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45: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乡村发展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概述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相关内涵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乡村居民根据自己现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员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个体经济的特征。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新农村建设;启示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所提出的著名的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农业发展、乡村教育为中心,由此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求。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起源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起源于我国抗战时期,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并就我国文化衰弱问题提出了以社会为主体的理论基础。同时,作为我国20世纪儒学家的梁漱溟先生,运用儒家文化为手段,实现对社会进行改良的目标。从中国农村开始切入,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情而定,当时的中国政治环境是消极的,是没有政治可言的,是没有国家地位的,因此必须改变由上而下的国家建设之路,转而开展社会基层建设,从广大的乡村开始。
二、浅析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实践
1.以农村为切入点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阐述了以农村为切入点的三大原由。首先,中国是以家的聚集形成乡村,进而以乡村的汇聚形成国家,所以乡村是开展建设的根基;其次,绝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占到全国人口的80%,而且乡村有几十万个,因此乡村具有巨大的发展基础;再次,符合当时的国情,乡村是用理性维系,而城市是靠武力维系,加之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保持的重要基础,保持着淳朴民风。所以,进行新民主义改革就必须由乡村建设开始。梁漱溟提出:“没有农村的新生命,中国也就不能有新生命,我们只能从农村的新生命里来救中国的新生命,却不能希望从中国的新生命里来要求农村的新生命。”
2.运用教育为手段措施
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是根本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在进行乡村建设过程中合二为一。梁漱溟在邹平乡村建设实践中,对乡村理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就是遇事公开讨论,以求得到多数人的了解和赞同;引导群众监督公事;接受学长的规劝;善于将县政府的意思传达于众等。同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还就乡村教育提出了两点主要任务。首先,进行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民自愿自觉的开展,也就是要使得广大乡民充分了解乡村教育的意义,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乡村建设,是对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不要像过去那样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其次,化解西方文化对广大乡民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为了消除这种冲突,就要充分发挥广大乡民的智慧,重新了解古人总结的道理与掌握全新的精神方向,进而逐渐找回失去的传统观念,使得传统观念成为一种观念习惯,让他们看到未来与前途,抛弃消极的生活态度,形成全民快乐发展、充满斗志。如此做法,有效的保障了乡村建设改造的顺利进行,让广大的乡民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队伍中。
3.围绕“政、教、富、卫”为核心内容
20世纪初,晏阳初、黄炎培、梁漱溟等是乡村建设改造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非常多的乡村建设改造的内容,如社会调研工作、行政管理转变、基层自主管理、教育改革、技术发展、移风易俗、鼓励合作等等,简称为“政、教、富、卫”。上述简单说来,其核心包含以下四个内容,首先是充分发挥乡村力量,促进乡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广大乡民的生活水平,解决衣食住行;再次,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乡民文化程度与文化素养;最后,就是充分运用乡村环境开展社会教育;概况的说就是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三、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上述,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建设是解决我国问题的根本,不断大胆的探索乡村建设问题,加强民众科学知识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农业技术发展、鼓励民间合作等,是对乡村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建设改造,囊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与社会方面。
1.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科学合理融入科学技术与团体组织,不仅能消除农村的腐败与陋习,提升农业科技力量,引领新农风气,同时能促进组织合作,利用新农村合作社等形式,提升农村金融环境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此类做法,有效激励了广大农民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就当前,我的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力量坚实,而农民主体尚未体现明显。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提升农民主动性,实现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民中自觉进行。
2.引导知识分子和农民结合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知识分子与农民是关键主体,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发展就是有效融合两者。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知识分子的融入,极大利与农村的技术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积极引导与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参与为重点。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共同建设新农村,是时展所要求,是社会成员共同进步所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漱溟全集(第2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梁漱溟全集(第5卷)[M].山东人民出社,1992.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37-02
一、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聚落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类。作为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中心,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劳动生产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学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人文地理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乡村聚落学是研究乡村聚落(狭义的聚落)的景观、形成、演变、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联的一门学科[1-3]。
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这一时间段内的乡村聚落研究多侧重于描述聚落的形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98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地理学等影响,西方的乡村地理学研究逐步向人文和社会方向转型。
随着乡村聚落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诸多学者运用GIS的方法开展对乡村聚落的研究。2012年,李红波等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发表《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及近今趋势》,提出乡村聚落的人文和社会化与乡村重构趋势。2014年,吴江国等运用GIS的方法,结合土地调查数据在县域、镇域、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型特征[3]。2015年,宋晓英等学者发表《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一文,引用GIS和密度估算方法,分析了蔚县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乡村聚落演化,指出其演化受自然、军事、人口、经济等的影响[4]。
