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司资金流程

公司资金流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司资金流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司资金流程

篇(1)

关键词:现金流;预算;财务管理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一)理念和策略

国网公司围绕“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控经验,结合公司自身发展特点,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求所属电网企业推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的规划、预测、流量和存量管控。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兼顾,市场化与行政化手段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盘活存量,拓宽增量,优化结构,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资金分散管理、粗放经营的状况。

(二)范围和目标

上虞供电公司现金流预算的精益化管理范围:实行旬、月度、季度、年度为管理时间单位的现金流管理,实行现金流量预算、过程控制、预算执行分析、评价及考核体系的全过程管理。

现金流预算的精益化管理目标是:使用“预算管控-资金支付-在线监控-分析考评”的管理模式,控制公司资金流从“用了算”变为“算了用”。

(三)指标体系及具体目标值

上虞供电公司现金流预算的精益化管理,预算指标体系包括:售电收入、购电费支出、税金及代收款项、工资及离退休支出、其他费用性及其他损益支出、股权投资支出、还本付息现金支出、工程项目支出、检修运维支出、委托运行维护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其他支出、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设立预算偏差率和预算发生费用平衡率两类考核指标体系。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上虞供电公司现金流预算精益化管理主要做法是:坚持三大核心原则,构建五大保障体系,实现全过程管理。主要做法分述如下:

(一)现金流预算精益化管理原则

1.强化资金成本与经营风险的管控

通过提高现金流入和流出金额及时间预测的精确度,力争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持有量,减少融资数量,降低资金成本。

现金流预算精益化管理按照“公司资金统一分配、资金流入、流出进度有效监控、现金短缺风险及时预警”的要求进行管控,做到资源配置事前进行优化,执行质量事中得到确保,管理绩效事后进行

评估。

2.实现业务计划与现金预算的协作

公司预算由业务计划和现金预算两部分组成,业务计划和现金预算充分融合,业务计划是基础,现金预算是形式,两者有效衔接,高度协同。

3.未报预算不准支出

公司的各项支出,实际发生时,由成本责任部门负责人或预算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关,对上月未实施预算的项目,一律不予支付,真正做到了“先预算,后实施”,切实提高公司月度现金流预算编制的刚性和准确性。

(二)实现现金预算执行的全过程

管理

制定经营规划、设定年度目标、形成年度预算、实施现金预算监控调整,各个管理过程的工作内容如下:

1.制定经营规划

财务资产部结合电价政策、成本水平、负债能力、资金流量、利润预期等因素,对业务规划进行分析,经公司综合平衡,形成包括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单位成本、购售电量、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指标在内的上虞电网中长期总体战略实施规划。

2.设定年度目标

公司围绕中长期总体发展实施规划设定目标,公司的重点如图1所示:

3.形成年度预算

基于年度预算目标,财务资产部结合所处的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电价政策等环境,以“标准作业”为依托,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由发展建设部组织各职能部门提出电力购销、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运营维护等业务需求,制定业务计划,财务资产部按“预算准入”机制开展初次业务优选工作,形成本单位年度预算方案(包括电力购销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供电成本预算等)。经逐级汇总审核及再次的业务优选等工作,最终形成公司年度预算。具体如图2所示:

通过实行预算准入机制建立起“大成本”预算编制模型来加强现金流预算精细化管理。现金流预算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具体通过编制细化至月度的期间预算、编制可追溯至业务的现金流预算、加强现金流量在资金数额、资金流入流出方向和时间点管理来细化管理。

编制细化至月度的期间预算。具体操作如下:(1)公司发展建设部与客户服务中心汇同在每月25日前上报次月售电收入(含基金附加收入)、供电量分类结构(网电分峰谷电量、小火电及小水电分厂电量)预测;(2)发展建设部、运维检修部、客户服务中心等每月25日前上报次月专项项目资金支出预算;(3)各费用归口管理每月25日前上报次月归口费用资金支付预算;(4)物流服务中心每月25日前上报次月物资采购资金支付预算;(5)财务资产部每月26日汇总后平衡资金收支,报公司经理会议审定,批准后上报省公司。

编制可追溯至业务的现金流预算。设计现金流量预算模型,将业务活动和现金收支关联,细化现金流量预算表,确保现金流量可追溯至前端业务活动,掌握现金流量的成因,加强资金管控。

加强现金流量在资金数额、资金流入流出方向和时间点管理。现金流量管理是资金运动状态管理,现金流量管理三要素是大小(资金数额)、方向(资金流入或流出)和作用点(资金流入或流出的时间点),有效管理可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现金流量图表找出现金流量规律,电费资金每日流入量、现金刚性支出及到期合同支付时间及额度,使现金流量管理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控性。

4.实施现金预算监控调整

监控调整包括“执行监控”和“滚动调整”两个步骤。执行监控完成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实时反映和分析;滚动调整基于执行反馈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当期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度预算目标的偏离,实施对公司预算的季度滚动预测、年中调整更新。

