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31: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施工与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电气设计的基本概述
建筑施工电气的安装主要分为:电缆敷设、安装配电箱、预埋线管、安装照明工具、将设备接线、系统调试等。由于如今建筑施工科技的发展,建筑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电气化进行转变,因此对整个施工中电气的设计和安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质量标准。建筑电气包括了弱点和强电,强电部分包括了电力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变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又包含了备用电源、高低压系统和变压器等,防雷接地系统包含了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接地电位联结。设计是一个表达构思、不断反复推敲、深入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施工阶段,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不相同,表达的工具和方式也是多样的,促进思维的不断发展,及时对表达方式进行创新,以便于适应思维的速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创造力。设计的服务对象不同,设计需求也就不大相同,建筑设计是由于施工单位的需要,是为施工单位进行服务,设计师需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树立服务的意识,而对于建筑电气专门的设计人来说,怎样协调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任务。
2、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电气的设计与安装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电气设计与安装,随着在施工中不断增加新的施工工艺和新的材料,这就给施工中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对建筑施工电气设计与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图纸设计的不完善
在建筑施工电气设计与安装中,图纸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电气进行顺利的安装。但是在实际电气设计安装中,由于工程量比较少,设计人员对工作的不重视,图纸设计部位的图示说明较为简单,对图纸没有良好的完善;针对设计人员来说较为简单,但是施工人员对图纸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从而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2.2 施工队伍不专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所具备的功能也不断增加,因此对电气施工人员的专业度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目前具备要求的电气施工人员比较匮乏,甚至有一部分的工人是没有具备相应证件的,不规范的施工使建筑的电气系统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导致电气施工质量不断降低。
2.3 设计和安装线路敷设不科学,接线欠妥
在建筑电气的线路方面的设计和安装方面则存在着的线路敷设不科学,接线欠妥等现象较为普遍。具体来说,线路敷设上,在进行暗线敷设时不配管或者只用纤维软管对其进行保护,当管的长度在15 米之上或有多于两个的直角弯时,应增设却没有安装拉线盒。这样都会对暗线敷设的电线管的外观造成一定的破坏,严重的会导致其变形。接线上,装电源插座时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面向插座左侧位置接入零线,右侧位置接相线,中间上方位置接保护地线,有时会出现零线与相线的接线位置搞错的情况。
2.4 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电源插座等配置也不规范
目前,建筑电气的设计与安装的配电系统的设计也不甚合理,电源插座等配置也不规范。具体来说,配电系统方面,空调电源插座和普通电源插座与照明没有分回路设计。配电箱出线回路数量较少,应以8个为宜。厨房和卫生间电源插座没有单独设置回路。普通电源插座回路没有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等等。电源插座配置方面,配置插座数量偏少;厨房、卫生间安装了非防水型插座,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安装高度低于1.8 米的电源插座选用不带保护门插座;电源插座与电视插座的安装间距过小,配置的电源插座均不带开关;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不妥等。
3、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安装的对策
在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安装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仅能够提高了建筑施工电气的质量,而且还能方便用户的使用。
3.1完善设计图纸审核管理制度,严把图纸审核关
为尽量避免因图纸设计表达不严密等为建筑电气的安装和施工带来不便及埋下安全隐患,各设计单位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前,必须充分的考虑,反复仔细的对图纸进行审核及相应的调整,不断的完善设计图纸审核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严把图纸审核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多沟通,按照规范严格审核图纸,并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其次,应与土建、给排水等相关专业做好及时的协调和沟通,结合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到施工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或阻碍,尽量把施工图中出现的差错、遗漏问题消灭在图纸审核阶段,提前做好图纸修改,以便于保证施工质量。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
为杜绝由于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所致使的不规范操作情况的发生,应不断规范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及监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操作水平,为减少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数量、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应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来提高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操作水平与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实践证明检验和监督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坚持定时不定时的进行巡回和大检查,并且定期对检查的质量进行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装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应及时处理,限期整改。
3.3 改进对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对线管敷设的管理,使其规范科学化
纠正当前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及线路敷设欠妥的现状,应逐步改进对配电系统的设计,电源配置及线管敷设的管理,通过逐步改善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具体来说:配电系统设计方面,应增加各电源的分回路设计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还应增加配置插座的数量,当安装高度不高于1.8米的电源插座时应选用保护门插座,以及当插座间的安装距离过小时,配置的电源插座应带有相应的开关等。线管敷设方面,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电气设计图纸和相应规范下料配管。专业工程师要严把质量关,当管材的质量或规格不符合要求是坚决不能以次充好。例如,直径大于等于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直径小于等于32mm管子应套丝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要熔焊连接,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3.4 加强电气安装检验管理
