旧-资本性支出(CAPX)-净营运资金(NWC)的变化
企业的价值=∑FCFFt / (1+WACC)t, t从1至无穷大。
计算企业的FCFF=EBIT×(1-t)+折旧-CAPX-NWC
= 72515×(1-0.26)+ 11257-(22471-20624)-(19847-19162)= 60386.1
这里仍然运用简单假设,假设自由现金流以经济的自然增长率5%持续增长,以10%作为资本成本率,通过计算得到企业的内在价值 = 60386.1×(1+5%)/ (10%-5%) = 1268108.1
除以苹果公司的普通流通股数量2574.458(百万)股,每股的内在价值为492.57。这个结果与苹果公司自身的股价偏差比较大,可能由于这个企业本身一直以来持有丰富的现金流的原因,用现金流进行折现,会得到远高于市场价格的内在价值。
四、两种算法的适用性比较
从理论的角度,EVA算法显示了企业的一种新型的经营观念,企业业绩的改善和价值的提高是可以联系起来的。经营者必须得到更好得收益,给予投资更高的资本回报率,才能给予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愿意持续投资和持有企业股票,也使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有好的表现。这种算法吧经营者的目标和股东的利益联系起来了,股东的投资回报上升的时候,企业的价值也会上升,如果市场有一定的有效性,这种价值上升必然能够同时体现在股价上。
相对而言FCFF估算方法,锁定现金流为价值体现,客观来看,当企业现金流充足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投资和盈利的资本,企业价值也就具有了提升的潜力,但是这种算法忽视了企业对现金流充分利用与否这一问题,例如苹果公司,公司的现金流一直充裕,但是投资和分红却较少,这时企业价值就不是完全由现金流来体现了。
从计算的结果分析,EVA计算得到的企业内在价值更接近于实际的价格波动范围,苹果公司的股价近一年内波动范围120美元左右,显然EVA计算得到的70美元更合理。而FCFF计算得到的内在价值远高于市场价格,这是由于苹果一直以来过于丰富的现金流,造成了估值的偏差,因此两者相比较下,EVA模型更适合该公司。
五、结论
综合分析来看,EVA估值法优于FCFF估值法,原因在于EVA衡量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状况,资本利用的状况,它更关注于股东的收益,企业的前景。FCFF模型只关注现金流,而无法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计算现金流的时候我们发现,流动资金的变化,比如流动的资产或者负债的突然增减,任何固定资产的投资买卖,都会影响现金流,这样的变化并不能直接代表管理者的业绩。甚至有时候,管理者为了改善某一时的现金流,减少折旧或推迟投资,这样就会损害该企业的公平定价。而EVA估价法仅确定的是企业经营中价值的增加,它弥补了FCFF估价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聪明的投资者》 , 《证券分析》. 格雷厄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EVA估值法与FCFF估值法的比较》. 白登顺 ,贺强. 消费导刊经济研究 ,2009.5.
一般性行业的估值较多使用市盈率指标,而对于周期性行业,市盈率法往往有失偏颇,这是因为周期性行业固有的波动性,单以一期的利润作为估值基础并不科学。
对于大多数的周期性行业,可考虑重置成本这一指标。周期性行业多属资本密集型,企业产能的增加对资金投入依赖性大。对于此类企业价值的评估,可在测算企业现有产能的前提下,评估其重置成本,作为估值基础。
在重置成本基础上,如果企业具备一些独特禀赋,如规模经济、品牌优势、运营效率、区位优势等,可考虑对这些禀赋的价值进行分项评估,在重置成本基础上赋予禀赋溢价,从而得到最终的企业价值。优秀企业相对于一般企业的价值即存在于此。总的来说,以重置成本估值,其基本假设是公司价值与产能高度相关。对于投资人而言,投资成本超过重置成本越少,则安全边际越大。
另一种方法是变通的市盈率法。可用企业几年的平均利润作为基数,乘以一定的市盈率水平,得到企业价值。通过平均利润这一指标,平衡周期性行业企业的利润,从而解决单年度利润代表性不足问题。本杰明・格雷厄姆就认为:定价周期性的公司要依据它们的“平均利润率”,一定不要为某一年的利润支付过高的溢价;通过计算公司在过去7-10年间的年度平均利润,同样可以对未来的平均利润有一个相当准确的估计。
上述两种估值方法,还可以与其他估值方法结合运用、互为验证。
从实践上看,周期性行业在中国体现出更为强烈的波动性。很多企业未经充分调研就进入行业,且一味求大。企业家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导致中国很多周期性行业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一个行业景气时经常引致过量投资,过量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竞争力处于劣势的部分企业快速淘汰,这也间接导致了在中国投资周期性行业企业具有更大的风险。
对于很多周期性行业中的企业家而言,对资本市场认知往往比较有限。在二级市场泡沫盛行时(经常也是周期性行业高点),他们相信其公司估值可以参照同类上市公司,用近期利润作为估值基数,对有意向的投资人开出高价。这就要求投资人保持理性和冷静,运用合理的估值方法、把握投资的安全边际。而合理估值方法选择的关键,在于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
基金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基金净值是指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
基金的估值主要是在基金存续期间从整个基金的层面对基金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确定的过程。
基金的估值侧重于在投资之后对投资项目价值进行持续评估。
股权投资基金的估值,是指通过对基金所持有的全部资产及应承担的全部负债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评估与计算,最终确定基金资产净值(NAV)的过程。
基金资产净值=项目价值总和+其他资产价值-基金费用等负债
基金估值的原则:
若投资项目属于存在活跃市场的投资品种,则应当采用活跃市场的市价确定该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
若投资项目无相应的活跃市场,则应采用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且被以往市场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方法确定公允价值。
关键词:双因子模型 量化投资 超额收益Alpha
1前言
随着我国股市体制改革,股票市场迅猛发展,股票投资新增账户和新股扩张飞速,截止到2015年7月,股票账户数已经突破2亿,两市A股约有多2700多只股票,并推行多种利好政策逐步为股票投资者铺平了道路。在牛短熊长的中国股票市场,众多依赖传统方法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往往会损失惨重,此时利用量化投资策略以寻求较为稳定超额收益的投资方法愈来愈受到投资者青睐,其中尤其是超额收益Alpha量化投资策略广为受到关注。
