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发展难点

农业发展难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发展难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发展难点

篇(1)

1.1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下,要想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实现我国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能力,打破过去单独依赖价格和质量优势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最新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机械化强度,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推动时代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将核心放在机械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上,就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在将来农业现代化构建的过程中,我国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创新,在农业中使用更多的新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状况

2.1缺少专业化人才

我们都知道,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人才是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我国,要想实现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做到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最终推动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

2.2农业机械化机构资金安排不科学

当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着许多行业内部问题,像资金安排不合理、人才体系不完善等状况制约着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改进的资金投入,但其投资力度相较于其他行业仍显得不足,和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在行业内部,各领域投资比例不平衡,导致出现了体系偏差,最终使得各方面的机械化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2.3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比较传统与滞后,在计划经济环境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不能顺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当下农业的现代化转变。另外,我国农业发展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不足,没有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团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当下,我国农业科研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宣传和推广强度不足,使得我国的农业在科学技术使用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团队还没有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层面,我国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但由于推广宣传不到位,也会影响我国农业创新技术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3强化农业机械化能力的解决方案

3.1确定目标和构建重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构建,就需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过程中,抓住发展重难点,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建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农业技术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机械化产业链。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我国农业发展为基本态势,划分最终目标,确定我国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科学化的技术,以优创效、以质提量,大力改革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通过实现我国农业长效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2强化专业人才培训

人才作为当下各行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造需要特别注重培养的对象,要想实现农业现代机械化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帮扶,最终,通过打造专业性的行业团队和高水平的农民队伍,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甘肃酒泉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65-02

现代农业内涵与衡量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完善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阶段。笔者试图借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酒泉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探寻制约酒泉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提供科学依据。

1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主要设置由现代农业物质装备要素、科技支撑要素、劳动力素质要素、产业化发展要素和产出效能要素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表1)。

1.2综合评价方法

1.2.1指标权数的确定。指标权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各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该权数的确定主要来源和参考于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课题组“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和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托课题“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参数值。

1.2.2评价指标的计算。一是计算各个指标的得分值。各个指标的得分值实行封顶计算,指标实际值大于标准值时,只按标准值计算。二是计算各个指标的达标率。即反映各个指标达到标准值的程度。

1.2.3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数计算。各个指标得分值的加分总和即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数是衡量和判断现代农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判断现代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与现代农业发展标准值的差距。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数达到70分可以认为现代农业达到初级发展水平,达到80分可以认为达到中级发展水平,达到90分可以认为达到高级发展水平[3-4]。

2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1综合测评结果

总体来看,2009年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分数为一级指标各得分值相加。即:现代农业综合分数=13.31+18.71+12.85+17.20+20.77=82.84分,即目前酒泉市现代农业处在中级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高级发展水平相比,还相差7.16分。

2.2一级评价指标测评结果

从现代农业发展的5个构成要素来看,除产出效能要素的达标率为66.51%最低外,其余4个要素达标率均超过80%,其中科技支撑要素的达标率最高为93.81%,其次为物质装备要素的达标率较高为87.04%。可见,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同时表现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又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瓶颈因素。

2.3各项二级评价指标测评结果

从各项评价指标来看,2009年达标率除森林(草地)覆盖率最低外,其余达标率均超过80%。达标率超过90%的有7个指标,即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占比重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标率分别为95.11%、90.88%、91.43%、95.00%、95.00%、91.85%和90.28%。其中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95.00%,说明现代农业科技加快了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5]。达标率在80%~90%的有每667 m2耕地化肥施用量、农村人均用电量、农村人均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从业人员比重、农产品加工率、劳均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7个指标,达标率分别为80.43%、80.02%、88.78%、83.00%、81.25%、87.56%和80.13%。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产品加工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2个指标,测算结果显示这2个指标的达标率相对较低,增加速度也不快,由于限制因素较多,短期建设见效缓慢,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投入推动其发展;农村用电量达标率也相对较低,是由于酒泉市的农村用电量与标准值相比偏大,造成比值偏小。与实现现代农业高级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将是今后酒泉市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3结语

2009年酒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综合测评结果表明,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酒泉现代农业建设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酒泉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较快,已经达到现代农业中级发展水平,其中有7项指标达标率超过90%,已达到现代农业高级发展水平;而且有7项指标达标率在80%~90%,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目前酒泉现代农业呈加速发展态势,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扶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一特四化”的迅速推进,酒泉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望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必将实现现代农业的高级发展水平[6]。

此次评价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代农业评价范围及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出的15个二级指标,在一定程度无法完全代表酒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其评价结果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指标权数的确定和各项指标的标准值目前没见到权威性的规定,该研究在参考一些学者和专家研究标准的同时,结合酒泉农业发展的实际而确定,在数值上存在不均衡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以上研究成果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和实证分析基础之上,但仍然是一种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所提供的数据和结论有很大局限性,仅具有在特定范围和特定阶段的参考价值。

4参考文献

[1] 文小才.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7.

