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1: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且定资产投资之后不易发生变动。因此,中小企业固定投资面临着大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内容,需要中小企业认真管理。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问题。但是,由于受传统投资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完善策略不仅能够降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风险,而且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一)债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要开展筹资活动,保证资金支撑。筹资活动中,负债形式是最主要的筹资方式。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较长,借款种类不固定,需要根据借款数量与借款种类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也要考虑还款的本金和利息。如果中小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长期的还债能力,会面临资金周转失灵的状况和批产的风险。

(二)投资总额变动风险。固定资产投资的预算和最终投资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将会给企业带来投资总额变动风险。资总额变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预算不准确,企业在开展投资预算的时候,缺乏科学的预算方法,导致投资预算与实际投资之间存在着差异;二是投资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漏洞。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投资管理不够科学规范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漏洞,导致投资总额下降,与预算存在差异;三是筹款渠道变化。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如果预期的筹款渠道发生变化,投资计划和投资总额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估算风险。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会运用经济数据对投资项目进行估算。但是,这种估算处于一种假设状态,会与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固定资产投资还需要对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进行预测,一旦某一项预测不准确,便会导致估算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四)投资期变动风险。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投资期。并且,固定资产的投资期可能会发生变动。例如,当投资项目未能计划进行将会严重影响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引起投资时间和投资收益的变化。另外,如果固定资产未能使投资到位或出现其他突发性事件也会造成投资的变动,引起投资期变动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的矛盾。一是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大多数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的发展问题,探索企业快速发展的方法。但是,在发展程中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将投资作为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进而引起了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矛盾。具体来说,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在短时间内扩大投资。但是,资金限制要求中小企业合理分配固定资产的投资。二是投资成本和效益。在正常情况下,投资成本与效益是成正比的,投资成本越高,收益越大。但是,由于资金限制,中小企业虽然期望较高的投资效益,但是却难以接受较高的投资成本。因此,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投资成本和效益的问题。三是投资风险和收益。投资风险对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收益越低,风险越小。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希望投资风险最小化而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当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关系时,才会吸引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也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矛盾。

(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战略眼光。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倾向于较短的投资回收期和较小的投资规模。这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方法很难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小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没有将固定投资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很容易造成企业投资盲目化和简单化。二是投资资金短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筹资困难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使得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他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内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难度,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无法顺利实施。三是缺乏科学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投资管理团队,没有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并且,缺乏专业化管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漏洞,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安全。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无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

三、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明确管理原则。一是明确投资方向。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指导作用,树立战略管理理念,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的常规工作,明确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制定出明确的企业行动计划和行动纲领。另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投资风险、投资效益和战略发展的关系,寻找投资风险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积极遵从战略优先的原则,注重固定投资的战略发展;二是坚持筹资活动先行。中小企业应积极重视筹资困难的问题,保持对待筹资的谨慎态度,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筹资。并且,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应坚持筹资活动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筹资的数量和途径,对于成本过高的投资项目要慎重考虑,避免造成资金损失。另外,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投资决策和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分析,提高投资决策质量。

(二)做好前期评价。一是分析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主要指投资项目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所处的政治背景、经济趋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另外,中小企业应积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环境,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市场、技术、资本、硬件设施、政策等因素,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调查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二是分析投资必要性。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固定投资影响,使固定投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另外,中小企业要重视固定投资对资产结构的影响,重视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固定资产过剩的现象;三是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小企业在投资之前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和投资总额进行估算,并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根据对投资项目的预算选择合理的投资总额,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现象。

(三)科学设计投资决策分析指标。一是投资决策分析指标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性。为此,中小企业应充分考虑投资回收期、投资风险和投资的安全程度,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资金状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投资项目,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应坚持效益优先,充分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获利规模和投资效益,从获利角度出发选择效益较好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陈立棍.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刍议[J].浙江金融,2007,1

[2]马宏,刘银凤,于敬礼.企业投资理论中的投资—金融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6,11

篇(2)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2

一、当前经济投资现状的简述

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了放缓的总体发展态势。国家出台了新一轮“稳增长”的管理政策支持下,投资规模放缓的格局有所改善。投资结构出现按经济行业的分化,全国制造业投资总体规模在减速、房地产投资低位企稳;各行业区域板块投资结构继续保持优化。

