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治理新体系

社会治理新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治理新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会治理新体系

篇(1)

区域创新体系的五个基本特点

传统企业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决定于且仅决定于企业自身的品质。然而,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创新能力不单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品质,而且还决定他们之间的联系。传统的孤立条件下企业创新理论是不完善的,包括企业在内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创新能力无不决定于它们所在的、由品质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相互联系所组成的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创新在地理空间上并非是均匀分布和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不平衡和相互作用的。这表明,区域可以更好地描述、分析和管理创新。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焦点之一,并构成先进国家区域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

然而,尽管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但至今尚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一般地将区域创新体系视为一组个人和机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有益于知识产生、使用和传播的系统。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五个基本特点,这就是:与地区的机构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相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来说,各机构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更加密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出;更高的开放度;相对专门化。

“自上而下”法:着力十个方面

除了传统的科技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的方法外,由于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不同,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方法,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演化的综合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认为创新体系由经济中涉及引入和扩散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的所有机构而非仅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机构所组成,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超越“科技活动相关机构”的范围,立足整个经济体系,着力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强调十个方面:企业内部组织;企业间联系以及企业与其它组织的联系强度和类型;公共部门和公共政策的角色;金融体制;研发强度和研发机构;制度和治理,区域协调和管理形式;产业结构;城市化程度、区域网络外部性以及区域内地理集聚的范围和规模;开放程度、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全球一体化水平;受区域文化和社会历史演化驱动的等级力量。

“自下而上”法:草根型和网络型

自下而上的方法源于区域科学对解释创新涌现的社会制度环境的关注。

从区域观点来看,创新是地方化的和植根地方的,是由地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接近性激发的地方化学习过程。因此,自下而上的方法关注地理接近的好处和地域上占优势的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的一组习俗和规范。

稠密的社会网络是知识扩散和学习、新老知识重组的关键渠道。这种植根地方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分为草根型和网络型两种。前者中,企业和其它知识机构没有太多的交互作用,他们的创新活动主要基于由地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接近性激发的地方化学习过程;后者中,企业和机构仍然植根于特定区域且以地方化的交互学习为基础。然而,通过加强区域的、制度的基础结构,该体系具有了更多的研发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其它地方机构涉入企业的创新过程。

一般来讲,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致力于扎根地方和地方结网,强调五个方面:个人和团体层次上的、与创新过程相关的地方化交流;个人、机构、制度上的以及社会的地方化之发明和学习的模式;个人之间、内部和外部的机构联系、对内对外区域网络的地方化知识共享;与创新和技术相关的地方化搜寻程序;地方化创新性能。

“上下结合”法:内外结合的协同进化过程

区域创新体系的整合方法, 结合了区域结构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观点,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创建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知识和技术被使用、扩散和创造,它强调诸如惯例、技术轨迹、 选择环境、多样性和路径依赖的演化机制。

特征、行为和性能的变化是演化观点的关键,而这种变化经由其周围的选择环境形成。区域环境担当一种选择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新技术变革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

篇(2)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区域创新网络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目标,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1引言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正如企业创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一样,创新的本质要求减少组织的层次,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趋势及其优势,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和发展所借鉴。

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这就形成了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这种组织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第一,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于内陆及中西部地区,加上长期以来运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技中介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发展缓慢、功能缺失。资源型城市组织结构的等级化、机构职能的专门化、行为的程式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使得这些城市政府决策的效率低、积极性差、创新激励不足,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第二,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政府凭经验办事,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它们的需要。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内企业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交易费用很高;行业间缺乏交流,各产业领域难以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它们与工商界的联系不足。第三,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组织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较为封闭,而且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们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现存创新体系的封闭性。

3选择适合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

鉴于与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在认真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积极选择适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进行培育迫在眉睫。

3.1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分类

根据文献,目前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类型划分基本上分为3种。第一,根据区域技术转让的方式,分为基层组织、网络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二,基于治理结构,分为基层式、网络式和统制式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三,根据与本地的关系分为地域根植性创新体系、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尽管以上3种分类的角度和称谓有所区别,但笔者认为这3种分类的含义和特征基本相似,其实就是基层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一比基层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都理想的状态。