[2] 魏国强.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经济实体实现河南农垦科学发展――关于河南农垦改草发展的思考[J].种业导刊,2009(5):5-6.

[3] 彭电子.现代农业催生职业农民[J].农村新技术,2010(5):78.

[4] 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 万宝瑞.农业软科学研究新进展(1999-200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篇(3)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相对工业系统,农业自身内在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高度结合的特性,农业碳源碳汇双重特征使低碳农业比低碳经济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农业可以通过“促汇抑源”双重措施在低碳经济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农业向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一是高能耗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资源污染交织在一起,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导致的空气、水体、土壤立体交叉污染已从源头上威胁到食品安全;二是受工业投入品“能源化”影响,农业陷入高成本和政府高补贴的恶性循环。然而在新近的低碳经济发展方案中农业并没有受到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低碳农业发展既需要投入减排、过程减排、增产减排等多种途径的农业减排技术等应用基础科学的支撑,亦需要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多学科结合的实际研究。可以说,只有通过耕作制度、减排技术、管理措施的协同控制,以及政府、农户和相关组织的协同推进,才能达到减排和适应、减排和粮食安全、减排和多种效益的协同发展。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和初步尝试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的问题。2009年中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党的十报告也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低碳现代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低碳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提高能源及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通过能源结构清洁化对现代石油农业的低碳化改造,提高农业碳生产力,为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环境。可以说,低碳现代农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农业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的一场革命,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本书提出将农业现代化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上,将是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本书作者米松华博士一直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林业经济和生态学的双重研究背景。《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是她这几年的核心研究成果。本专著主要应用系统论中的协同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结合已有低碳农业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代农业理论推导,首先,界定了由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组成的低碳农业内涵体系,并构建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逻辑框架;其次,应用碳足迹理论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对全国和各省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系统核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逐年分解分析;再次,利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筛选出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适用性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微观计量技术以稻田种植为例,对稻农减排技术采纳意愿以及一体化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的排放效果、成本、收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相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农业与气候变化这一难点问题的决心和努力。

篇(4)

关键词:财政 新农村 建设 对策

一、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新安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了较大改观。

1.农村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税费改革以来,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自2006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后,全县基本实现了农民合同内的“零负担”。

2.农民得到了更加切实的实惠。近两年来,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成品油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政策,大幅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06年以来,全县共兑付粮食直补资金5112.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55万元,优质改良玉米良种给予补贴360万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促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新安县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06年以来,先后投入1018万元资金,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了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全县农村贫困家庭共计22.7万人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因贫失学问题。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06年以来,新安财政投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村村通自来水等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953万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农田基本建设资金2800万元,投入农网改造、“村村通”工程、沼气池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61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安县以构建农村安全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初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优抚对象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一系列救助体系,在全县农村架起了社会救助的“网络链条”。目前,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近19.9万(人次)农民获得就医补助,补助资金2724.7万元。

二、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难点

总结该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大矛盾和五个难点:

两大矛盾:一是资金供给量小与需求强烈的矛盾。由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刚性支出增长快,县乡两级财政无力拿出较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加上乡村经济实力不足,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增长有限。而与此同时,在“村村通”、农业产业基地建造以及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较多的财政资金投入,资金供求矛盾尖锐。二是支农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高与支农资金回收困难的矛盾。农业投资无论是农业产业基地建造、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产生效益,而在此周期内,由于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使农业投资风险较高,农业投资回收较为困难,造成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明显低于工业企业和加工企业,造成支农资金投入大与效益不保证的矛盾。

五个难点:一是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农业在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化方面,与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龙头企业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财政支持农村建设资金有限。二是村级债务沉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出现了旧的债务不去,新的债务又来。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改善和扩大生产性投放。四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较大。当地就业容量有限、外出打工收益不大,城镇定居缺乏经济支撑等困难,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

三、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准确把握财政政策,争取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资金、政策。发挥财政部门涉及面广、信息灵通的职能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财经政策的实质和走向,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对策和措施,争取多的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共争取上级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得到上级更多的政策性投入。

2.创新投资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通过建立“各级政府出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防止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3.改变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行政计划运作的做法,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更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把资金物资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改变过去支农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分类分步投入重点项目、重点乡村、重点自然村。

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财政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十一五”乃至今后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与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李沛沛.新农村经济视角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5).

