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创业辩论

大学生创业辩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创业辩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创业辩论

篇(1)

关键词: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创业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06-02

当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当中,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在此形势下,中国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同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进。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例如,很多学校将其直接归结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或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生参加招聘会之前的简单演练和培训。从而忽视了创业教育对于开发学生创业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2.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针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初步的概念性的定性论证,缺乏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鲜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或者原封不动地照办照抄西方创业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许多高校现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于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部门,缺乏实践经验。尽管部分高校为了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真实性,从校外聘请了一些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客座教师,但是由于缺乏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并且校外专家也只能就自身的创业经历现身说法,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网络资源的介入

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将网络资源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之中,从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养成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品质三个方面着手,发挥网络资源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1.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学习兴趣的个性化,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其一,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需要涉猎信息,获取知识;其二,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网上学习、讨论和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在这一虚拟世界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第三,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接受程度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真正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2.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能力形成的核心是意识,创业能力是创业意识充分发展的结果。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业思维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在网络海量信息的选择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择能力和决策思维。其次,网络通过计算机所传达的信息是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这种形式的信息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活动意识,提高创业思维活动能力。第三,利用网络的虚拟功能,一方面开展虚拟活动,使学生可在“做”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己策略化、设计各种各样的虚拟系统。这些过程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

3.促进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养成。创业与大学生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在培养良好的具有创业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网络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水平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大大激发创作欲望和创业动机;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欲和独立性。网上信息丰富且更新速度迅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必然对出现的新东西进行有选择的吸收。

三、网络资源介入的实践

1.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情境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国外先进创业理论和知识前沿;通过构建网络虚拟社区为学生打造交流创业思想,进行头脑风暴,教师适时参与其中的交流平台;利用创业应用软件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创业实战演练机会;鼓励学生淘宝开店,让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经验不断得到锻炼。

2.中文与英文相结合的双语授课。针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大学均为英文授课的特点,可以尝试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双语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针对中国目前缺乏比较成熟的有关创业人才培养教材的现状,可以引入网络资源的创业公开课程讲述经典案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外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整合“90后”大学生特有的零散西式思维,同时借鉴圆桌式教学形式,让他们“放纵”自己的大脑,“疯狂”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学理论、方法和经典案例。

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兵棋推演。针对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培养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选择经典的案例。大量经典的案例不只含有成功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深度剖析这些案例就像是对创业过程进行一次“兵棋推演”,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真实的实践模型,这会使他们加速创新创业思想的成熟,完善细节,全面提高创业素质。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个性挖掘。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课时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理论课上,主要讲述创业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在实践课中,通过设计针对学生性格挖掘和分析的调查问卷,按照学生不同的性格作为依据将学生分组,按组设计产品创新、创业计划书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充分讨论、辩论、交流。同时,学生们的这些想法还可以拿到专题网站上和网民互动,进而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使得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85

纵观自主创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自主创业的产生原因无一不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理念密切相关。如今大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需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极易给社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很多高校也设置了大学生创业课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客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1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1.1对创业教育在认识上有所不足

我国的传统思想是待人温和,谦卑有礼,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国国民的思想日渐保守,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普遍缺乏企图心。在此背景下,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但是这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往往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只看到了创业带来的丰厚回报,认为自主创业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然而他们却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也没有结合当前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创业项目,导致创业的结果很不理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专门针对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设置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转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错误思想,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使大学生形成完善的创业构想,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创业失利的风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创业教育上的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授课教师大多由大学院校从教师队伍内部选拔指派,然而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举个例子来说,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毕业后会直接留校,或者是到其他学校就职,他们没有亲身参与过自主创业,也不了解当前的市场形势,只能照本宣科,教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会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企业成功的经验,为学生日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借鉴。但是多数企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将他们的创业方法搬到现代的市场环境中,只能适得其反。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无法传授学生实践经验,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匮乏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制

虽然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成果仍旧不容乐观,即使大学院校采用了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也没有挽救这一颓势。出现这类现象归根究底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很多大学院校设置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也比较落后,且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而且大多数的大学院校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缺乏经验,不能将创业理念付诸现实,创业热情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学校将创业教育重点放在与经济学相关的专业上,因为这些专业的设想较容易实现,可以为学校带来可观的利益,相反对于理工科专业的教育呈现巨大的落差,这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免有失偏颇。