在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安装中,还要加强电气安装检验管理工作,这也是检验质量的一种手段。要坚持每天进行巡视,每周进行一次大的检查,每月进行一定质量报告,还要检查布线的是否合理,预埋线管、开关进行质量的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进行限期整改。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到整个电气安装过程中,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电气安装中,需要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能够有效进行组织施工,进而能够提高了安装的水平,从而提高了建筑施工电气设计与安装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的设计与安装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进行电气的设计与安装中,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电气安装工程的各个细节,从而确保建筑能够拥有越来越高的质量。对电气的设计与安装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提高整体安装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敬伟.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安装浅析[J].门窗,2013
关键词:建筑施工 , 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ng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visa, simple summarizes the change of the design and the content of the vis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 of the design and the role of the visa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nd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projec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the change of the design, on-site visa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的改变、使用功能的改变、设计疏漏等原因,往往会造成对原设计的变更修改;同样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图纸和变更不可能涵盖施工期间所有情况,按现行的预算及合同价不能将工程造价完全包干,须用现场签证等方法来补充完善。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在所难免。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要区别对待。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它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现场签证是对图纸技术资料之外实际施工情况的书面描述,最终将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由此看来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管理,严格控制,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高工程投资效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概念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根据其概念含义,设计变更是针对由于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等的改变、使用功能的改变、设计工作本身的疏漏、错误或其他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
现场签证是指施工图及施工图预算以外,在施工现场由投资人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用以证实施工活动中合同之外必须发生的各项工程及其耗用的工料和其他费用等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与设计变更文件有不同的实施程序,它的特点是临时发生,具体内容不同,没有规律性。由于现代建设工程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难以把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工程发生变更时对返工工程量需甲方确认;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些意外情况可以用现场签证的方式完善处理。
2.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内容
2.1 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
改变使用功能;工程内容增减变化;工艺技术的进步;工艺流程及设备的改变;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原设计资料的疏漏、错误;施工中的实际情况等。
2. 2 现场签证的主要内容
1)零星用工。施工现场发生的与主体工程施工无关的用工,如定额费用以外的搬运拆除用工等。
2)临时设施增补项目。临时设施增补项目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写明,按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签证后,才能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3)隐蔽工程签证。由于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性,很多工序会被下一道工序覆盖,因此必须办理隐蔽工程签证。
4)窝工、非施工单位原因停工造成的人员、机械等经济损失,如停水、停电,业主供料不足或不及时等。
5)工程使用材料的签证。
6)工期签证。包括施工进度签证、非施工单位原因停工造成的工期拖延签证等。
7)施工图、设计变更、合同以外的工程内容。
3.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作用
设计变更是施工图纸等技术文件的组成部分,与其具有同等效力,是施工和结算的法定依据。它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现场签证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环节,是记录现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和建设项目业主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场签证是对图纸技术资料之外、合同之外实际发生情况的书面描述,是工程竣工结算的组成依据,是分部分项和竣工验收的组成依据,是对工期延期确认的组成依据,而且都将成为合同的补充部分,是索赔和反索赔(包括费用和工期)的依据。
4.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区别和管理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凡属设计变更的范畴,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而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 质量和投资控制。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其客观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必要性。
