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诗歌特点

古代诗歌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1: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代诗歌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代诗歌特点

篇(1)

一、提倡多读

诵读强调遍数多,这也是古诗歌诵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课程标准》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诵读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去积累诵读的经验。所以,我在小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点要求学生学会诵读,让学生把诵读看成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不是一种累赘和负担,通过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来感悟诗意。

二、注重方法

朱自清曾经说过:“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所以,教师要指导好学生怎样进行诵读,即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强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去诵读课文,让学生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要求和目的,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乎原文意思的发展。

三、升华美感

篇(2)

关键词 小学 古诗诵读 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篇(3)

一、比较题目,明确诗体

一说题目,可能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会显得肤浅,似乎没有切中要害。为此,我带着疑虑反复思考,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在2014届的高考复习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我按照诗歌题材划分标准,明确了诗歌的主要类别: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以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为主,让学生看题目,分类别,进而分析其可能抒写内容。学生发现像辽宁卷《竹轩诗兴》、江苏卷《醉眠》、浙江卷《歌舞》等都是写景诗,或实或虚地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情感诉求;像天津卷《送廓之秋试》、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则是送别诗,诗中主要表达送别的良好祝愿,进而借题抒发自己的心中块垒。而其余的,像课标全国Ⅰ卷《鹊桥仙》、湖南卷《钓船归》、江西卷《水调歌头》等都是词牌,虽没明示内容,但学生由“鹊桥、钓船、鹧鸪”这些有意之物象可以联想到可能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由题目的差异,感知诗歌体裁的变化。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个别诗题虽是写景倾向的,但实际上有咏物的特征,像课标全国II卷《次韵雪后书事(其一)》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主要通过环境描写和诗人的动作描写烘托环境,渲染感情,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把诗人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以表达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感情。而有关酬和诗像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则主要通过诗人自己的形象、身世的叙写来表达精神形象和思想情怀。

通过比较,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定位,基本明确了答题的大体方向,使他们有了一种踏实感,有了操作的规范性。

二、比较意象,明确情感

不同的诗歌题材,采用的常用意象是大同的;而相同的意象又会因为诗歌表情达意倾向性的差异,在具体的诗句中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诗意联系序列。

同为写雪,在课标全国II卷《次韵雪后书事(其一)》中主要是渲染梅花生存环境的苦寒,突出梅花的凌寒傲雪,间接表现梅花高洁孤傲的精神品格,进而促使诗人联想到大宋金瓯残缺,统治者偏安一隅,中原未复,国势岌岌可危的时局,因而难免落寞惆怅,对国势充满深沉的担忧。但在浙江卷《歌舞》中则主要是突出劳动人民生活饥寒交迫,与统治阶级温暖奢的糜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2010全国课标卷《雨雪曲》中,也主要是以雪描写边地荒凉苦寒的环境,这两首就都没有第一首那么多的寄寓了。

如此比较之后,学生在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时,就能有效运用所掌握的思想感情术语,有针对性地分析意象意境,有层次性地落实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三、比较作者,明确背景

为了有效地解读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就需对作者知人论世,这也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一个重难点。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流派风格、语言特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态度、题材取向等,则能增强诗歌学习的有效性。

2013年北京卷选考李白的《古风(其十)》,2012年安徽卷选考杨万里《最爱湖东晴后雪》,两位诗人时代不同,流派风格也有明显区别,就所选诗而言,《古风(其十)》以怀人言志为主,借鲁仲连的英名伟绩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从而表达了诗人自己热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理想情怀,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的天马行空、浪漫奔放,诗风的豪放洒脱、清新飘逸,语言的流转自然,宛若天成。而《最爱湖东晴后雪》写景抒情为主,这也充分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独有的魅力。作为南宋“中兴四家”之一,杨万里的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语言浅近明白,清新幽默,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两位诗人虽然都善于学习民歌,语言都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但诗风又着实有着显著区别,这不能不说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风流派使然。

