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30: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世界贸易形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社会问题
界贸易体制无疑是当今最为发达的国际法律制度之一,其发达不仅仅表现在实体性规范的广泛与完备,还表现为包含在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中的非实体性规范的发达。在国际领域,发达的制度由于自身的需要和外部问题的需要,经常外溢到其他问题领域,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外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制度建设较为落后的国际社会问题领域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力的解决,然而通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新议题的方式,可以形式上成为世界贸易体制下管理的问题,然而在实质上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来追求其原本问题领域的价值或者政策目标。这是现阶段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外溢的主要动力。
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还存在一般制度借用所不具有的迫切性。在管理社会问题的国际法律制度中,有一定贸易制裁的规定作为强制守法的威慑手段和违法的制裁措施,但是由于这种制裁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再加上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贸易制裁的实施国和对象国可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而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这样的情况,等于剥夺了某些社会问题国际制度的威慑手段和强制措施,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非常不利,导致社会问题国际制度无法有效地维护其规范的权威。社会问题如果能够成功地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运用贸易制裁的强制手段来维护本问题领域的价值。
一、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
非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规定较为完善,再加上其成员众多,大大减少了达成为众多国家接受的国际协议的成本;二是对于因为利益分歧而很难达成协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贸易问题进行利益交换从而达成协议。这样极大地节约了非贸易问题制度建设的成本,不但直接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还帮助分歧较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其实质性规范的形成,最终推动本问题领域价值的追求。
社会问题领域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当然也具有同样的好处。虽然知识产权问题不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但是由于知识产权问题是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最为成功的例子,本文先考察一下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前,虽然存在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还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普遍较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后,在一些方面提高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这种提高在非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下是较难实现的。
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31条为例,该条的制定对各国国内法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做了严格的限制,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该条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要遵守的12项条件,给强制许可的实施增添了困难。而且该条表述较为含糊,可能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妥协的结果,但是含糊的用语也存在进一步加强该条对国内强制许可限制的可能。
在TRIPS生效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明确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巴黎公约》第5条是最为普遍适用的关于专利的强制许可的国际知识产权规范,其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承认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并限制了专利的撤销。从专利的强制许可被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承认开始,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针对限制或者禁止专利强制许可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是一直没有对《巴黎公约》第5条中规定的专利强制许可形成实质性的限制,更不用说禁止了。一俟TRIPS协定生效,就对专利强制许可形成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不能产生的规范,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产生了。
现实情况也说明了TRIPS协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如在药品专利领域,TRIPS生效之前是有超过100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保护药品专利的,但是在TRIPS生效之后,这些国家都要保护药品专利。而2000年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以《巴西工业产权法》违反TRIPS协议为由要求与巴西进行磋商,更是验证了TRIPS协定不但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更是给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安装了牙齿。
环境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中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制度最为成功的一个问题,世界贸易体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在其前言确定不疑地将环境保护、稀缺资源的维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列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此外,各国部长同时还签署了《贸易与环境决议》,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此后,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产生的最后文件都要谈到贸易问题。然而,由于世界贸易体制下产生的关于环境问题的规范基本上属于不可适用的规范,很难说环境问题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借用产生了实际的结果。
二、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最终就是依靠授权贸易减让的撤销来保障争端解决结果的执行。这种经过授权的贸易减让的撤销事实上就是一种贸易报复,争端解决机构在通过的专家组或者上述机构的报告之后,违法成员应该根据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如果违法成员不执行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那么就要面J临经过授权的受害成员的报复。。由于这种报复机构成员方全体授权,违反成员无法针对授权的报复进行反报复,否则就是对于世界贸易体制和成员方全体的挑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再加上这种授权使得受害方可以在世界贸易领域包含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报复,使得受害方的报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戳到违法成员的痛处,进一步增加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如果社会问题制度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报复制度,可以使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为自己所用,加强保障本制度的执行。另外,如前文所述,如果不在世界贸易组织规范规定的例外范围内,实施贸易限制措施属于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行为,很可能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能够避免自身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被世界贸易组织判断为非法。
有人建议世界贸易组织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应该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当作整个国际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这种观点如果成立,就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制度中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下违法的问题,使得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不再显得那么迫切。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规避其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下承担的义务,那么其他国际法制度中的强制手段无疑是形同虚设,其权威和效力无疑大打折扣。而且当这些其他的国际法制度所维护的价值高于贸易价值时,或者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国际强行法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于其权威和效力的减损更是不能够容忍的。况且国际法分支数量越来越多,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也越来越多,整体确实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其相互衔接,化解其冲突和矛盾。
然而,在完备的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国际法的碎片化现象是不容否认的。而且国际社会并没有对不同国际法规则的位阶达成共识,国际强行法的概念和内涵也颇有争议(贾海龙,2008)。总而言之,现在还没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势地位,就会出现本文导论中鲍威林所讲的“吸尘器”现象,凡是受到贸易损失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管这种损失是否是由于其他合法原因造成,在很多情况下都会积极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以求得贸易利益的保全。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使用贸易措施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属于根据国内法使用贸易措施来贯彻一定的公共政策。而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加入与贸易关系比较遥远的新议题,则可能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用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既然世界贸易组织吸人其他与贸易有关的争端,为什么不以“与贸易有关”的名义,把其他国际法规则、特别是社会问题制度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明确规定这些国际法规则与贸易规则的关系,这样反而能够维护这些国际法规则的效力,实现其要保护的价值目标。而且这种作法不仅仅使这些国际法制度摆脱了独立于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时无法利用贸易制裁作为强制手段的困境,而且在国际法整体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干脆使其他国际法规范“钻进”世界贸易组织的“肚子”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对较为完善的争端解决结果的强制机制,增强其规范的效力。
