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型住宅设计案例

小型住宅设计案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0: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型住宅设计案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型住宅设计案例

篇(1)

Abstract: The desig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hom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suitable, compact, comfortable and diversity. Through optimizing design, the functional partition can be clearer. A variety of way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pac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to enrich the desig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homes, thus creating more economic and high quality housing.

关键词: 中小型住宅设计方案;优质住宅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homes;design scheme;high quality housing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139-02

0 引言

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中也可读出国家对于住宅面积的限制信号,依然走节约型住宅标准。因此,中小型大型的住宅在我国的居住市场中仍然占主导地位[1],而如何设计出更合理、舒适、实用、经济的中小型住宅也是现代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1 中小户型设计主体思路

1.1 功能空间合理布置,户内交通畅达 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正确处理各功能分区间的布置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住宅户型形成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是设计中小型优秀住宅基本条件,这样设计出的住宅户型功能良好、舒适、安全,也会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设计者在充分考虑各功能分区的同时,还要做到室内交通顺畅,交通空间集中、紧凑,并尽可能减少对其它功能空间的干扰。在设计户内良好交通的同时,还需要打破交通空间的单纯交通功能,使交通空间可以充分、重复利用,这样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1.2 将某些功能空间模糊处理,减少室内固定墙体 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合并或连接,在功能使用上不进行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在餐厅和起居室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二者在功能使用上不会形成干扰,这种设计在小户型中较常见。还可以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减少墙体在户内的建筑面积,有效的加大室内使用空间。

在中小户型设计中,可以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代替某些固定墙体,来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使得室内空间开敞流动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1.3 厨卫布局应以实用、合理为原则 厨房、卫生间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反映了住户的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的居住程度[3]。在中小户型设计中厨房位置应尽量接近入户门,这样便于餐饮中所用的食材及产生的垃圾的进出,同时也应与服务阳台和餐厅尽可能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空间的干扰,设计成餐厨合一或餐厨邻近型。在设计卫生间时,可将卫生间的洗漱功能与洗浴功能分开,以减少干扰,同时也有利于卫生间内洁具、洗衣机及热水器或浴室的

布置。

1.4 阳台设计巧妙构思,增加生活舒适度 阳台是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4]。如果阳台布置得好,还可以变成宜人的小花园,使人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大自然中最可爱的色彩,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随着居住品质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阳台已经变成了观景台、阳光室、健身房、储藏室、阳光书房等功能多样、空间变化丰富灵活的新一代阳台,使阳台设计无论从建筑立面、阳台外形、还是使用功能上,令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2 中小户型设计案例分析

图1、图2及图3为作者精选的有代表意义的小户型设计图。

图1中的A户型,属于典型的狭长型三进深设计,南北通透,利于通风。以起居室为中心,两卧室分别设计在其南北两侧。起居室通过内缩处理后,成为采光厅。入户后,有一个独立的小门厅,厨房与餐厅毗邻,方便用餐。厨卫邻近设计,也有利于施工管线的布置。厨房外设有内凹阳台,便于贮存,并热工性能较好;主卧室外设有凸阳台,使主卧室在视觉上有很大程度上的延伸,并且住房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设计成其它功能空间,如书房、花房、健身室等。室内交通通畅,呈单线型,且没有干扰现象。此设计的所有使用空间联系紧密,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图2中的B户型,属于典型的全采光户型,也是南北通透型。整个布局简洁、明快,功能分区合理、明显。靠近入户一侧为公共活动区,然后进入私密区。餐厨邻近设计,便于用餐。向阳面有两室,分别是主卧室与起居室,且起居室外侧设有服务阳台,增加休闲娱乐的区域。在私密区,主、次卧室分别位于卫生间南北两侧。且卫生间采用明卫分离式设计,使整个套型的所有功能空间均可采光,居住更加舒适,且节能、环保。但此设计无生活阳台,不利于贮存。

图3中的C户型,属于典型的全阳面户型,这种户型通常在梯间式住宅的一梯多户或在点式住宅中常见。此户型的缺点是通风不利,采光受限。但在此户型的设计中,设计者使用简单的异形设计,使得卧室及阳台均获得两个方向的采光,且能略改善通风问题,同时极大的扩大了视角,提高居室的舒适度。并且厨房与卫生间均进行采光设计,这也是以后的小户型设计中应学习与采取的地方。入户后,也有相对独立的门厅及餐厅,各功能空间相互融合又不互相干扰。在起居室外设有内凹阳台,用户可自行设计使用功能,极大提高此住宅的使用性与舒适性。

3 结语

中小户型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主体住宅户型,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必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提高居住舒适度为前提、以倡导个性化生活为特点,在住宅套型的设计层面力求达到布局合理、紧凑实用、功能完善的要求,并坚持科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健康文明的住宅理念。如何在有限的小空间内,设计出功能齐全、舒适度较高的居住环境,是我们所有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凤.城市小套型住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建筑,2013(8):29.

[2]付玉广.中小型户型设计要点浅谈[J].科技世界,2012(5):72.

