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3-08-07 17:06: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针对喀斯特地容地貌的现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建设 文化生态
一、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分析
建设生态文明是贵州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特殊省情,说明贵州省蕴含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应抓住西部开发和全球化等机遇建设生态文明。贵州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三线军工企业,使贵州省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比较优势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
首先,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上述资源有效整合,以此作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贵州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贵州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矿产等资源型产业的带动,这些产业往往污染重,耗能耗物,若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任其下去势必会导致生态优势的丧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提高自身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保证良好的生态文明,尤其像贵州省这种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下的生态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对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的生产生活才会持续向前发展。
最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提高应对灾害能力、搞好灾后恢复发展的现实需要。2008年贵州省遭受特大凝冻自然灾害和2010年春的西南大旱,影响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灾损失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分别导致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人类必然要接受大自然开出的罚单。
二、喀斯特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在建设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带动生态建设,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加了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城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城市产业与企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行业的步伐,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目录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做到“引资不引污”,着力招引提升传统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类的项目。
首先,喀斯特地形地貌是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喀斯特是以熔岩、岩浆岩等经长期风化而形成的,形成了溶洞、石林等绚丽而独特的自然风景线,巧夺天工,独一无二。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所以,贵州应结合本土实际,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以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原有生态,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才是地区长足发展的保证。
其次,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独特性也造就了特有的贵州民族文化。贵州织锦、苗族风情、侗寨文化等等都是贵州人民引以为豪的特有文化。那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
总之,贵州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就要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这一特殊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生态法制建设有机结合
一方面,加强规范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在人的认识和觉悟参差不齐的现实条件下,单凭人们的自觉和自律,是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尚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目前,喀斯特地区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制定统一的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法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可以根据城乡各自现状,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市居民行为准则和乡村居民行为准则等地方性法规,通过基本行为准则法规规范公民的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公平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秩序强有力的护卫者。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了罪犯,能有效地遏制经济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市场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浪费严重、污染泛滥成灾等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维护草林、控制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惩处缺乏生态文明操守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一儆百,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认同和遵守合乎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从而有力地推动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因此,健全和运用法律法规乃推动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抓好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喀斯特地区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喀斯特地区现实严重的环境问题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仍不明显,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柱,根据大、中、小学不同特点,在课堂教材中增加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生态保护意识、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人才。此外,需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实效。
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上的深化。喀斯特地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公民的认识与素质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在社会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稀缺等问题详尽地报道给公众,加深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态问题是关乎自身发展与子孙长远利益的关键性问题。使生态问题成为人所周知问题,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市中心城区环城建绿化带的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实行退耕还林幼林等措施。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借鉴国际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可以通过与国外环境保护组织、科研单位和友好人士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学习、交流和借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三、喀斯特地区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喀斯特为主要地形地貌的贵州,由于喀斯特特有的生态脆弱性以及人们不合理的开发、交通不便、市场信息反馈较慢等因素,使贵州的各方面发展远不及其他省市地区,省内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们讲的生态建设不仅仅包括生态环境方面,文化生态建设,更为重要。发展独具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一来可以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来可以区域产业发展,如餐饮、旅游、工艺、服饰、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其对拉动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针对如何建设喀斯特地区文化生态文明,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多方面、多渠道保证市场信息畅通。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典型的省份,山区较多,交通设施并不发达,信息传入和输出较慢,这也是贵州经济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应该多方面、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诸如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迅速将外界的信息传入及把贵州的最新经济文化发展动态传输出去,将贵州的生态文化传输出去,让世人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让贵州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二是加大贵州交通网的完善力度。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形成一个与外界交流方便的交通网,使贵州时刻与外界紧密联系,使贵州文化建设有序进行,把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打响,做大做强,制造品牌效应。
