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科学的性质

体育科学的性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1: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科学的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育科学的性质

篇(1)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结果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的观点已达成一致。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2003版)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莫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003版认为,“其学科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具体来说,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①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③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 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2003版《体育社会学》中清晰地阐述:“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 3研究内容。我们对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990版、2003版本中清楚的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3个共性的方面,①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③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等方面。

    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2. 4框架结构。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分别有13、 15,20章组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对其章节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社会学》有一些共同之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随着10多年的社会及体育学科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社区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及体育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被纳人到《体育社会学》体系中来。

    应该来说,《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是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受其指导而建构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也不断的增加新质,特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现象和问题领域。此外,《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也受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切就决定了《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多元化发展。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我们仍可发现其中的类似内容,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3. 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3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3. 2(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看法。

篇(2)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性质;类型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在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后启动的,在这次会议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健康第一”成为学校工作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述的理念和思想势必会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一些理论进行反思,对一些与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课程名称

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一样,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纲要》也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明显,这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出的一个新举措。那么,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为什么要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有没有必要把它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在国外,确有改变体育课程名称的做法,如日本,把体育课改为“保健体育”课。实质上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交叉开设。这种安排确保了学生学习体育技艺与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也有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其目的并不是把两门课交叉开设,而是要用健康的目标来指导体育课,并且在理论课中增加一些与体育有关的知识。而这里的健康教育仅是体育的关联课程,并不足两者交叉。我国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依据这种设想。作为交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有二个方面:①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②安全、健康地生存与生活。但作为和体育关联的健康教育就仅有一个内容,即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如果我们硬把环境、营养、疾病预防、性教育等列入体育课程之中,势必冲淡体育技艺性的学科特征,减少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另外,和健康关联的课程难道只有体育课程吗?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能解决健康教育的各种课题吗?看来是不可能的。即没有必要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

2学科性质

在分析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之前,必须把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性质和高校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区分开来。体育专业教育是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而建立的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学科性质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群的学科性质。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则是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身体练习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上述两类高校体育课程虽密切联系,但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

20世纪80年代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高师体育本科教材《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性质作如下阐述:体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中的社会现象和从事体育的人,从体育是研究社会中的体育现象来看,体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从体育的对象是从事体育的人来看,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体,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这使以完善人为目标的体育具备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性质,体育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这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总体性质,也是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性质,这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不是一回事。

高校体育的学科性质能用自然性和社会性包容吗?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按其学科的分类体系来分析,把它作为自然类学科不妥,把它作为人文社会类学科也不妥,把它作为人文与社会的综合类学科更不妥。因为,体育最重要的特征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担一定负荷,体育的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因此,它的技艺性是体育实践类学科的重要特征。此外,体育实践过程中角色扮演多样,人际关系密切,情感体验丰富,除了认知过程的发展外,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任何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体育实践类课程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一样,学科性质必然是“技艺性”。但是,该课程同时又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必须提高课程的人文精神,并重视该课程在发展非智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其“自然性”、“社会性”、“情意性”兼备。由此可见,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自然性”、“社会性”、“情意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3运动技术的地位

“淡化竞技运动,树立健康第一”或“淡化运动技术,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成为改革的时尚口号,但仔细分析,这种判断是不严密的、不科学的,它会造成种种误导。首先两者是不对应的,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内容,而健康第一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理由说淡化了竞技就能实现健康第一;其次,何谓竞技,高水平选手的竞技是竞技体育,作为娱乐和健身的大众竞技就不是竞技了吗?作为高水平选手的竞技,它正向高难度、高精度、高强度的方向发展,它的目标只是为了取胜。而离开了竞技发展初期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它和学校体育的目的正发生抵触。但是,作为大众竞技,它保持着竞争性和娱乐性的特征,从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理论方面,我们反对“学科中心论”,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力求从知识技能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轨道上来。但是,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指体育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更不是指体育这门学科的内容体系。

可以明确地指出,运动技术和身心协调发展也是不相对应的,前者表现了体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同时他又是体育学科实现身心协调发展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

4课程类型

2O世纪9O年代,国家教委曾颁布过《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曾经出现过种种高校体育课程类型,如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一股兄是,大学一年级学习普通体育课,大学二年级学习选项体育课,学生在全面发展身体的基础上,掌握一至两项专项技术,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运动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学习专项提高课,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比赛胜利。对体残病弱的学生则可以学习保健体育课,以利于个别学生进行康复保健教育。

篇(3)