篇(2)

关键词:户型;平面设计;生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生态策略的思想应该贯彻始终。在小区的规划阶段,就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采取适当的措施并确定较完善的设计理念。户型的设计作为整个住宅设计的核心,需要进行更详细全面的分析,从外观,功能直到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要立足于生态策略的高度上来考虑。

1朝向的选择

我国处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历来被认为是房屋的最佳朝向,主要原因是地球所遵循的公转规律:朝南向的房间在冬季能够接收到最大程度的日照,在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南向外墙与窗户受到的阳光直射机会较少。住宅设计之所以多采用南北朝向,便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房间的夏季遮阳、冬季保温。对于现代住宅设计,为了能够精确地选择不同气候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最佳朝向,需要对住宅各个朝向的墙面与室内获得的日照时间、面积来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太阳辐射量,建筑朝向与风向之间的关系等等因素,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和分析,才能得出当地住宅建筑的适宜朝向。

2平面布局设计

高层住宅户型的平面布局,对于高层住宅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北方,由于夏冬两季的温差较大,平面布局就更要注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取暖保温。通过综合考虑和权衡,在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的设计上,提出了以下意见:

(1)热环境的合理分区

介于住户在房间内的活动需求不同,以及对房间的使用要求不同,人们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表1)。不同的季节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各异,在设计时需按房间对热环境的具体需要合理分区,把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房间,比如走廊、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就可设置到冬季温度相对低的分区内,而且可以适当地减少窗口面积,减少其散热;对卧室、起居室等对热环境质量要求高的房间,可以布置在朝向好的分区内,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辐射,使居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温度。

表1 不同房间室内要求的适宜温度

(2)有利通风的平面布局

在一定的温度下,适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也很重要。表2是室内干湿程度的区分标准。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提高,室内干湿程度的湿度值在降低。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人越会感觉到潮湿。通过资料的查阅,可以知道湿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在10℃以下时,湿度最室内的热环境影响会逐渐明显,当湿度在25℃以上时,湿度的作用也开始明显起来,只有在温度适中,即在18℃~22℃时作用才不那么明显。7、8月份正值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高温的环境限制了人体汗液的蒸发。所以,在夏季,应该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提高流过室内的风速,促进人体的排汗散热,才算是真正改善了室内的热环境,使人体感到舒适。

表2室内干湿程度区分

住宅平面的设计,应该注重室内风路是否通畅,南北房间的门口窗洞应尽量对正,使穿越式风直接顺畅穿过。一般来说,一梯两户的户型比较容易实现自然通风,而一梯多户的住宅中部分户型的所有房间的朝向是相同或相近的方向,这样便不能达到理想的穿越式通风,夏季室内的热环境质量较差。

3体形系数的要求

建筑物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所接触室外大气的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的比值,即S=F/V。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也就越多,对节能越不利。通常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0.3到0.4之间。(外表面积F,不包括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地面以及户门的面积)建筑的体量大小和规整度决定了建筑的体形系数。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一般在0.1到0.15之间,远远小于通常0.3的系数界限。因此,高层住宅应保证较小的体形系数,尽可能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才能保证高层住宅的低能耗。

高层住宅的体形系数和外立面(包括维护结构的设计,阳台与遮阳设施的设计)会对建筑的能耗指标产生很大影响,下一节会提到外立面设计中所应用到的生态设计与技术。体型系数越大建筑能耗指越高,所以在尽可能满足建筑美观和功能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减少体型系数。而体型系数的选择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建筑的朝向、当地气候特点、日照辐射、维护结构的材料特性等,将建筑构件的得失热情况与建筑体型相权衡,便能得到最优的选择。

4合理的平面设计

如今,限于我国的经济、人口密度等条件,我们的城市建筑标准还比较低,户型的盲目扩大不仅会对背负着沉重人口负担的城市造成强大的压力,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如何合理的设计套型使用面积、布置不同行为空间,布局合理的单元住宅、平衡各居室面积,对是否能充分使用户型内面积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普遍的家庭结构是以三口之家为主,这与过去整个家族式聚居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家庭规模逐渐向小型化靠拢。大规模的家族式聚居模式正在逐渐消失,现在住宅中的大居室和多居室的用途与过去相比也有所不同。现在住宅的户型设计结构上更合理,使用率也更高。对于普通家庭,超大面积的住宅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空间和资源上的浪费。问题核心就在于套型密度、人口、容积率三者不相协调。我们应该开发出一种既舒适实用又经济合理的户型,它应该具备住宅的基本功能,能满足住户正常的居住需求。因此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满足节能节地目的的中小户型便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

日本在住宅的设计理念方面,一向是以小巧、经济、适用而闻名,在套型的调整和分隔上做的非常精细,对我国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见表3):

表格3日本城市住宅引导性居住标准

结语

本文从生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高层住宅户型平面的设计手法,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基于生态策略的设计思想贯穿全文,能够实现其生态节能、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成为生态可持续的高层住宅。

参考文献:

[1] 侯智华. 生态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J]. 江西建材,2012(4)

篇(3)

关键词:围填海、规划、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围填海简述

1.围填海基本概念

围海造陆是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围海造陆工程主要是在拟建海域修建围堤、围埝等,并采用吹填淤泥、填筑建筑土石料等手段再经过地基处理形成可用陆地。

2.围填海的必要性

世界主要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猛增,向海洋要土地就成为了沿海地区获取土地来源最为直接的途径。

就围海动机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海洋经济和临海效应在区域经济拉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围填海造地可以建设临海工业区、居住区以及休闲旅游区,实现“临海经济效应”;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土地的紧缩政策,围填海造地可以实现新增土地,从而弥补耕地占用,实现土地的占补平衡;还有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围填海可以增加土地面积,通过土地转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围填海发展概况

1.目前围填海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开始进行着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工程。荷兰是围海造陆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荷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围海造陆的国家,自1200年以来,荷兰人民从大海夺得的土地共6925平方千米,占目前全国土地面积的20.4%,其中13至15世纪,每个世纪围海造陆350-425平方千米。荷兰是闻名世界的风车王国,而荷兰早期的风车主要是用于围海造陆时的抽水功能。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战后新造陆地在16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10个神户市区或20个香港岛。新地主要用于工业、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据史料记载,仅冈山县一地,在16世纪末就将儿岛湾填埋了90%,围垦出了上万公顷的良田。九州的佐贺县,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围垦,增加了约1/3的耕地。濑户内海,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填海造出的土地超过了136平方公里。 

