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经济管理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

篇(1)

关键词: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少数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问题。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院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体现“实用性”,强调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应立足农村,主动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能型复合人才需要。

一、农村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1.内容繁多。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市场营销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更有大量的农村经济知识,为了培养全面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全面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对于农村知识,通常应该开设植物生产技术实践与设施农业实践,有条件还应该开设动物实验课和水产实验课,使学生对农村动植物生产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对于经济管理知识,通常应该开设会计实验课与财务管理实验课及电子商务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同时,又能加强财务核算,及时有效地将农作物、农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村减支增收。

2.独立性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尽管繁杂众多,但不少的不同课程之间缺少时间上前后逻辑关系,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独成一体。如农村植物生产技术实验与农村家禽生产技术实验课、设施农业实验课就可以不分时间先后单独开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如农村会计学模拟实验与农村财务管理实验、电子商务实验也可以独立开设。

3.农业课实验时间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首先必须掌握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及概况,了解农作物及家禽水产生产规律,所以要进行农村经济实验,但农村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自身特点,生长周期较长,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比一般企业生产实验与会计实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集中完成,常常比较分散,这也给农村经济实验课程开设增加了难度。

4.农业课实验可以容纳人数多。农业课实验有的在农村田园,有的在大棚进行,也有的在圈场里面进行,不管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为众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就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创造了大好条件。

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实践技能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锻炼。

1.鼓励少数课程自学。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面太广太宽,而实践技能靠多方面培养,特别是农村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学校短短几年内有所突破,同时,农村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也较长,所以,可以对少数课程鼓励学生边实践边自学,到时,参加班级考试,只要能通过即可。

2.院校与乡村协同培养。从目前现实看,我们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在大城市,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学校在城市,但知识要在农村获取,为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大专院校与广大农村组织联合一起,共同培养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有选择性的将部分课程放在农村组织讲学,推行学分互认机制。

3.推行学分制。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分制有着较多的优点,只要在一定课程范围内,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学完最低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允许学生获取学历证书。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较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加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少、教学体系不完善,从而凸现出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注重单纯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实践。而忽视课外实践和与组织、企业建立联合教学的校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能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强调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手段与目标协调、课内外实验与校内外实践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广泛性,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手段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四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个从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个基础三横四纵”,即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三个教学层次,四大教学内容为骨干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实践

本层次实践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增多知识或者社会阅历。如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入学军训、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实践……等。

2.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方面专业动手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如农作物生产实践、会计模拟实践……等。

3.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

五、创新实验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四大内容

实验形式太过单一,会引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进而使实验课效果与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实验课效果,必须创新实验形式,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形式上,既要有手工实验,又要有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有校园实践,又要有实习基地实践,还要有农村田园实践;既要有班级团体集中实验,又要有学生个人单独实践;既要有单项实验,又要有综合模拟实验。如果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与效果。

在实验内容上,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内容极多,要实习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在大学四年内,不可能对所有农村作物的生长特点都进行一一实践,而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

1.课内随堂实验教学

课内随堂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任课老师在讲解理论课的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对重点单节重点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实验,以增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个感性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如农作物、水产品的认知识别实验,农业会计基础里面会计凭证填制,让学生对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报表的样式等有个基本掌握。

2.校内单项实践教学

校内单项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大专院校现有的资源,结合部分课程特点,在完成该课程理论课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再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集中式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为期10天的集中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操作技巧有个更充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增强学生日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村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打下牢固基础。又如农村会计基础集中实验,通过对会计流程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农村会计首先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与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日后掌握与分析财务状态提供基础。农村财务管理集中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中资金筹集、运用、投资等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毕业后及时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将有限资金有效率地运用到各项资源中。

3.农村单项实践教学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既懂农村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四年之间,少不了农村实地实践,农村单项实践主要是指学完某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到农村实地进行该课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知识领悟度。如农作物生产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农作物进行实践,通过对该农作物生长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性,熟悉农作物气候季节性变化,熟悉农作物管理及种植技巧,为以后农村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又如设施农业实践,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实践要求学生亲自进入大棚……等农业设施,在那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特点,熟练掌握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为以后指导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农村综合实践教学

目前大专院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动手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一般都在大学第四学年进行综合实践,有的一年,更多的是半年,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农村有些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长物之间还具有一定连贯性,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应该为大上学年一整年较好。通过大四一年的毕业前综合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作物、水产品……等生产特点与规律性有个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的掌握,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与工作特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迟永财,李忠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现状与思考.吉林农业,1999(11).