二、乡村聚落研究相关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在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产生的理论。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适应论、人类生态论、文化景观论、唯生产力论、非决定论、协调论等。人地关系协调是人地关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其主要强调人地关系中各子系统(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目的是人地系统的和谐发展。人地协调的重要标志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可接受性不断加强[5]。
(二)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德国南部中心地》一书中提出的,成为研究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中心地的概念,表述为向居住地周围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地,并发现中心地的分布会受到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因素的影响,由此中心地有等级大小之分,等级的大小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服务半径。通过确定中心地经贸活动的影响半径,加之空间组合的概念,形成中心地的网络结构,他还提出在理想环境下的聚落分布的六边形模式[5]。
(三)系统论
19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L.V.Bertalanfy)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奠定了系统论发展的科学基础,到70年代,在各国的学科领域内掀起了“系统运动热潮”。
系统学作为一类严谨的科学,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越来越多的地理研究者将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地理学研究,诸如建立地理研究的系统模型,界定系统的研究边界,在城镇规划、区位选择等方面,系统思维与地理思维形成了较好的契合。随着RS、GIS、GPS等系统学科的发展,地学研究逐渐打破静态的思维方式,通过一些动态的模型,更加明确了地理研究的可视化和动态演化。系统论也成为地理科学方法的核心,系统学思维为地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前景[6]。
(四)分形研究理论
1967年美国数学家曼德尔布罗(B.Mandelbrot)提出分形理论。分形是指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如海岸线的局部和整体的相似[7]。分形理论被用于地理学是一种定量研究。国外将分形理论应用于聚落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阿林豪斯、巴蒂和富兰克豪泽。阿林豪斯运用分形理论对中心地进行重构,并证明分形方法可以生成廖什体系。
巴蒂在1994年与朗利联合出版了《分形城市》著作,书中探讨了城市的边界、土地利用形状、城市形态等。法国学者富兰克豪泽出版《城市结构的分形性质》,并于2000年发现城市化进程中,聚落形态演化逐渐出现的分形特征。
国内研究在1990年开始,艾南山等将分形理论引入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规模和结构[8];陈彦光、刘继生和朱晓华等相继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1998年,单纬东、陈彦光发表《信阳地区城乡聚落体系的分形几何特征》一文,通过对信阳地区、罗山县域、周党镇村镇的聚落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了其相似分形性质。2014年,吴江国、张小林等结合分形理论,通过研究对比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的聚落,发表《苏南和皖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对比分析――以镇江丹阳市和宿州桥区为例》一文,证明分形理论对聚落体系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9]。
三、乡村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研究综述
(一)乡村聚落景观研究内容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研究在国内外地理学界全面展开。景观格局的定义来源于景观生态学,是一种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外在现象。景观格局又称景观结构,由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排列组合形成,是生态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尺度上的结果[10]。
乡村景观研究最早在捷克、荷兰、德国等国家开展。研究内容主要为: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的演变;分尺度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的类型;研究乡村景观,通过乡村规划调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乡村景观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文化感知等。
(二)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成果
19世纪80年代,乡村景观研究在中国兴起。相对于国外,中国的乡村聚落研究起步较晚,但却是一个全新的值得挑战的领域。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的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主要包括乡村住宅环境、乡村聚落的景观类型以及评价、乡村规划、乡村旅游等方面。近年来,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著作颇丰。
1.景观格局。汤国安通过GIS缓冲区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水系、地形、交通、城镇距离等因素对聚落的影响,提出聚落格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11]。蔡为民、唐华俊等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近20年来的农村居民点格局[12]。冯文兰等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和度量方法,选取高程、水系、交通网、坡度对乡村聚落的空间集聚做了定量化分析[13]。
2.乡村聚落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姜广辉等学者将北京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的要素之间的关系[14]。刘仙桃研究了地形、河流以及公路交通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并得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分为集群型、随机型和均匀型3种类型。
3.乡村景观评价。刘滨谊与王云才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理学的理念建立了乡村景观的可居度评价,可达度评价,相容度评价,以及敏感度评价和美景度评价体系[15]。谢花林与刘黎明从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出发,通过构建目标层、项目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16]。赵勇等对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状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构建15项指标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分析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为 4 种类型及相应做出评价[17]。
4.村落规划。郭晓东等通过对研究区的乡村聚落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对居住点的选择更倾向于空间较为开阔、交通更为方便、水源条件更为适宜的地方。但人口的扩张、聚落数量的增加,导致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中心村建设,促进和引导乡村聚落适度集中,从而实现乡村聚落的健康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18]。
四、结论及展望
Abstract: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lowed down the pace and entered the "bottleneck" period of the status quo, many academics, industry people and causes of their pligh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from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al advantage, and grasp the "passenger experience "to strengthen the areas of tourism management on measures of the viability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inking.