中国香港一百多年来,为了获取更多平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几乎每隔10~20年就要进行围填海。香港陆地面积大约为1100平方,10%来自于围填海。维多利亚港水域是围填海的主要区域,随着香港城市的发展及新机场的使用,更大规模地围填海工程正在规划中。

中国澳门土地面积狭小,以低矮山地为主,因而需要围填海来补充发展商业和住宅用地。现在澳门的范围(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原先都是海中岛屿,后经自然陆连和人工围填海而成。经过了多轮的围填海工程,澳门半岛从原有面积为2.7平方公里达到目前23.8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开始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填海增加的土地面积约有120 万公顷,相当于现有滩涂面积的一半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和土地紧缺的形势下,我国正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目前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着我国最大的围海造陆工程。 

2.未来围填海发展趋势

围填海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时为了生存与发展向海洋拓展空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进入21 世纪以来,围海造陆用地类型逐渐发生转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围海造陆用地开始由农业、工业用地逐渐向更侧重于旅游渡假、生态保护的人工岛屿用地方向发展,马尔代夫的斯拉夫士、南非金伯利市的卡姆菲斯大坝、佩博霍尔姆岛、迪拜的世界岛、东京湾海萤是就是由围填海形成的世界五大著名的人工岛屿。

三.围填海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目前围填海的现实案例,空间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填满型、水道型、不规则半岛型以及群岛型四种类型。

类型一:填满型

这类型是最传统的填海方式,在原有陆地基础上简单拓展,开发强度一般不低于0.95,目前多用于城市拓建及建设农田、机场、滨海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内部水系较少,利于二期开发;填海规划较为简单明确,交通基本为陆上型。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多,亲水景观要素较少。

案例:香港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原称: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位于九龙半岛西九龙填海区的南端,临近尖沙咀,是中央维多利亚港的门廊,位置显著。是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包括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集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群及广场等。

最初设计概念——巨大流水天篷

最初设计选中建筑师诺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的规划方案,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流水般的巨大天篷,与蜿蜒曲折的土地轮廓交相辉映,构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风景;沿海岸线建有连绵不断的长廊,提供众多规模不一的公众空间,可提供多元化用途;设有一座文化中心,集演奏厅、博物馆、展览馆和表演场地等用途于一体,与周围的娱乐业、零售业等有机结合,使各种活动的分布合理而富于想象力,兼顾公众与个人的兴趣;其设计理念便是吸引人们穿过发展区内的商业及娱乐部分走向另一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凸显香港作为亚洲主要文娱艺术中心的地位。

图3-1巨大天篷方案

新发展概念——城市中的公园

2010年西九管理局动用1.5亿元委托三间顾问公司研究的概念设计方案,三家建筑顾问的概念都强调绿化与节能,及自夸设计融入香港本土文化,都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比独立的地标建筑更重要。

“普世主义”的福斯特方案名为 “城市中的公园”,由街区、公园、独立地标型建筑三项中心元素构成,形成由小巷,街道,公共空间,公园,还有平凡的建筑群和好几颗公众的文化宝物所交织而成的理想城市。

图3-2“城市中的公园”方案

“东方主义”的许李严案名为“文化经脉”,通过以商业楼宇为主的城市带、以文化设施为主的文化带、以及滨海绿化带三个空间带,营造一个绿色互动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能量’的文化区。

图3-3“文化经脉”方案

库哈斯的“文化新尺度”案由村落、园林地貌、街道风貌三种元素组成,先是“草木繁茂的公园、辽阔的公共空间”,然后是“三个以‘村’的概念演化而成的社区”,竭力想把高雅与草根文化、全球化与九龙本地社区、都市和乡村等多重矛盾的因素并列或交织起来,但是方案最大的缺陷是三个村落各自的独立性和步行交通所要求的连续性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图3-4“文化新尺度”方案

落实及进展

2011年3月,管理局最终挑选了福斯特(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园”设计概念作为基础方案,计划于2013年开始建造工程,小型展览馆及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可于2014至2015年完成,稍后落成的包括一个名为“M+”的文化的博物馆、及演艺剧场、中型剧场 I、音乐中心、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以及音乐剧院等。其他创意教育设施及多个为视觉艺术展览馆,亦会相继在此阶段兴建。第二期落成的场地包括大剧院、戏曲中心的小型剧场、中型剧院II及M+第二期。

案例小结

填满型围填海 “陆面宽广、利于开发”的特点给这些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给规划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区,若果一味通过牺牲城市公共空间追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到最后大部分为住宅、商业建筑物,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极大破坏。

通过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来弥补内部水系的不足,配合街区的人性化设计、滨水岸线公共空间的返还,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营造松弛有度、松紧对比的滨江城市形态,或许才是这块围填海土地最好的城市价值。

类型二:水道型

这类型也是传统填海方式,突出特点是内部水系发达、景观资源丰富、陆上交通与水系交通互为结合;开发强度在0.65~0.9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综合性工业新城、港口、新农业基地、主题公园、亲水居所与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水陆交织较为规则,利于二期开发,同时贯通水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自然灾害带来的外部海水压力。

案例:Prins Alexander Polder

Prins Alexander Polder位于鹿特丹东北部的Polderboard Schieland地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人口18000,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之下6米,是荷兰海拔最低的一处填海地。

沿用荷兰传统的块状地块开发模式,本地区以填海时所保留的纵横交织的水道划分为基础,细分为小块土地,以此为基础单位进行开发。自十九世纪末起,经济花卉的种植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当地产业的主体。目前填海地75%以上的面积为种植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建起第一处现代住宅区Het Lage Land,房地房业开发发展。

类型三:不规则半岛型

这类型是比较现代的填海方式,以不规则的半岛形态为特征,海岸线大大延长,凸显现代海洋都市概念,重视水系交通;开发强度在0.10~0.3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高档居所、度假村、主题公园及配套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最为复杂,陆面狭小,须根据二期开发需要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少。

