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06: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佬”看到了这个方向,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此次《英才》就从出版、影视、综艺、动漫等多个领域盘点A股中文化产业的“急先锋”。
百事通(600637.SH)及东方明珠(600832.SH)
概念股指数:
百事通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与全球多家知名的新媒体产业链伙伴合作组建的新媒体公司,也是中国大陆首家专门从事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运营的公司。2014年12月公告称,百事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的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及上海市国资委原则同意。预计公司合并最快有望在2015年中落定。重组完成后,文广集团将构建拥有完整文化传媒全产业链布局的新上市公司,有望成为A股首家千亿市值规模的文化传媒集团。
乐视网(300104.SZ)
概念股指数(互联网概念):
公司近期备受关注,2015年2月17日报告称,上一日收盘后,公司总市值攀升至714.09亿元,排位上升至创业板第一。2015年2月6日,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一天,公司CEO贾跃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乐视发展的必然”。2015年1月28日,公司正式确定推出超级手机,并表示将打造中国首个生态手机,变革手机产业, 2015年1月8日,公司曝出将推出55英寸超级电视,该电视将延续其产品一贯的顶级配置,并支持4K,成为超级电视阵营中第二款4K电视。
华谊兄弟(30002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公司2014年获“三马”力挺,定增36亿元。此次合作包括电影项目制作、宣传、发行、知识产权(IP)及衍生品等领域。以电影制作为例,公司将优先享受腾讯IP的影视改编权,并在未来三年内,将分别与阿里影业、腾讯共同制作发行5部电影作品。2015年2月26日2014年快报表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7%,净利润为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12%。
华录百纳(300291.SZ)
概念股指数(影视/综艺概念):
公司于2015年2月上年业绩报表,显示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101.29%。公司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1.42%,每股收益0.524元。其中,蓝色火焰表现亮眼,2014年10月实现对蓝色火焰并表,预计该年全年净利润约为2.34亿元,净利实现158%的高增长。
时代出版(60055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表示,在跨行业合作产业化方面,幼儿教育是时代出版重点关注领域,通过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公司积极寻求与行业内顶尖的企业及机构强强联合,推进跨界合作。2014年12月25日消息,公司的文化生活类自出版社交平台“时光流影”,11月新增用户量达到近万人。公司负责人介绍,时光流影平台具有社交互动和自动出版功能,其中“一键成书”的出版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
皖新传媒(60180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于2014年11月宣布以1.57亿元收购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于2015年2月消息,拟以现金7702万元增资世界出版社34%,同时携手国图公司共同收购法国凤凰书店。公司表示,此次收购是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完成收购后公司负责书店的运营管理,将引入文化创业体验及多元文化业态,把凤凰书店打造成中国在海外的外宣窗口和交流平台,并探索开启海外文化基地和文化宣传站点可持续盈利的新模式。
中南传媒(601098.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2014年12月4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深化省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拟将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湖南地图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划归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管理。《方案》实施后将丰富中南传媒的教育资源,扩大中南传媒在K12在线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
电广传媒(00091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2015年2月13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与美国狮门影业合作事宜。双反携手共同投入15亿美元进行影视项目合作,涉及电影投拍,发行等多个层面,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内容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国电影资本与好莱坞深度合作的新纪元,中国电影业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平等话语权。
奥飞动漫(002292.SZ)
概念股指数(动漫概念):
公司于2014年12月26日宣布将投资近千万美元,认购美国娱乐公司451 Media Group,LLC(简称451集团)的新增发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由于知名好莱坞导演迈克尔・贝为451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此举被视为奥飞动漫完善影视业务布局的重要动作。公司与451集团签订了《电影娱乐开发合作协议书》,公司将支付250万美元预付款,获得15年内451集团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类似的音像制品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所有电影娱乐发行的权利,以及上述区域的玩具,主题公园,游戏,漫画,动画,文学等相关衍生产品的独家开发权利,及全球区域的优先开发权。
粤传媒(002181.SZ)
曾经风光无二的开心网,正在被遗忘吗?
用户转移去向
去年的这个时候,Vivian每天到公司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开心网,看看有几条新消息,最近有谁来访,哪怕老板开会时明确告诫“上班时间不准玩那个开心网”。Vivian还一度调好闹钟,只为了半夜起床和朋友互相偷菜,乐此不疲。
但Vivian最近登录久未访问的开心网,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在线,“鱼塘早就生病了,看来大家也都不玩很久了”。
有这样经历的远不止Vivian一人,越来越多曾经热衷偷菜、抢车位的用户对开心网的热情已经淡去。
“我现在玩微博了,电脑、手机随时随地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博上加我的朋友、同事明显越来越多。”Vivian说。
Alexa的相关数据反映了用户向微博转移的趋势。2011年,新浪微博的用户量及页面访问量异军突起,近日攀上历史高点,超越了开心网和人人网;百度指数也显示,用户对开心网、人人网与新浪微博的关注度在2010年11月逆转,新浪微博目前占据绝对上风,开心、人人曲线向下。
开发者另攀高枝
互联网人士指出,开心网最主要吸引用户的无非两块内容,一是朋友转帖,二是网页小游戏。但是,当新浪微博所强调的媒体属性发挥出来以后,用户发现微博上更新消息的速度明显快得多、而且关注方便,开心网转帖的优势已然不再。
实际上,让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疲于招架的是,用户对偷菜、争车位等一类游戏早已审美疲劳,而后续具吸引力的网页游戏、小游戏正随开发者大量迁徙去了其他平台。
国内社交游戏开发商“乐元素”就是其中一例,开心网游戏中心的《我的王国》、《欢乐城市》等都出自乐元素之手。此前,乐元素主攻海外市场,不过,随着腾讯整体开放平台的启动,乐元素开始转向国内,今年3月登陆了腾讯朋友,5月登陆了QQ空间。尽管腾讯给出的分成比例并不高,但腾讯平台给游戏开发者带来的用户量和整体收入仍远远大于开心网等平台。
除乐元素之外,北京互爱科技已凭借《胡莱三国》在腾讯平台上月入千万,并表示今后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腾讯。可以预见,对于中小型社交游戏开发商来说,开心网已不具备太多吸引力。
开心网自主开发的小游戏也正遭受冲击。7月26日,腾讯联手国外最大的小游戏开发商Zynga推出《CityVille》的中文版《星佳城市》,直击开心网的《开心城市》。Zynga称,将与腾讯进一步合作开发本地化游戏,这对于国内其他平台来说,无异于巨大的威胁。
此外,相比善于炒作热点话题的新浪、财大气粗的腾讯,开心网没有发挥出创业公司“快”的特点。犹豫不决的程炳皓直到2010年5月才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当月第三方组件仅14个,今年1月才完全开放接入,目前为213个。这一数字与腾讯开放平台日前所公布的“近8万名开放者、超过4万个应用”相比,似乎不值一提。
问诊中国社交网站
扎克伯格的Facebook正显现出一个“王国”的雏形,反观国内,无论是模仿Facebook的人人网,还是当初的黑马开心网,都没有形成Facebook那样的生态圈。
比较之下,走Twitter路线的新浪微博通过开放平台、加强用户互动等,正渐渐靠近Facebook。新浪CEO曹国伟也说,“新浪微博是走在Twitter和Facebook中间的路线,这会比SNS(社交网络)更好地适应中国用户。”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也持相似观点:“中国的SNS就是微博。”
这是否意味着,开心网当初的出发点错了呢?