关键词:体育课 性质特点 组织教学 基本特点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只有用最新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掌握体育课的特点是,把握上好体育课的基本特点,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课的性质和特点

1.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法令、教育制度都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每一个学生一开始上学,就要接受体育教育,在长达十多年的学生生活中,学习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发展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国家一再强调体育课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2.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是指体育课有固定的教学时数,有规定的统一任务,有固定的教材和考核标准。对教师来说,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备课、上课,而不是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对学生来说必须按课程表上课,不能无故旷课,否则就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世界各国教育计划所规定的体育学时数是不一样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均每周3学时左右,我国一般为每周2学时。

3.体育课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的教育水准。

4.体育课的特点

(1)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且有一定的规律和科学依据。

(2)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分班分组进行组织教学的。体育课是在身体运动中进行教学的,因而其组织教学过程较一般文化课的组织教学难度要大,分班分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及健康状况和技能水平。

(3)体育课和课外其它体育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整个学校体育的任务。

二、体育组织教学的基本特点

要上好体育课就得遵循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人体适应性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不同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的规律,也就是说,必须依据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规律。具体到组织教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明确教学任务

上好体育课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就一节课来说,其教学任务要使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术技能,提高、改善哪些素质、机能,培养哪些思想品德和个性等必须具体。就一个时期来讲,其明确任务还必须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2.精选课的内容

上课不可能把大量的身体练习都传授给学生,只有把最基本、最主要、最精华的内容作为基本教材进行教学。这些基本教材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规律,按照一定的科学体系选择出来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进行教学。

3.合理的教法

明确了任务,选择了内容,要按照体育教学规律把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必须有合理的教法。

任务的实现是通过完成课的教材内容来实现的,因此,必须解决方法问题,这里指的方法是广义的,包括组织、教法、手段等。体育课任务、内容与教法的关系如图一。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上好体育课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光有学生这个学的主体还不行,还必须有教师为主导的教,才能按照一定的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图二。

教与学这个双边关系,就是教师把体育的知识、技能输入给学生。输入是通过一定的环节、一定的条件而转化的。输入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材的内容、特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条件。要想获得好的教学(输入)效果,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既有任务、有组织、有方法、有负荷,还要包括师生双方的感情,这样才能由教转化为学,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及时对教学给予评价,得到反馈信息,随后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才能对教学进行调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双边信息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必须发挥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上好体育课。

参考文献:

篇(4)

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以及教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等,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反之,若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凭考试说明一切,考试成了各项工作的指挥棒,学生得不到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情况就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了。

二、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即在决定学生升留的制约机制中渗入体育成绩,对于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具备这种必要性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又如何明确呢?在客观实践中操作这种考试经常表现出两种趋向:要么向素质教育方向健康发展;要么滑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如果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则是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选择良好的考试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勤思多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考试以平时科学的教学作基础,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于一体,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品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因而这种考试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通过考试。例如我校经过几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已经从“应试教育”的格局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率提高很快,音体美特长生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那种认为只有通过升学考试体育才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思想其实也是受这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事实上,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机制中,片面追求智育成绩的高低,单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优差与升降。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也按这种模式进行,也仅仅依此决定学校体育工作的业绩,使学校的体育工作都围绕考试这一中心,而不是着重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那又何谈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呢?因而只有明确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将其同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协调起来,使之产生良好效果,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转贴于

三、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

1、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考试并非只有选拨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除了选拨身体素质合格的学生进入更高一层次培养阶段外,还要检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人才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

2、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有些地方的学校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建立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档案,量化每次成绩的比率,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毕业时的升学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

篇(5)

 

1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20世纪下半叶,由于新实验技术和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个人电脑和全球化通讯及多媒体网络,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由于各门学科本身的发展,使得科学的分化愈来愈细,学科愈来愈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日益深刻地认识了物质世界和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丰富内容,传统学科界限不断被打破,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性学科等交叉学科大量兴起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综合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不同学科虽然发展各不相同,或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或多学科向综合学科转变,但都是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特定模式,并作为衡量水平的标准现代科学发展的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促使人们去进一步探索新的学科体系结构。民族传统体育学在这一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换,知识经济的“后工业”社会和休闲时代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将面临着生活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学科建设的作用将更加彰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东方文化优秀遗产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体系的一部分,理应生动活泼地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的庞大机体中去。而寻找有几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代表中华文明在世界体育文化中发挥崭新的作用,既是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需要。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少不了理论的支持和引导的。因为,来自现实的许多困惑要求得到理论的清晰解析,许多新创造要求得到理论的有力证明,整个运动趋向也要求有比较正确的理论领引着走上开阔、通畅的轨道。没有理论的支撑,站不到制高点;视界窄狭,也就不可能放射出巨大的创造性的功能。何况,理论本身在史、论两个方向上所做的开掘和建树,对提高整个体育界的境界也是至关重要的

