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7 17:06: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篇(1)

一、劳动教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身心两健的人

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锻炼儿童头脑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3.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备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劳动磨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它有助于历炼意志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做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

4.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习经验,走出误区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三、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更新家长观念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关键是家长要走出认识上的识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决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要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唯一的标准。其次要树立以孩子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予独立的生活能力。

2.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

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活动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是从娃娃抓起,进行劳动启蒙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让三四岁的幼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父母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拿块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长大点后,要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树立“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劳动观念。克服依赖父母的惰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衣服等,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三是通过劳动进行家庭责任教育。要让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环境卫生,收拾屋子、清洗厕所,为家人做饭做菜,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炼吃苦精神,学会社会生存技能,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是一种责任。

3.创建劳动教育大环境,让孩子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

篇(2)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1-02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旧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此,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进行反思,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特色之处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童年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家长对社会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奉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与纽带。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对家庭教育功能第一层次的认识,即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并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1.增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首先应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作为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去做,这是对社会教育事业特殊的精神力量奉献。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巩固。

2.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如他们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抑或有些家长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跟学校和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以各种借口推托。他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的联系,意识不到三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所以,正如苏提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家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跨出从根本上改变三种教育之间长期分离现状的第一步。

二、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锻炼,他提出劳动锻炼应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因为他已用实践证明,劳动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作用。眼下的家庭中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躲避讨厌劳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舒适生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1.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劳动义务感。家长应尽早教育孩子,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得来的,没有白来的食物,让孩子在意识和情感上热爱劳动。如教导孩子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其明白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也应为这个家庭的干净整洁付出,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孩子内心的劳动义务感。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克服懒惰;适度的社会劳动,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体会父母工作劳动的不易;尤其鼓励进行手脑并用的劳动,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等。家长应该明白,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片面强调孩子智力的发展,盲目追求高分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有很大的启示。

1.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性,提高其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孩子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们也开始变得虚荣攀比、自私自利、沉迷于享乐之中,失去了精神信仰和支柱。这无疑是危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教导孩子信奉善良,防止心灵空虚;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学会同情理解他人,防止麻木不仁;教育孩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防止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等等。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进行是非判断的关键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免于不良思想和风气的毒害和侵蚀。作为家长,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当遇到问题时,要教导孩子先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凡事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明智地爱孩子,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待孩子应该做到“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和严厉相和谐”。然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如皇帝般一味娇宠溺爱的家长大有人在,对孩子严厉要求甚至不惜棍棒相加的家长大有人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只用物质弥补亲情的父母也大有人在。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深深地给我们以启示。

1.家长要正确地使用权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然有权力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必要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虽然家长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但切不能让爱成为孩子的精神桎梏。溺爱最终带给孩子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专横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遭到破坏性的伤害,棍棒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变本加厉的叛逆与反抗;而赎买式的爱更是带来孩子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冷漠。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三种形式的“不明智的爱”。

2.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儿童永远当儿童看待。孩子也会逐渐长大,他们也需要个人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太小,不能正确处理事情,而一味地干涉并“全权”。这样反倒会让孩子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愈加逆反。父母对待日益长大成熟的孩子,一定要多聆听,多交流,尽量去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氛围,而不是用家长的绝对权力去压制和禁止。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4).

[3]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5).

篇(3)

关键词:劳动意识;勤劳;锻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17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47-02 收稿日期:2012-01-20

据调查,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居多,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甚少,孩子们被父母和祖父母呵护着、娇惯着,有求必应,对父母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却不懂得父母亲劳动的辛苦,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长远看,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有着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和勤于劳动的优秀精神。但今天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的表现呢?

之所以出现如此现状,有时也不是孩子不愿意参加劳动,而是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人少,家庭生活又是电气化,家务劳动负担越来越轻,用不着孩子干,让他多玩玩,享受享受;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不会做,做不好,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虽累一点儿,但省心。家长片面理解对孩子的爱,总以为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

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足以表明家长对孩子劳动的内在价值缺乏认识,殊不知这种家长的爱往往会把孩子推到无知无用的境地,孩子不仅缺失劳动技能,而且也会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爱”成了对孩子的最大伤害。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说,家长朋友,请您重视孩子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一、让孩子在劳动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克服困难的意志

在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里,生存需要面对挫折、伤害及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家长一味地庇护孩子,这个替孩子做了,那个替孩子解决了,大大削弱了孩子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深受宠爱的孩子,一旦步出家门,连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劳动技能都不会,又如何去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及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我国一位青年科学家在谈到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时说,并不是由于自己聪明过人,而是能吃苦、勤奋、有志气、有毅力,而他的这些个性特点来自幼年时期家庭的影响。他颇有感触的回忆说,小时侯,有一次爸爸让他一起整理房间,由于自控能力差,加上整理房间本身就是一件辛苦无聊的事,一会儿,就想溜走,谁知爸爸看出了他的心思,教育了他,并严肃要求他一定要把房间整理完再走,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劳动是这样,以后学习、工作更是这样。正是养成了做事要有始有终的习惯,才促就他今天的成功。