互联网分析人士Keso的理解是:“程炳浩的理念是,白领在繁忙的工作中需要开心,开心更能联结人的情感。但事实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开心方式,都是难以持久的。”他称,开心网在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轻娱乐模式无法成为开心网的优势,而生活服务需要整合更多线下资源,非开心网自身可以完全掌控。现在开心网希望搭建生活服务平台,难度较大。
对于前期传闻开心网已向美国SEC递交上市申请一事,Keso表示,“开心网转型是一个生死抉择,而且需要钱和时间。IPO是个机会主义的选择,但你不能说这种选择不对。”
开心网递交IPO申请的消息传出已逾3个月,不少美股网站也早早辟出专区。然而,随着近期中国概念股的集体跳水,以及迅雷、盛大文学IPO的突然中止,开心网的“机会主义选择”或许也在熄火。
今年以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TMT指数上涨了25%,远高于道琼斯指数的涨幅,整体的估值水平也在不断抬高,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模式,中国概念”包装的IPO过程中,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要求降低,一次次个人创富的财富神话刺激着各方资本的不断涌入,而这些都让经历过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投资者心生警惕。
“没上市的公司比上市的贵,上了市没盈利的比盈利的贵,这显然是泡沫。”作为从上一轮互联网泡沫中成功挺过来的人,张朝阳近期抛出的评论的确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但泡沫真的来了吗?与11年前相比,这次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但从与11年前那场互联网灾难方方面面的对比中,我们也许能得到更多乐观的信息。
弹指十数年,互联网络大爆炸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概念股之所以受到国人如此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优酷、当当等股票上市时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论是已经密集上市的奇虎360、人人、世纪佳缘,还是正在排队上市的淘米、迅雷、土豆,抑或是因为微博而重新焕发无限可能的老牌门户网站,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互联网公司,我们也许是它们的忠实用户,习惯于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购物,喜欢在更开放的平台上互动交流信息,甚至已经为视频、游戏、交友或某种增值业务付过费。
这与11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2000年2月, 当高科技互联网概念股思科取代通用电气,跃升为世界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时,大部分美国人都不清楚思科到底从事什么业务;2000年初,全球网民数量为2.5亿,手机用户数量为5亿,而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达20.8亿,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2.8亿(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数据);超高速宽带连接在十多年前极罕见,而今天各地比比皆是,得益于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手机的计算能力已经超越了196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拥有的计算能力,那时用这样的计算能力发射人上了月球,而如今我们用更强的计算能力发射愤怒的小鸟去砸猪。
或许更大的差异还在于,本次的互联网狂热是全球性趋势。汤姆森路透数据显示,在上次泡沫高峰期,也就是1999至2001年间,全球共有964亿美元风险投资进入互联网创业领域,其中80%(将近780亿美元)被投向了美国。在全部10755笔风险投资交易中,有7174笔来自美国。而现在,在2011年前四个月的50亿美元风险投资中,只有14亿美元投向美国。在全部403笔交易中,有3/4发生在美国以外的市场。
烧不完的风投,赚不来的钱
2000年3月10日,纳指突破5000点大关,并创下513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天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3月13日(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之后不断下滑,互联网危机全面爆发。指数的下跌并不是全部,更可怕的是,一年后的2001年2月,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已达让人瞠目结舌的811倍的水平。市场持续下跌后市盈率的猛涨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以比股价更快的速度下降。
一个规范的“DOT COM”商业模式依赖于持续的网络效应,以长期净亏损经营来获得市场份额为代价。“快速变大”的口号诠释了这一策略。 在亏损期间,公司依赖于风险资本,尤其是首发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开销。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公司的寿命是靠燃烧率来衡量的:那就是,一个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的商业模式的公司,挥霍完资产的时间。
十年前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名字最终永远成为历史。而如今,即使是人们最担心泡沫出现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情况也没那么糟糕。以一年来密集上市的几家互联网公司为例,除优酷网在过去三年中从未盈利,网秦财务状况波动较大外,其他几家都已在上市前两年内扭亏为盈,虽然这些盈利只能说刚刚起步,它们都在积极尝试和摸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不看市盈率看市销率,重新审视互联网估值并不高
美国著名财经网站Market Watch创始人,Stock Twits投资人Bill Bishop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个别股票估值很高,但不像2000年,这些公司多半比较成熟,发展前景比较有把握,就是股价涨得太快。”
市销率=总市值 /主营业务收入或者 股价 / 每股销售额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市盈率并不能作为判断其投资价值的最终标准,所以近两年证券市场出现的也许更能反映像互联网这样的创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真实状况。
摩根士丹利负责策略分析的董事总经理娄刚的看法就相对乐观:“如果有泡沫,也是一个初级阶段的泡沫。”在他看来,此轮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要远高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美国企业,大部分企业保持了某个领域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子行业里不是数一数二,也是出类拔萃的。
新浪一年来涨幅高达272.26%。华尔街给新浪微博的估值不断上涨,有的甚至给出100亿美元预估值。截至目前,新浪市销率已经超过20倍,在新型互联网企业和模式遍地开花时,老牌门户网站也在不断寻求突破。2011年2月28日,腾讯旗下的产业共赢基金将团购网站的鼻祖Groupon成功引入中国,建立高朋网,根据腾讯CEO马化腾对于基金的定位,该基金主要使命是投资产业链上的优质公司,更好地服务腾讯开放平台上的用户。而就在之后的3月份,新浪出资约6600万美元,收购麦考林19%股份。此前,新浪还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新付通”,并向银监会提出牌照申请。