关键词: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管理
Key words:Rural Tourism,Eco-tourism,Culture and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87-01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起步之初发展迅速。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乡村旅游业整体呈现出了从高速增长到逐渐下滑的态势。如何延长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使其真正走上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旅游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笔者在此尝试着对乡村旅游业的运作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可持续发展中走生态旅游路线
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开发过程,才有可能世世代代健康发展下去。
从生态的可持续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对基本生态进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这可以为项目方确定旅客接待容量提供依据,从而解决了在乡村旅游供给的分析时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难题。
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从经济的可持续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能取得经济效益,并且要能有效地管理资源,以便造福子孙后代。
二、利用优势,贴近文化旅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应该看到自身长远发展的强大后推力――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反映在乡村旅游方面,便是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的环境、氛围。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曾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乡村旅游才有存在的精神意义。
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我们可以衍生出两种旅游地的构建方式:
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这样方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为,它是保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这是其形成的根基;同时,旅游业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的附加,而不是单一的生产形式,这样的复合经济结构受旅游客源市场的冲击影响相对较小。
另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这种方式的生命力就不及第一种,容易给人一种单纯模仿、再现历史场景,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上的感觉,而没有真正做到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
三、认清本质:注重“游客体验”
游客即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是整个旅游项目兴衰的核心,没有长久的游客吸引力和游客体验管理,再完备的措施也不会为项目带来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乡村旅游地中的游客体验已足够的重视。
首先,要确定游客的体验需求。乡村旅游项目在定位时最需要考虑的,是游客群的定位,即想吸引哪一部分游客。
其次,要完善游客体验的供给平台。游客持着不同的体验需求来到乡村旅游地,旅游项目应能形成有效的体验供给能力,建立多样化的游客体验平台是重要的途径。
四、加强学界理论研究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系统而宏观的,对规律的总结、本质的认识会为实践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为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对乡村旅游概念及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但由于对乡村旅游资源界定、客源市场定位等的理解不同,对其概念的阐述一直存在着分歧,甚至尚无一个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这种学术理论的不稳定性显然是不利于乡村旅游的现实发展的。
今后在加强旅游学界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不断发展创新研究方法;重视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以及有选择地吸收、笑话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成果。
五、加强管理,规范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行业自身的管理和规范。对于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它面临的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
第一,党委、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有足够的重视,结合中心工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村发展旅游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方法,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是发展旅游业的新亮点,是就地实现非农化和改造农村的新途径。
第二,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需要。乡村旅游是一项涉及多种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交通、水电、餐饮、住宿、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反过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会促进这些行业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制定、实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的系统培训计划。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这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
第四,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实现旅游管理规范化。针对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规定,重点进行卫生管理、安全经营管理、价格管理,保证乡村旅游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景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农村经济,2005,(1).
[2] 万青.乡村旅游探论.许昌学院学报,2004,(6).
[3] 张健华等.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商业研究,2008,(1).
[4] 杜江等.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1).
[5] 邱海蓉.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5).