(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13年1-12月统计数据展示图)

2013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2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6%,比2012年回落1.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1%。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投资到位资金480381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7%,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4.4%,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20.8%,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3.7%,降幅缩小1.5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25.3%,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

展望2013年,我国投资方向将在外需向内需转变、工业化生产需求驱动向扩大城镇化驱动需求转变。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规模总量仍处减速的发展趋势。未来投资政策取向应在“投资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益提高”为重点,加大对重点发展领域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改善融资环境和金融服务,保证并促进企业的投资规模平稳健康发展。

二、经济投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现将目前存在于经济投资的弊端简单展示如下,目的是为提前做好经济发展全面转轨做准备。

(一)投资规模过大的问题。从总趋势上看,投资规模过大的问题主要从资本形成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率两个角度来看。

1.投资比例过高,而消费率比重过低。资本形成率也称投资率,是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我国的资本形成率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

与资本形成率过高相对应的是消费率在GDP中的比重过低。从GDP构成比例来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实际增长率远低于同期的投资增长率,目前我国社会消费率为53.6%,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社会消费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

2.固定资产投资率呈上升趋势。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固定资产投资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如2012年投资运行仍处于减速下行阶段。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5%,与2000-2011年同期均值相比低5.3个百分点。

(二)投资结构失调。

1.社会投资的所有制结构比例不合理。社会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制造业投资规模与外贸出口紧密相关,制造业投资减速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下行风险加大以及一些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萎缩、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导致。

2.不同地区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的经济差距长期存在着发展差距。在2012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中,在1-10月区间,东、中、西部地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8.2%、26%和24.2%,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持续高于东部。这表明中西部投资增加幅度更大些。

三、如何确定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和标准

项目评估决策就是研究如何最佳地配置社会资源,并在其使用过程中得到最佳利用的科学方法。进行项目评估的参考条件大约有一下几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拟投资项目的必要性、生产的必须条件、预计产品需求、必备工程技术参数、项目收益和社会效益等,投资项目评估的结果是投资者、贷款的金融机构和社会管理部门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是重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要求项目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处理方法。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程序展示如下:

1.对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审阅,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2.确定并分析是否可行的各项重要因素,在可行性研究中没有得到解决或有点疑点的问题。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项目评估的要点。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时,要做到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实体经济相结合、静态资料数据分析与动态资料分析分析相结合。

(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宏观分析。投资项目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项目所存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显示如下:

1.投资项目第一步是了解项目的政治环境,具体包括项目的审批手续、政府规章制度等。2.社会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3.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4.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念等。5.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自然资源能否满足投资需要等。

四、如何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

(一)明确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要点。国际通常采用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投资项目的收集与筛选、投资决策、签署投资协议、投资运作、策划并适时退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是整个投资风险控制活动的最为关键点,决定着投资活动的成败。

投资项目如何进行风险控制是投资的前提条件,投资者应采用专业的投资经营团体。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数据进行客观实证分析,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只要将充分的事前信息搜集和审慎的研究评估过程,才能将投资风险降低到社会最低水平。

(二)建立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要点。目前我国的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健全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以下是对建立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一点参考建议,具体在一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理论研究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的人员投入及资金投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投资项目市场,使项目投资人在实践投资活动中有法律理论参考依据。

2.规范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投资风险项目评估运作过程是相对比较复杂,中介机构的公正、客观要求是投资决策工作的基础,中介机构通常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等一般中介机构;但是还需要增补专门中介机构,例如风险投资行业协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和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中介机构的信息具有公正、客观的特性。

3.建设全面投资项目评估系统。投资项目技术的创新性或经济收益并不是决定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对高新技术性投资项目的评估时,投资的管理团队、项目的管理制度、产品发展前景、产品的独创性、国家政策与法规的分析等都是一并要同步考虑的关键因素。不可偏废其一,否则项目还可能有失败的可行性。