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是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有了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还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一位教育家曾说:“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生命的“刀”更锋利些,我们应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孩子在劳动这个大课题里受一点失败或挫折,从而磨炼孩子的意志。

二、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智力发展

手是人类特有的工具,俗话说得好,“心灵手巧”,动作与智力密切相关,适量的劳动只会使孩子聪明,绝不是影响学习和“碍事儿”。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想把自己未圆的梦让孩子接着去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生活的一些小事情,家庭里的劳动自己就“承包”下来,愿意用心中最完美的幻想去消散躯体上的劳累,孩子从小就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试想,在温室里成长的幼苗能抵抗室外的暴风骤雨吗?高智商的“低能儿”能担当社会的重任吗?

对孩子而言,劳动也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比如让孩子帮家长捡菜,在捡菜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指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菜的特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菜叶的下面与反面颜色不同?”“为什么有的菜叶厚,而有的菜叶薄?”“这种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同时又增添了几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

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如何定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取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实际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规定是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和本真,而对其性质和价值定位的规定,又是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研究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办学模式等诸多问题的基本依据。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究其原因,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只有用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把握和回答这个问题。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视角,具体说,就是从三个维度及其结合中思考规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

第一,法律维度。从法律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198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表征主要有:一是强制性。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是一种强迫性的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不仅指向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家庭(或公民个人),也指向作为教育主体的国家、相关社会组织。就是说,无论是家庭还是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任何妨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二是免费性。义务教育的经费由国家承担,对其受教育者实行免费教育。免费是完整的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免费性是实施义务教育强迫性的基础。否则,一个家庭经济拮据,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义务教育强迫性又能奈何呢!三是普及性。义务教育要求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除按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外,都必须接受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四是基础性。义务教育就是国民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教育就是通常说的基础教育。五是公共性。义务教育是社会的公共事业,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学校是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义务教育的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义务教育由国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全社会都关心、参与和支持的事业。六是平等、公平性。义务教育赋予一切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出身阶层,平等的享有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由国家向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实现义务教育权利的条件。义务教育对每个适龄者都一样,是公平的教育。

第二,教育自身维度。从教育自身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通常人们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阶段)称为基础教育。也有的学者撰写的文章指基础教育为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的突出表征是基础性。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为非基础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就受教育者自身而言,是接受高中教育、中专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人类社会将从政治型、经济型社会向学习型社会发展,小学初中教育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第三,社会维度。从社会维度上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要受其他系统的制约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为其他系统服务。农村教育性质的表征主要是支农、富农和为农,概言之,就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制定决定的目的是为“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市协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规定“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世界而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都是如此,例如印度学者在谈到小学课程计划时,指出:“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相联系,最终使学校成为重建印度农村的工具”。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三维性质集于一身,既是义务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也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三者虽有各自的内涵,但是统一的,是相结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彰显其中的一维而否定或排斥另两维中的任何一维,都是片面的,都会割裂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完整性。我们应当抑简单性思维而扬复杂性思维,也就是说“要求我们的思维是永远不要将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整体”真2f。只有运用复杂性思维,才能从全局上,三维地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也才能对其价值给出准确的定位。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干什么的?理论的表述就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有许多阐释,其中不乏真知卓见,但也有偏颇之处。有学者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教育的基础地位就是要为高一级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也就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所以,升学率的目标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目标。同样的观点,有的学者阐释为:基础教育,从性质上说,走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应对全面的基础教育实行统一的政策,要让农村的中小学校集中精力办好义务教育,让农村中小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种知识,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集中精力修完完整的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也有的学者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这一维度出发直截了当地把农村教育定位于培养农民的教育。也有的学者由此出发提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地方化”、“职业化”的结论。

