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低碳经济规划

低碳经济规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1: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低碳经济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低碳经济规划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规划;低碳背景

在世界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低碳经济发展是未来的必然方向。从地域角度来说,城市发展规划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间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在联系

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中,低碳经济缘起于排放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严重后果。IPCC在1990年阐述气温升高的危险后,以此为强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紧密关联,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 年《京都议定书》分别强调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是国际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全球变暖业已无法逆转,排放温室气体减排是世界各国的生存和发展严重阻碍。

现代城市发展规划开始于城镇化建设,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得大量农民从农村到城市成为工人,导致城市数量和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加速和工业使得城镇化建设加快了进程。传统城市向着工业现代化城市转变,也给城乡设施如何布局带来难题,这些难题对城市进行现代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探索,提出许多理论,极大促进了城市发展规划的现代化学科和现代化体系建设。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共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互相作用,互为依托。

二、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实际性质

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阶段,发展特征是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开始朝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演化。我国城市数量多,规模大,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的能源消耗位于世界前列,根据IEA报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的同时,低碳减排任务巨大。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越来越产生关联,发达国家外移高能耗企业,对包括我国履行减排温室气体和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很大阻碍。我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水平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部分城市尝试进行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率。我国低碳经济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低碳建设,减排、节能促进新能源、新经济的发展。我国低碳经济重点应在于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要积极利用已存在的产业,结合新能源的产出和利用,实现低碳产业的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要减少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为关键,建立生态、绿色、环保的低碳城市,强调以人为主,建立复合的低碳城市生态系统,侧重于系统、层次和环境。

三、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特征

我国的城市发展规划是为了维持城市发展的公共生活秩序而进行的未来空间的设置和安排的具体表达。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特征是建立在城市的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等基础上,安排合理空间达到节能、环保和减排的规划目标,主要表现为:

1、低碳城市规模适度

我国的城市规模与碳排放量有正向联系,既城市规模越大,则居民碳排放量越多,更深层的表达就是人口越增加,碳排放水平越高。从这一理论看,只有适合的城市规模才能保证城市碳排放的相对合理。

2、低碳城市紧凑形态

我国城市发展要持续发展,则城市形态必须相对紧凑,要充分成复合土地利用效应,因为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密度、城市交通和碳排放间有紧密关联,紧凑土地予以复合利用,多功能结合,有助于降低居民的日常出行成本,对提高城市密度,推进城市交通利用效率有积极作用,进而减少碳排放量

3、低碳城市高效交通

交通作为我国城市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指排放汽车尾气,不停增加的城市道路建设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阻力。所以我国应建立居民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合理、高效的交通体系以降低城市碳排放增长。

4、低碳城市低碳政策

在一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之初,就要考虑低碳发展为主,留下足够的用于低碳建设的政策实施空间。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低碳发展的操作空间,制定低碳政策,并规划、实施低碳措施,促进低碳观念普及和低碳技术应用。

四、低碳经济前提下的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对策

我国现在的城市发展规划对发展城市和管理城市有着重要的任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方法、内容和管理等措施,要围绕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展开。

1、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

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建立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体系。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时期,也要相应地改变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目标,调整、研究我国的城镇化与低碳经济的有机融合渠道,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和体系。

城市发展规划以低碳为出发点,要遵循城市本身固有的复杂结构,认清碳排放不断增加的影响因素,要找到适应低碳经济下的、可以覆盖城市发展的低碳理念。城市发展结合低碳目标,为发挥城市发展规划对低碳经济的调控作用,低碳城市规划必须关注城市的消费全过程,加强低碳、环保、节能、生态等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

2、探寻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探寻我国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创新规划内容。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要降低碳排放、增加碳汇两种方法,城市发展规划要与这两种方法结合,研究碳源和固碳地,探寻城市发展规划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适应模式,创新城市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减少碳排放主要通过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和发展规模、促进城市紧凑性突破和多方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式来达成;增加碳汇指经由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增加绿化、限制城市任意扩充规模和建设、健全城市生态环境等实现。

