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档案管理理论知识

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管理理论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档案管理理论知识

篇(1)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使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而且对不断优化技术人才的转型管理等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个别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充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而且对此也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理解过于片面化,误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简单的抄写以及对档案的保管。在人事档案的收集制度上没能够做到较为完善的履行,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手段上仍然沿用以前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较好的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在一些单位中员工对基本的电脑知识以及日常的档案管理软件等专业技能都不具备,在查找档案时还是沿用传统的人工查找的方法,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水平。

二、和谐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

在我们通常熟知的管理学理论中,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从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主要是将其内部各个部分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在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从而最终实现整体性的和谐。对人事档案管理单位来说,通过一定的和谐管理理论手段,能够使人力资源在管理能力上和服务水平上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升,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在日常的管理中将和谐管理理论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并不断将其进行消化吸收,对日常事务中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和谐理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所谓和谐管理就是要将各部分的因素不断进行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够促进整体和谐的充分实现。具体是在档案管理中不断融入和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前期的理论改善,从而为后期成效输出提供准备。在和谐理论管理中,其所为的系统输出简单来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在还未对原先的自身精神状态进行改变的前提下,减少其资源的有效输出,从而为最大化的服务状态给表现出来的过程。第二,在和谐管理理论的知识构成中,其具体内容包含的价值。利益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内在体现和效果的外在表现。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在其具体的工作职责中,对单位的组成成员进行管理,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不仅要将一部分的物质手段和相关的生存手段提供给员工使用,同时还需要其自身的不断努力,从而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员工以这样一种工作精神参与日常工作,不仅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一种集体的归属感,而且对其精神境界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和谐管理理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在其精神层面上寻找和谐成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在追求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从系统各成员的内心目标出发,从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三、人事档案管理中和谐管理理论的应用

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管理学中和谐管理理论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为了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工作职能的要求并不断完善人事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能,在人事档案管理的岗位分工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和准确,并将和谐管理理论知识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来,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组织进行有效保障,在一定环境下降低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情感因素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健康地开展。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将外界准确及有效的信息提供给相关领导,从而可以帮助其较好地开展人事任免工作和奖惩措施。

(二)进一步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进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和谐理论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构建电子档案数据库,从而充分发挥人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先天优势,也在一定条件下降低其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出现的一种较为简便的档案管理方式就是电子档案,但是电子档案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管理当中,要不断地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相协调。而通过运用这种措施,在人事档案的查阅以及管理上就会更加方便和快捷,从而能够较好地帮助单位领导层对员工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分析。

(三)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在人事管理中的程序交接流程,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交接过程中,其具体内容需要更加严谨,而其自身也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责任感。在人事档案管理的和谐化融合中,需要在交接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档案的完美交接。

篇(2)

【关键词】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文献资源,研究档案历史文化。现代档案馆工作内容已然发生较大变化,档案馆员的角色已从单纯的实体保管者走向知识管理者。档案馆员从档案所蕴藏的大量信息中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检索并提供利用。档案馆服务对象与服务模式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形势,给档案馆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要求

(一)档案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新时期档案馆员应是热爱档案事业,坚持党性和政治原则,严守秘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坚持真理,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尊重历史,尊重知识产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职业荣誉感。总之,新时期档案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档案馆员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档案界,新知识、新成果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档案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断升级变化,使得档案馆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学习将成为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档案馆员要尊重知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习档案学最新知识和前沿理论,掌握新技能、新方法,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中,取其精华,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新时期档案馆员应放眼未来,与时俱进,以“终身学习”为动力,不断充实成长,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本,更有效地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三)档案馆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综合体。信息知识是对信息的认知和辨别,信息意识是对信息作用的能动反映,信息能力是对信息的获取、评价、处理、利用和交流。社会信息化所造成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等负面影响使 信息获取的难度加大,档案馆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获取有效的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不仅需要档案馆员掌握精深的档案专业知识,熟悉本馆馆藏。在信息环境下,还要注重现代信息源、信息检索技术和手段的研究,对档案信息的性质、特征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全面的、客观的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种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认知、评估、选择和重组,找到用户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用户,以满足用户需求。

