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人品塑造;早期教育;关系

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早期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婴儿人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早期教育对人品塑造的体现

不同的年龄阶段,早期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为主,从而与儿童互动,周岁至3岁儿童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活动训练

各式各样的活动,对于早期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活动能够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体的活动训练可有游戏设施、脑力活动与劳动活动等,儿童玩耍的游戏设施可以是一些滑滑梯、跷跷板、蹦蹦床等设施,游戏与玩耍可以很大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儿童活泼的性格,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脑力活动可以让儿童搭建积木、教儿童识字、读书等,培养儿童的智力,劳动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儿童扫地、为花浇水、喂食小动物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人际交往

让儿童多接触同龄的儿童,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同龄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形成孤僻、自卑、自傲等方面的心理,实践证明,不善于交友的儿童往往就形成了各种不健康、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心理,善于交友的儿童能够从对方身上进行一定的模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优良的品格,比如谦让、礼貌、自尊、自信、乐于助人等。

二、早期教育中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塑造完美人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社会更加关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使每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二)素质教育的提倡

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全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人能力的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下更注重对早期教育的人格培养,早期教育是最基础性的阶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塑造儿童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早期教育塑造人格的方法

(一)爱的体现

给予儿童温暖,让儿童感受到爱意,家庭的爱与老师的爱都很重要,幼儿刚出生时,抚摸他,抱着他,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孩子通过接受第一次情感交流,慢慢地发展成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对孩子进行爱的引导,传达爱意,为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二)情感体现

情感是后天形成的,大人可以在孩子的面前照顾老人,关心老人等,通过一定的模仿形式激发孩子对长辈以及同龄的爱,引导孩子用行动去表现爱,培养孩子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孩子的情感意识,带领孩子去感受外部世界,体验不一样的感受,增强孩子的情感认知。

(三)游戏体验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孩子的群体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为孩子提供游戏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玩耍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主动性;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履行规则义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扩大孩子的游戏场所,不要只局限在室内,组织孩子与其他同龄阶段的孩子一起去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在进行游戏活动时,给孩子设立一些规则,或者由孩子自己设立规则,必须按照规则去进行游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给孩子安排一定量的竞争游戏,让孩子体会输赢的感受,并适当地教育孩子输赢不重要的理念,游戏对于塑造孩子的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早期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塑造孩子人品的重要阶段,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未来的发展,人品塑造与早期教育相互作用,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

[2]扶跃辉,李燕.美国“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

篇(2)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是顺利进行各项活动的有效保障

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有一天中午,孩子们吃完午餐准备睡觉,睡觉前我跟以往一样,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都很安静地听着,突然寝室里传来一阵紧张急促的孩子哭声,一看是啊玮小朋友躺在床上哭着,我赶忙问:“出了什么事?”他说鼻子里有东西……后来经过园医的处理,把异物取出,再跟孩子一起讨论事情的严重性,通过这件事情,让幼儿懂得不带珠子、小刀等危险物品来幼儿园玩,特别是在午睡,不把玩具和物品带到床上去玩,教师和家长都要经常督促检查孩子的书包;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而且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如:孩子在户外活动玩一些运动器材,老师怕孩子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就会一直限制孩子的一些活动,从而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消极的保护变成积极的防护,提高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避免伤害,顺利进行各项活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是幼儿园实施各项活动的有效保障。

二、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日常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的现象,如:上下楼梯时互相推挤,喝水时不排队,上厕所争先恐后,同伴间争抢玩具,在教室内奔跑等。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把安全知识融入在一日活动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一)通过游戏教学法,让孩子在玩中学,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则意识的培养

安全和行为规则是相辅相成的,幼儿能够遵守规则,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安全隐患也就少了很多,针对孩子天生就喜欢玩游戏这一个特点,把一些安全知识通过游戏形式传授于孩子,孩子玩得开心,接受得也快。如:在《找家》游戏中,让孩子知道走失了怎么办?从而记住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在《我一个人在家》的游戏中,让孩子知道不给陌生人开门也不跟陌生人走,一个人在家不玩危险物品,如:电、火,不爬高,更不爬到窗台上观看等。如:小班孩子刚来幼儿园,不会排队,我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跟着儿歌的节奏模仿小火车声音,一个跟着一个走,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现你推我挤,到处乱跑的现象,在游戏中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又学会了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如:让孩子学会排队洗手,我设计了《小汽车加油》的游戏,创设了一个情境,汽车没有油了,要去加油,然后让孩子一个跟着一个模仿开车的动作,嘴里还不停发出叭叭叭汽车的声音,然后开车到洗手间去洗手,孩子们会遵守规则排好队去洗手,避免孩子争抢水龙头,而滑倒摔跤的现象,降低不安全的隐患,孩子们开心又学会了遵守规则。