3.2创新网络是资源型城市的合适选择

国内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发现网络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它可以使创新在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中产生,它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网络处于等级组织和市场之外、介于等级形式和市场形式之间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又比等级组织灵活。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为主体所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未来重点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

根据目前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笔者发现,其特征与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有一定相似性。总体来说,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组织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型城市整体来讲,这种网络组织结构的根植和发育,能加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积累,保持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为此,创新网络应该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培育和发展的最优选择,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级式的创新组织结构,创立网络化的创新组织结构。顺应该需要,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4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

4.1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架构

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应该是在资源型城市内,由多元创新行为主体参与、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它由网络的主要结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行为主体),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

(1)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网络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是要素和关系。创新行为主体作为网络的主要结点,它们之间的网络互动形成了创新网络的基本支架,这一过程称为结网。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层面上的结网,使得创新网络中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网络结点。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各种交易场所、专业化市场以及讲习会、座谈会、公共食堂、文体活动的场所等,为企业之间的充分接触提供了条件,这些场所自身也成为网络中的重要结点。转(2)创新网络结点之间的联系创新网络结点间的联系在图l中用直线或虚线表示,这是通过创新资源在各创新结点间的流动实现的。创新资源在结点之间的流动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转让、技术帮助、设备和软件购置、产学研合作、人员流动、信息传播、技术引进以及技术人股等途径。其中,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在知识信息交换中的相互学习是创新的推动力。如美国的硅谷常被称为“学习型区域”,就说明了学习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其中隐含经验类知识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这种隐含经验类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到。但学习过程并不仅依靠正规教育,非正规环境下的交流、培训以及“干中学”和“用中学”更为重要。

(3)创新网络中的科技中介机构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机构应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行为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支撑,影响知识和技术的产生、发展、转移和使用。由于科技中介机构并未直接参与产生创新的活动,因此在图1中它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用虚线而不是用实线来表示。

(4)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组合方式在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组合方式主要有7种:企业与企业,高等院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各自加强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职能,将它自身必需而非专长的职能,通过与相应具有该专项功能的单元分工,进行优势互补与功能耦合。

4.2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特征

(1)开放性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利用内部产生的知识以及外部可利用的知识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某类自然资源生存发展,导致了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和产业文化,因此在其创新体系营建中更应该重视开放性,强调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合作提高其创新能力,从区外甚至国外引进转型所需的创新资源。同时,资源型城市也可以向区外进行创新扩散,从而打破单纯依赖当地自然资源的发展格局。

(2)动态性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创新资源间的交流越频繁,则网络结点越多,其中有效联系的结点越多,则创新能力越强。而且,网络中的结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结点无效或在创新中无所作为时,则会被网络排除在外;而需要产生某些必要的联系时,则会形成新的结点。这主要表现为该网络组织对不合格创新行为主体的淘汰,从而使区域创新网络的“边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根植性创新环境是创新网络的载体,具有活力和充足社会资本的环境保证了创新的持续发展。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结合越紧密,网络从环境中汲取的“能量”就越高,发展后劲越足,愈能进行持续创新,反之,网络则会衰退。

(4)交流方式的两面性和交流者地位的平等性创新需要经济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各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交流方式应是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并存,其中非正式的交流对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更为重要。

篇(3)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重大的转型期,国家治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治理的开放性、多样性、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必然要求权衡更多更有效的治理工具。大数据、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和实现路径。因此,数据治理和数据文明就是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事实上,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政府再造和治理变革,早已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继上个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的第一次政府再造以后,这些年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开放共享运动的影响冲击正在引发全球范围的第二次政府再造。

在数字文明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企业,关键是树立数字文明意识并使之转化为基础数字体系和政府的治理模式。

第一,做好全社会的数据文明基础建设,要尽快构建国家治理的技术数据体系和法律标准体系,如公民信用不动产、家庭人口、收入和税收等大数据,以通信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四大网为支撑,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从全面治理转向数字治理,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将大数据治理更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医疗、教育、军事国防等重要领域,创造更大的国民活力,推动国家治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第二,积极促进政府自身改革。大数据可用于改进政府管理,评估政府绩效、监督政府行为,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体系,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技术,给政府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第三,构建大数据时代多元的国家治理新体系。数据治理文明的最大变化就是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的改变,数据的流动、开放和共享,弥合了不同主体的信息差、知识差和智能差,也打破了信息资源的空间界限,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企业、公民、技术、社群、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治理主体充当重要的角色,应当着力加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大数据开放共享,以数据的流动、交互与共享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交互与共享。