[2]梁雄.梧州市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初探[J].广西农业科学,2008,(5).

篇(5)

【关键词】农业统计;农村发展;农业问题

农业统计可真实反映农村发展状况,发现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强化农业统计非常有必要。当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农业统计部门要认清形势,求真务实,抓住主要矛盾,不断开拓创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一、农业统计的重要性

1.强化农业统计,便于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农村经济政策

对农业发展信息进行统计,可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就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判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如,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统计,可准确地反映出农民的负担构成、水平及趋势,为国家制定农民减负等惠农政策提供第一手数据。

2.强化农业统计,便于发现农业发展问题

通过对农业信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既能了解农业发展成效,又能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通过对耕地数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某一地区的耕地数量增减状况,并就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看是否是政策导向有问题。

3.是国家统计工作的补充

农业数据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国家统计局的工作范围并不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等问题,而这部分数据恰恰是反映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信息。因此,加强农业统计,能有效补充国家统计工作的不足。

二、当前农业统计存在的不足

1.统计机构、队伍不稳定

很多地区的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即使有人开展农业统计工作,往往也是身兼数职,时间及精力都有限,难以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也没有时间进行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统计工作本身专业性较强,如果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不稳定,就难以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2.统计信息化有待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农业统计已经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转变,形成了联网直报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统计的传达效率。但是,当前部分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配备专门用于统计报表的电脑,往往是和其他办公人员共用电脑,例如,由于其他人员操作失误,会对报表平台证书造成丢失,从而对统计联网直报工作造成影响。

3.专题调研深度不够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及统计部门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或者业务需要开展关于“三农”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调研,以及时反馈基层状况及基本数据资料。但是,实践中很多地区的农业统计部门在开展专题调研的过程中没能真正深入到基层中去,甚至个别地区在开展调研后拿不出深刻的数据资料,调研没能反映出基层的真实情况,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开展调研。

4.缺少工作经费

农业统计工作繁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很难有效开展。但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用于农业统计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连召开相关会议的经费都不能保证。有的地区的基层统计单位形同虚设,提供的报表严重失实。

三、农业统计的强化对策

1.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应定期对农村基层农业统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应用及统计报表能力相关专业培训,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统计队伍中去,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提高农业统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统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改进统计方法

农业统计工作要不断深化报表制度改革,优化统计指标体系、改进统计方法,加强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可借助计算机技术等对统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应由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进行专业把关,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增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各级农业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应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严谨识别、严格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村镇等基层统计人员更要树立质量意识,所有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都必须是真实的基层统计数据,一旦基层数据失真,经过层层把关处理的高层数据就毫无意义。因此,统计人员在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时一定要增强质量意识,严把工作程序,排除人为干扰,增强责任意识,为农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统计数据。

农业统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相关部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统计人员应依据服务对象、统计内容的变化准确进行统计工作定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善于与业务部门开展沟通与交流,杜绝统计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应充分了解业务工作之需要,充分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与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汇总,提供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

随着农村发展步伐的加快,“三农”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宽,需要农业管理部门分析与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是统计部门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农业统计部门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联网直报平台建设,提高其运行速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其次,要搞好对基层单位的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其顺利进行直报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农业统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在农业统计领域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通过强化团队建设、改进统计方法、增强意识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以充分发挥出农业统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农机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所以,应用合理的方式来推广农机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管理者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对此,笔者研究了怎样利用农机技术推广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探讨了如何把农机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农业管理之中,希望我国的农业在新技术支持下可以持续发展。

1限制农机技术推广的因素

1.1受到农机推广模式的制约

很多农机运营模式中都存在着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特别在技术普及模式和农业政策模式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农业技术管理会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发生波动,使以前制定的推广方案无法适应现实管理,因此就延误了技术推广的实际进度。通常结算是和技术推广工作相统一的,可是因为受到结算效率的制约,导致技术推广方案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还有因为没有合理的管理方案,知识资金不能稳定,这样就无法普及农机技术。所以,推广技术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农业的实际流动情况,然后再对推广方案进行制定,这样才能做好推广工作。

1.2管理方案随着运营方案的改变发生变化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运营方案经常会发生变化,此种情况下,管理方案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农机推广的资金流动与其管理方案是组合到一起再进行实施的,因此,如果一项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另一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可目前农机管理者在规划配套管理方案时,经常对一些重要因素不加重视,进而导致资金的运营效率得不到提升,管理方案无法落实,且还无法按照规定来推广以及普及农机技术。所以想要顺利进行农机推广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技术快速发展。