(1)建立标准化现金预算管理报告体系

建立一整套区分管理层级和区分业务类别的标准化现金预算管理报告体系,具体如图3所示:

(2)建立分期滚动调整的现金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以“规划―预算―预测―规划”为主线,建立规划年度更新、预算半年调整、预测季度滚动的机制(如图4所示),提升现金规划、现金预算、现金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构建现金流预算五大保障体系

1.建立现金流预算责任网络

公司现金流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工作组、预算编制执行机构三级,构成公司预算责任网络。

2.设计现金流预算标准流程

通过对购电业务、售电业务、供电成本、资本性支出预算流程进行规范,完成流程再造,形成覆盖公司本部和基层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纵向贯通的管理过程。如图5所示:

3.执行现金流预算制度并制订实施细则

按照规范预算管理过程和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上虞公司在遵循国网公司、省公司关于现金流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现金流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了现金流预算管理工作流程。

4.实施评价考核

(1)构建公平、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

公司制定了现金流预算管理考核办法,确立两类考核指标――现金流量预算准确率和预算发生费用平衡率。建立“每周、每月、每年一考核”的考评机制,并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对未能完成指标的单位(部室)当即开出“罚单”,限期整改。具体如下图6所示:

(2)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

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和管理过程实行双重考评。考评指标包括:全部现金流量预算偏差率、现金流入总额预算偏差率、现金流出总额预算偏差率、经营性资金流入预算偏差率、投资性资金流入预算偏差率、筹资性资金流入预算偏差率、经营性资金流出预算偏差率、投资性资金流出预算偏差率、筹资性资金流出预算偏差率。

5.搭建预算信息平台

根据公司信息化现状,以省公司管控系统预算平台为支撑,通过公司编制全面现金流预算模型和图表,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同时通过SAP系统预算控制和实时入账监控,实现现金流收支的预算控制。

三、评估与改进

(一)对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通过对现金流量管理体系及管理流程的建立、现金流量的预算与实际差异的比较分析,从而建立切合实际科学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定期反馈给上级单位制订相关对县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和规程,指导后续的资金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现金流量精益化管理

一方面从省公司管理层面,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强化省市县资金一体化管理,制定资金实施办法、建设集团账户体系、完善资金安全备付管理方法、归集资金和调配管理及管理资金支付、开展银企合作,细化资金管理考核力度;另一方面从市县公司执行层面,加强资金内控建设、提高现金流量预算准确性及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批准的月度现金流量预算,保证月度资金流出的准确合规,同时进一步深化资金管理,修订完善现金流量管理实施细则,努力研究和探索资金管理及现金预算应用管理,以进一步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参考文献:

[1]以“现金流”为基点的创新模式再造[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04).

[2]刘棠枝,宁平.创维:基于现金流导向的反向营销策略[J].商学院,2009(04).

[3]尤晟.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流运行状态诊断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7).

篇(2)

关键词:清算业务 超期账款 资金流动性风险

随着信息科学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清算业务逐渐被信息化和数字化。从清算平台建立到实现无纸化清算,清算流程的简化大大缩短了清算业务处理周期,从之前的月清算变为目前的周清算。清算周期的缩短,对清算平台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和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清算业务处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外民航清算业务中,清算平台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超期账务资金垫付问题,传统清算业务处理模式产生上亿的资金垫付,周期多达数月,严重威胁到清算平台的资金流动性。

本文提出超期账款统计优化和联运业务账款超期风险控制策略,设计了计及应收账款超期预警机制、账户支付清算精细化管理机制的管理体系,并提出了计及付款账户审批、超期账款核销控制、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内控体系建设方案,有助于解决民航清算平台因大额资金垫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一、清算业务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航空结算中心(ACCA)是国内为航空公司提供收入管理服务、清算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的唯一专业企业,目前为包括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在内的三十多家航空公司提供清算业务处理服务。2015年全年的清算金额约为196亿元人民币。

在民航清算业务处理过程中,通过国际清算所(ICH)进行资金结算的航空公司称为清算所成员(ICH成员),ICH成员能够严格遵守ICH清算规范准时划拨资金;因信用资质等原因不能通过国际清算所进行资金结算的航空公司即为非清算所成员(NCH成员)。NCH成员作为被开账公司时,经常无法按期划拨账款,ACCA需代替其向开账公司付款,形成垫付款。2015年,ACCA全年发生垫付资金累计金额约为4亿元人民币。大额垫付款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减少企业营运资本,形成资金流动性风险。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增加同时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剧,进而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二、清算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