2量化投资与超额收益Alpha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就是通过收集整理现有已发生的大量数据,并利用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构建最优投资组合以获得超额收益。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将传统投资理念、风险、收益等进行量化并付诸实现的过程。在国内量化投资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并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较为盛行的金融研究技术也逐步在国内铺展开来,但目前投资策略的系统化研究仍是我国量化投资长远发展的薄弱之处。因此,更加系统的投资策略研究和实践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系统投资策略及组合能推动量化投资的快速发展,对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谓超额收益Alpha指的就是实际收益率中高于对应的预期收益率的超额收益部分,严格地来讲,超额收益Alpha是用来衡量一个在风险调整下由投资所产生的“主动收益”。超额收益Alpha量化投资策略主要来源于CAPM模型,在CAPM模型中,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只有承担更多的风险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资产的收益主要取决于β值,β值越高,期望收益相对越高,β值越低,期望收益相对越低。
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超额收益Alpha常被用来衡量基金的业绩,具体公式如下:α=HPR-Rf-βi[E(Rm)-Rf]。
其中HPR为持有期实际收益率,在众多的投资实践操作中已经得到证明,当选择股票投资组合适当时,股票基金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准的超额回报。随着资产市场的发展与成熟,超额收益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从而促使愈来愈多的投资者采取投资组合主动管理的方式来获取超额收益,与之相关的策略称之为超额收益Alpha策略。
3双因子模型量化投资策略
不同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因子(包括盈利性、估值、现金流、成长性、资产配置、价格动量和危险信号等类别)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因子模型,如单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以及多因子模型等,其中单因子模型具有不可靠性且多因子模型建模较为复杂,双因子模型则以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较为简便而受到重视。双因子模型典型的有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现金流和估值、估值和估值、盈利性和盈利性、盈利性和价格动量、估值和资产配置以及估值和危险信号等,其中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和现金流和估值四种双因子模型效果最强。
3.1盈利性和估值
盈利性和估值是两个具有较强投资价值的因子,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孤立,盈利性用来衡量基本面,决定了公司资源的质量,而估值则是与市场因素(价格)相结合的基本因子,确定了投资者为这些资源必须付出的价格,这两个因子不论以什么顺序组合都是有效的。盈利性因子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产生显著收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低波动性。
在众多的能反映盈利性和估值的因子中,可以选取进行自由组合从而构建双因子模型。其中由现金流价格比和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企业价值倍数与投入资本回报率、市净率和经济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市销率、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市销率、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和价格资本、自由现金流加股息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市净率和经营性现金流比股东权益等组合最为常用。
3.2成长性和估值
所谓成长性是指公司收入或现金流产生能力的增加。分析成长性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在成长性因子与估值因子结合时,估值因子则是确保投资者不会为公司的增长付出过高的价格,从而得到合理价格增长策略。
3.3估值与价格动量
投资者情绪对股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而价格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情绪。动量就是一种专门研究股价波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以分析股价波动的速度为目的,研究股价在波动过程中加减速与惯性作用以及股价动静相互转换的现象。动量指数的理论基础是价格和供需量的关系,如果股票的价格动量为正,说明需求超过了供给,投资者情绪会变得更加积极。如果股价的价格动量为负,则表明供给超过了需求,投资者悲观态度会占据上风,转向看跌,估值倍数则有可能降低。因此价格动量因子常用于衡量投资者情绪和作出投资时机决策的重要工具。估值因子能反应股票的价格高低,但不能解释股票价格高低的根本原因。当估值因子与价格动量因子相结合时,能更好解释股票价格变化,弥补了估值因子不足之处。
3.4现金流和估值
在投资策略研究中的现金流指的是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融资投资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包括在内。现金流能反映公司盈利的真实性。当然单独使用现金流因子的投资策略有时候会失效,但与估值因子结合,能避免分析失效现象的发生。现金流因子能遴选出产生大量盈余现金的公司,而估值因子则确保投资者不会现金生成能力支付过高的价格。
4结后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量化投资在国内愈来愈受到投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青睐,基于实现超额收益Alpha的量化投资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量化投资与基于超额收益Alpha投资策略,通过对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和现金流和估值四种双因子模型进行阐述介绍了基于双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资策略,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基于双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资策略对比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一、初创企业市场估值影响因素
(一)财务管理
由于初创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端,创业的成本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初创型企业财务管理成为困扰其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初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主要面临以下两大困境。