对于非贸易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知识产权问题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基本上还没有出现过实例。非贸易问题中的社会问题在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绩,不过由于前述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的动因的存在,相关尝试和努力是不会停止的。
三、世界贸易体制新议题的历史与命运
全面借用世界贸易体制的最为典型的尝试一直是通过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加入关于社会问题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些议题不属于传统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所以和其他一些过去多边贸易谈判没有涉及到的议题,被称为新议题。
在GATT的发展中,劳工权的保护一直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推动,但是一直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劳工权问题根本没有被列人谈判的议题当中,其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环境保问题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起国际社会的逐渐重视,作为致力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体制,不免要涉及到贸易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问题。最初的接触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前夕。1971年11月,GATT代表理事会同意建立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EMIT),其成员资格对所有缔约方开放。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第一次在GATT内部被摆在桌面上。
1971年到1991年期间,环境政策对于贸易的影响逐渐增大,而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广泛,这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如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
不过,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各个国家的意见分歧也比较大,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讨论环境问题,一直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就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劳工权和环境权的保护再次作为候选议题被提出。
1996年在新加坡召开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次部长会议,由于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有所松动,《新加坡部长宣言》中写入了有关劳工权的内容。到了1998年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部长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要包括贸易与劳工标准的“新议题”。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城市西雅图举行,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克林顿再次公开提出将劳工标准纳入新一轮谈判议程,并首次表示要对违反劳工标准的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这与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部长宣言》中缓和的措词、中立的态度是严重不符的,因此泰国、印度、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不被尊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用劳工问题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强烈反对把劳工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议程。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权问题上分歧太大,到了在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讨论劳工权问题,劳工权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从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部长会议开始,环境与贸易的问题都出现在《部长宣言中》,根据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多哈部长宣言》,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新一轮谈判的正式议题。关于这一议题的新一轮谈判将涉及:现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定期交换信息的程序;减少或消除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此外,宣言要求CTE对下列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环境措施对市场准入的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TRIPS有关条款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标志问题。
随着多哈回合依然处于休眠期,世界贸易体制新一轮谈判暂时对于生命健康、劳工和环境等议题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突破。不过,多哈回合的屡次部长级会议对若干社会问题都有所涉及,所以不能说在非实在法层面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方面,多哈回合发起和谈判过程中进行的新议题谈判努力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未来新议题加入世界贸易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对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影响。以环境问题为例,从GATT时期的“金枪鱼——海豚”案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汽油标准”案、“美国——海虾海龟”案及“欧盟——石棉”案,世界贸易组织/GATT的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明显朝着重视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鉴于世界贸易组织/GATT在争端解决中对待这个问题态度的变化对缔约/成员国影响最直接,而且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常设的上诉机构对案件结果及后继类似案件影响巨大。。事实上,如果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构通过案例法确立了追求社会问题价值的规范,那么就等于通过法官立法的途径把社会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体制下,允许社会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进行制度建设(ThomasCottier,2003)。
四、结语
世界贸易体制的外溢固然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的高度成功,就像欧洲一体化由经济贸易逐渐外溢到政治军事领域一样,体现了欧洲共同体的成功。然而,又如同欧洲一体化在世纪之交限于停顿,显示了制度外溢存在威胁制度本身的危险,世界贸易体制如果纳入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导致世界贸易体制受到拖累,甚至导致崩溃。那么,社会问题不但不能利用世界贸易体制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原本得到较好促进的贸易价值也受到损害。这是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的现实危险,值得我们注意。
而且,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溢出,还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一旦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就要被迫提高其社会问题的管制水平,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并因此对其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而本来国内社会问题管制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则不会增加国际贸易的成本,相反其成本相对降低。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等于世界贸易组织原来的谈判结果进行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修改,这是不公平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允许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是不明智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灰色区域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摩擦
一、灰色区域措施给国际贸易摩擦留下余地
所谓的灰色区域是指进出口国之间,在关贸总协定之外,对某项产品达成双边(或多边)的“自动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限制协议”或“有秩序的销售安排’。这种协议一般是政府部门间达成的,也有私人企业之间在政府支持下达成的。往往有意避开国际国内贸易法与竞争法的原则或规则。在名义上,这些协议是出口国方面“自愿”承担限制的单方面行为,从而避开了进口国国内法规定,实则是在对方威胁要采取更严厉措施的条件下别无选择,被迫同意的。由于这种协议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故而得名。“灰色区域”协议萌芽于1959年纺织品协定产生前后,2O世纪70年代起迅速蔓延扩大。据关贸总协定秘书处1987年对已知“灰色区域,协定的统计,已达135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lO,且集中于几个敏感行业,其中:钢铁产品38个、MFA之外的纺织品有28个、农产品21个、运输设备l4个、电子产品11个、鞋类8个、机械工具7个,从进口国来说,欧共体69个、美国48个、加拿大7个;涉及出口国也相集中:日本25个、韩国24个、欧共体7个。
进口同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避开同际同内贸易法的制约,采取“灰色区域”措施,主要是受到本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政府不断遇到反倾销反补贴指控或者收到受到“严重损害”的申诉,如果按法律规定确定损害,采取行动,常常要经历一番从调查、取证、听证到裁决的繁杂程序,耗时费财。比较而言,双边私下协议则简单易行。
同时,对那些季节性或周期性产品,可以为国内各生产者保证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以排除第二三方国家的竞争,确保其收益。另外,对于国内生产者的严重损伤是由一个或几个进口国的进出产品增加而引起的,不必坚持对所有出口国一体同罚,只需对直接造成损害的“特定来源”国采取行动即可,以免伤及无辜、另作补偿或受到报复。对出口国来说,“自愿”虽出于无奈,但在经济上不一定吃亏。因为出口数量虽然受到限制,但在这类协议的“价格承诺”中,却常含有提高价格的约定,因而具有“内涵补偿因素”。从经济学上看,这可使出口商获得“稀有租金”。但是如果利用合法手段,“稀有租金”是要落人进口国或进口商的腰包的。