二、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应当以培养馆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实现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出一批业务精、能力强、高素质、广适应的档案专业人才。目标大致可定位于三种类型:

(一)通用复合型的档案馆员。指既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又要熟悉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又要有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既擅长档案专业领域知识,又掌握图书、情报等相关学科知识,且懂得一定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此类馆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是一专多能,通用复合型的档案人才。

(二)学术研究型的精英馆员。指具有扎实的档案基础理论知识,喜欢从事档案学术研究、创新科研成果。这部分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通过研究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架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经济的、适用的、兼容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科技立项和项目研发等工作。

(三)实际应用型的档案馆员。此类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档案业务技能,能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对档案进行加工和整理,形成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他们除了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外,还要会操作通用的办公管理软件、档案管理软件,具备因特网检索技术等知识和技能。

三、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档案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特别是各级档案馆应该理清思路,树立“科技兴邦,人才兴档”的理念,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档案事业发展前景两方面来科学制定档案人才培养规划,实施跨世纪档案人才培养战略。

(一)明确制定培养目标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级档案馆应立足档案事业长远发展规划,更加注重馆员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档案信息管理等宏观知识层面的能力建设,适度补充与档案学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全方位、多角度开扩馆员的视野,孵化培育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档案人才。档案馆应以档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正确选择培养路径

根据馆员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可选择形式多样的培养路径。①现实中,档案馆员真正是档案科班出身的人并不多,对于缺乏档案专业理论学习的馆员,要组织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胜任基础业务工作。②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短训快速提高馆员的科技水平。③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便利,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让馆员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④岗位轮换对于提高业务能力是一种激励,也是重要的实践机会,对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研究创新培养模式

要适应新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引进开放机制,树立开放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①注重以馆员的综合素质为内在基础的“能力培养”,重点培养馆员的开放思维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与管控能力,培养馆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②加强在档案学术研究中的思想开放性,广泛吸收、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篇(3)

一、档案管理

档案是对各项工作可靠的固化记录,也是最凭证性的文字资料,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例如大量科技元素,加快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工作的系统性,同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人员需具备的素质

1.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还学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还学要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有较强的认识和运用。此外,还需要数字化档案管理、计算机操作、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录像、照相、视听资料的使用及保护技术等。

2.较好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档案管理员有较好的工作能力,还学要较强的工作认识,首先是较好的保密意识,档案是涉及工作、个人信息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员对档案内容掌握程度和调取工作比较容易,因此个人要有较高的保密意识,才能胜任;其次是协调能力,档案工作是与多部门相关联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与多部门沟通,收集材料,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再次是创新能力,档案工作琐碎复杂,在工作中如果墨守成规,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利用,难以将档案工作便捷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更新快。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方面,在档案管理中也应用广泛,例如电子档案和音像档案,因此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来满足工作需要。

2.档案工作语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各个行业流动频繁,因此档案管理中单一的语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作为国际性的交流需要其他语言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因此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势在必行。

3.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便捷化。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单位各方面资料,信息繁多而复杂,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对档案的存储、提取、利用等,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导致血多珍贵资源无法开发和利用,所以需要对管理人员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部分单位对档案管理的作用不被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在档案管理人员的招收上很随意导致了工作人员出现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责任意识不强,由于认识不够,在工作过程中马虎拖沓;其次是能力不够,档案管理人员为非专业认识,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操作不规范,影响工作质量;最后是工作能力不全面,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单一,对信息技术认识、学习、利用不够,大大降低了档案工作质量。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1.端正工作态度。通过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来端正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鼓励工作人员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最后增强责任心,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通过对进行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补充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还要对人事档案及其基础理论、工作任务、要求、程序、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是在岗位培训过程中需要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科学的设置,将培训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采用实际操作与理论考核并行的考核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