(二)根据班级情况自定规则,让幼儿自觉地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引导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习惯的同时,教师应该更加强调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的重要性。

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他们的自主性很强,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制定班级规则,谁违反了,要承担一定的后果。如:我班的孩子,其中有一位特别的调皮,总是会做出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危险动作,记得有一次,孩子们要进行午睡,大家都在整理,邓晗小朋友突然爬上了窗台,跳下来,当我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跳到了心口上,当老师制止了这个危险动作,她又在床上玩具柜上跳来跳去,还大声地尖叫,在这一个情形下,我让所有的孩子都停下来,抓住时机,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这种现象:“这个时间,小朋友应该要做什么?如果不遵守,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而且这样做很容易出现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取消违约者自由活动的项目。因此,那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滑滑梯,是她最喜欢玩的,但因为她犯了规,只能无奈地看着同伴们愉快的游戏。这一件事情后,她都能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定的规则,因为规则是孩子自己制定的,所以孩子们都会自觉地遵守,班级的秩序井然有序,减少了安全隐患的现象。

(三)结合园内的安全月主题活动和图标暗示,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则

《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活动中,老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安全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篇(3)

[关键词]节日;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4-0048-02

[作者简介]顾丽娟(1979―),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高级。

节日是人类从古至今日常生活浓缩出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快捷方式。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幼儿文化发展,精挑细选节日;第二,依据节日内涵和大班幼儿园孩子成长需求,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第三,创设丰富多彩的园所环境,感受节日文化气氛;第四,致力于潜在教育因素影响,创新活动形式。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促进大班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能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

一、爱国情怀,从小培养

爱国,简单地说就是热爱祖国,有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放过任何爱国教育的契机。如在国庆节这样一个适合开展爱国教育的日子,笔者组织了这样的活动:首先,让孩子全体起立,观看准备好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视频,让孩子用心去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唱起国歌。升旗视频结束后,是孩子的表演节目:歌舞――《我爱北京天安门》、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武术、讲故事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祖国浓浓的爱。国庆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爱国思想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二、尊老敬老,从小做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中国人民传承和发扬的,传承中华文明必须从孩子做起。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身边老人的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笔者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九九重阳献爱心”:组织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自己爱吃的零食,献上大班幼儿优美的舞蹈和稚嫩的歌声,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故事。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到学校后,笔者为幼儿讲述古今敬老的故事。“关爱老人,人人有责。”笔者鼓励孩子各自准备一件礼物送给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给他们送上一句祝福语等,让孩子明白尊敬长辈是值得骄傲的,使尊敬家中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关爱集体,点滴做起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成长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儿童的成长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所以,笔者积极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让大班孩子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我国节日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使环境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如妇女节时,发动大班幼儿制作手工,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和妈妈。有的幼儿用废纸叠小动物,有的用彩纸做贺卡……孩子们交流合作,其乐融融。元旦时,让所有孩子都参与教室的布置。孩子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还感受到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这一活动使幼儿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互助、交流的乐趣,真正体验到只要以平等、友好为前提,就可以获得其他小朋友的接受、友善和帮助。这一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对同学和集体的热爱,进而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四、交通意识,实践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教育应该让幼儿走出童话世界,走进现实生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笔者注重幼儿的实践教育。如在12月2日交通安全日,笔者带领大班幼儿过一次十字路口,在实际行动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过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也在和交警部门的协商下,举行“我做小小交通监督员”活动,让孩子在交通路口协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让孩子在切身行动中感受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并从中真实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勇于同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和事作斗争,孩子的质问也令那些平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大人汗颜。这一活动使孩子坚定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五、劳动意识,今日做起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四个甚至六个大人守着一个、最多两个孩子,这种现状往往导致孩子根本没有进行社会性体验的机会,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幼儿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节日活动,向大班幼儿进行劳动意识培养的社会性教育。