2针对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开拓思维,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一味的随波逐流和模仿,很多大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由于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十分庞大,这种变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蔓延,大部分学生还是因循守旧,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举步维艰。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来说,要将其看成是我国高等教育新课改的一部分,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思维培养挪到发展的日程当中,在长期的发展中将创业思维深深植入大学生脑海中,发展成为大学生今后可能的完成的一种使命。还要在自身建立创业的理念,摒弃那些固有的阻碍大学生深化思维的传统教育和择业观念。

2.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投入

师资力量的优劣决定大学生能否接受良好的创业知识教育,也是未来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础,所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对学生创业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创业教师的要求,应当具有丰富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专业、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为学生讲课过程中进行更为深刻的创业描述,学生听的过程中也更容易理解。从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组成看,主要还是专业院校毕业教师,在创业课程传授中缺少社会中成功人士或是知名管理者的亲身教授,纵观近些年我国影视专业或者是法学专业学生在相应课堂中常常可以看到知名影视演员、表演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进行实践的专业演讲,法学专业也会邀请知名地方律师进行案件讲解,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创业失败的人来讲一下他们失败的经历和教训,这样可以增添更多的真实案例,也使得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便于学生理解。

2.3创新教育模式,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院校应设计完善的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将该门课程当作特殊的专业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教材的合理运用,选择学术性高、实践性强的教材,并与本专业有良好的契合度,通过学习教材内容深化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展开讨论,针对书本上的案例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观点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教师可以针对某个创业项目组织辩论赛,将班级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持有一个观点,探讨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教师还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到一起,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创业理念需要实践来证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大学院校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学校可以邀请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到校内举办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群的创业历程。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将学生的创业理念展示到企业面前,以获取企业的资金支持,使优秀的创业项目得以顺利实行。

篇(3)

【关键词】创业指导;法律教育;就业;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中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自1970年美国第一个创业教育课程诞生以来,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创业指导,如德国的“模拟公司”、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印度的“自我就业教育”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创业正获得高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许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但成效并不理想,大学生创业非常成功的案例也不多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大学生创业指导中法律教育的缺失,进而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指导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创业指导模式和体系。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指导课程只是偏重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品质以及创业团队、创业计划、财务计划、创业融资、创业管理等方面,而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涉及甚少,有的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企业法的相关内容。在“依法治国”的重要建设时期,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创业指导的一个缺失。其实,在创业指导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很少认真了解和学习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或者虽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或者漠视法律。

二、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中法律教育模块的内容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深入人心,立法体系的不断健全,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应将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对企业设立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风险的规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等纳入到法律教育模块当中。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关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其中。

大学生创业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创办企业?创办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可以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企业法中看到,创业者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一是个人独资企业;二是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三是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出资人的责任形式、企业的设立条件、税收负担、筹措资金的能力、出资人对企业的控制程度、企业的目标等方面比较三种企业形式的不同点,便于大学生在创业时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初期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承担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其所创立的企业一般均为中小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促进法》也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对大学生创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确定了创办企业的形式,注册公司后,企业运行中将遇到形形的法律问题。《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将是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例如《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活动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合同法》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到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及违约责任等,应成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内容。一系列制度构成了合同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企业招用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主和劳工在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创业者招聘员工,必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在三险一金上的最低要求,并随时关注地方政府出台的办法、文件,配合实施,以免遭遇员工的抵触。另外,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借贷或其他原因而向他人提供担保,或他人向自己提供担保。一定要在了解《担保法》关于人保、物保和金钱保等各种担保方式的前提下正确进行担保。

企业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特点往往会驱使企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不理性的违法行为。因此,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和管理是必要的。我国的《税法》规定正常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人(包括企业法人)应尽的义务,合理的节税只能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过规定,恶意的逃税、漏税,情节严重的,不仅要处罚补缴税款,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我国的《反不正当竟争法》也明确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对于进行科技创业、信息创业的创业者来说《知识产权法》是一定要掌握的,若是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一定要申请专利保护,以免被他人盗用造成经济损失;若是非自主研发的技术,在采用前必须先行查阅正确的出处、来源,以免因为误用造成侵权纠纷。诸如此类的体现国家干预性的法律是创业者必须了解和学习的。

上述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者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他们是民事主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很多,但我国并没有独立的专门性法律来调整这一特殊群体,只有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的法律群。因此,详细、完整地讲授全部相关法律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时时、处处意识到法律的存在,既不要违法,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法律教育模块的教学实践

繁杂的创业法律决定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须依托法学院,由法学专业教师将相关法律内容统筹为一门独立学科,并逐渐形成一套科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为创业者形成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明确开展创业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制度,掌握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熟悉各种创业法律规范;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需的法律意识,进而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提高解决纠纷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已开设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都是以教师对基本知识进行课堂讲授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很难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创业法律教育的教学效果,应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资源,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诊所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深化。

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实践,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将创业法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举办模拟法庭、案例调查与分析、旁听法庭审判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创业法律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创业法律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与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进行案例说法、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嵩.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2]何庆江,谭志合,雷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2):225.

