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7: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由美国次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性,首先应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变点检测方法检测出中国股票市场被传染的具体时刻,并以此时刻将危机划分为危机前、后期。最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脉冲效应函数证明传染的存在性以及传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染 分位点回归模型 格兰杰检验 脉冲效应函数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风险的传染效应也尤其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每一次危机的爆发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剧烈的影响,并且危机波及的范围也在扩大。因此,金融危机传染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新的研究课题。
国外众多学者运用金融危机传染理论去分析研究金融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及传染的渠道,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Calvo和Reinhart也运用该方法检验了墨西哥比索危机之后的股票市场传染;Longin和Solnik应用多元极值理论的方法对金融危机风险传染进行了分析;Francesco Caramazza,Luca Ricci和Ranil Salgado对上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风险传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检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在风险传染中起的作用,通过应用截面probit回归模型对41个新兴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以及俄罗斯危机中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Dobromi Serwa和Martin Bohl对欧洲股票市场1997-2002年之间的七次大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危机传染的研究,文中用异方差调整的相关系数来区分传染、相依关系以及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中东欧发展中股票市场相对西欧发达的股票市场更容易发生金融传染;Rim和 Setaputra 通过建立一类GARCH类模型,对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各国的股市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股票市场及发生后的联动相关性都极强,该地区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风险传染。
在国内专注于金融危机传染领域研究的学者也很多,李小牧(2001)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理论,认为金融危机风险传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金融危机风险传染的定义应该泛指金融危机在国家之间的传播与扩散,既包括金融危机国内传染的溢出,也包括单纯由外部原因而导致的跨国传染,既有存在于贸易金融联系的国家间接触性传导,也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之间的非接触性传导。狭义的金融危机风险传染即接触性传导,是指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为溢出效应。冯芸和吴冲锋(2002)基于引导和互动性的理论对危机的传染进行检验。金红飞构造了一个有一种无风险资产和多种风险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模型,来解释货币危机的传染现象。朱波、范方志(2005)在对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的传染是危机传染的重要途径。孙晶晶(2007)运用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性进行了检验。韦艳华(2008)通过对金融市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的变化及它们对市场间相关性的影响是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基础。陈奕播(2009)构建了基于Copula方法的金融危机风险传染度量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美国次债危机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对金融危机风险传染程度进行度量。李成、王建军(2009)通过对5国摩根史丹利MSCI 指数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分析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结论得出美国金融危机与各国家间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并且受传染的国家也会对美国产生逆感染。
理论模型
(一)分位数回归模型
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最早由Koenker和Bassett于1978年提出,它提出了回归变量X和因变量Y的分位数之间的线性关系的估计方法。假设随机变量Y的概率分布为:F(y)=Prob(Y≤y),y的τ分位数定义为满足F(y)≥τ的最小y值,即q(τ)=inf{y:F(y)≥τ},0
式中argminξ(•)函数表示去函数最小值时ξ的取值,ρτ(u)=u(τ-I(u
即F(ξ)=τ,也就是说F(y)的第τ个分位数是上述优化问题的解。
假设解释变量X为K×1维随机向量,{x1,x2……xn}为它的n个实现,因此分为点回归模型可被假定为
i=1,2……n(1)
模型中ui,τ为误差项,需满足条件Qr(ui,τ|xi)=0,即在X=xi的τ分位点时ui,τ均为0,所以,Y的τ条件分位点模型为Qr(Y|X=x)=。
分位数回归的变点检测。以往爆发的金融危机都是由具体的事件所引发的,有精确的时间截点,例如1997年7月泰国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施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殃及整个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但是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次债危机所引起的,危机不是迅速爆发,而是由资本市场逐渐蔓延到实体市场,关于具体的时间没有权威的说法。本文应用分位数回归变点检测模型,找到危机爆发的具体时刻。并以此时刻将危机分为危机前期和危机后期,对前后期进行传染效应检验。
Hrishnaiah和Miao(1988)对分位数回归变点检测模型做出了总结,假设只有一个变点,那么分位数回归模型(1)可被化为:
并定义:
该定义是对由变点时刻t0分成的前后两个方程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并将其拟合后的残差求和即是Vt。本文所要求的危机爆发的时刻就是使Vt达到最小时的t0,结果中可能会出现多个时刻使Vt达到最小,则选取最早的时刻为变点时刻。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由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是经济学中常见的问题,Granger(1969)提出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检验,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主要看现在的y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存在性。
在一个二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
(1)
(2)
对于(1)式,其原假设为:α1=α2=α3=……=αq=0
对于(2)式,其原假设为:β1=β2=β3=……=βq=0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第一,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即存在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若(1)式中x的系数估计值整体显著不为0,(2)式中y的系数估计值整体显著为0,则称x引起y变化的原因。第二,y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即存在y到x的单向因果关系。若(2)式中的y系数估计值整体显著不为0,(1)式中x的系数估计值整体显著为0,则称y引起x变化的原因。