3、调整低碳城市规划的城市规模

改变传统的建设城市以人口数理决定城市规模的方法,改由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空间和规划规模的决定因素。生态承载力可以客观、准确地说明城市和自然间的切合度,能严格控制城市发展影响自然的负面程度。以城市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发展规模更利于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化发展。

4、强化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策略研究

我国必须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实施对城市发展的安排和管理作用,强化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策略研究。低碳作为经济发展方向和城市规划的新兴观念,我国低碳理念推广和宏观计划还远远不够,城市规划必须依靠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才能确实实施。要尊重城市发展的低碳特点,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低碳措施。

参考文献:

[1] 毛小苓、田坤、李静萍、李天宏、刘永伟. 城市生态需水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2)

[2] 中国低碳城市论坛——(2012河南)智慧低碳城市顶层设计[J]. 城市规划. 2012(05)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城市发展

引言

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系列有效举措。由于我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大中小城市分布极不平衡导致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的城市规划出路在于创新,在于结合中国实际基础上的创,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低碳经济建设渐渐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1 城市规划的原则与管理工作

1.1 城市建设的相关原则

城市规划足一项牵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诸多因素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把城市规划好,才能逐步建设好、管理好

1.1.1 城市规划要坚持科学性。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前提,规划是保证,因此城市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对城市要进行科学的定位、定性、定向。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要科学,要符合当地实际。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广域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编制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1.1.2 城市规划要坚持超前性。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要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着眼于新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高起点筹划城市的发展格局。用先进的规划技术指标来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避免城市建设重复运行,在利用规划对各种城市资源进行配置时有效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杠杆,以集约合理为条件。

1.2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努力提高规划制定和修编工作水平

1.2.1 加强领导和协调。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市长是城市规划工作第一责任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城市规划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

1.2.2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培养规划人才。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有长远眼光,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

1.2.3 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进行规划修编的地方 首先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修编的目标和任务,并按法定程序认定、报批和备案

2 低碳经济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城市规划中,低碳经济建设也渐渐占据重要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这对城市建设是压力,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2.1 能源资源挑战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中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如何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变,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大考验。

2.2 现阶段高排放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围,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停止,致力于改善13亿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成为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一大制约。

3 城市规划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3.1 以低碳经济为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

针对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提出如下以低碳经济为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综合决策框架。建议的框架以城市规划决策五个不同阶段为架构。从中建议在决策过程中每一步的“无碳化”考虑及相关的行动配套。此五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在城市规划中由宏观的愿景政策到中观的总体土地和建设规划及微观的详细规划规划许管理和监控等步骤:(1)城市发展远景和减排目标;(2)城市发展战略及政策:(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规划许可;(4)城市设计及绿色建筑设计;(5)监控和持续研究。

3.2 城市发展战略及政策

从城市低碳经济远景和减排目标可以编制不同方面的城市发展政策。如城市的土地利用、工业、电力、建筑及交通政策都是协助城市整体达到减排目标的重要领域,应有一项综合城市气候变化应对政策以跨界、跨政策、跨部门的思维和体制去实施。相关具体的政策幅度可以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综合供暖供冷及发电系统;工业结构调整;清洁工业生产:紧密城市发展形态;公共交通导向发展;高能源效能建筑法规;消费者警觉性教育及产品标签;生活方式;碳税及其他经济政策;食物及农业政策:生态多样性保护;城市现有基建受影响的评估和社区适应行动等。

3.3 “减缓”规划

减缓规划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去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潜在的反面影响。相关的手段可包括编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提供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鼓励使用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有关的政策必要有一个概定的减排指标为依据,作为度量各减缓规划手段的可行性及成效的工具。

3.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及规划许可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会具体在空间中落实到城市内的土地利用布局,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当中。然后会再往下游通过详细规划及许可制度实施。本文就此有以下两点建议:

3.4.1 采取以能源及资源管理策略为主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之一,比较不同规划方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4.2 采用创新规划工具和模型去量度不同土地利用、建设、交通布局及城市设计方案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标,特别是和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指标。可包括最少如下的指标:

a总体规划的能源消耗量、节能效应、可再生能源使用率;b总体规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不同情景的比较;c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的分布及其达到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同方案;d城市工业在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的效应;e城市电力能源结构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划。

3.5 监控和持续研究

有关地块在一级及二级开发过程中对城市整体二氧化碳排放减量目标的贡献能否达标;有关能源及资源利用控制性指标的表现;通过示范点,监控创新技术及手段对减排的效率及成本利益;建立以项目或规划范围为对象的研究计划,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下市民的消费及生活习惯的应对;跟踪新规划手段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矿业城市 低碳经济 低碳产业 低碳技术 发展规划

1、引言

在高度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环境、社会、区域的种种压力。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又能够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减少城市能源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成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写入政府白皮书。之后许多城市开始以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宜的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尤其是在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中,更需要资源的绿色开采与开发、引导城市产业机构的调整、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采用严格的环保措施。

2、矿业低碳城市的规划方法

2.1 矿业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矿业城市规划是指研究矿业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

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矿业经济发展规划、资源和社会长远计划、区域规划来确定矿业城市性质、未来发展方向,综合部署矿业城市经济、资源、文化、社会、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保证城市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

2.2 矿业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方法

在规划之前我们首先建立低碳经济模型:

W(CO2)=P×××—F

根据此模型,其中,E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煤;W(CO2)为CO2排放量,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者碳排放系数。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条件及能源结构的K是不等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所以K约等于2.45(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CO2约为2.45吨)。在这一公式中,假设K值恒定,低碳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能源利用问题的核算。城市能耗包括家庭能耗E1,交通能耗E2,公共建筑能耗E3,生产性能耗E4。但是我们的城市自由吸收CO2的总量需要减去,一般我国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都采用森林碳汇的形式,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吨CO2,温带地区森林每年每公顷吸收2.5—27吨CO2,我们通常按照15吨来计算,取F来代表。

3、低碳经济规划视角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3.1 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规划

矿业城市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含四大体系:第一是依托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通过对主导产业的培育、加强,可以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矿业城市经济力量;第二是以矿业城市产业集群体为基础,通过产业中的企业间的技术链、知识链、价值链、信息链和市场链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以此来实现产业升级和低碳发展;第三是由技术、经济、管理和政策来提高产业内各个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率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利用,这是低碳经济体系的保障;第四是矿业城市产业低碳经济运行模式中的资源、人口、环境和社会作为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与产业间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多方面的交互作用,为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宏观的支持。

在此模型基础上,我们基于矿业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可以从产业运行模式中设计出矿业城市典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一,通过核心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入产业链,形成资源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的低碳产业链条;二,在矿产资源富集区域,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节能减排示范区、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基地为主的产业集群;三,通过建立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科技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把资源型企业或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内,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发展资源—科技型产业集群;四,以产业链为延伸,以资源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产业集群体为核心,建立产业延伸性低碳经济产业集群体系。最终通过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来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3.2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规划

3.2.1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系统

低碳技术包含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炭层的勘查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除矿业经济部门以外,还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汽车等众多部门。矿业城市的低碳经济系统是由企业层、产业链层、产业集群层、矿业城市层等不同层面构成的集合体,这意味着,整个低碳经济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企业的技术体系是基础,尤其是企业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技术应用;产业链层和集群层是基于整个产业或资源富集区、园区低碳技术使用;矿业城市层主要是从城市整体,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选择、实施来建立矿业城市低碳经济宏观技术体系。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支撑系统是由高效利用技术、再利用技术、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五大部分构成,它是一个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三维系统。技术系统的手段以此为开源化、再利用、减量化、无害化;作用对象以此为初级矿产品、废弃矿物、新能源、新型可利用矿品;作用领域以此为资源领域、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环境领域。