类型四:群岛型

这类型目前少见,由多个人工岛屿组成,亲水景观丰富,以水系交通为主,一般用于建设居所、小新度假村及配套酒店、小型主题公园等,用来配合附近主题区域发展需要。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需考虑二期开发需要,防波堤工程繁复;陆面狭小,容积率最低,开发力度及功能有限。

案例:朱美拉棕榈岛(The Palm Jumeirah)

朱美拉棕榈岛是世界第八奇迹迪拜“棕榈岛”工程的其中一个人工群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它由一个像棕榈树干形状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

人工岛呈棕榈形放射,长约14公里,宽约8.5公里,周围有新月形的环岛,环岛面海一侧为防波堤。其中每一座岛屿群约可供建设1000栋独特设计的临水别苑、4000套高级公寓与5000套滨海居所供出售,此外还可建60座以上的豪华酒店,以及码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疗养院、健身场所、影剧院等配套生活及旅游娱乐设施,保证业主日常生活所需及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图3-7朱美拉棕榈岛

案例小结

群岛型围填海可以创造出很多惊叹的空间形态,是高端旅游度假项目青睐的现代填海方式。这类型的空间形态可以天马行空,有了想象力就有了规划的资本;通过不同形态的人工岛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岸线景观,沿海岸线布置低密度的别墅和高端酒店建筑,结合原有的海洋景观,塑造出时代特色的滨海城市景观。

但是曲折的空间轮廓加大了建设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大量的投资成本,对于旨在谋求开发收益的政府或者开发商而言,并非最好的选择。或许等到一个城市真正需要去创造一个滨海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空间影响力的时候,群岛型围填海也许能为政府提供新的思路。

四.围填海空间规划影响要素解析

围填海空间形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要素,其中填海成本、开发功能、城市格局、城市文化是几个关键的要素。

1.填海成本

围填海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沿岸防护堤和填土量上。填海成本跟水深成正比,水越深,需要建设的防护堤和填土工程量越大;一般情况下围填海区域水深控制在10m以内,局部可有所突破,但是需要考虑其必要性。

围填海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围填海的轮廓形态,普通、规则的外部形态可以节省很多的开发成本,同时获得最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很多的围填海项目更倾向于普通规则的填满式外部形态。

2.开发功能

开发功能是影响围填海轮廓形态的主要要素,也是围填海土地能够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点。围填海相比较于陆地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更高,这也决定了这些土地大部分会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开发,获得更多的收益。虽然具有高的前期开发成本,但是有着更大的开发建设空间,没有拆迁问题、权属争议问题、地质环境问题等开发限制要素,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尽情的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3.城市格局

围填海土地是城市的拓展区,其空间形态的好坏离不开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总体形态,一个好的围填海空间形态必须能够延伸城市的发展脉络。外轮廓形态与城市形态相协调,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内部空间形态要保持城市空间的自身特征,无论是可成为城市地标的商务建筑,还是一般的住宅建设,都需要融入城市天际线,保持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4.城市文化

篇(4)

2003年天津全市共有137个商业地产项目投入建设,投资总额69亿元,比2002年分别提高20%和33%。2003年商业用房销售量,是过去8年商业用房销售量的总和。前不久闭幕的“2004商业房地产展”,五天协议成交商铺面积13万平方米,协议成交金额20亿元。商业用房供需两旺。

天津人均商业面积0.7平方米,商铺每平方米售价平均1.5万元,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发达城市相比,都有一定距离,需求空间巨大。

一切迹象均在说明,在天津,商业、商业地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势之趋

天津的商业地产在此形势下,呈现出以下几种态势:

规模大、投资大。目前天津正在实施的商业地产项目已达400多万平方米,超过5万平方米的就有12个,如:万达商业广场,投资12个亿,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南开铜锣湾广场26万平方米。投资超亿元的有18个:如红桥区红星美凯龙家具建材广场、和平区伊都锦商厦、河西区宁发商城、河西区天津月星国际家具广场、塘沽区巨川金海岸等。

城市边缘化。以Mall为首的商业模式占据了城市中心,而以社区人群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社区商业模式则占据了城市边缘。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把目光投向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一定市场空白,而且周边拥有大批高消费力的固定人群的城市边缘地带的大型社区。

投资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天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企业投资已达到90%以上。业态规划中,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成为一大热点。

天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商业环境不断改善,商业氛围渐趋浓郁。与居民购买同步提升的是购买标准。在好的大环境下,商业地产要的是顺应形势,要的是正确引导。

与住宅相同的是,市场定位都是成功的商业地产必不可少的核心因素,即项目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主题。尤其是对于小型商业地产而言,由于规模的限制无法形成自发的商圈效应,从而保证稳定的客源,所以如果没有鲜明突出的特色化主题,项目无法生存。

与住宅不同的是,成功的商业地产对文化的依赖性更强,脱离了城市文脉的项目无法持久。商业地产与区域结合非常紧密,它跟整体的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密切结合。不同的城市人群由于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将形成不同的消费心态和消费模式,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设计和经营。因此,项目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对项目主题的一个有益的和必需的支撑,将项目的定位上升到城市文化层次,可以为一个商业项目的持续发展和价值链循环提供内在的动因。

商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消费者的文化。只有打动消费者,才能带动经营者、影响投资者。经营者的利润,投资者的收益和开发商快速现金回流都要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的。

因此,如何有效寻找针对人群,如何更好满足多方需求,如何使传动更为有效,如何在开发商业地产的时候合理的测算和预留各个环节的利益,如何使各方达成共赢,是每个项目操作中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操案例