篇(4)

1.高一阶段,培养兴趣,了解诗歌特点

对不喜欢诗歌读不懂诗歌没得高一新生来说,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1 重视诵读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切入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的确,学生通过诵读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增强理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有时,教师一次深情的示范性诵读就能改变学生对诗歌厌烦的态度。有时,伴随着一段温和意境的音乐,学生用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将诗文的情调完美展现,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诵读比赛,朗读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读形式多样,可配音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合作朗读,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1.2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中学生都很喜欢流行歌曲,对歌词过耳不忘。其实古典诗歌中有很多也是歌词,只不过是诗人所处那个时代的歌词。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意境优美,与古典诗歌的内容、技法都有相通之处。我在进行诗歌教学时,经常引入流行歌曲的歌词,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析留心观察的技法、情感,再与古典诗歌比较,寻找共同之处,消除学生学习诗歌的畏难情绪,拉近学生与古典诗歌的距离。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描写了恋人分别时的难分难舍,上片通过长亭、寒蝉、骤雨、兰舟等意象渲染了离别时的感伤。下片虚写,设想分别后的情景,再次表现对恋人的依恋,不忍分别。

高中教材的诗歌编排也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由现代诗歌过渡到古典诗歌。很多学生喜欢写现代诗,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并予以指导。要想写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地灌输效果来得强。教师可、可以在作文课上读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向校刊或报社投稿。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高二阶段,积累知识,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熟悉并了解甚至喜爱古典诗歌。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为例,引导学生积累掌握有关诗歌鉴赏的系统知识,启发学生体会思考如何鉴赏诗歌。比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般要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这就叫"知人论世"。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这叫审视意象,掌握言内意。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感,挖掘诗歌内涵,这叫把握意境,掌握言外意。教师反复示范,学生自然就能熟知并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还要鼓励学生收集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敏感性,甚至形成"套板反应"。如"月亮"代表着乡愁、别情;浮萍、浮云代表漂泊无依,等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古代诗歌常见的流派,作品中抒发的情感,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法和抒情方式。掌握这些鉴赏古代诗词的基本术语,学生就能准确规范的组织语言,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有意义[1]。

3.高三阶段,专题复习,掌握诗歌的解题技巧

新课程高考考纲对诗歌鉴赏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围绕考纲,考查题型主要分为六种:(1)分析想象类;(2)分析意境类;(3)分析主旨类;(4)表达技巧类;(5)语言炼字类;(6)分析诗眼类。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这些题型的步骤和模式。还要通过适量的练习检测寻找学生答题的薄弱环节、知识漏洞,并把这些作为教学重点[2]。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知识积累,很多学生在审题时细心巧妙,能够敏锐地捕捉题目所流露的信息,指导答题,提高答题准确率,如咀嚼诗题、关注作者、利用注释。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因此,赏诗要先赏题,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蕴含许多重要信息。诗题可以揭示诗歌内容,可以表露诗人心绪,可以展示诗人创作思路。掌握了这些具体的解题技巧,无疑会事半功倍,提高答题准确率。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 历史上的蒙古族是在马上论英雄的民族,就像蒙古族古代谚语“蒙古人拥有马,有了马就会得天下”中所说的那样。蒙古人一旦失去马,就会失去精神的动力;没有了马,就不会产生优美动听的蒙古民歌,他们的脸上就不会再有灿烂的笑容,也不会唱出蒙古民歌。马的形象在蒙古诗歌和民歌中随处可见。本文从题材入手,概括性地阐述了不同题材类别的蒙古族民歌中的马文化形象,并且从长调和短调的这一民歌特点出发对音乐形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蒙古族 民歌 马形象 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每当提起它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既然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那么可以说,“马”在蒙古族的全部生活即在劳动和社会交往以及战争中都扮演着双重或多种角色,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因此,蒙古民族像一切游牧民族一样,对马有着深刻的情感,把它当作亲密的伙伴,并把马背当作蒙古民族成长的摇篮,因而马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并且成为了歌颂传唱的文化载体。