(1)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是矿业城市实施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它涉及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转型。对于矿业城市来说,只有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生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矿业城市高效利用开发技术体系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技术;伴生资源、伴生有益组分的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采选冶过程的高回收技术等,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等途径,实现矿业城市产业运行中的资源高效利用。

(2)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再利用技术体系。再利用技术是矿业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煤矸石、废矿石的再利用技术;尾矿、尾液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技术;矿坑废水、洗选废水的再利用技术;瓦斯、冶炼烟尘的再利用技术等。通过再利用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最终废弃物排放的规模和强度,有效的降低系统内产品生产的综合消耗。

(3)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体系。矿业城市的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减碳技术包括烟气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采矿土地复垦及造林技术;旨在提高化石燃料内在使用率的超燃烧系统技术,超时空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节能建筑技术,高效电网传输技术,高效火力天然气发电技术、热电联网技术等。去碳技术目前只要指碳捕捉技术,目前积极采用的是CO2重新注入油井以增强抽油压力,甲烷回收,CO2制成干冰投掷入海,CO2泵入深海等技术。无碳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这些措施都是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可以将矿业城市生产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或者增加城市碳汇。

3.2.2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政策

由于低碳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政策体系极不完善,所以,首先,应该制定相对完善的配套政策,如碳税、排放权交易政策;其次,有针对性的扶持低碳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第三,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四,通过绿色证书交易、政府采购等措施引导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技术;第五,加快低碳产业示范区、低碳科技园区的建设,在园区内部给予企业优惠措施;第六,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城市统一规划、规范管理、设立专项基金、集聚人才、整合资源等;第七,推动多元化投资,鼓励风险投资;第八,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矿业城市要大胆走出去,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共享成果,为我国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闫军印.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设计与优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年11月.

[2]蔡博峰.低碳城市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3]娄伟.低碳经济规划理论、方法、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4]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2月.

[5]牛冬杰.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篇(4)

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源短缺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引起了全球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地,同时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日益成为世界各城市应对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规划 新视野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规模、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等,而这些因素则与低碳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同时,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主要依据,必然在建立低碳城市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可以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阶段的不同,各国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因此,探索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规划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国内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归纳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最后指出目前国内低碳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见图: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1、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目前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贫穷落后与限制发展不符合低碳发展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由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量不断减少的发展过程而实现的可持续型经济形态,同期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低碳化转型,是中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工商业高度发展的产物,聚集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生产与生活等活动。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其组成包括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温室气体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仅占地球表而积的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75%,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80%左右,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全球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的首要措施。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及其外沿区域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并重,实现城市结构与功能、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全而低碳化,在保证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碳排放量的可持续型城市形态。

二、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进展

1、技术层而

目前,对新能源及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实践较多,如太阳能、生物能及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等。但是这些大多是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的低碳技术。

2、建筑物节能的应用

建筑的能耗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据此,有的学者主张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小区地面和建筑物顶层建筑材料等方法来改变“城市的小气候”。某生态城在小区规划中,将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大然隔热层,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又可以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环境。据研究,这样的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3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的学者主张从建设的形式设计出发来控制建筑使用中的能耗,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绿色大厦”和空中花园生物圈,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而且也可以营造出多元的城市环境。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建筑节能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加强生活及公共建筑中的节能措施。此外,规划还可以增加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的利用设施,以实现建筑物内的资源及能源的循环利用。

3、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

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式,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已经被公认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基木模式之一。低碳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具有的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或产业体系,某低碳生态产业园区规划时,设计了循环生态农业和绿色海洋农业、循环经济型工业和循环型服务业等低碳产业体系。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师提出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产业减碳策略。南通根据目前的产业基础,重点从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方面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杭州则通过发展都市型工业、推动知识型产业发展及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建立了低碳产业体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低碳产业体系是低碳城市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

4、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规划由概念层而推进到可操作层而的关键所在。2009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外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其中探索性地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共包括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3个准则层、10个具体指标,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值。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其中涉及到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有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而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等。