大型商业地产,即使开发商资金实力雄厚,也会受到国家政策、土地供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对于小型商业地产项目来说,这方面的压力和制约就更为明显,例如规模限制导致的缺乏商圈效应,业态的划分和配比无法做到均衡性等。

小型地产较之大型商业地产有着先天的不足,缺乏强大的聚集效应,也不易产生辐射。它更多的依赖于整体推广,需要通过搭建消费者沟通平台并把握消费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动并服务于经营者与投资者。因此,小型商业地产应在“专”和“精”上下足功夫,以“特色”取胜。天津融创地产在开发上谷项目中可谓颇有心得。

定位依托于深厚历史文脉

天津本是水陆纵横之地,多方杂处的码头,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虽然天津餐饮业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发展却显得无序、混乱,5年品牌寿命的餐饮企业仅占总量的10%,整体以3年为一个换代周期。上谷项目针对城市白领阶层提出了“消费=娱乐+美食+休闲”的消费观念,不仅有效的依托了天津浓厚的饮食文化,也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消费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谷位于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天塔,和天津最大综合风景公园――水上公园之间,每年观光浏览的人数以百万计。地铁二、三号线将会带来每日248.77万人次的出行客流(初期设计预计,远期将达到每日270.16万人次的出行客流)。同时周边的几大成熟社区,本身居住条件成熟、人文环境好,是公认的居民消费力水平与素质水平均高的社区。稳定的客流保证了上谷消费平台的高素质与高稳定性。

时尚与功能结合的建筑特色

上谷沿天塔和水上公园轴线东西向展开,南北两段商业建筑,自然形成内向的商业街。它的规划设计师是北京现代城、建外SOHO的设计者――北京卅口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的日本著名设计师――迫庆一郎。

平面上,自东向西为中餐、西餐、特色餐饮;竖向上,自上而下谧雅致到动感热烈风格逐步转化,地下一层将是娱乐健身场所;局部空插上,非主流餐饮业态如茶艺馆、咖啡厅、蛋糕房等,以及关联性精品店如筷子坊、酒具烟具店、特色礼品店等,各绽异彩。

规划布局最有特色的,最具时尚色彩、也最具功能性的,是它的中心街区。中心街通过连廊、凸窗、天井和楼梯将地上三层商业设施及地下空间连为一体,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室内、外景观,而且由于各个楼层与建筑物之间的交通很方便,消费者可以充分享受浏览乐趣,其立体化的交通更起到了扩展商业空间的作用。同时,绿化与道路辅装,通过一种能表现和加强既定场地特征的地面景观,直接起到引导行人的作用。

以商业为核心的配套设施

商业地产的配套与住宅配套差异极大,诸多经营门类有着各自不同的需要。如果配套先天不足,就会将商家拦于大门外。因此上谷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对京津两地300多家商家的实地访谈,结合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餐饮娱乐行业的经营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上谷项目的配套设施,从电力负荷到空调、天然气系统,从监控系统到无线网络系统,无不是量身定做,充分贴合商家的需求。

专业的项目运营管理

消费者是所有商业环节中最根本的动因,所有服务都应是为终端消费者而服务。所以上谷项目针对消费者提出了特色化运营管理的概念。

篇(5)

【关键词】住宅建筑

【 abstract 】 the housing industry in China at present plays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raditional housing industr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support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service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different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types of classification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discuss various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discussion of China's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 key words 】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居民住宅的项目开发始终本着“经济、实用、美观”这几项基本方针开展工作,尤其在城市住宅建筑的开发中。城市住宅建筑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国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体统中评价国民生活水平和国民幸福度的一个主要标准之一。那么,在现今全球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以及全球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我国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上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针,节约土地、 提高空间开发效率以及建筑节能等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国家城市的发展趋势,因此,各种高效的住宅建筑结构的研究及实施案例则应运而生。我国住宅建筑的结构一般是砖混、底框和框架,这种结构能在不改变建筑总体结构类型和不增加单位面积造价的情况下,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生活环境质量。

一、住宅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材料与工艺的发展方向

1.1多孔粘土砖和非粘土砖在住宅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及发展

建筑材料上,以多孔粘土砖或者非粘土砖代替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的住宅建筑;这种类型的发展较为缓慢,数要是因为粘土多孔砖的生产制造上仍需大量的粘土为原料;同时,可能涉及到建筑原材料和投资前景等成本问题, 生产厂家从经营的角度上制约了这种类型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最后,灰砂砖的抗剪切和抗压强度不佳,其与砂浆的粘和性能也没有粘土的效果好,综合以上原因,以多孔粘土砖或者非粘土砖代替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的住宅建筑不能大规模的适用于建筑施工中。

1.2混凝土空心砖在住宅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及发展

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的住宅建筑体系;这种体系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化,在北京也有成功的实施案例,但是总体来说,这种类型的市场已经是 “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混凝土空心砌块材料本身的自重大, 给操作工人增大了不少劳动强度,这样的缺陷不符合现代建筑工业化的总体方向;其次,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的工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材料间难以粘合密实牢固,建筑物整体抗击强度受到影响;雨水容易渗入到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里面,如果采取双面抹灰的方法又大大增加了抹灰量进而增加了工程成本;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易发生空鼓和开裂的现象;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中放置钢筋等工艺复杂,于施工质量上无法准确详细得检验。

1.3新的应用及发展

以砌体作为住宅的承重材料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情况下砌体只是作为围护结构出现。在传统砌体材料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型的砌块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夹心墙板材等等。新材料的发展体现了几个建筑诉求,一个是轻质,大大减轻了承重结构的负担,节省了工程造价;二是节能保温,从宏观层面相应国家节能号召,节省社会资源,甚至出现了专用于外墙的砌体材料,结合保温砂浆的使用,在窗墙比比较大,朝向不利的情况下,仍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

