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计算机课课件

计算机课课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8 16:45: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计算机课课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计算机课课件

篇(1)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它成为中职院校开展课程的重要辅助工具,作为中职生来说必须要有良好的计算机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自己对学习的需要。通过对江西某地的几所中职院校进行统计,其中学生的均值为800左右,而计算机教师的数量均为15人。同时很多的教师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如此就会产生不甚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今中职学生拥有着较差的文化基础,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成绩差距。他们没有坚固的文化基础,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不好,而且没有主动学习的激情。而计算机课程需要一定的操作性和逻辑性,这使很多的中职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排斥。因为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多,老师少,使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如此在学生产生困难和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引入微课后中职计算机教学发生的变化

(一)学生可自主掌控学习

因为课堂对微课的引用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把控和安排。在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得到很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而且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等形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因为微课的融入而普遍对学习产生兴趣,微课带来更加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满热情的进行自主学习。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

在中职计算机相关课程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部分作业和活动。当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存在区别的时候,小组活动就会变得困难。当微课引入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自发的进行小组学习,而且还能够出色的完成小组作业和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小组中有更好的合作性,传统的学习方式展现出了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合作学习将班级分成小组,这样学生的竞争就会改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此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作业,如此加强了学生的集体感。在微课教学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互相弥补不足,通过合作还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三)教师的身份发生改变,从讲授者变成学习教练

微课是面对面的互动学习,能够使教师的身份发生改变,使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学习教练。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他们应该主动的学习课程。而老师应该精心制作微课,从知识传授角色中抽离出来,要和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进而做出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老师才可以真正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教学做出足够的努力。

三、引入微课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困境

(一)优质微课的课件制作难度大

当微课融入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这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学习资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微课的引进增加了教学的资源,教师就会因为微课的选择而犯难,而且在微课课件的制作上存在着很大的难题,需要经过选择主题、制作课件,进行课程录制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加大了制作的难度。

(二)网上微课资源形式大于内容

因为网上微课丰富多彩,但是不能直接使用,因为这些微?n都是比赛设计的结果,它们没有足够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没有老师的监督,他们就会产生不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微课将整节课进行压缩,其中也没有重点所在,如此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明确的学习,不知道是该听老师讲课,还是要看微课课件。

(三)对微课教学的认识不足

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以为学习资源只有微课,所以微课就能替代教材、老师和教室。还有一些人认为微课只需要将视频做好,那么就可以使微课有很好的质量。而实际上,微课是不能取代传统课堂的,它能够有效的补充和配合传统教学,还有就是微课不能只认为是微视频的制作,还与练习和评价有着深入的联系。在微课中,应该不要磨灭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中职计算机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才可以保障微课在教学中的积极性。

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今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会使一些学生出现不明白的现象,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对视频的反复观看,便可以逐渐得到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是轻松的,也是简单的。而传统学习中,学生出现不懂的问题,只能靠看书,这样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微课资源,能够将微课制作的更加精彩,使微课更加具有内涵,如此不断的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最终带给学生们更大的成长。

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只有在做某件事情或研究某个事物时感到乐在其中,才能集中精力,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和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

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水平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学习这一门课究竟对我们有哪些帮助或是有益之处,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就业存在何种必然的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二十一世纪被喻为信息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影响。而计算机作为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信息处理工具,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应当从目前的社会形势、社会需要、就业形势、就业需要等方面着眼,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使他们对学好计算机课程的需要性和紧迫性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平,在思想上重视计算机课,使他们抛弃在只是为了混个及格而来上计算机课、来学计算机的思想。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几乎所有新知识的传授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因此,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不能照本宣科,要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例如,我在给07计算机班讲授多媒体课件制作--框架结构的时候,课本上并没有关于电子相册的制作,而是一个普通的景物的介绍,我知道这样的实例一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电子相册的制作中可以添加自己的照片,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兴趣一下就高涨起来,讲授过程轻松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我们都应该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案,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理论再作实践,从洪恩的《开天辟地》受到电脑爱好者喜爱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从使用入手开展教学,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大量的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知识,会主动进行信息交流。学生学习的知识从固定的范围转向大范畴、大概念和整体关系。定期举行软件应用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计算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学习计算机的过程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强调实践能力的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懂得学习计算机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学习某种软件而学习某种软件,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学习观。这是我在教学始终坚持的观点。

四、展示过程,反复回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课件的回放功能,在学生面前,将教学中重点涉及到的知识形成的过程全部进行回放,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利用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觉察的关键点能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范围之内。在讲解理论后,应该尽量多安排上机实践课程,并且在上机操作前,教师应为学生设计要完成的任务及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出现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也就是目前提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一边指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并让学生当场操作,加强计算机软件的实践和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讲到WORD的插入自动图形相关内容时,就先举例病人进医院看病的流程图。因为中职卫校学生以后绝大部分都是面向医院的,这种流程图对他们来说,是最接近社会,最为实用的东西。在看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老师的讲解: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如何在自选图形上加入文字。如何将几个自选图形组合之后。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病人入医院的流程图。使他们将所学的WORD知识得已巩固并合理使用,最后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设计出简单易懂的入医院看病流程图.当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就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并经过同学间的互相比较,取长补短,就会更加激励他们更深一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六、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以一种自主自愿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去探求知识;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才能跟上现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滕金芳.计算机基础教育初探[J].高教论坛,2003,(1).