[3]朱文星.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0):143-145.

篇(4)

关键词:高职;创业素质;开放式;沙盘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5日

创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获得在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相当优势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高职大学生创业成败的首要关键就是创业素质培养。

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开设沙盘课程也在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涌现,将沙盘课程引入到高职创业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意义重大。沙盘课程以新颖的教学观念开展课题活动,它提供了企业创业真实的竞争环境。沙盘课程教学凭借其极强的互动性、实战性、综合性、体验性、竞争性特征,弥补当今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胆量。沙盘课程让学生能参与并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不同的岗位,这让大学身在社会中学会自主创业。因此,沙盘课程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为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创业沙盘课程教学,是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的,它是从教学全过程设计构建,研究全面开放教学,学生成为活动的中心和主体,老师则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的新型创业教学,从而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也促使学生综合能力获得个性化发展。

一、开放式沙盘课程理念设计

当今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呼唤,高职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意味着观念到行为的教学理念全盘颠覆。同时,我国施行的素质教育,也诉求着让每位高职大学生个性化充分发展。为推动创业型社会顺利转型,提供创业人才保障,高职创业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沙盘课程必须基于开放教育的理念,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创业企业的真实情况,提供真实创业情境平台,指导高职学生利用沙盘来模拟创建并经营企业,同时让高职大学生在对抗环境中亲自动手学习,主动参与企业创业经营全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创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后,更能促进学生理性创业。

二、开放式沙盘课程目标设计

高职创业沙盘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授创业的基础知识、树立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高职学生的创业人格和提升创业实践的能力。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积累创立企业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最终课程要达到创业意识的启蒙、创业人格的构建、创业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创业能力的实践的目的。

三、开放式沙盘课程环境设计

课程教学首先提供充满市场竞争教学平台,尽量让学生身处一个充满真实的市场环境。沙盘课程教学开放,才能尽可能给学生展示一个自由、丰富、开放的世界。环境设计必须处理好“开放”与“封闭”的问题,做好全过程管理,确保各个教学环节有序进行。开放环境还包括课后学习资源开放。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开放学习平台,向学生提供开放,老师把学习资料制作成电子文本、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源,让他们按需主动到平台资源库学习,到达深度共享的要求。教学环境构建应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放和学习平台互动,向高职大学生自身经验自主学习,到各种尽可能世界环境的开放。最大限度开放才能确保在每个学生与教师同学们的互动中获得更为主动积极的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沙盘课程应该提供每一个高职大学生都能够获得个体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才能保障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具有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四、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沙盘课程内容要涵盖全面,包括企业创建经营中的战略决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学生必须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灵活解决面对的企业实际问题。而且基于开放式视角,课程还必须具备的个性素质以及创新性,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本预算、进度安排、采购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全方位整体管理。因此,课程还要涵盖创业项目管理专门技术方法(如甘特图),为高职大学生搭建起他们创业所必需的综合性相关理论知识、创新性应用能力,以及创业热情激情、创业态度、价值观等创业素质的大舞台。

五、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课程教学组织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重点体现出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沙盘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组合4~7人成立创业团队,根据创业企业的具体现实需要,明确各自团队角色的工作职责。学生以团队小组为单位,参加开放式沙盘仿真模拟,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习团队自我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满足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还应采用优秀创业案例评析和主题辩论赛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创业能力素质的自我提升构建。

六、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模拟创业后评价,优化构建开发式成绩评价体系。其中,课程最终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创业团队的投资表现、市场表现、成长表现、财务表现等多方面。成绩评价体系还应全面引导学生关注创业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与学生共同研究反思,探索分数与创业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度。同时,还必须注重过程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投入程度、工作效率、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正能量素质方面的评价。而且开放式评价不仅来源于上课老师和模拟软件考评,还必须有学生自我和互相的评价,是综合全方位的评价。

开放式沙盘课程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创业教育、沙盘教学、开放式教学三者的整合运用,它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一种探索与创新,能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势必成为一种值得高职院校推广开设的高职创业普适性教学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丽君.ERP沙盘模拟教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6.