作为维护结构,以现浇代替砌体也是一个新的方向。所有的隔墙,均采用泡沫或者加气混凝土现场支模浇筑,比砌筑方式速度更快,节省人工和时间,质量控制简单。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工成本快速提高的趋势下,有效减少人工参与,可以规模化模板化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新材料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与外立面涂料、瓷砖结合质量不高,砂浆容易开裂、与承重结构结合处容易开裂等问题。但瑕不掩瑜,这些新型材料的发展,符合生产节约的方向,使住宅产品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克服了生产工艺和施工质量的问题后,将大有可为。

二、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住宅产业在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一方面对传统住宅进行改造和创新,另一方面也致力发展新型的住宅建筑结构。

2.1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混凝土住宅体系是住宅结构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体系,这种结构突出了新的结构形式和相应的建筑材料的最佳优化组合,在结构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形式,避免了对资源的浪费、工业化水平无法提高以及受限制的建筑结构布置等一系列的弊病。混凝土住宅体系可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第一,预应力混凝土大板结合大开间的住宅结构模型,该结构主要由抗侧力构件以及预应力大跨楼盖组成,重点在于强调抗侧力构件在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和大跨预应力楼盖的合理设计;第二,异形柱框轻结构模型,这种结构采用平面抗侧力的结构空间协同工作模型或这三维空间工作模型,目前于理论上已有粗略的算法建立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在使用起来的实际操作不是很方便,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异形柱空间的整体受力等特性;第三,短肢剪力墙结构模型,这种结构模型是根据中高层住宅的平面特点设计的,在设计中利用竖向的交通中心区,如楼梯间或者电梯间,的分隔墙来设置相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承受住宅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以及抗侧力,其整体分析适用于采用三维空间的工作模型,其中,杆单元为建筑物的梁和柱子结构,壳单元采用剪力墙,目前,这种结构体系在国内的中小型住宅建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抗震性还没有得到完善的研究;第四,壁板隐框结构,这是是由复合墙板和隐形框架两种结构协同工作的一种板柱承重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CL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和密肋壁板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2.2砌体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砌体住宅建筑结构体系是较早运用在住宅建筑施工设计的类型之一,在这个体系中有均匀配筋砌体系以及约束配筋砌体系两种。前者是配筋混凝土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住宅建筑结构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作为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具有强度高、延展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结构。后者是在砌体结构中加设弱框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共同组成)对砌体进行约束以形成砌体住宅建筑的约束配筋砌体;在这一体系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集中配筋砌体,这种体系在原有的约束配筋砌体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墙中柱和配筋带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延性和承载能力。

.

2.3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与传统的混凝土住宅体系相比具有强度高、建筑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快、节省建筑地基费用、建筑占地面积小、施工过程工业化程度高、住宅建筑外形美观等优点,同时这种结构还具有环保的优势,可再次利用,并且易于产业化生产,在发达国家的住宅建筑业中已被广泛的使用。轻钢结构体系在我国虽以用于建筑行业但用于住宅的建造还是空白的市场。

轻钢结构住宅技术的发展中要重视此类结构住宅在施工中的要求,必须明确轻钢结构住宅设计和施工的指导性原则:第一,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建筑的关键是标准化和多样化;第二,轻钢结构住宅中的大空间结构可增强建筑的可变能力的;第三,轻钢结构住宅中的管道布局和埋设应提高其有序化程度。与传统的住宅建筑生产模式相比轻钢结构住宅具备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具体体现在:第一,轻钢结构住宅生产工期明显缩短;第二,轻钢结构住宅成品质量有保证;第三,轻钢结构住宅的性能有一定的法律保证措施。

三、结语

纵上所述我国住宅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应该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因地制宜,第二,可靠、经济且可持续发展,第三,工业化,最后,新型材料及工艺的开发与科技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晓,沈祖炎. 多层钢结构住宅综合经济指标分析[J].Progress in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2003(5):60-63.

[2] 姚谦峰,黄炜.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J].施工技术.2003(32):6-9.

[3] 童悦仲,娄乃琳. 美国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J].住宅科技.2004(11):32-34.

篇(6)

关键词:庭院空间;继承与发展;空中庭院;亲近自然;交流

Abstract:China is in a high-speed development stage of urbanization. Toward to high-d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trend. Courtyard Houses are ideal homes for Chinese peopl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owever, in today's high-density cities, people have been very difficult to feel the courtyard space life. In this paper, I will summarize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tyard.

Keywords:Courtyard spac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air courtyard; close to nature;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090-02

1空中庭院的提出

在中国传统住宅中,庭院是必不可少的,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石库门内的天井、还是广州西关大屋的内庭院,庭院无疑是东方人绵延至今的居住情结。然而,在当今高密度的城市中,人们已经很难感受到“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的生活乐趣。现代人们既渴望生活在都会的中心地带,享受着城市提供的便利,又为闹市的喧嚣烦杂所困扰。提及住宅庭院空间,人们想到的是传统的在水平面上展开的庭院布局方式,若要在高层建筑上实现庭院生活,只能在竖向上布置庭院,“空中庭院”这一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所说的“空中庭院”既为具有庭院功能的高层住宅,我们称其为“庭院高层住宅”。

对于“庭院高层住宅”的界定,我们先从其定义入手。首先,什么是庭院?《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宫室有墙垣者曰院”四周围墙以内的空地可谓“院”。这里可以看出,庭院的产生首先要有实体对周边进行空间限定――“围合”,实体可以是房屋,也可以是墙。庭院具有:空间的内聚性、空间的复合性、职能的多样性。其次,高层建筑的定义,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