篇(4)

会谈结束后,王儒林书记就松原地震的灾后恢复、长吉图开发开放、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全力抗震救灾,强对灾害预警

记 者:王书记,全国人民都在牵挂着松原地震灾区。请问,松原的灾情现状、灾后安置进展如何?

王儒林:近一个多月来,松原地区接连发生了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灾害,给当地民众的人身安全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省委、省政府对松原发生的地震灾害一直高度重视。反复要求各方面相关领导、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松原市委、市政府,震区当地县委、县政府各级干部及时开展现场救灾指挥,做好灾后安置工作。

我们正在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特别要保证棉帐篷、食品、饮用水、取暖设备等救灾物资及时充足供应。尽最大努力让灾区群众有温暖住处、有热饭、有热水,有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地方政府也在尽快解决好灾区粮食收储、房屋维修、恢复重建等各方面问题,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社会稳定。

记 者:松原地震的情况较为特殊,近几十天里,大小余震接连不断。这不仅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给灾后安置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请问,针对这个情况,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王儒林:从地震灾区目前情况来看,地震序列呈现出复杂性和危险性,近来仅监测到的5级以上较强地震就多达5次以上。未来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省地震局集中力量,深入实际进行现场研究,力求能够科学有效、准确及时地捕捉到信息、作出预报。并且请国内最好的地震专家来我省参加专题研判会商,力求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把研判预报做到更好,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

我们的救灾工作原则是,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完善严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保证各项预案、措施落到实处。要全力做好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要继续排查核清人员、房屋、财产等各方面损失情况,对灾区房屋逐户进行安全鉴定,防止发生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妥善安排与抗震相关的各项工作,对全省各项安全生产要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特别是城市危房、重点设施和重点部位,要逐一排查隐患,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要继续密切关注震情灾情,及时、客观、准确地向社会信息。要积极宣传各有关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普及抗震自救防灾相关科学知识。

全面加快长吉图区域的开发开放

记 者:前不久,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您认为此举对长吉图区域开发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儒林:建立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这将助推长吉图区域开发,强化图们江区域国际科技合作,带动吉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扩大我国与俄、韩等国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珲春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交流平台起到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建立起具有长吉图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持。

记 者:谈到科技创新,吉林省是如何搭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呢?

王儒林:吉林省将逐步建立起具有长吉图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起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技术转移和要素流动为重点,市场化、网络化、专精化兼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强区域协作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记 者:“长吉图”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四年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的全面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儒林:“长吉图”战略实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要求,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主要针对我省的“国字号”战略,是吉林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机遇,也是吉林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从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考量,还是从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出发,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把长吉图产业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层次,增强我省产业在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促进产业集聚。二是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入研究窗口、前沿、腹地联动的措施办法,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三是在加快通道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努力把长吉图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物流通道枢纽。四是在加强区域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区域合作迈出新的步伐。五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把“先行先试”这个最大政策用好、用足、用活,积极推进长吉图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全省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才是吉林的根本出路

记 者: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的变化有目共睹,但老工业基地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吉林省将如何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各项改革?

王儒林:当前,吉林正处在振兴发展的爬坡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社会建设的转型期、积蓄后劲的关键期,无论是调结构、扩总量,还是转方式、促发展,最现实的选择、最强大的动力、最有力的保障、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改革。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初步梳理出85个问题。

具体工作中,要统筹考虑,全面推动,着手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对中央有明确部署、实践当中条件成熟的,抓紧制定出台吉林省负面清单管理意见、清理规范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意见等16个方面改革的相关政策意见,全力抓好落实;对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开展地方与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12个方面事项,要在一些地方先抓试点,在积累总结经验基础上,再向面上逐步推广;对中央已明确提出方向的要积极探索。我们还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各项改革举措研究好、谋划好、落实好。