 

2学科建立的基础

 

1992年11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给学科下的定义是:“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收录学科的条件是“应具备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团体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问世,,等。

 

评价角度不同,学科标准也有几许差异。有人认为,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最后都能发展成为新学科。其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也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还有人认为,学科的标准“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一群人从事研究、传播或教育活动,有代表性的论著问世;有相对独立的范畴、原理或定律,有正在形成或己经形成的学科体系结构;发展中学科具有独创性、超前性……,’因此,确立学科的标准必须具备3个条件:1)明确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自成体系的研究内容,有正在形成或己经形成的学科体系结构;2)有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术团体、传播活动、代表作等;3)该学科的思想、方法己经在实践中被应用、被检验,并发挥特有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形成中的新学科,需要按照学科标准尽快建立和完善其学科体系,并赋予其创新的功能然而,作为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也决定了它具有不成熟的性质

 

3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教育界和学术界承认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一学科,但是,按照以上的几条准则来衡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的基础还不稳固,从学科的生长期来看,其尚处于童年时期

 

3.1理论体系不明确,缺乏基础理论研究

 

概念体系是一门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承认的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迄今未形成明确的学科定义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体系,如对“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这些概念的把握还缺乏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难以进行统一话语的讨论。

 

由于我国体育学学科建制较晚,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界,一些人存有“民族体育封建糟粕多,欠科学难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少数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就是民俗体育或乡土游戏,不需要科学,’等认识上的误区,因而导致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发展的研究缺乏整体视野和整体规划,其研究出发点多局限于以单科拓进和学科的局部开发替代学科整体格局的系统运筹。如对民族传统体育特征的研究,多是为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区域内的优势,仅单纯从体育视角或兼顾其民族性,缺少文化学上的观点论证;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出现重实用价值开发的急功近利现象,受西方现代体育思想的制约,注意力集中在对现代奥林匹克项目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规则、竞赛等技术方面的比较,忽视对传统体育项目内在价值的研究,忽视对民族传统体育中娱乐和表演的成分及其文化底蕴的拓展性开发,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导致欠缺理论基础积累的深层次创新。

 

多年来,因缺少一门高度综合的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学科建设问题几经波折后始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2学科建设中以偏概全

 

3.3缺乏研究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一门高度综合的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二是,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尽管致力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建设者们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由于研究仅局限在少数学者中开展,没有使其研究成果产生学术影响和广泛的传播,因而了解本学科的人甚少。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某些具体问题的局部研究、能够带来某种利益的研究,而忽视了能经受时间考验的基础理论研究应该说,这种拆东补西“应急式”研究,终究是难以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的。因此,需要树立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战略意识,要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文化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3.4忽视研究队伍建设和群体优势

 

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人员少,且素质参差不齐。研究队伍中有的缺乏实际经验,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缺乏了解;有的缺乏理论修养,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不甚了解,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知之不多,知识补充更新缓慢;有的研究方法简单,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全靠报刊文献,亲自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甚少,对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不透,运用不熟;缺乏一批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年轻理论人木由于研究人员少,群众基础差,学科群体优势不能体现,使得学科建设仍然是停留在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单打一”的水平上,出现缺乏相关优势学科支撑的“势单力薄”学科形成的现象因此,加强研究队伍建设,集中和发挥学科群体优势,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关键。

 

4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特质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担负着在成为体育学之下二级学科之后重建学科体系的迫切使命。从学科性质看,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研究方向的学科,来源于长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研究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反映,是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的专业性基本理论,同时,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迀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其学科的目的任务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结构、内容、变革、分类、发展等,总结、挖掘各民族体育项目,探讨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内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展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趋向。然而,在当前我国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自身尚未建立起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学与其他学科在研究领域上也就难免出现重叠的现象

 

民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涉及到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与民族文化、体育与自然环境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联系,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既包含社会科学知识,又包含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当代社会科学众多学科被引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应用于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哲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美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学上的依据,大大强化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能力,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视野和范围,改善了体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起点和研究水平,推进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民族传统体育学既区别于高度抽象的理论学科,又有别于以实践为主的技术学科,两者的长处都被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体系中。如果说,没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做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会是无从谈起,就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随时都会倒塌^当然,在强调理论性的同时,又要注意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是有类型、有层次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所面对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是不同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在关注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时,必须从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等出发,探寻与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形式,高度理性地把握和超越所面对的实践