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时,笔者设计了“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安排大班幼儿和老师共同打扫自己的园区,到马路上捡拾垃圾等。最重要的是设计了“大班幼儿到农家”活动,带领孩子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农活,让孩子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感觉,真正感悟到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还帮助孩子主动接受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此外,大班幼儿还体会到家人、教师以及服务者劳动的艰辛,不仅有了自觉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还懂得了感恩。

六、环保意识,娃娃做起

伴随着工业革命,世界工业飞速发展,人类欲望的鸿沟无法被填平,生产生活方式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问题浮出水面并越来越严峻,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笔者设计如下节日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笔者设计“我做环保宣传员”活动,让大班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宣传。孩子们高举早已准备好的环保小旗,发放亲手制作的环保卡,高呼自己设计的环保口号,不仅吸引了市民关注,而且得到了市民的赞赏。经过这次活动,大班幼儿在教育市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3月12日植树节,笔者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对大班幼儿开展“树木对环保的重要性”的教育,让大班幼儿懂得植树对环境的意义。大班幼儿像呵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捧起小树苗,并亲手种好,而且挂上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标语。通过这样的节日活动,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参考文献:

篇(4)

如今,幼儿教育对孩子后期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幼儿教育也相应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学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即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就是幼儿教师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本文主要谈及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在区域活动中的培养策略,旨在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为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幼儿规则意识 区域活动 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别,主要是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难以形成高度的注意力,且活泼好动,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有限。因此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为区域活动,但是幼儿阶段又是一个能够被高度开发、有着极强培养效用的阶段,幼儿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大脑,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这对于幼儿后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便成为了众多幼儿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事实上,“区域活动具有自选性、自主性,能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较喜欢的游戏活动。”[1]只要幼儿教师能够在游戏活动中适当地明确规则,就能够保证活动的价值功用。

区域活动指的是让幼儿在规定区域内自主活动的形式,是符合幼儿个体成长发展需要的,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手段,组织幼儿自主选择、合作、学习和游戏的一种方式。作为幼儿日常的教育形式之一,区域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学习空间,并提供一种交流情境,让幼儿能够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以有以下三种策略:

1.用图示明确规则

幼儿因为年龄有限、能力有限,对语言描述的理解能力不强,如果幼儿教师将区域活动的各种规则一一讲解给幼儿听,无疑是徒费力气,但是,幼儿对于色彩艳丽的图片有着极强的敏感性,甚至看过一次就能记住,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尽量减少用繁琐复杂的语言描述规则,而将规则用图示的方式展示给幼儿,并进行简单的讲解,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中贴上不同的图画标识,让幼儿学会区分不同区域的功用,并带其一同进行观察、使用,久而久之,幼儿便能够逐渐意识到在不同的区域应该做相对应的事情,比如手工区的材料不能随意拿动,应该在使用后及时放回手工篮内;垃圾区不能游戏玩耍,要将不用的垃圾准确投放到垃圾桶中。

2.用角色加强责任

幼儿与生俱来就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并且热衷于对别人进行语言、行为上的仿效,对此问题,幼儿教师应该有着高度的重视,并且懂得让幼儿通过模仿他人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中进行游戏时为幼儿们分配角色,或者让幼儿自行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这些角色包括“警察”“医生”“老师”等日常能够见到且具有鲜明特点的职业,幼儿在扮演这些角色时穿戴形象生动的衣饰并拿上道具,可以令他们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让其行为与角色尽可能地吻合,幼儿通过模仿这些角色,可以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知晓应该遵守的规则。

3.用奖励深化意识

幼儿缺少自控能力,对于教师的要求与规定往往没有办法牢记在心,也难以遵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成长特点,用反复强化的手段,使幼儿能够将规则深植于心。“要使规则意识真正植根于幼儿内心,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必须及时进行科学评价,不断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2]而幼儿对于指责、批评往往有着很强的恐惧意识,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发育,幼儿教师要用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不能采用殴打、责骂的手段。对于幼儿来说,奖励是最佳的帮助他们认识到行为规范性的评价方式。幼儿教师可以准备丰富的小奖品来奖励规范意识强、行为标准高的孩子,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动机,并充分认识到这些规则的重要性,继而将自身行为持续下去。而这种奖励的评价方式也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效仿榜样,促使幼儿对自身的行为有一种纠正意识。