三、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仅仅依靠节能、低碳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足以解决城市低碳化发展中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要实现建设低碳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科学的低碳城市规划必须摸清低碳城市的演化机理,从城市结构低碳化、功能低碳化、能量流低碳化、物质流低碳化等4个方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中全而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1、城市系统结构低碳化

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的作用,一旦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物质环境确立之后,它所决定的交通形式将很难大幅改变,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锁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结构主要分为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低碳化理念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而空间结构不仅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结构。因此,城市空间结构需受到重点关注,以期通过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城市经济社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而城市交通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及碳排放相对较高,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国情,如果不采取战略性的低碳城市规划策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化发展都将受到制约。因此,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在于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低碳城市发展助力。

城市结构低碳化规划需要通过调整城市扩大方式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探究城市发展的密度、形态与低碳目标实现的关系。分析城市在形态结构,特别是土地利用中的低碳化调控方法,通过城市结构、功能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来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形态上合理的城市结构需要有合理的交通结构体系支撑,因此城市的交通系统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

2、城市系统功能低碳化

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不但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改变。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经济功能上升到主导地位,通常认为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城市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及其性质。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要求下,城市作为聚集中心,其功能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功能区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低碳功能分区需要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将城市中各种要素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低碳经济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更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的城市化、低碳化的发展程度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不同的城市主体功能区,应规划不同的、适合各自特点的低碳发展主导模式。如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城市规模,走集约发展等,都是低碳城市规划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并开展的内容。

3、城市系统能量流低碳化

与城市低碳化相关最密切的就是城市的能量流动。能量在城市系统中呈现单向流动性,较低的能量利用效率,将会对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产生负而影响。能流分析正是用来评估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它对环境一经济系统中能量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能量统计,对能源的初级输入、能源转换、最终能源使用、能源输出等过程进行结算。在能流分析中,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能源产品、电力等。通过能流分析,跟踪城市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评估与这些流动相关的城市系统变化,从而分析低碳化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是低碳城市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城市的能流低碳化规划技术,需要综合研究城市的能源代谢机制和城市能源系统的运行规律,全方位和多层次地辨识城市系统能量流动及行为特征,从能流角度研究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居活动等方面的时空演变规律。规划需要结合城市重点节能环节,根据工业、交通、商业、生活等不同类别的用能单位,分析城市碳减排效率及潜力。进而结合城市节能目标责任,从城市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节能等环节的低碳化转型来影响城市能量流动的变化,分析重点节能减碳环节,以期在城市层而实现从能量源头到最终消费整体过程的低碳化。

4、城市系统物质流低碳化

从生态系统角度看,城市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城市系统初始投入的物质几乎完全依赖系统之外,而其终端的废物流主体上也向系统外输出。研究城市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阻滞与耗竭,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如果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低碳城市的特征之一应该是物质流效率较高,城市碳输入、碳消耗和碳输出都较低的城市。

城市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基木思想是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基于物质守恒定律,研究城市系统中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输入、输出关系,城市物质代谢分析可通过系统解析和度量城市系统的物质通量、分布及其机制,研究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城市低碳化规划可以通过分析城市中物质流动与资源消耗,揭示不同城市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以及规律,分析城市系统运行机制及互动规律,研究其中多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剖析其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核心机理,从而确物质代谢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用低碳理念加以优化,推动低碳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结构改变。

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努力做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内涵;实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一项重要的项目,低碳社会的建设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国发展中的一个共同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加快发展增强经济的同时也一直努力的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低碳社会的建设。我国已经将低碳社会建设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层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建筑物、公共设施等都比较密集的地区,是我国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排放的源头集中区,也是我们能够实现碳排放控制的关键。根据《中国城市化战略的低碳之路》报告,在我国全部的碳排放量中,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总量一半以上。城市规划就是需要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实和潜力出发,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集约的利用土地,统筹协调空间布局,实现各类社会资源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低碳发展的目标。所以,我们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要把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让其成为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低碳城市内涵