4.建设职业风险投资者人才体系。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从商业计划的开始,到交易内容结构设计、投资步骤策划及最后投资退出,都需要专业的投资人在操作。投资项目的风险要求投资从业人员既要有广泛的社会知识,又要具备专业娴熟的实践经验。

从长期发展风险投资的角度看,就必须加大力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吸收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人才,借以培养和造就我国自己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设计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以此吸收和留住优秀的风险投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篇(4)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经济租金是扣除全部成本后的净额,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储藏成本等,而且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租金是扣除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利润。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竞争促使经济租金趋于零。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也认为,如果资本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并且有众多掌握充分市场信息的参与者,各方行为精明、谨慎行事,符合公开市场条件,那么资本市场就会迅速调整到均衡状态,这时,证券投资者只能按资金的机会成本获得回报。也就是说,在有效资本市场上,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对证券买卖双方来说,一方所得正是另一方所失,因此证券投资的净现值很难大于零,尽管资本市场可以细分为许多子市场,但资金在这些市场之间的流动非常迅速,证券的买者和卖者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有利因素,形成激烈的竞争。也正是这种竞争力量促使证券市场迅速达到均衡,并使证券投资的净现值为零甚至为负数。因此,用净现值法来评价证券投资方案的优劣就毫无意义。

篇(5)

关键词: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前言

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因素会对其生产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企业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对公司的内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管理策略,来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控制,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刚筹建的公司,各项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在公司构建起加强风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公司筹建期间可能出在的风险

1.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公司在筹建期,首先需要投资购买大量的固定资产,从而为公司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引起风险。如在投资购买相关设备时,没有对市场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购买的设备性能、技术指标等不符合公司的运行需求,从而引起固定资产风险;在采购设备时,设备价格过高、设备款项支付不合理、设备验收不符合技术合同要求等,都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2.工程建设风险。在筹建公司时,工程建设方面可能存在风险,首先是价格风险,对于工程建设,在工程招投标、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如工程的建设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没有将工程的细节部分设计好,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从而增大投资成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工期比较短,有时施工图纸没有设计完整就开始投招标、施工,导致施工图纸发生变更,引起造价控制风险;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受市场波动、喜爱你唱签证等因素的影响,引起造价变更风险。其次是质量风险,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或者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不严格,就很有可能引起质量风险。第三是工期风险,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引起拖延工期的现象,造成工期风险。第四是安全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各种交叉作业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会引起安全风险。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存在总投资超支风险、款项支付风险等,这都会对公司筹建造成影响。

二、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在筹建期间,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正确的评估各项风险可能发生的几率,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司风险控制能力。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公司在筹钱期间,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拟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文件、财务管理文件、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等基础管理文件,同时要将这些管理项目认真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在进行公司筹建时,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均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确保公司能快速、安全的完成各项基础工作。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公司在筹建期间,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风险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司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规避固定资产风险。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调整、审核等进行认真的管理,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固定资产选购的合理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科学的日常保养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超支的现象。

3.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由于在公司筹建期,在工程建设方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因此,要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进行工程项目决策时,要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并对工程概预算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对影响工程建设的各项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优化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的概率;在工程投招标阶段,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并明确各项合同条款;在工程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风险。

4.加强资金支付风险控制。在公司筹建期间,使用资金的项目比较多,并且数额比较大,因此,加强资金支付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支付流程,当发生经济业务时,要签订合法、有效地合同或者协议,然后公司的基建部门要根据合同内容,编制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固定资产使用计划,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申请资金。公司的基建、审计、财务等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责,相互合作,共同做好资金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资金支付风险。

5.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为风险控制制定了一个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管理制度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因此,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司风险控制水平。公司的各个部门要认真对待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认真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公司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小组,对各个部门的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上报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风险是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公司筹建期间,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对于新筹建的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强资金支付风险控制、加强监督检查,从而有效地降低公司风险,为公司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浅谈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要点[J].时代金融,2013(23):114-115.