设计变更,应当符合本项目的设计依据和规划等行政管理要求,坚持先签发后施工的原则。设计变更实施后,由监理工程师签注实施意见,包括当时工程进展节点、需返工的工程量、造成变更的原因、责任和其他相关事项的妥善处理。从投资管理角度来看,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变更费用一般应控制在建安工程总造价的5%以内,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额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1/ 3。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高设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签证是对图纸技术资料之外实际施工情况的书面描述和认定,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图纸和变更不可能涵盖施工期间所有情况,按现行的预算及合同价不能将工程造价完全包干,现场签证在所难免,其项目主要有:施工图预算所列分项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分项工程量不相符而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量差;工程施工中发生地质条件变化、 发现地下构筑物或文物以及非人为因素造成承包商的损失;由于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工程返修、加固和拆除的费用;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停工、窝工、机械停置、材料多余积压和不足而导致承包商的损失;超出一般施工条件的特殊技术措施费;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工程损害后的清理修复费用等。实施中一般由承包商详细作好记录,由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签字认证,以此作为办理结算的原始依据。
由于现场签证一般都是随时发生随时办理,工程完工后才办理结算,往往存在时过境迁而无法( 或难于) 查证的问题, 虽然其占总投资的比例不大,但若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就会因小失大,势必增加工程投资。实际过程中现场签证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现场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有的对签证工作既不负责任也不认真,未经核实就随意签证,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对施工现场签证进行有效的控制。
5. 结语
要作好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经济管理知识,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方能胜任其本职工作。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能保证技术资料及时准确到位,有利于工程进度顺利推进,有利于施工管理规范有序,有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工程竣工结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或避免造价纠纷,从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应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充分认识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变更工作,强化签证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区别作好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科学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焦亚春. 论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工作. 山西建筑,2009.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bring good historic opportunity, and the workload of design construction joint gradually, make the design cycle time compression, the designer is the emergence of ill-considered and ignore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process, which leads to many problems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
引言:建筑施工图设计是技术性强的工作,也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同时,建筑施工图设计还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它涉及到建筑材料、设备、结构、施工工艺以及美观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方案的下一道程序,建筑方案对它有指导的作用,它对建筑方案有深化和完善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7.9
1、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平面图缺项问题
集中表现在一些中小型设计项目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不符合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广场、道路布置、挡土墙及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交叉点、变坡点、标高、坡度、坡长、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道路红线、绿地保护线等的标注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项目总图设计中缺坐标网格、缺指北针(或风向玫瑰图)、缺各种出入口标注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
2)节能设计问题
在国内,建筑节能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比较系统、独立的学科,部分设计人员对它重视并不够,也不够熟悉。在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在不少设计中对不同墙体、不同热工要求,不做热工计算且节能材料选择不当等等,节能设计过程中也多出现忽视材料防火性能要求的问题
3)防火设计问题
一是总图设计中道路转弯半径、消防车道宽度、消防扑救场地宽度和深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扑救场地的覆土绿化不满足消防车承载要求的,还有就是借用市政道路作消防扑救场地的区域不得种植影响消防的树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发商和设计师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往往在地下车库顶板上覆土种植绿化,很多地方规定车库顶板覆土深度达到一定深度时才能将该部分绿地计入到绿地率中,所以车库顶板覆土深度往往比较深,一般在0.6米以上,与之矛盾的是覆土深度大于一定数值时该区域不能作为消防扑救场地和消防车道。二是地下室、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时,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作防火分隔,但目前在带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设计中,却普遍忽略了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分隔。三是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而审查中发现未采用防火墙隔开的项目仍然很多。四是高层建筑变形缝一般留得比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将高层建筑室内的变形缝采用易燃材料木板条盖缝,如此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构造节点设计还时常出现。五是在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对计算概念不清,造成所设计的商业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
定。
2、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达到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它是拿到施工现场指挥工人施工的图形