【结 语】

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在得到了多方重视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幼儿教师在对待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这个问题时,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置之不理。“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且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让幼儿深切知道规则对于活动的重要意义,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3]幼儿的成长发育需要得到良好的培养,需要对规则有一定的认识,幼儿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活动提供给幼儿的交流、合作机会,丰富手段与方法,增强责任与能力,改善制度与观念,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成长环境,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洪雅.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J】.科研,2015(26)

篇(5)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意义;问题

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安排,本文针τ锥园一日活动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对幼儿教育有所助益。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意义

1.培养集体意识

当代的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给予的爱都集中到了一个孩子身上,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一些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和发展缺陷,比如,相对的自私以及不会分享,这些都是当代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因此,当代的幼儿园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有特别的关注和有意识地进行改变,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包括学习、区域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完成都是以集体进行的。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弥补当代幼儿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孤独感以及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因此,集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规范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常常受到外界影响,并且往往影响深远而持久,正如一句话所说:“三岁定八十。”虽然这句话的正确性有待商榷,但却指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许有人会问,幼儿老师就一定教得好吗?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哪位幼儿教师可以保证回答这个问题。由此,在此要说明的是,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可以规范行为习惯,与其说是老师的功劳,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因为同龄伙伴的影响常常比家长和老师还要大,他们会产生一种趋从心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榜样”效应,只要老师传达一种正确的指导,有一个孩子达到要求,那么一个影响一个就可以形成一种共识。就比如说,饭前要洗手这个小习惯,一旦一个孩子自觉地去做,那么他周围的孩子也会慢慢跟他一样自觉地洗手,而并不只是在学校如此。

3.发掘兴趣特长

幼儿处在一个想象力极其丰富的阶段,虽然天马行空,但却是他们身上珍贵的品质。幼儿阶段的孩子会最多地展现一些他们最初的兴趣和特长,很多孩子的兴趣被忽视或者被埋没,有的时候因为错过了这一阶段的发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包括各个方面,幼儿一日活动是为幼儿的全方面发展进行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幼儿的某些兴趣就会被放大出来,老师也就比较容易开发和引导。比如说,一节简单的手工课,老师常常就会发现一些孩子不喜欢手工课,就算带着他们做简单的手工,他们也常常不专心,但有的孩子却很意外地享受手工课,喜欢折纸,喜欢颜料染色等等。

二、现阶段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1.规则和秩序出现滥用

前面说到,幼儿园的教育意义之一就是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小到饭前便后洗手,大到文明礼仪的教导,幼儿园本来就是为了这些基础教育而开设的,幼儿园的老师秉持爱护孩子、教导孩子的目标而进行日常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可爱,但幼儿园老师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一群孩子同时吵闹的时候有几个大人能够把控场面?其次,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很丰富,包括了各个方面,尤其还有室外活动,常常需要老师做的就是维持整个幼儿班的秩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很难顾全到方方面面,这种时候老师常常会做的就是用规则来说问题,但规则超出使用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惩罚,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变相的伤害。

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一次区域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玩接力游戏,但有一个孩子不听话,心不在焉。这个时候有的老师就会以扰乱秩序或者不想参与的说法惩罚这个孩子站在一旁。这样看似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老师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专心,你就是在扰乱秩序,说明你不想参与,那么你就要远离这个集体。也许对于老师来说,这是在规范孩子的行为,但老师整体的意思在孩子眼中就是一个惩罚,这就是一种规则的滥用。

2.家长和老师交流不足

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辅助家长教育而存在的,任何阶段的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幼儿阶段的教育。但是,当代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而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而幼儿园老师也因为每天繁忙的工作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和每一位家长进行交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都有其不一样的特性和表现,老师不可能把握孩子在幼儿园以后的情况。因此,家长应该加强和老师的交流,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之外的情况,这样有益于老师在幼儿园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对幼儿的引导和帮助。

综上,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面对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也要正视,采取合适的办法改进。

参考文献:

篇(6)