[2]张蕾.浅谈企业财务的风险及控制[J].人口与经济,2011(S1):162-163.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生命周期;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32-02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导致最终走向灭亡。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财务风险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管控。因此,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中小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风险特征分析

(一)初创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1.初创期的资金筹措渠道风险

初创期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种高经营风险,一方面只能够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要求这一阶段相关的财务风险应尽可能降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权益资本,减少债务资本。

2.初创期的财务建账管理风险

初创期的财务建账可能给会计主体带来损失、收益或者既无损失又无收益。建账不及时、不规范,会计主体可能会受到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处罚,单位所有权人将无法准确、及时对单位的投资、融资进行决策。

3.初创期的资金链管理风险

资金链是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的链条。与企业资金链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其他货币资金;应收、预收账款,应付、预付账款;存货;短期借款等。

(二)成长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1.成长期的融资决策风险

在成长期,中小企业产品刚投放市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企业的市场狭小,生产规模有限,经营风险很高,难以承担高额负债成本。

2.成长期的成本控制风险

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企业费用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有:预算不符合实际;预算的内容不完整;预算采集的编制基础不准确;预算编制中出现计算错误;预算未经有效审批;费用的原始交易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不合法;费用开支未经过有效审批;费用计提不完整、不准确;费用摊销不正确;预提摊销的金额计算不准确;会计记录不正确。

3.成长期的负债管理风险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利用银行贷款、发行各种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各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

负债经营的风险特征:

1.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等,就会降低偿债能力。

2.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

3.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4.负债经营会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借债后,如果经营管理不善,会使盈利不足以支付资金成本,使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造成借入的资金获得的利润还不够支付利息。

5.负债比率过高,可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

6.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实施负债经营战略时,必须根据企业的负债能力,控制负债规模,做到举债适度。

(三)成熟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1.成熟期的利润分配

风险资产负债率适中。企业进进成熟期后,由于产品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而使得利润相对丰厚,一般有较大的盈余积累,对外界举债并不十分依靠。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企业进进成熟期后,由于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因此,销售收进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在到达某个水平后逐步降低,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

2.成熟期的投资决策风险

(1)机器设备的更新等。我国中小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存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以获得规模效益。二是新产品的试制。三是机器设备更新改造。四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2)投资金额较小,时间较短。首先,中小企业的实力有限。其次,中小企业项目投资很少从企业长远的战略上着眼,直接目的只是为了增加收益中小企业所做的投资决策方案以投资收益的大小来取舍,对短期收益的追求往往使企业忽略了企业战略空间发展的投入而使企业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

3.成熟期的资本运营管理风险

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它有两层意思:第一,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第二,从微观上讲,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四)衰退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1.衰退期的经济转型风险

中小企业到了衰退期,就要面临很多风险。在经济转型方面,建立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发展,用文化经营;重视虚拟经营,抢占市场份额;重视资本经营,改变主要以产品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进行模式创新,做好集中化,专业化。

2.衰退期的资产置换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扩大就业、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社会专业化协作、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主要类型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其中市场风险又包括:资金市场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3.衰退期的资金回收风险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赊销已成为企业增加产品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交易形式,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就会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企业利润目标无法实现,而且是血本无归。当应收账款不可避免要发生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应收账款按期如数收回。

三、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初创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内源型融资战略,并充分重视利用风险投资和创新基金等。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努力缩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天数,延长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加强资金结构管理,企业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资本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重,企业资本金是投资者投入的,代表各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债务资金属于企业的外债,代表企业债权人对企业净资产的索取权,资本金与债务资金的比例,是决定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成长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外源型融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快速的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很显然,采用内源型融资战略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外源型融资战略。

(三)成熟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利润分配方面,应采用高收益分配战略。企业进进成熟期后,销售相对稳定,投资的需求也明显减少,财务状况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已经积累了数目相当可观的盈余和资金,此时,企业可选择高收益分配战略,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

投资方面,应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企业的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是通过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本钱、改善现金流量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盈利,实现更多的积累。

(四)衰退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特征、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中小企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化解对策,力图降低投资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为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投资回报率进行探索。

1.树立宏观经济意识

中小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份子,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宏观环境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所以应该从企业内部来寻求解决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投资风险影响的问题。

2.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中财务风险的控制

合理适度举债,量力而行,注意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使投资的债务规模和结构符合还款能力和合理资金结构的要求;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强偿债能力;合理调度资金,保证生产需要,要有满足支付债务和股利需要的储备金;建立偿债基金,进行还款进度安排,确保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有效的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