不难看出,新浪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基于新浪微博至今的优势地位作战略部署,尽管高盛等国际国内研究机构还在为新浪微博到底是Twitter(社交媒体)还是Facebook(社交网络)而谨慎争论(这样的定位争论直接导致对新浪微博未来盈利增长预期的判断),但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与Twitter和Facebook相比,新浪微博有一个重要优势,那就是它拥有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门户媒体平台,即使目前来看微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很难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但1.4亿注册用户所产生的巨大流量和影响力,足以巩固新浪在互联网广告份额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地位,而另一方面,在微博盈利模式的摸索中,新浪本身的资源整合和资金实力都为未来实现流量变现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次创业团队PK成熟风险投资――用脚投过度包装的股票
一批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后孵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正走向巅峰,这从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风云人物的履历中可见一斑。十多年前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互联网革命的实质,而如今的创业者多已浸这一领域多年,他们深谙其中的创业之道,更了解互联网经济,也更有耐心
凡客诚品CEO的陈年,曾是卓越网创始人之一;优酷网CEO古永锵曾经是搜狐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他对于搜狐的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人人网陈一舟,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旗下现在有DuDu网、dudu加速器、猫扑网、魔兽中国、5Q校园地带等网站;而如今在团购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团网CEO王兴,也曾经是校内网创始人,饭否网总裁;包括拉手网吴波,也是互联网技术及商务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焦点房地产网创始人。
风险投资方是助推泡沫产生的重要力量。十年前,被网景唬得晕头转向的风投们其实并不了解互联网,它们甚至无法辨别出网站的优劣。于是,中华网凭着一个域名就登陆纳斯达克,当时的风投根本不需要技术,它们的商业模式就是筹到足够的钱,然后均匀地投向各个网站,而能够成功退出的案子不及失败的十分之一。这也是当年泡沫破裂的主因。
结束不久的CESAsia,VR同样是当之无愧的霸屏式存在,展会现场随处可见与VR相关的产品参展,即便是没有VR产品参展的厂商也会主动找到VR产品站台撑场。于是,之前还带着朦胧的“黑科技”的VR今年突然将手伸向了整个IT圈、教育圈、医疗圈、家装圈、旅游圈乃至娱乐圈。
只是,这些热闹似乎只属于媒体和极客们,抛开那些各大展会上秀出来的各式样机和参数,来自消费者的疑问一直存在,“那些宣传得足够酷炫的大众版虚拟现实设备上手后到底能做些什么?”
但研究机构们对此始终信心满满。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VR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3~5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硬件设备、娱乐内容、跨界服务三大投资机会将不断显现。随着硬件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内容资源的丰富,2016年将迎来VR产业的“黄金元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美元。
而跨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此前的VR/AR投资者报告认为,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VR/AR的普及速度可能会慢于智能机和平板,VR/AR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800亿美元的规模。
VR“一哄而上”
作为一个众筹项目明星,Oculus真正走进公众视线是因为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按照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画的饼,Facebook的“数十亿人使用虚拟现实社交网络”的宏伟计划听上去充满了想象力。也是从Facebook的“千金一掷”开始,全球的科技巨擘似乎一下子都将VR视为“下一个引爆点”。
如今,在全球市场上,这个被Oculus重新炒热的市场已经是人才济济。谷歌、Facebook、索尼、三星正为此忙得不亦乐乎,而微软、英特尔等也同样对此虎视眈眈。
视线回到中国,BAT三巨头相继入场,宣布了各自的VR战略路线图,而乐视、华为、小米也在布局。与此同时,以暴风科技、联络互动、蚁视等为代表的国内创业公司也欲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来自VR从业者的感叹是蛰伏多年的虚拟现实终于站到了风口上。
只是,当VR彻底晋升成为一个高频词汇,不管是索尼、三星、HTC等一个个“大厂”还是各式VR领域的创业公司那些已经让人颇感审美疲劳的大量营销、宣传背后,消费者需要的答案是,虚拟现实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资本“催熟”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游戏业还是科技界,VR都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伴随VR市场火热的是不绝于耳的VR创业公司融资的消息。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2015年,200多家VC为VR领域投入了35亿美元的资金。有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有29家VR企业获得融资,而今年仅3月就有14家VR企业获得融资,其中有12家企业融资金额达到千万元以上。
2015年12月,A股上市公司高新兴公告披露,蚁视已获得3亿人民币B轮融资。此轮融资后,蚁视估值达8.3亿人民币。在此之前,曾获得亚杰天使、创东方领投的1800万人民币投资,2014年底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至今累计获得3.8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拿到天使投资之后的2014年5月,蚁视将自己的产品放在Kickstarter上进行众筹,正是这次众筹,让蚁视第一次出现在全球的爱好者面前,最终从Kickstarter上获得了26万美元的资助。
大数据是近两年来爆发的最热门IT概念之一。进入2012年,这个领域的风潮逐渐从专业IT人士和数据分析师,扩散到所有关注科技、互联网以及营销领域的人群中,甚至还包括政界人士。这种背景下,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而在公共卫生、经济预测等领域中,“大数据”的预见能力也已经崭露头角。
数据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以前只有Google、微软这样的公司能做大数据的深挖,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进入,不同公司在不同层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领域正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这些专注于数据挖掘和数据服务的公司将成为电子商务乃至互联网第三方服务业中的新兴力量。
对于IT厂商来说,这是一个自身从传统IT产品跨越到商业智能的绝佳机会;而对有志于这个领域的新型创业者来说,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新兴机会。以2012年的趋势看,有六个模式值得关注:基于Hadoop的分析工具和产品、数据收集再加工服务、数据可视化产品、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案、基于数据挖掘的商业智能与情报咨询服务。
