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
时间:2023-08-08 16:45: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职业规划教育;融入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良好与否,密切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说的切合实际一点,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认真学习文化课程,正确认识高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开展的良好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身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以及该职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更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大问题。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步入高校开始就有着一种恐慌的心理。如何让学生消除恐慌心理,正确面对高校教育,对高校教育持正确态度,并针对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以及毕业后可能就业的渠道开展相应的职业规划,已经逐渐引起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高校就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受到当前各种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及教育方面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诸如:“有业不就”与 “无业可就”的双重矛盾并存现象;大学生的个人就业观念与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匹配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真正运用于工作的现象;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要求与学生职业技能存在一定差距等现象。结合当前职业发展及教育方面凸显的问题,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各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规划的重点来开展工作,势必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关系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并将职业规划工作与之有效结合,以促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顺利就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大学生在校教育的重点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正确面对在大学期间的生活、教育,正确处理在校期间的各项活动。作为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各类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学习的情况。因此,高校的大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学校相关职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各阶段学生特点,通过宣传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等来提高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特别是面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有业不就”与 “无业可就”的双重矛盾并存现象,使得我们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客体―学生的高度重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重视该项工作和参与其中。
2、二者内容的互通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能够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正确认识职业规划教育,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这些观念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促使大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和道德观等进行教育,也只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才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学专业,以及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内容能交叉和重叠,有着一定的互通性。
3、二者作用的互补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充分解决当前部分高校重视职业规划教育,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现状,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并积极参与到职业规划教育当中。另外,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端正学生思想,在接受职业规划的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二者有效渗透融合,实现了二者的有效互补,并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思想的对策
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大学生客体的特点,以及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整体部署,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将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互通、互补作用。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大学新生注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帮助他们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学习和环境都是全新的,并且大多的学生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和故乡的同学。这时候,学生们的心理是复杂的,大多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认为进了大学就实现了自身的人生目标,使得他们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导致与大学生活脱节。此时,作为我们高校,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学生中存在的现状,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要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认识等。另外,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帮助他们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通过职业规划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2、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处于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他们大多已经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逐渐步入专业理论以及实践课程的学习,该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未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在就业后难以胜任。针对该阶段的学生,我们在做好他们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势必要加强监督和引导,注重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高,让他们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来接受相关知识。另外,从该阶段起,要加强对他们职业素质的培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比较有效的手段一是合理开发各种文化载体,比如说图书馆、校园网等,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经常性组织一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拼搏精神,通过演讲比赛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等来增强学生能力和自信心。
3、针对毕业生,做好择业、升学、创业指导等各项实际工作
面临实习、升学考试、创业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四学生,他们逐渐由学生可能转变为另外一种身份。我们应结合大四学生的特点,不能认为学生即将毕业就放弃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反而应该将该阶段的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来开展大四学生的就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工作。实际工作中,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能够接受多次的面试打击,通过多次的面试才能够获得成长和提高,并从中取得经验。教会学生择业技巧,比如制作简历、应聘面试技巧、社交礼仪等。另外,通过学校网站及公示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教会学生正确择业。对毕业生提供报考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参军等方面的政策指导,并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鼓励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条件,让他们顺利考上理想的专业和学校。对于要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人生理想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防范风险。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我们相关从业人员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笔者相信,在众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为大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职业规划教育理论与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王卓.论世界职业规划教育六年的发展走向.教育科学,2002.2.