随着民航业企业整体资金周转速度的不断加快,清算业务处理的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已从之前的月清算变为目前的周清算,但目前对于垫付款的统计分析周期仍为一个月。清算业务处理周期的缩短直接导致相同日历时间内产生垫付款的概率大幅增加。因此应根据清算周期的变化,相应改变垫付款的统计期间。新的超期账款统计方法运用将会减少垫付款项笔数。

目前ACCA对垫付款进行集中管理,并建立了垫付款的预警机制,即当超期款项的延付时间超过3个月时,“警报”被触发,ACCA会停止为延期付款企业垫付资金,同时向其对应收款公司开账,追回垫付款项。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触发预警的因素设计不合理,导致“警报器”失灵,因此需要对预警机制整体进行完善。一是根据本企业资金运营情况合理设置预警金额,对于超过预警金额的垫付账款采取相应限制措施;二是缩短超限时间,降低超期垫付账款资金占用总额。增加和改变预警触发的条件,可以增加“警报器”的灵敏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示作用。

在目前在清算业务的运行管理中,存在账户日常监控执行力度薄弱,信息反馈机制缺失,对清算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实施账户支付清算精细化管理机制,通过对清算系统资金流转的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各航空公司账户支付清算情况,对“超期账款”账户实施重点监控,加大对清算资金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度。对整个清算业务处理流程做到“全程跟踪、动态监督”,真正起到督促和跟踪落实的作用。筑牢内部监督审核防范关口坚持要按岗位设置相分离制度,加强岗位制约,建立付款账户审批制度,对于大金额的资金垫付,实行集体决策制度或联签制度,严防“一手清”和“一支笔”的现象发生。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对延期付款的航空公司,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如通过对某航空公司的催款频率、催款效果、回款比例等数据的分析,形成岗位的工作评价。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强化尽职考核和责任追究。将工作评价结果与之挂钩,表彰与处罚并举,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还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为航空公司提供基于联运业务超期账款分析形成的信用评估报告,分析报告不仅有利于ACCA防范自身风险,还可以增加现有清算服务的产品附加值。

篇(3)

【摘要】

阐述了供应链流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供应链系统出现牛鞭效应的内在原因,以及同步与效率的关系。探索了供应链流程优化的目标和手段。

【关键词】

供应链;流程;流程单元;同步

一、引言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是一个网络流程,每一个企业可以理解为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决定了其必然错综复杂和变化莫测。由此,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要比单个企业的流程在范围和规模上更为宽泛。供应链管理,是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在供应链流程各个环节相互匹配并且持续优化的情况下,整个供应链才能产生增值的效果。

二、供应链的构成要素

供应链的优化建立在对供应链的构成要素的充分理解上。

供应链包含所有运行其上的节点企业。从原料供给,经过链条上不同企业的加工制造、组装、分销到达顾客手中。供应链不仅是一条厂商到顾客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节点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构成了供应链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物流从厂商的上游向顾客的下游流动,资金流从下游往上游流动,信息流则是双向流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供应链的三大命脉,信息流指挥物流,物流带动资金流。

总之,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形成是商品流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完成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再生产的循环。供应链中,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结和归宿。现实中,供应链除了正常状态外,时常会出现信息不畅、物流效率低下、资金流不正常等状态。

三、优化供应链的目标

提高整个供应链绩效水平,是供应链优化的方向。供应链应当被视为一个整体,产、供、销仅仅是整个供应链的环节,不应相互阻断,而应一气呵成,统一协调,产生增值。为此目的,必须降低整个供应链流程的成本,为顾客创造更多的过渡价值。

创造过渡价值的基础是供应链流程应当具备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即准时、准地、保质、保量运送产品给客户。这要求一个流程的输出要素应当为另一个流程的输入要素,并且是平衡的,这个平衡系统应当是与顾客的需求相同步的。

提高流程的同步水平是供应链流程优化的重要目标。这种平衡意味着各流程相互匹配,客户需求得到满足。可见,供应链流程优化的目标就是同步和高效。

四、扭转流程不同步

为了实现流程同步的目标,必须挖掘流程不同步的根源。流程不同步,就是流程各单元间输出要素出现积压、短缺、延时等现象,无法达到准时、准地、保质、保量运送产品给客户的要求。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流程不同步、不匹配的重要表现。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效应。当信息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供应方往往会维持比需求方更高的库存水平或者是生产准备计划,供应链流程的效率急剧下降。

提高供应链流程的同步性,减少和避免牛鞭效应的出现是供应链流程优化的重要目标。强化流程单元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信息共享度、以顾客为导向的流程驱动、缩短时间延迟和信息波动,是供应链流程同步的关键。可见,信息流的同步是供应链流程优化的重要因素。上下游的信息共享、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都是重要的信息同步手段。高效的信息传递不仅减少了信息本身的周转时间,同时也加速了物流的周转,使牛鞭效应的波动予以有效压缩。