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局部来看,从一个维度考察,上述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的定位的阐释是很精辟的。但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规定。因此,只有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出发,才能引伸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正确的定位。否则,就会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引向偏斜。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三维性质决定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应该是三维一体的,即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国民的基本素质;具有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人才。这里重点谈谈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的辐射作用,即向农村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劳动技能、文明素养等,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按照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具有基本的文明素养,成为新农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有些人否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其理由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是为当下的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普通农民,因此教育就失去了前瞻性、进步性。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是个动态的概念,要做动态的理解,既包含有对当下的农村服务,也包含为发展过程中的农村服务,更包含对未来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其含义是非常宽泛的,从产业而言,不仅仅是农业,还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从就业岗位的类别而言,与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农村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参加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部分要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小城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建设,成为农村新兴行业的劳动者;相当一部分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思想素质好、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的一代知识农民。这样的农民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同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主力军。有些人头脑中总是有些抹不掉的观念,一提起农民,就从落后、愚昧、贫穷、低人一等联系起来,轻视农民,看不起农民。实际上,无论从时间维度上看还是从空间维度上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都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历史意义上的农民,即使是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农民,而是懂科学、懂技术的新一代农民。实现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不是空话,必须有教育教学和实践内容的体现和支撑,其基本内容应该有:国民基本素质教育、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教育、职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术技能教育等诸多方面。对这些内容不应该有所偏颇、偏废或排斥任何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都会在实践上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引向歧途,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就无法实现。转贴于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现实,同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而要缩小这个差距,使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符合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和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

第一,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片面教育转为全面发展教育。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基本的国民素质,又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本领、能力和品质。而现实的农村学校教育,则是一种片面的教育。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潜性的教育指导理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行动,则是地地道道的片面教育。现实的农村教育是一种以文化知识为唯一内容和指向的教育。这种情况高中甚于初中,初中甚于小学,小学甚于幼儿园。学校的德育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思想品德课,一个是思想教育活动,前者只限于说教,缺少思想上的针对性,具体性,学生只记了一些知识,对其心理的教化成果甚微,许多学生是不得不学,而且学而不做者甚多,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各种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许多学校没有任何思想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展一些活动,甚至搞得有声有色,但多半图形式而无内容。有活动,没教育内容,这种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体育、美育工作缺失,音、体、美课程,也是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不但课时很少,而且也没什么相应的活动,有的学校因为师资缺乏、质量不高,而不能正常开课,音、体、美教育严重缺失。相反,文化科学知识课或升学考试的课,则受到异常的关注,不仅课时多能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文化科学知识课的延伸。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压得直不起腰,喋喋叫苦。有的初二学生中考后,撕掉了教科书,用以表示向负重苦难的日子告别。片面的教育已发展到极端,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以文化课测评分数论英雄,上者到重点班,次者到普通班,下者到戏称的爱心班,甚至考试分数成了排座位的标尺,高分者坐前排,低分者坐后排。片面教育就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评价一所学校优劣,升学率是最根本的指标,升学率高的学校和老师,都会得到奖励,而升学率未达到要求的,就会受到惩罚,某县委书记就是因为升学率低而向全县百姓道歉。然而这位县委书记从来也没有因为学生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而向百姓道歉,这一事实说明某些为官者,隐性的教育理念是推行全面教育的极大障碍之一,而对片面教育则起到助推的作用。

第二,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脱离实际转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不但没有享用这些资源,反而走上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道路。近些年的改革虽也规定一些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时间甚微,也没有很好落实。并且这一点点的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课程,不仅不够稳定,也是一种形式、摆设,甚至成为某些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学生和家长可向学校交钱或顾人顶替,学生本人未必亲自参与。有些学生虽然也参加一点儿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但是有劳动和实践,却没有教育,为劳动而劳动,为实践而实践,这不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农村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致使农村的决大多数学生日益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厌恶农业劳动、厌恶农民、厌恶农村。致使脱离农民、脱离农村、脱离农业,成为多数农村孩子的广种价值取向和选择。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对当时中国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经济建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的话虽说的是解放前,但仍适于现在。现实的这种可怕后果,不能不使人们忧虑,也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孩子们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根本保障,更是培养新农村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唯一方法或根本途径。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仅靠书本知识和说教是不能实现的,而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就是劳动人民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动素质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引申出集体主义、群众观点、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为人民服务等的思想品德,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态度是亲自参加劳动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没有这种体验和感受的人,在口头上说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但永远也不会把这个情感内化在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中。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走劳教结合的道路,让学生亲自生产和社会实践,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劳动、劳动人民的光荣、伟大,从而生长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价值取向。正如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做到学以至用,至用促学,学用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t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在教育领域有少数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坚持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很多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的是没有得到支持,没有认真总结,更没有自觉的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失误。