(三)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是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本文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求出金融危机传染的传染强度,以及被传染国受金融危机传染的持续时间。
两变量的VAR(2)模型:
t=1,2,……T
式中,ai,bi,ci,di是参数,扰动项。当ε1t发生变化时,不仅当前的Z值会立刻改变,而且还会通过当前Z值的变化影响到变量Z和X今后的取值。脉冲响应函数能够捕捉到被传染国受到冲击的效果,反映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传递给自身的过程。因此,本文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传染强度以及传染所持续的时间。
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
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标普500指数与沪市综合指数每日收盘价样本指数,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5日为样本期。并对股票数据做一阶差分,计算出股票收益率。由于危机前、后期的划分没有一致的时刻,所以应用分位数回归变点检测方法找出危机的传染时刻。
(二)分位数回归模型变点检测
本文研究的是美国标普500指数收益率与沪市综合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假设标普500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xi,沪市指数收益率为yi,根据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且需满足条件ui,τ=0,因此可得模型:。对已得到的两种指数分位数模型做变点检测,按照变点检测方法求出拟合结果图(见图1)。经过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上图可以得出变点位置发生在2007年9月12日。这个时刻美国次债危机正在恶化,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市场注资,但是这并没有解决次债的根本问题,致使次债危机蔓延成美国金融危机。本文用所求出的变点时刻将数据划分为危机前、后期,然后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证明传染的存在性。
(三)Granger因果检验
1.单位根检验。在做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必须确保研究所选取的金融数据是平稳的时间序列,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 本文运用ADF对美国标普指数和沪市综合指数的收益率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表1、表2中危机前、后期的ADF统计量均小于1%的临界值,说明所选取的两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原收益率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可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美国标普500指数收益率、沪市综合指数收益率进行滞后一阶和二阶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表4。由表3的结论可以得出:危机前期,无论滞后一期或是二期美国标普指数不是引起沪市综合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样,沪市综合指数也不是引起标普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两个国家不存在金融危机传染。由表4的结论得出:危机后期,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美国标普指数都是引起沪市综合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沪市综合指数却不是引起标普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两个国家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发生了金融危机传染,并且传染方向是由美国传向中国。检验结果也完全符合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即使发生金融危机中国仍不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
(四)脉冲响应函数
危机前期,美国标普指数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有较强反映,但持续时间不长,到第5期就趋于缓和;美国标普指数对沪市综合指数的影响同样很强烈,在第2期时波幅最大,持续时间也同样很短,第五期后不在有波动。这段时间美国次债危机已经爆发,2007年8月6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债危机,美国标普股价也受到影响,造成了很大的波动。
危机后期,美国标普指数收益率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反映强烈,并且出现了多次震荡,持续时间由危机前的5期延长至11期。沪市综合指数对美国标普指数冲击的反映已产生骤变,波动的起伏更加剧烈,并且有多次震荡伴随发生,持续的时间扩大到第14期才趋于缓和,这说明美国金融危机已传染到中国,并且有较强的传染。
结论
美国与中国之间存在单向的传染关系。金融传染发生在危机后期,并且是由美国传染至中国。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危机的前、后期,美国经济都没有被中国所影响。这更加凸显了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但是次债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并且美国政府在危机爆发时没有采取根本性措施,致使引发了金融危机。中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传染的持续时间在扩大。在危机前期没有发生传染,但从脉冲响应图(见图2)上可以看到发生了剧烈的振荡,但是到第5期就结束了。危机后期,金融危机传染已发生,并且传染持续到14期才趋于缓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说明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受到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此次危机成为美国历史上自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中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强度在增加。由脉冲响应图2可知,危机前期,传染强度最高达到0.0018,并且大的波动后没有起伏出现,双方趋于稳定。这是由于次债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出台了挽救政策,但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去除金融危机爆发的潜在根源。由脉冲响应(见图3)可知,危机后期,传染强度最高达到了0.0052,并且在受到大的冲击后,波动并没有停止,伴随有起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开放以及加入WTO使得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都是传染强度骤增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李小牧.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冯芸,吴冲锋.金融市场波动及其传播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金红飞.货币危机传染的投资组合模型[J].当代财经,2004(7)
4.朱波,范方志.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5(6)
5.孙晶晶.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07
6.韦艳华,齐树天.亚洲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传染问题研究―基于Copula理论的检验方法[J].国际金融研究,2008(13)