一、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幼儿健康教育谋求儿童健康,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推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准,促进儿童的审美发展。

幼儿园健康教育通过日常健康行为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喜欢参加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在集体生活中保持愉快、积极、稳定的情绪。在游戏中乐于与同伴合作,动作协调灵活。老师只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健康安全教育。

二、建立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园每周安排两节健康安全教育课,让孩子参加各方面关于健康安全的活动,使幼儿从入园就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如:

1.把安全教育当成常规来抓,使孩子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下课时老师重申常规:不准打架;不能爬栏杆;不能乱扔垃圾,使幼儿时刻接爱安全教育。

2.通过真实案例向幼儿介绍安全的重要性。

3.抓住时机,随机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早晨幼儿入园,做好晨检工作,幼儿所带物品若有危险,应及时没收,并告诉幼儿这些物品玩起来很危险,以后不能带,排查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

每天外出早操、户外活动时,检查孩子的衣着是否整齐、鞋带是否系好。要求幼儿有秩序地排队,下楼梯要注意一步一个台阶稳当地行走,出去后听本班老师口令,跟大家一起走,不要走失。在玩大型玩具时,教孩子正确的玩法,让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去玩,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活动结束后要立即归队。

教孩子吃饭时不说话,专心吃饭,并教他们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还应注意,有点烫的饭要吹一吹、凉一凉再吃,以免烫着嘴巴。吃完饭在老师指定的地方排队散步,不在教室内跑和玩。在午休室不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尽快休息。身体不适要及时告诉老师。

如厕时,让他们分组按顺序排便、洗手,不玩水,不做危险动作,不推不挤小朋友。地面湿滑要慢行,并及时告诉老师用拖把拖干,确保孩子安全。

下午离园时,家长没来不能离开座位,陌生人来接不能走,更不能一个人独自跑出活动室,走时要向老师说再见。

当然也要教幼儿在家里进行自我保护和防范,如:不玩水火、不玩电等。对孩子进行火灾、地震等意外灾难演练,使幼儿知道灾难降临时应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孩子只要了解了各种保护自己的方法,了解了这些安全规则,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容易多了,可减少孩子受到危险情况威胁的事件。

四、注意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运动内容。

2.保证活动场地、体育器材的安全性。

3.检查孩子的着装是否安全。

4.关心体弱儿和病儿是体育活动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对于体弱儿和慢性病患儿,应在锻炼的频率和强度上有所减少。应制订专门的锻炼计划,并根据锻炼效果予以调整,对急性病患儿则应暂停锻炼。

5.培养教师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

五、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

许多家长常有这样的疑问:幼儿园那么多孩子在园一周都没事,为什么一回到家里,不是这儿破了就是那儿伤了?放假时,不是让烫伤了就是让狗咬了?其一,幼儿回到家里后,老师讲的安全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淡忘。其二,家长对幼儿放任自流,不闻不顾,因而使幼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离园和放假前,教师要向幼儿重申安全教育,还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幼儿牢记安全守则,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平安返园。

六、加强门卫制度,保证环境安全

幼儿园还应加强门卫制度,我园规定家长接送幼儿应出示接送卡,园内安装24小时监控摄像装备,使幼儿始终在老师的视线内,确保幼儿安全,一旦遇到危险,老师能立刻出现在孩子身边。

幼儿园在创设园内环境时,也要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地方,排除安全隐患。我园对幼儿的大型玩具、幼儿盥洗室、走廊等易发生不安全的地方,都及时进行修缮。再加上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幼儿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篇(7)

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幼儿时期秩序感的培养对其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幼儿时期这个年龄段,了解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秩序是通过时空形式所表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由此可以看出,秩序感是人的生命对秩序的感受和追求,它是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是人类自然――生物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谓的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

二、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性

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发展,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秩序,在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秩序感的培养,让这种秩序感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成为一种习惯,势必对孩子的将来是有所帮助的。因此,我们要让儿童在爱的抚慰中,自由、快乐、有序地活动、探索和尝试,体会成功、树立自信,使他们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你发现孩子秩序方面有所表现的时候,请一定不要忽视它,更不要觉得,这个孩子真聪明、真棒。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是孩子所特有的一种秩序感,而且,我们一定要乘着这个机会,及时把握,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怎样培养幼儿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