“灰色区域”协议的得益者是受保护的国内行业各生产者和外国出商,受害者往往是进口围的消费者和纳税人。发达同家常常借助于“灰色区域”进行贸易保护。这已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行之后,部分“灰色区域”将逐步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体制。所以,“灰色区域”的消失不仅有个过程,而且也不能排除新的“灰色区域”出现的可能性。
二、少数贸易大国的操纵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导火索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少数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过程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善,出现了人为扩大世贸组织协议与磋商范围,把一些与贸易无直接关系的问题纳人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做法。
1、世界贸易组织发达国家成员大力推动那些与其利益攸关的协议与协定的执行,而对那些事关发展中周家成员贸易利益的协议,如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实施,则采取了拖延态度。在“新加坡部长宣言”中,只以安抚的口吻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充分重视履行纺织品和服装协议”,未提实质性的改进措施。
2、世界贸易组织置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所关心的尽快履行货物贸易方面的承诺于不顾,而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成员感兴趣的信息技术产品的“新问题”予以讨论,尽管未达成全面协议,但以部长宣言形式列了谈判完成的时间表和启动的贸易比重要求由于各成员方实施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协议与协定的力度不同,有可能破坏各成员方在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这种失衡的受害者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如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困家成员借口“人权”问题,坚持把社会条款、核心劳标准纳入新加坡会议,并放在“新加坡部长宣言”的显要位置。与此同时,他们还从自己的利益发,有选择地扩大贸易自南化的新领域,如信息技术产品。这种做法使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脱离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成员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不利于这些成员方的经济发展。
三、非贸易因素的影响将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范围扩大
世界贸易组织接纳新成员的进程因政治因素和捞取经济实惠的政策而放慢,加人世贸组织申请的谈判内容与世贸组织协议的规定出现脱节。
一些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已变成对申请者无所不包的经济贸易政策的审议。一些成员方把加人世界组织谈判看成是解决与世贸组织规则无关的双边经贸问题的谈判场所,大大超出了世贸组织谈判的范围,致使一些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久拖不决。中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恢复其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并参加了乌拉丰回合谈判的全部过程,并于1994年在乌拉丰回合协议上签字,这是巾国政府遵守国际经贸规则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在中国“复关’与加人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中,中国政府根据自己改革开放的需要和考虑其他谈判方的合理要求,在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扩大市场包括服务业市场的开放范围方面采取了重大措施。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谈判方二述改革于不顾,得陇望蜀,不断加码,不切实承认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提出苛刻的谈判条件,把中国长期拒之于世贸组织门外。这种状况,使世贸组织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的世界性、广泛性、权威性受到质疑与挑战。
四、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是国际贸易摩擦爆发的诱因帕斯
登堂入室,成为当代贸易壁垒的主导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现象之一,反倾销作为贸易壁垒的一种手段,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但是,尽管反倾销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却始终未能成为贸易壁垒的主导形式,并且经济理论界、贸易实业界、法学界对其还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识和看法。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的不懈努力下,传统贸易壁垒的主导形式——关税壁垒由于世界各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降低而名存实亡,加上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人为的干预措施也日益减少,新的更为有效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保护和保障措施、技术门槛、绿色贸易壁垒等一大批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相继登台亮相,并为世界各国选择使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反倾销作为抑制不公平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青睐,不但登堂入室,而且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完全有可能在21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导。
审议磋商,反倾销规则趋向规范严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要求,所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需要定期接受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审议,以便促使每一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与规范性,从而有助于增进成员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减少或避免贸易争端。显然,为了确保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能够被其他国家审议接受,接受审议的国家就要按照国际反倾销公约的基本规则,对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字斟句酌,尽量避免发生误解或矛盾。这样,经过不断审议的各国的反倾销规则及其政策措施,就会逐渐趋向规范化,或者至少在形式上趋于一致。
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方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规定,一国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与该成员对贸易体制的影响成正比,从而成员方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大,接受审议的频率就越高,次数就越多。由于当今世界中发达国家占据了世界贸易的较大份额,并且又是反倾销的主要发起国,因此,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四个国家被要求两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紧随其后的16个发达国家被要求四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其他国家则按6~10年的频率进行贸易政策审议。显然,这就从制度上约束着那些频繁运用反倾销政策措施的国家,不但要增加透明度,及时向多边贸易体制其他成员方进行通报,而且还会有可能引发一国的反倾销措施扩散化,即接受审议国家的反倾销措施由于各国的审议认可而被其他国家援引和效仿,最终使得各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趋向一致。
另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还经常就所有成员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各种等级的谈判磋商,以便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更好地共同管理全球贸易。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已经先后举行了四届部长级会议。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包括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即定议程”,“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内容,需要纳入多边贸易体制,并进而对过去形成的某些规则和协定进行进一步的审议、修订和完善,使之能够适应并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各国的行为。这一方面主要涉及的是农业和服务贸易开放中需要继续谈判的问题。另一类则是所谓的新议程,即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认为有必要协商一致的问题。由于各成员方关注的重点不一,所以,新议程的范围极其广泛,反倾销、投资政策、劳工标准、技术转让、电子商务、政策采购、环境保护、贸易投资一体化、贸易便利、技术贸易壁垒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数量扩张,国际反倾销发起的重要原因
倾销有价格倾销和数量倾销之分。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于以低价开拓和占领市场的手段最容易见效,所以,倾销者习惯于使用价格手段进行倾销,从而国际反倾销也就多以对价格倾销的行为制裁为主,很少运用数量反倾销。
但是,由于经济追赶的目标引诱和人们对于外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的认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跳跃性的扩张趋势,使得其出口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各国货币贬值,使其出口贸易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出口数量不但迅猛增长,而且始终居高不下。这种现象的存在和不断强化,容易对他国的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冲击,并且与国际反倾销公约中关于数量倾销的界定极为吻合,也就必然导致进口国援引相关条款对其实行数量反倾销,从而促使一部分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的迫切心情,而频繁发起数量反倾销。例如,欧洲钢铁制造商协会对于亚洲平板钢板倾销的指控动因,据称是1998年1~6月,来自亚洲国家的进口钢材从过去的每月4万吨猛增到28.5万吨,使得来自亚洲的钢铁比1997年同期增长了650%,并且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从3%扩大到21%;正是由于数量倾销已经引起特别关注,所以,目前国际反倾销立案中每年有1/3左右的案件并未涉及价格问题,而是归于数量反倾销,并且大部分数量反倾销案又都源于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出口。