 

5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体育现象,无论是从体育学角度进行探索,还是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综合性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考察,都应加强体育学与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研究只有以多学科角度透视为基础,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的理性探索,才能获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价值功能及其发展规律较为准确和客观的认识识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离不开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大板块。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体系、特征、文化价值以及它与民族文化、民俗、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即它的流行、传播、变异和继承的理论;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处理好民族传统体育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如何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入全民健身机制,如何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得更合理,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体发展规划,如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等等,这些都是与理论研究的发展休戚相关,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体系,然而,任何学科的方法的选择都不是任意和无限的。作为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如果没有相应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合目的性的方法来支持,就有可能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学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而其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在方法上的多样性。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抽象法、综合归纳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更要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哲学思想,如利用现代哲学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成果,拓展我们的思维,进行深层次探索,以求更深层、更准确地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人文科学,也是交叉性、边缘性科学。对于人文科学来讲,它所面对的是包括主体在内的作为自然的与社会的人的总体。因为,主体与对象的同一性,所以,在方法上主体便可以直接融入对象中去体验,而不必也不可能置身于对象之外,做纯粹客观的观察或调查。对于自然科学来讲,它面对的是各种外在于主体的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来证明的;对于社会科学来讲,需要的是调查、统计、综合分析,因为,它面对的是外在于主体的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虽然也有规律,但这些规律是通过人类的长久的生活实践来体现的,难以用直接的观察去把握,在一般情况下,也无法从实验中获得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人文科学同样需要观察、实验、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但所有这些都需返回到主体自身,经过主体的体验去验证。当然,在方法上的这种简略区分是相对的,更何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样的分类形成时间不久,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使这本来不够严格的界限日渐淡化

 

今天,文化人类学把目光投向体育,正好担当了在体育学下属的学科建设最为薄弱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体育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从体质和文化诸方面来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的学科[61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利用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和处理不同种族、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的观点,为在目前的学术背景下,研究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体育休闲娱乐需求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不仅学科、学科群具有一定体系,而且学科建设的过程和内容同样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建设的整体与局部、规划与实施都有一个特定的关系,应该按层次分解,分阶段落实。

 

由于与人、社会和自然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放眼当代人类科学文化的有机整体,广采博收,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克服就民族传统体育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狭隘思维模式,要把学科建设置于广阔的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全新的思路去建设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注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机制和动力,加强各门学科研究组织、研究人员之间的通力协作,共同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运作方式。

 

6结语

篇(6)

【关键词】 说课;体育教学;教学程序;教学目标

目前,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中普遍开展了说课活动,一些地区在职称评定中也增加了说课的内容。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业务能力和水平,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说课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特殊的功效。

1 说课的概念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有准备地在一定的场合下,向评委、教师和专家阐述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的教研活动。实际上,说课就是上课前的实践演习,是教师将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讲评之中,把隐性思维显性化,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

2 说课的程序

体育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说教材、说教法和说过程。说课的关键是强调教师说出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和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2.1 说教材。首先说出大纲对本章节提出的教学要求,以及自己对这些要求的体会和想法。课时任务是教材的灵魂,是一次课的基本观点,教材又恰是体现和贯彻大纲要求的具体内容。其次说教学内容:如果是第一次课,就要了解学生情况,要具有准备、诱导的性质;如果是学期最后一次课,属于结束课,则要做好本学期的结束工作;如果是阶段教学中教材变换时,也要考虑课次,从而有利于教材的衔接。第三是说教材: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析本讲教材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教材的前后联系,说明它是在哪些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又为后面哪些知识做铺垫。对教材的理解,大体上关系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安排教材的意图、教学上的要求和教法和组织措施。对教材的研究,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教材的性质和特点,教材的主次、新旧、难易,以及教材与任务的结合。第四是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主要从体育的知识、技能、情感、运动负荷来确定本节课具有可操作性或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目标确定后,说课的整个安排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不能和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和学生实际脱离。第五是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准确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上好课的基础。要把握大纲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行为习惯来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要说清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更要说清用什么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突破了重点、难点,其余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2 说教学方法。第一是说教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方法与手段,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从正确发挥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可运用启发式、激励式、评价式、目标导学式、程序式等教学方法。第二是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法,说出将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技能,采取什么练习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技术、技能;如何安排课的强度、密度与负荷,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达到什么效果。第三是说教具:结合课的实际,规划场地,选择器材,充分发挥器材作用,同时大胆改革创新,积极使用声像教具。