工具。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设计(2008 版)》规定,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具体交代设计依据和批文的文号,即规划许可证文号;工程立项报告批文号;初步设计的批准件文号;消防审核意见批文号;人防审核意见批文号;相关规范、规定、标准的名称及编号。同时建筑防火说明应交代:建筑分类及建筑耐火等级,工厂、库房应说明火灾危险等级,防火分区的划分和面积需要图示交代;注明人防等级及平战用途;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无障碍设计在设计说明中要有专项内容,交代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及无障碍卫生问等;但是,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建筑施工设计说明对以上问题没有交代完整、有漏项,设计人员应当特别重视建筑施工图的细微之处。有一部分的建筑施工图,没有绘制楼梯详图。只在建筑剖面图标注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的尺寸。绘制楼梯详图,并不只是梯段的剖面图,建筑剖面图上虽有楼梯,但这是主要表现建筑竖向设计内容,和上下交通联系的关系。楼梯详图是建筑构造的重要组成内容,需要表示楼梯段材料选用、起步定位、栏杆和踏步做法、梯井大小、防滑措施,等等,现行使用的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作为常用建筑构造设计的标准依据,应把它与建筑施工图绘制一起,作为整体设计文件。制图的最终目的,是成为施工现场的指导和依据,以图形来直观说明问题。勿把图纸变成目录。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关于建筑外墙装饰的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所用的装饰材料名称、颜色,装饰施工的次序。比如外墙建筑涂料的做法,有的设计说明过于简单,只写喷彩砂涂料,没有注明在喷涂前,需要先喷l:3(胶:水)107 胶水溶液一道,并且没有注明彩砂涂料的分层做法,施工工艺简单粗糙,造成外墙的涂料质量欠佳。另外,外墙采用聚苯颗粒(板)保温材料的项目,在说明外墙面做法时,还需按施工工艺要求,注明贴压网格布的规格和工序层次。
3、施工图设计要注意各专业间的配合
要完成一项高水平的施工图设计,专业之间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一个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专业之间的设计配合有其他专业问题,也有本专业的问题。就建筑专业而已,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标注建筑±0.000标高相对应的绝对标高值,标注地下车库最底层地面标高,建筑屋面标高。第二、标注房间名称、建筑出入口和防火门类别。第三,对于每层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物,要注意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大小要标注清楚。第四,明确楼梯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面积大小及其采用的排烟形式,采用自然排烟时,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00O,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O。第五,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
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及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应明确设置消防电梯,并确定设置的台数。第六、明确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受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楼地面的楼板降板高度,以及地漏位置、地面排水方向及排水管的位置。第七,地下室顶板为覆土绿化屋面时,应明确其降板高度及种植土深度。第八,标注地下车库顶板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的位置大小。第九,总平面图中应标注场地排水坡向和坡度。第十,公共疏散走道宽度应考虑是否安装消火栓等对有效疏散宽度有影响的因素。第十一,明确空调室外机位。最后就是专业之间互提供资料问题,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建筑本身而言,给结构专业及公用专业提资料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供平面图及简要的建筑剖面图(明确层高、层数及建筑物高度的剖面图);第二阶段是向其他专业提出根据结构专业及公用专业返提资料所做的建筑平面修改图,本阶段结构专业给建筑专业返提的资料应该是确定柱子、剪力墙位置及大小的平面图纸,公用专业应明确设备用房位置大小、消火栓的位置及安装形式、发电机房的位置及风井和烟道的位置大小、暖通专业需要的风井的位置及其尺寸大小;第三阶段是提出详细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墙身大样图、放大平面图、门窗大样图等。资料互提应该准确及时,资料的准确性是避免设计反复的最有效的途径,而及时互提资料又是把握设计进度的关键。
4、解决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方法
1)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自身水平,特别是县级设计部门设计人员设计水平。加强设计人
员规范标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掌握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
2)严格工序管理。采取“事先指导,中间检查和事后把关”,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图。
3)严格核审制度,审核结果与产值、工资、奖金挂勾。
4)加强图纸会审制度。工程不分大小,正式出图前必须进行图纸会审,看看各专业之间是否有不协调,是否有错、漏、撞、缺的地方。如有,必须纠正。
5)加强同上级设计部门以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纵向联系。其目的使我们的缺点尽快得到
各专家指点,从而迅速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4、结语:建筑方案设计不是工艺品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也不是机械的尺寸标注和依葫芦画瓢的工作。方案设计不能只追求外立面效果而忽视其实用性,施工图设计除了做到完整体现建筑创作意图外,还应满足经济性、生态环境保护、建筑节能和消防安全等的要求。我们只有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才能不断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并充分发挥建筑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龙头专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暖通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一)弄清该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也可作为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的参考,还可以根据主要入口的朝向,确定大门的做法。
(二)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按现行的《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
(三)弄清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用时间、有无废气要排等,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系统的依据。
(四)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及防火墙的位置及火灾疏散路线。不了解这些问题就无法设计防烟排烟系统,也不知道该在什么位置设防火阀门。
暖通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
通常情况下,暖通是由采暖、空调和通风等系统组成,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非常复杂与繁琐,一般预留与预埋暖通位置、管道是在桩基工程结束后进行的,因此在暖通设计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认真翻阅图纸