第三,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变精英教育为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在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我们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实地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特别是重点校或实验校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是对少数尖子生的教育,是对权贵和富人子弟的教育。农村的重点中小学,被称为贵族学校,现又改称为优质学校,是精英教育理念的产物,其存在就是精英教育的实践,其结果辐射到全部小学中学,使精英教育理念弥漫整个教育领域。这些所谓的优质学校,是集中了国家或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界域中的尖子学生或权贵、富人子弟,而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平民教育是面向百姓的教育,面向普通百姓子女的教育,面向普通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平民教育也是平等教育,应当提供给每个受教育者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享有国家提供的同等的教育资源的权利。维护每个学生的平等教育权利,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仅仅为了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服务;而置大多数学生的后续生存发展而不顾,实在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第四,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变单一文化知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为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教育相渗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就其教育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而言,仍然是以单一的文化知识为唯一的内容,课堂传授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严重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要,脱离教师学生的诉求。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课题组在福建6个县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占本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80%以上,有96.2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意识、基本劳动技能、态度等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94.17%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小学、初中阶段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意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85.71%的小学生喜欢或很喜欢职业技能课,99%的初中学生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开设职业技术课。我们在吉林省东丰县调查两所初中,2004年和2005年毕业生中,分别有60.34%和55.63%留乡务农,外出打工分别占19.5%和21.2%,升入普高的分别为16%和17%,升入职高的分别为3.8%和5.5%,个别复读。就是说,农村初中毕业生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或者出外打工参加城镇建设。而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基本没有开设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义务教育目标定位单一,“离农教育”“升学教育”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一大批初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类课,不应该为他们的职业选择奠定某些基础吗!

近些年,通过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内容,增添了某些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但内容随机性较大,缺少吸引力,多半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我们认为,排斥职业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最大误区之一。其实许多国家对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对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评价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动手能力,是否奠定了成为熟练工人所需要的良好基础。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犹太人认为,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学习知识、专研律法都不能代替劳动的技能。从古代开始,希伯来人就极为强调掌握一门技艺,要求儿童无论贫富贵贱等级高低,到成年时都必须掌握一门手艺。部落所有的头领也都有技术,甚至可以和街上的匠人媲美。以色列建国之前,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建立的基布兹组织中,就很重视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各种农活,掌握最基本的饲养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经营自己的小农场、小饲养场、小植物园等。建国之后的以色列,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熟悉劳动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的生产原料和加工过程,学会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要掌握各种劳动技术,如材料加工、制图、制表、电子、裁剪、缝纫、家务操持、家政管理等。普通学校8年级(相当我国初中二年级)要学习“以色列工业和国民经济”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的主要运行机制、产品的生产及市场营销、财政金融的基本法则等。中学高年级的劳动教育有了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学校把劳动教育分成农业技术教育和工业技术教育两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一门专门技艺。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学完中学课程时,已基本上完成了基础的劳动教育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学有专长,这对其选择专门化的大学教育方向以及未来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篇(5)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篇(6)

[关键词]学生 艺术素质 音乐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音乐学科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重灾学科。去年秋,我们对1994年录取南城师范的137名普师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是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音乐教育的状况。137名来自六个县市的100余所中、小学的学生,只有一个人能识谱。调查表明,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学生在识谱方面却令人瞠目:农村学生几乎100%不识谱,县城中学的也仅占4%。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看来,中小学的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学生成绩随意给分,基本无要求。把这样素质的学生送到师范,师范的音乐教育虽有一席之地,但面对学生实际水平与大纲严重脱节的现状,音乐教学也只有陷入补课阶段,使中师教学又面临无法达标的局面。这些学生毕业又去教小学……如此恶性循环,何日是了?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办学方向偏斜,音乐课时不足。

2.经费本就羞涩,音乐设施更差。

3.教师素质下降,音乐教学举步维艰。

4.培养步入误区,整体素质无法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这就是寓德于乐。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把音乐、舞蹈与形体相融,这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我们认为:一定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首先,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如西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强调节奏训练和乐器教育。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欣赏和表现并列的体制等等;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当代音乐教学正在向着音乐欣赏和节奏第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音乐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二、以改革的精神进行音乐课的基本建设

首先,关于音乐课师资建设问题,音乐课由于历史的原因,师资力量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来源。办法只有鼓励现有教师队伍中、有这方面功底、爱好的教师,改行任音乐教师。让他们一边教课,一边进修学习。这就要地县有关师范、进修学校利用假期进行培训;师范院校也要尽快加大音乐教师招生的名额。或者在中师招生中,列出专项音乐加试项目,增加分数比值,选择一部分人才到中师侧重培养,成为专任教师。还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现有音乐教师流失严重,有的以歌厅唱歌为主业或第二职业,要想办法使他们安心做好音乐教师。

其次,要把配备音乐设备作为“双基”验收的标准,欣赏课必须配备录音机、磁带、电视机等,有条件还要配备其它乐器。

篇(7)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哲学反思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现状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城市化率刚刚达到50%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丁燕华.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2] 孙庆祝 等.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53-55.

[3] 余梦兴. 城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对策[J].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