基于Hadoop的分析工具和产品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使用Hadoop平台处理大量数据。基于Hadoop做面向开发者的分析工具集,或者直接面向企业IT部门的分析管理工具,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很多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始整合Hadoop服务,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如惠普、戴尔、甲骨文、IBM等知名公司都分别有针对自家需求的Hadoop服务。此外,云端上的Hadoop服务让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这也证明,目前开源的Hadoop相关的技术分析也存在明显缺乏相应的技术、环境、数据安全以及可行性,而这正是新商机。
Cloudera、Hortonworks和MapR是目前最被看好的“Hadoop三驾马车”,它们属于那种“纯大数据”公司——核心业务围绕Hadoop发行版和Hadoop应用展开。由于大数据核心技术Hadoop属于免费的开源技术,用户无需付费就可下载使用,所以Hadoop创业公司的盈利模式与Oracle这样的传统数据库巨头大不相同,它们主要靠提供Hadoop增值产品(软件授权费)和增值服务挣钱。
目前,规模最大的Hadoop企业当属Clouderao简单来说,Cloudera提供企业直接使用的企业版Hadoop,它开发了自己的工具包,让通过Hadoop搜索数据变得更加容易。同时,Cloudera还在努力建设更广泛的合作生态系统,从而让更多不同应用能使用Hadoop服务。
出身Facebook的创始人Jeff Hammerbacher在创办Cloudera前就使用Hadoop来分析社交用户行为,后来他将相应的技术转移到了Clouderag之中,目前Cloudera获得了7600万美元的融资。
Cloudera目前比较受关注的领域是医疗健康行业。简单来说,Cloudera采用大数据来改善大众的健康,而整个卫生保健行业也会因为受到大数据的驱动而催生更好的创新和服务。Hammerbacher指出,公司一个重要的客户就是Explorys Medical。他们通过采集病人数据,从而揭示疾病治疗、护理和药物测试等方面的见解。“我们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医疗数据,比如说医生处方、图像、医生笔记等。消费者可以通过分享这些数据而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
社交媒体数据
社交媒体所产生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一直以来都被作为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标志。人们已经承认,随着像Twittter、Fcacebook等社交网络媒体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和信息会受到他们的影响。目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但从大数据角度进行商务挖掘和营销战略的,是最有前景的一类。毕竟,奥巴马利用大数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的经典案例也是出自社交媒体分析领域。
另一方面Twitter开放其数据管道Firehose对于社交大数据分析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大利好。利用Twitter实时数据你几乎能进行各种数据分析,从奥斯卡电影人气到美国总统支持率,再到产品用户满意度分析,可谓一座不设防的数据大金矿。
但是掘金Twitter“快数据”也对分析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Datasift是少数能吃下Twitter数据的顶级社会化分析工具之一。
Datasift是一个社交数据分析平台,向企业市场人员提供twitter、Facebook、Youtube、博客、甚至Wikipedia等社交媒体的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和服务,监测社交营销成效,并帮助品牌公司掌握突发新闻的舆论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它甚至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互联网规模的关键词过滤系统,能够快速评估热门关键词。
另一个优势是Data Sif从Twitter购买了多年的数据同步授权,能够访问所有Twitter管道数据,并将子集卖给第三方,主要是企业客户。目前只有Gnip获得了同样的授权。举个简单的例子,Data Sift可以根据Twitcer的数据对两届奥运会进行横向对比,从中了解并分析公众对当时新闻和事件的反应。Data Sift的前景逐渐明朗,现在客户数已经超过了10000个。Data Sift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0个客户,其中不乏财富500强企业,Data Sift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收取的每月200美元的服务费用。
数据收集在加工服务
数据的商业价值越来越被挖掘,但Hadoop并不能代表一切。一家著名的大数据公司Par Accel则颠覆了Hadoop的神话。ParAccel的CEO Chuck Berger指出,太多创业公司陷入了“大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大数据=Hadoop”的逻辑。除了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以外,结构化数据也在快速增长。
ParAccel在数据领域也是久负名气的。它们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向美国执法机构提供数据分析能力——ParAccel通过了一些渠道获得不少犯罪数据,并对18000个有犯罪前科的人进行跟踪,从而向执法机构提供了参考性较高的犯罪预测。所以ParAccel也被成为“犯罪的预言者”。
今年登陆纳斯达克的“大数据概念股”SpIunk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由于Splunk是以MapReduce架构为基础的软件,在普通的硬件上安装Splunk和Splunk转发器,就能构成大量字节,形成庞大的系统数据,这个量级可以达到每天数TB并逐渐向PB数量级扩大。而他们的软件可以为机器生成的海量数据建立索引,将其整理成可以搜索的链接。公司们则像使用Google那样来搜索这些链接,用来实时分析消费者行为。
具体来看,Splunk属于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其软件可用于监控、分析实时的机器数据以及TB级的历史数据,且数据来源不限,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来自云。比方说,Splunk可以实时对任何app、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的数据进行索引并提供搜索,这些数据可以是日志、配置文件、消息和告警等。据了解,Splunk的客户包括瑞士信贷、美国银行、Comcast、Salesforce、Zynga,LinkedIn、T-Mobile以及美国劳工部和能源部等。其客户数量超过3700,财富100强的大部分成员皆为其客户。比如社交游戏公司Zynga通过该公司的软件监测游戏功能,用来确定玩家卡在什么地方,离开游戏,然后就可以即时调整游戏,挽留玩家。
数据可视化等简化数据使用的服务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大数据虽然对于计算机工程师来说并不是很陌生,但是它一直将营销人员等非专业人士拒绝于门外。不过这种状况会逐渐得到改善,因为很多大数据领域的创业公司在不断崛起,他们很多都是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以更简单的方式“消化”这些数据。
Origami Logic就是一家让营销人员便于利用大数据的创业公司。通过数据可视化以及自助分析的方式,这个平台能够帮盼营销人员作出更有效果的策略。
这家公司打算在明年的早期相应的产品,现在还是处于内测阶段。根据联合创始人兼CEOOpher Kahane表示,Origami Logic的目的就是让销售和市场人员把CRM、社交媒体、邮件营销和调查报告等不同平台的数据汇合在一起,并做出相应的整理和分析,利用有效的数据帮助他们做进一步的营销活动或者衡量整个营销效果,让大数据不再是专业人士的私家工具。
QlikTech也是致力于这—领域的明星公司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是在90年代后期建立的,并从互联网危机中存活下来。QlikTech在2010年的时候顺利上市,目前用户数量为2600万,公司估值超过20亿美元,旗下的Qlikview是一个商业智能领域的自主服务工具,能够应用于科学研究和艺术等领域。
最近Google了Google BigQuery,方便开发者获取大量数据。QlikTech则和Google合作,以便于开发者更好的利用大数据。为了帮助开发者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QlikTech提供了对原始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等功能的工具。