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意味着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将会使全球性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增加了的商品和劳务如果不能实现从使用价值到价值这一危险的跳跃,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于实现这一危险的跳跃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因此,这就会使得各国都将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导致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总额起来越大。但是,当各国都竞相开拓国际市场时,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规律以及大部分国家的实际做法,往往是先低价出售商品,待占领市场后,厂商就大量进入该市场,形成数量垄断优势。这样,以低价开拓新市场就极易受到低价倾销的指控而遭受反倾销。然而,任何一个厂商低价打开市场的行为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这种行为与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相悖,而且在现行的国际反倾销公约中还有价格承诺的规则可以约束这种行为。不过,如果从数量上考察,分析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是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则其基数为零,而报告期数字与之对比,无论报告期数字大还是小,其结果都将是无穷大,此其一。要巩固已经占有的市场,就必然要大量地增加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这就会使该种商品和劳务在进口国占据较大比重,甚至是数量上的绝对垄断优势,此其二。两种现象,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被认为是数量倾销。由于在数量方面实施倾销较为隐蔽,便于操作,所以,未来新世纪中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之一,有可能是数量倾销引起各国的特别关注,并成为发起国际反倾销的重要缘由。
自主维权,反倾销应诉率不断趋升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反倾销的应诉率一直很低,特别是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由于彼此实力的差距,应诉率更低,再加上有些发展中国家热衷于开拓新市场,错误地认为受到别国反倾销后应诉成本太大,还不如换个地方重新开拓市场,照样发展对外贸易,所以,当时的
国际反倾销应诉率还不到30%,而应诉的胜诉率就更是低得可怜,以致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应诉反倾销的问题敬而远之。
但是,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发展,反倾销作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产业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开始登堂入室,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和思考:既然反倾销已经被世界贸易组织定性为允许各国采用的限制进口保护贸易的合法手段,那么,它就不应该再是少数发达国家的专利,只要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都有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权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践反倾销,使得频繁发动反倾销的国家从过去传统的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增长为当今世界中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倾销个案占所有立案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前的97%下降到目前的6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反倾销个案占所有立案的比重则从20世纪80年代前的不到3%急剧增长到目前的40%左右,出现了明显的反倾销范围全球化的特征。以1998年全球发生的58起涉案价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反倾销个案为例,在这58起个案的反倾销发起国中,既有惯用反倾销手段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争斗,如欧盟指控美国第1916号反倾销令禁止欧盟钢铁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日本指控美国和韩国等向其倾销化工原料等个案;也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如欧盟对亚洲生产的个人传真机、美国对中国的苹果汁、澳大利亚对奥地利和芬兰等国出口的光面纸等个案;还有大量的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并且涉案范围较广的反倾销调查,如墨西哥对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保加利亚等国输入的冷轧钢材、哥伦比亚对泰国和韩国的涤纶丝、秘鲁对中国的电表、刚果(民)对从中国进口的印花布、巴西对来自印度和泰国等地的自行车轮胎等个案。显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都已经视发起反倾销为家常便饭,并且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反倾销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运用的国家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都比过去有所扩大,出现了明显的全球化趋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秩序;多边贸易规则;双边和区
域贸易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推动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在单边贸易、区域贸易以及全球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世界经济贸易离不开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稳定的世界贸易环境。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原因,认真分析国际贸易秩序演变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贸易发展,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转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推动我国实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升级和快速发展。
1国际贸易格局分化逐步加剧
1.1国际贸易由一家独大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是全球化的产物,是世界联系不断紧密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动态演化,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分化非常明显。从二战至今,国际贸易格局整体上表现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期间经历了了美国一家独大到欧美双雄并举再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又发展到今天的亚、美、欧多多极化格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二战的摧残,欧洲百废待兴,日本亚洲遭受重创,美国本土远离战场又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和贸易强国,在战后的十几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一家独大,1948年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比达到17.3%,出口占比超过21.5%。而欧洲的英国作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占比也仅仅为12.4%,出口贸易占比11%多一点。德国和法国是没有超过5%,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同美国比肩。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德国、法国从战争的泥潭中走出,加上美国为对抗苏联进行大力扶植,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领域开始形成美欧并立的局面。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3.4%,出口占比也下降至15.0%以下,而德国迅速超越英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此时的法国和英国有升有降,但是比重依然不小,并且组建了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快,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欧盟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升至44.1%,出口也到达了43.4%。此时的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也紧跟其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日本国际贸易从二战结束后的0.8%升至1957年的3.1%,再到1974年的6.9%,到了1993年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7.9%,与美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发达国家经济转洲国家(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黄金时期,先是以“亚洲四小型,亚洲国家(地区)也到了产业承接的有利时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亚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迅速发展,再到八九十年代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迅速崛起,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二贸易大国。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仅为0.76%,191年上升至2%,到2014年已经超过12%。时至今天,全球贸易呈现多极化格局,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经济体,新兴金砖国家(中国之外的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东盟等也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1.2发达国家地位整体下降,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
国际贸易格局分又表现为明显的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的实力对比不断变化。两次工业工业将世界各国分层了两个差距非常明显的档次,一个迅速崛起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沦为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发达国家附属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中也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在两大阵营开始明显分化,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且随着日本和欧洲的复苏,这种优势进一步强化,1948年二者之比为65.8:34.2,上世纪60年代是70.3:29.7,70年代是76.7:23.3,80年代为69.1:30.9,90年代二者的比例为73.3:26.7。从1995年开始,这种比例开始被打破,199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贸易比为70.0:30.0,2000年时变成了67.8:32.2,2010年又变成了60.0:40.0,到了2015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接近50:50。而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是货物贸易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占比越来越大,从1948年的48%,到2010年的72%,再到2015年的85%。从格局分化来看,国际贸易额越来越接近,货物贸易占比越来突出。这种分化和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3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发展滞后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1980年,全球贸易出口总额仅为3956亿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已经达到了47201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大约12倍。服务贸易额在整体贸易格局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服务贸易,欧盟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比已经逼近货物贸易,日本也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各占半壁江山;而最为重要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服务贸易已经高于其货物出口贸易。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占比仍然低于货物贸易占比,这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分化中的表现,是全球贸易发展格局分化的产物。