低碳城市内涵与低碳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英国最早在2003年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所提出来的概念,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环境污染和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更大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的机会和途径,其为应用、发展和输出先进技术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也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国内的一些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低碳经济提出了一些说法,如潘家华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是低碳,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的发展。马永欢、付允等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和发展方法,即低碳发展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是我们的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碳中和技术作为方法。

对于低碳城市内涵而言,正如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不同表述,对低碳城市内涵也有不同的定义。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我们在城市中进行低碳经济发展,包括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做到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小化处理。其他的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公众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在社会管理上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通常认为,低碳城市是在城市空间内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在发展低碳经济,不断地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群众的生活方式,彻底摆脱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不断优化结构、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创建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一种节约、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城市的高效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城市规划不足

1、生态环保意识的缺乏

作为一项对城市规划合理与否评价的重要指标,生态环保意识的直接体现着整个社会对低碳的认识度和积极性。然而,由于历史及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市规划往往是更加注重规划的社会经济效应,而忽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虽然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也对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是,在我们进行实际的操作中,种种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的城市增长更多的是采取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城市发展造成污染物的高排放,而这些又让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威胁。城市化的不断提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品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的升级,这些都给原本紧张的城市资源、环境带来着更大的压力。据环境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各江河湖海中,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有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50%的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标准,40%的水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60%-70%的缺水量由水源污染造成。

2、公众利益诉求的缺失

在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中,主要是体现着政府规划部门的意志,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才智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就造成城市规划中出现了诸多问题: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逐渐减弱,许多城市的规划严重缺乏严肃性和延续性。一方面,城市规划随政府主管领导的变动而不断变动,而在另一方面,有些城市规划实施进程又明显滞后于规划的期限;2、历史文化建筑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一些城市规划不考虑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持,造成了一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受到大规模的毁坏;3、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生态受到破坏。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遭直接排放,地下水源被严重污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4、城市各类建设风格大量雷同且不环保。宽马路、大广场、欧化建筑、豪华办公楼等问题在全国频繁的出现,而这些建筑往往不能做到低碳环保。

三、做好低碳城市规划

1、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及低碳城市规划定位

我们需要在社会公众中积极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当中。要积极地倡导整个社会从盲目的追求眼前利益转而追求更加长远的发展,让人们的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方向进行转变,改变原有的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保障城市生态系统运行。同时,低碳约束要求城市需具有一个明确的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应体现循环发展、生态的思想,做好用地分区和公共设施布建的合理设计,有目的地限制高耗能产业用地。制定合理产业指导原则,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低碳城市。

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系统地理解经济、社会、生态间的关系,科学的制定各类评价指标,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在各类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下,做好低碳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城市低碳规划进行测评,促进低碳城市发展。

低碳城市规划需体现绿色城市、节约型城市特色

低碳城市规划要利用好各街道,让其成为消解城市废弃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主力军。城市绿化用植物尽量选择本土物种,还要选择一些耐旱、抗病虫的植物。树立节约观念,让其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来。从法规上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各类能源资源,实现清洁生产。

四、结论

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合理确定低碳城市规划的各项内容,统筹协调、综合部署,争取能够通过这样一种环保的规划方式来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成为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低碳城市, 发展 ,规划

Abstract: to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i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low carbon cities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many cities have put forward building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and some ideas to try, however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he city's high enthusiasm back, and there was some blindness and unsoundnes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city feature selection of suitable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气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对于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作用日趋明显。然而, 城市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尤为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dustry,UK,2003)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 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城市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国外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动法案。国内多个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也已经逐步展开,已有保定、上海、贵阳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尽管如此,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仍处于尝试性的阶段, 过于零散, 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架, 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 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 争相打造低碳“名片”, 缺乏系统性的安排。然而, 低碳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而是需要通过低碳技术的创新, 经济结构的优化, 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城市需要探索出符合自身特征的低碳发展路径。因此, 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总结提炼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发展模式, 将为我国城市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 为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一、国内低碳城市的发展探索

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了很多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 多集中于战略规划的研究以及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的探讨。

2008 年1月, 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在中国正式起步。气候组织于2008年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 通过实施该项目, 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方, 共同构建中国城市低碳领导力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