一是盲目借鉴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我国部分初创企业未经深入研究和思考,便“借鉴”大型公司或成熟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这些模式通常是由建立者经过长时间探索与实践发展而来,其流程相对复杂、专业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会计财务团队承担工作。而对于需要灵活面对市场、投资者、客户的初创企业来说,盲目借鉴反而可能导致减缓前期决策效率、拉长业务周期。
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初创企业由于处在成长初期,需要关注市场、投资、行业、政策法规等诸多外部状况,而对于偏内部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则关注较少,相当一部分初创企业未能建立起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执行能力差、执行力度弱,最终使企业资本运行效果不理想。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许多初创企业对自身的市场估值预期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对自身市场价值认识不足,易使企业蒙受估值损失;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降低了初创企业在投融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效率,弱化了企业的综合能力,不利于企业估值定价。
(二)内部控制制度
初创型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吸引更多的资金。但目前我国初创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初创型企业限于其人员、财力、精力和物力,通常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存在名不副实、形同虚设等现象。如有的初创企业未建立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残缺不全、流于形式,仅是应付国家规定;又如部分初创企业的出纳、审计、会计等职务由单人负责或少数人共同兼任,导致内部控制失去独立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清晰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初创企业往往由少数几人组成团队联合创建,且创始人或合伙人间大多存在关联关系。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角度看,这种看似简单但关系紧密特征明显的法人结构并非最佳结构,其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公司监管缺乏有效性,为日后公司的市场估值乃至公司上市、股权并购等活动带来隐患和争端。
初创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及投融资活动的不断进行,对公司的市场估值极为不利,由于内部控制资料不完善,导致公司市场估值时信息失真,容易使公司价值被低估;当公司内部对市场估值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同看法、对市场估值的预期不同、对投融资决策存在分歧时,由于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有效议事规则,易导致企业估值受损。
二、初创企业市场估值方法
(一)企业市场估值法比较
目前我国企业市场估值的经典方法主要有市盈率参照法、重置资本法、市场比较法、现金流贴现法、净资产价值参照法等方法。各方法的主要理念及其优劣对比如下表所示。
上述方法各有优劣,时常被用来对企业进行估值。然而初创企业其特有的企业生态、所处的生命周期、特殊的资金状况、有限的人员配置等诸多条件,都与成熟企业有较大差异,若照搬成熟企业市场估值方法,容易产生估值偏误,这对初创企业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不利。
(二)企业市场估值法适用性分析
市盈率参照法。初创企业尚未进入盈利或规模化盈利阶段,在整体的财务评价上还处在亏损状态,没有盈利也就无法以参考市盈率的方式来确定企业价值。如果强行引入市盈率作为参照,会由于缺乏现实盈利数据的支持,而导致市场估值的认可度不高,难以在创业者与投资者间达成一致,估值对初创企业无意义。
重置资本法。重置成本法通常适用于可复制、可再生、可重复购买的具有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特性的单项资产,以及可重建、可购置的整体资产。主要适用于没有收益,而又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初创企业技术和创新通常是企业的核心优势,未来收益是估值关键,与重置资本法的适用对象存在较大偏差,且许多初创企业不存在无形损耗资产,这一方法难以适用于初创企业。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大多被用于对成熟企业的市场估值。该方法通过将待估值企业与近段时间内产生过股权交易行为的同类或相近企业进行比较,为待估企业提供市场参照标准。这一方法要求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且对参照企业的相似性要求非常高。但与传统企业相比,初创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盈利十分有限或尚未进入盈利阶段。由于其创新特色和技术特点,决定了初创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与传统企业、成熟企业都有较大差异。即使勉强能够进行比较,但如市场远景、品牌效应等却难以用统一规则衡量。
现金流贴现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期现金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由于符合企业价值理论,学术界通常将该方法作为企业估值最主要和最科学的方法。贴现的思想不仅用于企业估值,在财务测算、地价定价等领域也有使用。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其价值不应被局限在当前的盈利中,而应着眼于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当初创企业具备这种持续盈利能力时,其价值才真正存在。初创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是创业者和投Y者都十分注重的特质,因此,现金流贴现法适用于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
净资产价值参照法。这一方法以企业总资产减去企业总负债所得的资产净值作为企业估值的参考,虽然具有充分的会计依据,但却无法体现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优势及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一方面,由于初创企业通常具有创新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够转化为无形资产、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影响如何,在企业创始期间都难以确定,但倘若剔除这部分因素,显然会导致初创企业的价值评估失真;另一方面,初创企业初期的资产净值通常为负值,但这只能代表企业当前的财务情况,并不能真正体现企业价值。
综合上述方法,本文认为,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方法宜采用现金流贴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