记 者:刚刚结束的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五大发展”,请您谈谈这“五大发展”的提出缘由和内在关系。

王儒林:对于吉林省来说,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毫不动摇地推动发展。但这个发展不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注重质量效益、促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民生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为此,我们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这“五大发展”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发展在吉林的具体体现,是“既长骨头又长肉”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记 者:您多次强调“我们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请您谈谈吉林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王儒林: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无论面临什么困难、无论需要付出多大努力,都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重点谋划了富民工程、就业创业工程、“暖房子”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城乡教育普惠工程、特困群体救助工程、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传染病防治工程、城乡居民文化工程、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十五大民生工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记 者:目前看,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作为农业大省,吉林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王儒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吉林的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传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及各种利益关系进行重大调整。一要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要完善“两项权利”,即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权利、完善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三要积极构建“三个市场”,即规范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四要积极推动“四个集中”,即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空心村屯向规划新村集中、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中,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五要积极建设“五个体系”,即城乡一体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均衡发展教育体系、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5)

【关键词】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治理对策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是团队的个体因素在已有的情景环境下,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交流进而作用于客体因素,从而促进资源的整合、已有知识的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及团队文化的塑造和进步,最终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效率创新机制的形成。以下将对这个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1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现状

1.1创新要素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在协同创新机制当中,创新要素是机制作用的最基础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包括跨学科的人才、协同创新的“社区文化”和联系纽带、支持协同创新的有形资源、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以及目前的发展纵深等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要素都是影响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重要因子,然而这些因素大多都是独立存在,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很多的资源利用率极低甚至遭到了大量浪费,使得创新要素丧失了本有的活力。

1.2创新壁垒较多,限制创新发展

大量的创新壁垒存在于创新要素之间,例如,文化认同差异、学科交叉复杂、共同价值认可不统一、人财物资源的不协调、信息流的不畅通以及其他时空要素造成的不可抗因素等都阻碍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要素反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机制运作的效率,从而抑制了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堆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1.3低共享低创新现象普遍存在

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然而此种知识共享在大学生创新团队尤其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发生的频率以及深度目前仍然较为尴尬,极易出现个人各自负责单一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主体创新行为发生的准备条件的缺乏,抑制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创新度低以及创新面较为单一的现状。

2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

2.1协同创新的要素分析

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情景要素。主体要素包括大学生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等。创新意愿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创新意愿强的大学生更加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激励,自我效能的作用力影响更大,从而更容易刺激学生发生创新行为;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成果的高度,创新能力包括横向创新能力和纵向创新能力,横向能力即指在宽领域多层次实现多学科的整合创新,纵向能力即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以多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实践工具深入发展,实现该领域的深层次突破;创新动机则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持久性,创新动机本身具有阶段性,为了某一特定短期目标而开展的创新可能会使得创新的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具有长期性质诸如自我价值认可或理想抱负的实现等动机则会让创新行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客体要素包括创新客体的复杂程度、收益性以及创新技术的易用性等。创新客体的复杂度决定了进行创新行为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创新客体越复杂需要的资源支持越多,从事相关创新研究的团队数量相应会缩减。创新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收益性以及实现的价值决定了创新主体发生创新行为的意愿以及资源的支持力度,可预见的收益性越高则创新的支撑资源就会越到位,创新意愿亦会越强烈;创新技术使用的难易程度又影响了创新行为开展的进度以及创新主体的数量规模,创新技术越难应用或者缺乏便捷性,则创新行为的开展将更具挑战性。情景要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团队结构以及激励制度等。团队成员的创新氛围(低沉的氛围和活跃的氛围)和内部结构(包括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团队内部激励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外部激励)构成了创新主体对客体实施创新行为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2.2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创新机制是由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三个部分构成的,然而创新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三种要素形而上学机械式的简单叠加,他们需要系统地整合,相辅相成,互相配合。通过现有文献成果的整理以及半结构的访谈调查,笔者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协同创新行为的发生阶段、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机制运作阶段以及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和运作优势的固化阶段。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创新机制的更新与升级。第一阶段需要主体因素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及受刺激于外部的激励而开展;第二阶段更加依赖与情境因素的维系以及受到客体因素的极大影响;第三阶段则在于前两个阶段各个因素进行不断的磨合与反应,将潜移默化形成的创新体系沉淀与保留,进行反思与改进并重新进入第一阶段开始新的体系更正与完善的进程。