认真翻阅图纸是为了清楚了解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和构建方式,这样在设计的时候才能弄清楚建筑的与周围的建筑供水、供气、供电的铺设接口地点,这是一个客观的条件,也为将来在施工时创造合理、高效率的施工做好准备。为了清楚暖通负荷和划分系统,还要搞清楚楼宇的规划容纳人数、作业的性质和使用时间等因素作为参考,还应该考虑建筑物的层数,以便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考虑进去。
引进设备工程师参与施工
设备工程师对暖通设备的性能、参数、施工环境的注意事项最了解,所以在暖通施工过程中切不可闭门造车,应该将设备工程师引进来去改变设备与建筑预埋基道不符合、机房设计不合理、进风口与排放口不合规定的挤在一起等现状,可谓是势在必行。
建筑采暖入户的设计要求
《暖通规范》GB50019—2003 第4.9.5条条文没有特别强调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必须设置在户外,当建筑平面布局有困难时,暖通专业没有坚持本条的规定,似乎不算违反规范。但是《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2.4条规定“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于套内”。为了建筑采暖的合理性和舒适性,应该严格执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2.4条规定,终归要以符合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为根本宗旨。
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空调负荷及空气参数的计算误差大
在目前建筑暖通的设计之中空调主机容量普遍偏大源于其空调负荷的计算存在着误差,建筑物空调负荷计算的相关因素有如下几个:
外窗传递的太阳辐射热量;
围护结构传递的温度;
人体自身的散热量;
新风量以及渗透空气所带来的负荷;
室内照明及其余热源的散热量;
其他的负荷。建筑暖通设计师在进行空调负荷计算时一般会依据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而行,然而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方面的原因是暖通设计师在负荷计算时过于担心错项、漏项的出现而无法实现使用目的,因此保守地选择较大的参数。
在暖通设计中留有合理的调节余地十分重要,但却不能滥用保守数据,而应该将建筑相关参数加以考虑从而避免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筑相关参数与暖通设计师空调负荷计算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空调负荷计算存在误差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环节之间配合的不默契。
设计(施工)说明的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要保持恒温恒湿,设计师简单地考虑从系统中分离单独成为一个支路,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也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又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
平面冷冻水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
①有的冷冻水系统由1条主立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②有的空调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空调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供、回水支管管径却相同,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③空调水系统同程、异程混用,给调试、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平衡阀的设置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仅用普通的阀门代替平衡阀,有的在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
建筑暖通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注重可行性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取暖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从供水和供热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能够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设计方案,合理的解决取暖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在针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暖通设计中,更要认真分析以往的数据,提出符合特殊要求工艺的设计方案,确保完善。
注重规范性与经济性
建筑暖通设计中规范性与设计及施工工作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并完善暖通设计的监理制度,在相应的岗位上安排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对暖通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实施及其质量水平。其次,在工程建设期间还可以聘请专业暖通设计及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与座谈会,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设计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其实际动手能力。而建筑暖通设计的经济性原则的保证则需要做到: 第一,暖通设计的过程中对施工所需材料与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在同一使用周期之内对机械档次、相关设备及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工作,从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及设备;第二,暖通设计中各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运行、维修经费也是衡量的重要因素所在,并根据季节的差异性对不同时期的设计及施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最符合设计要求的经济方案。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暖通施工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防火安全、人员施工安全、设备的操作安全、易燃易爆环境的安全、电力设备的标准配套安全等。另外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问题,包括暖通空调的防冻保护、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与风机连锁保护等问题。同时要协调好暖通设备和其他工种的物件相互的协调,施工的人员都知道,建筑物的空间是有限的,管道的预留空间和长度是有限的,在暖通专业的暖通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烟(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喷淋管等又是极其复杂的,避免和电线管、水管、燃气管道争空间,如果在施工设计图纸上没有标定的,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要各工种之间做好协调,必要时要让业主和监理单位出面做进一步合理的协调和解决。
注重环保性的分析
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用户人群在购买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暖通设计者要在暖通设计时采用环境温然相对将少的环保产品或者新型环保产品,同时也要考虑暖通系统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针对这些要求,设计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才能设计出对环境污染较少的设计方案。
我国暖通设计的发展趋势
完善设计的观念和方法