所以,供应链流程实现同步的重要因素是信息。对信息的共享、自动化是重中之重。

五、低效流程的优化

流程间的同步和效率是互为因果的。流程运行的低效率,往往会引发流程间的不同步。反过来,一旦流程间不同步,也会使流程要素(人、财、物、信息)流动不均衡,主要表现为残次品出现、库存积压、延迟交货、缺货等现象,导致流程效率下降。

供应链运转低效率的出现是流程体系自身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表现。衡量一个流程体系的效率高低可以关注以下几项:供应链配送是否可靠;供应链的反应是否敏捷;供应链是否有足够的柔性;供应链运营成本的高低;供应链管理的资产利用率。找出影响这些指标的环节和因素,可以从以下供应链流程的结构和构成要素中发现:流程单元间及其内部的不增值活动,如发送、移动、质检、退货;流程单元件间输入不足,造成等待时间;流程灵活性不足,不能实现连续生产,产生库存积压;流程单元不同步延长了等待时间和导致存货增加;不适当的销售方式或者促销使需求产生非正常波动,导致安全库存的出现并加剧流程不同步。所有这些都是流程系统存在问题的征兆,也是供应链流程低效的原因。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解决流程的效率问题,首先要解决流程同步的问题。流程的同步和高效互为因果,不同步会导致低效,低效反过来会加剧不同步。在使流程更加同步的同时,还应削减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提高供应链流程的柔性和加强资产管理:减少非增值活动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减少退货环节,可以通过质量管理、预防控制、快速纠错体系得到实现;增强供应链流程的柔性是为了缩短响应时间、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优化信息流、准确提供需求信息,实现均衡生产;强化资产管理是为了提高资产利用率,可以通过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实现集约化,保证供应链流程的输入、输出要素稳定可靠。

六、总结

供应链流程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流程单元之间的同步和高效。对流程结构和流程构成要素的清醒认识是供应链流程分析和优化的前提。对供应链流程进行识别、评估、优化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念分析不同步和低效的原因,其中,信息要素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有能力对流程单元内部、流程单元间、各种流程要素进行优化。供应链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只有同步性和高效性不断加强,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使附着于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良卫.供应链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2]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篇(4)

内部会计控制是进行生产经营资源管理的关键。从油田企业资源、资产特点来看,进行系统化的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效对企业各项经济行为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授权审批控制、资金流动控制与物资控制。本文以此为基点,对油田物资供应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容

 

1、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的功能在于不同情况下企业各项资金流动的准入程序。从性质上讲,授权审批控制是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资金流动方式审批、资金权限审批、资金流动责任审批的一种程序,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1)要对审批人各项职能与措施进行审核,包括方式、程序、流程的显性要素,也包括管理因素、心理因素等隐性因素;(2)明确不同条件下经办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并做出细化、整理;(3)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业务程序进行二次审批,也可通过组织专家团队等方式对具体业务进行论证,或通过集体商讨等方式审批业务程序;(4)严格遵照相关标准,重点完善申请、支付、资金支出等经济行为的办理业务,保证资金数额准确无误;(5)加强采购订单、入库凭证与采购发票等经济凭证的核对,保证经济信息准确无误。

 

2、资金流动控制

 

本文研究中,资金流动控制的实质是采购资金与付款资金控制。在现阶段油田企业资金管理中,主要从六个方面对资金进行控制,分别为:名额申请、采购计划确定、采购合同整理、采购货物验收、货物入库、支付资金。

 

2009年,中国石油形成了已收支两条线为特点的资金管理模式。但是也面临的挑战:

 

一、是资金收支未实现全面集中管理,资源未发挥规模优势;

 

二、是未建立集团统一资金池,资金协同效应未充分体现;

 

三、是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未有效集成,信息无法共享;

 

四、是资金风险未实现流程监控,存在部分监管漏洞。

 

司库是当前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其核心是集中管控资源、集中管控风险、提升公司价值。

 

具有如下特点:

 

组织专业化,独立于会计、税务的管理体系,实行垂直管理。

 

资源集约化,全部资金都由集团司库掌控,风险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运作。

 

手段信息化,使用成熟软件,与ERP系统的无缝衔接。

 

构成了资金归集、资金支付、内部结算、票据管理的体系框架,实现了收支的全程监控。

 

3、存货控制

 

存货控制是油田企业多种经济行为中的重点,对油田企业而言,其存货控制的具体内容为:(1)根据当前社会对石油及其附属产品的实际需求,根据本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判断最优石油储备量与最小石油储备量,通过寻找最小石油储备量与当前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计算最大化利益;(2)对石油及其附属产品存储、收发制度进行审核,重点检查入库手续、货物验收等直接影响货物控制的各项要素;(3)审查、考核企业物资管理制度,并对当前制度进行评价,考核制度实际运行情况。

 

二、实施油田内部物资供应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1、会计部门必须加快自身职能转变

 