篇(5)

一、活动目的:本届新生杯辩论赛主要为丰富新同学们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开拓思想,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活动宗旨:关注校园的发展和社会热点,追求进步,锻炼口才,发展自我

三、主办单位安徽新华学院成教院学生会

四、承办:各系学习部 宣传部

五、活动时间: XX年11月14—26号

具体安排 初赛一场 11月20日11:30 -13:30(前4组) 地点:教学楼三栋202、 201

初赛二场 11月21日11:30 -13:30(前4组) 地点:教学楼三栋202、 201

初赛三场 11月22日11:30 -13:30(前4组) 地点:教学楼三栋202、 201

复赛 11月23日11:30 -13:30 (最后4组)地点:教学楼三栋202、 201

半决赛与决赛 11月26日19:00--21:30(最后2组) 地点:三栋201

六、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领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1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工作人员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5、在观众提问阶段,观众要遵守比赛规则,所提问题要与辩题相关,不得故意刁难辩手。观众提问需经两名或两名以上评委同意后方才有效。

七.赛事安排

(1)大赛主题

1 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人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2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3天灾比人祸更可怕 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4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5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6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7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8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与弊 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与利

9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10美丽是福不是祸 美丽是祸不是福

11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三、辩论赛程序(由辩论赛主席即主持人执行)

1 、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

参赛队伍是正和反两队,辩题是“***********” 正方,观点是“*****” ;反方,观点是“*************” 。

2 、由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3 、主持人介绍评委

4 、主持人介绍比赛程序

5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6 、比赛结束,请评委代表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7、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8、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结束(然后老师和评委先离开现场)

(3) .赛制

1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

2反方一辩针对正方一辩进行盘问,时间为一分钟三十秒;

3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

4正方一辩针对反方一辩进行盘问,时间为一分钟三十秒;

5正、反方二辩发言,时间各两分钟;

6正、反方二辩进行对话,时间为一分钟三十秒;

7正、反方三辩将进行盘问环节; (耗时三分钟)

8正、反方三辩须针对盘问环节进行小结

9 观众发问时间,台下的班主任/啦啦队可选择对方选手进行提问(观众提问时间是十秒钟、辩手作答时间为三十秒)时间为5分钟

10自由辩论,时间各三分钟分钟;先由反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正方任何一名队 员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至双方时间用完为止。在此时间内,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受限制。(各方队员提问时间是十秒钟、作答时间为三十秒)

1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1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13、评判团代表评述;

晋级规则

以班为单位,4人/组(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本次比赛采取淘汰赛制,预计本次参加预赛的队伍为四各系。小组之间的对抗分组采取抽签方式,第一轮淘汰赛,采用积分方式,取积分最高的4支队伍晋级下轮,并考察是否有个人能力得分较高的赛手,若有,则留下穿插在留下的四支队伍中。第二轮比赛采取依然采取淘汰制,取积分较高的前两名作为最终中美对抗赛的参赛队伍,并最终角逐出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可留下个人能力得分较高的赛手。

三、评委邀请:

1、 初赛:由3名老师+2 名学生组成;

2、 复赛和决赛:由5名老师组成

十、奖项设置:1、团体冠军一队( 团体荣誉证书×4+u盘2g×4)

亚军一队( 团体荣誉证书×4+ u盘1g×4)

季军一队( 团体荣誉证书×4+钢笔×4)

2、最佳辩手每场一名,共4人;(颁发个人荣誉证书+钢笔2个)

3、最佳组织奖一名。 ( 团体荣誉证书+钢笔1个)

篇(6)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创业技能;大学生

作者简介:施险峰(1972-),男,江苏海门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江苏 南通 226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南通大学创业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南通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CYA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94-02

21世纪是“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1]对国家经济发展、改革的作用日益显著。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这是在充分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环境的实情和科学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创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也加速了创业文化的形成。加强对高校创业文化的研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

创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创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意识、思想观念、知识能力、行为准则、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的总和,是一种与创业有关的特定的群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2]高校的创业文化是指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精神面貌等所有文化体制的总和。[3]良好的高校创业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业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因此,只有大力引导和培育创业文化,使创业思想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理念中,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成为大学生的创业指南,从而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我国高校创业文化的现状

