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7 17:0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德育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篇(2)

[关键词] 社会变革;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困境

变革型社会变革成为新常态,经济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和意识形态争夺暗流涌动,古今、中外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即“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1] 变革型社会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教育也需要主动变革。

变革性社会,已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伦理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已然成为社会的共识。基础教育关涉青少年成长成才,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变革的焦点领域。社会变革背景下,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要求中小学德育走向专业化。此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导致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阻碍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走向专业化。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德育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力视角来审视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由此,本文尝试在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德育能力专业化为视角,与时俱进的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困境场域,探寻中小学教师变革型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可能性。

一、变革让德育陷入困境

“变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2]“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变革是教育得以延续的一种‘基本法则’,它标志着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3]。社会变革导致教育环境和教育系统发生变革,使德育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等三重困境。

(一)德育内涵困惑

德育的内涵决定着德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德育内容的广度上来讲,德育内容具有基本性和时代性特征。基本性德育内容是指德育之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适性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时代性德育内容可从历史和意识形态两个向度加以解释。历史的向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对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德育内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德育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视角下,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国民教育的德育维度势必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是否走向政治,在学术界存在争论,比较熟悉的就是“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持“小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不应泛政治化;而持“大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而发生流变,从德育专业化要求出发,对德育内涵和内容的不同界定,对专业德育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德育陷入困惑,势必深刻影响德育实践。

(二)德育主体困顿

德育是谁的工作?德育如何前行?如何走出德育倦怠?在中小学,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德育是否也是全体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则存在争议。对德育主体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中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

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德育是一门专业活动,是德育科教师主要工作,德育科教师负责启蒙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非德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道德问题,应当交由德育教师来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德树人是全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依靠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德育对于教学的特殊规定性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非德育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具备有效的专业道德能力,不仅是对德育科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是对非德育科教师的要求。

德育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都陷入德育是否“作为”的两难境地。这种心理困境的长久滋生,还会导致教师陷入德育倦怠的疲惫状态。

(三)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

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实地调研表明,不论是德育学科教师还是非德育学科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德育能力”[4],教师德育能力陷入专业化困局。

炔课度的困局主要体现在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内化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道德;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具备开展有效德育工作所需要的德育理论知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对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建构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重视教师本人的德性和品质,而忽略了德育专业知识的要求的困局。

外部维度的困局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外化德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只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德育理论知识,外化的德育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忽略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必须经过训练,并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德育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在德育维度的能力建构。

二、走向变革:变革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一)专业德育能力层次

专业德育能力包括德育、专业德育和专业德育能力三个递进层次的含义。搞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是我们厘清专业德育能力结构和开展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育的含义。如前所述,德育存在大小德育之争的解释学困境。从德育的首义来讲,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德育具有实践性,德育的含义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政治泛化倾向应当杜绝,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檀传宝先生指出的德育应当防止“泛政治化”,又要杜绝“去政治化”,德育要让“公民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支撑”。他还从历史形态视角将德育划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其次,专业德育的含义。专业德育是从德育专业化出发,将德育视作专业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5]专业德育包括教师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专业化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德育而言,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后者是就教师而言,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走向专业化。同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协同德育过程,是专业德育的现实要求。

再次,专业德育能力的含义。把握专业德育能力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从心理学视角,“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6],专业德育能力则是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是指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胜任力,指教师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专业德育能力是对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方面的要求,反映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特点。从德育走向专业德育,再到专业德育能力,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特征,是德育与教育教学专业化实践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开展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实践标准,是衡量教师专业德育能力水平的依据。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由内之外,可以划分为一般教育能力、专业德育能力两个层次。

第一,一般教育能力结构生成。一般教育能力结构是指对所有的教师而言,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结合。德育能力是教育能力在德育维度的能力体现,因此,教育能力是德育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德育能力结构中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一般性能力。对于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学者们较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孟育群认为教师能力结构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张晓红通过问卷分析认为“中学教师教育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育人为先能力;推陈出新,能动教学能力;把握课标、灵活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勤于研究能力。”[7]作者认为,教师一般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知识传授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指教师为专业化德育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学者们对德育能力构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有:刘争先博士认为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德育学科专业能力、组织和管理德育过程的能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檀传宝教授发出“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论断,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并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8],丰富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伦理学内涵。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除了普遍认同的德育学科专业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伦理建构能力以外,作者认为,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还可以增加情感共振能力、思潮辨识能力、变革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结构内容。

情感共振能力是在德育过程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思潮辨识能力是教师主动辨别社会不良思潮,科学分析,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凝聚班级良好氛围的能力;变革适应能力是教师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甄别变革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和培养体系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研究视角的不同,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檀传宝教授在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时提出从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建构教师德育专业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也可从关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同事、社会等的关系互动,关照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基于德育能力形成的心理学特征展开剖析,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2]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4]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5]刘海莲.教师德育专业化: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4,(8).