可见“庭院高层住宅”即为将庭院空间引入现代高层住宅中的建筑,并具有传统庭院内向的空间品质,过度空间复合性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空间划分上,庭院是内与外的中介,它区别于无限制的院外空间和封闭的室内空间,既封闭又开敞,给人以强烈的领域感。人们可以在庭院中感受细雨清风、莺歌燕舞,在“家”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感受自然的无限爱意。它是家庭休闲、聚会、纳凉、交流的场所,是家庭生活的几何中心、功能中心以及景观中心。在庭院空间里人们完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话。

一般庭院又分为私有的独院与半私有的合院,对于生活概念和价值观念有所差异以及受经济条件约束的中国居民来说,人们目前给予更多关注的一般是私人庭院。如何在今天大量性建设的高层集居住宅中引入绿色,创造类似地面的庭院式居住环境,为居住者提供接近自然,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笔者就目前业内常用的空中私有独院设计手法进行一些归纳总结。

2高层住宅庭院复兴设计手法

现代高层庭院形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庭院空间,不是简单的临摹与照搬。这种垂直空间的庭院,将传统庭院的原型进行了抽象的再现,使居民处于一种在想象中与传统进行对话的状态,隐喻着一条垂直立体的传统街道与单元庭院的组合与重构。

2.1设置较大进深和宽度的阳台

阳台空间作为室内外联系的过渡空间,在功能、形态、气候条件等方面与传统的庭院空间极为相似,因此可以从传统的庭院式住宅形式中吸取经验,适当地扩大阳台空间,将其作为厅、房共享的“庭院”概念来设计,使之成为住宅的“边庭”、“侧庭”,成为延续室内家庭起居生活的场所。这种类型是现代高层住宅中最常见的庭院形式,各种楼盘宣传语中标榜的空中庭院大多是这种。在小户型住宅中,这种手法同样适用。小户型住宅在功能合理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设置较为宽敞、深度较大的凹阳台以获得庭院空间。原理是将其面积较大的卧室和客厅设置在内部,而在设置体量较小的厨房、卫生间,从而自然地在形成面积较大的“空中庭院”。重庆玛雅上层的住宅则展示了这种布置(见图1)

2.2将套型中某房间置换为“空中庭院”

这主要是在设计中,将靠近客厅、餐厅的功能房做开敞处理,设计为一个约15m2的内部庭院,使之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点。客厅、餐厅、卧室围绕这个“庭院”呈U型布局,较之普通的凹阳台,具有更强的围合感,由此更接近于传统的庭院空间。更有甚者合材料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扩大了客厅、餐厅、卧室的空间感和视野,居住者无论是安坐在客厅里,或是就餐,或是在卧室看书的时候均可以享受到庭院的景色。这样的设计使三个功能区都能看到空中庭院景观,形成景观四面开放的视觉格局,客厅的空间无形增大,大大增强居室的采光通透感,身居高层却得享别墅的居住体验。相当于别墅的中庭的内嵌式空中庭院在高层洋房中出现。市场上成功的案例由:中信凯旋城三期枫丹白露区、中山凯旋蓝岸、金鸿凯旋城二期等(图2)

2.3 “前庭院”设置

有的专家称此类庭院空间为“观景前室”或“入户花园”。这种空间概念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起居、餐厅和“前庭”的互动关系,在这种“前庭院”住宅中,入户必须经过庭院,在南方人的生活方式中,很多功能在这个空中庭院中进行,从而实现生活中有休闲,休闲中有生活。前庭院空间的活动成为生活的前奏,大大增加了内部空间的私密性和层次感。这种空中庭院可采取每层之间平行布置或错位布置。从市场反应看,带“入户花园”的创新产品不仅备受开发商垂青,更获得了购房者的认可,“入户花园”走俏楼市已是不争的事实。成功的案例不少,如:江南一品(图3)、武汉金地格林小城等。

2.4通过体量的挖减,获取“庭院”空间

早期的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干城章嘉公寓大楼(见图4a),通过对建筑体量的挖减,在建筑的四角,形成两层通高的“庭院”空间,并且向两个方向开敞,使庭院获得了更好的日照通风条件。我国也有建筑师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天津大学的何敏所设计的“三合院敞厅式住宅”(见图4b)也是在此原理上结合中国三合院元素进行的创新。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利用下层套型的屋顶设置“庭院”空间,因此容易使阳光对下层屋顶进行直接辐射,不利于套型的夏季隔热; 而且,由于增加了建筑的外表面面积,也不利于其冬季保温。因此,应加强楼板及墙体的保温隔热处理。

2.5设置错层阳台,获得“庭院”空间

通常是将每户的起居室与其相邻的卧室共同设置一个大露台,并每隔一层露台把位置左右错开,使每户形成一个两层高的内院式空中庭院。这样使空中庭院既满足基本尺度的要求,又能使空间不至过于低矮、压抑。根据此户型,也可以变形出小型的跃层住宅使每个两层高的庭院上下层均有自家的窗户,可完全消除住宅的私密性干扰。当然这样的内庭院住宅在结构处理上会比较复杂,造价相对也会高于普通住宅。成功的实例有:万科第五园、杭州钱江时代公寓(图5)等

3结语

庭院住宅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理想住居,现代庭院式住宅体现了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高层庭院住宅,都是当代追求新生活方式的体现。现代高层建筑庭院关注的是人们精神上对自然的回归与依恋,并同时力求符合新时代的特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庭院空间的当代传承的实践,抵制了居住环境“均质化”、缺乏人文关怀的趋势,对创造根植于风上地域和历史文脉的、具有多样性、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传统庭院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和发展仍有空间可以发掘,为了使我们的住宅回归中国文化的本源,为了使我们的环境更以人为本,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钟洛克.当代建筑的庭院空间[J].重庆建筑・建筑设计,2006,38-41.

[2] 张双庆. 现代庭院式居住环境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56-157.

[3] 雷平,王向阳. 中国传统民居的中庭建筑空间[J].南昌大学学报,2005,(36):64-68.