三是贵州的少数民族的刺绣因为很具民族特色,政府可通过各种媒介,诸如广告牌、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少数民族的特色刺绣及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刺绣作为贵州的一种特色的劳务品牌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游客到这些地区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是建立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贵州省应结合喀斯特地区生态自然保护区以及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的建立的实际,针对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在民族文化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特有民俗文化基地,保护好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让该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地区予以相应的补偿与支持。
五是设立民族文化发掘及保护基地,对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力度。成立专门的民族文化发掘小组,对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濒危的民族文化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汇总成文化保护策划书,上交文化部门,及时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保护。针对正在面临失传危险的民间特有民俗文化,贵州省文化部门更应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组织申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来保护了民族文化,二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方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加发达的人类社会文明状态,其坚持的是健康有序的原则。本文主要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指标体系。
1.城市生态建设的含义
所谓城市城市生态建设就是在城市建设中加入生态以及环境的内容,让人工环境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城市的人工环境建设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至上,自然环境是人工环境的媒介,人工环境的建设必须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可以反作用于人工环境的建设,两者可以实现整体有效的统一,这也是城市保持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生态建设主要以人工系统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发展规律为前提,坚持实现生态建设在城市空间上的融入为原则,把城市发展的生态,以及经济效益等其他方面的效益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期推动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2.城市生态建设形势与现状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取得迅猛发展,但是在生态建设方面却缺少足够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对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逐渐开始显现。但是,人们的现代化生态意识却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人们对大多数破坏生态的行为以及现象很多都是保持容忍,有时直接不管不问。所以在我国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困难程度非常大。我国当前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过程,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机构,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没有进一步研究,实践经验匮乏,还不够丰富,存在对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误解,匮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其他方面的深入认识。大多数城市只是单纯的追求类似“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其他内容。尽管这些措施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态退化,在环境质量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其整体上同生态城市的内涵还有很大的区别,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建设生态城市的水平[1]。
3.城市生态建设的指标
一般来说,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分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其中,生态经济是环境和经济相融合的基本表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表现以及物质基础;生态文化利用文化理念制约着社会行为,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源泉;生态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规章制度上的保证。
4.评价方法及分析
通常对指标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归一化处理,根据城市的各项指标参数值,确定指标的高低值,使用归一化方法对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设定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l的对应的高值水平为Ki,低值水平为km,那么归一化的指标为Ri,对于不同特点的指标归一化公式为:首先是效益型指标,其次是成本型指标,最后使用AHP原理对不同指标经过构造互相判断矩阵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的矩阵记为:
其中Cij体现评价某项评价目标时,第i个指标的关键性对第j个指标的关键性的比值,通常采取1-9标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从1/9到9分别表示在评价某项目标时,i指标同j指标的重要性从极端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同时利用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点同对应的特点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5.评价实例
本文从山东济南市的生态城市为实例来进行充分的评价,表一是济南市2008-2013年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不同指标参数。
表1济南市2008-2013年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不同指标参数
指标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绿地面积(m²/人) 7.1 8.1 8.3 9.1 9.8 10.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7 39 39.5 40.1 39.1 36.5
城市空气质量(天/年) 278 292 234 210 258 311
环保投资GDP比率(%) 0.03 0.05 0.25 3.17 1.04 2.76
6.评价影响和总结
通过对济南市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分析出济南市的生态城市的具体指标参数,其主要是建立在在科学认识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的前提之上,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角度对济南市建设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使用建立的城市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济南市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评价与深入研究,从中可以找到济南市生态建设具有的优点和阻碍,为济南市生态建设提供可以充分参考的资料,另外通过评价可以对济南生态建设的不力方面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的相关的具体对策与方法,这样才可以不断的提高济南市在社会生态以及文明等方面整体的发展和进步[2]。
综上所述,本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实际的现状入手,根据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前阶段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本文的实际研究结果,不但可以为经济发达城市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地区生态文明指标参数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3]。