摘要: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反推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另外,通过大量分析推论世界范围内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投机;机遇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谈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可以确切地说金融风暴已经结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现象也将进入底部,由此可以推断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导演的一场大戏。只能从一些间接现象判断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首先看这些投机分子选择投机的时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正是美国总统换届之前,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忙于换届,是应对危机最薄弱的时期;再看金融投机家们针对的对象,此次金融投机的对象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五年,美国股市已经出现高市盈率高风险现象;再看本次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工具,本次金融危机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直接工具是次级贷和次级贷衍生物[1],间接工具是宣传媒体。为了使本次金融危机能够达到金融投机家们的预期效果,可以说他们是挖空了心思,实际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化解次级贷危机本来是不难的事情,但是金融投机家们根本不给美国政府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为代价,利用媒体导向制造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恐慌来打压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利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000多点砸到6000多点。石油期货从143美元左右砸到38美元左右,有报道称专家估算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十多万亿美元资产的蒸发[2],那么金融投机家们通过做空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的利润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有万亿美元以上。至于说这些金融投机家们在美国证券期货市场通过抄底在未来的市场上赚取的利润更是高得难以估计。
二、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
文章开头笔者为什么说本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呢?其实这很简单,既然本次金融危机是针对美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一次金融投机,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只要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了,金融危机也就结束了。根据道氏理论,股市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从2009年3月10日起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三周,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美国股市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即使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还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投机家们将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形势好转的消息来刺激美国股市的上涨,这当中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有三点:(1)美国的经济基本是与证券期货市场同步的,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经济下滑也应当见底。(2)美国实体经济生产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破坏很小,只要金融形势好转,经济会迅速跟上。(3)世界各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了经济振兴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实施多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方案,根据本人在《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3]一文中的论证,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宏观振兴经济计划多数将刺激经济的增长。
根据以上三点本人推测全球经济3月份见底,四五月份将开始复苏,最迟6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3月份。转三、面对机遇的措施
1.避开政治阻击,抄底矿产资源。实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抄底机遇,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低价获取矿产资源的机会。众所周知,2008年之前只要是中国准备购买的物资国际炒家都会哄抬物价,但是目前如果中国大量购进矿产资源一般不会遇到国际炒家的价格阻击,这是因为如果国际炒家用哄抬物价的方法实行阻击,必然会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而目前正是国际炒家吸筹阶段很显然对于金融投机家们而言不希望迅速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所以国际炒家不会用哄抬物价的方法阻击中国收购世界矿产资源。但是国际炒家会用政治手段阻击中国抄底世界矿产资源,3月份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案就是政治阻击,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要学会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避开政治阻击,抄底世界矿产资源。
2.适度参与美国股市。一般来说股市的底部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因为国际炒家需要慢慢吸筹,以获取暴利。因此短时间内美国股市不会迅速走高,它会慢慢推高或震荡走高,这正是中国资金抄底美国股市的好时机,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中国资金参与美国股市最好以民间资金的形式参与,如果以国有资金参与美国股市很难获得发言权。中国资金可以学习日本资金参与美国股市的方法不求控制上市公司,只求影响上市公司。
3.做好准备,迎接外贸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影响很大,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也会迅速复苏,中国的外贸企业此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了解西方国家下一步的需求动向为新的出口做好准备。
四、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中国的在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先后有8只QDⅡ基金陆续发行并走向海外市场投资[4],其所选时间正是世界证券市场的高点,等于将资金拱手送给国际炒家。而当前应当是参与国际证券期货抄底时间了,我们的QDⅡ基金却一点募集的迹象也没有,这说明中国的基金管理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2008年中国的许多银行和大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参与了证券期货的买卖,买了个最高点,但是现在当世界证券期货市场出现了极好的机遇时,大多数中国的银行和大公司却不敢参与了。比较中国实体经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远远大于金融虚拟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虚拟经济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金融虚拟经济,提高自身金融虚拟经济的能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危害还会影响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因此虽然今后金融形势会有所好转,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回暖,但是,全球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企业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回暖,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外汇通.次级贷危机的过程[EB/OL]./html/2008-03/871173.htm.