[4] 郭江平.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工高教研究,2004.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成为一体,共同完成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任务。这种整体对接是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从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的整体对接具有必要性和操作性。
一、整体对接的必要性
1.内在的必要性: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学习职业规划方法,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的教育。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我国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成体系,各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即都是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教育体系。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对接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健全的智力、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这些需要大学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树立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社会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思想升华和自我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而这正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对接的基础。
2.外在的必要性: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业能力不足是重要的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具体而言,有诚实正直、吃苦耐劳、责任感、主动性、上进心等一系列内在素质。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培育与养成。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就能够使大学生从思想、行动上都高度重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整体对接的操作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操作性。这种操作性是实现两者整体对接的重要保证。
1.教育理念对接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对接,就是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就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就是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
2.教育内容对接
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对接:
一是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系统、全面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能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一年级,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大学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锻炼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心理健康、人文素养、行为规范等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统一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化。
二是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合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利用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对不同的职业类型及职业角色有所认识,以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
3.教育队伍对接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教师队伍是关键。高校需要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既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又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因此,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队伍对接,一方面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作为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用他们的专长和经验激励学生,发挥他们“引路人”的作用,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触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任风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剐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经济进步对高校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大学生创业为就业提供多种途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课程中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树立学生正确的事业观。为此,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帮助。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道德。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价值观逐渐养成的重要阶段,是高校教育课程中重要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实现学生的人生理想。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高校学生阶段学生还没有彻底的接触社会,学生的心理尚不能成熟,校园内部的小社会虽然能够对真实社会进行模拟,但是不能使得学生感同身受社会的复杂度。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此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创业指导,引导教育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乐观、勇敢。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将大学生带入到积极的创业道路中来。
2.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具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良好的计划是工作实施成功的一半。那么在高校学生创业中如何做到事半功倍,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没有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学生容易在实际的创业中出现迷茫。而正确的职业规划是指学生个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职业生涯中存在的客观因素进行总结与评定,并制定行动计划,做出合理工作的安排。而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创业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活动和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1.创业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一种思想上的教育,在社会思想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该种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体现出实践意义。而创业教育恰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相反,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将两者相互融合中,思想者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也就是说,代表着生存性以及发展性的教育在形式上更加的强势,不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作用。但是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品质等方面带来帮助,由于在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够被重视,使得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存在着一些违法乱纪的思想,这些思想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2.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创业教育来源于教育先进国家。但是在实际的创业教学中,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良好的结合,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教育中运用的效果不佳。高校创业教育中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作用发挥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同虚设,这两门学科在高校教育中交汇点较少。
3.创业教育中缺乏经验教师。高校创业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创业实践经验,这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后言传身教。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就有真实创业经验的教师比较少,教师不能从实践经验中引导学生。因此说,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上经验尚浅。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提高大学生创业品德。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大量实践积累,道德品质的主要表现是“知行统一”,而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大学身的创业品德。
1.1鉴定信念,实现理想。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主要需要鼓励学生具有鉴定的信念。创业是一项漫长且艰苦的工作,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创业者,创业项目比较难选择,并且在实际的创业中存在很多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学生具有鉴定的信念,坚持理想,将创业困难逐一克服。对于大学生创业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凸显出来,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面对生活以及工作问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今后创业提供内部动力,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1.2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其中主要包括家庭道德、社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逐渐深化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内在修养。而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决定者其能否抵抗挫折的重要的标志,在创业艰苦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以成功者的创业历程,在大学生之间实现示范作用。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前提,大学生拥有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线学生在实际创业中能够选择一项比较适合自己的行业,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能够对时间、工作顺序进行合理安排。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该项活动中,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人生方向为目的,在实际设计中能够帮助学生从细节中发现创业的内涵。在创业设计中,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发展特点进行充分认识,发现的在实际创业中的优势,因此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3.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虽然说大学生创业是在走向社会时候进行,但是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以教育的改革实现学生的在社会中的定位。因此,高校应尽最大可能帮助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首先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然后在高校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中的创业实践基地,能够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经济以及物力方面向学生提供帮助。四、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转变,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高能力群体,社会对其自主创业提出较高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以及坚韧不拔的品德,实现思想教育与实践融合的教育格局,以知识教育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彦羽.文化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风因素入手,科学准确地分析归纳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探寻培养优良学风的途径和方法。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学风问题主要在于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诚信等问题。