1、暖通设计的观念将会逐渐向着规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所以对于我国的节能型建筑来说,首先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热负荷,充分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升供暖系统以及保暖热源的工作效率。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所设计的内容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也应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2、暖通设计的观念还会逐步向着动态化的观念发展。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从内而外发生变化的,显然如果单纯的依靠稳态的设计工况时无法完全满足使用的需求的,所以应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比如说科技含量更高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建筑动态负荷分析这两种方法,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计算的结果的适应性也更强。
(二)我国的相关建筑企业必须对能源效率进行综合的考虑
我国的很多城市从国外的先进施工经验中已经整理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问题却还不是完全适用的,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已经越来越完善了,供暖的热负荷已经很少,所以应充分的考虑供暖设备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普遍都认可了直燃式的冷水机组,可以最大化的延长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为了解决电力高峰负荷的问题,还出现了蓄水空调,不但增加了电量,同时还解决了运行的成本,当然我们还应对原有系统的设计以及设备的国产化等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合理应用暖通的节能技术,从而使暖通设计向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将环保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管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全局性的、综合性的有关招标和指导施工过程的文件,是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之间的连接纽带,对施工过程起到重要的规划和指导作用。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利益,是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技术措施。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总体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紧密联系。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施工具有指导和矫正作用,通过组织设计可以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机械等资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同时通过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又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意识,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施工形象,对施工单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利益,是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上解决建筑物高耸、跨度大、基础深的问题,它是开发商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恰好是项目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只有切实做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才能保证施工的高质量、标准化、机械化的进行。
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组织规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管理水平稍显落后,施工组织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总结失败教训及成功经验的习惯,对组织计划编制的内容缺少创新认识,只是刻板的照搬照抄,编制内容也没有体现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效率的工作要求。
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缺陷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尤其是智力资源方面,这是由于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导致的,还有可能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所致。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少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施工经验,编制中照葫芦画瓢,缺少创新和实际操作性、也缺少目标指向性,从而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筑施工活动前后两个不可分离的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2.3 缺少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然而这方面的设计做得还不是很到位,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节能意识,这符合资源短缺形势下的节约资源目标,设计时要结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并根据各地区的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计理论,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规范进行设计,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为指导标准。
2.4 实际施工过程缺少组织设计标准
在一些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并没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和措施,施工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即使有组织设计编制,其编制质量也遭到质疑,缺少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意义,其也就是在形式上画出工程进度表或平面布置图,并以此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书,根本起不到指导性的作用。
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管理措施
3.1 提高组织设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组织设计不完善说明设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达标,组织设计在整个施工过程常常达不到应有的重视,简单的把形式主义当做组织设计,必须要提高人们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优选工程质量技术,加强提高管理建筑水平和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3.2 加强学习与创新意识
在时代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组织设计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并不是适用于整个社会发展历程的,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中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创新工作,组织设计作为投标的必备文件和管理项目的总体规划,同时还要求设计人员不断的掌握社会动态信息,学习先进的设计理论,可以具体从设计内容、技术手段两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对施工过程中工期的优化