2多边贸易规则不断转型变化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背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差异,最为重要的是多边贸易规则的影响和制约,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多边贸易规则的作用和变化。二战以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发展国家遭受的损失和影响尤其严重,在缺乏经济基础、技术研发和国际援助的背景下,发展相对缓慢。而发达国家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再加上美国的扶植,使得欧洲和日本在战后快速恢复和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发达国家选择了重技术研发、服务创新的发展道路,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污染严重的重工业项目,一方面给了发展中国家一定的机遇,造成国际分工的变化。造成国际贸易货物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些诸多的因素都在影响着二战后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的执行,贸易问题的协商和一应对。二战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制定了旨在引导全球贸易的多边贸易规则《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5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继承并发展了多边贸易规则。这些规则对二战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变化较快,国际贸易格局也在不断地进行重组和分化,造成了多边贸易规则体系被弱化,甚至不得不转型。首先,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成为GATT成员,WTO取代GATT后,又有几十个国家成为新的成员,目前组织成员国已经超过160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国都要从本国利益最大化进行考虑,使得各种贸易谈判与协商变得异常艰难,国际贸易问题和摩擦不断,原有的协商和解决机制失去了应有的功效,以协商为主的解决方式渐渐被法律裁决所取代,影响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次,随着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分化,欧洲与日本的崛起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重冲击美国的贸易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不断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不断增强。美国在全球贸易中面临诸多的挑战,国际贸易额、贸易地位、经济利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美国已经由过去自由贸易的积极倡导和推动者变成了制定贸易保护措施的多事者,单边主义行动给当前的多边贸易规则带来越来越多的冲击。同时,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原有的多边贸易框架协议已经不能约束,协商已经不能处理各种复杂多样的问题,基于多边贸易规则的诉讼不断增多,依靠法律裁决又和复杂的国际贸易博弈相互纠结,造成多边贸易规则越来越碎片化。再次,随着区域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经济体之间处于双方利益考虑,制定了诸多的双边与区域贸易规则,这些国家给予对方以特惠国待遇,造成了WTO框架下的最惠国弱化,沦为了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最差国”。这样的双边和区域贸易规则超越多边贸易协定,给多边贸易规造成了重大冲击。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形式不断丰富,贸易额不断增加,贸易格局不断分化和演变。尤其是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与之产生了很多的鱼知识产权和投资相关的诸多新问题,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规则既包含《货物贸易多边协定》,也包含有《服务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等,由于服务贸易发达经济体更有优势,且国际服务贸易的情况复杂多样,发展极不平衡,国际服务多边贸易规则的运行、制定和修缮非常艰难。总之,国际贸易多极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发生分化和重组,造成并将继续推动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莫伊规则弱化,甚至造成不同方式的转型。
3国际贸易区域化发展加快,美国单边主义不断强化
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贸易的区域化。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化。当前国际贸易已经形成了三个突出的重要区域板块,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自由贸易体、中日韩及东盟东亚贸易体,三大区域贸易体已经占据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七成以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贸易各国突破多边贸易规则局限性的需要,更是对现有对边贸易规则的创新和推动,区域经济体实施更加紧密的贸易往来,制定适合双边或者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边或者区域贸易规则,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这种趋势早已出现,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的问题早已突出,1995年成立的WTO也没有能够真正解决GATT面临的问题,加上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就使得贸易体不断需求突破和创新。虽然双边贸易和区域贸易不断涌现,但是世界是一个整体,全球是个统一的市场,每一个国家必须融入世界。不断涌现的双边贸易规则和区域规则是一种创新,但不能完全取代多边贸易规则,在很长的时间内,多重模式并存将是一种现实,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向着更加高效和优惠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都朝着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趋向统一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美国在世界贸易格局分化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日本崛起和欧洲复兴,美国的贸易强国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国际地位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下降也倒逼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不断变化,美国在朝着单边主义的方向越走越远,先后通过《贸易改革法》《综合贸易法》,并适时再工业化战略,与之相配合的是环保标准及碳关税、反补贴与反倾销,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反补贴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其单边贸易管理制度。美国在强化单边贸易管理的同时不忘寻求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与以色列签订首个双边贸易协定,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倡导重返亚洲战略,推动成立亚太经合组织。美国执行的策略与其自身实力和利益需求相符合,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是最大的贸易体,有着单一经济体中最大贸易市场,他们的农产品、服务贸易、高科技产品乃至军事产品都有非常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有决定了美国的贸易政策,也注定在整个国际贸易博弈中占据优势。
4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和演变下的中国国际贸易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增强,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也需要一个更加自由的国际贸易市场和秩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贸易在世界贸占比不断提升,2001年中占比突破4%,2004年超过6%,2010年超过了10%,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贸易体。进入新世纪,中国是成了国际贸易的发动机,推动着国际贸易格局的不断演化。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比重不断加大,中国对美、对日、对欧盟、对韩国等经济体的比重不断上升,且比重不断增加,世界主要经济体与中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提升,中国国际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而中国经济逆差主要是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意义重大,中国与其贸易中进口占其出口综合的73%,中国对美欧的比重则仅为13%,说明中国与区域经济体的贸易存在非常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针对当前世界贸易格局分化重组的演变趋势,中国需要从策略做出相应的安排。首先,维护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秩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是我国发展政策、道路和社会制度必然结果,也是与加入WTO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适应了国际多边贸易的规则,最为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经济体,作为全球化中重要一员,中国积极维护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秩序,积极推动多边谈判。其次,强化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建立东亚区域经济贸易新秩序。无论是“10+3”框架还是“10+6”框架,其宗旨都是推动东亚经济发展和自由贸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现在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他举动东亚经济贸易便利化,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动力。再次,充分发挥自身贸易实力优势,积极协调双边贸易发展。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也高,还度。中国本着合作互利双赢的宗旨,积极协调双边贸易,形成中美、中韩、中日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后,积极实现与TPP的对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货物贸易不可能再延续昔日的高增长,贸易方式转型和贸结构升级成为发展的新趋势,生产资本输出、服务贸易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的增长点。美国正在主导亚太区域贸易组织(TPP)还没有邀请中国参与,中国需要积极应对,顺势而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我国贸易形式转型和贸易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红,林慧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15(05).