3.加强决策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之前,首先应充分认识所要投资的项目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明确了解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面临的危险,提高对风险认识的客观性和预见性,提高管理水平,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力求避免风险或使风险降到最低。

4.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在资金充足、内部控制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以动态分析法为主、以静态分析法为辅的财务分析体系。要关注机会成本。在作出投资决策之时就应将各种风险充分考虑在内。

5.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工程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投资核算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建设项目投资支出的核算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决定交付使用资产的价值,并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因此,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有关工程财务管理的规定,规范核算。

6.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参加工程项目建设各单位和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和目标。财务部门不能只拘泥于在建工程核算,要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介入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概算和预算审查、合同签订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

7.强化固定资产财务监督力度

篇(7)

关键词:金融支持;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6-0060-03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经济落后、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借助国家良好的政策机遇和资源优势,借鉴发达和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地区优势和特色,锡盟确定着力培育新型化工、现代能源、有色金属、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全力打造煤—电—化工、煤-电-冶金、煤-电-新型材料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把锡盟建设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草原特色旅游胜地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实现以上经济发展目标,重要措施就是招商引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锡盟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近几年锡盟不断丰富招商方式、细化工作流程,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平台宣传锡林郭勒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实效,通过精心组织各类经贸洽谈活动、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促成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署协议、落地开工,为锡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重点在组织大规模招商推介活动基础上,通过“以商招商”、“一对一招商”、“园区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打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组合拳”。2012年全盟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43项,引进盟外到位资金450.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7%,比上年增长71.6%。其中引进区外项目93项,到位资金119.7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增长2.0%;积极拓宽招商来源渠道,引资投向领域广泛。2012年末锡盟招商引资资金450.7亿元,其中2012年内引进区内盟外资金213.7亿元,2012年内区外到位资金119.7亿元。引资投向涉及广泛,如2012年内锡盟区内盟外引资投入项目数295个,投资金额213.7亿元,其中投入第一产业的项目数2个,投入金额2900万元,占比0.1%;投入第二产业项目数91个,投入金额102.3亿元,占比47.9%:投入第二产业项目数202个,投入金额111.1亿元,占比52%。2012年,盟行署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18项,同比增加4项,协议资金3054亿元,同比增加788亿元,增长35%。项目涉及“煤-电-化工”、“煤-电-冶金”、“煤-电-新型材料”等产业链,涵盖现代能源、新型化工、有色冶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2012年得益于招商引资深入落实,锡盟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增加。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全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锡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3亿元,同比增长25.7%。继2010年后投资再次突破600亿大关。投资完成总量居全区第九位,增速居全区第五位。2012年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1%,占GDP的比重55%。

二、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优化依赖招商引资政策的有效落实

随着招商引资政策的深入落实,招商投资产业与地区经济重点、优势产业的结合。促使锡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布局不断调整。2012年锡盟用于第一产业投资23.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1.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2.4%。从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投入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对比分析中看,二者的投资结构有高度的契合度。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优化依赖招商引资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固定资产投资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客观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投资拉动型欠发达的锡盟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起锡盟的经济发展从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向现代工业化转轨,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能源、化工等重点项目急需投资。对锡盟来讲,既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又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治优惠政策,还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极具诱惑力的优惠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以及低投入高产出为众多盟外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发达地区一些有资金、有技术但缺乏土地和资源的好项目,正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锡盟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便利的区位条件和宽松的投资环境满足了盟外投资者的现实和潜在要求。

三、金融支持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与问题分析

(一)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锡盟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末锡盟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据调查,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中85%以上为固定资产贷款,2012年末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58.4%。其中。单位普通贷款中固定资产人民币贷款余额2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48.5%。2012年全盟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盟内、盟外金融贷款924619万元,占比15.7%。据对锡盟十一个旗县市招商引资落地项目贷款调查,2012年落地项目贷款当年发放额119796万元,比2011年增长65%。其中盟内银行贷款发放额52520万元,比2011年增长32.5%,占比43.8%:固定资金贷款112526万元,比2011年增长126%,占比93.9%。