1.基础教育中创业环境的缺失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2007)》的调查显示,在所有有关创业的教育和培训的问题上,中国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全球观察报告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4]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十分突出,重分数轻素质,从小学到中学,学生都被困于分数竞争之中,完全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体验。在大学阶段,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坚持创业教育,开放办学,但“未成气候”。创业教育环境的基础性缺失,可看做是“先天性不足”,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完全是靠天赋,认为那些有创造性的人才会创业,才能创业成功。因此,大学生们并没有将创业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而是在没有就业机会下的被迫选择。

2.创业教育中以课堂教育为主体

现阶段高校绝大数的创业教育表现在创业辅导课上。开展创业教育辅导课,能够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学生对创业行为的认知。这类课程往往注重理论讲解,没有实践安排。学生对创业只是加深了概念上的理解,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创业的行动中去。创业教育仍停留在照本宣科、脱离实践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把高校创业文化渗透到具体的创业实践中去。

3.创业团体中失败率高的事实

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创业的失败率在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一般大学生仅有理论知识,在管理、创新和决策方面都处于劣势。此外,年轻人难免冲动浮躁,需知创业非易事,没有毅力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三、创业文化对创业技能的影响

创业技能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完善的创业技能和果断坚韧的创业精神,还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更助于促进大学生主动围绕创业选择,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职业追求、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兼具创新性、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外向性、合作性的个性心理品质。[5]这些既是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目标导向作用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是培养优秀创业人才的必备土壤,也是促使大学生开展创业行为的必要条件。应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的目标导向作用,包括对创业艰辛的认知、行为目标导向、职业发展规划等,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端正创业态度,培养创业兴趣。

2.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创业文化是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理念、行为表达以及学校对创业群体的政策态度,是全体师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和相应的价值观念。在校大学生要想拥有良好的创业技能,除了要进行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外,还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动向,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创业实践来充实自身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阅历。

通过开展创业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不是一味的沉溺于游戏,而是投入到创业活动当中。这样除了能获得一定的商业利润外,更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了自己动手挣钱的乐趣,也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创业文化特别提倡以主体为中心的团队合作模式,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几乎都是以团队合作、集体协作的形式来完成,即便是特别依赖个体的头脑风暴也需要通过交流与分享的纽带将个体彼此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挖掘主体智慧,调动积极性。高校创业文化很少主张个体的特例独行,其所蕴涵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极大地促进了主体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6]

四、引导和培育正确的创业文化

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应把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创业理念的教育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课堂教育。在推进创业理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鼓励大学生敢于发现新趋势并把握新契机,不断创新,实现创业价值。

1.明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念

确立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念。高校靠培养人才的质量求生存,靠科研求发展。而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顺利就业、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些均需借助于创业教育。[7]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高校需明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念,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培育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

2.形成鼓励创业的制度文化

首先高校应建立指导机制,调动教师的辅导热情,指导学生将创业理念转变为创业行为并将创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其次需建立鼓励机制,可以先从创业学分着手,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建立相应的奖励政策;最后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场所、人脉等方面的支持,与外界公司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创业活动室和科技创业园区等。

通过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大赛、创业Logo设计、辩论赛等多项活动的开展,不断扩大创业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增强创业文化对学生创业的感召力度,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创业阵营中去。

3.加大创业辅导的师资投入

教师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执行者,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指导者。目前绝大多数的创业指导教师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活动的发展。一方面任课教师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辅导中去,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自身也存在一些实践方面不足的因素。因此学校首先应加大创业辅导的师资投入,造就一支专业的创业辅导教师队伍。其次可以聘请已经创业成功的学生作为兼职小教师,分享自身的创业心得,并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实习。

4.创新学生创业的实践形式

创业本身是一项实践活动,仅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创业文化的理念需要落实到创业实践中去。

一是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企业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到校企结合的协作项目中去,使学生在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

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创办企业或是创建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一方面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学校开辟财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实习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创业提供一个实践平台。[8]

三是组织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各种创业项目竞赛。通过比赛,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认识自身的不足,还能够获得权威专家的创业指导。这是人生阅历的积累,也是创业过程的一次提升。

五、结束语

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挖掘潜在的动力,改变思想和行为。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优秀的创业文化的引导下,才能树立科学的创业价值观,明确自身的前进方向,不急不躁,吃苦耐劳,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政,李玉玲.创业型经济的构成元素与发展途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18-25.