[2]姜文学.TPP在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中的双重功能[J].财经问题研究,2012(12).
自去年爆发历史上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卷土重来,使世界贸易的下跌更为剧烈。据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将下降15%,这是1982年以来首次如此大幅度的下降。而且,随着危机在实体经济的继续蔓延,回归国内市场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对世界贸易增长的威胁更为严重。这使人们不禁想起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那时,正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各国市场分割,世界贸易总量在此期间下降了三分之二,使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雪上加霜,发展为更严重的经济萧条。
今年4月份在伦敦举行的20国首脑峰会上,大家吸取上世纪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公开承诺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继续开放市场,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据世界银行的评估,在去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出台的89项限制世界自由贸易的措施中,23项出自刚在伦敦做过承诺20国之中。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的贸易保护主义
(一)提高关税
193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将20000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使其平均关税水平从25%上升至50%,以此达到保护国内生产者面对外国竞争者的优势,减缓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到了1931年,法国也把平均关税提高到38%,德国则提高到了41%。
(二)实行严格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世界贸易战的结果使曾经紧密联系、已经陷入衰退的各国出口的下跌更加严重。因此这些国家更依赖于寻求国内需求。而国家出于当时预算平衡的政策要求实行了严格的财政政策,只有很小的操作空间来刺激国内需求。
货币政策也如是。因为当时把股票市场的投机作为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限制,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使实体经济领域陷入丫贷款瓶颈。如1931年德国央行显著提高了贷款利率,使银行的流动性短缺更加尖锐。
严格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使国内和国外需求都急剧下降。
(三)货币贬值
为了防止出口下降,许多国家开始了货币贬值竞赛,希望通过货币贬值来提高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例如,1931年,英国将英镑对黄金贬值了30%;随后,美国于1933年,法国于1936年都对本国货币进行了贬值,进一步扭曲了贸易竞争。
二、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
(一)提高关税
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前的1990-2006年间,欧盟、美国、日本和新兴国家按照联合国贸发组织的要求连续降低了关税。但自去年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开始谋划或者已经再次提高了关税。如:俄罗斯于2008年¨月宣布在9个月内暂时提高钢铁产品15-20%、汽车30%、卡车和客车25%的进口关税。土耳其2008年底将各类铁制品的进口关税从5%提高到15%。印度2009年初将一系列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从过去的5%提高到20%。阿根廷和巴西也试图提高葡萄酒、皮革乳制品、木材家具和纺织品进入南美市场的关税。
这些国家提高关税的措施从“约束力负担”的法律层面上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兴国家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将按照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规定的水平降低了关税。比如非农业产品的关税,巴西于2007年降低了12.5%,印度降低了11.5%。现在这些国家则将提高关税作为对工业国家保护主义行为的报复性措施。
由于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一再提高关税,世界贸易的大部分就再次被束缚了。这不仅不能挽救经济危机,反而会使继续降低关税的国家延缓和推迟战胜危机的时间。
然而,现在提高关税与1929-1933年危机时提高关税有所不同。有关专家认为,当时模式的贸易战在今天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现在世界贸易的75%或者是在关税同盟内部如欧盟这样的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或经合组织内部。前者是完全取消关税限制,后者则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确定关税。
2008年10月以来,在已经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提高关税的占三分之一。因此,尽快结束多哈回合的谈判将会降低提高关税的风险。但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期间,这个目标的实现极为困难。
(二)关税贸易壁垒
由于进一步提高关税的空间有限,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更多的采取了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式。
当前非关税贸易壁垒来自两个方面。直接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如更严格的进口手续:印尼已经决定进口500种商品以上的港口和机场进行进口商品限制,包括电子、玩具、食品、鞋和服装。而这些限制又是以有利于健康和维护安全的名义进行的。
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几种形式:
1、提出反倾销调查或诉讼
提出反倾销调查和诉讼的案例,2008年比2007年明显提高了31%;与2008年下半年经济危机发展同步,提出反倾销调查和诉讼的也比上半年提高了24%。这个方面的提高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提高76%,而在工业国家则下降了53%。印度在2008年下半年提出诉讼的案例总数上升了40%,其次是巴西上升15%。
危机发生以来,实际执行的反倾销措施的案例提高了55%,主要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者提高了70%,后者提高了44%。自2009年4月伦敦峰会以后产生的23项贸易限制措施中有19项与利用反倾销措施有关。
危机以来反倾销调查案件以及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数量迅速上升,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是根据WTO的反倾销协定、反倾销调查以及措施。如果A国企业因得到了国家的出口补贴而在出口市场上以比他在自己国内或其他出口市场上更低的价格出售某商品时,B国可以根据WTO的有关条款请求对A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而另一方面,有的国家也可能在实际没有发生外国企业倾销的时候滥用这个条款。以保护本国工业。这就产生了利用反倾销条款的直接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执行反行销调查和措施行为的增加说明,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时候,有些国家会采取如增加企业出口补贴或滥用反倾销条款的措施。以确保本国企业
在对外国企业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这些措施的实施和发展严重扭曲了世界贸易。
2、补贴竞赛
另一个直接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以国家的名义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在需求不振的时候,许多国家都会重新采取这个办法,以提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对国内企业进行补贴与提高进口关税相比,是更严重的贸易壁垒。
现实中存在着工业国和新兴国家竟相增加出口补贴的危险,而在这种竞赛中,一些新兴国家可能会因其紧张的财政情况而落败。例如,目前在工业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措施已达430亿美元,其中有174亿美元是美国政府支付给其汽车“三巨头”中的两个。其他国家也出于本国经济的利益准备效仿:加拿大已经对汽车工业给予40亿美元的贷款;瑞典给汽车工业的贷款和贷款担保达3亿美元;日本、法国、巴西对本国汽车制造商的贷款数额分别为51亿美元、6亿美元和17亿美元;英国则以“绿色技术”的名义支持汽车工业33亿美元。
各个国家支持和帮助的程度可能会有很大不同,有些国家因为财力的原因只有少量或者可能根本没有能力提供支持帮助。那些能提供帮助的也通常偏好帮助那些想象中“系统重要性”的领域和面对外国竞争的供应商,这一定会产生竞争扭曲。而且这种支持帮助,很可能保护过剩的产能,阻碍或延迟对市场出口进行调整的过程。
在这方面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比较好的方式是以刺激私人消费来取代对生产方的直接支持。比如:德国以“环保奖励”的方式刺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刺激规模由开始的15亿欧元增加到50亿欧元。中国、韩国和巴西实行了暂时降低汽车销售税的办法。这些办法对国内和国外的企业都有利。企业为了对消费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也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除对汽车工业补贴外,另一个领域就是农业补贴。据世界银行的资料。美国2009年的农产品补贴由18亿美元上升到99亿美元。欧盟2009年1月也再次对黄油、奶酪和脱脂奶粉的出口予以补贴。巴西、阿根廷等国也试图将其对农业补贴的总额达到5亿美元。农业补贴是一个特殊问题,也是多哈回合谈判的重点。
3、“绿色保护主义”
“绿色保护主义”是利用加强全球保护的名义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例如:欧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中确定了发展生物燃料的目标――即到2020年将生物燃料占酒精燃料消耗的比重提高10%,这个规定引起了巴西等国对欧盟内部生产偏好的担心及抱怨。此外,欧盟一再以环境关税作为对环保水平比较低的国家进口的制裁手段。一些国家为应对危机而制定某些环保措施中也带有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味道,例如:美国的景气计划中对发展环保电池和类似元件的贷款总额为20亿美元,但规定只适用于美国的生产商。