3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治理对策

分析,我们应该从创新机制的各个要素主体出发,渗透作用与协同创新机制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以下三项促进跨学科团队创新机制的高效运作。

3.1文化氛围的构造

文化无论对科技新还是人文创新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从高校层面,应该培育尊重创新的文化理念,塑造创新人才的文化形象,养成处处创新的文化习惯,达成创新是根本的文化共识,形成创新光荣的文化气质。从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层面,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养成创新竞争的意识,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形成整体的创新意识,最终将意识形态的创新信念装变为创新的不竭动力。

3.2团队结构的调整

团队结构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差异,个体性格的差异显现的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在此阶段个性张扬最为彻底)。因此在团队内部,应该基于团队所研究的项目课题的特点,选择所需要的具备相应知识结构并且能够激发团队活力利于构造创新氛围的团队成员,并且可以据此作出相应的利好调整。

3.3制度设计的保障

篇(6)

第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达到足以限制进一步扩张的程度,以及在一段长短未知的时期内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放缓。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及供应端的结构会出现转变。

第二,从投资、出口到消费,重新实现需求的平衡。

第三,接纳迅速城市化的人口,确保一系列激励机制已经建立,能够确保类似于老龄化这样的社会变化过程的平稳度过成为可能。

第四,为了提供非排他且公平的机遇,建立一系列必要的机构。

第五,在维护稳定、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承担国际性责任,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对于中国而言,其挑战在于如何将其贯彻实施。为了支撑这一改变,必须允许贸易部门中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落。

这些行业里的很多公司可能仍会生存下来,但可行的方式只能是通过转移至全球经济的不同区域,或者是升级至国内的高附加值生产链条。也就是说,要么升级,要么出局。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能适当助力结构转变,而疲软的货币政策则是一个陷阱。

为创造更多的储蓄选择,且针对新型及发展中的一系列行业有效地提供信用及实体资本,金融部门应该变得成熟起来。这种转变是中国所需要的,以便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尤其是在出口行业向技能和高附加值的行业转移的大背景下。

但中国的城市化还面临着一个难题――城市户口体系。这一体系限制人口流动,给农民移民成为正式城市居民设定了一系列的限制。

中国官员们在迅速取消户口制度方面所表现出的不情愿,其所反映出来的,是他们对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的认识。在其他国家,内部移民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反射出的是农村地区缺乏机会,而不是城市地区里的一系列机会的吸引力。

随着私营部门规模的扩大,法律及政策体系支持竞争、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市场公开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法律体系需要健全。

要实现向国内及全球经济供应链条中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将需要的是更加有效的教育,以及在经济的产权和技术领域里的加大投资。

中国的公共部门拥有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健全的基础设施,大量的外汇储备及对于国有企业的绝对掌控地位。在所有国家,这些资产应为了服务人民而掌握在信托基金手中,其行为应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而在这一领域,中国是一个例外。与绝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并没有努力让公共部门的投资水平达到可以支持持续高增长的水平。

只有当一系列的投资能取得一系列高额的私人和社会回报时,这些投资才是合理的,才能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平地说,考虑到国有企业的遗留成本,加上其在1990年的糟糕表现,让它们能留存收益且不通过政府预算使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这种局面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情况已不再是这样。如果国有企业的再投资收益不受高回报率的制约,最终增长的速度将会放缓。没能满足一系列要求的这部分资源,将会被重新投入到能获得更高回报率的投资领域里。

为维持经济增长且避免出现风险,“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将庞大的总需求重组。而改变旧有的格局,则需要重建金融体系。

篇(7)

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优先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三是逐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四是逐步加大文化产业投入。要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尤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五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努力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加快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为此,要继续抓好全南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高山蔬菜、芳香产业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我国南方最大的芳香产业基地,加快南迳温泉、瑶山寨瑶族风情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休闲养生生态福地,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加强中小流域等治理与保护,抓好稀土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确保经济发展对土地、能源等要素的基本需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得最大的发展收益,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