[6] 王旭.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当代贵州,2005,(6).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生 发展 研究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一、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
国外的乡村旅游产生于法国。1855年,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友谊。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并盛行起来,德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英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就以乡村旅游闻名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的乡村旅游也在国际旅游上享有盛名,把那里的路边城堡或大农场进行改造建成乡村旅游社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农庄旅游非常流行,每年乡村旅游可以给农民带来相当于法国旅游业收入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时日本也兴起了“务农”式乡村旅游,以唤起人们对农业和环保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乡村旅游得以大规模的开展。
二、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于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浊、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兴趣,让人感到压抑。许多人产生了返朴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重要生态旅游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2.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产生的,起步较晚。最初的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各地便纷纷开展乡村旅游。如广西的阳朔县、河北的赞黄县嶂石景区、安徽的黄山汤口村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己由当初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并己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1997年,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消费中的时尚选择,加之世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促使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基本概况
最早的乡村旅游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这一年里,在旅游研究中颇有建树的Stansfield,他在其著作的《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对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但整个20世纪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旅游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忽视旅游基础理论的探讨。所以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建立起旅游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导致了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当时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描述乡村旅游的现象上,从理论、概念上的研究明显不足。
事实上,乡村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而在国外,乡村旅游在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却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追求个性的自由化倾向的流行,导致乡村旅游的热潮。Shaw & Williams(1994)从分析乡村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广大的乡村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种景观与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并认为乡村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这在当时是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的探讨。
在这个阶段,国内旅游界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也逐渐多了起来,如贺小荣的《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比较全面的探讨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原因。王兵的《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在这篇论文中,他描述了许多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此外,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论述了乡村旅游兴起的历史原因以及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教科书如王连义等著的《旅游学概论》,较为详细讨论了旅游的发展历史,这对于了解乡村旅游的产生提供了背景说明。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
[3]杨晓云: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E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省略.2004
[4]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 No.2
其中,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就是长期关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践行者。十余年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秦教授就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及民族地区乡村建设问题,先后发表《科技下乡的人类学视野》、《文化农民研究》等系列论文,出版《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及《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等著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尤其是《科技下乡研究》和《文化农民研究》,开拓了中国“科技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中国乡村人类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近期,秦红增教授又推出《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以下简称《乡土变迁与重塑》)。该书于2012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八章,共约30万字,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最终结项成果,是“社会图像丛书”之一。全书围绕“文化农民”与中国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这一主题,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和论述,既有高度的理论探讨和概括,又有详细的个案描述和分析,不仅回应了当下关于中国乡村人类学乡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提出了推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和谐乡村:《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视角与新突破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都一直试图推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建设,进而改造中国农村社会,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但是,由于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都没有能找到破解限制中国乡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有效办法和持久之道。在此背景下,《乡土变迁与重塑》则对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秦教授提出,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核心和目标。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问的和谐,才能真正推动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建设与进步。在推进民族地区乡土社会和谐的发展过程中,搞好和谐乡村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实现生态、社会与文化的“三位一体”,达到“人的和谐”这一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因此,可以说,《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将“人的和谐”作为中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回归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避免了以前研究中对乡土社会主体——农民的忽视或者过于强调制度和政治的作用的弊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实现了乡村人类学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新突破。
二、文化农民:《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概念与新理论
在传统中国社会,农民往往会被贴上“落后”、“愚昧”、“邋遢”等标签,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词,是“没有知识”的象征。但是,事实上,在传统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乡土社会的主要组成群体、人数最多的居住者和建设者——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对农民的这一定位和推动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这是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外来群体干预乡土社会发展的“主观想象”,其结果不言而喻。