数据分析与商业咨询服务
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智能服务,这也是大数据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传统数据仓库的性能已无法应付庞大的信息,但是大数据(Big Data)技术使我们能够访问和使用这些宝贵的、大规模数据集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更好的商业决策制定——大数据将改变商业智能(BI)的布局,并能为企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数据源,这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颠覆传统的BI模式,Good Daca的愿景很庞大,它们提供的是基于云的数据分析服务。
在长期研究小盘成长股的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多相似点,而失败的企业则各有各的失败。企业成长的基因具有能够跨越国家、行业疆界而存在的普适性。
跨越国家的普适性。成长的基本逻辑在不同国家的市场都可以兑现,以中美为例,虽然中美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但两国在许多领域诞生了类似的成长奇迹。美国有Google,中国有百度;美国有Ebay,中国有淘宝;美国有Priceline,中国有携程;美国有circuitCity、Besthuy,中国有苏宁、国美;美国有TimeWarner,中国有华谊兄弟,等等。这一现象是本报告的基本前提,作为运转时间最长、体系最成熟的小盘股市场,美国NASDAQ成长股的经验对分析A股小盘成长股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跨越行业的普适性。行业的腾飞可以带来板块性的成长机会,然而成长股的诞生与行业的属性并不构成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对350只NASDAQ收益率最高股票的梳理,发现成长股广泛存在于机械制造、软件服务、金融服务、媒体、医疗、生物制药、大众消费、商业零售、能源、采矿等各行各业,并且同样的成长动因往往适用于好几个不同的行业,这是从行业之外的视角探讨成长本质的基本前提。
寻找成长股的共同基因
NASDAQ成长股表现:高增长率、高盈利水平、轻资产化趋势
方法:通过统计分析NASDAQ的近3000只股票,分7个时间区间段,按股价(后复权)的变化率进行排序,然后每个时间段内选择市值增长最快的50只股票,统计计算其股价变化倍率、业务和行业属性、成长指标(收入复合增长率,EBITDA复合增长率)、盈利水平(ROE、ROC)、估值水平(P/E、P/B),以及资产结构(重资产或轻资产)。
从统计结果来看,80%以上的成长股有业绩支撑,且具有高回报率、高盈利水平的特征,其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如下:(参见表1)
由上表得知,NASDAQ各时间段的成长股平均业绩增速和盈利水平均很可观,在近5年这一区间段的收入和EBITDA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4%和66.3%。成长股的平均ROE在巧%以上,远高于NASDAQ全市场的平均值-33.14(全市场平均ROE高于10%的公司仅为18.71%);平均ROC在10%以上,远高于NASDAQ全市场的平均值一6.62(全市场平均ROC高于10%的公司仅为23.49%)。观察不同时间段内成长股的资产结构,我们发现成长股的平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逐年提升,反映出近年来的成长股往往出自新兴行业,具有轻资产化的趋势。
NASDAQ成长股成长的秘诀何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共性?中信证券通过仔细分析研究了350只成长股样本的发展史,试解成长股是怎样炼成的。
基因一:时势造英雄,快速成长行业是诞生成长股的最大源泉
NASDAQ成长股的行业轮动
虽然NASDAQ成长股诞生于各行各业,然而观察样本中各时间段的成长股,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股的爆发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轮动趋势。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处于滞涨阶段,私有部门生产率增长缓慢,崛起的小盘成长股多见于投资品行业(矿产开采、油气开采)和公共事业行业。在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信条由凯恩斯主义转向促进生产力发展,里根政府大幅调减税负、鼓励私人投资、削减公共支出、促进贸易和消费,这一时期的消费品行业、工业制造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应声而起。而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以知识为基础、以生产率增长和结构转换为特征的新经济,推动着美国市场的技术发展和消费增长,带动起软件服务、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及服务、商业零售等行业的快速成长(参见表2)。
值得注意的是,快速成长的行业和大市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认为,“小公司”+“大市场”共“高增长”。只有行业的高速成长才能直接带动其中的企业成长。如果行业没有增长,即使面对的市场有很大容量,也可能已是一片完全竞争的红海。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只有靠商业模式创新等其他方式才能持续提升市场渗透率,实现超越行业的增长。
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期A股市场的成长股蓄水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繁荣增长。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已由外需拉动逐渐转向内需支撑,国内经济转型蓄势待发。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成长股的诞生将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国民消费的升级。我们建议沿着“十二五”规划寻找下一个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以下四个投资主题:
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问题是历届政府工作重点,在近年自然灾害频繁、通胀压力渐长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增产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对大型农业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有望加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将得到有力推进。
节能环保。“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将繁荣成长,跟据中信策略观点,预计“十二五”末节能环保领域总产值将达4.5万亿(2008年1.41万亿),其中节能产业1.6万亿(2008年2700亿),环保产业1.1万亿(2008年6600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8万亿。固废规划和水规划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重要议题,其中固废规划及水处理领域预计将会受益。
高端制造。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到很大关注,高铁、大飞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上天入地”的大项目纷纷上马。
创新消费。我们着眼于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转型带来的创新消费机会。我们建议从深化营销、布局连锁渠道、塑造品牌形象、创造市场需求四个方面挖掘有潜力的成长消费股。
基因二:想象空间大,孵化期概念股也能成为成长股
成长模式分析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在近5年的NASDAQ的成长股样本中,有16%的个股并没有盈利支撑,但是它们股价的平均涨幅却达到12.72倍。也就是说,即使是纯粹的概念股也有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成长股。