3.鼓励开展业务自学。作为已在职的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毕竟只能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还需工作人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学,以提高工作能力,在单位中可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外语能力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课程学习,通过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考取技能等级,进行鼓励之余,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之中。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地增强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档案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文字知识、写作知识等与档案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备开展档案记编工作。

篇(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对于其档案的重视,也在不断的提高;档案,不仅是图书馆的关键文献,同时也是图书馆的重要信息,它是图书馆的各项资的真实、全面记载,对此只有积极的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工作的稳定运行。但是针对于我国部分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常受到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使其档案管理工作,显著的降低;对此本文就图书馆档案管理创新,结合其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于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的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档案;档案管理;创新方法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系统的宝贵财富,与其图书馆的运营,有着直接的关系。图书馆档案,同时也是其工作、工作人员审核的依据。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工作总结、计划制定、图书馆运作、读者工作的正常开展等,自身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也逐渐的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对此其档案,作为信息控制系统,更需要多种部门的材料汇集,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档案,主要是指介于图书馆多种工作、活动的展开,其中产生具有查阅利用价值,以及被归档储存的资料,是图书馆系统的价值财富,对于其图书馆工作的持续、稳定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的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效率。其图书馆档案管理,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历史价值。档案能够被长期的保存,供社会活动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价值,具有特有的作用。针对于图书馆范围分析,科学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评价的依据,因为档案的应用,能够对于图书馆多年来的发展,进行准确、生动地反映。第二、科学依据。图书馆档案,是其科学管理、工作以往经验借鉴的依据。使其静态信息,在长期的积累中,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可操作性、可靠性,是管理者主要的参考资料,对其图书馆科学管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为专家评价、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资料依据。第三、参考依据。图书馆档案,也记载了不同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成果、经验、教训,归纳在保管在图书馆办公室,若是回朔建库,可以为其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四、更新数据。图书馆发展,不仅是推进式的,同时也是有规律的,通过历史的记录,可为后人提供依据;像图书馆新简介的编写,可以通过往年的简介档案进行参考,然后在根据实际,增加新增数据、事实,使新馆员了解图书馆的沿革,更好的展开工作。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管理档案。

从总体上来看,图书馆中的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别:①图书经费档案:指的是图书馆中所有经费的数量、来源、去向、增减情况等;②财产档案:指的是图书馆中每一项财产的名称、数量、放置位置和变化情况等;③人事档案:指的是在图书馆中工作的全部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资等各方面的内容;④文书档案:泛指与图书馆实现往来的全部相关文件。

2.业务档案。

对图书馆中的业务档案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①文献采购档案:指图书馆中在外所采购的各种类别文献资料的名称、价格、数量和途径等;②文献典藏档案:指在图书馆内部所典藏的各种文献资料的名称、数量、保存处所、来源渠道和变化情况等;③读者档案:包括对读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各种信息的记录;④借阅档案:图书馆中各种文献资料被借阅的情况,如文献的名称、数量、类别、借阅和返还时间等;⑤情报交流档案:指的是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所交换的所有情报内容的种类、数量等基本情况;⑥课题跟踪档案:对图书馆中所有研究课题的名称、内容、进展和报告等内容的记录。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创新方法

1.更新管理理念。

要想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具有积极的创新理念,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支持,因此,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的管理理念实现不断的更新,并且要正确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很总要性,将档案看作是与文献资料相同的宝贵的资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管理制度。

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该针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管理制度,强化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在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还应该保证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明确分工,将各自的责任予以确定,对具体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配和安排,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体工作的开展实现严格的监督。另外,还要建立起奖惩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考察,根据其实际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合理的分配工资和奖金等,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提高人员素质。