从现阶段石油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变化来看,多元化发展成为石油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理多元化。未来石油企业内部管理中,普通生产员工对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营销多元化。传统的石油营销所占比例下降,石油产品及其附属产品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提高;(3)外部环境多元化。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石油企业的生产合作伙伴、市场竞争对手时刻变化。因此会计部门必须要加快自身职能转变。

 

这种转变要体现在多方面。首先,统计方法要进行转变,可采用预算管理、优先控制等方式强化控制能力。对石油企业而言,预算管理必须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统一,通过分析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企业发展,对预算流程、预算结果、预算方式进行优化,保证预算能准确反应企业实际要求;其次完善“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分别对资金收取、资金支出进行不同管理,避免资金流动过程中出现收支资金混淆等问题;最后,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培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问题处理能力。

 

2、规范经营活动与业务流程

 

要对经营活动与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根据企业自身需求,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从工作流程优化、内部职工工作范围优化等方面进行规范。从会计单位工作特点来看,会计工作要面向整个业务流程的集中点,以企业经济活动、企业经济管理行为作为集中点的重要表现形式,优化业务受控度,并将业务流程融入到具体岗位分析中,使企业整体叨叨内部自我控制优化的目的。

 

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要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再控制”,这种控制具体表现为: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对整个控制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控制效果;当控制效果不符合理想状态时,就要对控制机制进行“再控制”。

 

从“再控制”的工作行程点来看,这种控制核心为经济管理中的盲点,主要表现为运行环境漏洞、经济管理缺陷等。“再控制”就是要将各种缺陷、漏洞进行二次处理,降低内部因素对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再控制”中,首先要对各种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各种经济条件下管理措施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制作报表,使其中管理缺陷能被快速识别出来;其次,围绕经营战略不断修补控制大纲,并将修改内容作为分析“再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最后,考虑“再控制”失败后各种现象,并提出应急措施,降低经济管理问题对整个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结束语:

 

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提高油田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高油田企业资金使用能力,并在处理各项隐形经济风险(如经济诈骗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油代企业而言,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不断健全自身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强化考评,发挥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作用,以期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篇(5)

资金管理效率直接决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经营效率与风险,运用信息化软件产品进行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的案例,给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范本。

保宜高速-资金安全快速通道

湖北省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是湖北省“五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网布局纵五线的一段,是湖北省18个交通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路线全长143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23亿元,建设工期42个月。为提高资金信息化管理水平,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财务处在总结以往资金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九恒星N3产品以达到建设资金的高效、安全、便捷、合理的使用。

保宜高速建设指挥部承担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建设的管理工作,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出(包括材料费用、人员工资等)完全由保宜高速建设指挥部统一管理。在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对工程资金的管理仍然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工程资金出现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挪用情况仍然十分普遍,项目管理单位的权利范围不明确,此现象极大地增加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风险。

结合以往的工程资金管理经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保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及相对规范的流程,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资金的风险。但在现有管理方式及技术条件的限制下,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用款申报流程复杂,传统的纸件申请方式流转周期长,效率低下,项目承建单位账户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情况不明晰,日常小额资金使用频繁,审批工作量大等。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保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对目前国内资金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选择国内领先的资金管理软件厂商九恒星所开发的资金管理平台N3系列产品,通过制定研发方案,使用了N3系列产品中的账户管理、付款管理、资金月计划管理、资金日计划管理,资金使用报表分析等功能,结合银企直联系统实时处理各类资金相关业务。

通过使用九恒星N3系列产品,保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实现了审批流程的规范化,通过银企直联,监控指挥部以及承建单位的账户存量、流量、流向,账户交易情况得以实时、透明掌控。工程资金统一对外结算平台的搭建,则实现了全面监管承建单位的工程用款,规范了工程资金的用款流程,并减轻用款审批的工作量。从偏远参建单位的用款申请到农民工工资的发放落实监控,既提高了指挥部资金使用的便捷性,又让每一笔付款资金清晰高效落实,大大提高了指挥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广西驰程-资金集中管理

九恒星N3系列产品的另一个成功案例,则是为广西驰程运输公司搭建兼具收支两条线、账户监控两种模式的智能资金管理平台。对分公司实施资金高度集中、统一支付管理;对外地县客运站实施监控模式,其银行账户自理,定期划账,实现了两种管理模式在公司的并行运作。在提高广西驰程运输公司资金集中管控、资金体内循环、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资料显示,广西驰程运输公司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百色地区汽车运输总公司,于2000年通过改制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已形成有17个分(子)公司、11个县汽车总站,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的专业化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广西驰程运输公司成功改制后,公司管理层深刻意识到分散的资金管理模式已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公司资金不集中,开设账户过多;高贷款与高存款并存;内部结算业务频繁,资金流转效率低;资金信息流向不透明,管理存在风险等问题突出,如何提升广西驰程运输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方法和手段成为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西驰程运输公司管理层坚持创新资金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为了解决企业遇到的资金管理问题,选择上线九恒星旗下N3系列软件产品,为广西驰程运输公司搭建了专业智能资金管理平台,对分公司实现资金收支两条线模式,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县级汽运站实现资金监控模式,提高资金流向透明度。