这一结论似乎有悖于市场一直倡导的基本面价值投资理念,但却实实在在地普遍存在于全球各个股票市场之中,值得成长股投资者重视。为什么这样的情形会持续发生?我们认为,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一家上市公司的未来。如果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能在资本市场得到提前认可,则孵化期的概念股有可能成为成长股。这一效应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类行业:
信息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然而部分新兴产业的盈利模式还在摸索阶段,如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络、在线视频等行业。它们庞大市值的支撑点,不是坚实的当前盈利,而是投资者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期许。由于这些行业的领头羊都在相应领域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投资者对其掌控着的庞大用户群拥有坚定的信心,相信假以时日和投资,这些领头羊终将实现丰厚的盈利。美国BZC电子交易网站亚马逊、视屏网站Hulu在盈利之前就已有投资者热钱的持续投入,从事实上验证了这一观点。
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由于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的特征,生物医药、新能源企业在产品实现量产前通常要经历较为漫长的亏损期。然而一旦实现量产,这些企业往往具备较高的壁垒和较长的盈利周期,给予投资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在NASDAQ的成长股排行榜中,此类公司比比皆是,在五年间,开发核能源的Lightbridge公司股价涨了28.26倍,生化国防公司SICATechnologies股价涨了14.07倍,生产抗艾滋、抗癌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ArdeaBiosciences股价涨了6倍,而它们的业绩释放或许还要经历不短的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孵化期的股票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风险较大,其成长性往往比成长期的股票更难判断。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我们建议关注业绩初步释放的孵化期股票,或者当前主业有支撑、未来赢利点想象空间大的股票。
基因三:创新贵坚持,持续创新才能支撑可持续成长
成长模式分析
某项技术、产品、服务的成功可以使得企业红极一时,然而持续的成长则要靠持续的创新。我们把以技术、产品、服务取胜的企业粗略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创新不断升级产品,一类通过创新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高端制造、化工原材料、医药等行业,不少企业在某些细分子行业拥有垄断的生产技术,在专利权的保护下,这些技术使他们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企业可在专利期内获得稳定的增长。然而要维持持续的增长,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以工艺更高的产品满足更高端的需求。成立于1963年的材料公司UFPTechnologieS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外延并购,不断对其产品材质和切割精度进行升级,使得其产品的应用从简单的塑料包装升级至高端的汽车塑料组件,其股价在过去的5年中上涨超过4倍。
对于大众消费品及服务行业,一款成功的产品、服务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曾经畅销的产品、服务可能风光不再。这一点在电子行业体现得尤为彻底,从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从上网本到平板电脑,最受欢迎电子产品排行榜上的名单几易其主,带动着电子厂商的利润上下沉浮。要在大众消费品及服务行业成为常青树,需要不断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创新的典范苹果公司和长盛不衰的玩具商孩之宝都是个中翘楚。
基因四:实现正反馈,平台效应带来规模非线性扩展
成长模式分析
不论是新兴产业还是成熟产业,成长股都可以凭借领先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这些商业模式赋予它们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使得它们能够以超越行业平均的速度成长。其中平台效应就是使得企业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的最主要商业模式之一。
平台效应是这样一种模式,它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在此平台上任何交易方群体的扩大都将自主吸引另一方群体的扩大,从而使得该平台的规模扩张带来交易双方群体的非线性扩展。因此一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平台的扩张,提供平台的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成长。这一正反馈效应使得首先搭建好一定规模平台的企业具有强大的先发优势,构筑抵御后来者的强势壁垒(参见图1)。
平台效应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新兴产业的魅力非常显著。美国的Ebay和中国的淘宝网就是平台优势的典范。由于Ebay和淘宝在各自的市场上较早地推出服务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在有实力的竞争者还未入场时就已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在它们提供的平台上交易的商家越多,吸引的消费者越多,反之,使用它们的消费者越多,吸引入场的商家也就越多。Facebook、人人网、腾讯QQ等社交网络也具有独特而强势的平台优势,由于个人会倾向于加入熟人圈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最早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交网络的平台很自然地占据了发展先机,豁住越来越多的用户。
平台效应不仅在新兴产业发挥作用,它对具备一定特征的成熟行业也能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在成熟行业里,平台效应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卖方产业竞争激烈,可选品牌多元,产能宽裕,依靠经销商铺开渠道,议价能力不强。这一条件保证了平台提供方的利润空间。产能宽裕且竞争激烈的业态使得卖方依赖平台提供商打开渠道,因此有能力批量提货的平台提供商可以拿到较低的产品价格,获得较为丰厚的盈利。而卖方品牌多元给买方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买方对“货比三家”的需求使得平台提供商与专营经销商相比具备了显著的比较优势。
买方为终端用户,较为分散,且买方客户使用卖方产品的转移成本低。这一条件是平台存在的价值。平台对于买方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在同一个场地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而对多样化选择的需求源自于终端用户偏好的多样性,多样化的偏好源自于分散的用户,较低的转移成本则保证了多样化选择的可行性。如果买方是集中度较高的中间生产商,多量少款带来的成本规模效应将压过少量多款带来的良好消费体验,平台的价值无从体现。卖方产品的高昂转移成本同样会抑制消费者对多元选择的需求,从而弱化平台的作用。
资金能迅速回笼。平台效应的本质在于平台规模快速扩展带来的竞争对手挤出效应。资金的迅速回笼有助于平台快速扩展规模,从而强化平台效应,快速占领市场。如果平台提供方需向卖方垫资,或买方拖延付款,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无法快速铺开新店扩展规模,弱化平台效应的优势。