篇(3)

李雪

(江苏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现代教育系,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该文是针对一堂Pointpower公开课的设计和教学体会所写,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结合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一堂教学课进行剖析,从设计项目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总结评价及反思等方面,透视“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课件;情境;任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280-01

作为计算机教师,总以为计算机课只要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就可以了,但此次公开课后,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节好的电脑课并非如此。

此次公开课定为“有效课堂”展示,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所谓有效课堂是指在导入、学习目标、板书设计、学生参与、教师语言、学生主动性、学生反馈等几个方面有效。对照这个标准,我反反复复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最终制定了教学方案。

1 教学过程

课题:《Pointpower入门》。

1.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学生未到时,先播放自己制作的一个课件(用Pointpower制作的),该课件是整个章节学习的一个线索,每节课都围绕它展开学习,所以此课件要达到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他们的学习知识内容。我代的是英师班的学生,所以制作的是一个《My Body》的英语课课件。当学生来到课堂,此课件能及时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教师巧妙质疑,学生自由回答

上课了,以“上课用课件有什么好处”为由,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然后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1.3 任务引领,观察学习

观察一个反面课件示例,思考三个问题:

1)这个课件好不好?

2)主题突出吗?

3)背景图象怎么样?

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出要解决的问题:“那应该怎样设计课件呢?”,展示Pointpower的设计原则,让学生在学习制作课件前,先熟知制作课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有必要的。

1.4 展示本课示例,对比学习

与刚才反面示例相比较,展示优秀示例《My Body》,让学生在对比中接受新知识。教师介绍文本、图片的基本插入方法,让学生利用学生素材,动手制作示例中简单部分。

1.5 展示难题,提升教学

展示学生作品,肯定他们的成果,同时指出问题:

1)背景图片怎么设置?

2)动画效果怎么处理?

让学生动起来,互相讨论,交流,最后学生演示。

1.6 学生自由创作,成果反馈

给学生一个主题“程门立雪”,让他们利用已有素材和所学知识,继续去完善,创作这个课件,老师给予指导、点评,鼓励学生自查自省,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2 体会与反思

上完课后,评委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在整个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使我开阔了教学思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领导和评委的指引下,促使自己能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课改的理念,更好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方式。我讲的又是制作课件的软件,更应该利用图、文、声、像等素材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巧妙设计项目任务,用任务驱动法促进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本质的区别就是把很多老师讲解示范的内容,设置成生动的任务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并完成。看上去仅仅是一墙之隔,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合理巧妙的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我把本节课的任务巧妙的分解成几个子任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学会知识。而最后的一个综合实例,则是对学生创造力更好的考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3 及时评价效果,注意归纳总结

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新知识,是否能够熟练地应用新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等,并及时做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4 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本次公开课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获得校一等奖,但同时他们也真诚的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如1)导入部分不够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2)对学生的能力了解不够,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存在差距。我相信在教学中,多一份反思,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自信,就更多一份进步。这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源头活水。

篇(4)

现在的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越来越被普及,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如经过学校进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高新技术培训使很多同学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计算机较高层次的应用和教育,特别是各种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育明显不足。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相对不足。金融证券方面的财务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管理和公文处理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培训,都应该能达到上述各行业中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而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也就造成我们的学生毕业无法上岗的局面。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对于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比如装璜专业、财会专业,应试按这些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和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应强调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换代,注意选择先进、合适的应用软件进行教学。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1、授课方法

现在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

我校近一年来通过实践尝试收到了较好的好效果。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部分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应以CAI教学为主,积极以适应计算机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要求。

2、实践技能

目前中职毕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实践的时间偏少,实验设备档次不够,以及教师实践指导方法的缺陷等。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4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少于250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比5或6比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要求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淘汰更新,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要注意组织对专业教师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

篇(5)

关键词:独立院校;计算机;编程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企业对高校毕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融进了课程体系。

独立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院校(也称母体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独立院校的学生是指按照高考成绩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但入学成绩低、学习耐性不足、表达能力欠缺等[1]。因此,提高独立院校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动手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培养,而且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