[2]环球网.美专家称金融危机让美国损失15万亿美元[EB/OL]./roll/2008-11/279106.html.
[3]胡小平.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
[4]经济通新闻.[QD追踪]表列去年至今8只QDII基金发行情况[EB/OL]..hk/gate/gb/.hk/we
关键词:金融 创新 经济增长
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深刻的金融创新过程,改变了这些国家金融业传统的经营局面,为金融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背景下,使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复杂,世界范围内都在探讨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里扮演怎样的角色,它孕育着新的风险,但也蕴含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助剂。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应当持续走金融创新的道路,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1.金融创新、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
1.1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创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70年代逐渐活跃,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金融创新,并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创新浪潮。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紧密相联,金融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那么,是否可以认定金融创新理所应当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呢?过去20余年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复杂。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致命威胁让全世界都在探讨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创新就是其中之一。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泛滥,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少,同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是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侧重点,实证分析很少。但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众多,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我国有影响力的研究仍较少见。
1.2金融创新的界定
金融创新定义纷繁多样,大多源于熊彼得“经济创新”的概念,如美国金融学家莫顿·米勒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创新。
2.中国金融创新概况
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开始的经历3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我国金融创新在金融工具方面、金融业务方面、金融市场方面、金融技术方面、组织制度方面、管理制度方面等都取得了很多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而我国金融创新发展时间短、不成熟,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浅层化、不彻底。
2.1中国金融创新的成就
金融创新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由于经济发展对于金融业的需求增多;二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的增加的金融供给;三是由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当局给予了金融创新一定的空间。
金融工具种类正在逐渐增多,金融中间业务多样化,各种业务逐渐扩大。金融市场种类和层次初具规模,金融技术如金融信息、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对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逐渐完善。
2.2中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a.自主创新产品较少,吸纳性创新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创新的金融产品达70多种,但80%左右是从外国引进的,真正具有我国自主创新的产品较少。
b.规避风险创新少,主要表现为盈利。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中,追求盈利的创新居多,防范风险的创新少。除了外汇业务有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和部分商品期货之外,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基本没有。
c.金融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当市场出现某些金融需求时,金融机构才开始进行市场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会导致创新不成熟,缺乏整体层次感。
3.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认识
3.1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统计800年来历史数据,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休戚相关、荣衰与共。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那就是一部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往复更替的历史。
然而,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推动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进行资本化和金融化的改良,促使金融法律与监管体系的完善,以更大力度的创新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来袭。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一次次的金融危机使得受损国家的金融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但是,不是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考察150年来,自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狂潮”(史上第一次被记载的投机性泡沫事件)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每10年就要发作一次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案例,受害国家无不痛彻心扉。
3.2经济增长与金融危机
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多次爆发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全球对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泛滥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扩散负效应突出显现,“过度市场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引起广泛关注。
3.3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解和启示
[论文摘要]着重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超前消费陷阱和对自由经济理论的过度迷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房地产业严重衰退,造成一连串重大金融事件,比如:美国政府托管“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等,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也跌穿2000点。全球金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当前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为什么目前出现了这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呢?我们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