在NASDAQ成长股案例中,平台效应广泛出现在了满足上述条件各种行业,如在线旅游服务公司Priceline(5年股价涨幅为17.34倍)和携程为(5年股价涨幅为4.72倍)、典当公司EZCORP(10年股价涨幅88.31倍)、皮具批发连锁TandyLeather(20年股价涨幅为5499倍)、饮料公司绿山咖啡(10年股价涨倍)、农用机械连锁TractorSupply(10年股价涨幅为43.09倍),结合我国相关政策及国情,我们认为A股小盘股中具有平台效应的成长股最有可能出现在专业化经销、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行业。
基因五:越大越经济,凭借规模优势占领盈利高地
成长模式分析
规模效应也能构成难以被复制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总结,我们发现规模扩大主要从三个层面实现规模经济,一是生产规模经济,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二是渠道规模经济,随着企业渠道的铺开,单位成本的运营所带来的收入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三是风险分摊效应,随着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单一投资的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减小,从而提高企业盈利的期望值(参见图2)。
生产规模效应适用于固定成本比重较高的制造行业,如汽车、机械、光电及家电配件等行业。当生产能够上规模,这些固定资产在总资产40%以上的配件生产企业将比小规模竞争对手拥有更低的平均总成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而更多的回笼资金又可以进一步改善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在行业的发展中占据先机。凭借生产规模优势,生产甜菜收割机的美国农机公司Art'sWay在五年间股价上涨3.4倍。
渠道规模效应适用于产品技术壁垒不高、下游(或上游)较为分散的行业,如食品饮料、洗涤用品等快速消费行业,纺织服装、光电、家电等耐用消费行业,废旧物品回收、物流等服务行业。消费行业具有对消费便利性要求高、产品视觉化、品牌选择众多等特征,上规模的渠道与高密度的广告宣传能够帮助消费品企业增强品牌辨识度,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从而促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废旧用品回收、物流等服务行业,在同一线路上增加停靠点的可变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每条路线上更多的停靠点意味着更高的线路盈利能力,庞大、密集的配送网络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由于渠道建设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昂贵,现有的大规模渠道为企业未来发展构建了牢固的壁垒。经典案例是美国的功能性饮料公司Hansen(10年涨幅为104.45倍)、终端广告公司InsigniaSystems(5年涨幅为8.28倍)、金属垃圾回收处理公司IndustrialservicesorAmerica(5年涨幅为4.87倍)等。
风险分摊效应适用于原始投资巨大、风险巨大的行业,如矿石开采、油气开采等行业。矿石和油气开采项目在开采前需要进行勘探,勘探成本动辄上亿,且据专家统计,全球矿产的找矿成功率仅有1%左右,油气预探井的成功率仅维持在20%一30%左右,油气开采私有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更是仅为15%一20%。巨大的勘探风险使得此类行业中的私营公司难以为继,一个项目的成败就可能决定一家小公司的命运,而大规模的项目开采则能够分担这一风险。这一因素导致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矿石、油气开采都是国有控股,然而西方国家有几家私人公司(矿石开采企业王室黄金、FrancoNevada、BullionMonarch、SilVerWheaton,油气企业Isramco、ApcoOilandGas、PetroleumDevelopmentCorporation)以项目融资的模式实现规模扩张,分担风险,实现了长期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规模效应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只要一个企业相对于它的竞争对手而言在生产、渠道或风险分摊上有规模优势,那么这个企业就具备了规模优势。因此,在一个大行业拥有庞大的绝对规模不一定具备规模优势,同理,在许多细分行业中,龙头企业的绝对经营规模并不算大,但在相应的行业中已经具备前述的规模效应之一,那么该企业就可能凭借规模优势而快速成长。
基因六:锁定老客户,高昂转换成本打造行业先发优势
成长模式分析
成长股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是打造高昂的转换成本,企业可依靠客户豁性保持行业地位,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转换成本通常派生于客户出于安全风险、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的考虑。安全风险指的是新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时间成本指的是适应新产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指的是放弃老产品所来带的沉没成本(参见图3)。
带来高昂转换成本的产品常见于以下行业:
安全风险。更换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将带来安全风险,这一成本常见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医疗器械等行业,这些设备的采购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长期运营,采购者对其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高于对其小幅价差的关心。安全风险还存在于提供信息、数据存储的软件行业,各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产品在功能上各有不同,产品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的偏差,如果贸然更换产品,可能导致历史信息的损失,因此只要产品能够满足企业的基本功用,企业一般没有动力更换为其他产品。操作系统提供商微软(20年股价涨幅为犯.43倍)、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20年股价涨幅为139.51倍)等都因此受益。
时间成本。更换需要一定熟悉时间的产品将带来时间成本,这一成本常见于软件行业、医疗服务行业和金融服务行业。一旦更换企业系统平台,企业员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熟悉新系统,这将影响企业的运营,因此企业通常不轻易更换系统软件;更换银行卡通常需要填写大量表格、重新链接各种账单的自动支付、重新设置工资账户与银行卡的衔接,因此居民通常不轻易更换储蓄卡;更换私人医生、常去的诊所需要时间精力让新的医生了解病史,因此医疗服务行业的客户留存率通常较高。美国的CommerceBancshares银行(35年涨幅为140.38倍)、CenterBancorp银行(35年涨幅为75.05倍)等都因此受益。
经济成本。更换高价设备将带来较高沉没成本,这一成本常见于产品差异化较大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医疗器械等行业。由于设备总价较高,当某些设备元件出现故障时,客户不会更换整体设备,而会采购配套元件进行修补。美国生产油气钻探设备及其元器件的公司BucyrusIntemational就因此具备明显的转换成本壁垒,其股价在5年间涨幅达4.巧倍。
高转换成本的成功企业常常崛起在行业的起步期和转型期,在相对空白的市场上豁住潜在客户,建立阻碍新进入者的壁垒。
封二:谁是最具潜质的成长股?
成长股选股逻辑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存在生命周期,成长股对应的公司也不例外。萌芽期和成长期是企业业绩增长最为迅猛的阶段,也是资本回报率最高的阶段。能在萌芽期就锁定成长股固然能够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但其面对的不确定性也相应最高,有较大投资风险。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我们定位于挖掘已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或者当前主业增长明确、未来业绩增长点想象空间大的股票。
中信证券认为,在此定位下要求潜在标的已有一定业绩支撑,留有足够安全边际。因此在从A股小盘股市场选股时,首先对公司历史业绩的成长指标(收入复合增长率、经营利润复合增长率)、盈利水平(ROE、ROIC)等定量指标进行筛选,选择出业绩已经释放、进入成长周期的股票池;然后根据报告提取出的成长基因对股票池进行针对性分析,筛选出具备长期成长潜质的标的。