[6]普通心理学编写组.普通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篇(3)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是塑造美好人性,培养美好人格的工程,应蕴含着无限的“德”与“爱”。在当前物欲横流的功利化时代,从教育的原点来思考办学的方向、找寻教育的本真显得尤为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最朴素、最原始的想法,“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治校先治德,教书先育人。学校只有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德育核心地位,树立大德育观,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营造抓好德育工作的浓厚氛围,才能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我们对此理念进行了不断的思考与提炼。“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理念,逐渐渗透到具体的办学行为中,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方略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逐步内化成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下面就对“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的理念作具体阐释。

“德”是涵盖了仁义、诚信、忠孝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

“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以德育德”中的“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德”,二是“生德”。“师德”,是育人的前提和关键。“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所在,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它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的师德力量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学校特别重视师德师能建设,提出教师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作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生德”,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更是“以德育德”的作用与效果的体现。对“生德”目标的思考,是着眼于对“学校最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命题的理性思考。其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道德自律、人格健全”的发展素养,拥有“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良好品性。

从宏观上看,“以德育德”是学校治校方略,强调德育核心地位,走的是教育本真的回归之路,学校确立“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学校“事事无小事,处处有道德”的指导思想。从中观上讲,“以德育德”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师德感染、熏陶作用,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境界。从微观上讲,“以德育德”是一种方法与手段,体现育人的过程与阶段。首先是重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次是树德,就是教者的“榜样”“示范”和“感召”;再次是立德,即学生形成宽广的胸怀、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最后是“践德”,是指师生员工共同实践社会公德,提升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内心的自我内化,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行。

“爱”是实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师德的核心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爱更是一种情感的润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催化剂”。

谈到教师的“爱”,可能有多种偏差表现,比如,有的“爱”显得过于刻板。那是教师自以为根据《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以及学校的规范与制度对学生施行的“爱”;有的“爱”不顾惜孩子的身心健康,“加班加点”,过于“功利化”,怀的是自私心,其实违背了《教师法》《儿童权利公约》,不一一枚举。

我们追求的“爱”,是教育者的大爱,它具有下面两个特征:首先是一种“真爱”,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对孩子负责的爱。其次,它是一种“博爱”,即对每个生命个体都要有“爱”的付出,无论是成绩的好坏,性别或生理差异,还是家庭背景的不同,都应得到平等的关注。“以爱育爱”,体现了教育规律所在,即用爱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学生,使他们也拥有爱的情感和爱的行为。教师应当在“以爱育爱”的过程中体现出高尚的师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爱的基础看,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能否实现教育目标和大爱的基石。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又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第二,从爱的情感层面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之情,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感受到情感。

第三,从爱的行为层面看,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教师要从细微的小事做起,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以爱育爱”绝对不能是一句空话。有了爱,人人都可能是高才;没有爱,学富五车也难免糟粕。这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所有教育者最该奉行的信念。教师通过“自爱”,对学生“施爱”,让学生“懂爱”,指导学生“去爱”。以胸怀对教育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去关爱学生,感染学生,只有只样,才能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实现“传递爱”的人文氛围。

篇(4)

一、 建立了符合职校特色的师德师风规章制度

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切实履行本职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具体表现为:

1、德育首位,体现良好师德。学校自1983年建校以来,历任校长(四任)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他们虽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取得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培养的老师和学生均非常优秀,从学校调出的林彬、林国红、叶剑勇、牟宣林等均在黄岩的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几年调到一职校的老师,他们普遍反映二职校的老师会吃苦耐劳、无怨言、做事踏实,同时二职校(农技校)毕业的学生在各行各业也作出了不错的成绩,有相当部分毕业生的资产规模超过千万元甚至上亿。具体做法:

①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师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从八、九十年代师生共同种柑橘、实用菌、饲养动物到现在的师生一起进行绩效检查、学生晚上的自主管理。

②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尊师爱生的高尚品德。每年固定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全校元旦文娱汇演、红五月艺术节、国庆大合唱、校园吉尼斯活动等,这些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参与,通过活动增进了师生的友谊,陶冶了师生的情操,体现尊师爱生的高尚品德。 ③通过课堂、课余的谈话沟通活动,体现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如学校实行的德育导师制、全员德育活动等。