1 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现状分析

独立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安排的,因而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学习能力、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将直接关系到本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1 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一本二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年龄相仿,学习经历相似,学习背景相同,只是学习基础相对薄落,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尤其对于经管、英语、艺术等文科学生而言,知识的理解是比较欠缺的。当然,这不仅仅是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还和他们的意志力、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但该层次的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他们分析问题与领悟知识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2]。

计算机课程作为独立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其授课的信息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多,过程比较快。加之,不少学生缺乏耐心,觉得该类课程浪费时间,和将来工作的专业性关系不大,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初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相差比较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往往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1.2 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相比,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大多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工作富有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往往教学经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团队。这样,在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年轻的教师很容易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将课堂学习变成单方面的讲述。进而造成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3 计算机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仍比较传统,普遍采用的是“1+1”(或者“X+1”)的教学方式,即一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或者多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这对于注重操作实践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来说,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另外,一般情况下,都是上完理论课才开始上实验课,时间上存在不连贯,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断层,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2 独立学院计算机编程能力提高的主要措施

当前,独立院校的定位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独立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除了提高教师的硬件教学水平,可以通过采用实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网络平台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动脑分析、动手练习、动嘴表达的学习方法是比较可行的。以下将依次从这些方面重点阐述提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2.1 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针对独立院校计算机教师普遍年轻的特点,学校可以开展多项教学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习教学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教学技能。同时,独立院校还可以借助母体大学的资源和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可以聘请母体大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习锻炼,学习掌握实践的技巧,丰富理论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2.2 采用实例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但是只有兴趣是不行的,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3]。经典程序的学习是编程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实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与演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Visual Basic(简称VB)中,一般教材的授课顺序是先讲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概念、语法等),然后是一些常用控件的属性、方法,最后是数据库等综合设计。很明显,这样并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顺序和课程进度,从实例出发,在实例中既包含前面学过的知识,也包含当天要将的新知识点。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看、模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形成对新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3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输出者。如何组织授课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耳到、眼到、手到甚至心到,从而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操作情况,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节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合二为一,先进行理论课内容的讲解,接着教师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乘热打铁,加深学生的记忆。总之,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思想,学生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2.4 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共享学习机制

大多数计算机课程操作性都很强,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后,接下来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把握知识点。教师们可以借助于相应的网络系统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共享互助自主的学习机制。将课程大纲、授课课件、实验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模仿、改进到创新,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编程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需要教师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独立院校提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我们必须加强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丽,付世凤,陈瑞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研究改革[J].企业导报,2010(07):218-219.

[2]吴晓玲.浅谈如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3):593-594.

[3]王鹏宇,杨建强.VB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07(05).

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要会操作并会简单维护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笔者在长期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经验,现就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看法。

1教学形式

以前高职计算机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方式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时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在选用教材上高职院校曾经走过弯路,以前曾选用过本科院校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性强,容易产生了枯燥感。由于高职是近几年起来的,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市面上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在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选择由高职学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的教材。

2.2实用的教学

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对于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2.3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所欢迎。

2.4培养自学能力

机技术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就可以享用一生的已经过去,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实验题则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验任务之中。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授课课时为1:1,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每次上实验课时应该采用实验课记成绩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验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每次上机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能更好的使学生高效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实验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50%,实验成绩考试占50%。

5小结

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1祝智庭.因特网资源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赖一飞.魏敏杰,面向新世纪的统计学教学改革[J].进步与对策,2001(6)

3高晓梅.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2(5)

篇(7)

认真贯彻实验区有关文件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宗旨,以培养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任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保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立制作网页课件的能力。通过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确实起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做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操作能力,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尽量不耽误教学使用。

4、做好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硬件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软件支持。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丰富校资源库,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共享,我们将继续通过自制、下载和购置相结合的多种渠道,为各科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验校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各组责任明确,措施具体,成员分工明确,保证学校的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硬件建设。

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教学所需的设备建设,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建立栏目功能全、实用性强的校园网站,并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作用。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成立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信息中心,从硬件维护、网站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对信息中心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校园网及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构建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结构。学校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操作平台,发挥常规教研的作用,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个教师配发业务学习笔记本,规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定期检查督导。对全体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2)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等,特别是要以国家级信息技术培训为契机,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全部考试合格。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3)、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学期末,开展教师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展评。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认真上好计算机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2)、继续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3)、开展各种计算机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5、课题牵动,进一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信息技术与 英语 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工作,初步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初步构建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6、按照课题组的要求,搞好课题验收,积极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的检查验收。

四、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计划。

2、技能培训

十月

1、整合课课堂教学研讨

2、准备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验收

十一月

1、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2、教师说课比赛

十二月

案例交流

一月

整理学校资源库

三月

典型教学设计评比

四月

课题研讨活动

五月

1、教师个人空间展评。

2 参加各种大赛

六月

教师说课比赛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