参考文献
[1]叶林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5):13-20.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抽样调查;业余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向扩展,使周边的乡村逐步变成了郊区,进而发展为新城区。这些城市边缘区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既有城市化的特点也具有乡村的气息,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也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许昌作为一个国家排名前三的宜居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不例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文明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党的十明确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一、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社会对精神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城市边缘区的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边缘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他们享有和城市一样的待遇,农产品又比较丰富,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本质上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起来楼房,拥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这些普遍的家用电器;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发展步调够不够协调?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状怎么样?哪里还需要改善?这些我们都需要了解,才能从实际出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团队在暑假期间对许昌市东城市边缘区部分村庄的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研,希望能从中了解目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一方面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为改善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工作做一点贡献。
二、调研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部分村庄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工作。该地位于许昌市的东城区与许昌县的结合部,共有30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206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58.3平方公里,人口5.1401万,耕地面积5.581万亩。通过对该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充分了解居民业余文化现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丰富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改善居民的文化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中了长村、彩女村等五个村庄作为调研的具体地点,又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居民进行调研走访。此次调查中,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94份,其中有效的调查问卷594份。
三、调研结果分析和建议
1.调研结果分析
表1 业余文化活动统计表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许昌市东城市边缘区50岁以上的居民占了34.60%,35~50岁的居民占了28.00%,20~35岁的居民占22.2%,20岁以下的居民占15.20%。这表明该地区居民以老年人和孩子为主,老人年老主要负责家里的一些农活和接送孩子上学,守着自己的家和子孙;20岁以下的居民以受教育的孩子居多,大都在接受教育;而中年人大部分都会出去工作或者打工,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调研的时间为白天,大部分中青年居民都出去工作的缘故),这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居民年龄分布的现状,城市边缘区也是这样的状况。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统计如表1:
调查显示,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前三名是看电视、上网、玩纸牌和打麻将,其中看电视的占75.4%,上网的占27.7%,玩纸牌和打麻将的占26.1%。看电视的以50岁以上的居民居多,上网和玩纸牌则是以年轻人居多,大部分孩子的业余时间都是看电视、上网和看电影。这说明本地区的居民除了看电视基本上就没过其他文娱活动,很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生活的一个现状――年轻人相对较少,缺少有意义、大家乐于参与的娱乐活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乏味,缺少沟通交流的活动,跳舞则是以妇女居多,晚饭过后聚在一起跳一下广场舞。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职业”(如图1)这一项,有58.9%的居民职业是务农,而且他们还以中老年人为主;19.90%的居民职业是学生,年龄都在20岁以下;12.90%居民的职业是个体经营,14.80%居民的职业是打工,主要集中在20岁到50岁之间。在城市边缘区生活的居民,一方面距离城市较近,而且村庄附近就有规模相当的工厂,例如方便面厂、旅游中心等这些地方占用了当地居民的土地,用工人的时候优先考虑当地的居民,所以大家可以去这样的企业工作挣钱养家,居民自己拥有的土地资源相当少,仅靠土地生活是很困难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职业,去城市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城市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所以经济收入都是相对可观;另一方面,蔬菜和粮食等日常的食品非常充足,价格便宜还比较新鲜,日常生活用品也很丰富,比市区相对来说价格略低。所以城市边缘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经济发展也较好,但是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跟进,业余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从而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
2.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不容乐观,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图1 城市边缘区居民职业百分比
(1)业余文化生活单调。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调查,发现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纸牌等)两种。其中,75.4%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其他的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也比较少。
(2)活动场地受限,缺少组织人员。这里的居民白天大都在工作,晚上回家之后基本没有地方可去,就是在自己家门口走走和邻居闲聊,缺少活动交流的场地,随着广场舞的流行,很多妇女晚饭过后也会组织一起跳舞锻炼身体,大都是自己组织买音响等设备,但是往往没有足够大的场地供她们活动,只是小范围的而已,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组织。学习的场所则更少,文化站在白天就很少有人去,晚上就关门了,阅读需要的主要是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则主要集中在娱乐和杂志方面。
3.建议
(1)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免费送图书到文化站以及开展大型文艺活动进村;对各级专业剧团的下乡演出给予演出场次的补助,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和自娱自乐活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编排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节目,到露天广场或人群比较多的区域去表演,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2)政府要足够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真正开展工作文化学习,不流于形式,请当地的专家给需要的居民讲种植或养殖的知识;或者是教居民手工艺品的做法;对于爱好唱歌跳舞的可以组建相应的团队,成立自己的文艺队,需要演出的时候,也可以推出自己的节目。
(3)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新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业余文化生活的提高。在调研中青少年较多,他们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爱好,就看电视为主,甚至连出去玩的都很少。可以根据情况,建立一个暑期学习小组,大孩子带小孩子学习,还可以带他们一起做游戏,可以是小规模的,也可以是大规模的;居民里面有很多人喜欢唱歌听戏剧,那就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唱歌,一起听一起唱,这样业余生活将会是丰富多彩的。
由于调研的时间有限,本文的调研结果及建议仅代表团队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汪鹏.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2]孟祥东.安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3]焦存朝.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文环境的优化[J].农业经济,2007
(4).