1.3农业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技术管理的制约

在农机技术推广运作速度越来越快的过程中,技术管理方式创新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如果可以把此问题有效解决,将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创新的管理方案为农业管理中的重点部分,创新方案的能力需要技术发展能力的支持。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创新农业推广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推广运行情况可以衡量我国农业在农机管理方面是否实现了创新。我国很多农业管理企业在管理方面在世界上依旧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这表明我国在农机推广方面还未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2农机技术推广同农业发展间的关系

2.1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

我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农机技术的推广,因为农机技术在农业逐渐机械化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由政府负责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先进农机进行劳作,以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也为农业发展的一个转型。农业机械化即人们通过不断推广农机技术,并逐渐将一些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还没有较高的转化率,这也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一重要因素,所以,农机技术的推广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2.2主要农业以及农机技术的推广同农业规划与操作间存在着关系

农业操作以及规划在技术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都能够对农业技术的实际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还能够反映农业每时每刻的发展情况,并且还都够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3历史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由政府操控农业技术的推广,想要将农业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发挥出来,就需要认真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中,农机技术不断得到了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农业也在此过程当中逐渐的建立起来,并得以飞速发展。

3应用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方式,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农业技术具有三个管理模式:其一,对制度进行规范化处理;其二,对管理操作进行精细化处理;其三,对组织工作进行协调化处理。创新化的技术推广管理即将管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由工作人员有针对性且仔细认真的进行管理,此过程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认真对待自身工作,并将其认真完成。想要有步骤、有顺序的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并确保将当天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就需要当相应的工程完成后,及时检查技术推广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改正,并将技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掉。其实创新化的技术推广管理在技术推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为核心部分,想要将推广项目认真做好,就需要学会应用一些创新手段和技术,以此指导技术推广工作的运行,进而使先进的农机技术可以得以有效普及,并扩大相应的使用范围。只有了解到创新所具有的作用,才能够掌握它内在的真实涵义。针对其内涵而言,在于把握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推广问题、技术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技术推广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以促使农业管理体系可以正常的运营,并促进技术推广工作获得更高的效能。

针对于创新性而言,技术推广工作中如果涉及到了分工合作,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精密配合;农机推广要和其推广进度、推广环境等方面进行紧密协调,同时还要与相应的部门、机构等做好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针对于创新性管理而言,即分解和落实创新管理战略和目标的过程,使整体的运作战略可以贯穿到所有管理环节中去,并将其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创新性管理还能够促进管理执行能力的提升。当一个项目明确了自己的运营管理方向以后,就需要和技术推广情况相结合,根据稳当的创新想法,明确困难点以及关键环节,有步骤、分阶段的完善运转体系,以促进一些相关体系可以快速发展,最后结合所有的创新推广模式进行农机技术推广,使创新化的农机技术功能在农业发展中突显出来。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明确的一点为,在推广创新化农机技术时,应该将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从创新角度看,是把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和一些不确定性进行结合,从而笔者认为推广创新技术能够将农业带到一个正确的发展轨道之上。

4结语

篇(7)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内容,本教学设计为该节第一课时,对应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按照课标要求,教材首先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交通、技术、人口密度、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在此基础上,说明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而了解其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业生产布局,最后描述在开发利用中主要由于人为原因,导致东北地区在黑土、林地和湿地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目前的治理措施。本节课重点不仅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通过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案例,学会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科学合理分析家乡农业发展的优劣势,从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搞好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简析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读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不足,对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因此对具体区域的分析往往不透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以及地形图,分析并说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说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交通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说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布局并归纳农业布局特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东北地区地形图,明确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并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表现和问题;能为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区域开发利用中做到因地制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已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

难点:对其它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精神准备。通过对歌曲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对东北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一、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学生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然后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

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图1)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协调,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

学生活动1:①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天然优势)②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③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得到什么启示?(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壤墒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中的热量要素,并能辩证看待不利因素也能转化为有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条件(表1)

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2)

4.土地资源优势(图3)

5.森林资源丰富(图4)

学生活动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1~2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①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②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其市场需求大。③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④云南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迁移能力,使所学知识能活学活用。

二、农业布局特点

承转过渡: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分析东北地区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表2)。

学生活动3:Ⅰ.大家已学习过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Ⅱ.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相似。①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季节不均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②结合已学过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Ⅲ.分析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