这种短视的和单方面的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内核的“气候保护措施”可能会造成长期的严重后果。工业国家通过滥用气候保护政策来保护国内生产的做法,不利于减轻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压力,也就有可能使2009年年底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建立全球环境保护的协调努力失败。
国家补贴对贸易发展的危害最大。补贴竞赛将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贸易的衰退。
(三)货币贬值
2008年年中以来,一些原料出口国的货币对美元大大贬值。这种贬值不仅是有针对性的贬值结果,也有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市场原因。
伴随一些出口国货币贬值的是原料价格的大幅下跌。这样一来,外汇流人减少,汇率即使在外汇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也守不住了,于是有了货币贬值冲动和压力。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则在早期进行干预之后不再准备继续利用外汇贮备维持汇率稳定,而是使其货币在短时间内贬值20-40%,宁可通过保护主义的货币贬值来使外汇储备支持和促进出口。
英镑自2008年中以来对欧元和美元大幅度贬值;欧元在这段时间也对美元贬值;日元则是对美元和欧元升值。很难说这些变化中有政府在进行货币操纵的背景。只是瑞士银行在2008年3月中旬通过积极主动的外汇交易来避免法郎进一步升值。其背景原因是。由于危机发生后瑞士法郎对欧元的明显升值,给瑞士经济发展加重了负担。瑞士不仅对法郎相对于欧元升值进行干涉,也对美元贬值。而按照瑞士国家银行的观点,这种干预有利于汇率稳定和应对危机。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重要的经济大国如英国、美国、法国竟相进行的货币贬值竞赛曾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崩溃。今天与过去不同的是没有固定的汇率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各自确定与美元、欧元的关系。欧元一美元汇率可以自由浮动。这个灵活的汇率体系显示,央行基本上不干涉外汇市场。汇率是通过市场需求来确定的。只有在央行放弃观望并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货币贬值竞赛。
而这样的干预在全球化的今天很难遇见。世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产业内循环的,出口商首先要进口原材料或服务。因此,本国货币的贬值归根到底也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进口也会变贵,而运输成本的提高也会使交易成本增加。因此,出口商不会要求自己的政府贬值货币。欧元区的一些重要经济体也已经联合起来排除贬值竞赛的发生。因此,货币贬值竞赛的危险性比过去要小的多。
(四)与国家景气计划捆绑在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由于国民经济的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国家对需求刺激的投入会通过进口的渠道转移到他国,使他国的企业从支持经济发展的景气计划获益。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国家试图从别国的景气计划中获利,而不想通过自己的资金来刺激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免费搭车”或“搭便车”。这样的想法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条款来缩小自己国家景气措施规模的趋势。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在一体化的内部市场中如欧盟发生,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政治化。因此,对各国的景气措施进行综合协调,才能使国际市场的开放不受损害。
在经济危机的大气候下,这样政策的出台可能会不由自主。比如:根据美国景气计划中“购买美国货”条款,美国要求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只能使用美国生产的钢铁。法国也把对汽车行业的帮助和义务联系起来。巴拉圭也提出了“购买巴拉圭货”的计划,要求70%的公共采购要优先本国生产的产品。
这些包含在景气计划中的条款集中照顾了国内市场的要求,影响和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的决定,导致了竞争的扭曲和低效率。这种政策造成的国家关系之间的怨恨,其严重性超过经济后果。
为了应对与国家景气计划捆绑在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危险,应该在国际层面上加强各国景气计划的协调,提高各国措施的实施效果。在伦敦峰会上,20国首脑已经呼吁加强主要经济国家
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的合作与协调,防止对各国应对危机措施的消极影响。
景气刺激措施的产生源于1929-1933年危机的教训。当时由于国家采取了严格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剧了需求低迷。所以今天大多数国家则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防止需求的低迷。但是如果对各国采取的措施不加以协调的话,同样会限制正常竞争和限制正常贸易。隐含在景气刺激计划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加剧世界贸易下跌。
(五)限制胃际资本流动
据有关资料:新兴国家私人资本的净流人下降到1650亿美元,而最高水平时则是9290亿美元,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4000亿美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出,支付的债务规模远远超过了他们新借的债务规模。另外,对国外的直接投资,2008年下降了21%,跨国界的企业并购下降27.7%。
国际资本流动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流动性短缺、融资瓶颈和规避风险外,还有不断增加的政治动机。如印度政府去年12月作为应对危机的一项措施规定允许外国企业在不同经济领域的投资比例;今年2月份又再次修订并限制外国企业在国防、通讯、航空等战略领域参与的程度。
无论是被投资国还是投资国,都面临对外直接投资障碍扩大的问题。一些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提高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使投资者遇到阻碍,大大损害了投资的吸引力。而且,有些国家把银行救助计划与义务联系在一起,优先将信贷给予国内市场,也会产生新的融资瓶颈。
对国际资本流动严格限制的政治动机会导致投资者投资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这一不利影响比单纯因危机产生的资本流动下降更长远更严重,可能会长期阻碍市场的复苏。
(六)严格的移民政策
对外国移民的严格限制政策比比皆是:美国规定有资格接受景气计划中国家帮助的人只限于持有H-1B护照的美国居民;英国于2009年3月中宣布提高移民税;西班牙规定来自菲律宾的工人必须在卫生部门登记并获得许可;2009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禁止工厂、商店和餐馆雇佣外国人,并取消了5万来自孟加拉国工人的签证。以支持本国就业。
许多专家认为,对移民进行限制可能会增加摆脱危机的难度,并由于回国潮的此起彼伏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衰退更严重。移民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移民中有很多是训练有素的工人,这是经济复苏和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在企业危机时缓解危机打击,在经济复苏时保证企业的技术力量。二是移民给家庭的汇款可以支持自己国家的发展。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显示,移民的汇款在2008年达到了3050亿美元,相当于给发展中国家援助的总和。由于经济危机收缩移民政策。2009年这类汇款将下降5%,悲观的预测则是下降8.2%,非常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结论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
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 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
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
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 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 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
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
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 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
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
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产生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摩擦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威胁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内部自身经济结构和体制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一些新特征
1.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新形势下反倾销、特殊保障措施已是我国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
2.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输入产品要求非常严格和苛刻,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增大。
3.当前,我国贸易摩擦呈现出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摩擦形式多样化以及摩擦对象不断扩大的现状,贸易摩擦所涉及领域在进一步扩大。
在新形式下,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并积极采取了预警和应对策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出口贸易多元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二、中国国际贸易摩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外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影响因素