2.3 说教学过程。说课既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又要说出课的结构中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与时间分配等,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1)讲新授课时:首先是课的导入,导入就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运用一定的方式,围绕教学内容所做的“开场白”。一般采用直观教具导入法、问答复习导入法、启发想象导入法、情感激发导入法等。其次就是说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想,依据了哪些体育教育教学理论,如何运用这些教学理论,整个教学程序要符合人体技能活动变化规律,说出符合体育教学原则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2)复习旧课知识。简要说明练习的内容,怎样练习,达到什么效果。要正确认识课时性质,如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复习课是以复习已学过的教材为主,重复课是对过去已基本掌握的教材反复练习,测验课是对特定的教材进行考核测验。(3)归纳小结。明确应掌握的知识和检查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小结表扬和进行适当的批评,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教材,这是体育课中贯彻教育因素的最后一个措施。

3 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抓住说课的重点:第一准确地、完整地提出课时任务。它既要符合学年、学期、阶段教学的总任务,又要与课时教材安排的目的相一致,并且应概括教育因素和教养因素。第二是对于教材有正确的理解,既了解本次课教材安排的意图和要求,又研究教材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是以课时任务为主导,结合教材,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措施,把课时任务落实到教材实施过程中。

3.2 说课要有科学性。要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目标任务确定要准确具体,要有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说课要体现清晰的思路、先进的教学思想,要符合教学原则、教育规律,使说课有科学性,而不是单一的经验。

3.3 说课要有理论性。说课要按照一定程序科学地安排各项说课内容,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思路明晰。说课还要突出理论的指导性,将理论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要说出“教法、学法、程序”等的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实践。

说课是教学实践呼唤教学理论的产物,是新时期高素质学生培养对高素质教师要求的产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开展说课活动,必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做出不可低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的说课内容[J]李晃明. 中国体育学校,2002.6

篇(7)

摘要 体育教学是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渗透 培养 四种意识

体育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和进行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教会他们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发挥他们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识,是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事业精神的业务水平,以及在教学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有目的的进行意识渗透和培养是提高体育教学的保证。

一、渗透和培养参与意识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之一。据统计,不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这种积极性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总体呈递减的趋势。如何使用这些人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着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一,教师要经常进行目的的意义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参加锻炼既是增强自身体质锻炼意志,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第二,根据《大纲》精神,教学时注重娱乐性、趣味性,把“快乐体育”渗透到教学中,采取轻松活泼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参与意识就能逐步增强。

这种参与意误解在转变“差生”中有积极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差生”往往性格孤僻、自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体育活动有让“差生”体会到比赛要通过自身顽强的拼搏争取得来,又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不断超越,在参与过程中强调与同伴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这对帮助“差生”发奋学习和克服困难,融入大集体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渗透和培养竞争意识

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竞争性。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懊丧,但这并非竞争的全部意义所在。重要的是在竞争过程中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激烈的竞争能激发人的无高不攀、勇往直前的进取心,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是组织好多种形式的竞争活动的手段之一。在进行各种比赛中,为增强比赛的激烈性和趣味性,可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取“让时赛”,“比分赛”,“让距赛”。赛后要认真小结、讲评,使学生在总结经验,吸取知识中不断提升自身,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对培养“差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意识的渗透、培养,激发他们克服困难,不甘落后,努力上进的精神。他在参加体育比赛过程中获得成绩,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看到了自己的潜质,从而改变对自身的看法,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渗透和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体育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点。一个游戏,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赛,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核心,没有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就如同在沙面筑起的石堆,一推就倒,根本不堪一击,这样就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

协作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可以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内容,制定出相应措施。在上接力跑教学内容时,及时地对团结意识进行渗透,使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并在多次的练习中悟出真理,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观念。在集体比赛项目中,应该让学生懂得谁上场,谁替换,替换谁都以有利于实现目标为准则,一场赛,场上个人技术、战术的充分发挥,是获得胜利的重要基础,但是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团结协助和默契配合。比赛中有时由于对手的情况、气候、情绪等因素的影响,队友发挥失常都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队友之间的互相谅解、鼓励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明白团结协助是取胜的关键。

四、对学生渗透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