1.学习动机不端正,自觉规划学习意识匮乏。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在日益开放的校园环境中不断渗透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大脑,严重影响着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方向的明确,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动力的充足,造成学生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无心学业、忙于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学习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现象不断涌现。同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对所学专业兴趣不浓,学习依赖性突出,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等问题,常常把自己学习方面存在问题归咎于教师讲课水平、学校教学条件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风气,阻碍了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2.心理素质偏差,逆商能力不强。优良学风的养成,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时常感到学习压力大、就业前景不光明、交际面临障碍,心理经常充满了焦虑、无助甚至恐惧,以至于整天精神恍惚,学习兴趣不浓,对未来没有目标,缺乏踏实进取的刻苦学习精神,遇到挫折困难容易消沉气馁,不肯接受别人帮助和批评指导。造成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生是先天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但是更多学生是因为成长环境和认知能力存在着问题。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心理焦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协调好人际关系、提高抗压能力等问题,避免学生走弯路,增强逆商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困扰学风建设的重要问题。
3.诚信意识不足,德育教育缺位。目前,在高校中时常出现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风及学术道德问题。一些学生毕业论文或课程报告出现造假和抄袭的情况,学生旷课和迟到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即使在就业环节上,有些学生在就业材料、签订就业协议等方面,虚造信息、违约情况日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失去信任。这些问题表面看是诚信问题,说到底是道德品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影响了社会风气,削弱了高校在社会中象牙塔的正面形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目前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学风建设也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永恒主题,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具有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的良好环境,能够对学风建设提供很好的推动力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长久的熏陶,能够使受教育主体的思想与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激发人们对良好学习风气的向往和追求,提高大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学生努力学习工作的原始动力。因此,营造良好的外部思想氛围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这对于学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具有协调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风建设中的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见建议,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通过沟通化解矛盾,减少学风建设中的一些负面情绪和影响,同时能够促进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认识偏差和生活中的心理偏差,促进其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大学生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克服对学习狭隘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学风建设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从而化解心理矛盾以及各种外界的干扰。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着力点推动学风建设的对策
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推动学风建设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准确定位,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内动力,保证自身的全面发展。高校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规划和目标。一方面,高校应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理论教育,把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把职业规划知识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在各个时间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更加符合本阶段实际,并督促其实现各个结点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创造专业教育讲座、创新创业平台等各种条件,让学生把学业目标与职业目标结合,促进大学生了解职业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2.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良好学风养成。高校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传扬本校优良校风学风,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术水平;通过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利用微博、微信等热门网络互动平台,开展丰富的网络文化教育,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鼓励学生读书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总之,搭建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平台,促进校园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使“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
3.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建设优良学风过程中,应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激励措施,鞭策后进。要积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培育浓厚的学习先进气氛,感染、激励和熏陶学生刻苦学习和努力上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此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要通过组织学生支部开展各种理论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要充分选拔好用好学生骨干的先锋示范作用,使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成为学风建设重要推动作用,调动广大同学学习的能动性。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良好教风要靠所有教师共同的努力。“教风是广大教师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高校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教学风格养成,以抓好师德师风教育促进教师教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高校要大力整顿教学秩序,强化教师的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组织老教师进课堂听课,开展学生评教学,做好教师教学的监督和保障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良性健康地运行。高校要建立教学工作评价机制,奖优罚劣,奖励教学工作突出、学生评价高的教师,给其荣誉和适当报酬;惩罚教学不认真、学生评价不好的教师,暂时退出讲台,甚至退出教师序列。高校要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对专业感兴趣、树目标,改变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上课习惯不规范、缺课逃课行为。从而使优良师德师风教风带动学风的进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专业知识脉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制定出来的。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就业环境、就业方向、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萨博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时期。大学是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此时逐渐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预期。总之,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其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挖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加深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为进一步发展个人能力奠定基础。一份科学合理、并且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析自我的优势和劣势,树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能够引导学生评估个人能力与现实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方向。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升学生在应对竞争时的能力。对自己职业有明确规划的人,在进入社会后会占据较大的主动性,能够避免乱投简历的被动局面。因此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使其在万千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另外职业生涯规划书增强了个人发展的目标性和计划性,有利于提升其成功的机会。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规划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因此各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普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其职业规划的意识也相对薄弱。研究表明,目前在校高职生只有少部分人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较清楚地认识,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含义和内容,也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发展重点。另外在实际规划中,由于对职业规划的程序不了解,在技巧和方法上还有待提高。许多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主要根据自己对社会的感知来判断,缺乏对自我发展的认识,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表现出较明显的盲目性。此外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家庭的庇佑,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练,从而对现实中的职业环境不了解,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总的来说,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不足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不足
从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情况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严重滞后,虽然有的学校已经开展了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滞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首先引自欧美国家,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对相关理论认识不足的问题。比如职业锚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等基础性理论都未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学习。因此使得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整体性的发展规划,缺乏理论知识和结构的支撑。二是目前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力度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缺乏指导,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造成学生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三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测评方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与本土化相结合,因此在测评中少了适用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测评结果难以达到有效性,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体制还不完善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因此许多体制建设还不完善。