对施工组织中工期的优化是值得重视的环节,将工期作为经济指标,保证总工期指标,工期进度的快慢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和支出成本,而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支出成本反过来又制约了工期的进度,这两个大因素相辅相成,就目前的一些优化内容上看,优化目标只局限在工期和成本、工期和资源优化等单个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并没有将工程的质量考虑在内,可能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自身的复杂性,也或许是进度优化受工程质量和成本制约也变得复杂起来,但工程质量恰恰是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工程质量是工期进度的前提保障,是施工方的信誉保障,因而对工期进度的优化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3.4 合理的组织工程项目,优化组织设计编制程序
首先应改革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由技术部门或总工程师全权负责的现象,主张谁主持项目实施谁编制的策略,使施工组织设计服务于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要合理的组合工程项目各生产要素,明确设计的总体流程和设计规范,将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有效地计划和优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进度和业主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为施工方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将投资成本尽量降到最低。组织设计编制程序中明确施工部署和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的环节,对施工中的重要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应该作出规划和决策,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作为整个施工程序的综合性指导文件。
3.5 利用动态的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组织设计
将静态的网络图变为动态的网络计划,根据实际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网络计划进行检查和调整,控制施工进度、达到预定工期目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出控制总工期的总体进度计划书,在结构施工阶段明确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关键路线,在总体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根据业主的二级进度再编制出相应的各级进度计划书,按时检查它们的落实情况。
3.6 对施工方案的优化
施工方案应以提高施工方的经济效益、简化施工程序为总体思想,争取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进行,用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为保障,提高施工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优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7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优化
施工现场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工期,决定了工程成本,是可以安全施工的有力保障,大体应该做到道路畅通、材料和机械堆放有序,施工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就要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尽量缩小施工用地面积,使平面布置更加合理,可以减少运输费用支出,保证运输道路的通畅;尽量减少工种间的相互干扰,施工区段与生活区分开,确保施工安全,也便于施工人员的休息,施工制造的垃圾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保证整个的有序进行。
4、结语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的协调工程技术、施工程序、施工管理之间的关系,保证良好的运作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计划性文件,必须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绍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J ].山西建筑.2008(15).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权限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043-02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并且与之相关的技术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建立起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的管理中,对计算机进行了充分的应用,所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将计算机和现代管理知识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对于项目的信息管理来说,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可以有效解决其中的存在的难题。同时,对家算计的大范围的应用,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促进项目管理的发展,使其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
1.1 Web技术
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其中,主要的概念是超文本链接,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文本的形式,从固定的线性转变成了可以在不同位置之间来回跳动的。从其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也可是实现主体之间的转变。当用户想要对其中的某一个主题进行相应的了解的时候,只需要在特定的位置点击一下就可以了。就是因为它所具备的这种多连接性,才将其称之为Web[1]。这种方式是非常流行的,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存在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主要就是它可以在一页上同时显示色彩丰富的图形和文本。在Web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之前,因特网的主要信息形式就是文本形式,并且只有这一种。Web的功能是非常多样化的,可以将图形、视频、音频等集合于一体。与此同时,在导航方面,Web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需要从一个连接跳刀另一个连接,就可以在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了。
在通过因特网对万维网进行访问和浏览的时候,是不受到系统平台的限制的,对其系统平台的类型并没有一定的约束和规定。对万维网的访问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的。很多的图形和音频等内容会占用非常大的磁盘空间,从Web的角度来说,不需要将所用的信息都放在一起,可以将信息放在不同的站点上。需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指明相应的站点就可以了[2]。所以,从物理方面来讲,不同站点上的信息在逻辑上一体化,对于用户来说,这些信息就是一体的。Web站点的信息也就是站点本身的信息,信息提供者有着相应的权限,可以将站点上的信息定期进行更新。那么,在此基础上,站点上的信息有着相应的特性,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动态性。
除此之外,Web还具有交互性,这个特性主要体现在超链接上,用户可以决定自己的浏览顺序和所到的站点。通过对FORM的充分的应用,能够完成从服务器上获取相应的动态的信息的目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相应的请求提供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将相应的请求作为重要的依据,返回与之相关的信息。