[2]刘素婷.谈高校的创业文化建设[J].就业与创业,2011,(23).

[3]张效东.大学创业文化的结构、内涵及其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6).

[4]高建,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林刚,张正彦.论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及其优化路径[J].教育探索,2012,(2):150.

[6]翁细金,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校研究,

2011,(1):62.

篇(7)

一、把握超越

暖暖的春风吹拂大地,转瞬已是三月暮。教育学院运动会在这美好的三月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其中,乒乓球赛是在同学们晨练的时间里进行的,同清晨的阳光融为一体,处处展现了教育学院学子的勃勃生机。

本次比赛虽耗时不多,但整场比赛激烈而有序,不仅调动了同学们运动的热情,而且使他们的毅志力、注意力、反应速度、把握和分析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教育学院的团结和素质拓展工作的进行,推进了教育学院综合运动会的成功。

二、继承英烈遗志展望美好未来

燕赵自古多壮士,慷慨悲歌史留名。清明将至,教育学院学生会实践部组织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传承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以表达教育学院学子对先烈诚挚的敬意,各班同学热烈响应,积极参加,组成了教育学院百人祭奠队伍。

4月1日早晨,同学们带上亲手折制的小白花,于8:00准时到达烈士陵园。庄严的条幅,招展的红旗,引领着同学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庄重而有序地向烈士敬献花圈,致悼词,默哀三分钟。肃穆的着装,安静的面容,透出同学们对先烈的追思与缅怀,他们用心与先烈交流,聆听先烈教诲。党员代表宣誓后,同学们在英烈亭和烈士墓前献上白花,鞠躬哀悼。面对墓碑上烈士的英名,同学们心潮澎湃,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不仅铭刻在同学们的心中,而且将在一代代人的崇敬中获得永生。最后,同学们参观了烈士纪念堂,瞻仰了烈士们的遗照,英勇的事迹激荡着同学们的心灵,更坚定了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

青山埋忠骨,本次扫墓活动让同学们切实受到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励他们秉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树立远大理想与目标,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游走于唇舌间的精彩

为了加强教育学院同其他学院间的交流,建立友好互助的关系,共建和谐校园,教育学院与经济学院友谊辩论赛于2007年4月6日在八教402隆重举行。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蒋胜军、经济学院辩论队队长王木石等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

正方教育学院代表队的辩题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反方经济学院则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在简洁的自我介绍后,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双方一辩进行立论陈词。两位辩手都紧紧抓住本方辩题的关键作了扎实有力的立论,为后续比赛的进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然后,由双方二辩、三辩进行攻辩,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四位辩手在短短几分钟内已辩驳出了许多矛盾。之后,双方四辩进行攻辩小结时对对方辩论中的漏洞进行批驳,同时用有力的言词来总结并支持本方观点。,将比赛不断推向。最精彩的应为自由辩论阶段,双方辩手毫不相让,互为攻守,唇齿间锋芒毕现。而我院辩手们抓住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利处,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身能力、积累经验,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和广大在校大学生自身拥有的激情与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基于对方的理论抛出种种疑问,犀利的言辞、敏捷的反应都让比赛步步升级,达到白热化阶段。最后,由双方一辩进行总结陈词,为整场辩论画上圆满句号。

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判,正方二辩获得本场辩论赛最佳辩手的荣誉。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蒋胜军对辩论赛进行总结,分别指出双方辩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给予建议。辩论赛成功结束。

理越辩越明,本场辩论赛不仅辩清了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更辩出了教育学院的风采,体现了教育学院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同时,本场比赛更促进了教育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友谊,有利于学院间的团结,也推进了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和素质拓展工作更进一步。

四、旋转小球碰撞感情

融融春光中,万物勃发。在这暖风轻拂的时节里,教育学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乒乓球交流赛。这次比赛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极大关注,师生踊跃报名,现场气氛热烈,极大地拉近了我院师生心灵的距离,使我院本就和谐融洽的学院氛围更加凸显。学院赵书记、张书记报名参赛。