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从业者都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有很少一部分管理人员是对口专业毕业,非对口专业毕业的人较多。这部分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虽然掌握了一些图书馆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依然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理论。档案管理看似简单,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理论,娴熟的的业务能力,高超的专业素养,严格的纪律素质,正确的政治理念。所以,图书馆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采用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昂方式,把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结合起来,全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培训让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清自身责任,并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学习与更新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作,图书馆全体员工应当共同努力,同心同力的进行这一工作,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全体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4.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的带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革新。在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利用。在过去,图书馆档案管理以文字、照片、表格、录像等为主,这些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必须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来创新管理形式,形成新的管理工具,简化档案管理程序,提高档案管理成效。比如,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进行档案收集整理、查询、利用等工作,使业务操作更科技化,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失误,还可以提高管理成效。

四、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一项工作,不仅影响着档案管理与利用质量,对图书馆的运行和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文中提及的相关推动档案管理方式创新与完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以提高图书馆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林英 单位:宁德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刘航.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市场化”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01).

[2]邢立群.试论党校档案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6(04).

[3]刘航.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市场化”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02).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档案教学 教学改革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重要性随之日益凸显,使得各行各业的档案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专业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使得教学和实际工作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处理的问题。笔者结合高职院校教育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以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专业教学当中所存在的诸多有待尽快处理的问题,以及其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着重分析,针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专业教学的后期发展方向做出了深入的阐述,并且在后文提出了在今后教学过程当中所需要进行改革的意见及措施。

一、高职档案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

高职教育对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在档案管理的教学方面主要以档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与普通高校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软件和硬件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然而在实践技能和应用技能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职档案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体系滞后。

目前很多档案管理的教材是对已经成熟技术的理论总结,然而针对高职院校现状而言,存在教材内容体系明显滞后,特别是实践教学任务指导不足等情况。这就要求具体的教材编写工作人员在选编教材的时候,针对高职学生所学习的学科,针对档案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趋势做好分析考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教学,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普遍都是最为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和一般的实践操作,但是对于工作岗位中所需综合应用的系统知识及在实践当中运用技术解决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足,对于指导实际工作任务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完整的、系统的实际工作案例。

(二)实训指导教师有待学习。

在高职院校当中,师资力量略显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人才缺乏。很多理论教师兼顾实训指导教师,导致教学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机制方面都显得十分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样也导致教师在知识层面上及职业技能锻炼方面,都很难有所提高。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教学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的重要性随之日益凸显,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并满足信息化提出的要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专业的教学,还有相当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针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讲解和实训指导相当缺乏,导致学生在知识层面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所欠缺。

三、高职档案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现代档案管理系统,帮助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完成其他工作;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传统档案查询费时费力,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后,能够快速查找信息资源,省时省力,对于决策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为科研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为现实资源共享和远程服务,大幅提高服务效率。

(二)实用性。

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都应当是全面朝向应用技能,这应是广大师生的一个共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努力的目标。课程的实时性,也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企业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档案管理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学理念和内容都应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理论知识转变到实用技能教学,由原来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转向档案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各个环节,由传统档案管理教学转向档案管理信息化教学。

(三)综合性。

高职院校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及学校所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导致一门基础课通常都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领域,覆盖多个知识单元。比如《现代档案管理》,它涉及理论信息学、信息检索前沿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企业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文献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等多个领域,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将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综合为主题明确、思路连贯的综合课,给任课老师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

四、高职档案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教师水平,深入行业学习,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从事档案管理教学的教师基础理论知识已经具备,但更为深层次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方法还比较欠缺,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了解档案管理行业动态,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入企业了解日常档案办公需求,利用寒暑假或带薪到企业挂职学习,通过走进企业,融入行业,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培养出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打下基础。

(二)更新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档案管理专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客观要求。为此,笔者建议采取一些有效措施:⑴深入档案行业进行日常办公需求调研,及时抓好学校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⑵引入档案管理行业日常办公案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恰当安排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重视在提高实训质量上下工夫,抓好实训前的准备、实训中的指导和实训后的总结三个环节。