1.2 工作交流技术
相关的工作管理流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工作流的主要意思是自动运作的业务过程部分或者整体,具体的表现是参与者对文件、信息等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时实现在参与者之间的传递。在工作流管理中,将人和电脑进行了充分的结合,通过共通的工作实现相应的协调、控制和通讯,要使所有的命令都处于受控的状态,需要在电脑化的业务过程上,对网络上的运行软件进行充分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工作量是可以被监督的,分派工作到不同的用户达成相应的平衡[3]。
工作流管理需要完成几方面的工作:对工作流进行相应的定义,包括具体的活动和规则等内容,在对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需要人和电脑的共同参与;遵循相应的定义创建和运行实际的工作流;对运行中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工作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自动化,这里所说的自动化主要指的是工作流的自动进行的特征。在工作流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和电脑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工作流管理的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协调,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指的是人和人、人和电脑等方面的含义;除此之外,工作流系统还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其中监察和控制就是非常突出的两方面的特征,在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正在发生的业务过程和定义等。
随着工作流的提出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人们对于标准化在工作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非常全面的认知。通过对不同角度的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包括理论、方法、对象等,都将工作流看成是企业的一部分。但是,只是局限在工作流的方面是不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拓展,对整个的体系的目标和所用的相关的要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也就是企I工程。工作流的管理,将人和计算机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和联系,实现了共同的作用,在系统中,用户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是直接的任务分派的对象,用户能够直接看到电脑针对自己列出的任务清单,对所有的任务状态进行跟踪,对相应的任务线索进行相应的搜寻[4]。那么,在此过程中,用户的任务分派和任务完成的状态可以最大程度的被电脑所控制。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概要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与设计
建筑物的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措施,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1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φ10到φ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当高层建筑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米,不满足此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发生相互倾斜。
近年来,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提高土体弹性模量,有效地控制建筑物沉降。某地区有些工程已经通过在高层建筑下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来替代桩基,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的问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都应依据相关规范计算裙房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明确规定采用地基处理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变形要求。
2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一、调整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二、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三、调标高差。
2.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3 后浇带的施工
3.1 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3.2 结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3. 3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3.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cm~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和建筑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42d~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4 施工后浇带异常情况下的处理问题
我通过以往做过的几个方案比较分析:一是在后浇带处灌注混凝土,不做加强处理,这种作法可以满足目前使用,但将来高层主体续建完成后,由于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变形,构件裂缝更难以处理;二是在施工后浇带处浇筑低强度混凝土,待续建时,凿去低强度混凝土,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但框架结构是一整体,不允许局部出现薄弱环节;三是在施工后浇带加强配筋,并浇筑高强度混凝土,续建后的内力由后浇带承担;经比较后认为第三方案较为妥善。一般情况下,可按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变形来反算内力,这个差异沉降要按实际情况,即已建成裙房和部分高层考虑,在后浇带处的配筋上予以加强,此处增加钢筋是有难度的,但也要设法增加钢筋或钢板,使按计算增强的后浇带能够承受日后续建裙房的差异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
5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问题
(1)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得跑浆,混凝土不得疏松。一般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做成企口式,不得留直槎。
(2)施工后浇带在灌注补齐混凝土前,必须认真处理被压弯或踩弯的钢筋,并应清除杂物,清刷干净,凿毛企口侧面混凝土,刷界面剂,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灌注。
(3)基础施工后浇带补齐混凝土,与基础同样属于隐蔽工程,必须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由于它的特殊性,更应认真对待,补齐混凝土后,尚应进行观测,包括基础的沉降情况和施工后浇带接缝处连接情况,应创造条件,多观测一段时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填实后浇带处,做地面。
(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有的工程为图省事留直槎,梁的后浇带处用木模隔断,由于钢筋不断,木模缝隙较大,浇筑混凝土不易保证质量;板的后浇带处不支模板,留成斜坡槎,使混凝土疏松。
(5)施工后浇带混凝土灌筑时间,对于沉降带应待高层主体完成后进行,但有的工程施工中途停缓建,建设单位要求将已建成部分装修营业,施工单位也不征得设计部门同意,更未采取结构措施,擅自灌注后浇带混凝土,虽然暂时能满足营业需要,但给今后再续建,沉降如何解决留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