(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与地方发展战略的矛盾,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优化扶持力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几乎都偏向大型企业,银企合作协议、承诺贷款合同也往往只对大型企业敞开大门,大量社会资源通过政府、银行流向大型企业,而针对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央银行虽然也相继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远未形成完整的、强有力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在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中小企业占大多数,银行信贷投入受限,给项目顺利投产,发挥效益带来不利影响。而随着经济发展态势的波动,国家宏观货币信贷政策发生改变。抑制固定资产投资中金融投入额。如2012年度锡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金融贷款比重偏低。金融贷款到位资金924619万元(包括盟外贷款),同比下降12.7%,占资金来源比重的15.7%。其中2012年房地产投资贷款31840万元(包括盟外贷款),同比下降14.7%。

2.金融资源不足及信贷管理机制不能满足和适应招商引资中对金融服务需求。随着招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释放出良好效应,然而,对项目发展中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却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贷款投向不合理。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金融贷款“垒大户”突出。如近5年锡盟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煤、电等重点项目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均在60%以上。由于本地金融规模小,金融资源不足,信贷投放不畅,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从盟外银行融资金额逐年增加。据对锡盟十一个旗县市招商引资落地项目贷款调查,2012年盟外银行贷款发放额比2011年增长104%。同时固定资产贷款余额增速缓慢。2012年末锡盟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7%,而单位普通贷款中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仅比上年增长10.8%,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4.9个百分点。另外对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的金融直接融资存在空白,

3.配套金融服务发展缓慢。表现在:一是人员素质不高。金融经营理念、服务意识不能跟上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要求。金融部门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存在机制不活,管理落后的弊端,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不能落到实处。二是业务品种单一,创新不足。本地银行主要是为当地客户服务的,和金融业发达地区相比,业务面狭窄,业务种类无法充分满足投资者需求。尤其是中间业务落后较多,为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配套的结算、担保、理财、信托、理财等中间业务配套服务发展缓慢。如2012年锡盟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27356万元。比上年下降0.8%。三是信贷服务方式亟待改进。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与许多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融资成本较高,企业抵押难,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4.缺乏金融支持的激励机制。在招商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一定的比重,虽然国家已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就业、拉动国内需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既没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优惠政策,也缺乏对商业银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激励机制,导致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公益性基础设施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金融支持招商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窗口指导,实现国家货币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最佳统一

一是传导信息。人民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如通过政策宣传、培训、座谈会、项目对接会等形式将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传达给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二是指导方向。结合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及时出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指导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搭建平台。建立完善政银企协作机制,实现项目对接和资金对接。

(二)创新方式和手段,实现资金需求与信贷供给的有效结合

在充分调查研究及掌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对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一是以政府性融资公司为平台,采用BOT(建设一经营一转让)、BTO(建设一转让一经营)、BOOT(建设一拥有一经营一转让)等类似项目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在供水、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实行市场化运作,使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筹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二是试行和发展固定资产证券化。固定资产证券化能够广泛动员大量资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可以支持投资者在短期内收回项目投资,加快资金周转:同时在资本市场中可以分散项目的投资风险。

(三)改善金融服务,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

一是制订简捷高效的贷款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不拘于固定的模式。以务实的态度降低贷款门槛,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得自身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积极拓展业务种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充分满足外地投资者要求,同时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提高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服务外地客户,实现金融高效服务和企业资金运作的回报率高。

(四)注重金融监管。实现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并重

一是防范新增贷款粗放经营的风险。随着招商引资项目陆续投产、运行,信贷资金需求和支取现金、结算服务需求必然增大,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迎合客户的需求,放松现金管理和结算管理,加大了银行内部风险和经营成本。同时信贷资金向单个大户过度集中,极易形成潜在的信贷风险;二是防范房地产信贷资产悬空的风险。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同一项目中房地产开发商打包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购置居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房地产承包商和预交了首期购房款的购置居民对抵押的房地产处置有优先受偿权。这样,极易导致金融资产被悬空:三是防范企业招商引资中的信贷资产沉淀。金融机构对一些引入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企业贷款应谨慎,谨防这些企业成为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