[2]李均立,许海平,王玉平.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讨.热带农业科学,2011(4).

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人才;现代化;信息化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我国的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发展不完善,难以满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在有缺陷的管理体制下,农业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执行力不够,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使农业经济发展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性降低。

1.2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在建设主体是农民的情况下,存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国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多为中小学毕业,高中或大学毕业的比例较低。农民没有进行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学习,管理水平有限,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度低,没有科学的管理方针和政策,没有先进的管理思维和指导思想,发挥的仅仅是简单劳动的角色。我国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政府没有认识到引进先进管理人才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专业管理人才极其缺乏。此外,较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会趋向于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不愿意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1.3缺乏资金支持,区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城镇化与非城镇化建设是一对矛盾主体,政府的不重视致使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随着农业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多数农村地区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忽略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缺乏资金投入。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会丧失部分权益,如土地自主权的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从而影响农民生活的安定,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1]。另外,农民虽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部分资金赔付,但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长远目标探寻,对于失去了生存资源的农民极为不利,也会导致一部分农业土地资源被占用,降低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加之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导致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发展要求。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2.1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目前,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是适应农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科学化管理是实现管理技术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使农业经济发展可以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实现农业经济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环节融入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变更加便利,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2]。政府部门通过对经济管理技术人员现代化技能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各种农业生产信息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与保存,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2.2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农业经济管理最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技术的提升依靠管理知识的丰富化与有效管理经验的提升,加上管理过程中的民主精神,可以有效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管理是管理技术提升不可缺少的形式。创新就是通过对人才的管理,通过改变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人们的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才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2.3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我国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后,促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需要建设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如农业经济合作社,发展农业经济相关的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发展,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产业化发展。相关机构通过利益联合,将农业经济推向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发展[3]。农产品生产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农产品生产与服务质量,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范围的扩大,促使更多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另外,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市场定位,寻求产品发展,创造产品市场的良好未来,而这都需要产业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

篇(3)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凭借着辛勤劳动,成为了百万富翁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外出农民开始回乡创业,又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就业结构的变革。此外,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间的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析

    (一)如何实现城乡经济联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显着提高。但时,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城乡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现象,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是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党和政府在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建设,促进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联动发展,以城带乡,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民收入倍增的宏伟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小康,而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农民增长困难,城乡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方位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党和政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点所在。

    (三)如何转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面貌得到很到的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减缓趋势,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力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仍很低,属于典型的以牛、锄、耕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自家经营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同时,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的多种经营模式,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此外,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资料开发利用率低;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不健全、交易不规范、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的不规范,造成农村的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浪费严重,无法促进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转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四)如何实现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经济的发展既要靠市场在经济运行的基础作用,也需要基层政府发挥其调控作用。而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种种弊端,没有完全充当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角色。基层政府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繁多,财政给养人员过多,使基层政府的运行成本太高,财政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基础政府财政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的规模,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基础政府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乡镇干部专业技能知识主要靠自学,理解不透彻,往往存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三是基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臃肿,造成对经济的多重管理的局面,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因此,在涉及到责任时候各部门相互推诿,不能更好地发挥其相关经济管理职能,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政府职能如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怎样更好地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三、继续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分割体制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最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社会平等地位,尤其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要从规划入手,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连接城乡统一的市场,推动城乡商品、劳务、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着力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放宽创业门槛,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鼓励农民的创业;同时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劳动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益。此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收益。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鼓励发展立体化农业,因地制宜,形成农林牧副渔立体化农业,多方位提高土地的收益;规范农村市场,逐步完善农村市场的管理制度,保障合法经营,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以市场化带动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探索分析

农民是有效发展农业的基础。在讨论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之前,需要切身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不再适应农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如果农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那么农民人口将会大大减少,多数人口都会向城市流动,造成城市就业岗位紧张,农村无人发展的严重局面,加重了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所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时,需要先将农民放在首要位置,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民压力,让农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经济管理新模式当中来。

1新农村农业的新形态

农业的最终产物是农作物,也就是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到达我们餐桌上的粮食。在以往的农业活动中,农民根据阴历24节气去进行正常的农耕,春种秋收,寒来暑往。但是春季耕种时的主力是家中的几个男性,单纯地靠锄头,铁锹等最基本的农耕工具进行大面积的耕地生产。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付出苦力很多。所以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下,农民开始使用科技型机械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活动。不仅耕地收割效率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同时,现代化器械的发展也让农民不用统一跑到指定位置去进行粮食加工。每个农户家中都会有两至三台粮食加工机械,保障日常的人口食用以及家畜喂养。在任何事物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机械化为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执行能力差