在具体应用九恒星N3系列产品时,广西驰程运输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大主要措施:取消直属各分公司外部账户,设立内部银行,统一收付,分公司设立收款专户,资金主动上划,付款申请,大宗物资统一支付,小额资金自行结算,县级汽运站付款申请,收款独立,定期上划,总部明确掌控资金流向;开展内部委托存贷款业务,资金体内循环;内部快速转账,资金流转率高;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公司整体优势。

通过实施九恒星N3系列产品,广西驰程运输公司资金运作流程规范化,公司管理层掌握了下属单位的资金流,知道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防范资金风险。通过对资金流的分析,使总部对下属单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掌握得更加全面和准确,总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加通畅,总部对下属单位的投资决策更有依据。有效地对全部存入资金进行管理,发挥公司整体优势,可向银行争取更多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融入更多资本,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巧而不负重

从上述两个案例的成功应用中可以看出,九恒星N3系列产品具有实施周期短,配置要求低等特性,真正做到“精巧不负重”。同时,针对不同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从整体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实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产品设计宗旨。九恒星N3系列产品以提炼众多已有中小客户的资金管理信息化实践精华为基础,清晰定位于满足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需求。九恒星N3系列产品通过链接中小企业内部系统和银行端的银企直连系统,无缝传载资金管理数据,快速上传下达,通过直接有效的管理手段,将资金链运作通透顺畅,促进资金管理的效率提升。

综合来看,在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中,九恒星N3系列产品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实时查询中小企业在多银行的账户动态;实现灵活多样的付款流程控制;资金计划与付款申请有效结合,降低对外付款风险;收款确认,缩短银行收款指令与财务凭证入账时间差;资金管理与财务一体运行,实现收款、付款全程信息化,对账管理。九恒星N3产品打通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壁垒,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与银行系统间架设了信息高速通路。从而使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安全可控,高效运行。

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经济新常态与商贸企业相互推动、协同发展,商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易出现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风险、内控风险等多种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严重时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对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开展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1.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结合商贸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其财务风险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市场决定性特征。在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财务风险的出现和宏观经济市场有较大关联度,特别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阶段性调整的影响。如果商贸企业并未结合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自身在市场的定位,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会导致商贸企业出现供应商过于强势,经销商反而亏钱;优质资源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压缩;商品销售方式不合理,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影响商贸企业经济交易活动的正常开展,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引发财务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影响下,一旦消费经济出现较大变化,会使商贸企业的商品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上窜下跳、行情难以判断等,使商贸企业的消费市场进入低谷期,影响商贸企业的正常运行,引发财务风险。可见,市场对商贸企业经营的影响较大,财务风险表现出显著的市场决定性。第二,风险突发性特征。在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业务、经济及财务管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仅有部分影响可由商贸企业自主控制,对于部分无法控制的因素,其引发的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征。例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部分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会降低商贸企业自有资产的占比,导致生产经营项目对资金流动性的依赖性较强,一旦商贸企业在财务活动控制方面出现偏差,会降低筹资结构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引发突发性财务风险。

1.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难以管控,管理者需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商贸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强财务管理,保障经济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细化来说,商贸财务风险的成因有以下三种。

1.2.1资金流动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现状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自身与市场的协同进步。但受管理理念等要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可行性及有效性,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就财务管理模式角度来看,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由资金流动问题引发。部分商贸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资金与贷款失衡问题,时常出现资金低于贷款金额的状况,导致企业面临巨额债务,极易引发财务风险。

1.2.2筹资管理问题在商贸企业运营中,筹集管理表现出三类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分别是资金来源结构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商贸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不匹配、资金管理不规范三项,体现为资金筹集渠道单一、账实不符、存货周转率偏低等现象。上述三类问题不仅会导致财务风险,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安全,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

1.2.3财务管理问题就商贸企业而言,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商贸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管理重点,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不能为财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导致财务信息收集不全面,引发信息孤岛问题,影响企业财务健康,出现财务风险。同时,部分商贸企业并未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规范,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对商贸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

1.2.4内部控制问题对于大型商贸企业,因业务量大,物流资金流周转速度快,有时虽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但在实际履行中简化操作,有时被不法分子利用,有意规避,偷梁换柱,将货款占为己有,给企业造成损失。

2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为明确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总结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要点,为其他商贸企业提供经验参考。