4月7日一大早,老师、同学们就来到“教工之家”,进行现场清整和赛前准备。比赛未开始,交流的气氛已十分火热,老师和同学们自主成组对阵,你来我往中,了解更深一层,情谊更厚一重。9点半,比赛正式开始。整个比赛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四部分,共17场,场场激烈,精彩纷呈。尤其男子双打部分,将比赛推向。双方选手站好位置,严阵以待,一声“开始”,金黄色的小球飞速旋转,一声清脆的撞击,小球轻轻弹起,跃过球网,在深蓝的球案边缘轻沾,紧接着被早就蓄势待发的选手巧妙博回,优美的弧线在案板上方流闪,选手间配合密切,全神贯注地应对来自各个角度,带有不同速度和旋转程度的挑战。一个轻削,急速、旋转,令人欢呼;一个危险来球的精彩补救,更是让人大舒一口气,禁不住雀跃。11点半左右,比赛圆满结束,老师和同学们仍不忍离开,交流依然继续,清脆的“乒乓”声在敞亮的“教工之家”回响,显得格外亲切。

这次精彩纷呈的师生乒乓球交流赛的圆满举办,成功地沟通了我院师生们的心灵,共同的爱好,积极的态度,和蔼的笑容,无不彰显着我院师生互动、共同协作、亲密和谐的院风,也必将促进我院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树辩论之风结同窗之情

本次辩论围绕“大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展开。正方教育学院代表队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科学精神”,反方新闻学院代表队则相反。简洁的自我介绍之后,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双方一辩进行立论陈词。两位辩手都紧扣本方辩题关键,简洁有力地阐明了本方观点,为后续环节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紧接着进行的攻辩阶段中,双方二辩、三辩头脑清晰,思维活跃,从各个角度寻找突破口,抓住对方辩论中的漏洞进行批驳,连续的追问如炮弹般发人深省。随后,双方四辩汇总攻辩中的优势和不足,作了极富逻辑性的小结,同时也将本次辩论赛推向了,很快进入了异常精彩的自由辩论阶段。双方辩手或沉抑顿挫、思路明晰,或激情昂扬、慷慨陈词,有力的交锋迸溅出绚丽的火花。选手们互为攻守,抓住两种精神的不同内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结合二者的相互作用及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指明“注重”和“侧重”的不同含义,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争夺,赛场上一时间硝烟弥漫又不是和谐,观众们听得凝神屏息,听到精彩处禁不住击节拍掌。

比赛精彩纷呈,选手们各有所长、难分伯仲,经过评委们激烈的讨论,最终花落两家,双方三辩均荣获最佳辩手称号。经久不息的掌声后,评委们分别对各位选手最出了评价和建议。至此本次辩论赛圆满结束。

比赛不分胜负,感情重在交流。本次友谊辩论赛不仅辩清了大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目标,同时也增进了教育学院与新闻学院的友谊与团结,也必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及我院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轻盈羽毛激烈球赛

春天的脚步一刻未曾停息,转眼间已是四月下旬。教育学院综合运动会自3月9日开始举行以来,各项运动项目陆续举行着,随着棋类竞赛的结束,球类竞赛也逐渐接近尾声。运动会最后一项为羽毛球比赛,于4月22日下午举行。

决赛分四场举行,将从五位选手中决出前二名。在激烈的比赛场上,小小的羽毛球完全失却了平日里的轻盈与优雅,反而变成了对选手们反应速度与灵活能力的考验。选手们躬身俯背,双手紧握球拍,双脚踮起,全神贯注紧盯着羽毛球,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瞬时间做出反应,灵活地跳跃于球场的每个位置。挥拍之速快如疾风,眨眼之间已是激战了几个回合。比赛激烈如此,接球的乒乓之声更是点燃了赛场气氛,周围观看的同学此时已忘记了呼喊,完全融入了比赛之中。最终06教育学专业尹妹同学以11:7和11:5两局赢得冠军,06应用心理学专业彭洁同学位居第二。学院代表为获胜选手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随着羽毛球比赛的结束,教育学院综合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综合运动会涵盖了棋类、球类两大竞技项目,不仅仅是在体力,而且是在脑力上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并且最终都受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运动会举办之初的“身心同步发展,智力体能并重”的目的,为2007年教育学院的学生工作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本次运动会得到了教育学院团委的鼎力支持和学生会各部室的全力帮助,受到学院各年级同学的积极响应,加之学生会体育部全体成员的认真工作,都推动了本次综合运动会的成功。不仅如此,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学院学生的交流与团结,锻炼了学生干部的配合与组织能力,也为教育学院素质拓展工作的进行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增强团结意识实现图书共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教育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组织了一场以“增强团结意识,提升人文素养”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有力地响应了我校“迎评促建,建设校园文化”的号召。本次活动受到了学院领导的热切关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热心贡献也保证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此次图书共享共征集到近400本中外优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