在农村中的老人妇孺占据人口的大部分,他们中的某些人思想观念仍旧落后,跟不上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脚步。这些人员意识问题都会拖累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多数农村的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生产经验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能力不够,导致了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时的效率不高。由于工作人员薪资较低,在没有留住更多的专业的人才,部分留下的人在工作过程中也缺乏责任心与上进心,对工作不够重视,执行力较差。没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格局,缺少团结一致的向心力。

2.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规模逐渐扩大,相关农业技术也多数掌握在农民的手中。但是相关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即便管理制度真的能够进行落实,其最终也会流于形式,无法切身解决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国家的相关规定脱节。传统的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信息化不高,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抓紧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那么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就会愈来愈大,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

3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3.1提高农民求知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农民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中流砥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农民的认识程度。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每周的周六或周日定期举办培训会议,培训内容为:第一,提升农民学习的意识,不要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度不强就放弃学习。让他们明白,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求知欲望,掌握得越多,学习的技术就越多,日子就能过得越好。第二,培训农民专业知识技能,要具体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小步骤。第三,要与时俱进,随时更新知识内容,掌握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除了这些培训内容外,每天定时在村委会广播宣传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基础知识,让农民无论是在田间工作,还是在家休息都能在反复的学习中巩固掌握知识。一个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是做好农业经济的基础。因此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做好人才培养建设。相关部门应提高管理人员的薪资来吸引人才,同时给予相应的惠民政策等。让广大专业人才能够专心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当中去。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大学中进行校招。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拥有丰沛的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在经过农业管理培训之后,能够完全胜任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这些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才加入经济管理建设的队伍当中,必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在人才队伍组建完毕后,定期进行考核,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掌握程度,将考核成绩登记成档案,方便工作人员找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过后使自己不断进步。定期组织团建,让管理人员在工作以外的时间互相了解,增进感情,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农业经济建设水平。

3.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时,应将先进科技融入到整个生产大局中,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让农民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获得农业信息的第一手数据,掌握市场的动态,以便及时的调整生产节奏,对整体的生产过程有一定的掌控。同时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农村资源等等。农村经济管理的体系的完善,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细致优化。第一,在生产方面,利用现代化机械技术完全取代人工种植,使其完全参与到各个生产环节当中,不再用人工耕地而是让农民操作现代化机器。增强第一产业中所有产业的凝聚性,开启联合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为之后的加工,经营阶段节省出大量时间。同时,时刻注意市场动向,避免产量过剩或产量不足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在加工方面,改善农作物加工设备,重视构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加工效率。使加工过程流水线化,让农作物的加工过程细致且高效。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后,农作物的价值有所提高。也可以发展开袋即食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对产品进行精致包装。在后续的经营阶段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也让流水线条件下加工出来的农作物更有市场。第三,在经营方面,传统经营模式有其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带动整个区域的运输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具体做法为:开展线上与线下两种经营模式。在线下经营中,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做好与顾客沟通的工作,增加订单。对于大规模的订单,可以给客户大量优惠,增加大订单的回头客,保障线下经营的连续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线下经营中,可在不同平台建立网店,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进行宣传,尽力增加订单销售量。在物流方面可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或者与高效的物流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保障产品能够尽快地到达客户手中。

4结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肩负着及其重要的责任。制造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大产业都需要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以90岁的高龄仍在为中国的水稻事业努力着。所以,在当前的关键改革时期,我们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能力,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促进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金河.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08(1):81-82.

[2]侯胜鹏.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3]范雪梅.“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40,156.

篇(5)

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不够重视

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我国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也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展受阻

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也导致了农业发展中的经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全面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国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受阻,无法指导农民获得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

3.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

我国基层农业中的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政府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1.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整合和共享

建立全面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业信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3.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培训

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更好地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是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如何适应新形式下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主题,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换的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对加快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职务贪污犯罪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农村财务管理无论是从财务流行到财务监管,都存在着极大的管理漏洞,票据管理泛滥,打白条的现象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很多地区没有正式的会计人员,村干部“身兼多职”,集体资产管理混论,很多资金不能及时、准确的到达农民手中。报销和审批流程不规范,账目管理不科学,会计档案保管不当等等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2.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是造成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好的制度没有好的执行者就是一纸空谈。据调查,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文凭低,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主要体现在: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年龄老化,业务水平低;会计人员任免不规范,往往是由村干部指定人选或贿选产生;会计人员的任期不定,常常是村干部换届后,会计人员就出现变更,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稳定性。