一、金融监管制度缺陷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在各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中,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危机因素。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逆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二、超前消费陷阱
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附于消费,使得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很多人都在透支消费,而这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但从2006年底开始,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只是稍稍趋缓和下降,经过金融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剧烈放大作用,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危机就难以遏制地爆发出来。[来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消费太多,则会使得储蓄减少,从而影响一国的资本积累,导致投资不足,影响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美国正是消费的过于旺盛,挤占了投资,坐吃山空,经济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把“双刃剑”,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但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客观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缓解等。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染;机制;欧债危机
引言
“龙舌兰效应”、“亚洲流感”、“俄罗斯病毒”……熟悉金融危机史的人对这样的词汇一定不会陌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可以说,近代全球金融的发展史亦可称之为一部金融危机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在危机肆意传染和蔓延之前,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其对本国经济的破坏力将是毁灭性的,甚至可能影响政局的稳定。因此,如果可以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有一个理论上的准确把握,将对我们在实践中减缓危机的传递甚至是有效隔离和防范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以尽可能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一、金融危机传染的理论依据
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性的系统性研究最初始于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早期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者寥寥可数并且研究的焦点也主要集中于讨论传染性是否存在的问题上。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在此大背景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这一问题逐渐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二十年左右时间的发展,现在对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已经很少有人怀疑了,目前学术界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探讨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或是传染渠道,二是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三是在金融危机已经发生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所谓“金融危机传染”,即A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导致B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这里需要强调的重点是B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或者前提是A国的金融危机。至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理论界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贸易传染渠道、金融传染渠道和预期传染渠道。
(一)贸易传染渠道
贸易传染机制常常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渠道之一,是指一国在发生危机之后通过贸易渠道将其传染给与之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而导致该国爆发危机。若发生危机的两国为贸易伙伴,则传染的机制表现为:A国因爆发危机而引起本国货币贬值,这一方面会引起其伙伴国B价格水平下降,进而引发对本国货币需求减少而对外汇需求增大,引发货币危机;另一方面则会引起B国的贸易赤字,进而使其成为投机者攻击的对象,遭受危机的毒害。若两国在贸易上为竞争对手,则A国由于货币的贬值而提升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导致B国出口下降,B国被迫承担危机带来的损失。比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一传染过程的典型案例。
(二)金融传染渠道
这一传染渠道可以从直接金融联系和外国投资者流动性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其中,直接金融联系通过不同国家股票、汇率和债务之间的联系来解释金融危机的传染性,而外国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则是用货币需求变化来解释的。
1、股票和汇率传染渠道的作用机理:当一国经济情况恶化而导致其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甚至崩溃时,将会导致投资该国市场的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这必然导致资本大量逃离该国市场。与此同时,投资者也会一方面大量抛售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证券以便快速赎回,另一方面逐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范围,往往减少甚至暂时完全不将与危机国情况类似国家的资产证券组合纳入自己的投资范围。这样,由于股票市场的一个“弹回效应”,危机便在不同国家传染开来。
2、债务传染渠道的作用机理:不断弱化的通货诱导了大量资金涌向安全的地方,从而导致即使原本合理的借款者也走向了破产。进而导致市场失去信心,投资增长放缓甚至终止,债务不断紧缩。危机就这样不断传播开来。
3、投资者流动性需求传染途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于不同国家,当一国发生危机后,投资者面临资金短缺,为了收回资金,不得不出售其在其他国家的资产,这将导致危机从一国蔓延至另一国。此外,当一个国家发生通货危机时,金融中介机构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本国通货而不得不调整对其他市场的形势预期,这将导致整个市场的信心发生变化,转而使这些国家发生危机。
(三)预期传染渠道
预期传染是指由于对市场形势的预期、信心发生变化所引发的危机蔓延。由于这类传染与经济基本面因素无关,因而也被称为纯传染(pure contagion),主要包括羊群效应、政治预期传染和文化相似预期传染等。纯传染作用机制的关键是:市场上的投资者由于某国发生金融危机,而导致对与之情况相类似国家的形式判断和心理预期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投资者信心危机以及投资者情绪改变。这种“类似”可以是宏观经济基础或经济政策相似,可以是文化背景及发展史相似,甚至可以是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相似。这些相似之处都会被投资者视为是具有共同特征的某一类国家,并认为这将导致它们在经济政策上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危机传染的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外部中介组织对危机的评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外部中介组织对危机发生国的信用评级的下调,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对该国本身经济形势的判断,甚至会影响其对类似国家的经济预期,从而引起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危机的传播蔓延。
二、金融危机传染在欧债危机中的作用