(三)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笔者总结分析了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①情景教学法,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情景教学可以缓解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创设相关场景,模拟实现生活中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中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②范本教学法,教师可以收集或借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同类型的档案范本,作为案例以小组讨论,分析答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档案管理工作领域最前沿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③任务驱动法。每次教学内容中,注重实训环节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校外实训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的档案馆进行实训,通过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档案馆的工作流程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数字化、科学化的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技术。

五、结语

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机地融入传统的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先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教师、学生和企业必须融为一体,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文亮.浅论高职教育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李旭霞.全面提高房地产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概述计算机和考业服务系统在房地产档案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信息,2000(09).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管理

自从信息化技术被发明以来,它就以其特有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当今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便了我们对于档案的查阅,修改以及保存,并且还可以在基础管理的技术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能力。

1 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建设中缺少规划

从整体来看,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都根据企业或者各个行政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来进行档案的管理,所以缺少统一的规划。而且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也不会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往往是针对一项问题进行分析,也就使哪里出现问题,解决哪里。这样的建设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1】。另外,各个档案馆使用的数据格式以及相关标准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这就给不同档案馆之间信息的传输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同时影响信息的集中统计以及管理。

1.2 信息化建设管理落后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其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料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省时省力。但这种信息化的管理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人员仍然是档案管理中的核心。但有些档案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高效率的电子科学技术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完全信息化,从而就忽略了对这项工作的管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过分的依赖于科学技术,忽略了人员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注重档案的管理,没有及时将过时和有错误的档案进行废除和修改,扰乱了档案管理的正常秩序【2】。

1.3 信息化建设资源短缺、人才缺失

当档案的管理向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具有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才,而我们需要的是既有档案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有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人才。由于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基本的,没有太大发展的职业,所以,该方面的这种全面性的人才较少。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另外,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基于对纸质文件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所以在信息化建设之初,我们的基础资源相对短缺,而且建设之初的工作量较大,这也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 统一设置规划

从根本上来看,我们对档案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对档案资料的整合,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的共享。这样的目标的实现,就要求我们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从大局出发,采用统一的建设管理方法,有利于对信息资源的统一整合。当然,这种标准的统一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大重视,制定统一的标准。

2.2 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上文我们提到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非常高,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所以,加强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是年纪较大或者已经退休的老职员,但自动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来,他们工作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适当的减少这些老员工的工作量,聘用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新一代人才。另外,我们也要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实现其知识的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

2.3 加强相关法规建设

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的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标准的完善,也就是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使我们在之前提到过的,不利于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法的法规不健全。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注意力,加强对档案管理相关法规的建设。对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两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2.4 加强管理

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较为完备的基础上,我们就要依据规定,加强对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当然,在相关法规建设不完备的时候,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明确的要求,使所有的工作项目都做到有标准可依,这样就使得整项工作更加系统化和统一化。

2.5 完善安全维护体系

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载体,这就会有一定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整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进行安全维护。具体表现为: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对计算机进行加密,防入侵,防病毒等处理。另外,还应该掌握对电子信息的备份以及恢复的技术,防止不当的操作造成数据的丢失。条件允许时,我们可以聘用相关的安全维护的技术人员对整个信息化建设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这是保证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重视,从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引入技术人才入手,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在加强相关法规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建设标准和管理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服务;社会需要;途径探索

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只有创新档案管理的服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档案管理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其能跟上当今乃至未来世界发展的脚步。

一、档案管理创新服务的涵义

管理不仅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管理本身就是生产力。创新则是一种经济活动,它既包含了技术创新又包含了制度创新,这两者都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创新,换言之就是在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标新立异。档案管理创新则是档案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的创新,它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后盾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门学问,是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及必要性