一 蒙古古代“神化”的马及其审美观念

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

对于蒙古族音乐艺术来说,不仅马的奔驰节奏是蒙古族审美节奏感觉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蒙古族音乐旋律的节奏型,同马的奔驰节奏直接联系在一起,很多欢快的音乐的节奏及其节奏感就是马步奔驰的节奏,而且从很多英雄史诗可以看到马的两种本质特征:一方面,神马有其历代蒙古文学艺术共有的美及其尺度,另一方面又有其时代所独有的人化和神化的本质特征。这种把马加以人化和神化的思维加工方式,既是古代萨满教世界观的艺术呈现,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所谓“神化”,就是赋予马超自然的和人的本质力量。

古代英雄史诗和神话传说中的神马及其审美观念,不仅具有其划时代的本质特征,而且以艺术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其时代的蒙古民族的世界观和其族属本质力量以及审美观念。所以说,在蒙古族民歌中出现了大量的以“马”为题材的歌曲,如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影响的蒙古族民歌《小黄马》。

二 题材分类视角及蒙古族民歌中的马形象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史诗无一不和马结下不解之缘,离了马,蒙古文化就会显出巨大的空白,尤其是蒙古族民歌,大部分都与马有关。马带给游牧民族最早的生产生活的资源,它是游牧民族生命源泉;是游牧文化发展的动力;是蒙古民歌中内在灵性的光芒。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因此,可以根据题材把蒙古族民歌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等。其中不同题材类别都包含着马文化形象。

狩猎歌: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

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赞美生活、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赞歌的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与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还有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则演唱悠长的曲调。

思乡曲:是蒙古族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有句谚语:“出生的土地赛黄金,喝过的井水如圣水。”由此可见,他们无比依恋自己的故土,崇尚自己的家乡。这一审美心理,与其他民族相比,显得更加强烈,这一点在蒙古民歌里有着充分的体现。

礼俗歌:是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于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饮宴场合。婚礼歌在婚庆上演唱,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主人们愿意聘请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结婚仪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举行葬礼时演唱的,曲调悲切哀婉、庄重肃穆,多为齐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时演唱的。每当双方摔跤手跳跃出场时,由男高音歌手领唱,其余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声予以伴唱。这些礼俗歌中,都体现了马的不同形象,并且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短歌:也称短调民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泛指那些节奏鲜明、节拍规整的民歌,简单灵活,易学易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在东部蒙古族中盛行。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叙事歌:叙事歌的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带有浓厚的说唱性。蒙古族叙事歌曲所咏唱的大多是真人真事,并以人的名字为歌曲命名,其演唱形式均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马头琴等乐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据情节或刻划人物的需要,随时插入评述性的对白,其旋律的说唱性和内容的情节性形成了其本身的艺术特点。这种长篇叙事歌曲中,马形象虽然不是以一个主角的形象出现,但它们却是以英雄人物或主要人物的亲密伙伴的形象来体现的。

三 以马为题材的民歌之音乐形态特点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为“长调”、“短调”两大类。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以马为形象的蒙古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

1 长调民歌中的马形象及其音乐特点

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爱是长调的根本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爱就没有人类世界,更不可能产生艺术。但因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及生存环境的差异等,对爱的表达方式也自然会不一致。蒙古族表达的爱包括了很多方面:情人之间的恋情;亲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等等。因此,马往往是以人的朋友的形象出现的。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其高亢悠远的风格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所以说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舒缓,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前面所说的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需要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蒙古民歌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的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代表之作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像这些长调歌曲都是从不同角度体现马形象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长调民歌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舒展,气势宽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巧。

总体来说,长调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或四度的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的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可以说,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 短调民歌中的马形象及其音乐特点