成长股的共同基因小结
本文得出的六个细分结论可追溯至三个层面:(l)市场;(2)技术/产品/服务;(3)商业模式。
从市场的层面分析,挖掘成长股首先要关注容量扩充较快的市场,因为足够大的市场才能支撑企业较长时期的持续成长。许多小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之所以难以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的天花板过低。此后要判断这个市场的行业周期,如果是萌芽期的行业,需要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把握兑现,从而决定企业的未来的价值是否值得提前认可;如果是快速成长期的行业,需要关注企业是否是行业中的主流,从而判断企业是将伴随着行业的成长而发展,还是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被更优质的企业挤出市场;如果是成熟期的行业,需要观察企业是否具有独特的商业模式,从而判断企业能否在一片红海中逐渐提升市场渗透率,实现超越行业的增速。
从技术、产品、服务的层面分析,对于高新科技行业,需要观察企业能否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从而保住技术的领先地位,维持企业的长期成长;对于大众消费品及服务行业,需要观察企业能否敏锐地感受到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与服务,从而维持、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持续的业绩增长。
从商业模式的层面分析,最有效率的三大商业模式是平台效应,规模优势,和高转换成本。对于具备平台优势潜质的企业要观察其现金流是否宽裕,宽裕的现金流才能支撑快速的业务扩张。规模优势主要以生产规模效应、渠道规模效应、风险分摊效应三种方式存在,判断企业的规模优势要与同业竞争对手对比,相对规模才是衡量规模大小的标尺。
从NASDAQ成长股的经验来看,这些基因可以独立或组合式地为企业打造了成长的护城河,使得企业的成功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维持长期成长。
根据成长基因选股的操作说明
报告中提取的成长基因多为定性因素,难以进行量化考量。如何判断行业轮动趋势?如何界定企业的创新能力?多大的规模能够释放平台效应和规模优势?转换成本多高能够形成客户豁性?由于各行各业面对的行业格局千差万别,我们认为将各项成长基因量化为具体指标不具可行性。但通过逻辑推理,我们拆解分析了各项成长基因的效应发挥路径、适用行业和判断要点。(参见表3)
在选股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历史业绩选择业绩开始释放、进入成长周期的股票池;随后判断成长基因是否已在公司体现,选出潜在成长股;最终将公司落到具体细分行业,结合对具体行业的理解量化测算其成长基因的强度,预测公司的成长空间和未来业绩。
SP多元化服务抢滩市场
与NG时代不同,增值业务将取代语音业务成为运营商的最重要盈利点。伴随着3G发牌,SP及其相关的无线互联网产业在历经长达3年的“寒冬”期后,越发期待能在3G市场重新实现当初的辉煌。
“3G时代来临后,无线互联网将完全能够超越目前互联网的即时性,提供和目前互联网一样丰富广泛的功能性应用,甚至延伸出更多个性化多元特色服务。”3G门户网CEO邓裕强曾这样评价3G发牌对SP市场的影响。
从内容上来看,3G门户目前一共有每日24小时滚动更新的新闻、娱乐、体育等70多个频道,在目前这样的GPRS上网速度之下,目浏览量仍然过亿,尤其是在重大赛事、晚会时手机在线观看直播成为手机用户们的急切需求。从技术产品上来看,手机软件已成为大部分手机用户多媒体娱乐应用的必需品。
面对商机,空中网董事长兼CEO王雷雷表示,公司将会根据3G网络的特点专注在泛娱乐产品的投入和研发,并尝试基于3G网络的新业务模式,如手机网游、音乐和短视频等。
低费用扩张用户群体
由于价格上的问题,新兴的增值业务基本上只是被一些时尚的年轻用户所接受。为了培养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习惯,电信运营商正不断减低着手机上网的价格门槛。
早在今年1月,中国移动就在多个地区降低了CPRS的上网费用,下调幅度基本达到了2/3。从调整结果来看,虽然略有差异,但各地的移动上网套餐基本上都实现了现有套餐流量加倍,同时,超出部分资费价格下调至0.01元/KB,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0005元/KB。
除了中国移动,再度进军移动市场的中国电信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计时计费模式,敲开了手机上网资费的坚冰。在上海地区,中国电信用户申请每月5元的手机上网包,可以享受2小时的手机上网时长;其100元月租费的套餐包含上网时长为100小时,其中还有20个小时可在国内漫游状态下使用,且可以咱WiFi和CDMA中自由切换。在江苏,中国电信计划针对CDMA手机用户推出1元包天的手机上网业务,只要当天流量在1G以内,用户使用CDMA手机上网的费用仅为1元。
游戏步入高增期
SP市场回暖的同时,手机游戏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根据易观国际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2亿元,预计从2003~2011年的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90%。
其中,移动运营商收入从2003~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43.26%,手机游戏,收入从2003~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48.01%。易观国际表示,手机游戏SP高复合增长率主要由自身对手机联网游戏产品的推动、用户对休闲娱乐应用需求的增长、3G网络商用等因素所带动。
报告分析,影响未来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能够使用JAVA/BREW的手机覆盖率不断提升、3G网络商用、游戏推广渠道日益丰富、手机网游市场快速增长带动CP/SP产品商业化运营能力的增强等。
此外,影响未来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阻碍因素则主要包括:产业格局变化,终端处理能力有限、终端适配成推广难点、网络限制及不稳定性影响用户体验、产品同质性高、满足用户需求的优秀产品少、资费问题等。
不过,网络受限和高资费仍然是阻碍用户快速增长的因素,而终端处理能力有限和终端适配问题将成为产业发展较为主要的阻碍因素。同时,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满足用户需求的优秀产品少,直接导致了用户付费意愿低。
先下手为强
中国3G牌照的发放带来的商机不仅让国内运营商“积极备战”,也让国际电讯巨头“蠢蠢欲动”。澳大利亚最大电信运营商澳洲电讯(Telstra)2月11日宣布,新收购两家中国SP公司各67%的股份,交易总价值3.02亿澳元(约1.94亿美元),将在3年内通过现金支付。
本次被收购的两家公司是闪联互动和Sharp Point。闪联互动是一家手机无线内容服务提供商,每天服务用户量35万人次。而Sharp Point为中国移动提供移动音乐平台技术。 另有消息称,社交网络MySpacecn也正借3G机会进行SP方面的尝试。该公司CTO谭晓生已内部出任COO职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说到无线业务,大家都习惯与SP联系起来,其实我们的这个业务与SP没有直接关系。3G牌照发放之后,大家都知道无线互联网是一个大方向,我们确实也在评估这方面业务。”
谭晓生认为,尽管目NSNS与3G之间看不到直接的关联性,但3G牌照的发放打开了三大运营商新的竞争格局、资费降价、新业务等因素势必给无线相关业务带来比较大的促进。在这种情况下,无线互联网的创新也有了更多想像的空间。
就外资收购国内2家,公司事件,分析师亦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3G时代必将成为SP复兴的一个拐点”,电信分析师安迪表示,3G时代对于内容的需求急剧扩大,而且电信重组后竞争将比之前中电信一家独大时激烈得多。电信运营商和SP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微妙的改变。从管理和被管理者的从属关系变为对平等的合作关系。“SP的日子将好过一些。”
安迪说,处于低潮期的SP企业在残酷的生存,这两年中开始向转向CP(内容服务商)转变,大大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内容为王3G时代”的竞争。而目前由于SP行业不景气,企业估值普遍偏低,正好是资本出手的好时机。类似于澳洲电信收购SP的事件应该还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