通过对上述相关理论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贯穿此次欧债危机的始终——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导致欧洲国家经济疲软,进而引发希腊债务危机;再到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纷纷“倒下”,危机从欧元区国家(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传染至核心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不仅如此,欧债危机还有进一步向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传染的趋势。那么,此次危机的传染机理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将分别从危机传染的三个渠道进行分析。
(一)贸易渠道
美国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国,其经济衰退将会直接降低对别国的进口需求,进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另外,美元贬值也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因而,发生欧债危机的这些国家必然难以幸免,进而产生一系列诱发其爆发债务危机的因素。
接着,就发生债务危机的五国来讲,由于除了意大利以外,其他几国都属于经济外向程度较低的“南方国家”,国民经济主要依赖一些周期性过强的行业,如旅游业、航运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普遍都在60%以上,工业和农业比重较小。由于劳动生产率偏低,基本上都是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传统出口国,而且,由于它们同属统一货币区,不存在由于某国爆发危机而引起的汇率恶化问题,因而在贸易渠道中无论是作为“贸易伙伴国”还是“贸易竞争国”,其传染效应都较弱。
然而,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重要贸易出口国。因而,欧债危机以后,整个欧洲市场的对外贸易需求迅速萎缩,大大增加了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到欧元区以外国家的风险。
(二)金融渠道
美国CDO市场的崩溃导致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大量倒闭,而欧洲很多银行都持有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证券,由此也遭受了巨大打击,蒙受了巨额的损失。这些亏损将导致整个欧洲的金融业在短期内出现大幅资金缺口,为了达到《巴塞尔协议》关于最低资本金充足率和保证金的要求,这些机构必将大幅收缩对其他国家的贷款,由此而产生的连带效应会造成全球银行业资金的紧缩,从而将危机进一步传导到其他国家。
(三)预期传染渠道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可以说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支撑因素。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大大加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据统计,外汇市场日交易为2万亿美元,投机性资本占总资本97%以上,这更加剧了心理预期的风险。金融市场变得情绪化,一旦出现某种诱发因素,就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的恐慌。
而由于欧元区在地理、政治以及经济政策上的相似性,一旦区域内的某一国发生危机,市场上的投资者出于经验判断,就会认为与该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投资风险大大增加,从而作出减少在这些地区投资的决策,最终导致危机在区域内的蔓延。除此之外,欧债危机催生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转移、避险情绪加重等,也会传染到各国的国内资本市场。
同时,外部评级机构在此次欧债危机中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觑。回顾一下欧债危机蔓延的整个历程,不难发现正是由于评级机构对希腊信用评级的下调触发了此次危机。紧随其后,外部中介机构对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信用评级的纷纷下调,又进一步“推动”了债务危机的传播蔓延。由此可见,外部评级机构在危机的传染过程中可谓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催化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知,金融危机传染问题是由多个矛盾不断交织扩散的呈“螺旋交互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因此,通过对其传染机制以及渠道进行深入研究,对我们在实践中减缓危机的传递甚至是有效隔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针对危机传染的不同渠道,有针对的采取措施,以便使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我国可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减轻对对外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通过贸易渠道被传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飞鸣.金融危机跨国传染的实证检验——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J].投资研究,2012(5)
一、问题的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人认为,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放大了金融危机。因为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金融机构持有的相关金融资产市值大幅下滑,不得不对其计提大规模减值损失,引发市场对相关金融机构丧失信心,进而出现对其金融资产恐慌性抛售。
金融机构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准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准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在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资产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金融资产价值的低估。
(一)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
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尽相同。2006年9月19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似,只是作了“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进行交易”的补充。
(二)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压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计量方式、表内外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公众质疑的焦点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流动性匮乏的市场上。流动性简单来说,就是指资产或者金融工具可适时交易变现的能力。这一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可交易性;二是交易变现的能力。美国会计准则第157条款规定的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的基础上。
而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引发流动性收缩,进而殃及全球金融市场。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金融本身的发展带来阻碍和扰乱的后果,比如金融体系本身会在危机中遭到破坏,金融创新也会被监管部门更严格的抑制等。第二是打乱经济秩序并引起财富缩水效应和再分配效应,在这种坏的局势中某些金融资产会消失,其财富所有者受到损失。第三,对经济发展严重阻碍,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甚至引起经济的倒退。在金融危机面前,很多金融机构会为了尽快变现财产,在无秩序的市场上甩卖产品,出现”流动性黑洞”,如果再用市场价值来作为账面资产的计价方式,就会产生不公允的情况。