随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加深,寻求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但是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建设还不健全,相关的咨询服务非常短缺,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面临择业困惑时难以寻求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体制建设还不完全,究其原因是与高校专门性的机构设置不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系统化的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体制是目前发展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高校是人才储备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能否实现健康发展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且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直接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发展观,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其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切入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最大限度地帮助高职生实现职业理想,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储备军,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但是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突起,高职生群体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一些社会存在的问题。比如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辱感不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志,以及诚信缺失等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品德修养与职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理念等还有待发展和提高。因此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使得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化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化的过程,它是系统化的多层次的个人探寻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进一步增强学生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在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具有目标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社会就业环境出发,明确教育目标,培养更适合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四、结语
1.1转变意识、实践为先
(1)就业指导课应该是以“课”的形式(课堂上),“实践”的内容来进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课上应着力于充实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上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景及对应的职业发展状况;明晰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素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发展的关系及努力方向。同时开展以体现专业特色的面试模拟。
(2)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如今,高校就业指导课较多地在学生大三上学期开设,在笔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大三是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准备就业,但此时,准备的时间非常紧张了。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贯穿于大学的全过程,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授内容,如大一,进行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大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就业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大三,加强社会实践,明确自己专业适合的就业领域。大四,进行就业成才指导,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心理调适及职场发展等。
1.2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1)较完备的课堂教学知识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作,它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系统的职业规划知识与良好的职业规划指导技巧,在学生需要时给出适时的、正确的指导建议。就业指导教师除了具备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评价的知识,同时要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吸取就业指导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高校就业指导PDCA循环教学理论[1]。
(2)熟练的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和就业信息收集能力对辅导员来说,必须熟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政策保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作为辅导员,提升就业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收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包括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甄别与利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收集和使用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种传播媒体、各类人才市场及各方社会关系等渠道来收集各类就业信息。
1.3明确问题、及时纠正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大学生在就业求职中产生的诸多心理、思想问题必须引起高校教师,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效衔接。辅导员本身就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具体表现为:
(1)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就业指导。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类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要结合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把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课堂。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2)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帮助学生准确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已有优势和潜在的能力。
(3)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以便更好地踏入职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中融入社会实践环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创造大学生与社会、企业接触的机会,架起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真切、志愿者活动,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明确自身的不足。恰当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调整角色期望值,弥补不足之处,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结语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素;改善对策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如何对于学生自身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开展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才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指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找到该同学,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疏解学生内心的忧虑等负面情怀,使学生可以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学校下达的纲领性档和思想需要辅导员来宣传,对学生进行传达。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就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来看,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很多。下文中,笔者就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辅导员个人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因素。笔者这里提到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整个群体对于辅导员的认知度不高,这种认知度不高直接就导致他们忽视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介于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其担当着两种工作,但是其称呼或者是定位既不是教师,也不是管理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辅导员的尴尬地位,缺乏明确的定位,社会群体对于辅导员并不如像对教师或者是高校管理人员那样尊重,这样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是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学校对于辅导员的待遇。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高校辅导员,其依然是拿着基本工资,相对于高校教师和管理者来说,他们的工资或者是绩效较少。这样就导致了“干活多、工资少”的状况,不利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第二,学校对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的规划。作为高校教师,其可以评职称,不断上升,作为管理人员也有升职的空间。但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并没有较为系统的发展空间,部分辅导员做到二十年,依然是辅导员。这样匮乏职业空间的匮乏,打击了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3、辅导员个人因素
辅导员个人因素是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因素。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并不是由相关专业招聘而来的,部分辅导员直接是通过内部关系而任职的。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自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擅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对策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上述存在的影响因素,下文中,笔者就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极爱哦与工作的改善对策进行探究。
1、提高社会认知度
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社会认知度主要是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尊重,能够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辅导员工作的效果才能被他们认知,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劲头也会很足。笔者这里提到的社会认知度主要是要通过媒体等方式宣传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呼吁“尊重辅导员”类似的活动。潜移默化中,我们会认识到辅导员的作用,能够正确对待辅导员的工作。
2、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是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笔者这里提到的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薪酬制度,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和内容来给辅导员的薪酬定位,而不是凭空给辅导员一个并不高的工资。另外,完善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也是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是对辅导员工作效果的一个认可,能够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扩展高校辅导员的未来职业规划。只有对辅导员的未来进行有效的规划,给予辅导员在学习深造、职称晋升、条件保障等方面的规划,他们才会认真地在自己职位上工作,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优化辅导员队伍
优化辅导员队伍是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笔者这里提到的优化辅导员队伍主要是从源头选聘以及后期培训两方面来说。在选聘辅导员队伍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方式对辅导员进行选聘,需要考虑应聘者的职业技能、专业水平以及素养,只有源头上确保辅导员的综合水平,才能确保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后期培训,教育行业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教学方式的培训等,不断培训才能够确保辅导员自身的活力,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上文中,笔者主要从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以及优化辅导员队伍方面具体介绍了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重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实处做起,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永江;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3)
[5]卢玉岭、于敏;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学周刊;2011(36)
[1]周群羊、汪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实效性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