【关键词】:园林绿化 城市生态文明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城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其中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因此要科学管理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加强园林绿化质量管理的科学理念,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1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a)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随着人口的增加,氧气消耗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因此需要绿色植物维持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b)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绿色植物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如:银杏、石榴可吸收SO2;丁香、侧柏可分泌杀菌物质;
c)减弱噪声:植物的叶与枝条能吸收声波,降低噪音分贝;
d)改善城市小气候:绿树可遮挡太阳辐射热,降低城市气温;
e)美化城市环境:通过合理布局,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可形成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增加城市的自然美。
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城市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互惠共生结构,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地球文明与人类文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相比较传统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等特点,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其建设过程大致需要经历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五个阶段。同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2.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在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特别要建设好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完善与稳定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鲜明的园林绿化特色,越来越和谐的人类与环境发展。
2.3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和功能
一个景观优美,生态协调稳定的城市园林能够极大地调节、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做好城市园林绿化从景观上来说,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消除疲劳,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从社会功能来说,可为社会提供休闲游憩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等;从经济功能来说城市园林绿化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发展,如:房地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功能也促进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园林绿化将是未来潜力较大的新兴行业。
3南宁园林绿化现状及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1园林绿化现状的总结
(1)在“点”的绿化上,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园林作品
南宁市的广场绿地和游园绿地越有100多处,均是根据其的位置和功能定位来设计和建设的,如::朝阳广场处,人口较为密集,人们大多用于休息和游憩,因此广场改建保留了原有的大树;民族广场作为政治活动中心,草坪、鲜花遍地种植,并且视野开阔,建设简约而庄严。街头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建设手法和
表现风格也迥然不同,形成了“街头荫生园”的独特景观。
公园建设立足自身实际,在营造优美的景观的同时又彰显了公园特色。如:人民公园汇集了许多荫生植物和棕搁科植物,同时根据热带雨林特有植物生长形式,营造了极具热带风情的园林景观。以种植大树著称的南湖公园以树多、树奇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
风景区建设以生态环境相结合为主,从园林植物造景、生态造园的角度,对部分山林进行了生态改造。如:全国最大的“苏铁园”; 大明山风景区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的奇特景观;五象岭风景区等。
南宁市具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路让树、房让树的例子屡见不鲜,市民保护古树、抢救古树的报道也很常见,成了绿城不可或缺的优异的风景,这些措施在扩大南宁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体现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
(2)在“线”的绿化上,塑造具有亚热带风貌的生态型绿化带
南宁市通过街道绿化搭建市区绿化骨架,较好的反映了亚热带园林景观和南国风光。同时南宁市将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窗口如:“果树上街”、 “道路彩化”等独特的园林景观。目前为了彰显城市的生态之美、景观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南宁市进行了城市景观改造:民族大道、大学路等街道绿化中,综合考虑了人行道、左右侧分带及人行道后排的园林绿化因素,实行了乔、灌、地被的多层次合理搭配。树种多选用高大、常绿植物:芒果、小叶榕、大王椰等。同时为彰显南方的园林景观特色,选择了观花、观色、闻香等特点的植物进行了配置。如:民族大道街道植物配植品种多达150多种,街道绿地率达到45%左右。
南宁市依据地理特点,以山、河为依托,在邕江两岸建设了具有防洪、交通、园林景观等多项功能的综合园林。通过综合治理朝阳溪,将“臭水沟” 变成了绿化带,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3)在“面”的绿化上,营造生态环境体系
通过综合考虑人群分布、城镇建设,南宁市力求绿化地域特色明显,绿地分布均衡,实现绿化一体化,和谐发展。并且全市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步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城乡绿化衔接自然,绿化资源利用充分,城市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增加绿量,确保绿得壮观,突出“中国绿城”特色
南宁市目前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在全国达到中上水平,但仍需采取有力的措施,增加城市绿量。只有足够的绿量,绿色景观,才能凸显城市的壮观、大气。因此南宁应继续实施1000万株树木种植工程,并切实的开展下去。
(2)重视以生态学原理指导的城市绿化规划
园林绿化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美化和绿化,还要强调和突出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城市中出现的因景观不佳、绿地分布不均、绿化与交通矛盾等问题而进行绿化改造的例子,都是因为缺乏规划或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前瞻性、超前性、系统性、和均衡性。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本文分析个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议如下:园林绿化建设应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科学进行;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人本位理念;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特色;适度改造和努力提高现有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园林绿化建设要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城市绿化布局,充分利用绿化资源,实现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惠修.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园林城市.广东园林,2001(1):8-15
一、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生态基础
2012年,国家批准临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云南省首个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789.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65%;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6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49%。
2、环境基础
一是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减少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6.56%,城镇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全市主要河流、水库水质全部符合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是资源利用方式逐步转变。全市重点排污行业――制糖业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深化污染治理、落实节能减排上探索出了一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25亿元,实现了制糖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单一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三个重大转变,解决了占全市90%以上的工业废水COD排放问题。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8县(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临沧市中心城区烟控区、噪达区覆盖率分别达91.3%和80.26%。