④通过大规模课外活动,体现师生各项潜能的充分发挥。

⑤通过三驾马车,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2、教学主位,培养高尚师德。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摒弃普高的题海战术,把学生从死读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讲起来、做起来、讨论起来,甚至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组织讲解,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学校这几年采用的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生本教学法,以后我们要向仿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迈进,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没有学习精神,没有高尚的师德是行不通的。

3.活动本位,陶冶情操。学校或学校工会经常组织全校教职工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培养教职工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的责任感,通过一系列活动,陶冶教职工的情操。如学校规定全校教师一月一活动(趣味、体育、健身),每年一次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每学期一次的美化办公室评比,积极参加师德知识竞赛等。

学校通过德育、教学、活动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我校教师从未有体罚和变相体罚、歧视学生,对学生使用威胁性、侮辱性的语言和动作,从未接受过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没有有偿家教或补课,没有推销或强制销售教辅材料。

学校具体的规章制度有:教师手册、教师百分考核、德育导师制等等。

二、师德师风的培训情况

同时,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召集各部门对新分配和新调入的教师进行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招生情况和生源情况、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解读,为新教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作好充分的准备。每学期开学时,学校德育部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上岗培训,着重介绍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要求班主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要有奉献精神。

三、师德师风的监督情况及奖惩情况

对师德师风的奖惩情况,学校工会和办公室对涌现出来的师德先进分子、师德优秀典型及时加以宣传和表彰,制造舆论导向,引导全校教师学习先进,同时学校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其本人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但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行使过一票否决权,这说明了全校教师师德的高尚。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篇(5)

1.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

德育教学对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新时期的高中生德育教学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国情,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载体,其主要表现为高中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将祖先遗留下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具备了这种集体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在应对未来的挑战时保持高昂的斗志。通过宣传革命先烈们的爱国事迹,赞扬爱国人士,抒发爱国情怀,让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中传扬,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祖国的重要性,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尤其是要将我国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弘扬。这些都是当今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将他们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之中。

2.德育是高中生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不断加强,人才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会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所以,高中的德育教育为他们未来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结合历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在进行德育实践时,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体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这样才会有利于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密切相关。学生有了压力才能在生活中把目标明确化,才能激发行动的动力,成人成才。

二、高中开展德育教学可以推动素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德育对良好校风的形成和传承至关重要

校风通俗地讲就是治学、求学的风气,它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良好传统。每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学校,都必然拥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起着凝聚人心、吸引人才、培养英才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在进行素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学校的良好校风的形成与传承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自觉意识,避免传统的机械式教育方式,提高学生们学习德育课程的主动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有效的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2.德育对良好教风的形成至关重要

篇(6)

因此,抓好幼儿园的德育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以提高幼儿园的德育管理质量。

一、建全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幼儿园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首先应重视和加强全程德育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科学育人的教育机制;其次,要编织一个德育网络,把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部门都有机地联结起来,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紧紧抓住“养成教育”这个中心,制定出贴近幼儿实际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将幼儿园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园风、园纪、园貌以及保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出“德育无小事,事事有人管,各尽所能,自主参与”的教育氛围。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确立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育工作是一种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幼儿。而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风貌是构成社会风气和社会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师德修养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师德修养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意志。教师道德行为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年幼时代,而且影响他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和未来。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我!

三、明确责任,更新观念,突出德育特色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园引入“津心的心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特色活动的载体,结合“心本课程”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组织“能干宝宝”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组织“夺冠”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协作能力;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爱心、诚心。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我园的德育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对幼儿德育工作的认识,逐步掌握幼儿品德心理构成要素的年龄特点,让德育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要靠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德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如“各种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幼儿德育教育资源,充分开发节日的教育资源,适时地利用节日的教育价值,让幼儿走进节日,走进生活化的学习。如在“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如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自由活动时,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使幼儿在愉快、形象的游戏中接受了德育教育。

五、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形成德育教育合力网络

幼儿园工作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为确保幼儿园德育的持久性、实效性,幼儿园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互通幼儿情况;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讲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可让幼儿家长现身说法传授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为幼儿家长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幼儿教育要多向社区开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教育服务。

篇(7)