短调民歌分布很广,以伊克昭盟、哲里木盟、兴安盟等地尤为集中。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宴歌、婚礼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其特点是结构短小、匀称,节奏规整。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是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短调歌曲的演唱比较接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有些蒙古族长篇史诗就是用短调演唱的。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点。所以,不仅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草原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它分布在亚欧大陆。他们的诗歌、民族演唱形式仍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原始遗风。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它的诗歌及民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为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疆域辽阔,人文历史丰厚,丰富多彩的诗歌及民歌长调,浩如烟海,形成了一条草原上特殊的文化带。同样是草原,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或新西兰、澳大利亚、南美洲草原就没有这种声音,唯有蒙古高原这块伟大神秘的土地上,产生了这种神圣的天籁之音。

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马、草原、蒙古人这三种因素,构成了草原上的天人和一、和谐完美的情感交融,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草原音乐文化。

然而,随着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昔日的草原正在逐渐变成农区、城市,蒙古族特有的音乐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另外,由于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达,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草原深处渗透,草原“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2005年11月25日,“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首次与外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体现蒙古族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可估量的艺术性,表明了它具有世界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满都夫:《蒙古族美学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2] 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3] 荣苏赫、赵永铣等:《蒙古族文学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4] 邓光华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对策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抹亮丽的彩虹,在我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诗歌王朝里,历史曾铺陈出众多璀璨的诗歌瑰宝,并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及众多的诗歌派别,可以说历史赋予了诗歌以真实感,而诗歌则给予了历史闪耀的光环。徜徉在诗歌的王朝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再度审视,我们以敬畏的目光注视着先辈们走过的足迹,这些遗留下来的经典成为了我们民族的骄傲,热爱它,欣赏它,传承它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向往,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该如何将这份宝贵的遗产发扬光大是我们悲歌教育者该去思索的问题。

一、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身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我深知诗歌教学的难度,很多的学生在诗歌鉴赏课上漠视诗歌知识的积累,甚至是不屑一顾,因为从根本上对于诗歌的学习充满着麻木情绪导致他们没有对诗歌的浓厚感情,我们老师的教学也就无法正常的开展,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环境是不容乐观的。学生对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没有到位,我们的教学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课堂实践过程中,我们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沉浸在诗歌的浓浓氛围中时,我们的学生却是一脸的错愕,无言相对,这样的教学状态时不会有效果可言的,当下的高考中,诗歌鉴赏的分值比重愈见加重,所以我们学生定不可小觑诗歌课的巨大作用,其实诗歌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但是基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的话,还是有些强加给学生知识的功利性,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精力严重的不足,本来学生就不重视语文教学,而其中的诗歌鉴赏就更加的被冷落了,所以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式、填鸭式学习,只注重对于字、词和句子的分析,分数的取得代替了诗歌本来的美感,教师更加看中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分数,而忽视了对于诗歌鉴赏的学生的主观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显然,我们的高中生根本就不是诗歌的“好之者”和“乐之者”,他们只是在用一些最愚笨的方法照背固定答题模式,忽视了诗歌整体的美感,通常学生对整首诗歌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象把握,而是为了做题来做题,真正的成为了古人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样的现状持续下去的话,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将无法传承下去,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寻求解决的途径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对策探究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古典诗歌的学习靠的是学生自己对诗歌产生一种获取情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这种意境的熏陶中加强自身的修养,在一种悄无声息的境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增进自己对于语言的情感,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就目前的高中生学习诗歌的现状来看,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他们为着高考的分数而努力的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套路,这样诗歌的美感就被应试教育重重压在下面,成了阻碍诗歌学习的一道屏障,一首首内涵丰富,情志兼美的诗歌被肢解成一道道诗歌鉴赏题,学生学起来便觉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相反会对其产生压制。诗歌是一种浓缩的艺术,浸染着作者的感情和事物的丰富美感,我们的教育应以还原这种美感作为终极目标,使诗歌的内在韵味凸现出来,我们现应该以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诗歌教学方法,使之既能被学生喜爱接受,又能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诗歌教学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首先,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其次,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最后,还要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