3、制度基础
临沧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临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建设森林临沧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为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1、自然条件的制约
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破坏依然突出。比如:临沧耿马县92%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0%,是临沧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严重;人为不合理的干扰仍然存在,森林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生态防护功能不足,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
2、思想观念的制约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全民维护生态安全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不够强。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观念仍然较为淡薄。环境保护仍然以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尚未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环保宣传教育、生态创建意识、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制约
全市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压力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主要以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为主,环境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
4、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对各级政府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考核机制体制不健全,过于看重对GDP的考核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相对缺失。二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相关资源产权制度的政策法规不配套,产权化制度与渠道不完善,产权市场化程度低,权属与功能存在错位。三是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保护和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四是生态补偿力度不足,补偿领域窄、措施少,资源价格和现有补偿标准不能客观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五是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区域生态较为脆弱,边建设边破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推进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避免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两种误区
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内涵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上。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不仅包括生态建设,还应包括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设内容。以生态市建设为例,生态立市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生态立市确立战略目标,利用生态建设成效和基础,将生态立市逐渐转向生态富市,在生态富市的基础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强市。另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对立矛盾的文明来理解。生态文明在文明的物质内容上虽然不能超越更不能抛弃工业文明,但是它却可以利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和创富能力去弥补工业文明自身的不足。生态文明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
关键词:园林绿化 可持续性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S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32-01
城市是人们生活聚居的场所,城市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出现了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给环境的建设带来了环境污染,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城市园林绿化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来保护城市环境,从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资源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综合考虑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实质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仅仅要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还要通过人工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模拟自然的生态园林,园林绿化可以归结为是通过人为工程实现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加强对园林花、草、树木的管理,实现自然空间的资源合理再生、扩大空间和持续利用。绿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主要是自然空间,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加强对城市自然空间的维护,其发展规模影响到城市结构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
2 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保证城市生态效益的发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衡量生态效益的重要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可以共享于社会公众,可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必将引起城市各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重视。
3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通过人工作用对城市建设中受到破坏的自然植被等生物多样性进行恢复和挽救,这种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对城市自然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相互争夺城市空间,城市绿地等生态场所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我们呼吁城市建设决策者重视保护绿地,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绿地是生态平衡的宝库,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保护绿地才能促进生物物种的丰富,营养梯度级增多,使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更趋复杂和完善,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4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双重效益
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都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城市园林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行业,城市园林建设不仅仅可以优化环境,还可以增加城市的艺术文化建设,为人类生活服务。城市园林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环境的同时,还满足了文化、科学、艺术的融合与和谐,同时具备文化审美价值。集生态、环境、文化、艺术、科学于一体的园林建设充分体现人与环境的自然和社会性。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仅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还要重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水平,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双重效益。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各部门从上到下必须重视城市绿化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努力发挥其功能和效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耀兴,康文星.对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08(27).