2.1优化债务结构

针对商贸企业存在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公司应采取多项措施,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商贸企业的资本收益水平,强化商贸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保障商贸企业资金的有效流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细化来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公司可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债务结构。(1)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贸融结合往往是商贸企业扩大经营,取得固定利润的“副牌”,一手好的副牌往往也能决定胜负。公司要充分发挥融资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稳定的固化盈利空间。此外,随着业务量增长,资金平衡难度增大,财务部在协调好各部门用资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频繁调节存贷款比和承兑现款比,做到资金平衡,既满足了经营需要,又减少了账存资金的无效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2)实施合理的纳税筹划。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财务人员结合相关优惠政策及税收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明确涉税业务的内容,调整纳税方案,以合法方式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防控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公司与软件企业合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平台,整合大数据技术,开发完善企业管理系统,规范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指标管理与分析,准确识别并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制定针对性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如通过增资、利润分配等,避免企业出现财务风险[2]。

2.2实施科学筹资规划

针对商贸企业在筹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一解决。(1)资金来源结构问题。针对筹资渠道单一问题,商贸企业可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向社会组织筹集资金,并与大客户达成合作,获取资金支持,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在筹资规划前,做好企业债务成本评估工作,明确债务筹资的数额,并做好债务结构优化工作,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实现科学有效的筹资规划。(2)物流与资金流匹配问题。借鉴行业龙头企业的成功处理方案,协调企业的业务与资金,合理规划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管理程序,选择最佳收款和付款时点,实现企业存货的实时跟踪管理,加强产品入库单及销售出库单的复核,定期检查财务账与业务账之间的进销存调整因素,检查账务与合同匹配、与收货、发货情况的匹配,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协调统一,规避账实不符等问题,保障企业经济业务正常开展,防控财务风险。同时,商贸企业需整合物流与资金流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2.3.1加强资金管控母公司在确保各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前提下,对下属子公司的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有效地合理安排资金,尽量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此外,对有关资金管理要做到“三不准”要求,即不得对外借款、不得对外担保和不得擅自对外投资,从而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在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也应严格按照“三重一大”要求进行集体决策,保证决策程序规范和决策民主科学。

2.3.2重视经营风险引发的财务风险对于商贸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来源于经营风险,因此,公司应重视贸易资金的风险管控,商贸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业务单位资信评价体系,明确对业务单位信用额度的评定资料、评定标准、评定流程等。定期根据业务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评定其信用额度,并在该信用额度内对其进行赊销或预付货款,强化预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效,避免坏账、烂账的出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公司资信评价体系应与信息化管理软件相结合,在信息化系统中设定每家业务单位的信用额度,做到超信用额度公司无法对外发货或付款,从而避免人为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此外,每季应对全部业务单位进行梳理,对业务单位发生重大经营问题的,应及时调减其信用额度。

2.3.3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在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中,财务管理系统可规范各项财务工作,提高财务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商贸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需做好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企业可与软件公司合作,结合将实际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相结合,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序,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细化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包括以下程序:借款、请款、付款、收款、年度预算批准下达、预算分解、预算执行、财务分析、固定资产购置、领用、管理、商品到货、入库、提单开具、出库审核、支出及费用报销、工资发放、发票开具等,涵盖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管控,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帮助。

2.3.4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财务管理制度可约束财务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实践中,管理者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与责任制度两项。其中,工作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及要点,为财务人员提供指导;责任制度为责任到人制,将财务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中,并与考核体系连接,根据财务风险控制责任落实状况,进行绩效考评,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执行力[3]。

篇(7)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占据核心重要地位。随着公司系统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电子支付成为公司系统资金支付的主要方式,如何保障资金安全也成为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从业务操作层面对供电企业资金电子支付模式的优势、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电子支付模式下供电企业资金安全防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电子支付;资金安全;防控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74-01

供电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流出。为了实现集团公司对资金的统一归集和封闭运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资金规模效益的管理目标。公司总部借助信息化技术,依托财务公司建设资金结算网络系统“一口对银行”,通过财务管控系统与资金结算系统接口,资金结算系统与各商业银行接口联网,形成公司系统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一体化资金结算平台,实现了资金电子支付功能。

1 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

电子支付是以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为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为交易的客户间提供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等的现代化支付手段,企业办理电子支付业务必须采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名。

自集团公司资金支付系统建成以来,特别是随着公司系统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逐步深化,电子支付已在公司系统办理资金结算业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某供电公司基本户结算业务电子支付情况统计来看,剔除税费支付的因素,该公司2014年一季度各月结算业务电子支付比例均达到了90%以上,由此可见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公司系统资金支付的主要方式,在电子支付广泛应用的模式下,如何增强资金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成为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电子支付的优势

(1)电子支付应用打破传统的企业资金支付方式,实现资金支付方式的大变革。传统的结算方式以柜台结算为主,存在着结算手续复杂、结算成本高、凭证传递时间长、在途资金占压大、资金周转慢等问题,不利于集团公司对资金的集中管理。