(1)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受到“中国”等论调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古老的东方,一条巨龙正在苏醒,同时,我国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在不断改写在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与比较优势。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一些西方国家故意散播“中国”,混淆公众视听,损坏中国形象,从而增加了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
(2)一部分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持有偏见。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已经有些年头,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依旧没有被一些国家承认,在“反倾销”案件调查时,经常会对我国采用“替代国”这一歧视性的制度。
(3)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各国的自我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在全球经济贸易时代,一些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还会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中一些不甚明确的规定大做文章,为自己谋取利益,设置贸易壁垒。
2.我国内部本身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方面的影响因素
(1)巨大的贸易顺差。随着国外市场的开辟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保持着贸易顺差,此外,我国际贸易过分地集中在少数的国家与地区,长期且巨额的贸易顺差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更多贸易摩擦的发生。
(2)商品结构单一,市场过于集中。出口猛增和市场十分集中的产品,通常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对象。大规模的商品出口会给进口国带来很大压力,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进口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壁垒设置也在所难免。
(3)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国家标准中有近四成超过10年没有修改过,而国外很多标准则是三到五年修订以此,我国许多标准较为陈旧,食品检疫等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商品市场与技术进步的需求。
三、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
1.实施宏观战略,完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加快贸易体制创新
(1)完善国际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应对机制。中国需要参照有关国家比较成熟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贸易具体情况,较快建立国际贸易预警机制并不断升级与完善。我国从政府到行业组织再到外口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经济形势,再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应对措施,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不断完善细节,提高我国抵御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2)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协调。 在国际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形式日渐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专家学者应当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并善于将贸易摩擦案例整合到一起,参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寻找我国的制胜点。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到国际谈判中去,使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以及贸易壁垒标准制定方面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我国权益,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市场上的地位。
(3)加快对外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我国经济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存在,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对外制度的调整与创新,让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经过历练,不断成长。我国需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但不能是采用财政补贴扶持企业发展的形式,我国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扩大内需,积极保持国际贸易的总体动态平衡。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就要充分发挥巨大国内市场的优势,积极扩大内需,并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这样的宏观经济战略可以增强我国经济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减少我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积极保持国际贸易的总体动态平衡,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实行微观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
(1)加快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够占据优势,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低廉的社会劳动力优势,这些出口企业生产的商品科技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附加值较低,很容易将我国推向全球化产业链的最低端,也很难维持出口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业扩张,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优质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大量任用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人才,促进企业产品的自主创新,增强品牌意识,推进出口多元化,全面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适应国际多元化需求,不断调整出口市场格局。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需求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我国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结构优化和层次合理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在不断巩固和发展现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我国在潜在市场以及新型市场中的份额,深入分析国际市场多元化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实现出口商品的差异化。我国企业要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绕开国际贸易壁垒,减少经济损失,保证我国经济效益。
(3)增强出口企业凝聚力,打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中国国际贸易摩擦形式多样,涉及的商品类型和领域不断扩展,国际贸易摩擦已经逐渐由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时要充分考虑为贸易伙伴国创造利益,以减少民间壁垒,国内企业要在扩大出口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努力在出口输出国当地建立各类商品的分销体系。中国企业可以雇用商品输出国的人力资源,解决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以此减少当地居民对我国企业的敌对意识和仇视情绪,积极打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在全球贸易形势下,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的交流中去,积极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据理力争,来保护我国利益。目前,我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在经济交流中面临着诸多贸易摩擦,因此我国必须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使“中国”不攻自破,并积极运用外交手段,消除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敌对情绪,从而减少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王耀宁,张强.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策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1).
[2]高维新.直面贸易摩擦,我国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商业研究.2010(07).
[3]郭智.国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因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