在各种压力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出台新规:会计主体可自2008年7月1日起,以成本计价代替以公允价值计价,来计算非衍生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和债券)的资产价值。根据这一决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不必再按当前市值记录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将违约风险考虑在内对其资本进行估值,从而避免资产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过于低估。2008年9月,美国监管机构已提出暂停金融机构采用“按市计价”准则。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确实有一定关系。如何看待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MarkettoMarke,t还是MarkettoAssets,这造成了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同时,由于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统计学中的点估计,点估计既不能够说明估计的准确度,也不能说明估计的精确度,而只是对价值做出的概括性说明,用以代表价值的一般水平,它能反映变量值的集中趋势,而变量值之间还有差异的一面,即离中趋势。这是许多人士抱怨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根源之一。
(一)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规则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1、在活跃市场上,企业已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报价,应当是现行出价;企业拟购入的金融资产的报价,应当是现行要价。
2、企业持有可抵销市场风险的资产时,可采用市场中间价确定可抵销市场风险头寸的公允价值;同时,用出价或要价作为确定净敞口的公允价值。
3、金融资产没有现行出价或要价,但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企业应当采用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当参考类似金融资产的现行价格或利率,调整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不是公允价值的,应当对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作出适当调整,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在非流动市场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按照美国证券监管规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大量次级债金融产品及其他较低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每天应根据市场价值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次级债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和市场价值直线下降,从而使得这些公司持有的次级债证券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迅速下跌。如果无法将债券继续销售给投资者,而不得不把这些债券留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那么,或者它们将可能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巨额资产减记将严重侵蚀这些公司的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没有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金,这些公司很快就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出现“流动性黑洞”的非流动市场上,金融资产被大量抛售,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被抛售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与卖盘持续增加并存,金融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比如显着提高现金流风险的新型抵押贷款的性质和数量发生了变化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流动性的缺失会引起表面上资本充足率良好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严重缺乏流动性,会计准则却要求各金融机构须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按市值计价,从而导致重大损失。而金融机构则认为,由于住房等实物资产价格下跌的势头终将扭转,因而,这些损失只是暂时的,应根据对相关债券长期价格的内部估计来定价,而不应依照动荡市场下的价格。如果金融机构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金融危机就会消退。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低估了在非流动市场上证券的真正价值,夸大了损失程度。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会计准则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建议
对于在当前金融危机中受到越来越多压力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金融资产减计问题,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并不是由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反映了资产的状况,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金融资产减值并不能说明金融机构错误的估计了当时资产的价值。因而,即使是价值的下降,也应进行真实可靠的会计记录和充分有效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可能导致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失误。
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市场信心和市场秩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予以改进:
(一)增强披露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金融机构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导致收益的易变性”,而企业管理层需要追求收益的平稳性(或者稳定性),因此对超出管理层控制范围的因素(如市场因素)引起的收益变动不应进行报告。因此,区分由市场因素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已实现利得与损失和由信用风险、合同约定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便非常重要。当然,也应防止“人为的波动”或“人为的稳定”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扩大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适用范围
会计实务中,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这种混合的计量属性往往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表现出远高于经济实质的波动性。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其目的正在于减轻企业财务信息的波动性,同时又豁免了企业为实施套期会计方法而必须准备的各种文档。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19条规定“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该条款同时指出:(1)企业仅能在初始确认时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2)一旦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就是不可取消的。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还规定了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市场缺乏流动性,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因而,我国应扩大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适用范围,在对金融资产初始初始分类后,可以允许金融机构在非常时期把非衍生金融工具调离财务报表中的买卖类别,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区分由市场因素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