《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关注到这一尖锐问题并进行了理论思索和回应。在大量实地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秦红增教授明确提出了“培育文化农民”的观点。在他看来,乡村建设在于再造农民和农民再造,实质上包含着对农民角色的定位问题。他指出,当把农民定位为落后、保守的话,那么农民只能处在被改造的地位。反之,当把农民定位为拥有特定乡土知识和现代技能,有着自我发展能力的话,农民自然就成为乡村的再造者。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农民有经济头脑、勤劳、善于学习、有判断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他们拥有自我发展的素养和乡土知识,拥有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经营知识的高度敏感性及习得能力,能够发展干预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在个案基础上,秦红增教授进而归纳出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一是素养,如勤劳、有经济头脑、会变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等;二是知识,无论是现代的技术知识还是乡土的经验积累;三是技能,即能够拥有现代农业技能或实用技术。可以说,对于文化农民而言,“素养和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核心”,文化农民的生成关键在于“现代农业技能的习得”。
可见,秦红增教授“文化农民”这一新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中国乡村社会传统农民形象的固有看法,将长期以来当作被改造对象的农民看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力量,将古板、老套、陈旧和保守的传统农民“改造”成“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有本事”的新时代宠儿。周大鸣教授在为本书作的序——《人类学、乡村社会及人类未来》中说道: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已不再是昨日黄花,而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了。可以认为,“文化农民”概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新的思考路径,而且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理论架构和学科体系,同时也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本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文化多样:《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建构和新思路
面对来势汹涌的全球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巨大冲击,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似乎也无法避免“被全球化”、“被城镇化”和“被市场化”的命运,因此,秦红增教授明确提出要大量培育乡村文化农民,通过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来推动和谐乡土社会建设,维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他指出,文化多样是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统领,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必须也必然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要集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体,共同维护和保持民族乡村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实现乡村社会个体即农民个体的和谐,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文化之间和谐的最高境界。
此外,从全书内容安排、个案选择和行文等角度来说,《乡土变迁与重塑》也独具特色。从内容角度看,《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将专题研究与系统研究、个案研究与一般研究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个案选择来看,秦红增教授的田野个案不仅有中国广西、云南等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而且还有祖国腹地鄂西和湘西的调查,更有中国宝岛台湾地区、邻国孟加拉国等地的调查个案。这些个案还具有调查时间长、田野点多、资料丰富等特点。同时,这些个案调查,不仅涉及到苗族、壮族和瑶族等民族文化,尤其还关注到这些少数民族的公共卫生、养老模式、留守儿童、公共空间、文化展演、生计模式、传统工艺等现实问题。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既注意宏观论述,又关注细节描写;既关注民族和地域性特征,又关注个案特征的发挥与张扬,展示出了极强的立体感和宏大的历史观。
《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是秦红增教授从事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探讨中国民族地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最新成果,更是构建“文化农民”理论、搭建和谐社会研究体系的有益尝试,是当下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原创性和开创性特征突出。《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的出版与发行,不仅对中国乡村人类学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推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黄金.科技人类学与文化共生——《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读书札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4).
1.目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促进民俗与人文结合,丰富学生的精神成长,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
2.意义。(1)乡村儿童游戏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对盐城乡村游戏的梳理与挖掘,并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与实验中得出它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让学生喜欢乡村游戏,让乡村游戏成为体育课堂的主要学习组成,辅助或者帮助对其他体育项目的学习,让多数学生喜欢体育,并对体育产生兴趣,做到人人会游戏,人人爱游戏,形成一种良好的游戏氛围。(2)充分体现盐城乡村儿童游戏的育人作用。如今的体育教学提倡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不但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还要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真正实现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而乡村游戏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基本之上的教学,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打下基础。所以,乡村儿童游戏正是有非常厚重的育人作用,不但形成健康的体魄,还要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人,这正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学生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3)把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一个实现体育教学的突破口。让儿童游戏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同时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游戏的进入找到合理的方法。实现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形成一定固定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形式,既体现游戏性,又体现体育课的特有本质。
二、乡村游戏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研究背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有所突破。要根据地方的实际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开发当地教学资源。盐城是一个滨海之地,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农村民间游戏是在盐城帮古老的城市已经存在,但是这些民间游戏却随着现代生活的变化悄悄消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此游戏在当时给儿童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他们一生。把传统的民间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得以传承是体育人的使命。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乡村游戏与体育教学整合的课题研究少之又少。国内乡村研究多数涉及的内容:第一,游戏的产生原因及年代是什么,即游戏产生的背景;第二,游戏的内容有哪些;第三,游戏消失的原因;第四如何传承游戏。
3.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实践意义。它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而且乡村游戏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能养成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习惯,也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理论价值。把游戏引入课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出操作的困难与不足,找出实施这一教学任务的可行之路,对于进一步研究乡村游戏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意义,也有助于为研究这一历史遗产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
1.研究内容。(1)盐城乡村儿童游戏的种类与内容。(2)盐城乡村儿童游戏产生的背景。(3)盐城的发展对乡村儿童游戏的影响。(4)儿童游戏引入课堂的实践研究。(5)儿童游戏引入课堂的评价研究。
2.研究重点。把乡村儿童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实现乡村游戏的规范化,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把乡村游戏引入课堂,并进行实验研究是本研究的重点,并找出对策,使乡村游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研究的目标与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挖掘盐城民间乡村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课程资源来开发,找出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研究出把乡村游戏引入课堂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乡村游戏为体育教学服务,并且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让这些古老的游戏得以继续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