朗读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诗歌学习方法,在古代很多的诗歌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所以说,诗歌大都具有一种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特质,诗歌的这些特点就为我们的朗读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有句古话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需要我们去吟诵的,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产生对诗歌中作者的感情共鸣,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从而发现诗歌真正的艺术魅力,也能对诗歌的审美情感有一定的提升,正如坡也所说:三分诗七分读。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诵读。这样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2、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教学思路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诗歌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学生自己在品读中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的过程,这需要我们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自己展开想象的空间来依靠诗歌把自己带回到那个神秘的时代来体味诗歌的美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进行这样的换位教学,在自己的满堂灌教学中无形中就已经带有自己的观点或情绪,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想象力,也对学生的鉴赏心理过程产生制约。我们应该给学生们充分的联想的空间,使古典诗歌散发出应有的神韵。

3、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的前提就是学生要对所学习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是我们的学生产生学习诗歌的情趣,因为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首先有美的吸引,才会有审美行为,活跃课堂气氛、别样的教学形式,都能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课堂环境中寻求到自己主观上的亢奋因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深悟美。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观性作用,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画面的视觉和音乐的听觉冲击引进课堂,结合诗歌特有的美丽语境,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美妙,从而达到在情感上审美的最佳教学效果。

结语: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使我们的中华瑰宝得到有效的传承,放弃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些许诱惑,轻装上阵,做一个怡情于诗歌中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篇(7)

个中缘由,高者自有高见。在我看来,教师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我们不能满足于浮于表面的“活”课堂,而以“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为根本目的,给学生带来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为学生主体性的张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方向保证,也促进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各种有效信息。

那么,我们该怎样把学生的地盘交给学生呢?

(一)以学生实际需要设计课堂结构 在当今社会,终生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在制定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坐标时,视界不妨放长远些,不要为了某些形式上的东西而影响了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不如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有所取舍。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针对课文社会环境描写较典型的特点,而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妨作专题研讨社会环境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课本转向课外。围绕此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给以充分的肯定。讨论至最后,大家尤有意犹未尽之感,求得了真正有效的学习。

(二)指导学生多渠道收集、筛选有效信息 当今信息社会为实施开放性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观发生了重大改变。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如何指导学生最大可能地获取、使用有效信息?

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讨方向——这个要求提得要切合实际,并能激起学生研讨的兴趣。如在上我国古代戏曲有关课文之前,布置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收集有关我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发展的一些资料。学生经过课上讨论,交换信息,增加了认识。

其次,在学生课堂活动中建立起一定的检查衡量体制。课堂交流所获信息之后,由学生评论哪些信息是相当有价值的,哪些只能作为参考,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如有同学在课上评价陶渊明及其诗歌时,以他一首田园诗歌为例,提出“陶渊明是农民”这样的想法,那么他的归隐生活是否是农民生活?当时同学们均心有疑窦。笔者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其诗歌特点。同学们纷纷提出不同的见解。

(三)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激励来制定评价体制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能力,其能力提高在于平时的磨练与体验。而一张试卷很难判定学生的真实的语文水平,分数只是一定的参考。我们在课堂就要注意观察,学生平时在听的过程中是否进行思考,口头表达是否清晰,阅读课文是否流畅,写文章是否有条理、有文采、有深度。只有教师强调这几方面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评价标准之一,学生才会有意识地改进。再者,几乎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内在激励的要求,在开放式课堂中成为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体会到了思考与交流的快乐,同时也在交流中增长了见识,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然而,由于惰性所致,所受外界的干扰也不一,因而自我激励的程度也有所区别。课堂上主要表现在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思想感悟的严肃性和独特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充分感受、充分体验、充分挖掘,并适时作适当鼓励,为学生自我激励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