(2)电子支付模式使资金支付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结算效率大大提高。

(3)电子支付应用实现了财务的无纸、无币化办公,减轻了基层供电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交易成本。

(4)电子支付缩短了银行之间支付指令的传递时间,减少了在途资金的占压,加速了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系统资金管理的效率,控制了资金的实时流向。有利于集团公司对资金的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5)电子支付缩短了对供应商付款到账的时间,供电企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利于供电企业树立“诚信 责任 创新 奉献”的社会形象。

3 电子支付模式下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

电子支付在实现快捷便利的支付功能方面具有其他支付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电子支付业务也加大了供电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尤其是资金支付方面的风险,需要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制定对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1)业务部门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存在对某一供应商同一笔款项重复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申请付款的情况,存在重复付款的风险。

(2)除电子支付方式外,供电企业还同时使用少量电汇、转账支票进行手工支付。如果供电企业对电子支付、手工支付两种方式的审批流程设置不够科学、控制不够严密,可能发生对已经电子支付的凭证使用手工支付的方式再次付款的情况,存在重复付款的风险。

(3)当资金结算系统银-财-企接口出现问题,在支付指令发出后,系统提示支付失败、支付中等,如此时控制措施不到位,未通过银行、网银等确认付款确实没有支付出去,就选择再次支付,很可能会造成重复付款。

(4)对USB密钥和密码管理不到位,密钥或电子支付用户口令被他人恶意窃取,可能造成供电企业资金流失损失方面的风险。

4 电子支付模式下加强资金安全防控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的资金支付内部控制制度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在电子支付方面至少设置业务部门专责岗、部门主任审核岗,财务部预算控制岗、开支与应付会计(财务部制证岗)、出纳岗、会计主管(财务部主任)岗等岗位,做到电子支付相关工作岗位内部相互牵制。

4.2 完善资金支付审批流程

设计科学、严密的资金电子支付审批流程,资金电子支付业务由业务部门发起,业务部门负责审核并确保电子支付申请材料和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财务部门负责审核付款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严禁一人执行、代办多岗位审批职能。

按照公司的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设计,对电子支付业务,同时履行业务部门专责经办业务部门主任审核公司领导审批财务部审核岗位审核财务部主任审核财务部出纳付款的线外纸质单据审批流程,实现电子支付业务线内与线外的双重控制。

4.3 规范数字证书及密钥的日常管理

数字证书在电子支付过程视同银行预留印鉴,因此应严格建立密钥申领、使用、保管、变更、注销制度,确保电子支付安全。对办理数字证书和USB密钥应采取先申请后赋权的管理模式,做到专人专用。基层供电企业根据资金电子支付岗位职责分工情况提交用户权限、USB密钥申请,经网省公司财务部审批同意后,由网省公司统一办理用户授权并提交财务公司进行USB密钥配置、注册。涉及资金电子支付岗位变动,应及时办理用户变更,并报网省公司登记备案。

4.4 严格控制系统及密钥密码管理制度

资金电子支付用户登陆财务管控系统的密码、办理支付电子签名时USB密钥的密码长度应不少于6位,密码中应同时包含字母与数字,至少每月更换一次登录密码。资金电子支付用户暂时离开时,必须退出资金电子支付的操作界面,拔出USB密钥,防止密钥及电子支付用户口令被他人窃取造成的资金损失。

4.5 加强银企对账管理

供电企业应及时取得银行对帐单,指定出纳以外的专责定期核对银行账户资金余额及支出交易明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于银行未达账项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清理,原则上不允许存在三个月以上未清理的银行存款未达账项,财务部门负责人应按月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核。

4.6 强化现金流量预算及资金支付额度控制

对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实行三级审核制度,提高现金流量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避免因现金流量预算编制错误带来的资金电子支付风险。即业务部门对现金流量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行一级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岗根据财务账面核算业务挂账情况对业务部门编制的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性进行二级审核,财务部门现金流量管理岗在财务审核岗审核的基础上再对各业务部门上报的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性进行第三级的审核汇总,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时对基本户现金流量预算支付设定支付额度,实行按旬控制,将当月现金流量每旬支出预算总数设定为该旬最大单笔支付额度、日累计支付额度、旬累计支付额度,超出额度的付款将无法支付,以降低意外发生时资金流失的损失。

4.7 定期开展资金管理风险评估

梳理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环节所有流程,通过对各业务层级的穿行测试,对供电企业资金管理,尤其是对资金支付业务过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包括:资金支付内部控制制度及资金支付审批流程执行情况、密钥及密码管理情况、银企对帐情况等,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优化、提升。

5 结束语

尽管电子支付的应用给供电企业资金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在实际管理中只要能做到资金支付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资金支付审批流程完善、资金安全保障措施完备、系统操作故障处理及时得当,电子支付模式下供电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就能够实现公司系统资金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