[4] 钟新平. 承继中国传统民居精神的新思维-空中庭院[J].建筑,2006,(24):55-57.

[5] 欧雷. 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建筑创作[J].山西建筑,2006,(32):39-40.

[6] 严敏. 对住宅庭院空间的人文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9):1445-1449.

篇(7)

此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过不少超小户型的案例,但推行结果都是“现实比理想骨感”。如万科在广州的极小户型租金收益低,北京的“荣丰2008”也因居住人群、物业管理等问题难获市场青睐。

“袖珍房”只租不售

对于项目的进展情况,北京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方案尚未确定,仍在报批阶段”。据了解,公寓产品拟打造成20平米和约30平米两种超小户型。

据了解,北京万科金域华府项目提出开发的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和30平方米的两种超小户型,共确定了10栋楼的规划,高5层,所有楼栋的首层和二层都是为邻里服务的商铺;7栋楼的3-5层是居住空间,约400套,只租不售,由万科物业进行规范管理;还有3栋楼的3-5层是小型办公空间,可以出售。

北京万科公司总经理毛大庆表示,万科希望营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既适合居住又能办公、社交的多功能社区。最终的小户型,会像个比较标准的四星级酒店标间,楼下有生活所需的配套服务和公共空间。

对于此前传言的项目类型由超小户型住宅转为公寓,北京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并非传言的住宅。据了解,北京万科小户型产品规划在昌平区回龙观北京万科金域华府C1818-009地块,获取土地时该地块用地属性即为C2商业金融用地,因此该产品并不受住宅政策的影响。

2012年8月正式生效的新版《住宅设计规范》指出,“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由于万科的小户型产品使用面积仅有15平方米,与该政策相违。有业内人士指出,万科以公寓式酒店推广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受到政策制约。

记者了解到,万科以前推广的超小户型项目也并未触犯这一政策,其此前在广州推出的超小户型项目“万汇楼”为廉租项目,目前在西安推出的另一超小户型项目――西安万科城也为商业立项项目。

据该项目一名销售人员介绍,项目超小户型为40年产权的公寓产品,面积从18到58平米,全部采用精装修交房,价格为8500-9000元/平米,最小户型售价为15.3万元。项目正在洽谈整层或多套购买的大客户,大客户洽谈完后就会面向个人出售。

如今开发商开始重新审视小户型,说明在房价压力之下,“低总价,小户型”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认为,超小户型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尤其对于无法负担高房价但又申请不到保障房的年轻人来说,适量的超小户型能够解决部分临时居住,对万科等企业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但是供应量不宜过大。

2月底,记者以“是否愿意居住超小户型房子”为题采访了部分年轻单身族,不少人都表示可以暂时作为过渡的产品,一名受访对象表示:“15平米有点太小,如果有二三十平米的超小户型,那肯定比合租好。”记者也从万科内部了解到,有不少上地周边区域客户前来咨询,对超小户型产品表示关注。

记者此前曾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实地探访只有15平方米的超小户型。据当时万科东莞建筑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基地一共设计了三种风格不同的户型,已有两种户型装修完毕。

在实地探访中记者看到,在室内面积仅有15平方米的房间里,床、卫生间、橱柜、书桌、衣柜一应俱全。其中,床和书桌采取学生宿舍的设计方法,床在上铺,书桌在下。该负责人称,设计这种户型主要是建在学校附近,针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博士生。

万科2008年也曾在广州推出过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小户型廉租项目――万汇楼,房间面积在30-50平米,租金明显低于周边价格,但却无法长期盈利。

在此番万科宣布开发超小户型之前很多年,位于西二环的“荣丰2008”曾被封为超小户型项目的代表,2002年前后在北京市场风靡一时,但随后在项目质量、社区环境、物业管理上问题重重,甚至一度遭遇退房风波。记者2月底走访该小区发现,“脏、乱、差”随处可见。

链家地产置业顾问许先生向记者介绍,小区普遍为二十几层的塔楼,三梯二十多户,最小户型二十多平开间,最大的四十多平米,也有三十多平米的跃层。

在其中20平米左右的屋内放置有床和衣柜,仅用玻璃将卫生间作了简单分隔,此外并无多余的空间,两三个人站着便会觉得“无立足之地”。

在小区租住的徐小姐说,小区人多环境差,楼道走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门,电梯根本没法满足需求。房屋质量太差,隔音不好,周围楼道的声音都能听得很清楚,有的房子内部还有严重的渗漏水现象。

推广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万科等品牌开发商的推动之下,相对之前的超小户型,如今的中小户型产品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如万科推行住宅产业化,推广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使用项目,不但极大降低成本,而且为标准化推广打开了道路。

据了解,国外市场也存在部分超小户型住宅产品。如美国将房屋的需求人群分成11种类型,其中就包括微型住宅,日本也开发了小面积盒子结构的房子,如抽屉旅馆等,东京和巴黎存在此类户型的青年公寓。

但多数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小户型产品适合小范围推出,难以大面积推广。从开发商角度来说,小户型墙多、管线多,建造成本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小户型难以卖出好价钱,出租也很难获得满意的租金。事实上,出于种种考虑,万科等企业也只是称在小范围尝试。

从住户的角度上来说,超小户型其弊端体现在户数多、管理难,过于密集的住户可能出现安全和居住品质问题。

范小冲表示,超小户型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尚不容易解决,比如纯厨房和阳台的设计、密度太大导致物业管理难等问题。在其看来,超小户型一般只能用商业或工业的土地改建为公寓类项目。

亚豪机构市场研究总监郭毅认为,超小户型产品相对于目前的高房价来说是过渡产品,尽管有存在价值,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住宅产品,难以大规模推广。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于二三十平米的超小户型产品,五六十平米的小户型更加适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