1、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1.1档案管理服务的创新是档案工作所特有的工具和手段。档案管理的创新不仅可以将档案事业中的各要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工作而且能够综合的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去探求成功的经验和规律。除此之外,管理服务的创新还能有效地管理和开发游泳的档案资源,最大可能的满足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对档案信息个需求。

1.2在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和创新服务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兴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事业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档案的基础设施的各种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档案的制度与法规也在不断的加强。可是档案在管理与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来解决类似问题。

2、实行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2.1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21世纪,全球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这一21世纪的时代特征,信息量的急速扩增对于信息行业是个严峻的挑战。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利用档案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工作同样也面临这类问题。只有让档案管理服务实现其现代化,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发挥其自动化程度高、传输信息快。信息共享面广等特点才能更好的适应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以电子为主的新型记录工具的出现,使得以纸质为档案载体为主的局面不复存在,大量电子文件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意味着档案管理的服务理念、模式、手段和机制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档案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关,因此要求档案的管理服务的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2.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同时也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是我们一切事业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档案管理服务必须开展创新活动以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及创新之上的,通过创新可以寻求到科学的管理规律能够有力的推动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2.3具有创新意识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需要我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住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以便大力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开发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对于档案管理服务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之上的。

2.4开展在线服务的创新。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必然发生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和学习方式,使得人们开始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利用网络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因次以往的被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被现在现代化科技化的管理方式所替代。这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三、档案管理服务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实现的途径探讨

1、在创新中遇到的问题

1.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以来有一大部分人们认为档案工作只是对文字资料的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的工作,这种工作不能够给单位或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档案工作的创新不在乎和不重视,这使得档案工作在实行创新的道路上多了一层人为的阻碍。

1.2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体现在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在档案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备的设施去实行,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其可利用的价值。

1.3档案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够。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早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也被广泛运用。但是我们队档案的硬件条件的投入不够使得其管理跟不上科技的发展潮流,不能很好的对大批量的信息进行收集与保管,这将严重阻碍档案管理的发展脚步。

1.4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目前在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中,文化程度、理论水平以及专业素质都不能达到高度统一。有些人员没有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这跟时代的发展要求悬殊较大。

2、实现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途径探讨

2.1思想观念的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被管理创新始终贯穿着。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而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各种其它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思想观念得到了创新才能谈得上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管理创新必须以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为前提树立管理的知识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障。

自1978年以后档案工作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仅要为政治服务还要为经济建设、教学科研等其它各个方面服务。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档案工作又被赋予了更高的新要求,在不断发展的新的社会形势下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取得新突破。

2.2理论知识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创新是档案管理活力的源泉。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在这个日趋发展的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档案管理服务只有不停的创新理论知识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

在新的国内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创新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职能和行政管理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档案工作将涉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工作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这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探索。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能很好的适应国内形势的发展。

2.3管理方式的创新。自1949年以来,我国在档案事业这方面制定了许多不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管理制度,这对我国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档案事业上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应该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必须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即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以代替过去那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这也要求我们档案管理工作者勤于动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管理方式的创新不仅是在理论和思想上进行创新也要在管理技术上进行革新。档案管理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技术,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相结合融入到档案管理中是促进年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以计算机管理为主,手工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服务将逐渐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2.4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服务的创新应该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的创新而另一方面就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工作是通过档案服务才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中心。因此必须创新档案管理服务的方式使档案事业迈向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发展道路上。

2.5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社会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具有更加全面和强硬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进步的科技和时展的潮流。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当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以便能够轻松应对在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档案信息量激增,这也要求档案工作者要相应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能力。社会在发展,档案事业也在发展,档案工作人员也要跟着不断进步,不断的充实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服务的需求。

档案工作人员要按照“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原则,建立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实践,对档案管理的现状要了如指掌以端正自己的创新行为,做到在稳中前行。要注意取长补短,注意管理方式的推陈出新、放眼世界,多多参与国际档案信息交流,以便满足多方面利用的需要。

2.6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使其它部门重视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立规范化制度使得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促进了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