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发展的试点实践。如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市东滩地区, 正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 该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在新城中, 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获得; 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 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 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 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再如保定市, 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 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等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

随着人们对低碳发展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或示范区的理念, 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产业特点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表1 列示了目前国内典型城市针对低碳城市建设提出的发展愿景和已经采取的行动措施或制定的规划。尽管众多的地区开始低碳发展的尝试, 而发展程度却参差不齐, 发展模式也各式不一, 大到国家级、省级的低碳示范区, 小到低碳乡村、低碳社区, 部分地区打造综合型的低碳规划, 部分地区则重点致力于新能源、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或地区的低碳发展经验及其推广价值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但无论如何, 它们在低碳城市的探索中将为中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二、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2006年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的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15%。我国规划建设领域的高能耗现象也相当严重。建筑业的高能耗贯穿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具体表现为:规划布局不合理,因基础调入的改扩建造成大量建筑非质量问题被拆除;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当前绝大部分住宅建筑都以毛坯房形式交付,而后进行二次装修,这种类似小农经济的模式造成严重的能耗浪费,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大部分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控制成本,但很少顾及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率依然较低,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消耗大量能源;建筑质量差,很多建筑寿命只有20多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与浪费。

因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篇(7)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abstract]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is the basis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a major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overseas has adopted various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hortages will be the future of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biggest bottleneck. China actively implemen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s, promote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nstru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rreversible trend of The Times. Shenzhen is our country the early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exploration of the city, in low carbon ecological planning system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levels established plann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normal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how to effectively into and carry out the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concept and requirements of a positiv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nd has a good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keywords] low carbon; A low carbon econom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机制,深圳以积极创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思路进行了探索。

2探索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制度环境

2.1制定完善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

深圳正在逐步制定完善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力求形成和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制度环境。

一方面,编制宏观层面、覆盖全市的《深圳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建立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框架。

另一方面,逐步颁布和完善适用深圳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导则,以政府规范性文件试行后,逐步上升为地方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并选择相对成熟的内容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等政府行政规章而获得较高的行政效力。

2.2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公共交通、建筑技术、生态工程、资源利用、能源结构等领域,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深圳规划部门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尝试量化评估能源、资源、环境效益等低碳生态评价指标,现已收集整理了初选指标,包括现状值(2009年)、目标值(2015年)、目标值(2020年)

的阶段指标,如在城市建设方面,初选指标包括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平均建筑能耗、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等。目前正在征求相关政府部门意见,完善颁布后将成为深圳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量化指标体系。

3深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推进:

3.1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现阶段深圳“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表明,深圳的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于工业高碳产业。所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就是深圳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深圳,比较切实可行的第三产业是物流业。深圳区域位置也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服务产业的物流业能耗量低于其他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业也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还需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在深圳范围内选定一系列的新能源基地集中发展新能源产业,针对低碳的要求,强调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发展新型的低碳技术和新能源开发产业。

3.2开发引进低碳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发展和运用低碳技术无疑是解决高碳排放量的根本途径。对于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三方面来实现。深圳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继续鼓励发展自主创新、给予引进人才更为优越的待遇,利用知识产权对于专利技术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低碳技术保护管理政策,通过提升对于低碳技术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促进各行各业积极创新。

同时,深圳也应从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障碍的技术信息交流与人才流动,并积极与国内外其他省市交流协商,促进深圳产业与国内外产业先进技术合作,共同进行科研活动,开发低碳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速率。另外,深圳也可以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中达成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得额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扩大低碳投资,鼓励和约束企业向低碳生产的方向转变。

4深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设计

4.1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要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控制能耗高的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行业规模,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把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候排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形成本地区各具特色的空间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格局。探索建立企业、项目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增强产业集聚功能。编制城市群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产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引导。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这些产业,在项目核准、土地供应、资金筹措、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4.2转换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健全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和销售,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产品,不准销售和使用。

依法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用能情况的监督。大力推进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推行合同能源各类,克服节能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