【关键词】树师德;爱学生;促养成教育

我国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教育放到第一位。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总书记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现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得不到教师很多关心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心理上,知识上,行为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加上长期以来对自己行为的放任,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所以常常表现为目无纪律,目无尊长,学习上存在许多困难,升入职业学校后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所以他们往往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常常出现矛盾与对立。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也渴望同学的尊重,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懂得怎样获得尊重,怎样去尊重他人。学生来自不同境况的环境和家庭,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需要获得最真挚的爱!职业教育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掌握一技之长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目前我们的教育过多的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开发,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养成教育。职业教育的养成教育应该包括:道德行为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职业技能的养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择业就业观念的养成和社会竞争意识的养成等多方面。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在教师的教育与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师德师风将对学生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什么是师德师风呢?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些都是师德。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学生的行为养成要靠师德师风来促进。职业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进步。

1.建立机制,常抓不懈

长期以来,教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否自觉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人们常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赞扬教师乐于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建立自豪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为名利所惑,在教学实践中无私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把培养好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师德建设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师德建设列入日常工作这中,不能搞突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师德有许多明确制度,但是制度不能落实,就没有任何作用,学校要有相关的考核评价制度和量化细则,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时刻对照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不断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工作,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师德师风不单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领导班干部更要率先垂范,要经常与教职工交流,关心、了解、帮助教职工,推动师德师风修养的提升;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教师,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层层抓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控的育人体系。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家,让学生天天都能受到良好的师德影响。

2.亲其师,重其道

儒家早就有“亲其师,重其道”的理论。亲其师不单是学生亲近老师,更重要的因素是“亲其徒”,教师不主动亲近学生,总是高高在上,学生是不会亲近老师的,也就不可能接受他的理论与教育。亲近学生不是单纯的走近他们,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等。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要用父母之心去全方位的关心学生,没有那一个父母会因孩子有缺点,而忽视孩子的存在,忽视孩子的进步。职业教育的教师更要注意,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原因,已经形成一定的缺陷,长期得不到关心和尊重,对关心和尊重的渴望更加强烈,所以我们要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育者应该象工匠研究其加工材料的特殊性那样研究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去与他们平等相处,交心谈心,要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温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他尊重你,接受你,你的教育、你的要求,他才能自觉的接受。

3.身正为范,德重为师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承担对人的培养。师德重于山。师德包括教师的品德修养,行为表现,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每一个教师都是一面学生学习的旗帜,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在教师中形成学习的风气,开展理论研究,丰富自己的思想、知识,严于律已,独善其身。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注意作好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严格要求坚决不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你,爱你,接受你的批评教育,学会做人。

4.严于律已,爱岗敬业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时刻注意严于律已,爱岗敬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是以教师为榜样,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兢兢业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严谨的教学态度都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师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身教胜于言传,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忽视的作用。

5.加强课改,培养素质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书是知识的载体,不是套索,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要大胆采用创新的思维,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学生技能掌握水平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学过程不能由教师把着讲,学生坐着听,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训练技能,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要结合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大胆思考,提出总是解决总是对创造性的思维加以鼓励,让学生放飞思路,敢想敢做,大胆创新。

6.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正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坚持学习,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来充实自己,就会落后。当学生看到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出会自觉的不断的学习改变。

职业学校提倡双师型、多师型教师,在钻研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求我们为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必须努力学习,积极投入到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中,不断完善提升。在学校形成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带动学生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老带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7.营造校园氛围,实现养成教育

学校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营造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氛围,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要从办学观念、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提供良好行为养成的土壤。

7.1 品德养成要建立长效制度。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发育不足,学校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生守则,学习中国的礼仪文化,并长期开展校园文明系列教育,开展品德教育与评比活动,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间地带,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校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文明礼貌之风,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教书重在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核心,只要学生成为一个品德合格的人,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龙,中人要成人也不辜负家长和社会的希望,也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要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

教育过程中要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教育。领导要重视学生装的思想品德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关心学生的成长,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岐视,不忽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重视,逐渐树立起自强的信心,形成良性发展。

7.2 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变成“自习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使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教师当中要提倡互相学习,可以集体备课,集体创作,各班针对自己的特点又可以因班而异,突出身特色,班级之间互相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7.3 学习习惯养成来源于课堂教学改革。职业学校以知识够用,技能扎实为目标,因材施教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职校的学生多数存在学习困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他们,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采用寻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多安排实践课,充分发挥职校生愿意动手,不怕出汗的优点,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得到手、眼、脑、耳的综合训练,真正掌握学习的技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教师教学中认真的教学态度,寻活的教学方式,严谨的教学思路,熟练的专业技能,都将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