3.农村财务账目不透明,管理不规范

账目的不透明,不能及时公示财务支出,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又一重大问题。更是引起部分地区农民上访,乃至流血伤人事件的主要原因。账目透明,是对村民集体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尊重,村民有权知情集体财产的使用情况。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财务人员甚至村干部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之对上级政府制定的部分规章制度的执行也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位,财务支出项目上态度暧昧,公款私用等,都是导致农村财务账目不清的原因。

4.上级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乃至交通不畅,导致信息沟通不及时,上级县乡政府要么是财政紧张,无力对村委财务实行有效监督;要么是态度上不重视,对农村财务监管实行“睁只眼闭只眼”。对于部分农村出现的财务纠纷等问题,又无法追究责任,导致财务监管制度名存实亡,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解决农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从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全面改革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不单单是制度、从业人员、经济环境等的问题,政府的不重视也是造成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严峻的又一因素。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如实行会计电算化等,让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透明、更迅捷、更高效。同时,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修养好、责任感强的专业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作用。人才投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让更多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走向广大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帮助这些地区拜托贫困落后的帽子,真正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繁荣。

2.规范制度,财务公开

制度的存在是一切经济活动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农村地区更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凭证管理、财务报销、审批流程等,都实行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申报、审批、报销、监管流程。财务支出定期公示上墙,由群众共同监督,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有效,保障集体财产的使用透明、合理、高效。

3.健全农村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实行严格监督

提高地方县乡政府对农村财务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组织,对农村财务支出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审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不积累问题、回避问题;逐步建立农村会计报表实行会计师签字、审批的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4.加强法律宣传,加大惩戒力度

定期开展农村普法宣传,使村民加强自身权力维护意识,针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敢于直言和反对。加大惩戒力度,从根本上杜绝经济犯罪,严厉打击村镇干部利用手中职权。树立村民较强的法律意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辍的工作。

5.加大农村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

目前针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开展了很多,如村支书培训、村委会主任培训、计生主任培训等,但针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却是一片空白。明确村会计的财务管理地位,实行财政补助;进行社会公开招聘,考核录用,定期培训,增强专业水平;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管理工作不受村干部影响等等。从利益上保障、权力上明确、培养上强化,都是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建设的有力措施。

三、结语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发展农村经济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素质,更是刻不容缓。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监管制度缺失、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等,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更应该做到常抓不懈,逐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继而推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徐海芬.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文化,2012(01).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提升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整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建设的全面提升。并且,由于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实现了全面性的提升,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将农业信息技术进行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并且也加快了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

一、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整体发展得十分不平衡,因此相较于城市而言,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是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经济落后的现象,并且其教育程度普遍低于中等城市,因此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这些地区就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应用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同时,由于其自身信息化管理知识认知的不足,所以也会使得其管理模式更加倾向于内部管理,这就不能够使得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使用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

其次,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并且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办法真正实现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实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毕竟从事农业经济建设的人员中,一大部分还是农村的农民,然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更没有专业知识来支持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建设的发展。

再次,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在进行任何事业的开展时都需要经济的投入,毕竟没有经济就没有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当前政府的经费不足,这也使得财政支持无法使得农业经济信息化的管理进行全面落实。

最后,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农业信息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在进行农业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国家系统信息化库的建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使得我国在进行农业化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办法真正实现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方式

(一)加快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投入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在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设施的有效投入。毕竟,在我国的整体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实际收入的偏差使得各个地区的实际综合实力存在着较大的悬殊性,因此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为了确保我国的总体发展,则应该加快完善农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设备投入,这样才能够确保各地区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应用来进行基础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对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培育各项专业人才,因此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需求,则需要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样才能够通过人才的能力发挥来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化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具全面性。并且,在进行专业人才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职业素养与非专业人才相比具有着绝对性的优势,所以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技术人才的有效应用,就能够保证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真正实现推进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加大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在我国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资金的有效投入来使得其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对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财政部门则必须要针对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资金缺乏问题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够在其投入的过程中,通过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来实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样也能够通过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来促进我国财政的实质性收入获得提升。

(四)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速度

科技的投入才能够真正实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不断研发。因为,在当前阶段,我国仍处于初期探索的过程中,因此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势必就会导致后续工作的开展存在着制约性。对此,只有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才能够实现整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并真正做到推进我国农业经濟建设的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提升,以此才能够确保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可以真正落实在每一个环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