[2] 田荣润,张海成,刘冰,等.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08(8).
[3] 田荣润,张海成,刘冰,等.城市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
[4] 张瑞元.论三明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福建热作科技,2005(3).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和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财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政策干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指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状况,亦即自然生态。它们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改变了这种自然生态,这就是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各种资源速度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条件,否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根基,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因此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一体”来概括,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当生态不文明时,民众生活必受影响,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
简单地讲,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消费不具排他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或者市场可以通过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免费搭便车”享用其成果,导致投资成本难收回,投入效益难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失灵必然压抑社会投资,造成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介入,主要调控手段就是财政税收政策,也就是说,必须由财政税收政策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文明的外部性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这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阐述。正的外部性,实际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决。然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100多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30年内出现,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发期。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许多资源已接近枯竭的边缘;在20世纪,人类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一次出现自然资源全面紧缺的问题,第一次出现增加农业用地的障碍;生态危机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北京长期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天然草原退化……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负外部性”带来的惨重代价。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在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表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引人关注,令人振奋。同时,“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这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机制,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900多亿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还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税收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税务部门一方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完善现行税制,包括改革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另一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税政策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从财政角度看,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生态方面的预算投入、推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建设。但目前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还不够健全。如财政补贴数额相对有限,补贴环节较为单一,不仅直接奖励补助较少,而且环保设施没有财政运营补贴通道,存在环保设施建成后因运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无法发挥环保设施应有的效益的现象。
(二)税收政策方面
从税收角度看,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保持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收制度改革显得滞后。1994年实现分税制以来,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环境税,仅仅只是开征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间接税,大体有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的缺乏,不仅制约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资金来源,从而减弱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财政手段与税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态环境投入。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国(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间,美国(1998)占1.6%,而我国不足1.5%。还有的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适量国债的发行,利用财政支持作用,实施BOT融资、贷款担保形势等。另外,对需要巨量资金支持的大型节能项目,美、日等国都以提供金融债券或贴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鉴的。税收政策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就有支持节能和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方式,对“三高”产品提高税率档次,从多角度优化本国税制的绿化水平。税收激励性优惠措施从只注重能源供应方的调节转向更注重消费方的调节。如美国以税额抵免的方式对纳税人的消费动机进行调节,引导纳税人的消费动机和行为。
总的来说,金融、财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许多方面具有税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对特定优先发展项目的扶持,需要较强的能效评判标准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税收手段则在调节产品价格,干预节能产品市场方面具有普遍适用的优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整合资金政策,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着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着力健全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应当在充满挑战和制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财税的只能作用。
(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发展新型建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强化排污费征收,扩大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推进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绿色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启动一批水资源配套和绿化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支持推进整山连片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宏观上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应重点打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带;发展联系紧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选择宜居宜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的规模较大的经济区;建设有较大规模、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统筹、东中西互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不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需在总结我国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和生态税费体系、种类、结构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总量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进一步完善税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动力。
改革资源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改革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资源价格,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含量,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节约意识。因此,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征收范围和税率,既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也可为资源丰富的地区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环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设置环境保护税包括对污染大气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收费制度改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山石、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以及游览等自然保护区开发和使用行为征收生态保护税,以环境污染者自行负担控制污染的成本,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具体来说,应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税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纳税人。同时,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
参考文献
[1]连家明.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郑志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3).
[3]齐玲.有关生态补偿的财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0).
[4]唐英.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J].生态经济,2007,(05).
[5] 刘丽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探讨[J].新会计,2009,(07).
[6] 钱水苗.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2).
[7] 王梅.浅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J]. 科技传播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