同时要求企业管理层书面声明企业对相关金融资产的重分类的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按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充分披露。这样可防止相关金融资产价值因随市价调整而导致盈利更大幅度的波动,也有助于加强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增强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避免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法律原因 金融立法 金融法律体系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以下均简称“次级贷”)危机始于2006年下半年,直到2007年2月才引起世界的关注。2007年8月则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首先导致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大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或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侵蚀,最为著名的是冰岛国家宣告破产。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在深层次上来自自身法律的危机。原因有如下几条:(1)监管立法的不断放松甚至缺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只依靠市场自律已经被证实远远不够,金融业若要实现安全稳健发展必须以审慎金融法律规制和有效监管为条件;与此同时,在缺少有效监管措施条件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却发展迅速。并由此形成一个连接房地产、债券、基金等环节的高风险链条,在金融衍生品的作用下,最终导致次级贷泡沫破灭,引发了这场危机。(2)英美法系弊端的暴露:英美法系自身的弊端也是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导致住房抵押移风险破灭的直接根源在于其所有权、财产权的混淆与“零首付”贷款模式。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公司法律制度的扭曲与信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等。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与其它发达国家消费紧缩,致使中国出口业务衰退,进出口违约率提高,回款率恶化,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尽管如此,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创造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启示。
一、金融立法应当立足于国情与实际
尽管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但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立法都有其自身特点与时代特色,并且不失其功效。从这次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难看出美国金融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所以中国金融立法不应再盲从西方发这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法律制度。只有从自身国情出发,根据自身国情需要,制订适合自己需要的法律制度,才能解决自身问题。当然,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也不是要全部弃之不理,借鉴还是要借鉴,但我们必须调整心态,避免一味地照抄照搬,而是有需要地结合自身情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地借鉴,这样才能制订出符合中国自身实际情况的法律制度,才能促进自身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
二、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对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应当说,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诸多原因,例如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通过对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研究发现,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已经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能够成为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也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所以,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金融业是经营风险、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的行业,有效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全可以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国家监管当局所能容忍与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善与创新金融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经之路。
三、中国应当建立完善而全面的金融法律体系
中国目前金融法律制度单一,内容不够丰富,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金融业发展需要。中国金融法律制度以《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为核心内容,涵盖证券与保险法律规范,具体到业务操作层面,仍以行政规章为主要内容。整个金融法律制度缺少操作性规定,与现代金融发展形势及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要求不相符合。
首先,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安全法律体系。当前中国金融法律中尚无较为详细的关于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等方面的规定,也就无从谈起完整、统一的金融安全法律体系。
其次,由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金融监管缺位与错位现象严重。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理念转换不够,不仅职能交叉、监管过度,又有监管不到位,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存在盲点等问题,很多金融风险无法真正得到有效控制。
再次,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救助标准不够明确、工具与措施缺乏,导致最后贷款人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发生危机后的并购、接管等制度缺失,也无防范与化解国外输入型金融危机的相关法律制度安排。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金融业无法适应全球金融竞争及风险逐步加剧的形势需要,也将阻碍中国金融业进入国际市场稳健发展。最后,尽管国务院法制办于2009年10月12日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但距离正式通过实施时间尚远。只有该条例正式实施以后,才能逐步解决目前国内存在的信用风险没有法律约束、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因违法成本较低而无法有效遏制等问题。
另外,由于缺少完善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既不利于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也不利于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质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切实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以及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才能切实维护一国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才能提高一国金融竞争力与整体经济竞争力。只有强化金融法律在金融发展中的指引、保障、规范、促进作用,才能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金融法治,使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中国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中国应当建立起一个包括规范银行、证券、保险等整个金融业的法律制度,包括金融机构的准入与退出,金融危机应对措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只有在信用法律体系、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等方面获得创新发展之际,中国金融业才能健康、稳健发展,才能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